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横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临波倚浪

    但是毕竟是个丫鬟,不可能登堂入室,在别人眼里,也就是他的通房丫头。

    关键是,现在看来,青儿还有些什么不能说的秘密,有这一层顾虑在,想要把青儿安排进来,需要更多的心思

    感情啊,实在是个麻烦的东西,哪里有一个人来的简单纯粹

    “此事,还是往后靠靠吧,您也知道,现在是关键时期,还不知道会是怎样。父亲和祖父走都在全身紧绷着应对,孙儿也不敢放松”

    方书安找个理由,打算搪塞过去。

    祖母看着他,颇为无奈的说,“你个孩子,总是能找到借口,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啊。”

    说完,便自顾自的叹气。

    以前,这孙子也是个流连花丛的老手,那时候,他们怎么也想不到,有朝一日会为他的婚事发愁。

    现在倒好,虽然成了个有本事的人,但是婚事却被搁置下来。

    方书安刚刚到家,就有门房通报徐光启大人来过,找不到他,便约改日。

    世子朱由校也来过,并且现在在院里等着他。

    徐光启来此,应当是就李可灼的事情有了结果,与他商议下一步的方案。

    至于朱由校,或许还是织机进度的问题。

    他们攻破技术难关之后,下边的就是为大量投放市场做准备。

    可惜现在织机的制造进度赶不上,里边不少零部件都是人工打制。

    为了保证零件的可替代性,方书安将标准化操作的理念引入了零部件的工坊以及市场上的作坊。

    对这一套体系,有人欢喜有人愁,欢喜的自然是能接到方家的订单。

    愁得同样如此,此时制作零件,大多是按照机器现场进行制作,只要大小合适,能转起来便可。

    但是方书安可不想,每个零件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虽然他们不少东西是手工打制而来,但是标准化生产势必要改变这一局面。

    只有当不同匠人生产的东西,能在不同位置进行应用,才能为今后各种标准设备生产打下基础。

    如总是一个零件只能用在一个机器上,那样的“定制化”零件,通用性就太低了。

    刚进小院,便看见朱由校不停的在院里转着圈圈,青儿不知在哪里,看不见身影。

    “怎得,世子,何事如此匆忙可是那织机制造当中的问题”

    “织机”朱由校反应了片刻,挥挥手道,“自然不是,织机制造虽然有些难度,但是不至于难倒我等。现在最困难的问题是,速度跟不上,多些准备时间就好。”

    “不是织机,那是何问题,会让你如此上心”

    “现如今的情况,我将母亲从陵庙请回来,你觉得如何”

    原来是王才人的事情,难怪朱由校这么着急。

    单就事情本身来说,确实没有多少难度,当初名义上说是给慈圣太后守陵,其实明眼人都知道,不过是用来避开李选侍。

    如今,西李早已经成为过眼云烟,东宫里日常由东李主持。

    东李的性格,比西李好上太多,作为未来的后宫之主,东李在各方面的表现,都要优于西李。

    “眼下,并不合适啊,再有些时日更好。”

    如今,虽然除掉了西李,但是幕后的郑贵妃仍旧是后宫最大的实力。

    目前想要与她抗衡,实在是太难。

    不过么,也不是没有办法。






248 又是熊廷弼
    


    王才人此时的关键是实力不够,只要朱常洛即位,朱由校成为太子,郑贵妃想要再耍阴谋,就没有多少意思了。

    朱常洛为君,并且他有后代,而且快要成年,因此即便是朱常洛驾崩,也会是朱由校继位,再和朱常洵没有半毛钱关系。

    即便是朱由校再出意外,还有其他人。

    所以说,只要朱常洛熬到继位,王才人的危险就降低很多。

    郑贵妃也没有必要再去害她。

    尽管此前最为忌惮王才人的李选侍已经死了,但是朱常洛对王才人的态度仍旧没有多少改观。

    想要靠着朱常洛,自然不行,所以问题还在她自己身上。

    当然,有钱能使鬼推磨,是以第一要务,就是想办法多给王才人些钱财,或者至少也要帮她收买一些人。

    此前处处被李选侍拿捏,还不是因为人家钱多,也舍得撒钱,所以多少人被封了口。

    但是此刻不同,朱由校的挣钱的速度,就是王才人天天当散财童子,都花不过来。

    有了钱财,至少能够将原来的骑墙派或者是想要倒向钱财的人拉过来。

    那样,少一些人在背后和郑贵妃配合,安全系数也就提高。

    毕竟不是所有人都和西李一样,与王才人是死对头。

    例如现在掌握东宫的东李,就比较能团结别的嫔妃,营造一个相对缓和的后宫氛围。

    至于宫女的安排上,有萧芸娘的守护,王才人的安全系数大大提高,一般人想要伤她,是不可能的事情。

    “你悄悄的送些钱财过去,一定讲明利害,让娘娘接受,此事有益无害。”方书安对着朱由校说到。

    “娘亲不喜欢钱财的,给她送去,定然会原封不动的拿回来。”

    “此次不同,要记住,一定不能送回来,要花出去。想着办法撒出去,就是送给不起眼之人,也不能拿回来。如果娘娘不明白,就让她宫里的老嬷嬷帮着处理。”

    看见方书安这态度,朱由校还是有些眉目,“你的意思是,收买宫里的人”

    “还算你开窍,想想,吃人嘴短、拿人手短。没有西李,别人想要平白加害娘娘,那是肯定不行,现在又有钱财拿,别人再想要动,就更加困难。”

    “也就是说,钱财送到,娘亲就能回去”

    “不,等到合适的时机,陛下醒来或者是殿下继位”

    方书安说得斩钉截铁,不由得朱由校反对。

    现在的情况,绝对不敢掉以轻心,所以,朱由校也只能再忍一忍,等到两个时间节点其中一个出现以后,再说回宫的事情。

    王才人是否回宫,朱常洛并不惦记,但是对于朱由校师傅的人选,他倒是十分上心。

    不为其他,此前是万历不想,一直将事情吊着。

    如今他监国,自然要快速推进此事。

    暖阁,太子坐在万历边上,用着一张形致上都要小上一号的桌椅,因为准备的仓促,连雕花之类都没有做好,而是匆匆覆盖一层太子规制的缎子,算是他临时办公的场所。

    今日当值的是方从哲和吏部赵焕。

    朱常洛翻倒一份折子,微微点头,果然是想什么就来什么。

    折子的内容,正是催促朱由校快些入詹事府求学。

    有人提起此话题,那自然是最好不过,省的他自己开头。

    “二位大人,此处有一封奏折,正是催促校儿入学之事,如今三个师傅还缺少一个,可有何建议”

    赵焕看看方从哲,后者捻须不语,似乎是在思考。

    他便也装作没有计划,沉吟当中。

    朱常洛见状,知道他们又要推脱,便直接点将道,“阁老,您意下如何”

    既然是找到门上,方从哲也不好不说话。

    “既然殿下点卯,老臣就举荐一人,此人作为世子师傅,定然合适”

    听他说的肯定,赵焕的心思都被吸引过来。

    “辽东经略,熊廷弼”

    “熊廷弼”也就是方从哲话音刚落,朱常洛就表示疑问。

    “熊飞白乡试第一,又是二甲进士,为官清廉,这是能文。他先做巡按,再做巡抚,后为经略,每每都能出其不意,此番更是将建奴打的找不着北,此为能武。试问朝廷虽然有能文能武之人,但是有几个能和熊大人一样,做到如此炉火纯青”

    熊廷弼确实能打,当官的官声也好。

    虽然此前因为一些时间和御史闹过龃龉,但是那不是本质上的缺陷。

    单就为官做人来说,朝廷还没有几个能和熊廷弼相提并论之人。

    作为未来的太子,关于行军打仗的武事,还是需要相关人进行教育。

    有熊廷弼这个身经大战之人指引,当然再合适不过。

    而且,方从哲还有另一层心思在内。

    明眼人都知道,虽然成为世子恩师,将来就有可能成为帝师,但是在世子还没有强大到一定程度之时,他老师强横的话,也能带来正向的帮助。

    就拿熊廷弼来说,辽东之战的胜利,再加上仗打下来还有盈余,两样算下来,熊大在大明的名声,要超越绝大部分人。

    他成为世子师傅,对世子位置的巩固,也有极大的好处。

    当然,还有一层原因,太子虽然是让方从哲推荐,但是他毕竟是浙党之人,如果推荐的真是一个浙党的晚辈,还不知会怎么想。

    但是熊廷弼名义上是楚党,但是却和东林也有些渊源。

    因此实际上说,熊廷弼身上的派系标签并不是那么强烈,只有这样,才会让太子放心的安排。

    至于现在赶不回来

    那就不是问题,此前的第三人是因为守孝,而熊廷弼不同,是作战,如果明年顺利,他便回京述职,和前边那个有本质上的不同。

    “赵大人意下如何”朱常洛将目光转向赵焕问道。

    他此前就在观察着太子的表情,从开始的惊讶到后来的认可,再到后边眼睛已经发光,足够说明,太子对熊廷弼任世子师傅的认可。

    “臣以为,阁老说的极是,熊大人若能成为世子的师傅,那也算是世子的福分”

    “好,既然你们二人合力举荐,那本宫就让熊大人来做这第三个师傅”





249 宋应星兄弟
    


    既然太子和首辅意见一致,那么奏章下达的就很快,给事中们也没有什么好说的。

    现在还真的找不出,能各方面超越熊廷弼之人。

    不过么,由于熊大在辽东忙碌着,暂时无暇南归,所以教学就在东宫进行,由孙承宗和徐光启轮番给朱由校上课。

    而他能够去工坊的时间也被占掉一半多,更多时侯,只能是将问题记下来,等到去找方书安的时候一起处理。

    朱由校没有太多时间去,便只好由李尽忠多盯着些,好在,宋应星已经被找到了。

    他们远赴白鹿洞书院,以及江西老家寻找,仍旧找不到人。

    直到李尽忠那日说起,卢象升说在落榜士子中听到这么一个人物,才将其找到。

    要说李尽忠也是个点炮就响的人物,看见宋应星,上去就要拉着人家走。

    宋应星二十九岁,也算是见过世面,但是从来没有见过这等场合,上来不由分说的就要拉着他走,还是个男的

    若是个女子,也就算了,哪怕是拉着他去青楼,都无所谓,但是一个男人,究竟要干什么

    更不要说,这个男人看着孔武有力,虽然面孔还有些许稚嫩,但是挡不住他杀伐有力的气质。

    宋应升一看,也是急了,这人要将自己兄弟带往何处

    “好汉,好汉,使不得啊使不得,你要将我兄弟带去哪里”

    宋应星也是一手掰着李尽忠的钢铁般的罪恶之爪,一边挣扎着,“壮士,光天化日之下,你这是作甚我不是龙阳之好”

    “龙阳之好”李尽忠愣住,这个词的意思,上次听闻方书安出丑,他还特意向孙传庭请教过。

    他一拍脑子,说到,“坏了”

    看见他这路唇不对马嘴的动作,宋氏昆仲更加郁闷。

    怎么就坏了呢

    “壮士,什么坏了,你说清楚,咱们兄弟可是清清白白的啊”

    李尽忠这才说到,“二位误会了啊,我可不是什么好男风的那种,是有人在找你们,找寻好久都找不到,从白鹿洞书院到江西老家。唉,都怪他们,怎么就想不到你们来考试了么”

    听他这么一说,宋应升缓过来,“书院难道没有告诉你们去向”

    李尽忠挠着头,“或许那些去的人没有搞清楚情况,也让那些人误会”

    几个人互相看看,谁说不是,现在都让人误会了。在老家或者书院,指不定也是类似的情况。

    乡亲和同窗们还以为两人犯了事,出于保护他们的原因,并没有说出实情

    “既然如此,壮士现在能告知我们,所为何事”

    宋应升问道。

    “唉,说来话长,总归是好事,世子和阁老家孙子方书安,都在找您家兄弟,按照他们的意思,工坊和学院可少不了他。”
1...9596979899...28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