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横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临波倚浪

    “都是郑三发那王八蛋弄得,走,连他家一起砸了”

    小小的店铺,确实不能让人群满意。

    于是乎,在有些人的怂恿之下,便乌泱泱的向郑家所在位置走去。

    人们抄起各种各样的家伙事,前呼后拥叫骂着。

    顺天府的人不是没有来,而是看见人群又悄悄的散了。

    这个时候他们出来也起不到什么作用,还是等着过一会儿再收拾烂摊子。

    至于去调兵,算了吧,这又不是乱民作反,还不到派兵镇压的程度。

    人群之中,方才带头的几个人,悄悄的向后退,此前他们起哄被不少人看见。

    要是一直在的话,难保被人记住,最后极有可能抓起来问罪。

    郑三发家,得到通知的他和左国材等人赶紧出门,去看看到底面临着怎样的局面。

    然而,他刚刚出门,还没有看见眼前情况,便被一个鸡蛋砸中。

    “谁他娘”

    话还没说完,一窝蜂飞来了更多的东西,也多亏左国材拽他拖了回去,不然砸的头破血流。

    犯众怒的事情,带来的结果是破坏性的。

    等到顺天府姗姗来迟的时候,郑家早就被砸的不成样子。

    “这怎么办”顺天府通判小心翼翼低问着。

    “能怎么办,黑心商害百姓,还不赔偿,这官司打到天上,也是法不责众。不过么,里边看看有没有带头闹事的,找几个抓起来,不然有人压下来,没法交代。”

    顺天府尹才不傻,管你是贵妃还是太后,胳膊再长也伸不到他身上。

    但要稍微有些差池,只怕御史的唾沫星子能淹死。

    要说顺天府效率高起来,不是一般人能比的上。

    毕竟事情发生在天子脚下,是谁都要掂量下自己分量。

    郑家老大比郑三发识时务多了,自然知道,现在逆流而上的话,只有被民意淹死的命。

    索性他直接认栽,答应赔偿使用瓷砖的人家。

    至于合作的作坊,可就没有多深的根基,被抄没一空,一起作为赔偿的本金。

    郑三发同样好不到哪里去,直接被罚俸并且圈禁一年,一年之内只能在边远的山庄里活动,半步不许出门。

    对这一切,孙传庭十分感叹,“这就是人的力量吧。”

    不过,方书安有不同的意见。

    “不,这是舆论的力量,但是它可不那么好利用”






196 刑部郎中,洪承畴!
    


    用的好,他将是一把利刃,无坚不摧。

    很多时候,事情的结果并不是因为对错,而是民意。

    舆论导向让原本的道理变得不是道理的事情,也不是没有出现过。

    若是用的不好,那将更是严重了。不受控制之下,被人带节奏,就是海啸一般的力量,能伤人,也能将利用之人反噬。

    “我们是否要将瓷砖的价格涨上来”张田余的问题代表着几人的想法。

    他一问出来,几个人的目光都注视着方书安。

    “降价,价格就保持在这里不动。之前之所以贵,是因为刚开始的时候,不熟练、良率低,各方面都要摸索,消耗大。现在人们早已经熟悉,工艺技术各方面得到优化。是时候降价维持市场。不然,倒下这一个郑家,还有另一个王家、李家崛起。”

    瓷砖产业已经度过刚开始的阶段,现在规模优势已经达成,没有任何人再有可能降低到比现在更低的价格。

    其他的事情,也是如此,想要再提高效率,只有等到下一代技术革新。

    成本降低到一定程度,便形成规模效益。

    瓷砖降价,各家打心眼里是不愿的,但是方书安说得好。价钱降下来容易,想要再涨上去可就困难。

    并且已经收割完最有闲钱的那批人,想要扩大市场,就要向下渗透。

    价格下来,花色和外观上做些简配,也能说的过去。

    毕竟如果还是同样的产品,却跳楼般打折,老顾客们会有情绪。

    下次开发新东西,还是需要从他们那里收获第一桶金。

    一场瓷砖危机下来,始作俑者郑家,损失在十万两数量级。

    但这并不是最大的损失,郑贵妃在万历面前影响力的下降对于他们来说才是最可怕的。

    同样还有福王朱常洵,以及背后想要支持他的势力。

    方书安和朱由校干净利落的拆招的本事,让动了心思的人再次死心。

    想要搬到朱常洛,即便是从朱由校出手,都是难如登天。

    至少有一段时间,朱常洛不需要担心有人在背后使绊子。

    再说方书安,虽然瓷砖降价令他们看上去直接损失不少利润。

    但是万历的信任和民众的支持是无价的,更不要说还有羊毛布料的提前曝光,已经锁定了下一个爆款。

    瓷砖危机还没解除的时候,已经有人开始递条子上门求见。

    当然,这些事情都是冲着张田余和林月华去的,毕竟他们才是方书安生意背后的代理人。

    只要能做通他们的工作,拿下产品也就不是问题。

    另一个好处,方书安还没有意识到,但是依然打下基础,在不久的将来同样会引起正面效果。

    再说到案件进展。

    由于涉及到新科进士方书安,更是牵连到皇孙,三法司不敢怠慢,各自派出能员干吏。

    侏儒虽然是个硬汉,但是三法司将大明各种刑法动用个遍。

    最终,架不住层出不穷的手段,招了。

    根据他的招认,在西城一处废弃的城隍庙里,会有线索。

    差役们找到那里时,已经是空荡荡的,没有人影。

    要知道,这里可是京城流民聚集的一个场所。

    在官府将他们遣散安置之前,可是聚集了不少人,最多时候,只怕有上千。

    丐头刘三拐被一根已经污损到看不出本色的布条悬在梁上,面容惊惧,双目圆瞪。

    看样子,死去的时间并不久。

    “还是来晚了一步,刑部刑案高手呢请他查验一番吧。”

    若是一般的案件,一般的仵作即可,这可是通天大案,自然要高手出没。

    “身上无外伤,也找不到打斗痕迹,没有明显的内伤。症状确认是吊死,非是他人害死。”

    刑部办案高手眼里见过的死者多的去了,对于这等常见的死因,判断几个容易出问题的点没问题后,便基本能确定真的是上吊而死。

    不过么,他身上还是搜出来点有价值的东西,几张提货票确实是郑家商铺的东西,无论如何,和郑家确实脱不开干系。

    但是证据太正常,反倒让人觉得不正常。

    令他死的真是郑家还是有人栽赃陷害那就不得而知。

    这一条线索断了,只好寻找其他线索。

    好在,还有一处秘密集合的青楼,说不定也能发现蛛丝马迹。

    结果,等差役们赶到以后,发现不过是个寻常青楼,并无特别之处。

    不管是在顺天府还是教坊司,都是挂着名号的存在,老板还是个江南绸缎商人,追根溯源和江南制造局还有些关系。

    有关左国材的一些都被抹掉的干干净净,这些事情肯定不是他本人的手笔。

    要不然也不至于一败涂地。

    等到三法司的官吏拿到进入左家的文书时,左国材也已经走了三日,说是回老家省亲去也。

    各条线索陆陆续续中断,即便是傻子也知道背后的势力在运作着。

    并且,比此前策划的行动更加隐秘。

    毕竟,上次是进攻,失败之后大不了回去准备下一次便是。

    这次可是防御,一旦失败,只有抄家灭族的命运。

    有关的证人和证据都渐渐消失,让办案的三法司官吏们摸不到头脑,无奈之下,他们只能再次找到方书安。

    这厮忙的要命,找到他的时候,正和朱由校一起在山坡上查看万历赏赐下来的皇庄。

    虽然损失不少利润,但是光这个皇庄就能找补回来不少。

    原本想着有个千亩就差不多了,谁知道竟然超过万亩

    周围的土地,包括山坡,都属于他们的资产,放眼望去,实在是个好地方,修建学校和训练场再好不过。

    听闻有刑部人前来,方书安收起图纸,向朱由校告罪一声,走了下来。

    远远的看见来人,颇为年轻,一脸英气果敢。

    “方大人,有些事情特来请教,还请不吝赐教。”

    方大人

    这个称呼,似乎有点不是很科学啊。

    不过他在筹建技工学院,虽无特定官职,但是地位还是有的,称呼一声大人也没什么。

    方书安回礼道,“不敢,敢问您是”

    来人拱拱手,谦声道,“刑部郎中,洪承畴”





197 要啥自行车
    


    听到他报上名号,方书安笑了。

    此时的洪承畴,看上去踌躇满志,堪称青年才俊,在刑部的几年磨勘,也失去了书生意气,做事谨慎扎实,是个好苗子。

    但是这样的人,究竟是经历过怎样的心路历程,最后成了带路党投降呢

    当然,现在不是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了,毕竟建奴和黄台吉已经不可能和此前一样崛起。

    将来他也没有成为带路党的机会,至于在官场上能到什么地步,还是看自己的造化。

    洪承畴并没有得到太多有用的东西,没有证据的情况下,方书安也不方便将自己的推理说出来,虽然和事实已经没有多少差别。

    与朱由校确定学院的一些设计方案之后,两人便结伴回城。

    期间,朱由校开心的像个三岁孩子一般,不断的说着自己的设计理念。

    “那块地,我以为最好用你说的圈梁法做地基,然后拿水泥灌注,虽然离河边近不变施工,但是地基牢靠的话,才是好地方”

    “真是个好工程师啊,偏偏注定要当皇帝”

    方书安一边和朱由校聊着,一边在心里想着。

    夜晚,几个人再度凑在一起,算是对事件进行总结,这基本上是他们的固定项目。

    “一击不中,远遁千里,左国材倒是通晓兵法。首尾收拾的干净,是个人才可惜啊,入了邪路。”

    孙传庭放下手中的杯子,说着。

    李尽忠骂道,“不过是只吃人的白眼狼,你还夸赞他。他给咱们找了恁多麻烦,害的书安差点进了大牢,实在是该死”

    他狠狠拍着桌子,震动上边的杯子颤动不已。

    “传庭说的有道理,他老子左光斗在东林是个人物,虽然与祖父政见不同,但为人也算是正直。

    只不过么,东林当中稂莠不齐,难保左国材不受影响。”

    方书安打圆场道。

    见他如此说,李尽忠皱皱眉头,欲言又止,终是闭上嘴巴。

    这些人的脑回路绝对有问题,敌人么,管它人品怎样,只要是做对的,那还能是个好人。

    不过,这些话也就是想想,说出来肯定是一番数落。

    李尽忠不想被他们拎着耳朵教训,只好起身在方书安新完工的书房翻看起来。

    对他来说,脑子用一阵也就好了,整日思考问题,人是会炸掉的。

    此刻,一点也安生不得,书案旁边的卷缸里,放着很多卷轴图纸。

    这可都是好东西啊,不知道哪个会是能上战场的宝贝。

    他心里痒痒,便逐个打开看看

    方书安不太喜欢别人动自己的图纸,尤其是打乱顺序之后,想要找到便十分困难。

    表面上看着没什么章法,其实是以特殊的形式放着,不过只有他自己能明白便是。

    “你这夯货,跟你说过几次,莫要随意动我房中的物件,那里边可没有什么春宫图,给我放下”

    卢象升插话道,“你到书安房里找这些东西,那可真是找错地方。”

    李尽忠撇撇嘴,放下手中打开一半的卷轴,嘿嘿的笑着,“你当他没有,好家伙,过去在纨绔堆里,属他手里珍藏丰富,各种孤本善本,应有尽有,也是个人才,啧啧”
1...6768697071...28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