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庄给了他们那么多地,与其说是万历自己的主意,不如说是方从哲从中推动的结果。
反正那边是方书安和朱由校,也是为大明各种人才,占些皇庄怎么了,别人想要这么大的地盘,创造的价值并没有多少。
而这两个年轻人的组合,会将皇庄的收益放大不知道多少倍。
话既然说到此处,方书安便将李可灼进詹事府的事情说了出来。
“李可灼此人我倒是有些印象,据说有些手段,怎得,你怀疑他”
“爷爷,此人早不来,晚点不来,偏生在郑家失败之后才来。而且,还是崔文生推荐而来。那崔文生,应当是郑贵妃的得力干将吧。太子的身体向来”
“噤声”老方急忙喝道,随即起身看看,将门外候着的侍女赶走后,才回到座位上,不过声音仍然压低了几度。
“太子身体的事情,谁告诉你的”方从哲眼里闪着难以名状的光芒。
“我我是偶然遇见的,那日在”
方书安只好又编了一次。
“此事,千万要小心,不敢向任何人提起,满朝文武,知道此事的人不超过三个。不然你以为为何陛下当初会犹豫太子的人选”
啊
这下轮到方书安傻眼了,原来朱常洛身体不好的事情,万历早就知道。而这个风险对于大明帝国来说是致命的
“既然知道,那为何”
“为何依然要立长么”老方幽幽地道。
方书安拼命的点头,原来他还以为,国本之争是因为偏爱郑贵妃,但是不得不接受立长的祖制,最后才妥协得到的结果。
“说来话长啊”
方从哲叹口气,说起了从前。
郑贵妃先不说她做人,单纯就在宫里作为妃嫔的话,那真是没话说,始终保持着特立独行,是一个能让万历感受到什么是人间情爱的好女人。
可惜啊,人一旦权柄在手,便再难以放弃。
贪恋权位的郑贵妃,尝过权力食髓知味后,便不愿再放手。
于是,离着初心也就越发远了。
朱常洛的身体原本就不理想,再加上有郑贵妃的阴影在,自然更加不好。
在最终立储前提下,万历为难了。
郑贵妃的性子变得愈发飞扬跋扈,若是假以时日万历龙驭宾天,权威在手的郑贵妃,还不知会将后宫折腾成什么样。
两相比较之下,没什么背景的朱常洛,反倒是更加适合作为平衡各方势力的皇帝。
至少他即位,不会出现一家独大的情况。
若是万历真心要立朱常洵,将朱常洛身体情况公之于众,大臣们的反驳也不会像最初那样强烈。
一边是夫妻之情,一边是他死后大明的安定。
或许经过那些折腾之后,万历心里已经有了决定。
至于和臣子们的斗争,究竟是做给郑贵妃看,还是他怎得曾经动摇过,那就不得而知。
现在大局已定,除非再有什么意外,否则朱常洵根本不可能有逆袭。
当然,如果是有心人动手脚的话,那可就不好办。
前次不过是借计策摸黑,现在,可就是直接下场。
“李可灼此人,不能让他在詹事府呆下去”
方从哲权衡一番,便下了结论。
“爷爷,我有一计,您觉得可行否”方书安跃跃欲试的说着。
200 徐光启想不明白
方书安将自己的计策告知老方,包括通过徐光启的敬献的方式也说了。
关于单车的用途和原理也是仔细解释过。
“如过按照你所说,真能起到强身健体之用,那倒也不错。”老方顿一顿,“孙儿啊,你的那个东西,老夫可能试试”
嗯
怎么就没想到自己爷爷呢
虽然他一把年纪,但是也有运动的潜力,循序渐进之下,不说体壮如牛,延年益寿的作用应当能起到。
“那当然是有您的了,不过现在孙儿还没有造出来,只有一台样机,等到打造出来几套合格的东西后,定然给您搬过来。”
“是个好孙子”方从哲捋着胡子,关于方书安的主意说道,“徐光启此人,与红毛夷过往甚密,想要他帮你,难度极大,你可有何良策”
徐光启难搞定
想想也是,他一个信仰西教的人,若是用传统的手段去劝说,或许不容易实现。
但反倒是他的信仰行了方便,和徐光启说有强化房事一事,总比正儿八经的君子们说强得多吧。
至于怎么样说服他,方书安主意倒是早就想好。
徐光启也算是科学工作人员,这种人别的不说,一旦看到新玩意,必然是两眼放光。
对于别人来说,或许是难以实现,但是方书安是什么人,从他的图纸里随便选出几张,就够徐光启琢磨上一段时间的。
“既然你有想法,试试也好,若是李可灼真有什么暗戳戳的想法,早日解决掉他,省的夜长梦多”
得到老方的首肯以后,方书安终于干放心的大胆的去做。
好歹现在有朱由校和首辅的支持,背后有人,做事放心。
徐光启到来的速度比方书安预料的要快,还以为要有一阵时间才来,没想到不过三日,便来詹事府报道。
能够担任皇孙的师父,一定程度上也是重用的标志。
徐光启刚到,便有不少帖子递上门来。
能早点攀上皇孙的老师,将来说不定也是青云直上。
万历已经有几年时间没有提拔官员,此刻突然开了口子,下一阶段是什么样的情形,谁说的清呢
管家拿着拜帖,在徐光启面前一封封的念着是谁的帖子。
“末学晚辈方书安”
“等等,刚刚是谁”
“您说这个,大人,是方书安。”管家说到。
“方书安可是阁老家孙子”徐光启问道。
“应当是。”
“好,先安排此人,看看何时。”
“今晚”
如此匆忙
不过徐光启还是应承下来,当然,眼下最重要的是去见见太子,至于朱由校,倒不是那么着急,等到其他两人就位以后,一起举办礼仪就是。
太子居于慈庆宫,想要入宫也并非易事。
先要递上条子才行,事情一码归一码,该见还是要见的。
至于万历,他可没奢望能见到。
毕竟,圣上已经多少年不见外臣了。
当然,他也可以去另一个地方去碰碰运气,朱常洛获封太子前年龄早就超标,是以他也偶尔会在未获封太子之前的宅邸流连。
徐光启要去的恰好是那里,现在,宅邸里的常客却不是太子,而是他的儿子朱由校。
毕竟皇宫里规矩多,身为皇孙,受到的束缚更多。
不过他和乃父一样,同样超过册封年龄而没有出阁读书,还因为方书安的请求,获准他一起参与建立学院。
所以更加有机会盘桓在这处府邸,做起事来更加方便。
许久不见朱由校,太子今日恰好在此地,来看看皇孙究竟在忙着什么。
父子两人刚刚交谈完毕,门子便来通报,说有人求见。
“哦,能猜到我在此处,也是人才,来者何人”
“殿下,名帖上写着徐光启。”
“哦,原来是校儿的师傅,有请。”
门子去回禀以后,朱由校说到,“父王,那儿臣”
“你先退下吧。”
朱由校小心翼翼的退了下去,不过并没有走开,而是绕道前厅,他要看看自己这个传闻中的师傅长的什么样。
没有一会儿,门子便带着另一人走到厅前。
嗯一个典型的中老年官员,除此之外,就是有些精神,别的还真看不出来有什么差别。
朱由校心里暗暗的想到。
厅内,徐光启行礼道,“臣徐光启,见过殿下。”
“呵呵,免礼,徐大人怎知本宫在此”
“臣也只是来碰碰运气,若是上条陈去宫里,还需些时日”
徐光启言外之意,便是大老远赶来,既然是做你儿子的师傅,当然要先见见你。
要不然等着递条子再回复,肯定时间被别人占用。
到时候还没见正主,先见别人,说出去也不合适。
两人一问一答,都是些琐事,没有什么实质性内容。
不过,寒暄结束后,朱常洛突然画风一转,说到,“皇孙他久未出阁,徐大人西学素养,大明无出其右,还望您多加担待。”
“臣不敢当,一日为师,便传道受业解惑为己任,皇孙聪明伶俐,坊间多有传闻,想必是做不到一日千里,也能势如破竹。”
这就有点商业互吹了,看来古今家长见到老师后的表现都差不多,一边是让照顾好自己孩子,一边是夸赞对方能力强业务熟,自然还是要搞好关系的同时希望对方能更好的教好孩子。
场面话过后,太子终于步入正题了,“徐大人也知道,此番由三名师父教授我儿,原本应当很高兴才是,不过么”
嗯还有这个弯
直觉告诉徐光启,他要面临的情况并不是那么简单。
“三人之中,徐大人是中立位置,不站队任何一方,倒是那孙承宗,可是东林人,与那边关系向来密切。若是校儿受他们左右多了,只怕将来对他人不利。”
徐光启脑海中如同闪过一个雷电一样,看来他来的真是时候,还没有开始,太子就在给他们划分流派,这是要干什么
是要将朱由校保护起来,还是在拉拢他进入太子阵营
徐光启有些想不明白
201 热胀冷缩与热装配
“殿下放心,皇孙喜欢机械,喜欢构造。
如此看来,西学更加适合,孙承宗的学问更老派,恐难引起兴趣。
所以,殿下无需太过忧心。”
还是个老狐狸,滴水不漏,一点也不表露自己的心迹。
不过,朱常洛心里有数。
徐光启无论如何也不会成为东林的党羽,毕竟方书安推荐给朱由校的人,就是为了削弱将来东林那些人对他的影响。
不过么,朱常洛当然也不希望任何一家独大,有徐光启等人来分散孙承宗可能造成的影响,也没什么不好。
见完太子,徐光启有种奇怪的感觉。
似乎还没有开始,他就已经进入一个泥潭之中。
京城一滩水,果然还是极深,还没怎么着,已经作出了选择。
晚上,方书安如约而来,手上还带着一堆卷轴。
徐光启眉头轻皱,心道,这厮怎么和那些官员一样,还喜欢送古董字画了。
到时候只能推脱了,刚见面就收人东西,还是阁老家孙子,目前的红人,不合适。
面对大明难得能和他聊得来之人,徐光启并没有轻视方书安的年龄和职位。
“书安见过徐大人。”
徐光启看着方书安,感慨万千,许多事情都是他想做的事情,但是没有任何头绪之前,方书安已经实现。
“莫要客气,坐下说话,你的阵形我看过邸报,我大明尚未用过,不过,佛郎机的典籍上多有记载,说说,你是如何知道的”
“徐大人,我知道您与利玛窦交好,不过来我大明传教之人不止有利玛窦先生,还有其他不少人。此前晚辈不才,添为读书人,时常流连勾栏瓦舍,在里边听过不少稀奇古怪的故事。不过么,晚辈有一点好处,凡事喜欢查清楚真假,这一来二去,很多泰西之地的传闻都被我弄清楚。”
“哦是这样”
徐光启有些半信半疑,或许利玛窦是来的比较早的传教士,但是随着航运的发展,来大明的传教士和商人越来越多。
不说佛郎机,就是天方商人都数不胜数。
“还有,小子喜欢乱琢磨,最近弄出来不少有意思的东西,我觉得,或许能够实现,大人您是否有兴趣一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