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横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临波倚浪

    “相信我,只要想找,你们总能找到的。时间差不多,等下你出去,再去无关人家敲敲门,放心,没有几个会给你开门,因为现在村子里就没有几个当地人,来此的大部分都是租赁于此。”

    说完,那人便差人送客。

    “走吧,我送你出去。”负责开门的壮汉,做了个请的架势,但是他的手势,怎么看都感觉像是在赶人

    赶就赶吧,形势比人强,谁让人家知道自己的底细,但是自己却一无所知呢

    出门之后,黄猛像方才那人说的一样,随手敲了敲几家们,果然只有两个开门,一个是个老婆子,操着不知道哪里的口音,两人说话是驴唇不对马嘴,谁也不知道对方说的什么。

    至于另一家,黄猛则是打听打听村里都是些什么人,有没有人收金银首饰,或者是有什么好东西交换。

    对方也是个谨慎之人,当然也没说什么有价值的话。

    随便扯了几句,黄猛便找到一个卖葫芦的老汉,买两只葫芦上山。

    要说他选的还真是有点意思,食物或者其他器具,是不可能带到别院。

    但是葫芦不一样啊,把玩的东西,还不让人带进去

    也就是在黄猛刚到村子里,负责守卫放哨的锦衣卫,也发现也三处不寻常的房顶。

    “明黄色”小校嘴里念着,便去禀告自己的主官。

    “大人,标下在北面村子发现异常,那里有几户人家时常一同升起炊烟,并且,今日不约而同的将屋顶改成明黄色”

    “明黄色去,带人去查查看”

    当值的百户不敢怠慢,随即下令到。

    小校轰然领命,带着一队人便向山下跑去。

    黄猛回山的时候,并不是自己独行,而是与原尚膳间的一个管事太监一同回来。

    此处的饮食,自然也需要尚膳间伺候,于是便专门分出来一些人,在西山承担山上贵人们的饮食。

    采买太监平日里也需要出门,虽然大部分都有宫里直接送来,但是每日出门的惯例还是要有的。

    不然,那些钱财从何而来

    黄猛虽然和大部分人都不对付,但是和尚膳间以及御药监关系还算凑合,毕竟,此前是郑太妃手下,之间的走动要比别人多不少。

    当时是两个地方巴结黄猛,现在么,虽然没反过来,但是关系不像此前那样一边倒。

    眼前管事还算是个知恩图报之人,此前他在尚膳间,走过不少郑贵妃的门路,现在么,也还算惦记,关系没有因为地位冷而降低太多。

    两人有说有笑的步行回去,与一众锦衣卫错身而过。

    “老刘,你说他们现在去干什么”黄猛问道。

    被唤作老刘之人,摇摇头,“现在按理说不应该下山了,他们又不敢明目张胆的去找乐子,或许执行什么任务吧。”

    执行任务

    黄猛心里一咯噔,扭头看一眼,山下有个分道叉,分别前往三个方向,而锦衣卫们去的,正是他来的方向。

    “走吧,没啥好看的,自从到西山以来,这样的事情并不少见。”

    老刘招呼着他,继续向西山走去,晚膳已经开始准备了,他要及时回去,和此地尚膳间主管说下今日的情况。

    两人各自想着心中的事情,便没有过多交谈,不过黄猛还是将自己买到的葫芦送出去一个。

    其实他有些想不明白,这么一个破葫芦,买回去有什么好把玩的

    哪怕是抛开了做瓢,都嫌他体积小,装不得多少水

    锦衣卫们行进的速度自然要比黄猛快的多,可是,当他们破门而入的时候,并没有见到自己想见到的结果

    天边的斜阳紧紧剩下最后一抹亮色,一弯晚霞将半个天空照成红色,片刻,黑影开始一点点蔓延开。

    等到一众锦衣卫回到山上的时候,天已经全暗下来。

    小校恭敬的走向正在思考问题的白户,小声说道,“大人,标下搜查回来,没有发现任何线索。

    那个村庄大部分的屋子都已经赁出去,只有少数之本户人家在居住。由于西山建设,村子里的人大部分都已经在年初搬到学院附近,那里建设了不少上边是住房,下边是店铺的房子,家里一个人在工坊干活,一个人开店铺,日子很是红火。

    原来剩下的宅子也没有浪费,多是被工坊里成婚的年轻人住着,或者就是往来运送货物的商队。”

    “那三户如何”

    。




352 过于合理就是最不合理
    “三户是一个小商队,负责分发羊毛布,今日已经出发,怕是要到明年才会回来

    据说他们是因为屋子在夏天有漏水,趁着秋风来,便铺上新瓦,也不知道哪一家窑厂出的瓦,黛瓦火候不够,照成黄色,离得远一看,像是明黄一般。”

    小校将自己获得的全部情况,尽数说了一遍,甚至没有放过任何细节和对话引申出来的东西。

    “你觉得这是全部”百户问道,作为中级指挥官,百户当然不相信,一定有值得挖掘的地方。

    “标下觉得,当中有什么蹊跷”小校回答到。

    “若是你也觉得有问题,那真的就要好好探查。”

    一个事情过于合理的话,也就是他最不合理的地方。

    既然那些人能把所有的事情安排的明明白白,恰恰说明他们在躲避着什么东西。

    “此事还需观察,密切注意西山附近的陌生面孔,哪怕就是学院或者工坊的人,也要查个明白”百户下令到。

    小校下去以后,他并没有放松,思考片刻。

    还是想着将事情上报,虽然没有明显的证据,但是也算风吹草动了。

    报上去没有证据,上边也说不了什么。若是有天出事,让人知道他们没有报告,那才是要命的事情。

    山下,另一处村子里,同样是外来户聚集地,几个看似苦力模样的人,若无其事的凑在一起,胡乱的说着什么。

    “今年还回家过年么”

    “哪能不会,不回去,娃娃们吃甚。”

    “娃娃们吃的不要急,商队就能寄回去”

    三个人说着,渐渐走到没有人注意他们的角落,凑到一起,声音小起来。

    “番子们还是去了。”

    “就知道幡子们得发现,好在咱们走的早。”

    “怎么办”

    “能怎么办,先去告诉二掌柜,看看如何。”

    三人嘀咕完,再继续扯几句家常,便各自散了。

    此处靠近工坊,常年都有商队,要比黄猛去的村子靠近大路,要繁华的多,眼看现在已经是个小镇的模样。

    南来北往西去的客商,都会在此落脚,可以说是交通引起发展的典型。

    黄猛回到别院,注意四周无人跟着,便欣喜若狂的奔向郑太妃那里。

    装了一路低调,现在时候显现出来。

    “娘娘,娘娘,大好事,大好事啊。”

    郑太妃正靠在榻上,边上有人刚刚递上一杯饮子,还没喝到嘴里。

    “什么事啊,心急火燎的。”郑太妃问道。

    “您先喝,喝完奴婢再说。”黄猛表面上这么说,实际上就是在表示需要支开小宫女。

    郑太妃虽然失势,但常年搞事情的手段还是有的。

    她不动声色的将饮子饮了多半,随后放在宫女举着的托盘里,挥挥手让她退下。

    “现在说罢,看看能有什么好事。”郑太妃已经快佛系了,并不是说她要放弃,而是真的没有动手的机会和做准备的人。

    “那几户人家,果然是有事情,他们说”

    黄猛将那几人的话原封不动的复述一遍,按照他的设想,太妃听完以后,必定会十分激动。

    哪里知道,郑太妃和没事的人一样,说到,“那倒要看看,他们此番还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事情,现在做来做去,一次不如一次,若是还像以前,本宫可没时间陪着他们过家家。”

    黄猛预料中并不是这样的,但是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此前一系列计划,合作方就没有成功过。

    也不是道对手们太厉害,还是队友们太弱

    但是,郑太妃随后说的话,证明还是有些想法在其中。

    “明日起,有时间就扶着本宫出去看看,咱们虽然在西山别院,但也是有着身份和地位”

    见她此时的样子,黄猛知道,这才是真实的想法,原来没有动作,想必是以为没有臂助,所以才有一日没一日,现在,眼看着又有人提供帮助,似乎希望又重新点燃一样。

    实际上,现在的郑太妃,希望已经比此前小上很多,但是只要有,就总有可能。

    此前,一直觉得,事情有可为,现在淡化下来,却更加踏实了。

    或者,这就是漂浮云端和脚踏实地的区别吧。

    方书安整日在西山,难得回来,不过事情所迫,有些事情还是必须要在家里完成。

    此时在他院里,青儿并不在,也不知道在何处忙碌。

    今日的月儿出来的不算晚,但是是不是有一团团云彩飘过,令月色缺了七八分,便只有夜的朦胧了。

    扑棱棱

    也不知道是什么鸟飞过,伴随着几声夜猫子叫声,黑夜再度陷入安静中。

    但是,安静的夜晚注定是用来打破来的。

    一个黑影突然出现,站在方书安面前。

    来人摘掉覆面黑巾,露出一张精致面容,正是萧云娘。

    “你急召我来所为何事还是来这密室,不是说轻易不见面的么,再让有心人知道。”

    “他们现在自顾不暇,对于咱们的活动,并无多余的精力来监视。娘娘那里,如何了”

    方书安口中的娘娘,自然是王才人,如今,西李魂飞烟灭,郑太妃已经去往西山。

    再也没有人对她入宫形成威胁后,便搬了回去。

    毕竟守陵的时间也不短,而且朱常洛后宫冷清,她回来的时机也也算合适。

    萧芸娘并不回答,而是从怀中掏出一个瓷瓶扔给他,“现在看来,你的东西暂时不需要了,而且宫里事情复杂万一被人发现或者使用,那更加说不清。”

    陪着王才人呆了一段时间,萧芸娘已经不是过去那个大部分时间蛮干,只有偶尔才会想起有脑子的行为了。

    “帮留意一个人,尽量做的自然些,不引人起疑。”

    萧云娘眼神划过一丝犹豫,很快便掩饰过去,问道,“谁”

    “东李”

    “李娘娘和娘娘的关系极好,是否想的多了”

    萧芸娘陪着王才人时间多,自然知道谁来的时候多,说又是做做样子。

    “但愿东李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太子之位一日不定,就还要在继续。”方书安说着他的担心。



353 羡慕你是他的家人
    末了,方书安还问了句,“宫里可还习惯”

    “开始,极度不习惯,哪一日不上房顶,就觉得缺什么,后来,跟着娘娘念经,心里倒是有不少改变,”

    萧芸娘说着她的改变。

    “以后,确保娘娘安全了,你想出来就出来,也有别的事情找你,想必还是乐意的。”

    人的成长总是在不知不觉之间,就像芸娘一样,如果说此前的她更多相信拳头能解决问题,现在则是成熟很多,能不用拳头便不用拳头。

    其实,从她整个人的气质就能看出来,或许是跟着嬷嬷们整日在一起,或者是受王才人的影响,总之,现在做事,学会了深思熟虑。

    “别的事情是什么难道说还是杀人放火”看得出来,现在的萧芸娘,已经不是曾经的小丫头。

    “杀人放火的事情,咱们不能干,朝廷有朝廷的锦衣卫和东厂,咱们自己家虽然是锦衣卫世家,但是有时候还需要自行解决安全问题。打打杀杀的事情,交给老供奉们,还需要从情报消息一方面,来保证咱们不会受到任何外来的攻击才可。”

    “原来是组建方家自己的消息机构,您也太看得起我了。”

    萧芸娘叹口气说着。

    如果是单纯的防卫或者打打杀杀,虽然她现在不喜欢干,但是还能干,如果是负责情报,那可真的就是赶鸭子上架。

    方书安当然知道,现在说还为时尚早,并且什么都没准备,便继续说道,“先别急推辞,到时候是否建立还两说,或许有更适合的地方也说不定。我的意思是,你在宫里安心的保护王才人,后路不需要你自己去担心,你要相信我们几个的实力。”

    单纯的一个方书安,现在的势力已经非同小可,若是在算上李尽忠和张田余他们,那是一股相当强横的势力。

    “有一句话,我也不知对不对,就一说,你也别往心里去。你们如此发展下去,不会引起朝中大臣忌惮么”

    忌惮

    若说不担心,那是不可能的,狡兔死、走狗烹的事情在历史上可不少见。

    不过么,除了方书安,没有人能猜的中他的真实目的,不管是当官还是做生意,他的目的就是让大明国富兵强。

    至于什么享受之类的事情,从来不是方书安的重点,大明的各种产业,哪怕是继续发展一百年,也不可能赶得上后世的文明程度。
1...145146147148149...28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