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横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临波倚浪
223 持续发展
    


    看见张田余的态度,方书安心直往下沉,难道说,在大明搞捐资助学还是有点太激进么

    “怎得有什么不妥”方书安问道。

    “嗨,也就是你,换做是别人,我们铁定认为他是骗子”

    “怎么被认作是骗子,那是为何”方书安有些不解。

    经过他们一番解释,方书安算是清楚了。

    原来,在明代,虽然有着捐资助学的形式存在,但并不是直接通过现银的形式。

    最主要的原因是,各个书院大部分都是绵延数百年或者千年的书院。

    场地基本上不是问题,还未有过全新建书院的先例。

    而对于流传有序的书院,最大的问题并不是建筑,而是可持续性的经费来源。

    除去财政拨款意以外,更多的依靠学田。

    从学田当中获得的收入,才是书院可持续发展的根本。

    而学田的来源,则比较广泛,有是当地官员罚没的有问题田产,或者是绝户田、有争议田地等等。

    除此以外,也有通过俸银购买田产赠与书院。而高门大户,大多也是以学田的方式进行捐赠。

    所以说,直接收人银钱的书院,还是很少见。

    方书安这么一来,虽然不能说是前无古人,但也算是鹤立鸡群了。

    通过他们的交流,了解到现在书院的主要资金来源后,方书安更加坚定他们新式学院的办法。

    学田确实是技术革新前最保值的手段,金银珠宝,概莫能与之相比,毕竟,土里能长出粮食,那是一直能创造财富的存在。

    可惜,土地收到劳动力和技术水平的限制,因此创造出来的财富在现有的条件是也是有限度。

    你不能指望一块普通的良田,能创造出亩产千斤工业化时代稀松平常的数据。

    所以,学田带来的资金有限,作为过去旧式书院的资金来源或许马马虎虎。

    但是,要是为技工学院这样的新式学院钱财,那是远远不够的。

    不说其他,就是他要开展的各种初级工业以及实验课程,靠种粮食换钱,得等到什么时候。

    所以说,银钱的捐助是十分有必要的,并且股份也是更好的选择。

    等到有些技术改进算在学院头上,再进行技术转让,带来的收益能更好的的开展教学和实验。

    那样,才能形成一个良性的发展。

    方书安的脑海里还有密室的记录里,有着各种各样领先时代的东西,只要在学院培养了合格的人员以后。

    便能让他们去实现那些停留在纸面上的想法,到时候,创造价值的速度可要比一年年种粮食快的多了

    “学田听上去能长久,但是,在我这技术学院看来,还是远远不够。依靠学田挣那些银子,也就是养活师生,想要搞出创造性的东西,那是远远不够”

    “创造性的东西”张田余有些他纳闷,他不明白那是何意。

    “新的,从未出现过的东西,比如此前的瓷砖、水泥、压缩饼、毛纺不料,都能算得上创造性的东西。所谓技工学院,一是培养能够懂得工艺技术的高级匠人,再一个就是创造各种各样新的东西。

    依靠书院那一套,自然是行不通。所以,我们上课的方式也有所不同,是以,耗费的银子也是不小的数目。不过,你们不用害怕,相信我,只需要一年,技工学院就能拿出来让你们眼花缭乱的成果”

    现在,支撑方书安工作的人实在是太少,算上朱由校、孙传庭、卢象升、李尽忠等几个人,日常能够帮他的也不超过一个巴掌。

    更多时候,帮手都是从相关行业请来的匠人,那些人基本上开始都持着相反的态度。

    有些人哪怕是最后新技术各方面都无可挑剔,他们还是不会选择

    设想一番,如果有几百个经受过基本科学常识教育的人,能够成为他的帮手。

    那么同时能进行的项目就太多了,哪里像现在,方书安此前一直被困在与学院设计和毛纺布技艺的相关情形中。

    还有太多的事情需要开始,或者继续。

    “既然书安你愿意做,那么我们陪着一起,钱财或者股份,都不是问题”张田余见方书安的态度,直接表态。

    林月华自然不甘落后,张田余这个平时鬼精的家伙,现在看见这短期都赔钱的买卖,都要上。

    更能说明,这件事情除了能证明他们与方书安的道义,更有可能,真的孕育出方书安说的各种各样的创新物件。

    比起来跟着方书安搞东西赚到的钱,再让他们回到过去到方法,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既然躺着都能挣钱,怎么会去选择过去费劲不讨好的方法

    具体到钱的问题,天知道方书安如今多有钱,方连他自己也搞不清楚。

    除了瓷砖,具体生意都是张田余这些生意伙伴在操作,方家的账房只管每月对账即可,

    让方家账房核算完经营成本后,方书安提走了所有可以动用的资金,足有二十万两之巨

    太可怕了,短短不到一年时间,已经积累下如此财富,要是再给他时间的话,恐怕能成为富可敌国的那个。

    这也从侧面说明,大明有钱人还是多。

    方书安的产品最先开始的都是富贵人家,然后再开始慢慢下沉。

    要不说还是商人的嗅觉最为灵敏,大笔银子的调动根本瞒不住人,探听到消息的商人们排着队在方家门前求见方书安,都想在这件事上分一杯羹。

    有些人能拦,有些人却拦不住,林胖子一口一个贤婿叫的亲热,方书安想躲都没地方躲。

    “贤婿啊大家都以为你又要干什么挣大钱的买卖,我回去问月华,她什么都不说,贤婿可能告知一二”

    “你别听他们胡说八道,此次的事情,保守来说,一两年都是赔钱的事情,想要赚钱,还需要熬过最开始的阶段”

    方书安这一番话,说还不如不说,林胖子感觉自己更难受。

    说这半截让人眼馋,还不如什么都不说

    消息传到宫里,一直闭目养神的万历终于来了精神。

    “那两只皮猴子终于想通了”

    “正是,陛下”李恩说到。

    “好好的很啊哈哈哈”

    万历突然间高兴的笑着,“他们手上那么多钱,还是要有用处才好,不然老是在家放着,别人会惦记的”

    李恩听着这话,都觉得臊得慌,明明是皇爷自己惦记,却还要安插在别人头上。

    “哈哈哈”万历似乎是极为高兴,又大笑几声。

    “咳”

    突然间似乎是笑声太大,万历开始剧烈的咳嗽,脸色瞬间煞白






224 万历昏死
    


    李恩当时就傻眼了,虽然最近陛下偶尔会咳嗽两声,但是还从未遇见过如此剧烈的事情。

    “快快去请太医,还愣着干什么”李恩快速的布置着情况。

    “你去内阁,将方大人请来”

    “你去请太子,先莫要进来,走慢些,如果有变,再快速赶来。”

    上次的事情之后,李恩已经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万一这次是真的,还没有准备好,那可就被有心人乘机了。

    倒是难为了方从哲,他和万历的年纪差不多少。

    平日里为国操劳,现在更是整日在内阁呆着,生怕出什么意外。

    这不是,怕什么来什么

    听到消息,便连忙向后宫跑去,尽管一把年纪,但是这点事半分不敢耽搁。

    吸取上次教训,方从哲吩咐传话的太监,“速去请英国公”

    如今内阁只有他一人,需要另一个辈分高的人与他一同坐镇。

    英国公世袭的爵位,在勋贵里边名声还算好。

    搬他出来,也要比一般人好使些。

    至于剩下的几个尚书,叫谁不叫谁,都是问题。

    竟然容易出问题,那就先不知会他们。

    而且,还不知情况如何,弄个乌龙的话,未免有些灰头土脸。

    等到方从哲赶到的时候,太医已经号过脉。

    “怎样”老方心急火燎的问道。

    “阁老莫急,应当是无碍,圣上想必是方才心怀激动,只是呛了口气而已。”

    方从哲瞥了一眼,只见万历的脸色还是有些发白,不过还有些血色,他才放下心。

    “陛下可能讲话”

    “稍待片刻,此时尚不算清醒,急不得”

    方从哲能不着急么,看情况,还真不晓得是什么个样子,万一是风痹之证等情况,那与驾崩也就没多少区别了。

    需要赶紧让太子监国,做好各方面的准备。

    至少皇帝身边轮值的官员要安排上,若是只有后宫女眷,那可不行,万一皇帝大行,身边没有个文官,被郑贵妃之流狡诏,那可就功亏一篑了。

    看这情形,方从哲等也不是,不等也不是,只好来回转着,左右为难。

    好在,没有煎熬多久,张惟贤出现了。

    总算来了个能商量的

    “老方,情形如何”张惟贤四平八稳的走了进来。

    要说岁数,张惟贤可小不了多少,但是比起实际身体,可就好上太多。

    “国公,现在还别说,太医的意思是要等到陛下醒来,才知道情况会怎样。”方书安回到。

    张惟贤与方从哲交换了个颜色,上前瞥了一眼,确认万历只是在睡觉后,松了一口气。

    “怎么,不通知他们”

    “这不是怕再出什么纰漏,万一陛下稍后便醒转”方从哲说到。

    “别,老方,现在不同往日,哪怕让他们白跑一趟,也不能不说。”张惟贤说到。

    “言之有理,这就去将他们唤来”

    方从哲开始确实有点糊涂,这样的实情,先不管最后如何,至少先把人交来,不会有什么不良的后果。

    若是万一没有挺过去,发生点意外,那可就是矛盾了。

    “太子到了没有”张惟贤突然问道。

    “国公爷,老奴命手下人去请了,但是告诉那人走的慢些,莫要着急,等到听到什么动静在迅速赶来。”

    方从哲与张惟贤对视一眼,后者说道,“这样也罢,不然总归让有些人胡思乱想。”

    消息传得很快,尽管李恩有意识封锁,郑贵妃还是赶来了。

    “刚要进屋,她便大喊大叫,陛下,您到底是”

    可惜,方从哲怎么会给她这种演戏的机会

    “郑贵妃莫要喊,陛下现在不过是有些急症,可没有什么意外。”

    关键时刻,内阁首辅才是现场说话最好用之人。

    即便是郑贵妃赶来的早,她也只能在一旁忍着。

    “本宫只去看一眼”

    “不可”

    方从哲说一不二,一伸手直接拦下。

    现在只有他一个妃嫔在场,可不是好探望或者表演的时候,怎么说也要有几人一起,才能允许进入。

    张惟贤同样附和着摇摇头,关键时刻,连他们都不敢在屋里常带着,更不要说你一个贵妃。

    一切要等到再来几个人或者情况确认才能见面,毕竟,此时关系到整个帝国的传承。

    几个人都到齐以后,万历仍旧没有醒来。

    三个太医会诊后,得出的结论没有什么区别。

    应当只是简单的情绪波动,并不能察觉出有什么危及性命的变化

    情况如此,一直也不见万历醒来。

    众人只好准备做下一步的值班计划,一日皇帝醒不了或者健在,他们便需要在殿内值班。

    发现有什么突变,便会迅速将消息传递个几个核心人物。

    眼见是如此安排,郑贵妃连表演的心思都没了。

    原本听见小消息的她,还以为会有些机会。

    现在看来,老狐狸们根本不会给她任何下手的机会。

    难道说要动人手

    那是更加不可能的事情
1...8283848586...28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