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横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临波倚浪

    经过不断努力,坩埚里的颜色终于由黄变得淡黄,基本上达到方书安的要求。

    第一次,他们并非是生产平板玻璃,只需要几个饼子就行,所以模范制作的也相对简单。

    “出货”秦小北喊着,众人也都一起呼喊,一个壮汉用巨大的钢夹子夹住坩埚,吐气开声,将其端出来,稳稳倒进范里。

    滋滋

    玻璃花四溅之下,渐渐恢复平静。

    降温也需要时间,留着安带着众人去饮些饮子,降降温。

    “成了,成了”

    还不待他们喝完,看守之人便喊。

    方书安兴冲冲的过去,一打眼,心道,坏了




337 要想日子过得去,生活总要带点绿
    只见一坨墨绿的东西,半透明的状态,闪着幽光,看上去,像是玻璃种翡翠一般。

    在别人眼中,那是绝对的成功啊

    “大人,还真是高纯度琉璃啊,和宝石一样,咱还没见过这么好的东西呢。”

    “是啊,是啊,大人真是神人啊,烧上一锅沙子都能变成宝贝,这可了不得”

    “大人真是文”

    话未说完,人们同时闭上嘴巴,因为,方书安并没有和他们一样高兴,而是皱着眉头。

    看来,事情并不是大人要的样子啊,拍马屁拍到马蹄子上,你说多尴尬,人们都在心里嘀咕着。

    这样的宝贝还不满意,究竟要什么样的东西

    他们哪里知道,方书安要的,当然不是这样不全透明的东西,他要的是玻璃,是玻璃啊

    匠人们想不明白,方书安同样想不明白。

    问题出在哪里呢

    方书安一时想不出来,他记得,教材里边提到过的制造玻璃,就是将纯碱和沙子一起烧就是了,了不起再加点三氧化二铝,但是那作用也就是助融而已,并不具有脱色的作用。

    究竟是问题出在何处

    他使劲挠着自己头发,差点都快将头皮挠出血了。

    看着他受折磨的样子,秦小北什么都不能做,只能干着急,于是,他决定干点啥。

    “大人,这些怎么办”秦小北小声问着,算是转移方书安的注意力。

    “敲了,眼不见心不烦”方书安有些郁闷,偏生还找不到原因,现在看着那些东西都碍眼。

    “交给我们吧。”秦小北知道方书安郁闷,也将火撒在那些绿坨子之上。

    咣当

    一声响起,绿坨子竟然没烂,反倒是震掉一地撬棍的铁锈。

    “小心点,莫要伤人,你们看看那一地铁锈。”

    等等,铁锈

    方书安突然间想到什么,以前的玻璃,不都是泛绿色的

    后来才变成无色的白光玻璃,据说是因为技术先进,能更好的除去其中的杂质

    难道是

    “小秦,给老子找磁铁,快,多找些”

    “得嘞”秦小北扔下撬棍,欢快的去了

    看见方书安有了办法,他们也是更加有干劲,这样的技术难题,是他们从未接触到的领域,只有靠方大人自己才能想出解决办法。

    现在,有了注意,自然是干

    利用磁铁除去沙子当中的铁屑以后,果不其然,第二炉出来的东西,颜色好了很多。

    沙子当中有铁的氧化物,洗是洗不掉的,在反应过程中,经过一些列变化,最终变成难以透光的绿色。

    现在,除掉大部分铁杂质以后。

    虽然依旧绿油油,但是整体晶莹通透,正是他需要的玻璃。

    “绿是绿点,凑合用吧。要想日子过得去,生活总要带点绿,你说是不是,小秦”

    小秦,“”

    绿还是不要带的好

    “这次不如上次的好看啊。”小秦略过带绿的说法,小声嘀咕着。

    “你知道个啥,这可不是看颜色的时候,越透明,东西越好,要是白色的就更好。”

    “白色,那不就成水晶了水晶可没有绿色的宝石贵吧。”小秦发表着自己的观点。

    “你个娃子,跟谁学的,都掉钱眼里了,谁说东西都安批评着他。

    “宋宋先生总是在这样教导我们,说是您说了,只有赚钱的事情才值得干”

    啥特么的,事情咋就算在自己头上方书安有点郁闷,感情这是把自己骂了一顿

    “算了,算了,告诉你们也无妨,现在咱们做的这个,叫做玻璃,比琉璃更高级的东西。琉璃能干什么,也就是烧个琉璃瓦,做个琉璃瓶,了不起再做点琉璃链子。但是咱么这玻璃啊,以后不但能做更漂亮的瓶子、杯子,还能做成一大块,装在窗子上,可比什么窗户纸亮堂多了”

    “装在窗子上哪怕不是水晶宫吧。”匠人感叹着。

    水晶宫

    谁说不是呢后世的钢结构玻璃幕墙的建筑,也不就是活脱脱的水晶宫么

    “方才你还说什么水晶便宜我来问你,将来技术成熟,咱们一炉出多少到时候你给我算算,是玻璃便宜还是水晶便宜”方书安问道。

    “那自然是玻璃便宜”秦小北咕哝着。

    要是能和白灰一样,一烧一大炉子,出产可是海量,那当然是比水晶便宜都姥姥家去了。

    “大人,里边的白色的是什么东西”

    一个中年匠人指着玻璃饼说到。

    “白色的东西”

    由于折射的问题,方书安并没看到,他将其调换几个角度查看,看见了那人说的东西。

    仔细分辨之下,发现不只有一个白点,而是有好些,不过有大有小,有气泡,有没有完全融化的料核。

    初次实验,难免有问题,比如说料核,延长融化时间,或者将原料磨细,都能解决。

    但是气泡,还真是有些难度。

    按照以往做其他产品经验,通过鼓泡能解决,用金属管或者陶瓷管从坩埚或者熔化池底部吹出大气泡,大气泡在上升过程中可以带走并且消除小气泡。

    或者,在熔化过程中,才用搅拌的方法,令气泡排出去。

    但是,两种手段此时并不适用,首先他们不敢保证,通进去的空气有着同样高的温度,温度达不到,那就是变相降温。

    其次,也无法保证管路的温度一直保持在高温,如果玻璃液体流到低温处,凝结以后,便会堵住鼓气的通道。

    搅拌设备也是类似的原因,现在没有合适的密封手段,也没有更高的加温手段,只有利用相对密闭的反射炉,才能保证升温温度。

    所以,搅拌也并不现实。

    如此一来,只能添加合适的助剂,降低玻璃的熔化温度,让液体粘度降低,从而使得气泡更容易逃离。

    并且是,适当控制降温环境和速度,保证不会产生二次气泡。

    当然,原料也要粉碎的更加充分些,保证不会产生料核。

    能做好这些,即便是有气泡,也只能认了,想要更好的解决,只有等到将来有好的机封以及更高的炉温。

    剩下的事情,只能通过量大筛选来解决。

    一炉不够就十炉,十炉不够就烧上五十炉,总能找到足够磨制透镜的玻璃饼。



338 人总是变成当初讨厌的样子
    等到苏州工匠赶到时候,方书安他们已经屯好一个房间的玻璃饼。

    用来磨制几十个教学显微镜早就足够,但是他不断在出炉的原因,一方面是让匠人们熟悉玻璃饼也就是镜片坯的烧制过程,另一方方面则是不断提高良率。

    随着工人们熟练度增加,后边的气泡率和颜色明显好于前边,做到几炉以后,颜色更加淡,也就比方书安前世小时候农村用的劣质玻璃深一点点的程度。

    原料越来越多,方书安的目标就不仅仅是制作显微镜了,他计划顺便造一些低倍率的天文望远镜,或者一些双筒望远镜,甚至还有远视以及近视眼镜。

    这些东西,往近了说能促进学科的发展,往远了说,他们可都是白花花的银子啊。

    不说天文望远镜,就是普通的单筒千里镜,现在的售价也是十分高昂。

    军中少量配备的千里镜,都是从西洋进口,能便宜才怪

    大明工匠的手艺可比那些人强得多,再做成更加方便使用的双筒设计,比西洋玩意多五成的售价,一点不夸张吧。

    至于眼镜,只要他能开发出镜腿版,哪个官员和读书人不来一副

    那赚钱的速度,恐怕不会比精华水差多少。

    虽然大明妇女的购买力不低,但是现在女性的社会地位,仍旧不能和后世相比。

    一个玳瑁框,并且经过验光选配的老花镜,找到更加合适的屈光度,带上舒适度极佳。

    怎么也要买几十两乃至上白两吧,若是太便宜了,怎么对得起老员外们的身份

    再在镜腿上挂上一个细细的金链子,那头往扣子上一挂,这边戴在鼻梁上,啧啧,活脱脱一个颐养天年的老宰相,谁不掏银子买

    就是自己不买,那些亲朋好友、门生故旧,哪个不上门送一个

    工匠领头之人叫做苏茂珍,算是苏州起家早的单照镜世家。

    要不是上边的命令,以他为首的众人,自然是舍不得来京师。

    按照过去的经验,给官家或者是皇家干活,要求不低,但是费用不见得给的高,有时候扯皮之下,虽然算起来单价比当初高,但是费时费力的过程,综合算下来,基本上没有优势。

    而且,现在哪怕是单照镜,也属于精工细作,依旧是供不应求的时代,因此,他们的单子做都做不过来,也不需要皇家或者官家的肯定。

    反正按照现在的收入,已经是百匠里顶尖的那些,毕竟镜片磨制技术推广的时间并不长,想要入门可是需要不少经验,没有人传帮带根本是不可能做到之事。

    所以说,这一行都是师徒传承,并且使用的人和制作的人也就是那么一小撮人,是以能够保持他的逼格。

    但是么,这可不是方书安想看到的现象,一个东西的出现,如果只是在奢侈品的行列里,那么它永远无法推动社会的进步。

    如果只是敝帚自珍,那么怎么才能发现更为广阔的天地。

    因为有着这样那样的因素在内,所以到工部报道的苏茂珍,听到是来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学院时,已经十分不高兴,等到看见眼前迎接他的是个少年。

    更是气不打一出来,实在是,太气人了

    他们好歹说也是苏州一带驰名的磨镜高手,怎么还弄个娃娃来唬人

    “敢问您可是苏先生”方书安恭敬的一礼,对于有真本事的匠人,他一直恭敬有加。

    在后市,可都是总工或者总师,至少也是个技术总监一样的人物。

    与别的不同,技术领头人想要服人,需要有过硬的技术。

    “你是”苏茂珍并没有还礼,而是冷眼看着年轻人。

    显然,他心里并不高兴。

    方书安笑容一滞,随即苦涩地道,“诸位远道而来,请先到厅里一叙。”

    看样子,难道真没有像样的人物苏茂珍脸拉的更长,活脱脱能犁地。

    “小子,你们家主人是谁,我要等到什么时候”

    工匠们都是有脾气的,不像是商人那么圆滑,有什么不满的他们直接表达出来。

    “苏先生,鄙人正是方书安,正是迎候各位的人。”

    方书安苏茂珍感觉这个名字有些耳熟,但一时想不到是什么地方听过。

    但是眼前这个乳臭未干的娃儿说是来迎接自己,他感觉是工部对自己的羞辱

    不就是此前没有答应过他们插队制造一批镜片么

    人家江南豪绅都是早早交好定金,当中不乏告老还乡的大官,你工部怎么了,照样要等候

    现在,把他们弄到这么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名明显是要报当初的一箭之仇啊

    “你个小子,开甚玩笑,速速去将你家主人请来,不然,我们这就掉头回去”

    苏茂珍想不起来名字在哪里听过,更加的烦躁,他怕同来的匠人们先爆发,队伍不好带,便带头发难。

    “这”对方竟然对自己的名字没反应,方书安也是无奈,难道说现在再补充一句,我是阁老的孙子

    那样的话,只怕会适得其反。

    这叫一个什么事

    人类啊,终究是一个看脸的社会

    他方书安不就是年龄嫩点么怎么如此让让人瞧不上,甚至连名字都不愿意多想片刻。

    如果他现在是个未老先衰的形象,最好是少年白,头发灰白相间的那种,保证苏茂珍不会像刚才那样,进来就先撂个蹶子。

    “诸位先饮口茶,重要人物马上就到。”方书安笑眯眯的回应着。

    人啊,终究会变成自己讨厌的样子。
1...138139140141142...28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