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晋颜血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上林春

    他也有寻退路的想法。

    得益于水泥的应用,从瓜步开始,就有了水泥路,平坦而又宽阔,让士家子弟们啧啧称奇,也游兴大发,一路上,吟咏不断。

    当然了,收费站是必不可少的,一辆车收二十钱,一匹牲畜收五钱,每一家出门,往往拥数十上百辆车,等于过一次收费站,就得交纳数千上万钱。

    按照规划,县城之间不收费,但过郡城是要收费的,从瓜步到洛阳,约一千八百里,需途经十余城,一路交下来,谁都吃不消。

    诸葛颐虽然有官印,可以免费,可如此之多的人数与车辆,他也不愿过于使用特权,全程装傻不提。

    当过路谯城的时候,王羲之抱怨道:“明王实是生财有道啊,我们家去一趟洛阳,怕是得缴数十万钱!”

    卞盱只有一辆车,两个随从,这时嘿的一笑:“谁叫诸位家大业大,人家商贾倒也罢了,跑一趟能赚回来,而诸位这费用,交了就是交了,纯粹过路。”

    蔡系曾去过郯城,接过来道:“其实明国的收费不算高,这一路都没见着厘卡,厘卡抽头,按成来计算,商贾正常跑一趟,价格得翻个十来倍,与之相比,明王算是有心了。“

    “嗯”

    诸葛甝点头道:“每车缴二十钱,按建康到洛阳需经十城计算,也不过两百钱,而一车货物价值多少再看这路面,坚硬平整,马车的损耗亦可减少,或对于商贾来说,非但不亏,反而有赚。”

    “诶又来了!”

    众人纷纷称是的时候,王彭之突然向道边一指。

    就看到数百村民从路旁的田埂向着道路涌来,远远开始叫唤。

    “馒头,又香又白的大馒头啊,五钱一个!”

    “卖烧饼喽!”

    “桃子百钱一斤!”

    “红烧猪蹄,吃了有力,长途跋涉之必备啊!“

    ”有要马料的么“

    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娘子,黄黄瘦瘦,担着个装满青草的竹筐,怯生生的问道。

    众人交换了个无奈的眼神,自从过了瓜步,从钟离(今安徽凤阳)开始,时不时就会有村民窜出来叫卖,在士家子弟眼里,这显然是不分尊卑上下的体现,但是别说,有了村民叫卖,确实带来了便利,只是钱袋子,不知不觉的瘪下去了。

    “过来,给我两个烧饼!”

    王彭之仿佛习以为常,向个老妇人招了招手。

    “我也来两个馒头!”

    “哎,你那桃子太贵了吧,能不能便宜点”

    ……

    不得不说,一支近万人的队伍,拥有强大的消费能力,是沿途村民眼里的财神爷,当杨彦得知了江东士人子弟来洛阳赶考的消息之后,也是错愕了好久。

    当然了,他不可能赶人,人家是旅游团,是来送钱的。

    于是,洛阳全城紧急运作起来,近万人的吃喝拉撒可不是小事,杨彦可以不在乎面子,但洛阳人民在乎,他们要把自己最好的风貌展现在江东子弟面前。

    十五万民夫,也是未来的洛阳居民,加上军队与各地抽调而来的人手,日夜开工,修筑街道,建设屋舍,甚至还有人专门疏通水渠,于两岸遍植杨柳,让杨彦感叹不己。

    中国人自古以来的好客传统在洛阳人民身上得到了完美的体现,隋炀帝以丝绸装饰树木的心理也不难理解了,若许有个人好大喜功的因素,但当时的长安人民也绝对起到了推动作用。

    当一名名番邦异域人士来到长安,那惊讶的眼神




第六零零章 弑羽而归
    (谢谢好友天天看书的吃鱼酱的月票)

    看着正热情奉承着一众士家子弟的民众,柳兰子不由撇了撇嘴。

    这些民众,都是杨彦让她和荀虎安排的,否则一群平头百姓,哪能精准的把人认出来

    这就是古代的水军,杨彦也是不怀好意的捧杀,捧的越高,摔的越狠,他从来就没想过任用江东士家子弟,相反,他还要狠狠踩,使其灰头土脸,信心破灭,最好能就此沉沦,连带家族一厥不振。

    “大王来了,大王来了!”

    突然有民众激动的大叫。

    一群士家子弟刚刚落坐,就看到身着冕服的杨彦步上高台,王彭之顿时头脑一阵迷糊,心里乱哄哄的,以致于杨彦说的什么都没听清,只到最后,一声尖鸭嗓子才唤醒了他。

    “今次考试,为国取才,秉持公平、公正原则,凡有舞弊者,立刻驱除,终生不取,限时一个时辰答卷,望诸位考生勿负大王厚托,开考!”

    试卷是封好的,众人纷纷折开封口,看向了第一题,王彭之当场心凉凉!

    “佳节将至,县长向本县孤寡老人五十分发布帛,设使每人发七匹,则多十匹,每人发八匹,则多两匹,试问:本县分发下多少匹布帛“

    王彭之有一种想骂人的冲动,发多少匹直说不就得了,搞什么设使,这不是废话还是什么再转头去看其他人,也是面现苦色,大眼瞪着小眼。

    “嘿嘿”

    王彭之暗暗一笑,心里平衡了。

    继续往下看,有为何夏季暴雨之前,蜻蜓会低飞,鱼儿会跃出水面,蚯蚓也会钻出地面。

    还有不规则形状,给出各边边长,要求计算面积。

    另有计算题。

    如减加43等等诸如此类。

    这真是天地良心啊,可怜王彭之不认识数字符号,更不会计算方法。

    说好的论语和孟子呢

    翻过一页,果然有了,是填空题。

    如大人者,不失其者也之类,摘出一些名句,让人补足,或者类似的判断题,这给了王彭之发挥的余地,但是再往下,又抓瞎了,是一连串以农田水利工程原理为主的问答题,比如蝗旱水灾的应对方法。

    再往后是论述题,分别论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与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

    最后是写作,先简述了番邮政的概念,要求考生就邮政对国家的发展和未来经济的影响发表自己的看法,很明显,这道题目是为即将成立的邮政总局挑选人才。

    王彭之一边暗骂着,一边胡乱写,好不容易一个时辰过去,考试结束,有仆役当场封装,然后收走了试卷,宣布十日之后发榜。

    “如何,如何”

    士人们纷纷询问着。

    “哈哈,还行!”

    没人愿意承认自己其实看不明白,均是打着哈哈敷衍。

    由于考完还得等发榜,杨彦乃至洛阳的官员也没有接见的意思,于是诸多郎君们三五成群,在洛阳附近游览,倒是过的逍遥日子。

    光阴飞逝,十日不知不觉中过去,发榜日到来。

    “不可能,怎会排在最后”

    看着榜文上那一串串的名字,王彭之、王彪之、王胡之、王羲之,姓王的一长串位列倒数,还有姓庾的,姓蔡的,姓羊的,这真是辣眼睛啊!

    与来之前的信心十足不同,几乎每个士家郎君都现出了沮丧、不甘、愤怒等种种负面神色。

    在这次考试中,江东子弟全军尽没,没有一个人通过考核,就这还不算,更加丢人的是成绩垫底,总共有四千三百余人参考,他们包揽了最后几百名!

    每个人一脸呆滞,脸面臊得通红,分数采用百分制,由于有填空题和判断题,倒不至于得零分,却也好足有限,最低分是六分,由王导长子王悦荣膺。

    王彭之还算不错了,十二分。

    “哈哈哈哈”

    周围传来阵阵哄笑声。

    “琅琊王氏啊琅琊王氏,这就是王家郎君啊,我真是瞎了眼,还以为多厉害呢,怎么才这么点分数”

    “某闭着眼睛考都不止啊,那个32分的,就是我,我原以为无颜回乡去见父老,没想到还有几百人比我更低。“

    ”此考不公!“

    听着那刺耳的嘲笑声,王羲之怒道。

    ”罢了,罢了,我们就不该来,明王考的是杂学,而我们学的是圣人之道,他不纳圣人言,以旁门左道治国,国家焉能不败亡大家都擦亮眼睛看着罢。”

    “哼,我们走!”

    &nb



第六零一章 荆江变故
    (谢谢好友和尚头摸摸的月票)

    对于杨彦的提议,刁协是赞成的,原因很简单,在朝中,他任吏部尚书,而此吏部尚书,已非彼吏部尚书。

    因着刺史太守及各部主官可以自行征辟僚属,实际上晋室的吏部权限非常小,首先管不到地方上的人员选拨,其次对刺史太守的任命也牵涉到方方面面的博弈,不由吏部作主,吏部只起个确认的作用,吏部能自主选的官,都是一些位置不太重要的浊吏,还仅限于都城。

    因此相对于公府征辟,吏部选官的地位很低,寻常士人都不愿通过吏部就职。

    而经过此次考试,考生归属于吏部,由吏部发派往各地任职,性质与以往截然不同,这些人是吏部的官,不是刺史太守征辟而来,与之只是上下级的从属关系,吏部权限大增。

    如果再把那千余人下到乡一级,就意味着吏部的权限再次扩大,作为吏部尚书的刁协,自然没有拒绝的道理。

    这不仅仅是摊薄刺史太守的权柄,逐渐把人事任命权收归朝庭,符合刁协一贯的忠君思想,也对个人的前途有着诸多裨益。

    将来刁协离休,进入元老院,他的职位越重要,在元老院中话语权也就越大。

    崔访也没什么私心,略一沉吟,觉得可行,不过仍是问道:“以往乡老有秩的奉禄是从赋税中扣除,但实际操作很难区分,形同于把税包给他,那么下放的有秩乡老,是否仍循旧例“

    ”这……“

    杨彦眉心微拧。

    现代人对包税制的印象来自于元朝,实际上哪朝哪代都有,哪怕是现代美国,仍有包税制。

    杨彦生前,曾以送温暖为名,驻扎过基层一段时间,当地居委会主任月薪三百,低到几乎没有,却是竞争激烈,选举的时候,几个中年妇女各种阴招损招层出不穷,其精彩程度,几乎不逊于美国总统选举,其关键,就是包税制。

    一般来说,居委会的收入有卫生费、盖章费、低保再审核,以及门面出租等诸多来源,每年需要上交固定数额给办事处,剩下的钱是自己的,虽然存在收不够钱自己倒贴的风险,可是怎么可能收不够呢

    能通过激烈竞争当上居委会主任者,都不是普通人,更何况派出所不是吃素的!

    再有计生也是如此,街道计生办需要给办事处和上级计生部门上缴部分钱款,剩下的由部门内部作为福利分配,这充分说明了包税制的顽强生命力。

    杨彦为难的正是这点。

    从理智上讲,他清楚包税制的种种弊端,也深恶痛绝,就拿社会抚养费来说,大部分都由计生系统内部消化了,真正上缴到国库的很少,但是计生系统就靠这钱养着啊。

    在实际中,乡老有秩的品秩是秩一百石,月奉十一石,这个收入,只能勉强糊口,当一个人没有额外的经济利益,却要承担诸多重大责任的时候,他凭什么去做

    那么,高薪养廉,增加奉禄行不行

    不是说不行,而是效果或达不到预期

    一方面美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不象新加坡、香港等城市国家治理起来相对简单,另一方面,牵一发而动全身,要想政令下乡,就得有人帮你做事,他要得到必要的好处,又因着种种原因,没法开出过高的工资,就只能沿用包税制。

    正如美国废除了农业税,从表面上看,对农民有好处,对国家也省了征收的麻烦,反正国家财大气粗,看不中那点钱,不如让利给民,还能落个好名声,可是从组织框架来看,免除农业税真的合适么

    农业税没了,形同于包税制的基础不复存在,基层官员必然会怠政懈政,农村基层组织逐渐瓦解,宗族势力抬头,虽然政府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尽力整改,但是连最基本的税收权都丢掉了,再想重建基层组织,哪有那么容易呢

    要知道,税收权是政府的最重要权力,也是联系民众的重要通道,放弃税收,就等于放弃存在感,放弃了权力,因此在杨彦看来,免税一定要慎重。

    好一会儿,杨彦点点头道:“暂循旧例,负担不要太重,否则最终还是坑了百姓,也勿让一人长期驻留一地,以三年为限。”

    “诺!”

    崔访拱手应下。

    “大王,襄阳信报!“

    这时,一名千牛卫出现在殿外,施礼唤道。

    ”哦,拿进来!“

    杨彦道。

    该千牛卫把一封密信呈给杨彦,杨彦撕开火漆看去,顿时现出了不敢置信之色。

    “大王……”

    崔访试探性的问道。

    “呵呵”

    杨彦呵呵一笑:“任让来信,钱凤出使成国失败,双方反目成仇,各自屯兵于夷陵,不日将有大战爆发。”说着,就把信函递了过去。

    殿中诸人交换了个惊愕的眼神,于情于理,双方都该结成联盟,共抗明国才对啊,怎么可能反目呢

    各人依次传看着,只



第六零二章 决战姑孰
    晋颜血正文卷第六零二章决战姑孰(谢谢好友糖果爸的月票)

    三日后,杨彦率步骑六万,与于药、、郭默、郭诵、李槐诸将离开洛阳,浩浩荡荡的南下,兮香、菱香和靳月华扮作了女千牛卫,混在柳兰子的队中,三女如踏春郊游,心情舒畅,不时拿眼偷偷瞥向杨彦,只是靳月华的眸中,不时闪出些焦虑。
1...196197198199200...27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