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现在有不少从辽东撤下来的军队还在修整,尚未正式返程。
“依我看,就让他们先留在京城吧,等事情过去再说”崔景荣说到。
“我赞同崔尚书之意,万一有人有异心,有这么一直混编的军队在手,心里更有把握。”
“你们在想什么他们充其量算是伤兵营加上一些杂牌兵,想要靠他们完成京城的防御,不是闹着玩呢再者说,这些人不回各自地方的话,留在此地消耗的粮食可不是小数目。眼下辽东粮食还有用途,南方的粮还没有下来,我去哪里找多余的粮草给他们吃”户部尚书李汝华提出来自己的想法。
“粮食是你的问题,我们的目的是要保证京师安全,相比之下,那个重要您也能看出来。再者说,他们是混编的军队怎么了,说什么也都是在辽东一同参加过作战的军队,虽然熊廷弼等人不在,但是刘老将军也在,甚至是阁老家那小子和李尽忠那厮都在。他们也是带着几千人打过仗的,再多点人手,也差别不大。”
向来很少发言的代尚书事、礼部侍郎何宗彦说着。
他很少辞锋如此激烈,看来今天是真的被李汝华给气到了。
“既然何大人也赞同此观点,那就依你们吧唉,刚刚在技工学院那里剩下些银子,又要砸在此地”
众人在商议着局面大事,得到万历指令的朱常洛便在大臣们的劝阻下,先行回东宫。
关于接见的活动他还说是否要取消,最后在大臣们的建议下,还是要保持正常的节奏,不要让别人看出来异常。
与此同时,郑贵妃却靠在榻上,闭目养神,边上的香薰炉冒着烟,笔直向上,看的出来,她已经好一会儿没有动静。
没办法,大臣们根本不让她靠近,想要借机留在万历身边的计划都没有得逞。
想要强行留下,更是被张惟贤和李恩齐齐挡回来。
如此情况,和她最初设想相差太多。
过一会儿,有个不显眼的太监脚步轻盈的走进来。
郑贵妃眼睛都不眨的说道,“怎得跟你说的不一样”
227 一锤一针足矣
“原本按照计划,再有至少一个月才能初见效果,谁知道他这么禁不住,笑都能将自己笑出毛病。”
“这些东西难道不应该算在内么”郑贵妃问道。
“算归算,但是此类的事情可不能算在当中,说到底是非常见之事,都按这般算,那不可能准。”
“你说的倒是轻巧,但是这般,我却一点机会都没了”
说到最后几个字,郑贵妃似乎周身都散发着寒气。
“我早就说过,这等事情,只有一线希望。当初早就告诉过你,偏生你还要一试。”太监似乎视郑贵妃的愤怒为无物。
“那你费尽心机设计的事情,最后还是一败涂地,难道就甘心”郑贵妃讽刺道。
“只要万历倒下,那就是我的目的,至于上位是你的儿子还是其他人,于我没有任何分别”
“说的轻巧,按照你的逻辑,再有几年,只怕他就老死了,难道说,等到那一天,你也这么去告慰祖先的在天之灵”
不得不说,论起攻心,郑贵妃还是有一套的。
只见太监咬着牙,“无耻啊无耻,我以为我够无耻,没想到以一介女流,比我还要无耻,就这样将我最后的遮羞布撕去。”
“不,我与你不同,女人为了儿女,有何不能做而你,都已经过去多少代人,还整日惦记着搞垮老朱家,可惜啊,你们没有一次成功过。”
郑贵妃继续说着。
“你不需要说这些有用没用的,为今之计,若是能传谕福王来见,再找五军都督府那些人一起,或许,还有机会,其它,皆是死路”太监说着他的观点。
“笑话,若是能拿到谕旨,还用这般费劲直接将洵儿立为储君便是”
看着郑贵妃说得轻巧,太监反而扑哧一笑。
“当年万历用了十几年都未能做成的事情,你居然想要靠仅仅一张诏书就想解决,那是没有任何的可能”
郑贵妃自从最后一次被万历拒绝,心里仅有的一丝奢望也就破灭了。
尽管万历曾经说过,要将位子传给他的儿子,并且还写了个封书信放在宫里的房梁上。
谁知,想要他兑付诺言的时候,那一封能作为旨意的书卷,却被蛀虫干掉了,偏生还是关键部位。
当时郑贵妃也以为是天意,后来仔细想想,所谓的天意,有多少是人做出来的呢
那个所谓的蛀虫,怕也是锦衣卫或者哪个高手用手段办到的。
如此一来,还真的暂时骗过了郑贵妃。
等待她再想明白,已然意识到,有些事情,不过是借口而已。
可怜她听万历忽悠的话听了二十年,一直到最后,依旧还有着
方宅,方书安察觉到了事情有些异样,他想找爷爷商议事情,却是等不见人,尤其是竟然整夜不归。
如此一来,事情有些奇怪了。
定然是遇到什么大事,不然,也不至于整夜不回。
想到这里,他便认真的在等着方从哲回来。
老方刚回家,拖着一脸疲态,才坐下。
方书安就鬼魅一般的出现在眼前。
“你来胡闹什么,自己的事情还不抓紧”老方说到。
“爷爷,宫里出事了吧,是不是圣上他昏迷不醒”
方书安的一句话,直接将方从哲的瞌睡虫赶得一个不剩。
“此事与你小子有关联”
“您别紧张,那当然不是小子我了。我只是根据情况一分析,就得到猜测而已。”
“猜测”方从哲有些疑问。
“您看,陛下若是正常,自然不需要您整日值夜,但是发生的是驾崩之类,肯定不会等着,必然已经开始要新君登基。既然两种情形都没有,并且您还要值夜,那么事情就一目了然,圣上想必是处在昏迷当中吧,这才是值夜以及封锁消息的原因”
“小子,人倒是聪明,我还以为你是有什么消息流传出来。”方从哲说。
“爷爷,陛下是哪种情形,能和我说说么”
老方略一沉吟,最后决定道,“据李恩所说,陛下是听见你们自掏腰包建学院的事情,是以很高兴,最后才导致惨剧。”
“陛下在昏迷之前,有何异样”
“说是一阵毫无症状的剧烈咳嗽。”
“剧烈咳嗽随后昏迷”
那是什么
方书安脑海中开始回放,如果直接猜测的话,无非是三种可能,要么就是心脑血管的问题;要么就是咳嗽引起的结果。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有人在背后下毒,很有可能是慢性毒
能导致剧烈咳嗽的的东西不多,偏生方书安主导的几个,目前有些还没有引进大明。
如果是咳嗽导致的昏迷。那还真的是颠茄一类的生物,眼下,能起到类似作用并且容易寻找还不至于善于发现。
“爷爷,明日您带我去吧,如果是我学到的一两种可能,还能迅速让陛下清醒过来”
“带你进宫那不可能,现在非常时期,怎么能带的进去等等,你说什么来着”
“我是说,如果有可能的话,我能让陛下早日醒来。”
这句话彻底打动了老方,此事能让他们从目前的情况解救出来,那是极好的。
方书安跟着老方穿过一层又一层宫门,最后终于赶到万历的面前。
经过方从哲的交流,众人都将信将疑的看着方书安,希望他不只是在胡说。
若是真的能令陛下早日结束现在的情况,那是大功一件。
人们都赞同的情况下,方书安掏出来随身携带的小包,里边是特意跟侍卫说过,留下要用的东西。
只见他从小包里分别掏出一个锤子和一根银针。
人们都不解的看着他,就这么一个玩而已,
“你想拿着这个玩意干什么”
“无它,能让陛下醒来。”
方书安说着,已经走到万历床边。
摸了摸万历的手臂和腿部肌肉,让他发现,基本能排除风痹之证了。
如果是那样的话,被血栓拴住的部位,便会渐渐失去关节和软骨的性质,摸起来的手感和正常人有明显区别。
就这还不算晚,他将针拿起来后,瞬间,空气仿佛凝固一般。
228 保持现状是最坏之局面
只见方书安拿着针就要去扎万历
竟然是当着众大臣的面
方书安这是脑子坏掉,还是怎么的
不管他怎么样,反正看见他的姿势,几个大臣疯了
他们赶紧阻止道
“你要作甚”
“书安不可,罪同谋反”
“你小子不要命了,阁老的命还要呢啊”
几个人纷纷上前,想要将方书安架走。
“我说,几位大人,你们该不会以为,我要拿一个针造反你们也太看不起造反的人了吧”
嗯
几人一时愣住,互相看看,似乎是那么个道理用一根针难道还能上天不行
一时间气氛有些尴尬
“要不,我扎扎试试就一下”方书安挥舞着手里的针,再度说着,边说边动作,针尖距离万历越来越近。
“慢着”李鋕说到,“贤侄,你这里不是还有个小锤么总比拿针直接一些”
小锤
“哦那也行吧”
看着边上接个人似乎要吞掉他一样的目光,方书安还是选择放下针去。
当他拿起小锤的时候,刚才凝固的空气似乎瞬间又流动起来。
再看李鋕的目光,分外的柔和,其他几个大臣也是面带笑容,表情从警惕变成了鼓励。
看看,这就是工具的差别,若是手里有把刀不对,侍卫们不可能让他把刀拿进来的。
随着方书安的小锤渐渐靠近万历的膝盖,众人的注意力再度集中过去,又开始摒弃凝神。
那么一瞬间,时间都静止一般。
嘭
方书安轻轻的敲在万历的小腿上,那腿便轻轻的向上一弹。
神经没有阻塞
肌肉也没有坏死的迹象,说明,并不是血栓或者局部组织的坏死。
那么,极有可能是慢性中毒,中毒的原因说不定就有天仙子之类的毒素。
茄科植物当中,多多少少含有各种各样的生物碱,尤其是颠茄类,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天仙子虽然没有颠茄那么夸张,毒性更温和,相对而言,作为药物的时候更多。
但是就是它的这个特性,导致天仙子更容易成为累积性毒性。
好在,现在看万历的劲头,可能因为有诱因的存在,所以提前发作,只要调理得当,还能救回来。
不过么,能救治到何种程度,就不好说了。
现在朱常洛的布局还不够成熟,朱由校也还需要一些时间,因此,暂时仍旧需要万历这一面挡箭牌。
“书安贤侄,看你的意思,是有法子”
“法子倒是有,但是能到什么程度,小子我就不知道了。”
天仙子中的毒素虽然具有累积性,但依旧能被代谢掉。
如果断掉毒素的摄入,再用蛋白质等物质络合掉在体内游离的毒素,同时依靠血液循环,将穿透血脑屏障的的毒素带走,结合一些其他的方法,令万历恢复意识,不是难题。
并且,方书安怀疑,现在其实他是能听见外界声音的,只不过是无法进行反馈,还有视觉系统暂时无法起用。
如此情况,自然是越快恢复越好,等到过些时日,万一成为一永久性损伤,那就真的救不回来。
“如此,那我这里有几个方法,既然太医们没有太好的主意,不如听听他的。”
“但说无妨”
“首先,将陛下的饮食全部更换”
天仙子毒素的来源不明,但是肯定是从食物当中摄取,因此,更换现有的饮食很有必要。
随后便是体内毒素的络合,利用豆浆或者牛奶当中蕴含的蛋白质,将游离在体液当中的毒素络合之后排除体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