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临波倚浪
可是啊,这次就不一样,方府后宅,基本就是进出下人的后门,突然打开。
平时打开一扇即可,此番打开两扇。
而且,还不是一般人,先出来一个老供奉,看看四周没有异样之后,他口中不知道模拟的什么鸟叫声。
片刻有个回应之后,几个老供奉一次出来,看得出来,他们都十分谨慎。
一个个手上虽然没有握着武器,却仍旧是弓背紧绷的姿态。
从手中的灯笼,便能看出事情的隐蔽。
方家的灯笼,都有自己特殊的标记。
每次出门的时候,对面看见标记,都会知趣的让开。
这次么,灯笼都是常规灯笼,上边没有任何标记,属于那种掉进灯笼堆里都照不出来的那种。
几个老供奉打头,后边便是一顶轿子。
和灯笼一样,轿子也是普通的小轿,上边看不出任何记号。
再后边,就是同样护卫装扮的方书安和青儿,两人被别人围在当中,一行人队形缜密却又十分低调的在街巷里穿梭。
为了保持低调,他们根本就没有走任何大的街道,都是在黑夜里穿梭。
自从年前的事件之后,整个京城的守卫空前加强。
不过在老供奉们表明自己的身份之后,队伍进展的很是顺利。
虽然盘查之人都对方家这样的做法感到奇怪,但是也没有人想要追问下去。
方首辅这些年做的事情,还没一件是对大明不利,谁知道这次又是什么机密事情呢
要是耽误了,那可不是小罪过。
一行人终于靠近目的地,虽说中间有些小插曲,但是并没有影响进度。
“停!”
到目的地之后,当先的老供奉小声说着,随即示意别人四处布置。
青儿小声和方书安嘀咕着,“真要弄得如此神秘么”
方书安也是无奈,“没办法啊,现在此事不胫而走,也成了焦点,近些日子,不知道有多少神秘人物靠近此处了。”
要不是这般,今天也不见得行动。
“好吧,是这样的话,那老供奉们的谨慎,也是应当。”
两人交谈的功夫,带头之人回来,小声说着,“少爷,可以进去了。”
“好。”方书安也不废话,和对方点点头示意,便带着青儿一起过去。
夜色下,只见主仆二人身前身后护着数个老供奉,向两层小楼摸去。
“少爷,您可算是来了,要是再不换地方,家里的老人,只怕要再来十几个才行。”
此处负责安全的也是方家老人。
此前可没有那么麻烦,那会儿一共也就几个人,后来随着时间的流逝,人数越来越多。
不知道消息怎么传出去之后,压力陡然增大,老供奉们一下来了十来个,加上一些护院,一共有几十人捍卫者整个小院子。
“好了,去见小姐吧。”
青儿在边上说着。
“看我,就知道说没用的,你们请!”
咚咚咚
一行人踩着步点上楼,熊芷晴已经收拾妥当,就等着他们了。
“芷晴,咱们走吧。”
“好”
熊芷晴经历过那么多,现在也不废话,直接伸手交给方书安的手,两人便这样挽着走下去。
那瞬间,青儿又抖了下,双手不自然的揪着自己衣角。
也幸亏别人的注意力都在熊芷晴身上,所以无人察觉到她。
就这样,熊芷晴被悄悄抬进方家,住在方家西花园里的小楼。
说起小楼,也不是个简单的地方,当年泰昌帝还是太子的时候,有时不方便回宫,也会来此盘桓一晚。
&nb
521 收储出了岔子
要说荣誉爵位,还真是徐光启提出来的方案。
不过要是追溯的话,跟方书安也有些联系,最早还是和丽塔以及苏菲娅他们在探讨给商人们头衔的时候,提到此话题。
毕竟在商人为主的尼德兰地区,拥有荣誉封号是很正常的事情。
现在照葫芦画瓢,拿过来也能起到作用。
再说熊大,他的折子上来,老方直接转给泰昌。
毕竟事情涉及到自己孙子,他来拿主意不好。
而对此事,总不能不解决,人家肚子都大了,不管
不像话!
两头来说,一边是边疆重臣,并且在最近的战争当中,充分展现出自己的才能,面子要给。
另一边,是国之柱石,在他的操持下,整个国家的实力,已经超越嘉靖年间!
所以说,不管是哪头来说,泰昌肯定是要促成此事,至于要到什么程度,怎么样有面子,就不是那么好搞的事情。
难题不是泰昌自己的难题,内阁存在的价值,就是为皇帝排忧解难,提出解决方案。
方从哲不能参与,不代表内阁其他成员不参与。
徐光启便借着东风,将自己的方案提出来。
而背后,也确实存在着客观需要。随着商人们在大明经济当中的作用愈加明显,他们的诉求也越来越高。
以前因为有官商合作,很多时候,官员既是那些商人们的得利人,也是利益代言人。
但是从方书安将商人的规模狂飙突进的带大以后,此前那些官员,已经无法适应商人们的进展速度了。
他们可能连布政使都不是,如何能在更广阔的舞台上为商人们呐喊。
就比如林家,此前他们尽管也算是国家级别的商人,但是经营的线路其实有限。
更多是在某些线路上做经营,但是随着新产品的出现,林家的生意几乎要做到整个大明,甚至已经向海外伸出一脚。
这样的生意,怎么能靠过去的架构实现呢
所以啊,他们迫切需要独立自主的地位,来匹配现在的规模。
……
内阁,议事结束之后,几个大学士修整一番,准备离去。
正在饮茶的方从哲,看见徐光启起身,便喊道,“徐大人留步。”
另外几个都是聪明人,看见两人招呼,便知趣的走了。
“李大人,您也留步下吧。”
身为次辅的李汝华,稍微诧异片刻,随后也猜到了是什么原因要留下他。
想来,都是方书安的婚事。
泰昌登基之后,喜欢在武英殿议事,于是乎内阁都在偏殿候着。随着在此的时间越来越多,索性内阁便搬到此处。
闲杂人等走的七七八八,老方便开口说道,“明人不说暗话,两位大人也知道我是何意。如今,熊大人迟迟没有反应,你们说是几个意思”
老方对朝政,那是运筹帷幄,心思深沉。
不过涉及到自家人之后,明显就没有那么得心应手。
“大人,现在不是着急的时候啊,若是再有动作,熊大人,或许有其他的想法。”李汝华也没有拐弯抹角,直接说道。
其实这个道理,老方是知道的,眼下熊廷弼没有答应,肯定是心里有想法。
如果老方先开口,就露怯了,后边熊廷弼还是有条件,就不好办了。
“或许,熊大人在说服自己吧。”徐光启在一旁说道。
他这句话的含义,大家都明白。
莫说是熊廷弼,就是他们,也很难同意自己家的女儿去给别人家做妾,或者是平妻。
若是此前,林月华只有商人的身份,那熊廷弼更不可能干。
现在名义上是拿到爵位,表面上看比熊大高上一些。
毕竟老熊还没有拿到爵位。
不过,这么一个着急出来的爵位,谁都知道是给熊廷弼准备的,可以说是量身定制也没有错。
表面上,算是能说过去,但是在人们心里,还是知道整个事情的起因和来龙去脉。
“所以二位的意思,都是再等等看”老方说着。
“等等就等等吧,这也不怪熊大人拿架子,想想他那闺女,都快临盆了,却还没个名分,换做是谁,都不高兴啊。”李汝华叹口气。
“行了,就按你们说的,等等就等等,不过你们可别忘了啊。等到熊大人有答复,赶紧求陛下赐婚,那样的话,还好看一些。”老方也是无奈,这是为数不多他没有办法掌控的事情。
“您尽管放心,我们一有消息,便提出请求。”
找泰昌赐婚,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只有那样的话,才能根据皇帝赐给的黄道吉日办事,到时候稍微安排一番,错过生产的日期就是。
只是,当熊廷弼给到反馈的时候,朝廷却面临着另一个难题……
事情要是说起来,还是和粮食价格有关系。
虽然整个大明的粮价,在各处商家屯粮收购的情况下,有所稳定,但是价格仍旧比去年普遍跌去两成或者三成。
为此,农田的而交易空前活跃。
而为了农田,尤其是前期收储土地的事情,不少地方都在想办法。
毕竟是上头的命令,干的好了当然是有名利上的收获。
于是乎,在利益的促使下,有些人便开始动歪脑筋。
山东,近日上报一件事情,按理说问题不大,是在收购农田时候发生的事情。
但是因为整个事件很典型,最后闹得沸沸扬扬。
要说起因,是因为朝廷下达的收购令,让地方上将某些抛荒的农田集合起来,或者是将散落的农田收购在一起,成为整块官田。
命令是这样下达,但是并未曾要求所有人,必须要按照此种模式操作。
在准备的过程中,便发生了意外。
就比如此次的事情,说起来发生在微山湖旁,距离运河不远处。
这里不是首次铁路的线路,却是规划中,按照朝廷之意,早早将土地收储,自然成本会低的多。
但是,并非所有人都想要卖掉自己的土地,有些人坚持守着祖业,说什么都不能卖。
这样的事情,也不是没有办法,循循善诱,或者用利益一点点解决,肯定有办法。
但是当地知县操之过急,出现意外。
他强行用朝廷的命令压着那户人家,若是一般人,或许也就罢了。偏生那家人也是有点头脸,在当地还有些名气。
并且,是个不折不扣的调动情绪能手,几番卖惨和慷慨激昂的讲话,竟让让周边的民众们都站在他的一边。
最后么,知县不死心,妄图用衙役们强行收地。
结果,就捅了窟窿,引发官民对抗,最后,不但被打回县衙,还把县衙给砸了!
这样的事情,在下边不是没有发生过,但是因为在收储的关键时刻,所以就引起十分恶劣的影响。
为此,朝廷只好直接将当地知县免职。
但是,接手之人迟迟不好找,那地方,说起来也算是个中县。
平日里,都不用说,肯定会有人蜂拥而上,可是因为有这么一个情况,莫说是主动去,就是找上门以后,都用各种办法推脱。
一时间,当地的知县,竟然成为了烫手山芋!
不过,越是在非常时刻,越是能体现出国之贤良。
莱州推官,薛国观自荐去处理此事!
沂州府,兰山县,一时间成为整个大明的焦点。
要说兰山县,还
522 究竟是谁在利用人心!
此章节?
523 回光返照
王俊生善于利用人心不假,那要看他面临着什么样的情况。
他从来没想过,自己玩鹰,有朝一日会被鹰啄眼。
按照现在的势头,若是还敢在兰山呆下去,只怕能不能保住性命都两说。
俗话说,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
现在人们看他的目光,恐怕都露着绿光。
不过,那绿光不是眼馋他的什么东西,而是因为挡别人财路,还把别人当二傻子一样利用。
他利用的一手民怨,想要从中取利,可惜啊,知县也是个不退缩的主。
宁折不弯的性子,就算是身上被人抹了屎,也懒得解释。
铁路承包商还没说什么的时候,知县直接承担了所有锅!
就是这般,利益还没到手的情况下,王俊生先得罪兰山官场,后边随着真相浮出水面,同样得罪了当地百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