盛华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闲听落花
“你的学问才华,比苏烨差吗是比苏烨强多了吧世人都说苏公子才冠当世,清华出众,你呢大家一提起你怎么说有的是银子,生的好看,还有别的吗”
江皇后轻笑出声,“不管什么差使,到你手里,总比别人做的好,他们怎么说不过凭着银子罢了。是吧”
江延世紧紧抿着嘴,一言不发。
“愚昧的,真以为有了银子,他也能办到你经手的那样,明白人也很多,他们更可恶,心知肚明,却照样面不改色的说你:不过凭着银子!”
江皇后啐了一口,“你不粗鄙,也一样粗鄙,你不下作,也一样下作,既然这样,那不如让我随一随心意,痛快些不好么”
“姑母这样任性,有什么好处”江延世声音低下去。
&
第三百九七章 旧事的缝隙
秦王没在府里,李夏等了大半个时辰,秦王回来时,脸色不怎么好。
“怎么了”李夏仔细打量着秦王的脸色问道。
“你从宫里出来,就过来了”秦王没答李夏的话。
“嗯,娘娘把统总赈济的事派给我了,让我过来找你讨个主意,再要几个人用。”
“赵贵荣贪腐的案子,已经委给了御史陈江,陈江这个人我认识,我看他很有几分郭胜的品格,百无禁忌,只是才干上,比郭胜差了不少。”秦王话题一下子又抛的很远,李夏看着他,等他往下说。
“交到陈江手里,赵贵荣案,必定要牵出大小弓这件事,大小弓的事,你听说过没有”秦王看着李夏,见李夏点头,露出几分意外。
“赵贵荣贪腐的案子,还有都水监的案子,都是郭胜挑起来的。”李夏看着秦王道,秦王眉头微蹙,却没有什么意外,这个,他知道了。
“郭胜之所以挑起这两个案子,就是为了大小弓这件事。”李夏接着道,秦王惊讶而意外的看着李夏。
“最早,是从阮十七身上起来的。”李夏将阮十七巡查刑部大牢,发现十九人案的事说了,“……阮十七就找到郭胜,说这件事他既然知道了,如骨梗在喉,没办法置之不理,而且,大小弓并行,这是乱政,祸乱之源,但是,这件事,只怕牵涉到朝廷中每一个人,甚至是每一个大族富户,每一个得利的人,阮十七这个人,你知道的,看似莽撞,其实滑头得很,他和郭胜两个,就转了这么大一个圈。”
秦王呆了片刻,一时不知道说什么才好,“我疑心过阮十七,问过他一回,阿凤也问过他好几回,他铁齿铜牙,一字不认。”
“他只跟郭胜说这件事,是郭胜告诉我的,不过,阮**约不知道郭胜告诉了我,我又告诉了你。”李夏笑起来。
“这件事,确实再怎么谨慎都不为过,就到此为止,不能再容第五个人知道。唉。”秦王轻轻叹了口气,“这大小弓的弊端,当初在杭州时,我就听说,也亲眼见过几起,刚刚,阿娘和我说了大小弓的来历,阿娘说,小弓改大弓,是当年的金贵妃,也就是端敬皇后,给先皇提的建议,先皇用了。”
李夏眼睛都睁大了,“端敬皇后”
“嗯,先皇极宠金贵妃,阿娘说,金贵妃当初极爱干涉朝政,倒不是为了权势,她只是要让皇上看到她的才干,那时候连年灾荒,朝廷拿不出赈灾的钱粮,金贵妃不知道从哪本书里看到大小弓,就给皇上提了这个荒唐蠢恶的建议,皇上采纳了,密旨密州知州孙学仁,在密州试行,推行不到一个月,就出了十九人暴动造反的案子,朝臣反对之声极其激烈,说是先皇的乱旨,害了孙学仁等人,以及密州这十九人。”
李夏听的专注无比,她要是没记错,金贵妃好象就是在密州案那一年死的。
“阿娘很生气,罚了金贵妃,金贵妃娇弱,一病没了,先皇伤心过度,心神失守,逆着所有朝臣,执意不肯取消这份旨意,以及,下罪已诏,门下中书也将这份旨意封退,后来,就不了了之,就当这份实际已经废弃,只是没有收回的旨意不存在。直到皇上即位,全具有想起……他大约从来就没忘记过,把这份旨意又拿出来,先在皇庄,后来,又借此祸乱天下,谋利无数。”
秦王说到最后,声气都有些粗了,李夏却呆呆看着秦王,怔怔忡忡的出了神。
从前她敢动手,是因为她确定
第三百九八章 没有小事
说了没几句话,小内侍进来禀报:御史陈江求见,秦王匆匆交待了几句,李夏出来上车回去,秦王吩咐请陈江。
回到永宁伯府,严夫人还没回去,李夏站在二门里想了想,吩咐富贵往徐家去一趟,见了太外婆霍老太太,说了太后要出面赈济的事。
“既然点了你统总,这事儿就得办好,你说吧,太外婆出多少银子”霍老太太爽快的笑道。
“一来,京城有的是有钱人家,二,这事儿,虽说我统总,可就是挂个名,咱们不用出这个头,不前不后最好。太外婆,我刚刚从秦王府回来,王爷说,邱大当家和霍二当家的差使,这几天就该有旨意了,大约在增设个什么军,肯定驻在东南海边一线,至于到底是平江还是哪里,王爷说还在议,王爷说,差使派下去,只怕邱贺和霍二爷要艰难几年。”
李夏靠近霍老太太,带着笑道。
霍老太太长长松了口气,“沿着海就好,艰难不怕,再怎么难,也不能比这一年再难了,唉,这一年里,邱大他们,连后事都备好了,这就好,回到南边,还有什么艰难的”
“嗯!我来是跟太外婆说这件事的,我走了,大伯娘晚一晚就该到处派帖子请人了,我得赶紧回去,怕大伯娘忙不过来。”李夏站起来。
霍老太太心情极好的摆着手,“快去快去,请客那天,我早点过去,找你娘说说话儿。你们府上再忙,你娘也是个闲人。”
李夏一边笑一边曲膝告退。
再回到永宁伯府,严夫人刚刚从二门进去,李夏紧跟其后,直奔严夫人的院子。
蔓青等人正侍候着严夫人净面净手换衣服,李夏跟着净了手脸,喝了半碗汤,严夫人才笑道:“咱们府上承办这样的大事,这可是头一回,我请了你舅母,还有唐家太太那天过来帮忙招待贵客,又请了随夫人统总,随夫人说,从前也有过几回这样的事,也委过宫外统总的人,都是委的大长公主,没想到这一回竟然委派到了你头上,随夫人说,既然点了三位皇子和江家公子协理,这事儿,就不能全算是内宫和宅内女眷的事儿了,她让我先回去,一是先看看王爷是什么个章程,二来,她晚上问一问唐尚书,请唐尚书拿个主意,到明天,再定章程,这事儿,不能急,急中就要出错。”
严夫人一口气说完,李夏笑道:“王爷说,委派我这里,跟委派到他手上,没什么分别,让咱们只管和各家商量筹银子筹粮筹药的事,至于怎么分派,怎么清点派送,他让人和江公子,还有三位皇子商量安排,不用咱们管。”
“那就容易了。”严夫人舒了口气,“那咱们要顾的,一是这帖子都要派给谁,这跟咱们家请客不一样,可不能按跟咱们府上亲疏远近的派请帖,还有就是那天的座次招待,相熟的人家容易,可毕竟头一回到咱们家的人家比相熟的多,几家要紧的,象江家,请谁招待……这个我得细想想,还有。”
严夫人呼了口气,“抬头的人家容易,一来不多,二来,都是送张请帖的,跟咱们差不多的人家,还有要略低一低头的人家,我的意思,最好先放个话,看看人家的意思,要不然,咱们一张帖子请来了,银子多的也就算了,真
第三百九九章 捧场
李夏很快就从绥安王府出来,上了车,就心情愉快的笑起来。
魏国大长公主态度之好,在李夏意料内,又出乎在她意料外。
大长公主不但答应的极其爽快,还十分的热情体贴,主动要在那天一早就过去,还要出面请几位几乎不再出门走动的老封君,接着又是一番指点,极其尽心尽力。
这让李夏心情轻松之下,十分愉快。
魏国大长公主这一辈子,天之骄女四个字,名符其实。
先郑太后只生了先皇和她这一子一女,世宗皇帝活着时,对魏国大长公主的疼爱,远在先皇之上,诸公主中,她是最受宠的那一个。
从先皇到皇上,她都是最受爱重,最有权势的长公主、大长公主。
她死的时候,也算高寿了,风光大葬,皇上因为她的死,辍朝三日。
这样一位天之骄女,对她好到这样,不是因为她是李夏,而是因为她是秦王的未婚妻子,因为秦王是金太后的遗腹子,是太后亲生的儿子,是因为太后。
她一定是心怀愧疚,才会对她好成这样。
有愧疚就好。
有了魏国大长公主的尽力支持,严夫人这场宴席就更加顺当了,照闵老夫人和随夫人的建议,宁缓匆急,这宴席放在第三天,严夫人从严家和徐家借了人手。
前一天,严夫人不怕麻烦只怕不周到的又挨家说了一遍,京城这会儿遍地灾祸,大小街道都没清理出来,车多人多了只怕不便当,大长公主那天说是一顶两人小轿过来。
诸人心知肚明,京城这样的情形下,虽说这是场筹集善银做赈济的宴会,可若是奢车华服,喧嚣热闹聚集一堂,好事没做,只怕先成了坏事。
都是聪明人,宴席那天,从大长公主起,都是一顶两人小轿,几个随从,毫不引人注目的进了永宁伯府。
永宁伯府里,这几天全府上下比李文山成亲那天还倾尽全力,这会儿早就从大门以内,到花园各处,全部清理干净,粉饰一新,火烤香熏的清新非常。
李夏和李文楠、李文梅站在二门里,恭敬的迎接每一位到府的女眷,从大长公主到吴推官的太太,一样的恭敬有礼。
这场宴席,说是宴席,更象是茶会,能体贴周到的地方,都到了极致,奢华却半点没有,不过几杯好茶,几碟子上好的点心。
魏国大长公主的支持,不是说说而已,到的极早,最后大包大揽,“……九姐儿放心去做,不拘哪里,银子粮食什么的,不够了都是我的,大家都知道,我那庄子封地,多得很呢。”
有大长公主和闵老夫人,随夫人等人的全力支持,江府来的是江延世的母亲魏氏,安静坐着,几乎没说什么话,银钱上大方的简直令人目瞪,苏广溢的夫人谢氏性子温婉,几乎和所有人都交好,说着路上看到的惨状,叹息连连,悄悄问了严夫人,钱粮药哪一块略少,听说药上不算多,忙包揽下来,她娘家最早是药材起家,现在也是数得着的药材大商。
忙了大半天,一一送走诸位老夫人夫人太太们,严夫人长长舒了口气,眉开眼笑,“总算是顺顺当当!蔓青呢,赶紧去趟帐房,数目字儿出来没有,要快,得赶紧让九姐儿报进宫里,还有王府,江公子,三位皇子,都得送一份过去。”
“大伯娘辛苦了,我给大伯娘捶捶腿。”李夏忙凑过去,一脸讨好。
李文楠紧跟其后,“阿娘辛苦,我给阿娘捏捏背。”
严夫人一巴掌拍开一个,“安生坐着,大伯娘辛苦这两天了,可不能再让你们两个折腾我。”
李文梅笑个不停,沏了杯茶捧给严夫人,严夫人接过抿了一口,笑道:“看看,还是梅
第四百章 渔和鱼
李夏亲自往宫里送了趟明细册子,金太后没见她,只打发人接了册子进去。秦王收到明细,打发人回了话让她安心。李夏就不再多管这件事,打人富贵往京府衙门打听陈江的案子审的怎么样了。
赵贵荣的案子,虽说点到了陈江手里,可人还是关押在京府衙门,陈江审案子,又没有其它地方可用,只能在京府衙门借了几间屋来用。
陈江这案子审的怎么样,问了什么,赵贵荣又答了什么,打听起来容易极了,简直是不漏一句。
富贵当然的打听的一清二楚,“……今天还是提审了两回,上午一回,下午一回,上午审了……都不能算审,给赵贵荣搬了椅子,就是喝茶聊天,说是赵贵荣很从容,陈江问一句,他答一句,陈江不问,他就是一个字没有,就是喝茶。”
李夏听的专注,陈江接手这个案子,这是第三天,头一天他就在京府衙门,看卷宗看到人定时分才回去,富贵纳闷的不行,那卷宗就薄薄两三页纸,哪有什么东西,能看到人定,也是本事。
他不是看卷宗,他是想法子呢。
李夏嘴角往上翘了翘,她对陈江,十分期待。
“陈江问的都是些琐碎细事,赵贵荣祖上是哪里人,什么时候到京城的,他小时候家里如何,父母亲人如何,什么时候成的亲,都是这些。
下午,还是这样聊天,不过下午只聊了两刻来钟,就让人带赵贵荣下去,又带了赵永富进去,也是问的这样的家常,赵永富什么时候出生的,奶娘姓什么,头一个大丫头叫什么,哪儿的人,足足问了将近两个时辰。
赵永富跟他爹比,就差远了,刚开始紧张害怕,简直语无伦次,后来,又有些放肆,话很多。真是虎父犬子。”
富贵看了眼李夏,鄙夷的评价了句。
李夏眼睛微眯,赵家突然暴富而不知收敛,有了银子就要张扬,陈江这么再问两天,这赵家的发家过程,可就出来了,哪一年阔绰上了一级,那一年,必定要案子,他真是个聪明人。
“全家怎么样查出什么没有”李夏出了一会儿神,看着富贵问道。
“正要跟姑娘禀报,全家今天一早上,出了点儿小事,全三爷跟全二爷打起来了,一直打到大门外,全大爷急的干叫没用,好不容易才拉开,说是全大爷都哭了,说家门不幸,还说要请人分家,立刻就分。”富贵说着,干笑了几声,这场戏唱的,真是粗糙没眼看,别说他家老大和姑娘,连他都看不下去。
“这事陈江知道了”李夏弯眼笑起来,全家兄弟,勉强算得上聪明人,至少小聪明是有的,只不过,已经太晚了。
“知道了,赵贵荣父子关起来,赵家封了门,人人都知道赵贵荣就是全家的一条狗,都盯着全家呢,这好事人,光衙役中间就不少,好几个衙役,连吴推官都过去跟陈江说了这事。”富贵几声干笑,本来就墙倒众人推,何况还是堵让满京城的人妒嫉了几十年的高墙,连他都想推几把。
“别只盯着衙门里,京府衙门八面漏风,陈江清楚得很,你去跟郭胜说一声,陈江之精明干练,江湖之上,陈江不如他,官场刑案之中,他远不如陈江,不可轻心,那衙门,是陈江审案子的地方,也是陈江放钩钓鱼的地方。”
李夏这几句吩咐说的很慢,一字一句,富贵听的身子一路往下矮,“是,是!姑娘放心。”
“去找你家老大传话吧。”李夏话音没落,端砚的声音在外面响起,“姑娘,有个小厮,急的象一团火,找富爷,说有紧急的事。”
“去瞧瞧。”李夏急忙示意富贵,富贵哎了一声,转身紧步出去。
没多大会儿,富贵就急急忙忙回来了,眼里闪着丝丝兴奋,“姑娘,是陈江那边,说是陈江和昨天一样,酉初离开京府衙门回去,可就刚刚,陈江突然回到京府衙门,说是赶的一头的汗,怀里抱着一卷不知道什么东西,一进衙门就急吼吼的提审
第四百零一章 乱起
赵贵荣的宝贝独子,半夜被人割了喉这件事,是郭胜亲自赶过来禀给李夏的。
李夏听的哈哈笑起来,陈江果然没负她所望。
“陈江极不简单,他全靠俸禄过活,家里只有一老一小两个仆从,没钱没人,也不知道他怎么诱惑蒙骗的全氏兄弟,全氏兄弟要杀的,肯定是赵贵荣,姑娘,咱们要不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