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唐锦绣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公子許
房俊虽然不愿与她过多瓜葛,却也不好拒绝:“有劳妹妹了。”
李玉珑便神采飞扬,快步走出书房,裙裾如蝴蝶一般翩然起舞
见到房俊明显松了一口气的模样,李勣似笑非笑:“吾与汝父君子之交,反倒是你们这些小辈亲近得多,倒也不错。”
若说满朝文武当中有谁让房俊琢磨不透,首当其冲便是英国公李勣,房俊对其之忌惮甚至还在长孙无忌之上。此君看似儒雅随和、文质彬彬,颇有“儒帅”之雅致,实则城府深沉、智谋过人,最擅隐忍,脸上似乎永远挂着淡淡的笑意,内里却是让人看不透。
此君由降将而官至极品,成为大唐帝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辅之首,同时还能牢牢把持兵权,且不受李二、李治两父子之猜忌,可谓情商高绝、手段莫测,若不是孙子走岔了路,有唐一朝李家都将是第一流的显赫门庭。
房俊摸不准李勣的用意,该不会真的打算将闺女与那杜怀恭和离,然后嫁给我做妾吧?
赶紧问道:“自当遵从叔父之意不过叔父今日派人大张旗鼓将小侄叫来,可是有何吩咐?”
如今陛下易储在即,首要之目标便是剪除东宫羽翼,以免易储旨意颁下之后引起激烈反弹,掌握兵权的自己与李靖必将先后遭受打压、虢夺兵权,这个时候任何与东宫过从甚密者都将北李二陛下忌惮、猜疑,更何况是李勣这样宰辅之首、天下名帅?
如今闹市之中公然相邀入府私会,只怕今晚李二陛下夜难安寝
李勣示意房俊用茶,态度和蔼:“你房俊今时今日之地位,何需小心谨慎、如履薄冰?伸头一刀,缩头还是一刀,并不会因为小心翼翼而致使局势有任何改变。既然如此,何必避其锋芒,不如勇往直前。”
房俊摇头道:“天下大势,名分大义,吾等身为臣子自当尽忠王事,固然偶尔有些磕磕绊绊,但立场要坚定,态度要诚恳,有错就要认,挨打要立正。”
开什么玩笑,你这个城府深沉、深谋远虑的阴险家伙怂恿一句,咱就真以为自己功高震主,是个可以与李二陛下掰手腕的人物了?根基深厚如你,不也是夹着尾巴任凭李二陛下捏圆搓扁,低头认怂?
当真被你灌几口迷魂汤便嗷嗷叫着向李二陛下发起冲锋,那我可就真是个棒槌了
“挨打要立正”这句话最初便是出自房俊之口,如今在长安纨绔子弟当中广为流传,许多时候被予以自嘲,此刻由房俊口中道出,足以见得房俊的态度。
李勣失笑:“你以为我在诳你?”
房俊自然不予承认:“是小侄心知君臣之别,更有忠君之心。”
“呵呵”
李勣笑着摇摇头,这小子滑不留手,能够有今时今日之功勋、地位绝非幸至,单只是这份面临困局之时没有慌不择路拽住一把稻草便不撒手,而是依旧保持着的谨慎小心,便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得到的。
喝了口茶水,他笑看着房俊问道:“你以为待到陛下知晓我与你私下相见之事,会如何做想?”
房俊苦笑:“所以叔父何必害我?我如今已经被陛下虢夺兵权,若老老实实听从旨意也就罢了,或许念及往昔功勋尚能老一个闲散差事平稳度日,只要稍有异动,必然大祸临头。”
李勣看着他,缓缓道:“既然你早知如此,又为何径自前来?”
无论陛下的胸襟多么宽广,对于臣下多么信任,可当东宫柱石掌握着右屯卫、水师的房俊与李勣这样的人搅合在一起,都必然心生忌惮,从而采取必要之措失来应对有可能出现的危险。
而这种所谓的“措失”,所针对的只可能是房俊,绝不可能是李勣
房俊也坐直腰杆,目光灼灼的看向李勣,沉声道:“因为小侄要来看看,身为帝国宰辅的英国公是否有一颗为国为民之心,是愿意屈从于权威随波逐流,还是志向不息,愿意为了大唐江山以及天下百姓不至于陷入动荡之中而有所作为。”
除去心如铁石的李二陛下以及利益即得者,但凡朝野上下的有识之士,谁不知道易储不仅会使得天下陷入动荡,更会影响大唐帝国以后每一任新君之即位?
李二陛下当初靠着“玄武门之变”登上帝位,无论如今对外如何粉饰,如何鼓吹当初李二陛下是怎样的身不由主,但“逆而篡取”乃是无可争议之事实,“杀兄弑弟、逼父退位”必将载入史册,成为永远洗刷不掉的污点。
若是再太子未曾有明显过错之情况下坚持废黜储君,无论扶立哪一个皇子为新的储君,则大唐开国以来的皇位传承未有一次是依照“宗祧承继”的普世观来进行,必将给后世之君做出一个极坏的榜样。
不是嫡长子?不是太子?
没关系,只要你肯去争、去斗,便终究会有一线希望逆而篡取
如此一来,大唐的帝位传承便将陷入骨肉相残、兄弟阋墙的深渊之中不可摆脱,每一次皇位传承都将伴随着腥风血雨残酷杀戮,直至一点一点将帝国元气耗尽,诺大帝国于内斗之中轰然崩塌。
他知道以李勣之智慧自然看得透未来,但他不知道李勣会否愿意为了大唐的将来而去违背陛下的旨意。
果然,李勣听闻这番话语之后陷入沉默,慢慢的呷着茶水,直至一杯茶水饮尽,房俊执壶给他杯中续满,这才缓缓说道:“正如你所言,大势不可违,螳臂当车实乃愚蠢行径。”
房俊面色如常,但放下茶壶的时候手腕微微颤,茶壶盖抖动一下,发出微不可察的轻响。
心底失望,在所难免。
时至今日,能够挽救易储之事的大抵也唯有威望厚重、兵权在握的李勣,若是连李勣也明哲保身,易储之事再难逆转,太子以及整个东宫的结局将会注定。
既然如此,那你今日大张旗鼓的将老子叫来又所谓何故?
似乎感受到房俊心中的失望与不满,李勣啧啧嘴,似在品味茶水的回甘,良久忽然说道:“大势不可违,但其余之事,未必不能去做。”
房俊不解:“叔父到底何意?”
李勣摇头不答,叹息一声,随意摆手送客:“好生想想我今日为何叫你来,以及陛下对此会有何等反应想得明白最好,想不明白便罢,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谁又能洞察先机、未卜先知呢?”
言罢,居然起身径自离去,留下房俊一人在书房之中。
房俊仔细思索李勣方才所有话语,尤其是想到李勣问他陛下得知他们两个私下相会会有何等反应之时,眼睛陡然亮了起来
天唐锦绣 第两千五十八章 颇感棘手
只此青绿春晚第一,至于语言类节目起点的作家随便拽去一个编个段子也比他们哪些强吧?
房俊上身微微前倾,问道:“叔父之意”
李勣有些不耐烦了,蹙眉道:“这般试探有何意义,我还会哄骗于你不成?虽然应当遵从陛下之意,但我还是一国宰辅,心中尚有几分大义,自然知道什么会危害帝国,什么对帝国有益。”
房俊便颔首表示认可。
他与李勣两人如今分别代表着大唐军方最强的军队与最大的势力,一旦李二陛下认为他们两相结合,必然甚为忌惮。如此,李二陛下行事难免投鼠忌器,不敢太过恣意妄为,固然保不住李承乾的储位,也大抵能保得住李承乾的性命以及东宫血脉。
这是不可违逆的大势之下最好的结果
两人目光相触,默契互通,房俊赞叹道:“叔父高瞻远瞩、志存高洁,虽身为百官之首却心怀天下,小侄深感佩服。”
“行了!”
李勣不耐烦的哼了一声,揶揄道:“只怕在此之前,心里早已将我骂了无数遍吧?什么软弱怯懦,什么居其位不当其政,大抵是没少嘀咕的。这会儿消息必定传到陛下耳中,你还迟迟不肯告退,难不成还想混一顿饭?”
房俊嘿嘿一笑:“瞧您说的,这不是玉珑妹子已经去准备了么,用膳之后再告辞,倒也未尝不可。”
李勣瞪了他一眼,敲了敲桌子,警告道:“虽然我知你并非荒淫下作之辈,但还是要警告你离玉珑远一点,小丫头心存崇慕有心亲近,你可不能趁机图谋不轨,否则老子才不管你什么国公什么将军,打断你的腿!”
房俊便委委屈屈道:“您虽然是长辈,可也得讲理吧?小侄什么样人品您难道不知?”
总不能当着李勣的面说是您闺女对我有意思吧?
可李勣明显不打算管那些乱七八糟的道理,挥手道:“老子不管,但凡有什么差池,老子唯你是问!行了,赶紧滚蛋吧。”
房俊无奈,只得悻悻然告辞出府,前往韩王府而去。
房俊踏入李勣府中不久,消息便传到武德殿内李二陛下耳中
听着李君羡讲述了李勣派人召见房俊的经过,李二陛下默默的呷着茶水,脸色有些苍白却不见波动,似乎并无所谓。
待到李君羡讲述完,这才问道:“这件事,你怎么看?”
李君羡心底叹气,我什么也不想看啊
口中却不能不答:“房李两家乃是世交,有通家之好,此番英国公东征归来,又适逢房相远赴江南不在关中,故而请越国公登门叙叙旧,实属应当。”
李二陛下放下茶杯,似笑非笑:“实属应当?”
见到李君羡垂首不言,便轻哼一声:“当真如你这般想,朕怕是早已被人挫骨扬灰听闻英国公的独女对房俊颇为爱慕?”
李君羡不知陛下为何关注这个,可即便是你的女婿,也不至于去管女婿的风流韵事吧?
“此事只是风传,未有证实。况且英国公之女嫁给杜家子,虽然和离传闻闹得纷纷扬扬,两家却并未就此有所进展,可见彼此都对这桩婚事寄予厚望。越国公并非轻率之辈,未有出轨之行为,再者,年少英雄深受女子仰慕亦是无可厚非。”
李勣之女嫁给房陵杜氏,后者身为关陇门阀之一,虽然此番兵变参预不多,故而损失不多,但式微在所难免。您若是整什么幺蛾子坏了这桩婚事,搞不好李勣转头便将闺女嫁给山东亦或江南门阀,两相联姻,实力陡增,您忌惮的可就不仅仅是东宫了
李二陛下自然听得懂隐晦的劝谏,微微瞪了李君羡一眼,不悦道:“你以为朕闲着没事去给自己的女婿划拉女人?多嘴!”
李君羡诚惶诚恐:“末将不敢,末将知罪。”
“行了,退下吧。”李二陛下随意挥挥手。
待到李君羡躬身退出,王瘦石自后堂出来,跪坐在李二陛下身边给他斟茶,轻声道:“英国公私下密会越国公,恐怕会对局势产生影响。”
李二陛下淡然道:“闹市中派人相召,这哪是私下密会?分明是做给朕看的。”
王瘦石不敢多言,心底却想不明白,那两人虽然算是当今军方巨擘,可当真就敢联合起来对抗李二陛下的意志?
李二陛下却并不多做解释,喝着茶水沉吟思考。
联合起来对抗他吗?并不会那样,无论房俊也好,李勣也罢,对他的忠诚都毋须质疑,即便李勣自辽东撤军之后屡屡违背他的意愿,即便房俊死保东宫、舍生忘死,这个若说这两人借由易储之事暗生谋反之意,他第一个不信。
况且李勣大张旗鼓邀请房俊登门,明显是向外释放信息。
什么信息呢?
自是告诉他这个皇帝:我们两个要联手了
李二陛下有些恼怒,储位立谁乃朕之家事,就算你们忠心耿耿、功勋卓著,可凭什么肆意插手朕的家事?凭什么朕要废谁、要立谁,就得得到你们的同意认可?
胸腹之间渐有怒火升腾,血液似乎都在加速流动,朕是皇帝还是你们是皇帝?
如此明目张胆的挑战帝王权威,你们眼中还有朕这个皇帝么?
可即便怒气盈胸,他也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如果李勣与房俊当真相互勾结意图死保东宫阻止他易储,他自然可以用铁血手腕来对待两人;可现在这两人只是向外施放一个信息,表达对于易储之不满,这就不能用激烈的方式去应对了。
否则天下人会说他刚愎自用、不尽谏言,甚至是一意孤行、屠戮功臣
所以问题的根本在于——这两人到底意欲做到哪一个程度?
是全力阻止易储,还是单只保住李承乾?
感觉有些棘手。
*****
房俊抵达韩王府的时候,正好晌午。
府门前的兵卒远远见到房俊策骑疾驰而来,大街上一片惊呼混乱,吓得赶紧死死关上大门,飞奔入内向韩王、王妃禀报。
当年韩王纳妾,王妃受屈,这位小爷挟怒而来纵马踹碎府门,打入府内,吓得正逢下值的韩王殿下连家都没敢回,掉头跑去皇宫向李二陛下求援
如今这位小爷来得气势汹汹,谁知道是否又会犯浑?
毕竟最近府内可是流传着韩王殿下又要纳妾之传言
房俊带着亲兵纵马长街直抵韩王府外,便发生了尴尬的一幕,他下马之后踩着石阶来到门前,却发现大门以及两边的侧门关得严严实实,王府仆人从门缝里偷偷向外张望,却无人敢擅自开门。
房俊摸了摸下巴:“”
看来韩王殿下最近没干好事啊,连府中仆人都知道自己有可能登门找韩王算账至于韩王纳妾之事,他是不会理会的,大丈夫三妻四妾尚且寻常,更何况是韩王这样的天潢贵胄?
只要那些妖艳贱货并未蹬鼻子上脸给王妃受气,他自是懒得去管。
街上来来往往的行人见到堂堂越国公登上韩王府的大门居然被拒之门外,半晌无人开门,纷纷啧啧称奇,韩王殿下您好歹也是天潢贵胄,至于被自家小舅子吓成这个模样?
花厅内,一身常服的韩王殿下正呷着茶水,这两日为了筹备陛下祭天、祭祖之仪式忙个不休,好容易闲下来歇一歇,韩王妃房氏在一旁陪着,夫妻两个说着话儿,很是惬意。
忽闻一阵急促的脚步传来,一个管事飞奔入内,喘着气道:“启禀殿下、王妃,越国公刚刚登门。”
李元嘉放下茶杯:“哦?二郎可是稀客啊,人呢?”
那管事咽了口唾沫,道:“人在府门之外呢。”
李元嘉愕然:“怎么不进来?”
管事道:“吾等不知越国公前来所为何事,没敢开门”
一旁的房氏一张俏脸冷下来:“吾弟前来,汝等居然将其拒之门外?”
李元嘉也愣了一下,紧接着脸都黑了,“腾”的一下起身站起,跺脚怒道:“汝等狗才,想要害死本王不成?”
转身一阵风便跑了出去,浑然不在乎亲王威仪。
那棒槌登门必是有事相商,现在被拒之门外必然恼火丛生,原本未必会发飙,可是如此待遇岂能忍受?自己再晚一些,说不得府门被再度踹碎,亲王颜面摔个稀碎
管事也知道闯了祸,哭丧着脸跪在地上,可怜巴巴的哀求:“王妃您大人大量,救奴婢一救吧!”
那棒槌恶名昭彰,平素躲都躲不起,今日自己却将其关在门外,使其丢了颜面,待会儿进来还不得将自己打死?殿下也未必敢拦,甚至唯恐房俊迁怒干脆将自己丢出去,能救自己的唯有王妃了
房氏也无语,揉着额头道:“越国公乃是孤之亲弟,登门拜会乃是寻常,汝等心虚个甚?真是上梁不正下梁歪!赶紧滚出去张罗酒宴,越国公若是寻你麻烦,孤自会替你做主。”
管事这才千恩万谢的退下。
天唐锦绣 第两千五十九章 皇族内忧
韩王李元嘉带着一众仆从自内院疾步赶往正门,刚刚到了门后,便听得门外有人不耐烦的语气:“来人,撞开这扇门,倒是要看看这韩王府到底是个什么规矩,居然将我拒之门外?”
“喏!”
有兵卒中气十足的答允一声,紧接着便是一阵战马嘶鸣,吓得门后的李元嘉大叫:“二郎稍等,本王亲来迎你!”
赶紧让人大开中门,迎候房俊入内。
按礼制,房俊是没有让亲王府大开中门的资格的,但现在李元嘉一头大汗,唯恐这个棒槌恼火之下不管不顾再度砸了自己的大门,闹得阖城上下沸沸扬扬,亲王颜面荡然无存,一时之间也顾不得那么多了
等到大门大开,李元嘉长长吸了一口气,幸亏自己来得及时,门前十几个身形剽悍的兵卒已经排开架势即将攻门,若是晚上那么一步,王府大门已经轰然倒塌。
王府内的侍卫、仆从们战战兢兢,不知如何是好。
李元嘉苦笑道:“二郎怎地还是如以前那般急躁?这韩王府就是你的家,你想来就来、想走就走,仆人们畏惧你的威望故而飞奔入内奏秉,未能第一时间开门迎接,大可不必跟他们一般见识。”
这话说的,其中浓浓的卑微感令王府上下面红耳赤,可见自家殿下实在是畏房二如虎啊,什么体统、颜面都不要了
房俊似笑非笑,信步迈过门槛进了门里,嘴里啧啧几声,慢悠悠道:“微臣好歹也是个国公,岂能毫无气量跟一个下人置气?”
李元嘉忙道:“对对对,猪狗一样的东西,跟他们生气犯不上。”
房俊却续道:“就算要置气,也得跟韩王殿下您置气。”
李元嘉:“”
他现在是当真不敢招惹房俊,兵权被虢夺,对于任何人来说既是奇耻大辱,更是仕途折戟,心中郁愤可想而知,李二陛下就算不是心中有愧,也一定想法设法予以安抚。若自己不小心触动他的怒气,干脆在这韩王府发泄一通,难道还能指着李二陛下给他撑腰出气?
只得苦笑着道:“门前不是说话的地方,二郎快快入内,王妃已经命人备好了酒宴,就等你入席了,本王今日好生陪二郎你喝上几杯。”
房俊抬脚向府内走去,一边笑道:“呦呵,殿下这是挑衅微臣?既然如此,那微臣也只能舍命陪君子了,今日不醉不归!”
李元嘉:“”
差点想给自己一个嘴巴,这长安城上上下下里里外外,当真能够在酒量上与房俊旗鼓相当的还真就没几个,自己那点酒量被他灌醉一个来回都不够自己说说客气话也就罢了,为何扯到喝酒上?
待会儿只能以公务繁忙,不敢耽搁陛下祭天大事来搪塞了,必然非得被灌死不可
两人并肩进入内院,直抵花厅,门外站着伺候的侍女们恭恭敬敬的立于两侧万福施礼。
刚一踏入花厅,便见到韩王妃房氏一身常服、身段窈窕的站在那里,一张俏脸洋溢着喜悦欢欣,冲着房俊连连招手:“二郎快来,让姐姐看看!”
因为兵变的缘故,长安城内外封闭日久,似房俊、李元嘉这等足以左右形势的重臣分身乏术,已经多时未曾前来探望,所以房氏心中甚为想念。
二郎在房家即非长、亦非幼,却是房家下一代支撑门户的顶梁柱,对她这个姐姐更是爱护有加,房氏自然又是喜欢又是重视
房俊便笑着上前,一脸温煦笑容,恭恭敬敬的施礼:“微臣见过王妃”
“哎呀,自家姐弟,何需这些虚礼?快快入座,姐姐让下人准备的都是你爱吃的菜肴,只是你来得仓促了一些,稍晚一些才能备好,先坐下喝茶。”
房氏拉着房俊的手入座,上看下看仔仔细细打量了弟弟一番,当真是愈看愈喜欢,唇角的笑容好似一朵盛开的花儿一般。
血浓于水,姐弟亲情,在历经一番兵荒马乱的时日之后,愈发显得弥足珍贵。
侍女奉上茶水,三人围着圆桌落座,房氏亲手给丈夫和弟弟斟茶,李元嘉呷了一口茶水,问道:“二郎今日前来,可是有事?”
房氏便娇嗔道:“什么事待会儿用膳之后再说不行?你是不是舍不得一顿酒席,待二郎将正事办好便要送客?”
李元嘉一脸委屈:“本王岂有此等心思?王妃太过冤枉人了!二郎虽是你的兄弟,但本王待之亦如手足一般,便是本王的库房亦可让二郎随意进出,想拿什么就拿什么。”
房氏嗤之以鼻:“那是因为二郎的钱财比你这个亲王多得多,明知他不稀罕那些钱货财宝才故意这么说,若他穷得叮当响每日登门来打秋风,你还会说这话?”
李元嘉被噎了一下,无力反驳。
这话虽然刻薄了一些,但却是实情,李元嘉不能反驳。他之所以看重房俊,甚至有几分敬畏心理,任凭房俊砸了府门胡闹也听之任之,正是因为这个小舅子有能力、有才华、有出息。若是实际情况相反,房俊依旧是以往那个率诞无学、木讷暴躁的纨绔子弟,真以为堂堂亲王能任由他胡来?
所以,即便是小舅子这样的至亲,也难免以成就来衡量地位
房俊见到李元嘉被一句话噎住,笑着道:“姐姐何需苛责?韩王殿下纵然有千般不是、万般错处,但唯独对姐姐言听计从、从无违逆这一项,便值得姐姐好生珍惜。世间太多负心薄幸之辈,能够得遇佳偶,家中都替姐姐感到欣慰。再者说来,殿下何曾有你说的那般不堪?除去好色这等小小缺憾之外,也算是青年俊彦、皇室俊杰,响当当的人物了。”
李元嘉:“”
你小子这是替我说项,还是给我挖坑?
房氏有些娇羞的瞪了李元嘉一眼,对房俊说道:“这人身份尊贵,却是个有色心没色胆的,见了如花似玉的小姑娘便流口水,你可不能学他。”
房俊连连点头:“姐姐明察秋毫、目光如炬,一眼便看穿韩王殿下的本质,当真厉害。”
李元嘉:“”
你小子答应过我帮我说服你姐姐准许我纳妾的,但现在这话怎地却好像让我彻底断了这念想?
侍女们开始将厨房备妥的菜肴流水一般摆上来,房氏执壶给房俊斟酒,美滋滋道:“你那两个孩子都被父亲带去了江南,我实在是想得慌,却也没法。话说你这年轻力壮的赶紧多添几房侍妾,生儿育女开枝散叶才是大事,得让咱们房家人丁兴旺起来才行!过几日姐姐在勋贵圈子里给你巴拉巴拉,嫡女是不行的,但庶女嫁给你做妾也不算辱没了她们。”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