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晋颜血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上林春

    可以说,除了杨彦,别人根本不会带他萧家玩,况且萧巧娘也将被带走,与李氏联姻的打算形同于破灭,在明年的乡议定品上,萧家一无根基,二无钱财




第九十五章 鲍靓闭关
    朱咲让他的次子朱锲出列,与萧温和萧仁一起参拜了杨彦,定下主从之分,这让葛洪夫妇和荀灌的心里都有些发酸,人家方伯就藩,谁不是拜贴无数,贺客如云

    地方上稍有头脸的人家都不会放过这机会,携财货上门,举荐自家子弟亲属为掾属,哪怕随行无份,只为一个露脸的机会都不惜掷重金换来。

    再看杨彦,到目前为止,连蒙带吓,只落实了三个,这三个的身份不说了,文才大概也就是粗通文墨的水准,还一脸不情不愿的样子,与高门士族那是越比越凄凉。

    不过杨彦倒没觉得半分凄凉,他的原则是示人以强,任何困苦犹豫都不能表现出来,他必须让人对他有信心,而且他也不觉得寒门庶人就不如高门士族。

    诚然,在文化修养与教育上,寒门存在先天劣势,但是反过来看,寒门亦如一张白纸,可以信手涂鸦,相对于高门,他更加有信心按照自己的方式改造寒门。

    说起来,知识和文化的传承听着玄虚,其实就那么回事,如果杨彦找一群什么都不懂的小孩子,从小培养现代科学文化知识,会被排斥抵触么

    显然不会!

    当这群小孩学有所成,学以致用的时候,再以他们作为一个个的基点,传播扩散,别的不敢说,只要几十年的时间,就能渐渐扭转时代的思想脉搏。

    归根结底,还是先进生产力代表的文化对落后生产力代表的文化天然具有碾压性,正如清末民初,西风东渐,当时的学术界对传统文化一片批判鞭笞,甚至连中医和汉字都有人呼吁废除。

    当然了,这是矫枉过正,杨彦不否定传统文化,而是要汲取精髓,与现代文明相结合,摸索出一条全新的道路,从这方面看,寒门因其文化底子弱,出身差,反而会对新事物、新观点、新思想持开放包容态度,但前提是杨彦自己不能蔫,必须要予人战无不胜,坚无不摧的信心!

    事情就这么定了,萧家人再有想法,当着葛洪与荀灌的面,也没有反悔的余地,由于萧家穷困,招待这三百兵马无疑是一个极大的负担,又由于三百部曲都是拖家带口,不是说走就能走的,需要准备物资,车马,在向杨彦行过大礼参拜,重新认了主之后,杨彦就准备告辞。

    萧整却是道:“府君,何不趁势让巧娘入我萧家门”

    杨彦看向了萧巧娘。

    萧巧娘满面挣扎,牙关咬的紧紧的,回望向杨彦的目光中,竟带上了哀求之色,显然,她的心里乱糟糟的。

    于是,杨彦沉吟道:“巧娘自有阿母,萧公心意杨某代巧娘心领,如今还未到巧娘归家之时,他日机缘出现,杨某当玉成此事,半个月后,江乘再见,告辞!“

    说完,杨彦、葛洪、荀灌等人均是拱了拱手,萧巧娘则是行大礼参拜,便一同离去。

    诺大的庄子里,渐渐恢复了平静,之前没人能想到,萧家与姻亲朱家竟然上了杨彦这艘破船,要说心里不忐忑那是不可能,尤其是户籍名份过给了杨彦的部曲,心里更是难安。

    萧家不愿于乱世中沉沦,自当奋勇向上,这可以理解,但部曲都是数代家奴,本身没有大的理想,只求吃饱穿暖,本来好不容易在江东有一安身之所,苦是苦了点,却不用再面对战乱,可这倒好,一纸过户,他们又将回到那战火纷飞的土地。

    而且部曲与萧家上上下下都熟悉了,现在换了新主,禀性如何,待人如何,苛刻与否,于郯城究竟能否立足,这都是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只是习惯了服从萧家,除了离情难别,并没有人当场发难。

    “哎”

    萧鎋望着自家的前部曲,重重叹了口气:“杨家郎君怀经国治世之才,君不解其人,莫非还信不过老夫老夫观人绝不会错,况其人虽不失手段,却非是薄情寡义之辈,你等莫要不安,我萧氏也不会把你等往火坑里堆。“

    萧整也道:”诸君与我萧家世代为仆,萧家能传承至今,全赖诸君仰仗,今有更好的前程,我萧家断无阻拦之理,若是他日有谁鹊起,还望匆忘故旧,互相提携!“

    ”郎主,呜呜呜“

    &n



第九十六章 鲍氏道兵
    丹阳地处于京畿,遍地豪强,其中的佼佼者纪氏与张氏,都成功转型为了文化士族,享有清誉,不仅于台省位列公聊,同时在乡里也盘根错结,难以计数的中小乡豪甘为羽翼。

    但是要说在丹阳地界的隐性影响力,恐怕还不如鲍氏,鲍靓被尊称为老神仙,又执天师道大祭酒,于民间施洒符水,为人祈福,谁家有事都会来求,几乎网罗了各个阶层。

    整个庄子里,充满着浓烈的天师道色彩,那时的道教还比较原始,远不如后世华美,也没有仙风道骨的氛围,只是在庄里各处竖满了道幡,一些重要的建筑还贴着道符,正中一尊大殿专门供奉三官帝君,即便是庄中佃户,都能口诵一二道经,并以老神仙的信徒自居。

    杨彦倒是看的津津有味,不时以古怪的目光望向葛慧娘,这个小娘子好象从来没有诵过道经啊。

    葛慧娘俏面一红,嚅嚅道:“杨家郎君,你可别这样看我,我对天师道是不感兴趣的,仙人阴长生曾自称,世间有四十五仙,加他四十六仙,如果有这么多仙人在世上,那他们为何会对人间的灾难视而不见呢难道人成了仙,就非得绝情寡欲么”

    “嗯”

    杨彦惊讶的看着葛慧娘,身为道教世家的嫡女,有这份觉悟不容易啊。

    葛洪显得有些讪讪,袖子一挥:“休要乱说。”

    葛慧娘吐了吐舌头,躲在了鲍姑身后。

    鲍姑摇摇头道:“彦之你别见笑,慧娘从小就爱胡思乱想,家君每次见着她呀,都恨其不争,我和葛郎也不愿强迫于她,只得由着她了。“

    葛慧娘不依道:”阿母,慧娘是娘子,娘子的职责是相夫教子。“

    这话一出,葛洪和鲍姑的面色都有些精彩,葛慧娘也意识到失言,又躲去了萧巧娘身后,可是萧巧娘的身量和她差不多,遮挡不住,于是荀灌扑哧一笑,把葛慧娘拽了过去。

    杨彦也是心中一动!

    葛洪与鲍姑自慧娘之后再无所出,看其夫妻恩爱的模样,不可能不行人伦大礼,这怎么看都不正常,再观鲍靓,也只有鲍姑一个女儿,难道是与服用的丹药有关

    要知道,重金属中毒,不仅影响建康,还会影响到男性生殖。

    杨彦有马宝,配上药材可以解去重金属中毒,可是怎么拿给葛洪呢

    直接说你那方面有问题是不行的,甚至托言能解去丹毒,葛洪都未必会要,毕竟丹药是葛洪自己炼的,要了就等同于承认自己炼的丹有问题。

    这只能留待以后再说,好在葛洪筋骨强健,数十年之内,丹毒并不会危及生命。

    说话间,一行人被引入客舍,各自洗漱,鲍姑也吩咐佃户杀猪宰羊,置了一顿丰盛的晚餐,第二天一早,就领来了两百户部曲。

    男男女女,有老有少,约有一千多人。

    鲍姑说道:“这位是东海国相杨彦之,即将北上赴郯城就任,老神仙有符诏,命尔等改投杨彦之门下,随府君征战四方,荡尽天下阴邪,亦可建功立业,光宗耀祖。“

    那一千多人毫不犹豫,齐齐施礼:“谨遵老神仙法旨!“

    鲍姑又道:”还不参拜府君“

    “我等拜见主公!”

    千余人又转向杨彦施礼。

    “这……”

    荀灌等人互相看了看,都没想到会如此顺利。

    杨彦也暗汗,到底是宗教世家啊。

    宗教这种东西,虽然愚民的成份相当大,却不是一点用都没有,看看鲍氏的部曲就知道了,在执行命令上雷厉风行,在忠诚上也显然超出萧氏与朱氏拼凑出的三百户部曲。

    诚然,手下掺杂着这样一支道军不可能没有隐患,但杨彦一穷二白,根本没得选,其实天师道流传于江南,淮北没有天师道生存的土壤,杨彦倒不担心天师道会在他的手底下慢慢坐大。

    杨彦抬手微笑:“诸君快快请起,世叔母既将诸君交托于我,今后我与大家同甘共苦,祸福相依。”

    一名三十多岁的中年人拱手道:“承蒙主公不弃,我等誓死相随!“

    ”请问先生名讳“

    杨彦问道。

    中年人道:”属下得老神仙赐姓鲍,名叁!“

    一般来说,能被赐予主家姓的部曲家丁,除了忠心,还都各有才能,因功晋姓,于是问道:“你们当中,有多少赐姓为鲍”

     



第九十七章 王府窘迫
    (祝大家情人节快乐)

    杨彦拉着萧巧娘满市集的逛,买了几株首乌、两枝肉苁蓉,几升黑芝麻,可用于滋阴补肾,美容养颜的辅助药材,最后还买了一匣珍珠,三十多万钱花的光光,这才与萧巧娘往裴妃府上行去。水印广告测试 水印广告测试

    因采集困难,当时珍珠是不折不扣的奢侈品,那么多钱的大半都花在了珍珠上,品相还不是特别好,如果是真正珠圆玉润,个头大的极品珍珠,一枚就得十来万钱。

    不片刻,杨彦与萧巧娘来到了裴府,经通报入内。

    府邸与前几日相比,只是园圃稍作修整,其余方面几乎没有变化,哪怕石子路面那缺损的部分都未曾补齐,更别提窗棱屋角那斑驳的片片漆块。

    杨彦不由暗暗叹了口气,都是穷闹的啊,一百万五铢钱,放寻常人家,按最低生活标准能吃一辈子,但裴妃不行,不吃不喝一年也要见底。

    再一看前方引路的宫婢,也是一副没精打彩的样子,显然是跟着裴妃看不到希望。

    别看内帑空虚,却不可能穷的吃喝用度供应不上,即使发生这种情况,各大高门士族也会及时输捐,否则皇家吃不上饭就是天大的丑闻。

    裴妃居于正殿,上着彩色窄身小衫,下着曳地折裥裙,一袭围裳束着那仍是纤细的腰肢,发髻随随便便地梳了个坠马髻半坠在肩头,与前些日身着的亲蚕服相比,显得慵懒率性,也更加凸显出了轻熟妇人的诱人风姿。

    讲真,仅仅从生理方面考虑,杨彦最喜欢的,还是这类轻熟的美人妇啊!

    当然了,他对裴妃是不会有什么想法的,这倒不是与裴妃的经历有关,作为现代人,一般不会在乎女子的过去,主要是搭上裴妃的政治风险太大,他还没色令智昏到如此程度,不过仅仅从欣赏的角度与内心的那份美人养成的成就感,哪怕斥亿万巨资,杨彦也愿意把裴妃打扮的美美哒。

    杨彦进殿,拱手施礼:“臣下参见王妃!“

    萧巧娘施礼道:”巧娘给王妃见礼。“

    裴妃欢喜的摆了摆手:”杨郎你何须如见外,以前怎样现在还怎样,孤可是视你如自家人呢。”说着,便又打量了巧娘片刻,才点点头道:“果然是个俊俏的小娘子,哪能便宜了萧家,回来就好啊,来,坐孤的身边来。”

    萧巧娘细声道:“巧娘热孝未除,不敢相扰王妃!”

    司马氏虽是以孝治国,但礼法松弛,时人更推崇至情至性,放纵肆意。

    例如在历史上,袁耽丧期间帮桓温赌钱,谢尚葬完叔父谢裒之后便脱了头巾去赴宴饮乐,实际上杨彦给萧巧娘葬母也是草率行事,连灵堂都没置办,就是怕天热,尸体腐烂难闻。

    整个社会的大环境如此,萧巧娘在丧期只要不过于纵欢,通常也没人指责她。

    “哎哟哟“

    裴妃掩嘴笑道:”瞧瞧,多乖巧的小娘子,事宜从简,孤可没那么多的讲究,快过来吧!“

    ”这……“

    萧巧娘看了看杨彦,杨彦点头笑了笑,接过包裹,这才款款上前,挨着裴妃坐了下来。

    让杨彦意外的是,巧娘倒是不显得拘束,很自然的半偎着裴妃,这让裴妃更加的欢喜,握着巧娘的手笑道:“杨郎啊杨郎,孤不得不说你好福气,这样一个钟天地灵秀的小娘子都能被你寻到,还有荀华虽是身份低了些,可哪一点差过那些士家女郎,你可不能负了她俩啊。“

    杨彦暗汗,讪讪笑着称是。

    萧巧娘坐上面,居高临下看着杨彦,嘴角也浮现出了一抹俏皮的笑容。

    裴妃美目又移向了杨彦手里的包裹,摇摇头道:”你来孤这里随意来就是了,哪还要带东西“

    杨彦笑道:“杨某为王妃搜罗了些药材,用于美容养颜,若是照方时常敷用,别的不敢吹嘘,哪怕王妃至天命之年亦不逊于而立妇人。“

    ”哦“

    裴妃现出了惊喜之色,她对杨彦还是有十足信心的。

    杨彦也不客气,在裴妃案前坐下,摊开药材,向边上道:“去拿木



第九十八章 不惜血本
    “哦”

    裴妃不解的望向了杨彦。水印广告测试 水印广告测试

    杨彦笑道:“前些日,杨某与陈郡袁耽合开了家油坊,尚有薄利,日进钱约两三万,五五分润,今以此进献王妃,袁耽每月自会把钱送来。”

    “这……这如何使得,孤怎能拿你的产业”

    裴妃本能的就要把契书推还给萧巧娘。

    杨彦拱手正色道:“王妃以国事托我,我无以回报,只能以些许钱财敬奉,已是甚感惭愧,请念在臣下拳拳之心,万匆辞让。

    一年百万钱,维持王府用度或有襟肘,不过臣下斗胆,尚请王妃忍耐一年,稚川先生已帮忙于城西寻到了一处千顷荒地,明年夏种下豆子,秋季收割,用于榨油,产量当大增,日进一二十万钱不在话下,待将来东海国有了税赋,再以举国之力敬奉王妃。“

    ”杨郎,孤……“

    裴妃声音哽咽了。

    是的,她对杨彦做的,只是举荐之劳,杨彦去了郯城,只怕也艰难的很,甚至更有可能客死异乡,而杨彦回报给她的,不仅仅是救命之恩,还是全副身家。

    裴妃曾是权倾一时的东海王妃,有过在洛阳代替东海王越执掌中枢的经历,本不至如此动情,但是流落乱世十年,受尽了凌辱摧残,她早已不复当初之心态了。

    更何况自入都以来,除了与王导有过寸语交谈,并无一人过府拜见,也未得夫人郑阿春请入苑中,虽然这些人或有避嫌的心态,或是对她强撑东海国心怀不满,可是裴妃不免心寒齿冷。
1...2728293031...27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