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一叶:望见天梯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王尧山
现在有个情况向你通报一下,公司保卫科的朱世杰被逮捕了,他牵扯到贾友才的案件了。
案发后,朱富国师傅觉得贾友才这个名字好生耳熟,但一时又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想了好久也想不起来。在公审大会上朱师傅看见了贾友才的模样,他终于想起来,在武斗期间,这个人常常和他侄儿朱世杰在一起吃喝,他碰见过不止一次。
因为朱世杰武斗中有立功表现,就由我公司调到唐尧县公安局,由工人转成干部,又由公安局再三推荐,回到公司的保卫科混了个科长。
wg结束后,在清理三种人的时候,对他反映挺大,但缺乏有力证据,一直没有理他。
朱师傅不动声色地到专案组反映情况。专案组联系到破案过程中就有人提出疑问,为啥在公司大院里,那份传单都贴到办公室门上了,保卫人员是干啥吃的工地上的传单在几个工程处的驻地和工地上,贴的密密麻麻,门卫人员都干啥去了
接到朱师傅的举报后,进一步调查,才知道,朱世杰借口开会,工地各处警卫室,只留一个人看门,都集中公司学习来了,晚上又集体到饭馆会餐,喝酒喝得昏天黑地。
就在那天晚上公司大院和工地各处出现了那份攻击杨改改的传单,时机选得这样准,这绝对不会是巧合!
传单在群众中引起了极大影响,保卫科却行动迟缓。
这些线索把专案组的视线引导到朱世杰身上。经过进一步调查,发现了朱世杰武斗期间参与了多起打砸抢事件,欠下了血债。取得了足够的证据后,就拘传了朱世杰。在证据面前,朱世杰自也承认了贾友才是他在武斗期间拜把的盟兄弟。贾友才还事先给朱世杰看过那份传单,朱世杰还没忘记叶西胡弄他,以至于挨他叔叔的耳光的事,出出杨改改的丑,也好解解气。
贾友才
第五十三章 知我者叶西哥
在家拾掇的梁青箐已经是满头大汗,待到再卸完两车东西,她累得衣服都湿透了。他们千恩万谢的打发走皮卡司机后,才有空听叶西说明情况。大家只擦了一把脸,在街上买了几个缸炉烧饼几瓶水就边吃边赶路,去清虚山接杨改改回家。
汽车进入青虚山景区,这是一处古朴幽静,景色宜人的游览胜地,远远近近的游客来到青虚山,既竭道教圣地,亦兼揽胜探奇。叶西放眼望去,只见深山古寺,紫气缥缈,秀峰林立,云烟万状。
他心生肃穆和宁静。
在车上,叶西说,青箐你先去庙里找改改,见到她后就先把我同意离婚的信交给她,首先让她解除顾虑,不然她会害怕见我而不愿回家去。
叶西说,重要的不只是那四千元慰问金,是那一份省劳模的荣誉。公司都为她申报了三次了,这是她生病前报上去的,都过去半年了这才批下来。这是她这几年流下的汗水的一个记录,一段总结,是值得珍惜的。再说,改改也应该珍惜企业对她的这一番关怀,感恩集体的温暖。
告诉你们,我已经想通了,我不能在婚姻中给改改带来愉悦,只能带给她痛苦的话,我们的婚姻就不应该继续存在了,我从今天开始,就以普通的朋友关系和她相处了。
改改要是解除了顾虑,她自然轻松了,她的病会好转的,让她早日康复是我们的共同目标。
我们的离婚和和别人的离婚不一样,我读懂了改改的信,我是男人,假若我还不如她有悟性,那就真的叫她伤心失望了。你们说呢
听了叶西一番话,王典成和梁青箐都长长的舒了一口气。
一路上,挺拔俊俏的山峰一座又一座的往后闪退。
倏然山重水复,倏然柳暗花明。
叶西想,他今后的生活道路虽然会山重水复峰回路转,他叶西也会和大家一样,和这辆面包车一样,加足马力,迎头面对的。
车停在白草庵外,梁青箐便去庙里找杨改改。
叶西和王典成就在庙外一个卖茶水的小摊上喝着凉茶等着她们出来
叶西端详周围,接待游客的旅店、饭馆,一间接一间,形成了餐饮住宿一道街,特别引起叶西注意的还有一家四川小吃的店面。
长途公交车站,不断有车辆进进出出;各地的游客摩肩接踵的从车站里出来,这是刚刚来到的,又有络绎不绝的走进车站,这是准备离开的。挂各地牌照的车辆进进出出,繁忙的程度不亚于一个城市的汽车车站。
放眼望去,离车站不远的邮政所,派出所的联防站,都相距不远。稍微远点的东边,还有一幢三层小楼,醒目的写着唐尧县医院青虚山分院。
各种为游客服务的设施相应而生。
街上还摆着几台台球桌,打台球的和看打台球的人围了一圈;录像厅里传出,《少林寺》牧羊女的歌声;买旅游纪念的摊位,延续了半道街,各种佛教道教用品,琳琅满目;照相馆的橱窗里,游客假扮和尚道士的放大的照片引人注目,门前有一群人争先换上道袍或者袈裟,摆出各种姿势拍照,他们引逗得围观的人群嘻嘻哈哈;兜售山里特产的农民和外地游客在集市上熙熙攘攘变魔术的、耍猴的、气枪打靶的、习武买膏药的各色人等混迹于市……寺庙内的庄严和宁静与市场的喧嚣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也和前些年他上山来,那时候的冷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叶西和典成等了快一个小时,才见改改和她娘与青箐一道出来,令叶西感到奇怪的是,紧紧拉着改改手一起出来的人好像是李景!
越来越近了,看清楚了,就是李景,李景干嘛来了
一眼看见改改,叶西不由得心头酸疼,也才六七天不见改改,改改竟然消瘦的变了一个人似的,面目憔悴,皮肤干燥。
他明白了,改改给他的那封信,不知道她是经受了多少煎熬才写出来的!叶西迎上去叫了一声改改,改改也轻轻的叫了一声哥,竟然还有些羞涩的的样子,低头站在叶西面前。
改改眼圈红红的,李景眼圈也是红红的。梁青箐的眼圈也是红红的。
李景不等叶西询问,就主动介绍了她从省二医院赶来的经过:
得到师傅朱富国病危的通知,焊接班的工友们派出几个代表赶到石家庄第二医院看望师傅,朱师傅已经是靠呼吸机维持生命了。他时而昏迷时而清醒。当他睁眼看见李景时,示意李景他有话耍说。
他哪里说得出话来了!他拉着李景的手,在李景的手心写字,李景辨别出他写的是改改两个字,啊,师傅是在惦记生了病的徒弟。李景问师傅:“师傅,你是想见改改吗”朱富国费力的点一下头。李景大声对师傅说:“师傅,您等着,我马上就去叫改改来看您。”
李景立即离开医院,奔长途车站,到了唐尧,又倒车到了杨改改家。见了改改爹,才知道改改到青
第五十四 章 初出茅庐
叶西从长沙火车站出来,站在车站广场回头打量长沙车站,发现车站的建筑,就是一个缩小了北京站。但仔细端详,也只是大概相似,其中的差别还是不少的。
在他打量车站建筑风格这一会,这趟车的人流已经散去。在他孤零零的四处张望之际,一个老头走过来,用长沙话和他打招呼,叶西听不懂他说的啥,他问那个老头:“附近有便宜的小旅馆吗”
那个人立即改说湖南普通话:“有有有,我就是来揽客的,我领你去,离车站不远,价格便宜,交通方便。”
“多少钱一天”
“便宜的八角,贵的两块,三块,随你挑。”
叶西觉得价格还可以接受,就随那人拐弯抹角的来到五间平房前,门口挂着个防空旅馆的牌子,牌子上附一行小些的字,叶西一看就明白了,这是一个防空洞改造的的旅馆。
这所旅馆是一个居委会集体办的,北京这样的旅馆不少,条件不好,但是便宜。
八毛的是通铺,叶西带着差旅费,还有一些盖了章的空白合同,为了安全,他选了两块钱一天的三人房间。
登完记,登记室窗口坐着位老大妈,她对叶西说:“这里条件差,人员复杂,你要有要紧的东西,就交我们替你存起来,免费的。特别是现金,交给我们保管安全些。”
叶西的两千元差旅费,都装在内裤的小口袋里了,不方便拿出来,就说没啥贵重东西,不用存放了。
说话的时候,他见那个老大妈喝了一口豆浆,拿筷子夹了另一个瓶子里的辣椒段放进嘴里。
喝豆浆就辣椒!叶西第一次遇到。湖南人爱吃辣椒,名不虚传!
叶西来了兴趣。
他灵机一动,打开他的大提包,捧出一把他带的辣椒样品,递给大妈说:“大妈,我看你喜欢吃辣椒,我送你点辣椒吧。”
大妈见到红彤彤的朝天椒,满心喜欢,直说谢谢。
叶西告诉她,他是来湖南推销辣椒的,他问大妈,像他这样的辣椒,在长沙能卖到多少钱一斤。
大妈又喝一口豆浆,又夹一段辣椒扔进嘴里,她边嚼辣椒边告诉叶西:“你这样的朝天椒,在长沙能买到一元七八一斤。”
老大妈一半普通话一半长沙话,叶西听不清楚,说了好几遍,叶西最终确定是一元七八。这个价格很不错。落脚湖南一会,就有了这个价格信息,叶西就踏实多了。
反正没事,叶西就继续和大妈聊天,他想从大妈哪里打听到长沙蔬菜公司的地址,大妈自己也是稀里糊涂,说不准,只是告诉他,凡是日杂店蔬菜店,都有辣椒卖。
告辞大妈,叶西去自己的房间。
推开房间门,另外的两个房客已经住进来了。两个客人在一起喝酒,房间里。弥漫着烟草和酒精的混合味道,还有一股说不上的啥味道夹杂其中。
地下
第五十五章 初出茅庐(续1)
胡厂长和朱经理领着叶西走进长沙大厦附近的一家饭馆,点了剁椒鱼头,辣子鸡,熘肝尖一类五个菜,多了就吃不完了,叶西一再劝阻不要再点了,不然两位刚刚结识的朋友还要继续添菜。
朱经理还特意要了一瓶白沙液酒,劝说叶西尝尝他们湖南的名酒。叶西早就听说过白沙液的名气,知道它是湖南的有着悠久历史传存的好酒。爱喝酒的人是不会错过品尝的机会的,但叶西还是以心脏不好的理由,态度诚恳的谢绝了主人的盛情。
叶西听说过,好多生意都是在饭局上谈成的。他今天还是第一次以一个买卖人的身份和人打交道,他既陌生又兴奋,他有预感,今后,这样的酒饭场合少不了,他必须一场又一场的小心应对。他觉得,以身体健康的原因搪塞不能喝酒是个好办法。
叶西只得以茶代酒,感谢主人的盛情,他夸赞剁椒鱼头味道好极了,他惊异辣子鸡菜盘里光见辣椒不见鸡肉,原来辣椒多得把鸡肉块都埋藏起来了。
他讲起长沙的岳麓书院、桔子洲一些名胜古迹,似乎比起胡厂长和朱经理知道的典故还要多,他来长沙之前,就决定了要抽时间,去瞻仰伟人上过学的湖南师范学院和岳麓书院,伟人的词所描写过的橘子洲,饭桌上,他就打听清楚了去师范学院、岳麓书院、橘子洲的路线。所以饭桌上并不冷清。
胡厂长和朱经理好酒量,一瓶白沙液他们又下去了半瓶。
此时已是酒酣耳热了,胡厂长就单刀直入的说:“叶科长,贵公司经营范围有礼花鞭炮一项,朱科长若有采购意向,欢迎您去我们厂考察考察,我那里,有浏阳一流的产品,可供你选择。”
叶西告诉胡厂长说:“我们唐尧县的鞭炮礼花市场几乎都是你们浏阳的产品,我是刚刚介入这个工作,还不熟悉业务,胡厂长你得多多指教。出发前,我们的王经理倒是给了我采购鞭炮烟花的任务,只是他强调要一律代销,不知道胡厂长的意向如何”
&n
第五十六章 处处茅庐(续2)
不习惯地下室房间的烟酒味,加上胡厂长和朱经理的早起,叶西基本一夜无眠。
第二天早晨,等困倦上来了,他又不敢睡了。害怕误了一天的工作。他强打精神起床,先出了旅馆,去大街上的公共厕所解手,又回到旅馆内的公共盥洗间刷牙洗脸。从盥洗间出来,遇见了昨天那个喝豆浆还得吃辣椒的大妈,叶西说:“大妈,我得上街一天,我把我那一大包辣椒存您这儿吧”
“你去拿吧。”
叶西用一个小些的包包装上今天要用的一些辣椒样品和空白合同,在旅馆里灌上一杯开水,走出旅馆。
旅馆门口就有几个早点摊,他买了一个糍粑粑,就着开水吃完糍粑就出发了。
往哪里去呢,他没有明确的方向,就顺着大街走吧。
过了昨天见到过的长沙大厦,又往前走了老远,沿街都没有小店面的日杂商店。
他又往前走了一段路,见到一个标着韶山路的路口,他便拐进了韶山路。
走的腿都酸疼了,终于见到一个日杂商店。走近一看,果然店门口的几个罗兜里装着不同质量的辣椒,每个品种都有一个纸牌标着价码。他看见与自己带的样品相合乎的品种价码,心头一喜,确实和旅馆大妈说的一样,一元八一斤。
可是店主人听了他的推销来意后,问叶西要多少钱一斤,叶西说九毛五一斤就行,店主人说便宜倒是便宜,只是我小本买卖,没钱压货,我只能到批发部进点卖点,拒绝和他签合同。
叶西趁机向店主打听,他进货的批发部在哪里,尽管店主说的是湖南普通话,叶西还是弄不清楚到底在哪里。叶西只得笑嘻嘻的递给店主人一个本子,请店主人写下地址,店主人见叶西和蔼可信,写下地址后,还好心的告诉他,他的进价是一元四一斤。
叶西继续沿韶山路往前,又发现了个卖蔬菜的地方,那里有好几个卖辣椒的摊位,特别是一个竹箩里还醒目的写着河北朝天椒,价码是一元九。
他一个一个的和摊主说明来意,几乎都是和他遇见的第一个摊主一样回答他,值不得和他签合同,都顾虑压货本钱大,一个生意都没有谈成。
叶西见到一个人民路的路牌,他就拐进人民路,已经大半天了,还是毫无收获。
走饿了,在一家米粉店吃了一碗米粉继续往前。
东张希望,寻找销售对象,一个一个的店铺洽谈下来,都没有效果。
在芙蓉路上的一家蔬菜市场,一个摊主问他,你带着货没有,要有现货,他立马要一二百斤,叶西说,没有现货。那个摊主告诉他,你这样谈永远也谈不成生意,现货现卖,哪一家,多多少少都会要你点货。
叶西立即开窍,他拿出笔记本向一个一个的摊主摸底,如果有现货送到眼前,就样品这种质量,您大概需要进货多少斤这个菜市场六个摊位,有答应要一百斤的,也有答应要三百斤的,统计下来一共预计需要一千一百斤。
叶西原路返回,刚才他所经过的店铺,他重新摸底,能够接受现货的数量达到两千四百斤,直到天黑,人家店铺的关门了,他才拖着两条酸胀的腿回旅馆去,他觉得今天也算有了不错的收获。
回到小旅馆,叶西已经精疲力竭。去公共浴池洗脸洗澡,洗了汗透了衣服,回到房间,吃了个刚买回的葱油粑粑,到头便睡,一沾枕头,就沉入了梦想。
第二天出门时,在门口又碰见了那个喝豆浆就辣椒吃的大妈,大妈热心地告诉他,附近有个租赁自行车的地方建议他租自行车上街。
租了一辆车子骑着,就省劲多了。叶西八点前就赶到昨天打听好了地址的长沙蔬菜公司门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