诛明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特别白
你这位老爷,可认得朱老爷?这位壮班差役都没注意到自己的声音有些颤抖。
那李家商队的年轻人一时间摸不到头脑,下意识的回答说道:从郑家集来到怀仁县的时候,一起搭伙行路,当然认得。
这位老爷,进城收取规费的事在下可是公事公办,方铭在的时候是坏了规矩,现在按照规矩来,在下和您可没什么私怨。壮班差役略有些放松,可还是忙不迭的解释说道。
还在刁难?朱达已经走到了跟前,笑着问了句。
李家商队的年轻人只见到那差役身子大颤了下,脸上瞬时间没有血色,说话声音都已经变调了:朱老爷,小的只是办差,不在刁难,朱老爷千万别
到这个时候,李家商队年轻人终于弄明白了一件事,这刚才还气势汹汹的壮班差役是在害怕,害怕和自己笑着打招呼的这个年轻人,这朱达年纪比自己小五六岁,却让这些差役恐惧成这个样子。
办你的差去,没人怪你,这些货就不要收什么规费了,现在我全都买下来。朱达也没为难那个壮班差役,只是交代了两句,不管这李家商队给方家的商行带回什么货物,朱达都准备接下来,那商行的生意还得继续,顺手帮下旧相识。
得了这句话,那壮班差役才松了口气,转身已经换上笑脸,招呼着商队的车马进城,边忙活边说道:你们这是碰到大善人了,回去记得烧香拜佛。
那李家商队的年轻人同样放松不少,抱拳示意说道:多谢朱公子的好意,可这些货物价钱不低,朱公子也不做这样的生意,贸然接下来岂不是
无妨,方家的产业都被我接收了,他的生意现在就是我的生意,李家叔父怎么了?朱达客气了下,直截了当问出问题。
听到这询问,李家商队的那年轻人眼圈登时就红了,想要开口说话,哽咽着却说不出来,还是身后一位老成些的伙计说道:这位公子,我家老爷在过了威远卫的时候受凉感染了风寒,急赶回到威远卫那边找的郎中,可已经来不及了,说是牵动旧伤旧病
说到这里,那老成些的伙计也有几分难受,恢复情绪的时候,那年轻人沙哑着嗓音接口说道:我叔父说早晚会有这一天,让我把这一趟的生意做完,还说天气冷了,把他装在棺材里运回代州去,没想到,没想到。
相识不到一个月的人,夜间聊得很深,本以为日后还有打交道的机会,没想到就这么故去,朱达心中怅然,从小到大,在这个时代这样的事其实并不那么陌生,其他人甚至都麻木了,只有朱达才会感慨无常。
眼前这年轻人会和差役发生冲突倒也可以理解了,在这样的悲恸下,人很难保持住稳定的情绪和正常的应对。
你运气不错,这个当口遇到了我,在其他城池也这么莽撞的话,半夜里被人宰了都有。朱达倒是不客气,直接点了两句,那李家年轻人尴尬异常,想要解释,却发现无从开口,三班差役动武打劫又不是什么新鲜事,只要没有苦主谁能奈何,而且朱达说这句话的时候,能看到李家商队里的老成人物各个点头,想来刚才是没有劝住的意思。
萍水相逢,现在很多条件还未齐备,朱达也不准备有瓜葛,只是说道:李叔真是可惜了,你也要节哀顺变,交割了货物,歇息两天就抓紧回乡,让李叔入土为安。
说完朱达就要进城,他刚举步,那年轻人却闪到了朱达面前,作大揖拜下,话语急促的讲道:朱公子,我叔父有话。
第二百一十八章 做聚宝盆
当初李家商队和朱达他们搭伙行路,路上互相提防又颇为友好,夜饮的时候老者李修还劝朱达放下仇怨好好生活,这算得上交心了,但临到进怀仁县城的时候,李家商队立刻和朱达他们划清界限,而且做得非常明显。
这么大笔钱财在手,必然要被县里官吏和豪强觊觎,定会招祸上身,不要说享受富贵,自保都很麻烦,很大可能是人财两失
我不能说有多好的见识,可走南闯北这么多年,见过这么多人,像朱达这个年纪就有这般本领,这等见识,如此心狠手辣的,却是第一次碰到,按说应当交好,我年纪大了,可对你却大有好处
多少英雄豪杰都在官差身上吃了大亏,他过不了这个关卡,只能说可惜了,若是过了,若是能在怀仁县站稳了,老汉宁可磕头下去求恳,也要把这个关系维持下来
过去近一个月的时间,朱达还好好的活着,县里的公差对他敬畏如此,李修的侄儿自然知道该如何做,他行大礼的时候却又想起死去叔父的叮嘱,禁不住悲从中来,但他这等行为却让朱达摸不到头脑。
事到如今,李修的侄儿倒没有隐瞒,把老人当日的交待说得清楚,这也是李修的安排之一,对朱达这等人物没必要遮掩,实话实说对方自然会有取舍判断,到这个时候,朱达才知道这个年轻人的姓名,李幢,是李家这一代的家主了,李修早就和两位嫂子约定,这也是李家上下的共识。
请朱公子多多照顾。李幢说得很直接,把自己位置摆的很低,如果不是经历风霜让他显得有些黝黑粗糙,看着倒像是好人家出身的读书士子,眉眼清朗,身材高挑。
朱达脸上露出笑容,毫不见外的说道:都是自家人,这么见外作甚,进城好好歇息,你们这一路也是辛苦了。
看到朱达这么亲切的态度,李幢放松了很多,这等骰子停转再下注的行为太过市侩,李幢很担心朱达会冷淡对待,他设身处地的想过,换到自家身上,对这等前倨后恭的行为只会嗤之以鼻,朱达有这样的反应,只能说宽宏大量。
进城后商队都被安排到了客栈中,客栈实际上是户房经承周贵的生意,不用他们老爷提醒,客栈上下就对朱达热情异常,这位小爷非但没有占过客栈的便宜,反而照价付钱,带来了很多生意。
当知道朱达的义父是位年轻的新晋举人之后,李幢对朱达的敬意又是加了三分,怪不得这位小爷发了大财回城还能安然无事,原来有这样的靠山再后面,朱达没有和他卖关子隐瞒什么,在对方说了李修染病身亡和路上相关之后,也讲述了回城后和官吏差役们的死斗,和登上大堂挟持知县的事迹,等听完这些,李幢对朱达简直是五体投地了。
李幢虽说年轻,可也是见过世面听过消息的通透人物,自然能想明白朱达这些事需要何等的智谋和勇气,再想到朱达此时的年纪,那就更加了得,到这个时候,李幢其实有几分悔意,早知朱达是如此豪杰,当初就不该存着观望下注的心思,在危难时就该交好那就会有更大的好处。
请李兄回乡之后,多多宣扬怀仁县城,从今以后,自代州来去往大同西部的商队就来县城这边驻扎休整,郑家集有的,这边都有。朱达开门见山说出了心意。
彼此间本就没有什么深交,想要成为朋友或者同盟还要看以后的往来,与其弄些交际上的客套,不如直截了当的谈,这也是李修李幢主动交好的第一步目的。
听到朱达的话,李幢虽然觉得别扭,可他在外行商也有几年,不是矫情之辈,当即笑着应承下来,不过心里也在嘀咕,这位小爷未免唯利是图了些,难道是要重复做河边新村和郑家集的贸易中转生意?这般钻到钱眼里,日后深交不得。
我现在很缺粮食,运粮过来,怀仁县内不收规费,我愿比市价多两成收购,出现银,这消息我只和你一家说,十五天后会和其他人说。朱达说出了第二个要求。
这个要求一说,李幢和陪着过来的管事脸上顿时浮现激动神色,长途跋涉当然不会运粮贸易,但来往于各处州县卫所,可以就地收购运送,一倒手就是两成的利润,这是顺手能赚到的,而且这是专给李家的好处,李家比旁人多出半个月的时间,足可以领先一步,多赚许多。
好说,好说,现在秋收过去没多久,数目和价钱都不愁,请朱公子预备好储存的库房。李幢热切的回应说道,短短片刻,他已经修正了对朱达的看法,粮食贸易有利润,但利润相对较低,朱达先在这上面下功夫,说明不是急功近利之辈,虽说布置对方要做什么,可想必有大谋划,这样的人物值得深交。
李兄下次来的时候,记得带一份清单,代州是晋北的枢纽之地,四方货物汇聚,李兄能贩卖什么品类还请列一份单子,你我之间有大生意可做。朱达笑嘻嘻的补充说道。
商人逐利,在相交不深的状态下,想让对方帮忙做事,那就要给出足够的好处,粮食贸易就是其中一项,当然,朱达现在也需要粮食,他的各项计划中都需要大量的人力,怀仁县今年的收成又是个减半的态势,在恢复生产之前,一定要储存足够的量。
对朱达来说,与其说他对李家商队感兴趣,到不说对代州更感兴趣,山西西北部是九边之一的山西镇,山西镇面对的就是河套蒙古各部,所谓的套寇就是指河套蒙古部落,山西镇也是要紧的防区。而代州就是在山西镇大同镇和山西省交汇之处,另外,沿着代州向东,有官道直入北直隶过保定府连接顺天府和京师。
也就是说,代州是某种意义上的四方汇集之地,太平时候,代州向北可以去往大同镇以及更北边的草原各部,向西可以去往山西镇以及西边的河套各部,向东则是去往北直隶以及京师,向南则是太原府以及山西南部各府县,同样的,这些地方的商队和货物也会在代州这边经过和中转,这样的地方人流物流和消息流转都是顺畅方便,想要今后在商业发展,和这边的商队有交情,当然大有助益。
朱达想的长远,那李幢却未必这么认为,朱达再怎么英雄豪杰,对外人来说,毕竟是在这偏僻县城内的出色人物,格局和眼界想必有限,能知道代州在什么位置就算不错,怎么可能还想到具体方位和连接四方的意义,这么想倒不是轻视,在这个时代,人能得到的教育和信息都很有限,没有出过门的人很难知道外面的地理道路方位等信息,朱达这样的是异常
谈定了这些,朱达也没有留客,现在也不是接风洗尘饮宴的时候,只是关照客栈好好接待,在晚饭之前,朱达带着周青云一起去了客栈,为停在院子里的李修灵柩上香行礼。
对朱达来说,这一个月的生离死别太多,有亲近人的,也有萍水相逢的,让他心情颇为沉重,但回到宅子之后却没有回去唏嘘感慨,又把常凯喊了过来。
太阳落山之后,城内屋中就有些黑暗,秦川和朱达早早就点起灯火,在灯火映照下,平铺着的几百两银子让常凯眼花缭乱,怎么都移不开目光。
让你忙活,没有让你先垫钱的道理,这五百两你先拿去用,账目记清,咱们一个月算一次。朱达大方的说道,现在他安排下去的事很多很琐碎,要不少人手东奔西跑的,如果不给足了银子,常凯或许尽心奉承,其他人就未必会用心做了。
我的小爷,有钱也不是这么折腾的,你以为家里有个聚宝盆吗?常凯倒是不见外,很是心疼的说道。
我们就是要造一个聚宝盆出来,这些钱你当个药引子,慢慢的就能钱生钱了,现在花的,咱们今后十倍百倍的赚回来。
都知道朱兄弟你点石成金,可你流水一般的花银子,这让老常我心颤,这能赚回来吗?
且看我慢慢做,明日里你安排你手里信得过的人手,两人一组,三人一组,去咱们县和临县和卫所挨着的边境路口宣扬,就说郑家集已经荒废了,想要安顿补给就来怀仁县城这边,公平买卖,绝没有匪盗侵犯,没有官差敲诈,也把这个消息给咱们县里的官面上和地方上的各位,我招商引资进来,后面有大伙的好处,谁要只看眼前这点,别怪我不客气。
朱达描述的这些事,常凯大概能想明白,因为有河边新村和郑家集的例子在前,逻辑很清楚,常凯只是笑着夸了句:招商引资这个词好,朱兄弟真是有大才!
第二百一十九章 缺可靠的人
等送走了常凯之后,秦川已经回到了家中,秦举人拜访知县之后,还特意去了户房经承周贵家中吃午饭,既然知县老爷这关过了,那么接下来就该敲定具体的细节。
吃过晚饭,朱达秦川周青云和李和聚在了书房,李和坐在桌边,桌案上账簿展开,他手拿着笔正在记录,边记边沉声报数:今日朱达支取五百两给常凯,叔父今日支取一百五十两做礼物。
这是朱达和秦川共同的决定,支取银子的时候要清楚记账,每日里要对账核算,说清银子的用途。
就算自家人也得账目清楚,为以后做出个规矩来。朱达从前在河边新村就说过这番话,秦川深以为然。
等应募的青壮们来到,安置住处,每日里的耗用,还有各项杂费使费,到时候会列单子出来。朱达说了接下来的打算。
秦川沉思片刻后缓缓点头,开口说道:现在就是些人情往来的花费,只是这收拢无主田地的事一开始,银子就要流水般的花出去,虽说是要和县里各家共同出资,但官差做事习惯克扣,想要让他们用心,还得考虑这个克扣,除了这个克扣之外,还得防着县里的银子和粮食不够用,真要到这一步,咱们要贴补的就多了。
这些话让李和倒吸了口凉气,放下笔感慨说道:还以为咱们手里的银钱多到花不完,这么说还不够?
只有最坏那等境地才会如此,但你放心,大伙也宽心,绝不会到这般境地。朱达这话说是安慰又不像,但话里面蕴含的信心大家都感觉出来了,秦川倒是能听出朱达可能有些打算,不过朱达不说,他也不会去问。
第二天清晨天亮的有些迟,因为阴云密布,还有细碎的雪花飘落,以经验来看,倒是不会下大雪,虽说就一夜的间隔,可大伙都能明显的感觉到,今日比昨日寒冷许多。
常凯倒是热情如火的早早赶到,昨日里朱达交办的招商事宜,他已经安排好了人手,舍得花银子使费,自然有人愿意出力做事。眼下城外各处还说不上太平,所以每个方向上都安排五个人结队,除了干粮用具之外,还带着刀棍兵器,这样的准备下,遇到危险也有一战之力,共有四队人去往四个方向,就是怀仁县和周边接壤的官道路口处。
朱兄弟,你这个主意真是好,外来客商还是认本地官府的,在大伙心里,本地豪强士绅肯定偏帮本地,我等吏役吃人不吐骨头,有品级的官员多少要有几分公道。常凯笑嘻嘻的奉承了下,但他所说的是真心话。
昨日里安排常凯调集人手去宣讲招商,朱达特意让常凯去衙门里弄了几张告示,大体上是说怀仁县城处事公道,治安良好,希望各处商队来这边休整暂住,一定会有宾至如归的感觉,冠冕堂皇说了一通后,还盖上了知县的官印。
尽管告示上写的是白话,但派出去这二十个人都不认字,还得找人和他们说了大概的意思后死记硬背过去复述,南下北上的商队里面认字的比率比白身副役们稍高,但也不是每支商队都有,真正能让人产生信任的是那红通通的印记,官府大印代表着信誉和权威。
对于管印的那位知县家人来说,官印用在这等地方没有任何干碍,左右几百文好处落定,后续还有两顿好酒喝,何乐不为。
各位,咱们这次去招商,不是去当老爷作威作福的,而是去当孙子把人伺候好的,把各位奉承上差老爷们的本事拿出来,弯着腰笑脸逢迎,把商队都给我带过来!朱达大声宣讲,下面的二十几人都诚惶诚恐的听着。
集合的地方是在杨守文的宅院,这院子大部分都被烧毁,那些烧成黑炭的废墟和残骸都已经被收拾干净,倒是城内一处难得的封闭空场。
朱达踩在一块石头上宣讲,说完之后,看到这些年轻人满脸懵懂不解,知道他们未必能想通自己所说,但这也没什么奇怪的,在朱达那二十余年的记忆里,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很多事大家都想不通不理解,后来才慢慢接受,这其中也包括招商引资。
我把话给你们说明白了,商队确实不来咱们怀仁,那我不怪你们,要是你们把人吓跑了欺负跑了,三十鞭子打底,上不封顶,我的手段你们都知道,如果你们让商队来了咱们怀仁县住下,哪怕住一晚上,把商队带来的那一队赏一两银子,要是有后续还有厚赏,上不封顶,你们听明白了吗?朱达抬高声音说道。
这番话说完,二十余名年轻人先是错愕,随即露出了然神色,参差不齐的吆喝回答说道:朱老爷,听明白了。
倒是站在一旁的常凯叹了口气,低声说道:又浪费银钱朱达没有理会这边,他看着其他人的表情,这次确认大伙都明白了他的意思,没有培训没有经验,不要奢谈什么意义,直接明确赏罚,让他们知道做和不做的区别,做好做坏的待遇和结果,他们立刻有了动力,也知道该怎么做。
去南路的张进北跟着,去北路的王井跟着。朱达在这两路安排了两个自己,大伙对此没有异议,觉得是理所当然。
安排几队回去再做整备,等常凯也告辞离开后,朱达把张进北和王井叫了过来,郑重其事的说道:他们不是自己人,在外面又没办法盯着,我交办十分,他们能做五分就不错,你们两个就是要盯着他们做到六分以上,明白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