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啧啧你大爷,再不放下,我可就动粗了啊”
方书安威胁着。
不过,最后李尽忠还是扫了一眼图纸的东西。
因为那个造型,确实有些异样。
“书安,我就问一句,这个东西,能在战场上用”
“原来尽忠是这般意思,看来为兄我意会错了,哈哈。”孙传庭笑着说道。
“什么,战场上能用的东西”卢象升发现相比当差,他更加喜欢金戈铁马的日子。回来以后,总是和李尽忠一起琢磨着他们遇到过的各种案例。
毕竟都是迅雷弹和空心方阵的新型战法,虽然有不少战果,但是同样有改善提高的空间。
两人齐齐围过来,打开一看,确实是个稀罕东西。
只见图上划着两个轮子的车子,如果能叫车子的话。
只不过,两个轮子是前后排列,而不是并排。
除此以外,还有四条杠,算是支撑起车轮的架构,上边是一个横杆,应当是把手。
“书安,你的图我大致能看出些门道,似乎是一种新式的车辆。旁边这两个是否脚踏”
“象升说的没错,那确实是某种意义上的车。”方书安回答到。
“道理我们懂,但是有一点不明白,为何车轮下边还有几个固定的横杆支架呢”李尽忠插一句。
事实上,方书安画的东西,确实是自行车的原型,不过现在缺少好几种必备的原材料,想要造出来十分困难。
空心充气轮胎,滚珠轴承,都是工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才能生产出来的东西。
不过么,如果造的不是骑行用的自行车,而是其他东西,那就好办。
没错,方书安正是根据动感单车以及自行车为原型,设计的大明版动感单车。
目的么,和后世那些健身的东西一样,同是用来提高身体素质的玩意儿。
“你们说的对,此物将来或许能作为车子,比大车要轻便的多,速度说不定能追上马车的速度。但是嘛,现在还有几个难题无法解决,所以只有等时机成熟,再将其完善。至于另一个用途么,到时候你们便会知道,这个东西对于我大明有很大的用处。”
方书安卖关子的能力,满大明他第二,绝对找不到第一。
而且,是否能按照他的需求制造出来,还是个未知数。
若是真能造好,并且可以起到想要的效果,那还真不浪费他做出来的计划。
学院在按部就班的进行,毛纺现在有几个效率还很低。
原本他的意思是等一段时间才将这东西放出来,现在看,如果再拖下去,或许真有些晚。
只有现在开始布局,到时候才能真正起到他想要的结果。
想到这里,他做了决定,“我去和世子摸索一番,若是能做好样品,便给你们一人送一个,感受下到底是从来做什么用的。”
“看来,这玩意真不是给我们准备的,只不过是捎带手送。”李尽忠很不给面子,及时打破两人的幻想。
“他虽然不是给你们,但对你们将来影响深远”
198 如何献宝
这是方书安计划里的一环,而且是极其重要的一环。
朱常洛做为太子,身体羸弱。
不管他是不是真的喜欢沉溺于女色当中,没有好的身体,干什么都白搭。
若是让一个太子整日去跑跑跳跳,显然很难实现,但是从另一个角度,那可就不一样。
所以,他在忙碌之余,不忘画一份关于动感单车之类的工具。
比较其他的器材,这种姿势更加优雅,而且充满新奇感。
若是试制成功,也可为将来的自行车做准备。
当然,只能是阉割版的自行车。
链条的问题不好解决,只好退一步采用传动轴。
而轴承则只能利用现有的轴环技术。
是否将滚子轴承做出来
方书安记得看过一篇报道,skf展厅里就有一个清朝制造出来的滚子轴承,与新世纪的滚珠轴承基本上已经没有差别。
还有郭守敬制造的简仪,上边也有原始的圆柱滚子轴承的示例。
清朝的滚子轴承他当然找不到来源,但是简仪的话,就在京城的观象台,只要去观察观察,就能推测出制造方法。
这些事情需要一步步来作,单车的图纸有了,传动轴找工匠打制就是,其他的东西都是现成的技术,只需要各个零部件打造出来,进行组装就好。
至于变速或者说是变重装置,他想了想,还是放弃。
那也是一系列相对精密的东西,先让朱常洛适应单车的节奏,将来给他增加配重就是。
要说大明工匠的手艺,特别是习惯跟他合作的那些人,效率都是极高的,没有三天时间,便将配件们全部加工完成,等着他去组装。
看着那一对麻绳包裹的东西,方书安也有些感叹,这速度,只怕是赶上后世早某宝买东西送货的速度了,真是够快。
其他部件他并不担心反正不需要考虑重量,所以很多东西都是铸铁或者硬质木制成。
反倒是传动轴承,如果效率合适的话,将来可以用在其他地方。
传动轴是两端带齿轮的圆筒,外边有一层镂空的护筒,使用铁皮制成。中间有两个受力点,便是传动的主要支撑部位。
方书安问道,“也是用的轴环”
匠人答道,“正是,若是少爷您有更好的法子,我们将其换了。”
“算了,现在还没有,轴环是最好的法子,等我找到再与你们说。”
看见那个铁质的镂空花瓣形大圆盘,方书安眉毛一跳一跳的,这设计的也未免太过浮夸了,谁知道朱常洛是不是喜欢。
“为何他铸造成这个模样”
“您的图纸上也没有具体形状啊,就说美观些,小的就自作主张,而且花瓣纹饰咱们用的也多,模具都是现成的,稍加组合即可。”
一句话说的他哑口无言,合着是这帮人偷懒,将原来的东西拼凑起来得到。
不过既然这样,那就先用着吧。看上去不过是秀气些,并不影响最终的效果。
组装的过程无需赘述,都是简单的安装过程。
完成以后,方书安尝试了下,怎么说呢,启动时候的阻力比平时大不少,毕竟轴承的效率还是要低。
正在他尝试的时候,朱由校兴冲冲的跑了进来。
“书安,上次的难题解决了”
还未说完,便看见方书安在一个奇怪的东西上前后蹬着。
“你在干什么这是新动力来源我看可行”
朱由校现在沉溺在机械和建筑当中,不是在解决羊毛大规模生产遇到的问题,就是在设计技工学院的校舍。
相比之下,学院有借调来的工部吏员,反倒是羊毛机械遇到的问题更多。
看见方书安在蹬他的单车,还以为是新型动力源,毕竟后边的轮子只要装上传动装置,便能带动其他设备运转。
“这个可不是什么动力源,他是强身健体所用。”
“强身健体,按照你说的办法便是,为何还要费劲制作此物”朱由校围着他的单车转了几圈。
“这你就不晓得了吧,若是我这样的俗人,随意的去折腾,院里也好,田野也罢,都无所畏惧。但是换作是有身份之人呢或者是女眷呢”
“这”朱由校也没有想到这个问题。
有些达官贵人,只要出门就是里三层外三层,哪里会有机会锻体,即便是在院子里,都会有份。
所以,如此说来的话,这个看上去奇怪的东西,还真有他的使用价值。
“那么,这一台要送给谁”
“太子殿下”
“啊父王”朱由校有些纳闷,第一个竟然要送给他父亲。
“他老人家用的到”
面对朱由校抛出的问题,方书安不知道该怎么回答,难道要说,你老子上台以后喜欢房事,导致精气不足,最后更是服药而亡
那当然是不行了,只怕会被朱由校怼死。
此路不通,只有换个说法。
“太子殿下身体单薄,正需要强身健体,将来为大明日理万机,正是需要加强。当然,只有这个东西不可,我还有专门的药物,只要搭配使用,不但能强身,还有助于”
方书安想说房事,但是随即想想算了。
有些事还是只方便对着当事人说,如何表达就是技巧,以他现在年纪和形象,跑到太子面前说,这东西有助于提高房事的能力,还能强身。
只怕朱常洛会将他拍在地上,还是要曲线行动。
一筹莫展之际,目光瞧见朱由校,便心生一计。
“徐光启徐大人可曾到京”
“旨意已经下达,想必不日就能过来吧。”徐光启因为一些事情,不得不跑去天津卫。
如今要成为皇孙的师傅,比起此前有所提升,应当能放下心结,前来赴任。
如果能说服徐光启,将这东西献给太子,那似乎是一个不错的主意。
只是,他还没有将完整的计策说出来,朱由校便说话,“你还别说,突然想起来,前几日父王便请了个官员到府上,说是炼制的丹药便有助于强身健体。”
“官员叫什么”
朱由校托着腮思考道,“好像是李可灼”
“李可灼”方书安大吃一惊
199 国本之争内幕
李可灼不是别人,正是日后红丸案的主角。
此前,李可灼是在朱常洛即位成为泰昌皇帝之后才出场的,现在,明显要比历史上早了许多。
原本以为,郑贵妃在郑三发等人失败以后,会收敛一些,看来,并不是这样。
郑三发的的失败,反倒是加速了他将李可灼推向太子身边的速度。
眼下,不管李可灼与郑贵妃是否直接有关系,但可以肯定是在同一个利益集团,或许不是她直接下达命令,但背后的阴谋定然是跑不掉。
“殿下觉得那人如何”方书安问道。
“我只是请安时候见着他,至于父王的态度,似乎是爱答不理,并不认为需要。”
这样
那问题还好些,不过另一个念头突然出现在脑海中。
太子莫非是知道些什么毕竟刚刚针对他的阴谋刚结束,又是宫里崔文生推荐来的,难道他没有提防
不过若是时间长了,李可灼真没有什么额外的动作,说不定朱常洛真的被他说服,服用那些药物。
到时候,可就不好办了。
心思复杂的方书安刚回家,便遇见下朝的方从哲。
“乖孙儿,近日不曾见你,可是忙碌去了”老方一脸慈祥的看着他。
“回爷爷,孙儿近日在学院那里有些事情处理,回家少了些。”
老方溺爱的道,“好,有事做便好,前些日子让你受了委屈,老夫找个日子,去和郑家那些人说上一说,让他们不要再胡作非为。这些年来,我也为郑贵妃做了些事情,谅他们还要给我薄面。”
老方这意思是,要彻底决裂了
坊间传闻,老方之所以能一个人撑着内阁,便是有郑贵妃吹过风。
只不过,随着老方权柄日益加深,现在再与郑贵妃有所联系的话,只怕早就去位。
再者说,在贵妃和太子之间,他站队了太子。
怎么看,将来都是鱼死网破之局。
此前,好歹两人都是互相利用或者互助过,也算是保持着曾经的交情。
但是,很明显,现在老方是担心自己若是还要当老好人,不但会束缚自己的手脚,还会影响孙子的战略意图。
那样,长痛不如短痛,早做决定便是。
以前不敢割袍断义,还不是因为方家二代和三代没有能拿得出手之人,现在,方书安成为一个崛起的新星,他也终于有魄力壮士断腕。
“爷爷,郑贵妃那里”
老方摇摇头,伸手示意他停下。
“此一时彼一时,虽然我借助于她,但我也没有少帮她。若是没有我从中斡旋,她郑家早就被人联合赶了出去。皇亲国戚吃相如他们家难看的,还真找不到几个。此事不但是你的事情,也是关系到大明的事情。”
方从哲自从自己孙子崛起之后,一改此前风格,行事越发的大刀阔斧,再不拖泥带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