诛明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特别白
朱达咳嗽了声,不管那过来送茶的妹子还是这画蛇添足的话,都让他觉得有点别扭,这才来第二次,张家操办这些是不是有点突兀,但刚才生意谈的不怎么顺,他不想旁生枝节。
张砧并没有送出门来,张大锤倒是悻悻然的送人出来,离开屋内几步之后就小声念叨着说道:本来朱老爷你解释通了就好,我爹这人太小心了,添了不少麻烦。
小心无大错,总得提防些。朱达笑着回了句。
没曾想这句话倒是让张大嘴念叨起来:不说别处,怀仁县各处的兵器怎么来的,张家不做这个生意,自然有人去做,也没见谁家被问罪拿了去,亏得还有衙门的靠山。
清官难断家务事,朱达没有接这句话,两人已经走出了内院,眼看着就要进铁匠铺了,避让过一个搬运的小工,朱达停住脚步说道:我出本钱,你出本事,咱们合伙做一家铁匠铺如何,我占五成一,你占四成九,赚到的银钱你拿七成我拿三成,铺子日常我不管,你觉得怎么样?
这提议说得突然,那边张大锤走了两步才反应过来,急忙停住差点撞到朱达身上,愣怔怔的看着,朱达的表情很真诚,张大锤本来要问出口的是不是消遣小的就没有说出来。
就这么安静片刻,眼见着又有两个人抬着大筐出来,张大锤闷声说道:铺子里还存着四十几根铁枪头,朱老爷若是想要,等小的弄好了送过去。
好,十两银子够不够?朱达说了个价钱,寻常铺面打造的长矛,二百文就可以买一根,过十根还可以便宜算,朱达报这个价钱最起码能让张家铁匠铺赚五两以上。
四十几根铁枪头也值不得什么张大锤情不自禁的压低了声音,下一刻却又说道:若是老爷方便,这银子能不能先寄在老爷那边,等小的自己过去拿,还请老爷不要和外人讲,小的到时候把长矛也送到府上去。
听到这话,朱达笑着点头说道:看你的方便。
接下来倒是无话,张大锤把朱达送出了两条街去,态度殷勤客气,但也没什么不对的,两个带路的副役问朱达接下来去何处,朱达说是去安顿招募青壮的庄子那边看看。
之所以对张大锤提议,是因为和张家父子的商议和出来时的态度,能看出父子两个的倾向有差异,朱达并不想让一个如此小心谨慎,事事考虑风险的人做自己的铁器供应,他不想浪费那么多无谓的精力,今日里很多理由都是现编的,虽说这些事都能圆回来。
出城到达安顿人的庄子要走小半个时辰,走官道的时候还好,等拐到小路上后,同行者里居然就有过去投奔的,年纪不大但都是面有菜色,看得出最近吃过不少苦,边走边议论着招募的事。
管吃管住是不是真的
骗子又能怎地,咱们不是女人,难不成让咱们做兔子去
就算做兔子也得认了,别饿死在城内被狗叼了去,这位老爷说话算数
同行的这几人精神状态倒还好,也没怎么避讳,朱达听到之后忍不住笑,却是在嘲笑自己的灯下黑,想要去城外找的,原来都在城内。
来到那庄子之后,没等副役们去通报谁来了,正在验看收人的那位急忙迎了出来,这位却是认得朱达的,是常凯的弟弟常申,见面很有些惶恐和手足无措,嘟囔了几句没说出话来,居然上前一步就要跪下,被朱达急忙着搀住。
都是自家人,这么客气作甚,现在招揽多少人了?
回回老爷的话,一共一百三十四个!
第二百二十二章 缺人
常凯早上来说是七十三个,到现在已经变成一百三十多个,这大大出乎了朱达的预计,如果按照这个速度增长的话,那计划就要改变了。
自从秦川回城后,自己的判断就总是有偏差,朱达一边随着常申向里走,一边自我检讨,是不是因为要做的事情太多而精力有限所以做不过来。
你是哪里的?
我是青羊村的。
听到身边有这个对话,朱达停下了脚步
你从城里过来还是从青羊村来?
当然是从城里,我们村哪还有人,哪里也没办法活人啊!
想要被招募的人都会被问几句来历和经历,朱达和常申正好走在这里,从身边副役打招呼来看,验看收人的这些也是衙门的白身副役。
看来老赵他们白跑一趟了,那边应该都没什么人了那不是朱老爷,快站起来见礼。招募青壮的几个人态度很是散漫,对待那些难民青壮的做派就和城门处查验没什么区别,他们倒是认得朱达,急忙陪笑着起身迎接。
说说这两天过来人的情况,都是从何处来的,何时多,何时少,他们都愿意来吗?朱达开门见山的问了四个问题。
昨天都是从城里来的,今日里倒是有两拨从方各庄和南水集来,昨天开始的时候人不多,下午人就多了,今天上午人很多,现在已经见少。回答这人说得磕磕绊绊,不过思路很清晰。
方各庄和南水集距离城墙不过三里地,与其说是城外村寨,倒不如说是县城的外延,朱达从这回答能推论出几件事,县城内外该知道消息的都已经知道了,该来的差不多也都来了,而遭难的各处地方不会有太多人过来。
得出这些推论后,朱达心里多少放松下来,到这时候却注意到回话那人欲言又止,脸上带着几分犹豫为难,朱达笑着说道:有话尽管说,我又不会吃了你们。
这话让气氛多少轻松了些,欲言又止那人明显被身边同伴拽了下,似乎有什么暗示,不过那人眼神交流后,还是对朱达说道:朱老爷,有桩事要跟老爷告罪,小的们知道老爷只要年轻男丁,可这两日来投奔的有那么十几家拖家带口的,小的也都收留了下来,老爷若是觉得不妥,小的这就赶他们走,可这天寒地
这人接下来的话没说出来,他身边人都顾不得暗示了,直接推搡了一把,打断了这话,然后两个人一起对朱达赔笑。
朱达看了看起身说话这人,虽说留了点胡须,可看着最多也就是二十出头,比起这些日子见过的白身副役来显得文弱,更难得的是,他面前居然摆着一本册子,边上还有笔墨砚台,难为这天气没有冻住。
我说过可以全家安置的,你怎么会觉得我只要年轻男丁?朱达笑着问道。
老爷,是我想得,我想着老爷要青壮无非是种地扛活,年轻男丁能赚,其他的就是累赘,老爷和我们说这个,只不过为了我们好做,是和常头客气另一人却抢着说话,这位虎头虎脑,看着比先前回话那位还要年纪小,就是他拽了下推了下,小动作很多。
肯定不是你想的,你说这些就和死记硬背没个区别,你们俩把名字报上来。朱达没好气的打断了这虎头虎脑的解释,直接问了名字。
在场的共有九个人,带路的两名副役,这边招募人手的两个白身,还有正在应募的几名青壮,即便不知道朱达身份的人也觉得气氛不对,这四个认得朱达的都有些惶恐了。
小的付宇。那个文弱些的回答说道。
小的孟田,朱老爷,这些事都是小的一个人的主意,要打要杀小的愿意承担。那个虎头虎脑的一边报出姓名,一边抢着揽事上身。
朱达还没说话的时候,那付宇却拿肘子碰了孟田一下,脸上的神情很严厉,示意他闭嘴,看到这个互动,朱达脸上露出微笑,开口问道:付宇,能想到为什么收容青壮不难,难得是设个套,套住我一起行善。
这话说出,付宇眼睛瞪大了些,随即恳切的说道:朱老爷,这些人家好不容易逃脱大难,又幸运的碰到老爷行善,如果因为老爷的善事骨肉分离,那这就好事变坏事了,冬日里天寒地冻,他们又缺衣少穿,没个去处的话,真可能会家破人亡。
那边朱达还是微笑着没做声,到这个时候大家倒是不怎么紧张了,只是不相干的几人心里犯嘀咕,心说这位朱老爷的年纪最小,可这个场面里朱老爷的年纪看着最老成。
付宇有点紧张,盯着看了看朱达脸上的表情,咽了口吐沫又说道:老爷招来这些人想必是图个长远,可有家有口的来这边,心里有个牵扯,走得就不是那么容易,对老爷的打算也有好处。
听着付宇在这边说,其他人很有些恍然大悟的样子,朱达脸上的笑意越来越盛,只是点头说了句:好!
到这个当口,常申总算反应过来,看了看朱达,又看了看付宇和孟田两人,有些畏缩的说道:朱老爷,他俩都是自己人,可能不小心办了错事,您可千万别责罚。
朱达笑了起来,这笑声让众人心里更是不安,朱达止住想要进一步劝说的常申,指着付宇说道:脑筋清楚,临事不乱,好!
每个人都没反应过来,朱达又指着一旁摸不到头脑的孟田说道:愿意为朋友挺身而出,好!
朱达说完后没有多话,只是催促着身边常申带路进去,等他走远些,呆立在这边的几名差人面面相觑,孟田看着付宇说道:这是不怪罪我们了?
不怪罪了,还夸了两句。付宇下意识的回答说道,看了会又是低声念叨几句:这老气横秋的,做派和四五十岁的老爷们差不多。
那位就是招人的大老爷?有旁观刚才那一幕的报名青壮询问,有这句话问出来,大家才算是恢复正常,付宇笑着坐到椅子上,对毛笔哈了哈气,朗声说道:你们有福气了。
如果是常凯在场,就已经把朱达想知道的消息全说清楚了,常申到现在还是糊涂着,只是默默的跟着向前走,两个人才出了前面的院子,就下意识的皱眉捂住鼻子,因为气味太难闻了。
朱达一闻到这个味道,下意识就想起去郑家集外围时候闻到的,人多聚集,没有什么清理,就会弄出这个气味来,当他走进聚集地的时候,发现和他想象的区别不大。
这边其实是田庄的几处粮囤以及大棚,粮囤大棚除了储存田庄自产的粮食之外,还有存放货物的功用,距离城池这么近的田庄,从某种意义上和郑家集外的大场院差不多,所以除了存粮的草席仓之外,还有竹木搭起的大棚仓。
草席粮囤里面应该装着粮食,可大棚仓却是空置,但所有收拢来的青壮和家眷都在外面呆着,因为粮囤仓库围着,这边倒是避风,可天气终究冷下来了,看着在场的百余号人都没什么厚衣服,彼此依靠着瑟瑟发抖,看起来很可怜。
人是可怜,可场面又看着让人心烦,就和土地庙周围的垃圾场一样,什么脏污之物都见得到,好在没有便溺,不至于太过恶心,被收拢来的每个人看着都有些迷惘和麻木,在一个月前他们还想不到自家会落到这般境地,没有任何准备,自然就没有任何打算。
朱达和常申站在一边那么肆无忌惮的看,被看到的青壮们都没有太大的反应,让朱达没有彻底失望的是,年轻人大多还有点愤怒。
他们吃的是什么?
早晚各一碗糊糊粥,加了盐的,按照老爷吩咐,先不给他们吃饱。
有嫌弃的吗?
哪还能嫌弃,有人两天没吃饭了,求着多给不敢给,生怕吃出个好歹来。
饥饿的人如果吃得太饱很容易暴毙,在这个时代这是常识。
朱达点点头,他对眼前这场面不怎么满意,但也知道这已经是中规中矩了。
晚上十二岁的孩子可以多吃半碗,你安排人盯着,要是有大人来抢就狠狠的打,把大棚仓都清出来,有干草就多铺些干草,让他们晚上睡在上面,单独隔出一间来,把女人和孩子安顿下去,还有这些破烂全都收拾了烧掉,谁要拦着也狠狠的打,明天上午我还要过来。朱达沉声说出自己的安排,说完之后还不放心,让常申复述了一遍。
收容难民该如何做,做成什么样子,朱达有自己的判断,也知道自己来做会有怎样的理想效果,但一人不能二用,要忙的事情太多没办法兼顾,县城里面能用的人太少。
朱老爷,这些活计小的一个人怕是做不好,小的这就找我哥哥来帮忙。
让那个付宇和孟田帮你!
感谢大家的订阅和月票,感谢人穷志更短hc1978brian panny文明奇迹小齐有金子的穷人几位老友的打赏,感谢大家
第二百二十三章 结队出城
朱达在田庄内没有耽搁太久就回到城中,做的事越深入下去,就发现要做的越多。
临到城门关闭的天黑时分,又有人进城报信说,如今田庄处共有一百五十二人,这是将老弱妇孺都算在其中,从昨日到今日应募人数变化的趋势,明后天也不会有太多人过来了。
朱达回家后先和秦川说了打造工具和兵器的事,秦举人简单问了几句后,就写了个条子给朱达,明日拿着这个条子去县衙就能换出用印的文书来,让张家铁匠铺再也没什么疑虑担心,除了找秦举人拿条子,朱达把整个宅子里的人都发动了起来,李和带着车把式在全城采购,这个时候店铺货栈都已经打烊关门,少不得一家家敲开,真金白银买卖,谁也不会有怨言。
第二天朱达起的很早,十几名家丁也都早早起来,穿戴整齐,长矛投矛都是带上,现在可不是简单的捆扎在身上,而是专门做了背带,粗看倒像是妇人背负婴儿的襁褓包袱,但在这背带后背的部分上却有六个细长的口袋,恰好可以把短矛和投矛器插在里面,翻手从后背拔出来的时候也很方便,而且这背带并不妨碍包袱之类的营生挂上去。
这不就是个可组合的运动包。朱达看到这个后,说出了谁也不懂的名词,不过大伙就顺着这个名字喊做行军包,这是董家车把式的婆娘做的,她心灵手巧,带着其他几个妇人做出了这个,好在十几个包花费的工夫不算多。
朱达也没亏待董家,除了材料费和工费之外,结结实实的赏了五两银子过去,让只想着讨好朱达的董家两口子欢天喜地。
天越来越短了,他们起来的时候,天空还是漆黑,东方天际依稀有些白色,稀薄的好像是幻觉,秦家的下人正在厨房里操持早饭,这三天城内的宅子收容了六名中年男女做仆役,伺候秦川父女的起居,即便对需要早起的仆役来说现在也太早了,哈欠两天连院子里都能听得到。
家丁们都很安静,他们真正经历战斗和死亡不过几天的时间,可那几天的经历让他们从头到尾改变很多,尽管生活又渐渐舒缓下来,可这种全副武装的早起让他们每个人都绷紧了。
厨房里才有食物的香味飘出,就听到外面有纷杂的脚步声响起,这个时候整个县城都极为安静,一有这样的动静,立刻让狗狂吠出声,整个县城瞬时间变得喧闹不少。
在朱达来之前,怀仁县城养狗的人家并不多,可那一夜方家和杨家被灭门放火之后,富贵人等就家家养狗了,而且就集中在县衙这一圈,晚上一有惊动就是狂吠不止,很是让人心烦。
朱兄弟,我带着人过来了。外面响起常凯的喊声。
那边打开了门,当先一人就是常凯,身后还跟着二十余名青壮,这些青壮都是短袍短袄的打扮,有人还带着皮帽子,手中拿着木棍铁尺之类的家什,懂行的一眼就能看出来历,他们是三班出身的差人。
若是常在县内的人此时在院内,就会觉得眼前的场面很别扭,这些青壮差人平日做的就是动手动武的差事,捉拿案犯,弹压混乱,下乡收税,甚至围剿匪盗,都要他们出动,是县内数得着的武力,又有官府王法做后盾,这伙人在县内从来都是趾高气扬,目中无人,可今日里却都是畏畏缩缩的样子,一个个颇为拘谨。
今日一切听我号令,不会有太多辛苦,事后不会让大家白忙,先吃早饭。朱达站出来简单说了两句,这些青壮差人都连忙答应了。
常凯笑嘻嘻的来到朱达身边,在偏房有他们一张桌子,朱达周青云还有常凯是上桌吃饭的,但朱达端碗拿着面饼来到院子里吃,周青云跟上,常凯摇头照做,院子里虽说没风,可这个时候很冷,怎么也是不舒服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