诛明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特别白
朱达用手轻轻敲击着桌面,沉吟着继续说道:我这边缺的东西还很多,我还要粮食,粮食运来多少我要多少。
我们商队小本生意,运粮食运不了多少老管事李富急忙插言说道。
话才说了两句,就被李幢打断,李幢一边递个眼色过去,一边大包大揽的笑着说道:既然朱兄弟开口,那我们就想想办法。
任何地方都产粮食,说不上是土特产,不是荒年灾年也根本买不上价钱,而且耗费运力,当然不愿意做运粮的生意,老管事的反应是正常的,但李幢的反应也没错,他下决心运货来怀仁县给朱达已经被证明是对的,他就有把握下第二个决心了。
价钱上一定要让朱兄弟得了实惠,怀仁县这边没什么特产,要是有什么好卖的货物,那就更好办了。李幢笑着说道。
李幢这番话里有两层意思,一层是说尽自己所能要给朱达让利,另一层的意思是说,如果回程的利润不高甚至不赚的话,那也让不了太多。
朱达点点头,对方说的很实诚,如果在怀仁县收购不上合适的回程货物,那只能是收一些不赚或者微亏的,或者是去其他州县卫所收购其他好卖的货物,前者不赚甚至微亏,后者加上多出来的脚程,那也赚不了太多,在商言商,不赚钱的生意没有人愿意长做。
若是从前,这边还有些塞外的特产,可鞑子入寇那桩祸事一出,这六七个月内怕是不会有这些了,至于其他,怀仁县有的,其他处也不缺。朱达缓声说道,他倒没有避讳太多。
在郑家集还没有被毁灭的时候,回程的特产是不缺的,可现在一切休提。
从前行商,若是一切顺利,到郑家集就可以回程了。李幢苦笑着说道,从前的郑家集就是货物集散之地,往往是行商队伍的起点或者中点。
朱达夹了块羊肉慢慢咀嚼,他心中在盘算,如果没有合适的特产,是不是把盐洞里的盐让他们带一车回去,不过朱达很快否定了这个想法,私盐生意不是谁都能做的,让李家商队沾这个,别最后闹出祸事来。
朱兄弟不要为难,总归能想出办法来。李幢笑着说道。
朱达端起酒碗致意,和对方碰了下,沉声说道:不能让你做亏本的生意,还要让你赚到钱。
在一切都是计划的时候,讨论太多也没有意义,这一晚朱达喝的不多,但客人们都很尽兴,散席的时候其实也不晚,不过疲惫的商队等人还是早早的睡下。
雪仍未停,雪夜里的田庄很安静,除了值守的人巡逻之外,再也没什么动静,朱达让常申和李和各自去忙,他一人走在雪地中,边走边想。
常申与李和都不太理解朱达为什么面色沉重,反正自家这边能赚到,反正需要的都能送来,那还管对方赚多少作甚,那李家商队又没有亏本。
朱达发愁的恰恰是李家商队赚得太少,如果总是靠着高价和现银,那么自家太亏,如果靠着人情,那么对方太亏,朱达想要做的是郑家集和河边新村那样的体系,一个能自循环的合理体系。
不过自己对怀仁县城确实不熟悉,朱达准备明日里群策群力,看看其他人能不能想到自己想不到的。
在田庄里这么漫无目的地散步,雪花落在身上厚厚一层,朱达也没有发觉,当走到差人和家丁们住处的时候他才反应过来,这才将身上的雪抖掉。
之所以停住脚步,是因为听到了有人在低声诵念,朱达马上听出来是孙伍的声音,此处是田庄内最可靠的地方,所以孙五也被关押在这边。
三圣保佑,福泽众生这低声吟诵,让着安静的雪夜更加安静。
朱达迈步走了进去,他想和这个孙五聊聊,现在田庄里没有人吃闲饭,朱达也不准备白养这孙五太久。
感谢大家的订阅月票和打赏,谢谢大家
第二百五十二章 不浪费一个人
朱达走进这院子的时候,院子里的气氛安静和睦,家丁和年轻差人们正在洗漱收拾,准备休息。他们聊天的时候都把声音压得很低,因为朱达在田庄里实行消静,在田庄的力量还没有成长起来,不足以保护自己的时候,就一定要小心防备到极处,比如说夜间的安静无声,让潜入的外人容易暴露,让夜间的示警和船队更容易听到,也让所有人习惯纪律的约束。
年轻人总是很容易玩到一块去,没做家丁之前,朱达这边的年轻人看差役们都是高高在上的大老爷,而此时的年轻差人们又很想和朱达的手下交好,双方都怀着善意和热切,自然能玩到一起。
朱达对此是乐见其成的,这些年轻差人就是怀仁县的良家子,还没有被衙门彻底腐坏掉,是值得招揽的人才,但想把这些人抓在手中,就不能和对难民那般了。
看到朱达进来,家丁和差人们都吓了一跳,离得近的迎上来,离得远的则是肃立当场,虽然家丁和差人们内外有别,可这些日子轮换下来,年轻差人们听朱达安排调配,已经习惯把朱达当成他们的上司。
你们忙你们的,王井你带我去见孙五。朱达挥了挥手说道。
王井笑着答应了,走在前面引路,他脸上的伤早就好了,朱达杀张巡检的原因之一,就是张巡检殴打王井挑衅,有这层因果在,大家都觉得朱达特别看重王井,不然哪有为一个家丁去杀朝廷命官的道理,所以王井在家丁和差人们中的地位水涨船高。
等看重朱达和王井进来内院,家丁和差人们才从绷紧的状态中松下来,在刚和朱达接触没几天的时候,差人们对自家这种反应都觉得很奇怪,心说自家怎么会这么敬畏一个这么年轻的外地小子,到现在则是自然而然,觉得是理所应当的。
虽然虽说安静肃然,不过气氛非常好,家丁和年轻差人们就好像是多年的老友一般。
朱达进院子之后,有家丁和差人朗声问候,院子里这么安静,按说内院的孙五应该听到了,可孙五的诵经声依旧没有停,让刚刚喧闹的院子重新安静了下去。
听着他念经,你们晚上是不是很容易睡着?朱达笑着问道,他现在的心情变得轻松了不少。
王井一愣,随后反应过来,挠头笑着回答道:老爷怎么知道的,这念经开始听着心烦,但听几句就睡着了,兄弟们还在开玩笑,说是以后听不到这念经是不是就睡不着觉。
他在这里没有折腾吧?朱达问道。
回老爷的话,他老实得很,让干什么就干什么,关在院子里的时候就是念经,有时候还问能不能帮我们干活,大伙都没理会他。
朱达点点头,随便在院子里找了一处坐下,开口说道:把他喊过来。
老爷,天下着雪,进屋子里多好。
夜里雪地很亮堂,我挺喜欢的,喊他出来吧。朱达笑着说道。
若换了别的家丁,可能还会愣着争辩两句,王井则是笑嘻嘻的照办,打开屋门把人领了过来。朱达将近大半个月没见到孙五了,这些日子不见,孙五倒是比当初看着气色好了很多,可能这些日子都关在屋中吃饱喝足,又没有劳作,人变白了不说,还胖了些许,配上这少见的沉静而不麻木的神态,看起来倒有几分秦举人的意思。
状态变好,孙五的态度倒是没有变化,走到朱达面前就恭敬地跪了下去,跪在雪地里可说不上好受,可还是那么跪了下去,朱达知道孙五不是跪他,他跪的是自己,他是在内疚,为自己赎罪。
我这里不允许传任何教,佛道我还能让他们活,其他的死路一条,我看你还想为乡亲们做些事,所以当初没有杀你,现在我想问你是什么打算,是要死还是要活?朱达缓声说道,他很喜欢在雪地里的感觉,旁人觉得奇怪,大同这边哪年没有几场大雪,但在朱达那二十多年的人生记忆中,冬天的雪可是越来越少的。
孙五本来跪在那里,听到这话后上身也伏低下来,额头碰地,几乎是个五体投地的姿势,趴在那里闷声说道:老爷,小的要活,小的犯了那么大的错,犯了那么大的罪,连累了那么多人命,要是这么干脆死了,怎么对得起天上地下的那么多冤魂。
说着说着,孙五的声音里就带上了哭腔,还是继续的沙哑着嗓子说道:小的从前信的是弥勒和无生老母,非但没有护佑,却带来了祸事,这一定是因为我信的不是正道,小人要去拜真正的佛祖,行佛门正道
听到这里,本来闭目抬头的朱达低下了头,看向孙五,脸上浮现出冷笑,借着屋内灯火和雪地反光,王井看到了朱达脸上的表情,他不动声色地把手放在了刀柄上。
可小人又有何脸面自称信佛,小人今后只想把这条命用在报偿乡亲身上,只要是为乡亲们好的,小人上刀山,下火海,粉身碎骨也愿意。孙五把话说完。
朱达脸上的冷笑不见,只是缓缓点头,王井的手也从刀柄上移开。
可能这些日子一直在诵经,孙五的话还没有说完:小人手上有几个方子,能治常见的病,也懂些跌打损伤,现在老爷这边养着这么多人,都还能用得上。
朱达点头的幅度大了点,语气愈发温和,好像拉家常似的说道:治病救人是好事,治好一个人,是实实在在的一份功德,你要是想赎罪,就扎扎实实去治病救伤,要是从前那装神弄鬼的营生在弄起来,害了你自己不说,也害了那些听你教唆的人。
请老爷放心。趴在地上的孙五斩钉截铁地说道。
朱达没有和孙五说更多的话,他和看守这边的家丁以及差人们说,从明天日出时起,孙五就和难民们一样了,但今夜还是要严加看守,这其实也是一种试探,如果孙五心有怨气,那说明就不是心甘情愿的赎罪,夜里当然会有人检查孙五的表现。
王井送朱达出宅院,一直是欲言又止的样子,等送到院门口的时候终于忍不住说道:老爷,小的大胆说句话,小的这些年也见识过教门的勾当,这些人麻烦的很,稍不注意就会闹出乱子来,这孙五心思太重,还不如直接杀了干脆,知道药方,懂得跌打的,也不是那么难找。
纪孝东和刘南他们没那么多心思,让做什么就做什么,你想的比他们要多朱达没有回应王井的话,反倒是另起了个话头,王井却吓得脸色都变了,朱达笑着摇摇头,继续说道:想得多不是坏事,但要想得周全,想得明白,孙五在我们眼皮底下,如果想要折腾,直接杀了就是,但如果他变成我们的人,除了治病救人是个帮手,如果还有教门的人藏着,或者招募新人的时候有教门的人潜入,那么你说谁会第一个发现?
要是孙五不说呢?
只要盯孙五盯得够紧,谁和孙五联系,谁不对劲,很容易就能发现。
王井恍然大悟,如果孙五是自己人,那么他就会成为朱达的眼线,如果他成不了自己人,那么他就是诱饵,王井越想越是佩服,自家这位老爷年纪比自己小,也远没有自家经历过的颠沛流离,世间百态,人心险恶,肯定也没有自家经历的多,可怎么就能如此的周到缜密。
看着朱达在雪中远去的背影,王井呆立了片刻,用手拍了下额头,眉开眼笑,自家的殷勤和上进还是有了回应,老爷已经对自己另看一眼了,肯定会有所关照。
就这么在田庄里转了一圈,朱达特意去难民居住的棚户那边看了看,这样的大雪如果没有安排布置,棚子棚舍甚至房屋都很容易被雪压塌,没有了遮蔽处,住户很容易被冻死,去到难民的住处看过,朱达才放下心来,李和和常申把他的安排执行的很好,难民们也是本乡本土的百姓,对这样的大雪该如何防备也有经验。
在屋外有煤块搭起的火堆,烧红的炭火会被装在破瓦盆里拿到屋中取暖,所以难民青壮都是分为四队,轮流值守,没半个时辰就会去房顶屋顶上的积雪,这样虽然辛苦些,却总比房倒屋塌冻死人要强。
该安排的都安排,但朱达还是没得到答案,到底要给李家商队准备什么货物,没有人给朱达启发。
或许是因为下雪,这一夜格外宁静,朱达睡得很好醒来很早,他的屋子有火炕火墙,当然很温暖,这也算是头领的特权吧,朱达打开屋门之后,下意识的眯了下眼,因为雪地反射光芒很亮,朱达知道,如果出了太阳的话,雪地反射的光芒恐怕会很刺眼,之所以到现在这个程度,因为天还没有放晴,抬头看天果然如此。
谢谢大家了
第二百五十三章 有着落了
家丁和差人们都和朱达差不多时候起来,帮庄客们准备早饭的时候,家丁和差人们已经开始领着难民们扫雪了,按照值夜的人说,在深夜的时候雪是停了一会,就这么时断时续地下到天明。
朱达吃过早饭之后,也拿着工具上街扫雪,看着他都开始劳动,田庄里能动的人都动了起来,就连商队的管事和伙计们也加入扫雪,整个田庄一片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
在扫雪的人群中,朱达也看到了孙五,能看得出,难民们很欢迎他回来,很是有十几个青壮围在身边,王井和两名家丁带着他们那一队。
从前下雪,哪一次不冻死人和牲口,下雪的时候还怕房倒屋塌,雪停了还怕冻死人畜,可这次大伙担心什么,吃饱穿暖又能烤火,晚上又有人盯着,浑身热乎乎的,咱们还担心什么,在没遭灾之前,下雪后谁有心思扫雪,肚子都吃不饱,哪有力气干活,就算是吃饱了,又哪舍得把这力气用在这扫雪上
顺着声音的方向看过去,却是位中年难民在那里大声说话,这难民朱达还有印象,因为他是带着老娘和妻儿一共五口过来投奔,鞑子入寇这样的大难,这个难民不但能逃出来,还能带着家里的妻儿老小逃出来并且支撑到现在,的确是和其他的难民不太一样,中年难民说的这些话可能有讨好的意思,也可能是发自内心的感慨,毕竟他说的是实情。
听那难民感慨说话,朱达的主要注意力还放在孙五那边,却看到孙五说了两句话,身边十几个人都露出赞同的表情,还有人在拼命点头,那莫家四兄弟的老二吆喝道:老哥你说得没差,这日子过得倒是比从前还要好些!
朱达还注意到了王井脸上的微笑,虽然没听到孙五说什么,但看到各方都是这等反应,想来孙五遵守了昨夜的承诺。
田庄里面的男人们都忙得热火朝天,妇人们忙着做饭帮忙,最兴奋的则是孩子们,不管是庄客的还是难民的,他们都是兴高采烈,这么大的雪对他们来说是难得的新奇体验,可以玩的太多了。孩童们除了堆雪人,打雪仗之外,还发现了一桩更好玩的事情,原本田庄扫雪,无非是堆在空地和沟渠里,可这次全部运到田庄外面,把田庄外那圈并不完整的土墙给补齐了,甚至还能加厚加高,孩子们还以为父母长辈也在玩游戏。
朱达当然知道这雪墙挡不住真正要进来的人,但这圈雪墙多少是个防备,给这个田庄多少加一两分把握。
上午训练完毕之后,本该到来的城内车队还是不见踪影,应该是被积雪拦阻住了,朱达在午饭之后又领着全部的青壮男丁开始清扫田庄通往城内的道路,凭他们这几百号人,想要打通田庄和城内的道路不太可能,但能扫一段是一段,但朱达并没有把扫雪当成主业,下午的训练还是正常进行,上午的时候商队上下在休整忙碌,下午的时候则是来围观训练,这样的队列操练让他们感觉很新鲜。
下午才训练了不到半个时辰,雪又开始下了,难民们身上御寒的衣服都算完备,家丁和差人们自不必说,运动的时候身体正是热火,也不会因为下雪而停止,每个人都是全神贯注,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这雪要下个几天,草原上恐怕要闹白灾
朱达训练的时候也很专注,但商队里的这句谈话却让他在意起来,训练暂停休息的时候,朱达本想去问一下,放哨的家丁却来回报,说是城内的车队来了。
朱兄弟,为了今天这趟货,城里可是冻了不少人。一见面常凯就如此说道。
田庄下雪,城内也在下雪,城内通往田庄的道路被积雪封堵住了,大家知道田庄的物资足够用,缓几天再送也不是不行,可常凯不这么想,他觉得还是万无一失最好,秦举人也这么想,既然这二位觉得车队今天一定要过去,那整个怀仁县就跟着发动了起来,除了车队本身的人手之外,还特意征发了一百五十二人的名壮扫雪开路,就这么一路折腾着,总算在下午到了田庄。
原想着今天扫雪以后就省事了,可看这见鬼天气,怕是再来还得这么折腾常凯向朱达抱怨说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