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横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临波倚浪

    面对胖子张田余,方书安要放松很多。

    “坐吧,谁还没有个生病的时候呢,不碍事,不碍事。”他摆着手,并不以为意。

    “不啊,你千万不要不当回事,就这么说吧,咱们的神药-青霉素,还从来没有失手过,但是用在你身上,一次又一次的增加用量,都起不到效果。你说,这是怎么回事”

    张田余问这个问题的时候,很认真的在注




519 多生孩子好打架
    张田余很自然的点点头,方书安做的事情,一直不都是这个样子

    难道说,他还要做物美价廉的东西

    “高端贵酒,咱们自然要做,但是啊,还有其他的也不能耽误。”

    对于白酒市场的预估,绝对没有人敢于猜测。

    按照华夏民族对酒的喜爱,张田余想象的空间太小。

    “这么说吧,白酒以后的量,会是天量,消耗量太大。

    所以啊,会在几百里范围内设置一个酒厂。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他们贴的是同一个标签,但是不同地方的味道不同,那究竟是酒的问题,还是人的问题因此呢,想要合适的味道,就需要靠近消费地。”

    方书安第一个观点,便是如此,不过他除此之外,还与其他原因,比如说多高端白酒打架,总会让人们不知道该怎么选。

    所以说,引导消费也是一个重要环节。

    至于多品牌环节,纯粹就是策略问题。

    一旦确定某种酒作为当地的代表酒后,至少在地域上能掀起一波潮流。

    毕竟此前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产酒,如果他们趁着风头跟上来,向上跟风,那岂不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所以啊,这样的事情,不能干。

    但是,如果只拿出几种全国品牌,便会有那样的问题。

    反正现在的物流行业还不够发达,趁机占领整个大明的高端市场,也是很不错的办法。

    他将自己的想法跟张田余讲完之后,后者也是很佩服,能在开始就想的很清楚,那是十分难能可贵的行为。

    那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方书安是从后世而来,他可是知道华夏百姓对于白酒的消耗有多大,在啤酒红酒等还没有成为主流饮品的时候,白酒的量能让全世界颤抖。

    现在还没有培养起来,是因为从来没有人从宏观的角度看待过整个市场。

    毕竟眼下普通百姓们饮酒,还是用自己家里酿造的酒来招待别人。

    即便是盛名在外的酒家,饮用的酒水也不会超过几十里的范围。

    在小农经济的时代,一款酒想要走出去,太难了。

    而且,大多还不是看中品牌,而是酿酒之人。

    比如说,东街孙二娘,西市的卓文君。品牌效应并没有在白酒上体现的十分明显。

    “既然你说可以,那自然能做。毕竟你想要开始事情,还从未曾失手过。”张田余见过大大小小世面,但是对方书安描述的画面还是有些难以置信。

    难道说,酒的产量和消耗,真能达到方书安说的程度

    这也不怪他不明白,毕竟他没有见过后世改开时候,一个县一座白酒厂的盛事。

    当年,华夏搞各种县域经济,一个县里边,基本上都能形成闭环产业链。

    那时候,每个小白酒厂和小啤酒厂活的都还可以。

    那就是后来,随着改开的深入,市场化的潮流厉害。

    同时伴随着交通的发达,小酒厂便慢慢的被大厂收购,或者干脆转型,不再做原来的产品。

    “你放心吧,极少可能会失败。”方书安几乎都要拍着胸脯说了。

    “不过,有一件事情,我还是需要说在前头,当初我以为你要大规模实验,最后只是才用几种。现在看来,是要一起运营,那样的费用,可是比此前增正不少。”

    “放心,尽管去做便是,不可能亏本的买卖!”

    这个事,他当然敢拍胸脯。

    经过流水化生产出来的白酒,虽然没有某些传世家族酿出来的酒有味道。

    但是他相对统一的口感和过硬的酒体本身,就是个重要的吸睛元素。

    再加上后世一些常见的宣传手法,想不火爆都难。

    安排好朱由校和张田余的事情,别的虽然有些烦心,但不是火烧眉毛,只不过,处理的时间越早越好。

    说起来,还是利益分配的问题。

    不过么,不是内部利益分配,而是外部。

    马大黑、刘青、李正鱼、何麻、雷卜几个人一字排开,都是一脸愁容。

    方书安病重时,京城与方家有关联的商家均是愁眉不展,正是有方书安这个金字招牌他们做生意才会勇往直前,从不担心不赚钱。

    就比如说马大黑,原来就是个贩子,最开始往辽东运粮,开平一代的粮户最初无人响应。

    也不知道马大黑是从哪来的勇气,认为事情毕竟能成功。

    所以他早早的跟着车队跑,从一个小小的车队,变成现在来往辽东大户之一。

    而眼下他主要的买卖,就是将辽东的粮食以及类似的农产品拉到京城以及附近。

    这个买卖不算是个大活,但是架不住他跟那边的人脸熟。

    尤其是屯田的官兵们。

    毕竟大家是战争结下的友谊,所以别人有时候高价都收不到的东西,老熟人们都打折他给他。

    这就是熟人的关系啊。

    但是,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发展过程,所以商家们多多少少都和各级官员有着这样和那样的联系。

    如果只是分钱,不参与经营,那倒是无所谓,但是当商户们想要改变经营策略的时候。

    这些官员跳出来,干预他们的决策!

    如果是此前,干预也就干预了,谁都说不出什么。

    只不过,现在是和方书安做生意,他是什么人。官场的关系,哪里是别人能左右的

    按理说,这样的买卖,怎么看都是赚钱,在里边有好处的官员们,在后边躺着数钱也就是。

    可惜啊,很多人不这么认为,他们觉得,如果跟着方书安参与太久,那么自己便会失去重要的影响。

    而这个影响,很有可能,会导致将来彻底被请出去。

    毕竟,方书安在那里,谁不敢给他面子

    在他还没有昬过去之前,不少商家借着这股势头摆脱官员控制,折换银子退还了他们的股份。

    有些人根本就不情愿,但是在别人都退出之后,其他人也没有特立独行。

    眼前的钱财和未来的官运之前,选择什么并不是个多难的事情。

    人们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官运,毕竟对他们来说,官位就相当于有更加远大的前程。

    表面上看,整个事情是比较成功的,至少让商人们头上少了紧箍咒。

    却也因此为方书安拉了一波仇恨,向来任他们操控处置的商人竟敢反抗,都是方书安带坏的!

    此锅不用说,最后肯定会加在方书安身上。

    没商家进项的官员们渐渐抱成团,成了另一股反对势力,不过,虽然说他们有点规模,但与东林党差的远。

    而这些人在方书安倒下的时候,可是狠狠的出了一口气。

    马大黑的粮食被查扣一个大车队,说他里边运了些许违禁品。

    按理说真有违禁品的话,查出来后通报就是,高度怀疑的,才会继续进行检查。

    可马大黑的车队就是,完全被扣住,将其东西停在当地,而人都抓了起来。

    最重要的调查,迟迟没有展开!

    他们大车队在脚店一天就要提供一天的费用,而且还拉不了其他的货,整个耽误的可不是个小数目。

    其他人,也都是类似的情况,因为某些看上去不大的事情,却被官员们蓄意刁难。

    “我理解你们的心情,也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只不过啊,你们有些过于着急了。既然他们是在我昏睡的过程中搞你们。在得知我醒转之后,必定事情就会有改变。不过啊,以后不能让这样的事情继续发生,所以我们还是要想出有效的办法才可。”

    “谁说不是呢,哪怕是他们此番将事情不声不响的过去,那下次呢,谁又能说



520 荣誉勋爵
    老者见他生气,微笑着说,“东翁许久不曾如此,为何会失了分寸”

    “我……我能不失分寸么,晴儿那孩子……唉!”

    熊廷弼话说到这里,突然像是被噎住一样,真没办法继续。

    但凡是这个事情按照流程走下来,也会是令人欣慰的姻缘,两人算起来也算是一对璧人。

    可惜啊,熊芷晴还是认识方书安太晚,没有先发优势。

    所以说,事情能怪谁

    整个事情,几乎所有人都是看上去无辜的……

    怪方书安

    好像真的算不到人家头上。

    怪自己女儿

    不能全是吧,多多少少有些原因在其中。

    “您可要想好了啊。”老者考虑片刻,捻着胡子说到。

    “大小姐几个月忍辱负重,为了要保住孩子,愣是没有透露半分她的处境,这份心意,可见一斑。”

    熊廷弼当然知道此事,他去京城很有可能是徒劳,但是总不能什么都不做吧!

    只是做起来,怎么做呢

    “我知道你的意思,但是事情还是要做,走一步看一步吧。”

    他也没有更好的法子,只能先看着。

    毕竟熊大有着带兵的经验,是个杀伐果断之人。

    他说干就干,立马给宫里写折子。

    至于写的内容,就需要些笔法了,毕竟是正式公文,有些话不能明面上去说。

    如果直接说因为女儿的事情回去,只怕要被同僚们笑掉大牙,还会被御史们弹劾。

    虽然事情不假,而且也是人之常情。

    但是在辽东这样的情况下,优先级还是国为重。

    所以啊,该做的遮掩工作还是要做的,比如他明面上理由,是什么朝见新君。

    按理说,像他这样权倾一方的经略重臣,肯定是要在第一时间去京城露脸。

    不过因为面对着辽东黄台吉随时可能出现的情况,所以朝廷直接下命令,不需要他在登基时以及随后觐见。

    当时不去也罢,总不去也说不过去。

    打着觐见的名义,谁也说不出什么来。

    当然,作为封疆大吏,离开驻地肯定要像皇帝报备。

    而在他准备的同时,方家的行动也在悄悄展开。

    ……

    ……

    夜幕十分,当天空最后一丝光芒小时的时候,方书安小院被一种紧张的氛围笼罩着。

    青儿来到书房,看见方书安在整理着东西,便小声道,“少爷,准备好了。”

    他抬起头,将手上一摞手稿放进小木匣子里,然后转身锁紧身后的柜子,随后将正面的数字打乱。

    那是方书安专门找匠人打制的密码箱,整个都是用上好的精钢打制。

    一般人别说是打开,就是想要偷走,重量都不是能解决的。

    青儿知道,哪里边有着自己家公子很多资料。

    用他自己的话说,都是在日常工作以及和别人工作交流当中得到的灵感。

    反正不知道是胡吹还是怎么着,最后总有各种各样的新产品问世。

    收拾完之后,他转身看看桌上,确认没有高度机密的东西后,便说道,“准备好了那就出发吧,你帮我整理下。”

    不过还没走两步,便转身回头说道,“算了,你跟我一起去吧,一堆大老爷儿们,还是需要个姑娘家家的跟着。你跟她也熟悉,没有更合适的了。”

    其实要说伺候人的活计,尤其是女人,灵儿要好上不少。

    但是么,灵儿毕竟是林月华的人,虽然话说的很好听,但是真要是办起来,灵儿会不会因为觉得自己家小姐受委屈,而弄点小动作。

    所以啊,方书安一瞬间的决策,还是因为青儿更加合适。

    只是,他没有注意到,在青儿听见的瞬间,手上明显有个小动作。

    是不自然的抖了一下……

    “好……我这就来……”

    不管怎么说,确实需要一个女子过去帮忙,青儿也没有那么多时间思考,便答应下来。

    方家做什么事情,向来光明正大,鬼鬼祟祟之类,可不是他们的风格。

    毕竟,作为帝国首相,又是大明最富裕的商家之一,他们没有什么事情需要遮遮掩掩。
1...206207208209210...28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