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一枝一叶:望见天梯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王尧山

    趁上班时候,进门的人多,叶西躲过了门卫的盘查,混进了蔬菜公司。按照标牌找到了供销科。时间早点,供销科还没来人,叶西等了二十来分钟,一个年轻姑娘哼着歌曲开门来了。

    叶西客气的上前问好,姑娘上下打量他一会,大概觉得眼前这个气质不俗,便也客气的问他找谁,叶西便大大方方的回答:“就先找您吧,我是来贵公司推销辣椒的。”

    姑娘问他;“听口音,你是北京人吧,北京城里也长辣椒”

    叶西回答:“我家是在北京,工作地点在我以




第五十七章 杜撰了一条语录
    在合同的洽谈中,梁科长一直在强调,和过去不一样了,我们的经营,也要强调经济效益了。除非你有彩电,有钢材,有汽车,有名牌自行车,有名牌缝纫机,有名牌洗衣机,不要说经销,预付款我都干!我蔬菜公司如今也可以搞多种经营了。

    不知为啥,梁科长说着说着,来了精神了,话一下子多了起来,他说:“叶科长,你想听故事吗”

    叶西出于礼貌,连忙说:“听梁科长讲故事,一定教育人,想听想听!”

    梁科长先是长长的感叹了一声,冲叶西大发感慨:形势变化太快啊,就只说你的辣椒吧,如果倒回去三四年,我也应该向你先下定金,货到一次性付清所有款项。因为那时候强调以粮为纲,生产队不敢安排多种辣椒,粮食总是不够吃。辣椒就越种越少。

    辣椒货源紧缺。每年辣椒快成熟的季节,我们就派出采购员带着现金奔赴各地,争抢货源。你们河北的望都县鸡泽县都是我们重点采购的地方。

    记不清楚是70年或者是71年了,反正那时候武斗还正厉害,你们保定地区又是全国武斗的重灾区。不管派到哪个人去望都,都会找出家里的特殊困难不愿去。

    那时候,我正争取入党,还想当副科长,科长说,梁正清,考验你的时刻到了,你去望都吧。

    我只有硬着头皮接受考验了。

    到了望都,倒不是我想象的那样遍地枪炮声。只是到处都是大字报,高音喇叭播着放造反组织的激昂的战斗檄文,和长沙也没啥两样,我的心也就踏实些了。

    在望都县招待所,我遇见了重庆蔬菜公司的采购员,他们早我两天到达。

    我心里不免紧张,我担心他抢了我的生意。

    第二天一早,我就悄悄离开招待所,去了望都辣椒的主产区柳坨,韩庄,南王疃,付家营几个村庄,深入到村搞收购。

    我不怕吃苦,深入到一个一个生产队,向他们交下定金,签定收购合同

    但是,还有许多生产队,还舍不得卖出,他们还要等行情上涨后再卖,他们说,生产队一年的经费,全指望着这几颗辣椒,能多卖几个钱就多卖几个钱。

    一天晚上,我借住在曹河公社粮库里,一个职工就是曹河村的,粮库曹主任让他回家去住,我就睡他的铺。

    半夜时分,突然抢声大作,粮库被包围了,四周墙上,抢口喷火,粮库里虽然也有抵抗,寡不敌众,很快拿枪的队伍冲进来了。

    曹主任和所有职工都被五花大绑起来。我躲在床底下,吓得浑身筛糠,心想这下完了,我是千里迢迢从长沙跑来送命来了。

    手电筒照到我,把我拖出床底下时,我几乎吓晕过去。正在捆绑我的时候,我突然喊出来:

    湖南人民吃辣椒,不吃辣椒的不革命!

    不知道是不是真有这么一条语录,反正我好像听谁说过有这样一句话,于是乎我连着高呼了好几遍。

    我的语录把他们弄懵了。



第五十八章 丢失手表
    他从蔬菜公司出来,又骑着自行车,走街串巷,像昨天一样,每见到一个店铺和摊点,都去征求购买意向,一直跑到天黑,他感觉把长沙都跑了过遍。

    两腿实在蹬不动了,在租车处退还了自行车,要回押金,才想起中午饭都忘记吃了。饥肠辘辘的他,就近去了一家餐馆,只要了一份猪肝汤,扒下两碗米饭。身子才觉得有了点劲。

    拖着疲劳的身子,他去邮局给王典成挂电话,王典成申请下来一部电话,已经给家里安装了座机,接听电话方便了。

    出来的时候,便约定了给家里挂电话都定在晚上。

    在邮电局,填写了长话单,预付二十元款,便在长椅上等候电话,一个钟头过去了,两个钟头过去了,电话还没接通,他去催问,营业员告诉他,线路忙,占线,着急也没有用。已经是加急电话业务了,没有别的办法。

    改发电报吧,又怕说不清楚,只好继续等待下去。

    他的两个眼皮直打架,熬着熬着,顶不住困倦,他在长椅上终于睡着了。

    邮电局离车站不远,进进出出的除了打电话发电报的人,还有滞留在车站的到邮电局来闲逛的人,叶西睡的长椅旁,就睡着一个流浪汉。

    挂给王典成的电话终于接通了,营业员在喊:“叶西,接电话,叶西,接电话!”尽管声音不算小,但沉沉入睡的叶西,似乎听见有人喊他,他也醒不过来。直到有人动他手腕,他惊醒了。他翻身起来,奔向营业窗口,问营业员他的电话打通了没有,营业员问清楚他的姓名才告诉他,电话通了,叫了几遍,没人答应,就销号了。

    还说要收叶西的销号费。

    叶西挺懊恼自己睡着了误了大事,他问营业员员,重新再挂,估计还得多长时间营业员回答说,没法估计,也许很快,也许到天明也接不通,线路状态没法估计。

    叶西只好改发电报,电报比较长,他表达了对代销的一万斤,今后回款是否及时的担忧,今后,



第五十九章 一枝一叶总关请
    第二天,叶西告别朱经理,与朱经理约定三天后,再去醴陵找他去。

    他便随同胡耀敬来到了浏阳县中和乡茶坊村胡耀敬的七彩礼花鞭炮厂。说是工厂,其实就是作坊。一个院子里,十多间房屋,四五十个工人,一道工序接一道工序的往下传送,礼花车间和鞭炮车间,分别由胡耀敬的儿子和妻子管理。

    他的儿子胡初中毕业就进了浏阳县的技术中学,这所学校,是浏阳县烟花鞭炮制作技术人才的摇篮,一批技术精湛的老师,大都来自生产第一线,还有的是世代相传的传统工艺的传人,用胡自己的话说,别看是一所技校,他所学到的本领,是一般大学都学不到的。

    这个技术学校,培养了大批的技术人才,为浏阳遍地开花的集体的和个体的烟花鞭炮厂的发展做出了贡献,短短几年,浏阳成了闻名全国的烟花鞭炮生产基地,一些产品还进入了国际市场,鞭炮烟花产业为浏阳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胡研发的几款礼花,已经打入北京上海市场,在北京的国庆夜晚,他的一款礼花大放异彩,在业内得到一致好评。他和他父亲,雄性勃勃,计划把他们的工厂扩建,车间面积要扩大四倍,工人要增加到二百余人。

    胡厂长打开他的办公桌抽屉,拿出他和北京、上海、武汉、南京等地签订的供货合同给叶西看,展示他的实力和信誉。

    胡厂长把一份份合同装进档案袋里,又拿出一个精致的木头盒子,他取出他这几年获得的质量认证证书和产品获奖证书,一份一份让叶西过目。

    木盒子就摆在叶西面前,叶西发现木盒子里还有一摞厚厚的材料,封面上一个大大的红色的‘冤’字分外注目。

    叶西的目光停留在那份材料上,心头一团疑问!

    胡厂长发现叶西在注意那份材料,便解释说,这是一份份各地的冤假错案的申诉材料。每一份都有一段历史,十分感人。每一份我都留下一份复印件。今后,不办烟花厂了的时候,我就写一本洗冤录,以示后人。

    叶西很奇怪,这样的材料,怎么会落到这个个体户手里呢他问:“你从哪里弄来这些东西的”

    “不是我弄来的,是人家送上门来的。”

    看见叶西一头雾水的样子,胡厂长不卖关子了,他说,你到了哪里了你知道吗你到了浏阳县中和乡茶坊村了。你到了h总的家乡了,你看,对面那个院子,就是h总的故居。你看,那座院子的北边的西岭山,你看那院子周围的小河,风景多好,风水多好,这样的风水宝地,怎么不出伟大人物h总是我们的骄傲呀!

    叶西拉着胡厂长说:“你带我过去瞻仰一下h总的故居。”

    叶西看见的是一座坐背朝南的,小青瓦,砖木结构的成凹字形布局院落,房屋已经破旧,缺乏修缮,

    胡厂长说:“前几年h总的哥哥曾经到北京找过h总商量修缮房屋,h总不同意,告诉他哥哥外边的倒塌了,就搬到里边去住。这几年,乡亲们都想重新装修h总的故居,还有海外华侨要捐资,希望修建纪念堂,都被h总严词拒绝。”

    胡厂长感慨万端:

    62年h总回乡,给了他哥哥10元钱,后来,他从乡亲们口中知道,他哥哥把一把生产队坏了的钉耙拿回了家,给自己打了把锄头。h总召开社员会议,责成他哥哥做检讨,他哥哥只得把h总给他的10元钱,拿出七元钱赔给了生产队。

    他这样的高级干部,就是这样为群众做表率的。

    胡耀敬指给叶西看,胡家故居的周围,新植了不少树苗和绿草,这都是来瞻仰胡氏故居的人自发的种植的纪念树纪念草,坡地上,绿草地上长出了骇然醒目的“青天”两个大字。

    叶西在心中祝愿,愿这两个字常绿长青,长驻人民心头。

    胡厂长还讲了许多h总童年趣事,以及h总早期参加革命活动的故事。叶西虽然都认真听了胡厂长的讲述。但是记忆优深的还是那个一把锄头的故事,和那两个镌刻心头的“青天”两个字。

    晚上,胡厂长领着叶西到他的招待所去休息,厂子不大,招待所却盖了五间,叶西问他:“胡厂长,你的招待所,为啥离你的厂房远远的,一排五间房,你有这样大的接待量吗”

    胡厂长告诉叶西:“你看,这里是去h总故居的必经之路,离故居不过三百米左右,我在故居设有指示牌,指示我这里免费为申冤者提供食宿。

    一些背负冤情的人,千里迢迢到这里来,是抱希望,能够通过h总的亲属把他们的冤情传达给上层。

    一则h总严禁亲属干政,二则h总的亲属年老体弱,无力承担来访者的重托。

    我亲眼看见他们下跪,哭诉,凡事有点心肝的人,没有一个不感同身受的。

    我是村支部委员,我向村支部作了汇报。我说这些含冤的群众,奔h总的乡亲来,一是出于对h总的敬仰,二是对他的乡亲的信任,我们这些yb同志的家乡人,应该为yb同志反映社情民意,支持他的工作。

    由h总的亲属出面传递这些申冤材料,会有走后门之嫌,我们党的基层组织出面就是下情上达,这是我们的权利和义务。

    “我办烟花厂挣了点钱,我自愿出资建一个简单的招待所,为那些投诉无门的外乡人免费提供食宿,顺便代村支部接待申述。村支部采纳了我的意见,责成我接待访客,村里就不再设专职接待人员了。

    从77年底到现在,我这



第六十章 朋友多了路好走
    胡厂长说:“好呀,走,回家去,我有自酿的好米酒,不醉人!”

    功夫不大,几大碗菜就端上来了,浏阳人实在,盛菜不用盘子碟子,每一份菜都是满满的一大碗,鸡一大碗,鱼一大碗,腊肉一大碗,红烧猪蹄一大碗,炸糯米丸子也是一大碗,鸡里面辣椒不少,鱼里面辣椒不少,红烧猪蹄更是辣的嘴酥酥疼,叶西以为四川口味就不怕辣了。到了湖南来才知道,还有更不怕辣的。

    胡搬来一坛子米酒,他的妈妈,他的妻子,一家人都围坐一桌。每人面前,一个大黑釉碗,每人满满一碗米酒。

    叶西呡一口,甜甜的,入口舒服。他见女人们都像喝水似的,一口气下去一大碗,于是放松了警惕,不知不觉,他也喝下了三碗米酒。

    米酒虽然度数低,但毕竟是酒,叶西觉得头昏呼呼的了,不能再喝了。

    胡厂长也挺体谅,他不劝酒,只是不断给叶西夹菜,叶西的碗里,已经满满的一碗菜,再也吃不动了。

    酒精的作用真奇妙,他到湖南来这几天攒下的疲劳消除了,只是感觉到愉悦和轻松。此时,听见收录机里播放的邓丽君的歌曲也觉得悦耳动听了。

    回招待所去的时候,胡耀敬父子搀扶着他,他有些难为情,但是,身子发飘,他只得任由人扶着,回招待所休息。

    叶西借用烟花厂的电话,和唐尧县劳动服务公司的王建军联系,请示他计划代销多大数量的烟花爆竹,王建军还是那句话,多多益善。

    他感觉到王建军不怀好意,因为,他已经听说过一些皮包公司,骗货骗钱,恶意拖欠的事,他不能让胡厂长上当。

    他对胡厂长说:“我初次经受烟花爆竹业务,你得指导我。”然后,他告诉了胡厂长唐尧县大概的人口数量和消费水平,他让胡厂长估摸一下应该发去多少数量比较合适,既要满足供应,又不过多积压。

    他和胡耀敬厂长合计了个恰当数目,签订了一份烟花爆竹的代销合同,叶西告诉胡厂长:“这笔业务是王经理亲自抓,不过,在执行过程中,我会尽力协助你的。”胡厂长说:“出门靠朋友嘛!到了你们那边,全得仰仗你的支持了。”

    叶西发至内心的承诺:“没问题,我会尽力的。”

    胡耀敬用摩托车带着叶西进县城去,他要找浏阳蔬菜公司的朋友,推销叶西的辣椒。

    胡耀敬带着叶西直接进了蔬菜公司经理王晓同的办公室,两人一见面,互相说笑了几句,胡厂长说:“无事不登三宝殿,经理大人,今天我是求你帮忙来了”

    “中央都吃的开的大能人,有啥用得着我帮忙,我一个卖菜的,办得了啥事”

    “今天恰恰是卖菜的就找卖菜的你来了。”

    胡厂长把叶西向王经理作了介绍,王经理看了叶西的样品,谈好价格,定了五千斤的代销合同,前后不到半小时时间。

    从蔬菜公司出来,胡耀敬告诉叶西:“王晓同的老婆是茶坊村的,论起来,我该叫他姐夫的,所以,你尽管放心,辣椒货款不用你催,我就替你代办了。”

    叶西感觉到,有熟人就是好,办起事来就这样顺利。

    胡耀敬又用摩托带着叶西去了汽车站,替叶西买好去醴陵的车票,直到开车了,才和叶西招手告别。

    昨天晚上,胡耀敬就给醴陵的前进陶瓷厂的朱光耀打了电话,要他到车站接叶西来。

    叶西一下车,朱经理就迎了上来,朱经理说:“工厂在离县城三十里的乡下,交通不方便,担心你找不到地方,我按照胡厂长估计的到达时间,提前一小时就到了车站了,足足等了两小时。”

    朱光耀和胡耀敬骑的是一样的嘉陵牌摩托车,他让叶西坐在后边,直奔县城的醴陵大酒店,他在那里定了个包间,已经邀请了醴陵蔬菜公司的孙勇经理,他说,希望叶西签订辣椒代销合同后,再去前进陶瓷厂考察。

    先帮叶西办事,再谈自己的业务,果然如胡耀敬所说,朱经理也是个实诚人。
1...1011121314...6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