鸾枝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酌颜
见他这般爽快,李雍很是受用,哈哈大笑不说,连着说了好几声的“好”,而后,便是招呼着齐慎喝酒吃菜。
暖厅内,李雍怕是特意摒退了那些宫娥内侍,因而并无人伺候,李雍却也处处显示出对齐慎的优待与亲近,时不时的,亲自为齐慎斟酒。
齐慎自然是诚惶诚恐,便也忙接过酒壶,又为李雍斟上一杯。
如此这般你来我往,酒何止过了三巡两人面上都带了酒气,意态上亦是显出两分放松来。
李雍单手撑在炕桌上,半边身子都倚在一旁的软枕之上,笑睐着对面的齐慎道,“今日与略商痛饮,真乃是人生乐事。只是可惜……年后,略商怕是就要离京回陕西去了。边关苦寒,也是辛苦。”
齐慎毕竟是从军之人,即便脸色酡红,眼神也不如之前的清明,但却仍坐得腰身挺直,闻言,忙中规中矩答道,“保家卫国,乃是军人本分,不敢言苦。”
“好!”李雍大叫一声,甚至给齐慎鼓起掌来,“若是我大周将士人人如略商这般,何愁边关不稳,百姓不安略商若是有什么难为之事,尽管言来,只要是为家国计,本王定鼎力相助。”
抬眼间,却见齐慎面有踌躇,望着他,嘴角翕翕,竟真是一番欲言又止的样子。
李雍不由打了个愣怔,“怎么略商还真有难为之事你我之间,便不必吞吐,直言道来便是。”
齐慎略一沉吟,本就果敢的性子,当下,便也再不犹豫,笑道,“卑职这里,还真有一桩事,想要求殿下。若是能成,卑职就要替边关几十万军民,谢过殿下大恩了。”
“哦”李雍挑起眉,很是感兴趣的样子,“是什么样的事,竟能有利于边关几十万军民”
“这桩事,于卑职而言,确实是难为,可于殿下而言,不过是举手之劳罢了。”齐慎抿嘴笑,先奉上一顶高帽子,略顿了顿,这才道,“那日,猎场之上,卑职亲见鸟铳的威力,若是将之用到前线,必然会让鞑子
287 醉酒
“看来,略商是累了”好似没有听见石桉口中的话,李雍笑望向齐慎道,“不过也是,你长途跋涉到了京城,便一日不停歇地处处饮宴,又是猎场,又是宫中的,自然是有些捱不住了。”
因着李雍提到了他的名字,齐慎一个激灵,终于是清醒过来,只是,动作却迟钝了许多,摇了摇头,似清醒了些,才有些赧颜道,“卑职不若殿下海量,让殿下见笑了。”
李雍转头看了看炕桌上的空酒壶,他们确实喝了不少,当下便是笑道,“都说酒逢知己千杯少,与略商在一处喝酒,总觉得心中畅快,不知不觉,就喝多了。就是本王,先前不觉,此时这头也有些发重了。”说着,便已是转头对还杵在面前的石桉吩咐道,“你去让厨房送两碗醒酒汤来,还有,方才本王让你招待着齐大人的随从喝酒,去将人叫了来,齐大人喝成这样,明日又是小年夜,本王也不好多留了。”
“是。”石桉眼皮都没有撩上一下,应了一声后,便是快步退了出去。
石桉才不过走了片刻,便有人轻轻敲门,这回进来的,却是个丫鬟,手里捧着个托盘,盘上摆了两只碗,碗里的东西正热乎着,袅袅的白烟腾绕。
“王妃差婢子给殿下和齐大人送醒酒汤来。”那丫鬟屈膝道,而后,便是小心地将那醒酒汤端上了炕桌。
这醒酒汤倒是来得忒快,想必是一直煨在炉子上的,而且就在近处,一听得暖厅的动静,便是立刻送了过来。
齐慎便是笑道,“王妃贤惠,殿下真是好福气。”一直听说,豫王与豫王妃夫妻二人貌合神离,却不知道真假,不过,至少看来,豫王妃待豫王,还是上心得很。
李雍的脸上却看不出半分的端倪,轻笑道,“这成没有成家,家里有没有人操持,总是不一样的。说到这个,略商你还没有成亲呢你说你,年纪也不小了,可别为了为国效力,就将自己的终身大事给耽搁了。本王可是听说,你还没有婚配,怎么样若是没有什么合适的人选,前些日子,本王进宫探望母妃,母妃正为了舅家几位表妹择婿之事头疼,想来倒是缘分,说不定啊,本王还能保个媒,既帮略商你寻个可意人儿,又能帮母妃分忧,全上一回孝心呢”
齐慎听罢,却像吓到了一般,连连摆手道,“不可不可,略商一届粗人,哪里堪配京城贵女”而后,有些赧颜道,“殿下莫要误会,略商就是个粗人,对那些个风花雪月,小意温存是半点儿不会,若是这京城哪位贵女嫁给略商,那是真真委屈,何况,成了亲,若是随卑职任上,边关苦寒,自然要遭罪。若是不随着任上,那也定是两地分离,亦是苦。卑职见得殿下得王妃体贴照顾,心里也是羡慕得紧,因而打定了主意,定是要寻一个能在身边,互相照看的,倒是不希望寻什么门第高贵的,不怕殿下笑话......卑职脾气不怎么好,怕是伺候不了。”
“因而,只能请殿下见谅了。”说着,便是神色尴尬地朝着李雍遥遥一拱手。
李雍不过在瞧见齐慎摆手时,目光几不可见地微闪了一下,现在,却已笑得一如之前那般热切道,“哪里,这样的事,自然是讲究个你情我愿的,强求不得。不过,略商年纪不小,也该考虑成家立业之事了。本王倒是有些好奇,日后的夫人,会是怎样的佳丽。届时,若是亲事在京城办还好,本王还能讨杯酒水喝,若是在西安,本王就无缘了。只是无论如何,略商也要给本王递张帖子,本王人不去可以,这礼,却是一定得到的啊!”
齐
288 净土
眼看着齐慎的马车晃晃悠悠走进了夜色之中,石桉这才转身往回走了。
他不知道的是,马车离了豫王府门前后,马车内原本软成了一滩泥的齐慎却是一下便坐了起来,眼神清亮,腰杆笔直,哪里有半分的醉意
石桉回去向李雍回禀,“……醉得厉害,刚被扛上马车就倒下了,属下站在马车外,都能听见打呼声……”
抬头却见李雍非但面无笑意,反倒眉心紧皱。
石桉略略一哂,才道,“殿下还在担心什么属下方才在外面,听你们相谈甚欢不是吗而且,他既然来赴宴,便说明了他也有与殿下亲近的意思啊!”
李雍听罢,却是冷冷一勾唇,“此人没那么简单。他来本王府上赴约,可前日同样去了东宫。他向本王这儿要了火器,同样从太子那儿要了马匹,看似两相交好,实则不偏不倚,简直是一尾泥鳅,滑不丢手。”
“不过,这样也对,若是他是个简单的,哪里能够短短数年之间就被擢升成了二品这当中固然有父皇的提拔之功,但他自己,必然也有过人之处,今日一见,倒果真名不虚传,至少,此人绝不是他表现出来的那般只晓打仗的莽夫。”
“那怎么办”石桉皱紧眉,真没有想到,这齐慎居然还是个这么难缠的。“之前德妃娘娘给出的那个主意呢”
都知道,陛下很是看重这位新任的陕西都指挥使,太子在那个位子上坐得有些久,就算他自己不介意,他底下的人却也有那沉不住气的,一躁动起来,就容易出岔子,当然,中间少不得他们的推波助澜。
如今,洪绪帝与太子之间的龃龉越来越深,洪绪帝不想太子一方独大,自然便要扶植另外的势力与太子分庭抗礼。
殿下就成了最好的人选。
毕竟,众皇子中,殿下的出身与能力都堪为个中翘楚,也只有殿下,才有力与太子一争。
因而这些年,借着洪绪帝这股东风,殿下趁势而起,如今,在朝中支持殿下的朝臣也不少,又有陛下暗地里的支持,与太子倒是不分伯仲。
可是,太子的岳丈可是当朝首辅,文臣之首,门生遍朝野,而太子为了不让他前任岳家,已经被抄没的定国公府连累他,甚至连先太子妃所出的一双儿女都冷淡了许多,对姚氏更是恩宠有加,姚氏一族倒是对太子死心塌地得很,倾全族之力助他。
而殿下这里,虽然两位舅爷都在军中任职,但掌管的都是京卫,京中情势最是复杂,军中各方势力混杂,必须小心行事。
何况,殿下对王妃自来冷淡,这点,舅爷和岳家虽然不敢明言,但心底难免颇有微词。
是以,殿下其实在与太子的争锋中,算是处于下风。
若是殿下能够拉拢齐慎,那就全然不同了。
他是边将,身上是实打实的军功,又镇守陕西,手握重兵,若是他能够归属殿下的阵营,于殿下而言,自然是如虎添翼,甚至能一举,将太子给比下去。
因而,在得知齐慎要进京时,德妃娘娘便特意召了殿下进宫,母子二人很是认真地商量了一回,想着用联姻的方式最为稳妥,就是陛下也不能说什么结交外臣。
毕竟,陛下那日也曾当众垂询过齐慎的婚事。
石桉甚至斗胆想过,陛下根本就是支持德妃娘娘的。
毕竟,他要扶持殿下与太子制衡,那也得给殿下相应的筹码啊!而这齐大人,便是最好的筹码。
是以,方才石桉见齐慎和殿下相谈甚欢的模样,还以为此计已经成了,如今听殿下这么一说,不由得不安了起来。
&nb
289 缘分
李雍轻轻叹了口气,“罢了,你随我走一趟,总得让常嬷嬷回去后不至于在姨母面前说本王的坏话。”
说罢,李雍便已是大踏步走了出去。
石桉在他身后,望着他的背影,目光微黯。
殿下还是这样,小心翼翼地守护着那个秘密,即便,这么些年,他不敢去找她,就怕他的寻找,会给她带去危机。也不敢让任何人发现灵犀阁中的秘密,无论是王妃,还是文恩侯世子,即便殿下也许心里明白,他们与他一样,都愿意去守护这个秘密,可殿下,却不敢去承受那个万一。
哪怕为此,被他们误会。
“豫王答应给多少”马车上,严睿却是问起了今日齐慎的收获。
齐慎神色淡淡,“两箱火铳,并三把鸟铳。”
“就这点儿”严睿却是愕然,“这也太抠门了吧”
“他说的,倒是真话。如今,国库空虚,海防上年年都在跟倭寇打仗,这鸟铳虽然精巧许多,威力也较火铳大,但制造起来不止费时费力,也烧银子,他能给我三把,也是人情了。罢了,反正就是将神机营里的鸟铳都给搬完,也远远达不到我想要的量。咱们再慢慢自己想办法吧!只是这样一来,我想要的人和图纸,你暗地里可得给我盯紧了,千万莫要出了岔子。”
“是。”严睿忙神色一整,应道。
齐慎一哂,转而问起他,“你呢可有什么收获”
“不过是与那一帮豫王的亲信喝酒谈天,那个石桉是个口风紧的,没能问出什么,倒是他有事出去后,属下倒是探听到一个还算有用的消息,明日小年夜,宫中会摆设家宴,皇亲都是要进宫赴宴的。”
家宴齐慎剑眉一挑,眉眼间,已是带上了笑意。
小年夜,韩府宴客。
谢鸾因有幸在受邀之列,午后到了韩明私宅时,她因着已不是头一回来,之前帮着韩明筹办宴席时,对这处宅院已很是熟悉,是以,屏退了为她引路的丫鬟,径自便往园中而来。
韩府的花园一隅栽种着几十株梅花,如今,正是腊梅芳香,红梅吐蕊,白梅赛雪的时候,因而,今日的宴席,便设在了梅园的暗香厅中,赏花饮宴,踏雪寻梅,相得益彰。
谢鸾因到得不早亦不迟,远远地,便已听到梅林中笑语声声,看来,韩大人在这西安城人缘还不错。
谢鸾因倒也不急,难得有这样悠闲的时候,一边赏着眉,一边不紧不慢,闲庭信步一般步入梅林深处,身处满林暗香之中,当真是心旷神怡。
而今日,这般雅致的场合,自然也该做些雅致的事情。
轻车熟路地走往暗香厅,还在厅外,便听得厅内有人感慨道,“没想到啊没想到,只以为韩兄带兵打仗行,却没有想到,这书画临摹一途,也是高手中的高手。这幅琼梅图,若不是韩兄自己承认,我只怕都要以为是惠景帝的真迹了,真是以假乱真,妙哉,妙哉!”
这声音,谢鸾因还是有些印象的,正是那位与夏成勋很是意趣相投的书院院长,出自陇西李氏的李奉书,李院长。
李院长此人读书有些读得痴了,醉心书画学问,只是,这方面的造诣,却也是切切实实的高。
他都说了以假乱真,那这幅琼梅图......
谢鸾因听得心房急跳,她倒是从未听说过,韩明居然擅长临摹之道。
想到这里,她再等不及,拎了裙子,便上了石阶。只是,连着深呼吸了好几下,才让自己得以维持一贯的步履从容。
门边的丫鬟替她打起帘子,她一边迈进去,一边扬起笑容道,“看来,鸾因来迟了
290 品画
琼梅图出自前朝惠景帝之手。
这位万岁爷与大多数醉心权力的皇帝不同,他对皇位,对权力的贪欲实在是少得可怜,反倒是个少见的痴人,对书画与诗词歌赋的痴,谢鸾因在幼时读到此人传记时,总不由生出两分他生错在帝王之家的感叹。
惠景帝是真的有才,他的书画,可是多少文人争相追捧的佳作。
只是,因为历经战乱,留下来的委实不多。
尤其是这幅琼梅图,是他早期的作品。
大多数的人只闻其名,未曾见过。
因为这幅琼梅图,是谢家第一任定国公在攻进京城时,得到的战利品。彼时大周太祖皇帝并不喜这类东西,看也没看,便将这幅画,连同一大堆的书画、字帖一并大笔一挥赏给了谢家。
起初的谢家,因着是草莽出身,哪里会在意这些
这琼梅图与大多数的字画一般的命运,都是被装在箱子中,束之高阁,就被锁在一间阁楼之中,谢鸾因听说,后来被寻出来时,箱子上都是厚厚的一层灰了。
随着谢家世家底蕴的累积,谢家的人不止有那会带兵打仗,继承家业的,也有喜欢这些风花雪月,或者兼之附庸文雅的。
因而,这些书画,便也被慢慢寻了出来。
这幅琼梅图却是她姑母,贤妃娘娘的最爱。
贤妃爱梅,从前,就因着这点,洪绪帝总是赞她,品性高洁。
可是等到逼死了她......谢鸾因将冷笑藏在心底,那时的洪绪帝,心中可有过一丝的痛悔
有的,怕是只有终于扳倒了谢家的痛爽吧
因着贤妃爱梅,是以,在她嫁入洪绪帝的潜邸时,这幅画,便被谢鸾因的祖母作为陪嫁,一并让她带了去。
贤妃是真正喜欢这幅琼梅图,所以,即便进了宫,成为了虽无后冠,却形同皇后,统领六宫的贤妃之后,她的这项喜好仍是不改,是以,这幅画,便一直被她珍视地挂在她的寝宫之内。
旁人不得见,但谢鸾因这个常被贤妃召进宫去的侄女,却没有少见。
面前的这一幅,自然不是真迹。
真的那一幅,若是洪绪帝还存着一丝过往的情义,这琼梅图,应该在她姑母的随葬之中。若是没有,那至少也还在宫中,自然不会出现在这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