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断大明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官笙
“臣等遵旨。”熊文灿,卢象升,唐王齐齐抬手。
‘新政’太庞大,涉及太多,孙传庭又太急,很多人都有很多想法,需要一个时机,好好的交流。
弥合分歧,共同向前。
朱栩舰队南下,起码要用半个月才能抵达福建。
京城里,即便是朝休,也是那些中小官吏的事情,内阁六部有太多的事情,极少有人告假。
元宵节那一天,孙传庭召集朝野高官,野心勃勃的宣布了一项计划。
朝廷将动用超过三万万白银,从地主手里赎回超过八万万亩的土地,进行重新分配。
这个计划,在朝野掀起了巨大的震动,三万万两白银,这是多大的一笔数字!
应声而起的是,各地田亩的价格水涨船高。
虽然各地价格不一样,但大致是,上田一亩十五六,中田七八,下田二三,但随着孙传庭话音落下,一下子翻了三倍之多。
孙传庭一面勒令物价局进行弹压,打击不法之徒,一面开始执行计划,第一个,就是辽东三省。
辽东被划为三个省,这些年开垦,土地超过三亿亩,足以安排数百万人。
外加朝鲜,琉球,倭国,安南,金边等可以安排,最起码五百万人有了去处,足以内阁安排一两年。
内阁没有集中,大规模的购地,而是委托给了皇家商贸集团,以他们为中介,联合全国的商会,商行,由外而内,由易到难,进行了轰轰烈烈的赎地计划。
元宵节过后,官员陆续上班,内阁的一系列计划开始执行。
第一步,就是吏治方面,吏部拟定的名单,涉及七品到五品的官员超过四百人,五品以上也有五六十,都是地方最中坚一群人。
尽管是分批次的明升暗降,但任命的却大部人是政院系的,引来的反弹着实不小,一些地方上的官员颇有怨言。
各地的官府,尤其是知府衙门,出现了千奇百怪的抵制。
比如山东兖州府,新上任的知府,不但没人迎接,十天半个月居然没有人出现在衙门内。
比如去四川上任的几个知府,接连遇袭,还有一个人被杀死,头被悬挂在城门上。
更有甚者,一些人组织了万人书,要留下老的知府,阻止新知府上任。
各种手段是层出不穷,目不暇接。
孙传庭立刻命令警备总部,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扫匪行动,严厉的斥责地方的抗命,要求地方各级衙门做好新官员的上任,履职工作,为此,还罢黜了四川巡抚,以做震慑。
对于商业的规划,主要是各部门的落实以及扫除歧视,限制,苛待商人的种种规定。
第1434章 饱暖思
朱栩身边少说也有几十号人,哪里是要保密的样子
林日瑞感觉到朱栩的平易近人,越发钦佩,道:“是,臣明白。皇上,除了这里,福建还有不少茶山,去年茶农一年就卖出了二百多万两,海外有数十万,为福建贡献了十多万税银,皇上请移步一观……”
朱栩脸上笑容更多,这林日瑞倒是知道他关注的重点,笑着与他走过去。
一群人自然跟着,来到不远处的一座茶山。
尽管是冬天,依旧能看到满山颜色,恍惚间,可见满山绿色,茶农繁忙的景象。
朱栩眯着眼,认真的看着,心里思索,这么大的一座茶山,得产多少斤的茶叶,又能卖多少银子养活多少人
林日瑞道:“皇上,这样的茶山,福建有数十座,每年的茶叶销往全国各地,海外的英格兰,尼德兰也很喜欢,他们是一船一船的买……”
朱栩竖起手,道:“品牌,一定要打造好品牌,名声有了,价格才能上去,别人也不容易在别处种植,挤兑我们,可明白”
这能有什么不明白,林日瑞道:“微臣明白,一定谨遵皇上吩咐,认真打造品牌,做出好名声,维持价格与销路……”
朱栩这才点点头,道:“走,去别处看看,听说你们福建大学有一座图书馆,号称是长江以南最大的”
林日瑞有些尴尬的笑着道:“这些都是外面吹捧之言,但这座藏书楼,确实是福建上下集体的心血,藏书已经达数十万册,涵盖中外海内,尤其是一些珍稀古籍,在我们这里,即便不是原本也有手抄……不是微臣自大,不说跟政院的藏书楼比,其他各处的,还得从我们这借书,抄书……”
对于这样的攀比,朱栩自然是很高兴的,也来了兴致,道:“走!不跟你们打马虎眼,朕自小不喜欢看那些经书,对于旁门左道的倒是爱不释手,看看去,看看你们这座藏书楼能不能留下朕……”
林日瑞等自然大喜,引着朱栩返回,前往福建大学。
福建大学的藏书楼,真的是楼,并不是砖石高楼,而是占地十多亩的二层平楼,是一个巨大的八边形,中间以‘书’字通道勾连,看上去低调又大气。
朱栩与一群人在里面走着,慢慢转悠,不时拿起几本书,走走停停,大半天。
直到过了饭点,朱栩才醒悟过来,看着陪在身边的林日瑞,感叹道“古人说,唯书能忘我,这句话还真是对,走,吃饭去!”
林日瑞陪笑,道:“皇上爱书,自然是好事。饭菜都是现成的,请皇上跟臣来。”
朱栩看着陪饿的一群人,一边走一边道:“这里的藏书确实有些皇家政院那边也没有的,朕临走前,一定要带几本走。”
林日瑞身边的福建大学校长,是原福建的学政,早就致仕,一个六十七岁的老爷子,牙都漏风,闻言笑呵呵的接话,道:“皇上要想喜欢,别说几本,就是全抄录带回去,老臣也能给皇上办到……”
朱栩看了他一眼,道:“那倒是用不着,看不完,朕还要去一趟四川,留着路上看。”
这个校长躬着身,道:“是是,皇上拟个名单,老臣亲手给您抄录,保证一字不差……”
朱栩笑着点头,而后感慨道:“读书忘我,好书难得,这个藏书楼一定要看好了。不能走水,也不能敝扫自珍,要发挥我们普及教育,扫盲的作用……”
林日瑞等人听着,自然是连连保证,陪着朱栩来到食堂。
早就准备好的饭菜端上来,或许是知道朱栩节俭,厌恶奢侈浪费,端上来的,都算是日常餐。
朱栩看着满桌子摆的,虽然有鸡有鱼,但更多的是素材,馒头是芋头馒头,稀饭是芋头稀饭,看着就让人胃口大动。
朱栩敲敲筷子,道:“随意吧,不用客气。”
众人都是饥肠辘辘,还是等朱栩动筷之后,才纷纷狼吞虎咽。
朱栩对福建这边的工作
第1435章 好战言论
倭国女人的好处应该就是好调教,在床上发展性很强。
朱栩宫里那些,饱受儒家思想摧残,这么些年了还是放不开。
兴子随朱栩在床上摆弄,配合还很好。
……
第二天一大早,朱栩神清气爽,在林日瑞等人陪同下,再次在福建走访。
主要还是看一看‘新政’各方面的情况,走访各个衙门,在观看民情,一直到晚上,他才回来。
这次没有急着休息,而是坐在案桌前,拿着笔,认真的写着。
这些天,他看了很多,有很多感触,要记录下来,回京后仔细琢磨,要对各种政策进行调整,反思。
大明的基层的情况相当复杂,想要打破那些坚固有无形的壁垒,除了朝廷要坚决,强硬,还需要对地方进行怀柔,化解那些灰色角落。
真正统治基层的,不是朱栩这个皇帝,也不是大明朝廷,更不是地方官府,就是这些貌似看不见摸不着的灰色地带以及里面无所不在的人。
朱栩认真的写着,灯光下的侧脸,无比的认真,专注。
兴子坐在朱栩边上,静静的看着他,眼神有崇拜之色。
这是她的男人,大明的皇帝,中国之主,是世界上最优秀的男人!
朱栩房外不远处,曹化淳垂手而立,闭着眼,仿佛睡着了。
这个时候,一个宫女悄悄走过来,低声道:“曹公公,外面传信进来,说是有人给皇上送来两个女人,伺候皇上的。”
曹化淳睁开眼,淡淡道:“什么人送来的”
宫女低声道:“据说是福州府的一个大户,祖上出过礼部侍郎,这次想来谢恩。”
曹化淳瞥了眼朱栩还在书写的侧影,眼神有冷色。
他很清楚,朱栩之所以带着这位贵妃娘娘,就是避免地方乱来,没想到还有人不开眼。
但这件事还真不好处理,这大户居然能送到驿站,多半巡抚衙门那边推波助澜,至少也是睁一眼闭一只眼了。
默然片刻,曹化淳道:“不管不问不听,明白吗”
宫女怔了怔,连忙道:“是,奴婢明白。”
曹化淳看着这个宫女走了,又瞥了眼还在熬夜的朱栩,继续垂手闭目。
驿站门外不远处的一个中年人,站在轿子旁,盯着驿馆门口,两个俏生生立着,清纯娇俏的少女,神色颇为激动又期待。
自然,他注定失望了,第二天一早,巡抚衙门就会意过来,将他们统统给赶走了。
朱栩在林日瑞等人的陪同下,参观了福建大学下面的一个院系,这个系,叫做‘未来系’,是对未来的文化,经济,科技,甚至是政体,国际关系等研究,展望,谏言的一个系。
朱栩还听了一场演讲,演讲人是一个十九岁的大学生,慷慨激昂,对大明周边以及国际关系进行了十分热烈的宣讲,引起下面阵阵骚动。
他的主要观点就是,大明是国中之国,天地中心,万民共主,其他都是小国,荒蛮愚昧,凶狠不化,朝廷不应该只专注于内政,应该有大视野,立足整个世界,传播王道,圣化,将整个世界纳入天道秩序中,维护大明无上地位!
这已经类似于一种**裸的好战言论,尽管还披着一些外皮掩饰,还是让下面的一些师生感到不适应。
儒家的教育里,‘仁’是最高无上的,哪里会有这种好战的言论。教导出来的官员,生员,自然也是以‘黎民’为重,不会为开疆拓土而轻启战端。
朱栩与卢象升,林日瑞等都是都是便衣来的,朱栩倒是如常,林日瑞等人听着有些面色拘谨,小心翼翼的看着朱栩。
这位学生的演讲,多少有些
第1436章 烽火再起
孙承宗正在审阅这一年的军队改革计划,见秦良玉进来,放下笔,道:“出什么事情了”
显然,孙承宗之前已经听到外面动静,秦良玉没有废话,递过密信,道:“陕西又出乱子,看样子还不小。”
孙承宗接过来,看了眼,没有在意,顿了一阵,道:“前一阵子,军情处密报,说从江南,有钱粮大规模的汇聚向陕西,看似合理,但透着怪异,有几个出处还查不到。”
秦良玉听着孙承宗的话,不由微怔,道:“元帅的意思是”
孙承宗放下这封密信,道:“这件事是内阁‘新政’引起的,警备总部那边应该有能力处置。”
警备总部前身是兵部下辖的各地总督府,孙传庭改制,将它改为隶属内阁的警备总部,分为四级,总部,地方三级,每个省警备兵力至少一万。
陕西的地方比较特殊,现在还是农庄制,警备略有不同,但应对一些盗匪当是很容易。
秦良玉会意,陕西移民出来最多,现在剩下的人口,可能不足三百万,地广人稀,又被集中起来,若要出大乱子,根本没有条件,算不上民变,最多是一些土匪流寇,凭借当地警备厅的兵力,轻松可以弹压。
秦良玉沉思片刻,道“这封信,是否要转递到内阁”
孙承宗道:“转一下吧,再告诉熊廷弼,让他注意一下。”
熊廷弼接替秦良玉,做了西方战区大都督。
秦良玉道:“好,我去见一下首辅。”
孙承宗微微点头,有些疲惫的拍了拍肩膀,看了眼外面,摇了摇头,继续低头看着。
秦良玉走了一圈内阁,孙传庭看着秦良玉递过来的密信,面沉如水,眼神里闪烁着怒光。
待秦良玉走后,召集内阁众人过来。
傅昌宗,周应秋,赵晗,沈珣都在,一个个脸色一样不好看。
周应秋冷笑一声,道:“还是有些人不死心,看来这次流放的还不够!”
沈珣连忙阻止,道:“江南这一次已经有些伤元气,再继续下去,于国不利。”
江南被轮番清洗,尤其是这一次,大规模的流放,着实有些伤害。再继续,就要影响国本了。
孙传庭自然没有打算将江南真的血洗一遍,那后果太严重,目光转向傅昌宗。
傅昌宗神色冷峻,道:“孙阁老那边既然转过来,那就说明,还没有到达民变,需要军队镇压的程度,命陕西警备厅调动,扫灭匪寇就是。”
孙传庭也是这个意思,点头道:“就按傅阁老的意思办。对了,关于农庄制,你们觉得什么时候可以结束”
农庄制是李邦华在朱栩授意下建立的,主要是为应灾,暗地里的目的就是防止大规模的民变,现在陕西人口稀薄,灾情可控,按理说,可以进行划分土地等工作了。
周应秋想了想,道:“这件事是李邦华做的,太子册封大典后,李邦华将调回京,任户部侍郎,到时候,还得让他去收尾。”
赵晗顿了顿,道:“现在放开,是否有些早了‘新政’今天已经引出民变,如果放松,怕是乱子更大。”
孙传庭面无表情,片刻道:“嗯,这件事先放着,等李邦华进京,我再与他谈一谈。”
众人没有意见,陕西的事情算是处理完,傅昌宗便道:“皇家商贸集团那边动作很快,已经在全国各地买下田亩超过两千万亩,已经上报户部,请求拨款,他们无法继续垫资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