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华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闲听落花
“八姐姐那时候不也是这么看的”李夏笑道。
第四百六七章 嫁二
黎明的曙光照进万胜门外一间小小的土地庙里,盘膝端坐在廊下,枯干的仿佛只剩一把枯骨的老和尚睁开眼,迎着朝阳,眼睛渐渐眯起,阳光越来越刺眼了。
高大的白衣僧人衣服有些污脏,端着只盛满水的斑驳的铜盂,从土地庙后面过来,“师父,喝口水吧。”
老和尚站起来,示意僧人将水倒到他手上,慢慢净了手,再用手接水,一下一下擦在脸上。
一盂水用完,僧人急忙往后,又取了一盂水过来,连取了四五盂水,老和尚才抖了抖手上的水,吩咐僧人,“把那件干净衣服拿来。”
僧人脸上闪过丝惊愕,应的却极快,“是。”
僧人放下铜盂,从廊下脚落里拿了个小包袱,取出件干净僧衣,上前侍候老和尚换了衣服。
“这些年,多谢你的照应。”老和尚动作缓慢的系着衣服带子,声音和动作一样缓慢。
僧人带着丝丝惊恐,眼睛一点点瞪大,“师父,你……”
“我要进城了,你不用跟着,以后也不用了。”老和尚看着僧人,缓缓却郑重的欠了欠身,“这些年,多谢了。”
“师父,”僧人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师父,我发过誓愿,此生此世追随您,要一直追随您,您不能……”
“我知道,你的誓言,到今天就圆满了,此生此世就到今天。”老和尚没扶僧人,往后退了一步,双手合什,微微欠了欠身,正要转身走,僧人膝行两步,拉住了老和尚的衣襟,“师父,您身边不能没有弟子,弟子……”
“这一次不行。你不能跟着,我没法带你。”老和尚转回身,看着急切中透着惊恐的弟子,微微闭了闭眼,顿了好一会儿,才接着道:“你就在这里等着吧,三天,等到第三天,等不到我……或是,等到了什么,你就知道了,你就知道该怎么做了,好了,松手吧,到时辰了。”
僧人松开手,直直的跪着,看着老和尚步履缓慢的出了土地庙,往万胜门过去。
黎明的阳光洒满京城,喜庆的鼓乐声中,头一抬嫁妆上放着太后赏赐的金嵌玉如意,出了永宁伯府大门,精神抖擞的往秦王府过去。
霍老夫人和徐夫人并肩站在二门里,看着一抬抬一嫁妆从眼前抬出去,徐夫人看着看着,眼泪出来了,“连阿夏都出嫁了。”
“这就是为什么都要养儿子,不肯养闺女。”霍老夫人也有几分感慨,“这闺女养大了,就得嫁出去,真是摘心一般。幸好,嫁的不远,也就隔了几条街。”
“可不是。”顿了顿,徐夫人声音落低,“七姐儿回南的时候,大嫂难过极了,虽说……唉,唐家也真是,贤哥儿在京城,非得让七姐儿回南干什么真是想不通。”
“这事儿你别多话。”霍老夫人斜了眼徐夫人,“你大嫂是明白人,唐家这是为了七姐儿好,你别多问。”
“嗯。”徐夫人低低应了声,这些年,她还是不懂朝里朝外那些曲里拐弯的事,不过,她至少知道了,不多问不多听。犹豫了片刻,徐夫人往霍老人人身边挪了挪,靠近些,低低问道:“听大嫂说,大老爷年里年外要回来了”
“我也这么听说。”霍老夫人也落低了声音。
“大哥儿媳妇前儿跑我这里哭了一场。”徐夫人又挪了挪,紧挨着霍老夫人,她性子柔和脾气好,又事事处处替人着想,如今这家里从大奶奶赵氏,到几个有头有脸的管事嬷嬷,有什么事都喜欢找她说说。
“又是为了大爷纳的那个小妾”霍老夫人明了的问了句。
“嗯,生了个儿子,老大媳妇抱怨上大嫂了,说是老大当初跟着大老爷去秦凤路时,她就想跟着去,是大嫂不肯,要是她跟去了,哪会有什么小妾不小妾的。”徐夫人连声叹气,老大媳妇抱怨大嫂,大嫂有什么办法大老爷不也纳了个什么书香人家的才女,也不知道生下一男半女没有。
“这男人要纳妾,她跟不跟在身边都得纳,这怎么能怪得着她婆婆老大媳妇是个糊涂人。唉,”霍老夫人叹了口气,抬手在徐夫人胳膊上拍了几下,“你那个大嫂,就是看着光鲜,真论这日子,她可比不上你,比你差得太远了,唉,也是个可怜人。”
“我也这么觉得,从前在太原府的时候,不是,是到横山县之前,也不对,在横山县的时候,我不羡慕大嫂羡慕的不得了,唉,想想,也就是这几年,我才觉出来,大嫂真是太不容易了,别的不说,就大老爷这小妾一个接一个,从从前到现在,就没断过,就这一条,唉,阿夏说大嫂早就不放心上了,这话我是不怎么信,就算现在不放心上,那当初呢年青的进修呢年青的时候,肯定放不开,当年,大嫂是怎么熬下来的我仔细想过,换了我,我是熬不下去,这事不能多想,一多想,就替大嫂难过的睡不着觉。”
徐夫人越说越感慨,“难得大嫂,从来没抱怨过。太婆,阿夏嫁的是王爷,这以后……阿夏那性子,这事儿,我都没敢想过,阿夏得多煎熬我简直……”
徐夫人眼泪又要涌出来。
“大喜的日子,你瞧你,这都是哪跟哪”徐夫人这话,霍老夫人没法答,也不愿意多想,斜着徐夫人,将话题扭歪过去,“这嫁妆早呢,站了这一会儿,脚就酸了,这人上了年纪,真就不中用了,想当年,我站着听戏能听一天,走吧,到你大嫂那边看看。”
徐夫人忙上前扶着霍老夫人,两人沿着路边,逆着嫁妆队伍进了二门,往严夫人理事的花厅过去。
一抬抬嫁妆流进秦王府,二门以内,阮夫人统总,和长沙王世子妃唐夫人一起,安排王府内诸事,王府的总管事婆子们各司其职,看着一抬抬的家俱抬进院子,摆放进各屋。
一大早就出门,在礼部的陪同下祭祀这里那里的秦王回到王府时,家俱已经都抬进去摆好,正往里王府里抬进来的,
是一抬抬的金银玉器。
秦王站在二门里,看着流水般一抬抬进来的嫁妆。金拙言落后半步站着,看着那些闪动耀眼的嫁妆,却有几分心不在焉。
“正院已经布置好了,阮氏让府里的人都出来了,照规矩,到明天新娘子嫁进来之前,那院子里谁都不能进去了。”陆仪从二门里迎出来,看着秦王先笑着禀道。
“要明天才能嫁进来”秦王脱口一句出来,立刻觉出不妥,“我是说,礼部是说明天不用亲迎”
陆仪两根眉毛一起挑的老高看着秦王,金拙言干脆笑出了声,“明天就嫁进来了,就一天了,多少年都等了。”
“咳,”陆仪拳头抵着嘴,先用力咳了一声,努
第四百六八章 嫁三
这一场婚礼比照皇子成亲的例,却又照皇上的意思,这儿改一改,那儿变一变,礼部又尽自己所能,要让这场婚礼尽可能的隆重繁华喜庆,这么一来,这一场婚礼,从礼部到永宁伯府再到秦王府,人人忙个不停,除了两位正主儿。
秦王不用亲迎,一应礼节也就都没有了,他只要等在秦王府,等新娘子来了,那些请新郎高坐什么的热闹,都是没有的,他只要被新娘子牵着进到后宅,之后出不出来和诸人应酬这一圈喜酒,就随他的意思了。
没有亲迎以及之后的热闹,礼部照新娘子到秦王府的时辰定的发嫁时辰,就比平常人家晚了许多,李夏照平常人家的规矩沐浴之后,就几乎有一整天来好好睡一觉。
李夏觉得自己也就是躺着歇一歇,肯定很难睡着,就是睡着,也睡不沉,可等她经过繁杂的沐浴流程,躺到床上,没多大会儿,就睡着了,不但睡着了,还睡的香甜无比。
李夏一觉睡到夕阳开始西斜,没有热闹的催妆,没有满屋的小姐妹,安静从容换了衣服出来,她这出嫁,除了醮女这一样,别的都没有。
芦棚搭在正堂前,挤满了人,李夏礼服厚重,满头珠翠,沿着厚实的大红毡毯,进了芦棚。
芦棚正中上首,李老太爷穿戴打扮的光鲜亮丽,嘴角却垂着珠莹晶的口涎,混浊的眼珠看着李夏,拧着眉,也不知道是因为看不清,还是看清楚了,却想不起来这究竟是谁。
李夏扫了他一眼,目光落在端坐在李老太爷下首的李三老爷李学明,和紧挨他坐着的徐夫人身上。
李学明坐的端正到几乎僵直,目不转睛的看着李夏,一张脸上混着高兴、激动。难过、感慨诸般种种,混出一种似苦似笑极其复杂的表情。
徐夫人不时用力眨几下眼,把不停涌上来的眼泪,眨下去,或者眨出来。
两人身边站着礼部官员,这场出嫁醮女一板一眼,规矩极了。
李夏三跪三起,成了礼,站起来,挪了挪,转身面向坐在另一边的严夫人,往严夫人面前挪了两步,深曲膝几乎跪到地上。
严夫人急上前一步扶起李夏,张嘴想说话,眼泪却先涌了出来,“好孩子,以后好好儿的,时辰差不多了,去吧。”
李夏退了两步,两个喜娘急忙上前扶着,出到二门,上了车,吹吹打打,往秦王府过去。
秦王这一天过的缓慢极了,他是一丝一丝数着日影,一滴一滴看着水滴,数的简直地老天荒了,简直觉得等不到那一刻了。
喧嚣热闹起来的鼓乐,从王府外漫延进来时,秦王竟有些恍惚不敢相信。
李夏在秦王府大门外下了车,洒豆谷的阴阳先生是钦天监,庄重到严肃,当然,在钦天监看来,这确实是一件极其严肃的事儿。
鼓乐声中,李夏进了大门,进了大殿,从大殿起,牵着红绸,一路倒退退进了她亲自选定,作为两人日后起居之处的正院。
李夏被两个喜娘扶着,端坐在新房榻上,秦王正要坐到李夏对面,一个喜娘不动声色的拦在他面前笑道:“恭喜王爷,再有大半个时辰就要行结发礼。”
“王爷先到前院,礼部说是还有些礼数呢。”阮夫人忙笑着上前,一边笑言一边往门口指了指。
秦王坐到一半,不怎么情愿的站直,看着微
第四百六九章 嫁四
新房里一切齐备,连设在后院的小厨房都一应俱全,李夏很快更衣出来,丫头婆子摆了几样清爽小菜和粥饭上来。
李夏从永宁伯府出来的时辰晚,中午是正正经经吃了饭的,这会儿不饿,再加上几张紧张,也就是勉强喝了两三口清粥,就放下了。
阮夫人抿嘴笑看着,并不多劝,唐家珊唐夫人眉梢微挑,带着几分惊讶,她出嫁那时候,饿了差不多一整天,可她紧张的哪还顾得上饿不饿的,别说清粥,就是一口水都紧张的喝不下,阿夏从小就不一样。
“我早上吃了,中午也吃了,真不饿。”李夏见唐家珊微挑眉梢,忙解释了一句。
唐家珊失笑出声,“不是,九姐儿这份定力真是不得了,我出嫁那会儿,饿了一天,到这会儿还是一口水都喝不进去,太紧张太害怕了。你呢”唐家珊转头看着阮夫人问道。
阮夫人话没说出先笑起来,“我是从南边千里迢迢远嫁过来的,累了好几个月,都累的麻木了,不过,成亲那天看到将军……”阮夫人顿住,解释了一句,“我是成亲那天,才头一回见到将军,从前都是只闻其名不见其人,后来我也是一口水都没喝,不过,是看将军看直了眼,喝水吃饭都顾不上了。”
唐家珊噗的笑起来,李夏也笑起来,满屋子的喜娘丫头跟着笑。
“夫人嫁了将军那样神仙一样的人,真是好福气。”唐家珊这一句真心实意,阮夫人这福气不是因为陆将军生得好,而是,陆将军的品行,以及那份体贴周到。
“要说嫁了神仙一样的人,阿夏坐在这儿呢,这话只有阿夏敢说。”阮夫人接过端砚托盘里的茶,亲自捧给李夏,“不怕你们笑话,我从小到大,最羡慕的,就是青梅竹马这四个字,我有个堂姐,嫁给了表兄,就是这样的青梅竹马,两个人一块儿长大,两家觉得好,成了亲,好的没有不好的地方,我们一帮姐妹,没有不羡慕的。”
“阿夏跟王爷就是这样的青梅竹马。”唐家珊接过杯茶,往后退了半步,仔细看着李夏,十分感慨,“真是一恍,阿夏也出嫁了,我记得头一回见阿夏,她才六岁,不爱说话,能说一个字决不说两个字那种,两只眼睛扑闪扑闪,亮闪的漂亮极了,现在还是这么好看。”
“我头一回见九姐儿是什么时候”阮夫人一根手指抵着下巴,认真的回想,“那时候九姐儿也小得很呢……”
阮夫人和唐家珊你一句我一句,说着闲话,好象没说几句,垂花门的禀报声传进来,王爷回来了。
阮夫人和唐家珊忙往后退,悄悄退出了屋。
几个喜娘上前,将李夏头上的珠玉身上的衣服快而仔细的整理了一遍,另外几个喜娘,捧出了结发的金剪红绳匣子等物。
秦王两颊泛着不算薄的红意,进了屋,站住看了一圈,再迈步,就有几分僵硬紧张。
满屋的喜娘说着吉利话儿,两个喜娘引着秦王坐到李夏对面,饮了合卺酒,再行结发礼。
李夏的头发已经梳过,喜娘早就留一缕抿在边上,撩出来搭在手上,看着对面的喜娘从秦王鬓角间分一缕头发出来。
秦王看着对面低眉顺眼的李夏,看着搭在喜娘手上的那一缕头发,再看看喜娘从自己鬓角分出来的一缕头发,突然抬手摸了下从喜娘手里垂下来的阿夏的那缕头发,脱口问道:“要剪多少有什么讲究”
“剪一小缕儿就行,讲究……”喜娘急忙笑答,话没说完,却被
第四百七零章 过不去的结1
前院,金拙言站在廊下阴影中,看着依旧灯火通明,却热闹消退的院子。
小厮踮脚靠近,离了四五步,垂手禀报:“爷,夫人出来了,说里面一切妥当了,问您这会儿回不回去。”
“跟夫人说,我还有点儿事,晚点回去。”顿了顿,下意识的落低声音,接着道:“我有点儿事儿,让她等我回去再歇下。”
小厮答应一声,垂手退下。
金拙言仰头看向天上明亮的半月,他不知道出了什么事,或是要出什么事,说不上来为什么,他心里充满了惊悸,甚至是隐隐的恐慌。
翁翁交待他时,神态如常,声调如常,他不过是告诉他,今天晚上在王府多呆一会儿,过了戊时再走。
可今天一早,魏国大长公主突然病倒了,翁翁没来,太婆过了午时就走了,韩尚宫没来,早几个月前,太后就安排了韩尚宫过来这里,安排主持今晚明天后院里的一应事务,黄大伴早上来了一趟,之后,一直到现在,太后宫里,再没人来……
金拙言轻轻打了个寒噤,他想的多了,太后身体好得很,魏国大长公主这大半年里,十天有八天是病着的,她今天早上又病倒来不了,没有任何人觉得意外……
“唐夫人已经回去了。”陆仪一句话把金拙言吓了一跳,他太出神了,竟然没留意到陆仪的靠近。
“想什么这么出神”金拙言这份惊吓,让陆仪十分惊讶。
“韩尚宫没来。”金拙言看着陆仪,声音极低,“从早上到现在,就黄大伴来过一趟,再没有人来。”
“嗯,午初前后,我就打发人往宫里走了一趟,见到黄大伴了,说一切安好,看起来也是一切安好,这一天咱们忙得很,太后打发人来,看一眼就走,咱们都不一定知道。”陆仪眉头微蹙,神情也有几分凝重,他也有些不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