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临波倚浪
那个时代,什么没有经历过,若是论享受,真不是一个层次。
也就是让大明领先于世界这个目标,更有令人激动的期待感。
至于发展规模,随着不断扩大,他们一边将成熟的产业股份按情况转给户部或者是其它人,确保他们几个家族能保证最新产品的开发和市场培育即可。
至于桃子,自然是大家一起吃,不然,最后可能会变成没人吃的局面。
毕竟,现在的模式已经相对成熟,例如今年大长公主的家人也参与到新产品当中。
萧芸娘呆的时间没有太久,不一会儿,方书安的小院子再度陷入沉寂中,连夜猫子的叫唤都不曾有。
当然,方才的叫声,也不过是萧芸娘模拟出来的而已。
隔着两道院墙,在一处阁楼上,远远望着小院的青儿缓缓现身,终究还是没能看出什么东西来。
两人说话的时候,都是侧着,并且身形被掩映,夜色原本就暗,即使有八倍放大的双筒望远镜,仍然看不清他们说的什么。
不过,看样子确实没有什么过分的行为。
萧芸娘也没有做出什么威胁方书安的事情。
她也不知道,是什么支撑自己来偷看两人对话的,公子的事情,能说的必然会告诉他,不能说的当然也会就当不存在。
这次虽然没有明确说不让她知道,但是支开青儿的行为,还是不想让其知道些什么。
许是为了少爷的安危吧,青儿将望远镜放进收纳袋里,小心翼翼的收好。
这个东西是前两日少爷才带回来的,说是改良版的千里镜,为了区分,将其命名为双筒望远镜,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两只眼一直观察,省着闭上一个眼睛,严重影响观察的舒适度。
也就是她收好东西,正准备回头时候,面前忽然出现一个黑影。
“我”
后边的字还未出口,青儿便自己捂住嘴,看着眼前的黑影还没有自己高,便从惊讶变成了脸红。
这多不好意思的,偷看人家还被抓个现行,实在是丢人啊。
“拿来”萧芸娘一伸手,冲着青儿说到。
“拿什么,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青儿也装傻,就是不给她。
“你方才那个圆筒的东西,也太小看我们的目力,若是再离远点,或许我不会怀疑,如此近的距离,你当我是瞎子”
“原来是离得近啊,下次我离远点”青儿俏皮的说着,丝毫不觉得自己是偷窥被发现。
“给我你拿的东西,不然我去告诉你家公子。”萧芸娘假装威胁到。
“省省吧你,先不说这个东西给你没用,就是你告诉公子,以为能怎样我不是担心公子的安危,有何不妥”青儿一点不让。
萧芸娘啐一口,“呸,你才会对他下手,再说,他的武艺和一身的玩意,谁会找死去动他”
这
青儿倒是忽略了,方书安的实力,并不在萧芸娘之下,或许武艺和技法上差点,但是力气大啊。
就靠着猛力,便能解决事情。
萧芸娘继续说道,“别以为这个东西于我没用,若是给了我,用处比在你这里只是看看人,看看风景强的多,至少,能在保护娘娘和得到更多的信息上,能有更大的用处。”
她说的都是实话,并非是想要靠几句话来诓骗青儿。
而这些,也正是方书安一直在做的东西。
那么,在礼物和事情面前选谁答案是不言而喻的,而且,东西虽然是公子送给自己,自己在送出去帮公子办事,似乎也没有什么不妥。
回头就说是自己觉得萧芸娘需要,再去讨一个新的就是
“好吧,你说服了我,既然是对事情有帮助,你便拿去,回头我再找找少爷要一个。”
萧芸娘结果望远镜,珍重的抚摸了两下,“多谢。”她很少说着两个字,但是觉得今晚很有必要。
临走时,又回头说声,“真羡慕你能成为他的家人。”
成为他的家人
羡慕自己
青儿有些愣神,这两句话若是她知道自己的身世以后,还会说羡慕
354 开学典礼也要靠忽悠
青儿一直觉得自己是不幸的,她原本应该过着钟鸣鼎食的生活,童年无忧无虑。
然后在仆人的侍候下,做自己爱做的事情,哪里会向今日一般,成为别人的仆人
但是听见萧芸娘所说,似乎自己又是幸运的
萧芸娘虽然家庭健在,但是她从小到大,做的事情从来就不是自己喜欢的事情。
现在,好容易有选择权,却又不得不做一些自己并不想做却又希望做之事。
只不过,她没有多少时间纠结,因为学院马上开课,青儿也需要去学院先帮忙一阵,明天一早就要过去,现在不是胡思乱想的时候
夜色里,只见她长叹息一声,默默走回自己的房间,去收拾东西。
而房间内,方书安也没有闲着,两人的举动,他拿着望远镜看的清楚。
原本,好奇心驱使,他十分想知道两个女孩子究竟说了什么,但是最后还是摇摇头。
女人的心思,哪里有那么容易猜到,看意思,至少青儿不会害自己就是
学院,彩旗招展,丝带飘飘。
作为方书安最重视的地方,书院的开学典礼自然也做的足够盛大。
别的不说,就是进入操场的三道彩色花门,就不是一般商家能置办起的。
当然,既然能戳在这里,当然是背景不简单。
第一道花门是李尽忠置办,上衬有飞檐猛兽,装饰的也算华丽,不过更有一份武人的英气在其中。
第二道是张田余所献,他就没有那么多凶兽的样式,多为百花装饰以及飞禽装饰,看上去更加有常见花门的大方。
至于第三道,则是林家所献,因为学院有女子学部,因此这一花门更加女性化,看起来也是十分漂亮。
观礼台上,除了刘綎和学院的一众教授先生们,还有几个前来观礼的官员,比如礼部的何宗彦、户部的李汝华、工部的林如楚。
赫然是半壁朝堂
方从哲出于方书安的原因,并未到场,但是有这一层关系,人们都知道就是,没必要拿出来宣传。
随着徐光启宣布开始,方书安一步一个台阶的登上高台,方才还叽叽喳喳的人群渐渐的安静下来。
其实,按照最开始的计划,是要刘綎讲话,毕竟他是现场资历最老的官员。
可惜刘綎说什么也不露头,明说这是方书安他们发起之事,自然由他们来说。
刘綎不露头,其余几个尚书们也就不开口。
他们今日来纯粹是来见证一番,顺便给刘綎和方书安个面子。
至于越俎代庖,当然是不干。
人们都不带头,那只有方书安自己出马,毕竟,他已经准备好威逼利诱的把戏
他走到主位,看看台下,学生们还在交头接耳,毕竟,今日是首次见面,人们还都充满好奇,正在高兴的打听着彼此的背景。
看见他们如此热闹,一点不像典礼的样子,方书安摇摇头,伸手向李尽忠招呼。
后者随即会意,马上将才打制好的大喇叭递了过来。
毕竟几百号人,还是收音效果并不好的户外,要是没有个扩音设备,能把人嗓子累劈了。
“诸位,欢迎来到学院”
方书安拿着喇叭喊了一嗓子,人群嗡嗡的声音小一些,但是,没有任何反应。
见状,他也不含糊,随即补充一句,“此处应该有掌声”
啪啪啪
稀稀落落的巴掌声里,人们对鼓掌显然还不熟悉。
“不够热烈啊,那么你们看不到接下来的好事”
还有好事
所有人脑海里飘过一个同样的想法
能是什么好事
不过话都说到这份上了,拍吧,等什么呢
哗啦啦
明显提高了动静的掌声,让方书安有演讲的感觉。
“好,多余的话不讲,咱们先讲一些前边的话,随后就说好事和不是太好的事。”
他这样的开头,一点不落俗套,人们还真头饶有兴趣的听着。
“或许,你们有的人是落地的举人,有的人是有一技之长的人,还有人是军队里前途无量的军官。
但是,从今天起,你们来学院,都将重新开始,以前的一切,你们掌握的,都将不会有用
忘记你们的过去,忘记你们的辉煌,忘记你们的难过,从今天开始,你们都是一张白纸”
一切从头开始
军人和一些掌握技术之人还好,没说什么,但是人们纷纷开始议论。
自古文无第一,大家都是人,凭啥你说让忘记就忘记呢
不过,方书安并不给他们时间纠结,接着说道,“我知道你们都是万中选一的人才,虽然因为种种原因,有些人并没有能成为最顶尖的那些,但是资质并不差。
可是,那只是针对你们读过的圣贤书,以后要学的,不只有诗书礼仪,还有骑射,还有算学,还有格致之学还有番文,还有各种各样的匠作之法各位,如果你们觉得自己都掌握了,那么请出列,我相信你现在的身家会比我更加出来,方书安停顿片刻,就是要看看,是否真有人以为,自己就是天下第一。
果然,这批人里并没有那些脑残或者是傻缺。
入学筛选工作还算合理,现在皇族那些人还未来,若是今日他们在,尺度还真就不好拿捏。
过了片刻,仍旧无人动。
方书安举起他的大喇叭,继续说道,“很好,各位都有自知之明既然大家都能正确的认识自己,那么接下来就好办了”
接下来就好办了
人们听到这句话,纷纷有种不详的预感。
“以后,作为学院的学生,要学的有很多,可以说,单单就武艺和锻体之上,要比一般的卫所军更加苦,当然了,咱们也不是白白辛苦,自然有着对应的奖励。”
听说比卫所军还苦,人们瞬间聒噪起来。
要是那人当军户练,哪里还有力气去学习知识
“抬上来”
看见人们的反应,方书安并没有强行压着,而是令人们抬着早就准备好的东西上来。
啊
看见校工们抬着的东西,人们纷纷张大嘴巴,不敢置信
355 忍耐和银子正相关
没错,抬上来的不是别的,正是一筐筐银子!
十两一个,上好银锭!
亮闪闪的,一个个都那么可爱,可不是那些劣质商户灰不拉吉的东西能比。
“每人五十两,能坚持完第一阶段学习,即可全数拿走!坚持不下去,折算后走人!”
坚持下去还能拿银子
天底下竟有这样的好事
这还不算完,方书安又补充一句,“银子算奖励,与你们的津贴和生活费无关!”
天呐!
现场瞬间引爆了!
这是津贴和生活费意外的奖励!
能让人不沸腾
一个知县正式的俸禄,也只有七石五斗,一年下来才多少
方书安奖励就敢拿出来五十两,还是第一阶段!
可以说,来的人大部分,都是因为缺钱,并且还没有合适的营生。
他们既不甘心回乡,又不甘心一直在吏部等着铨选,还不甘心去做个帐房或者师爷之类的角色。
方书安学院招生的时候,正好切中他们的痛处,所以,此时将银两砸出来,比打蛇正中七寸一般!
现在给他们说什么家国天下,讲什么大道理,或许有些人能够热血上头的来一阵。
但是,想要在接下来的训练中一直保持热忱。
很难!
现在的大明读书人,并不是后世经历过百年荣辱的国人,不可能有着共和**队那种靠着意志就能打胜仗,就能让华夏重新崛起的劲头。
尤其对这些成年人,只有用最直观的利益,将他们诱惑住。
至于坚定信念之人,还是等到少年培养,才会有更多家国天下的情怀。
“发下去,一人五十两,不多不少!”
随着开始分发银两,现场更加热闹,但是此刻方书安并没有举着喇叭呼喊。
让人们尽情地体会拿到钱财的喜悦,才是现在的最大目的。
眼见他发银子,几个官员露出迥异的表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