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窃听系统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叫天
如今这只是三年,就只能是打下识字的基础,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而已。如今家里条件好一点的,可以继续求学。没有钱的,成为各行各业的学徒,也会比目不识丁要强上不少。
在这些措施里面,崇祯皇帝其实还有一个小手段,就是把大明国内的隐户给逼出来。不在官府登记的,就不享受这些惠民之策。
他相信,这个时候,绝对还存在不少隐户的。这些隐户,有的躲藏在山里,有的隐匿在大户人家。有的是因为以前战乱的原因,有的完全就是为了躲避赋税。
当然,崇祯皇帝也不只是这么温柔的政策,为了大明的人口问题,他也算是绞尽脑汁了。对于隐户,他也设下了期限,过了期限继续成为隐户的,便奖赏举报,能得隐户财产的一半。而隐户本人,则发配边疆,去充实边疆的人口。如果是大户人家隐匿隐户的,罪同隐户。
崇祯皇帝有理由相信,这些政策实施下去之后,将来大明的人口肯定会有个大爆发。至于如今,则只能是等了。又不可能有催化剂,能一下就把小孩催大。
忙完了这些,他便带着司礼监以及内阁六部官员,出了京师,坐着火车前往通州。
这个时候,是崇祯二十三年的八月,天气热着呢!
此时的火车,已经有客车、货车之分。
崇祯皇帝一行人出行,前后火车停运,腾出轨道,并且在火车两边,还有锦衣卫骑士开道护驾。
对于这种扰民之行,在古代说来,那是天经地义。百姓也并没有怨言,反而多是奇怪,皇上带着这么多大明高级官员出门坐火车,这是又有什么事情么?
在这样的疑惑之下,京师不少闲得无聊的公子哥,都纷纷跟出了京师,想要探个究竟。因为他们知道,皇上他们是坐火车,那肯定是在通州下车的。往北的火车,都还没修好呢!
他们没猜错,崇祯皇帝的目的就是通州。要按他的个性的话,是准备骑马的,那样反而更快,不过谁让他带了一大伙的老头子。
这些老头子可不能骑马,万一有个意外,就少了一个熟练打工仔的,不划算!
其实,坐火车也是有好处的。
在他们坐得这个火车上,内饰自然是到位的,除了火车轰鸣声有点吵之外,坐在里面,看着外面的田野风光,还可以继续商讨事情,稳稳当当地,比马车都要平稳多了,不知不觉就到了目的地。
通州,是京杭大运河的终段。在通州湾这里,设有属于大明开物司的造船厂。
崇祯皇帝到达这里时,造船厂周边已经戒严。已经在这里好些天的太子,带着宋应星等人早已等候多时。
崇祯皇帝一见,便笑着让他们免礼,然后直接说道:“走,给朕看看,到底如何了!”
“儿臣遵旨!”太子脸上满满地都是兴奋之意,连忙答应一声,便在前面引导崇祯皇帝前行。
其他臣子自然走在后面,首辅薛国观特意等了下,问到后面跟着的宋应星,有点好奇地道:“真造出来了?”
见首辅还有点怀疑的样子,宋应星便笑了,要没造好的话,又岂敢惊动圣驾!
:。:
崇祯窃听系统 794 蒸汽船
就在港湾口的一处高台上,一众人等站这,然后就看着太子等人。
就见太子交代宋应星,宋应星又给不远处发信号。随后就听到了熟悉的蒸汽机的声音响了起来,边上一个船棚里还冒出了黑烟。
所有人都有点好奇地看着那边,想象着蒸汽船的样子。
没错,他们过来的时候,已经知道是来看蒸汽船的,但具体的,因为不分管这些,除了崇祯皇帝之外就没人知道了。
过了好一会之后,就见蒸汽船从那个船棚里冒了出来,在阳光的照射下,竟然反射着金属的光泽。
“咦,不会吧,难道这铁做的船?”司礼监掌印太监曹化淳看到,顿时就惊讶地叫了起来。
按理来说,以他的经历,他的职位和他的城府,是绝对不可能如此大惊小怪的!
可是,谁让这个船是皇上亲自指点,太子坐镇打造出来的好东西!
“是啊,看着好像真是铁做的船啊!”
曹化淳手下的秉笔太监,都是伺候人出来的,岂会不知道曹化淳的真正意思,也是跟着附和惊叹起来。唯独蓝天保和陈宝庭这两个最年轻的秉笔太监却是露出“我早就猜到了”的表情,含笑不语。
文官这边,薛国观等人看着曹化淳等太监在那边表演,终归是脸皮薄了一点,没敢用表现自己无知的方式来拍皇上的马屁,讨太子的欢心。
这,或许就是他们出身不同的原因!
终于,整艘船都已经露出来了,开在通州湾的河面上。最大的特点,是船上一个大烟囱,冒着浓烟,可是,没有桅杆,也没有明轮。虽然船的内侧还能看到木头,可外面,确实是铁做的。
这一下,就连薛国观都惊讶地说道:“这是怎么回事,没有风帆,也没有明轮,这船是怎么动起来的?”
“是啊,也没有看到木桨的划动,这是怎么回事?”
“难道这船的轮子是在水面之下么?可不是说,在水面之下就容易碰到其他船或者礁石之类的么?”
“……”
看着蒸汽船在水面上来回地行驶,很是有点违背这时代人的认知,不少人都惊讶了。虽然这其中还是有拍皇上马屁,讨太子欢心的意思在里面,可终归确实是让他们真正惊讶了。
太子朱慈烺此时已经二十一岁,并没有经历过风雨,属于温室里的花朵,还属于喜欢听表扬的年龄。听到这些学富五车的大臣那么惊讶,他心中也非常得意。
看向崇祯皇帝,见他微笑着点点头,便咳嗽一声,吸引了大臣们的注意,然后便解释道:“这船的驱动,并不是轮子,也不是木桨,而是螺旋桨,乃是父皇指点的。”
薛国观等人不用想也知道,稀奇古怪的东西,或者说第一次见到的新鲜有用的东西,绝对是出自皇上那颗不可思议的大脑。不过此时听到,就装作不知道,一个个在皇上面前表示惊讶,赞叹他们所不知道的螺旋桨的好处。
这个赞扬,朱慈烺不敢打断。等了好一会之后,等这些大臣的惊讶声终于沉静下来时,他才继续介绍道:“根据父皇的指点,这个螺旋桨一共试验了至少十五个以上,才让造船厂熟悉了这个螺旋桨的性能优点,也改进克服了螺旋桨的一些困难。比如说……”
他说到这里,指着在水面上继续示范航行的蒸汽船说道:“这种螺旋桨在木船上产生的震动,会对船体有非常大的影响。还有,螺旋桨轴轴承磨损,桨轴密封,推力轴承等都是一大堆问题,花了很多功夫才得以解决或者减缓。比如说……”
缓了口气,他才继续说道:“……这个船,其实不是全部都是铁做的,这所以在木船包上铁皮,一个就是减少螺旋桨带来的对木船的破坏,另外一个,也是加大对船体的防护……”
听到这话,这些太监文官才算明白,原来这船只是铁皮包着的船,那就还行,真要全是铁做的船,那就奇了怪了。
他们正想到这里,却听朱慈烺在那说道:“……当然,全部都是铁做的船,其实已经在试验,也取得了进展。估计明后年左右就可能会有实验船出来。”
“太子殿下,奴婢有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方正化听到这里,忽然开口问道。
朱慈烺一听,好像很享受替人答疑解惑的样子,看到崇祯皇帝没意见,便点点头说道:“你说!”
曹化淳笑呵呵地看着方正化,心中却是暗骂一句,天天待皇上身边护驾的,你会有那么多疑惑就怪了!
此时,方正化却一本正经地说道:“木浮于水,乃是众所周知的情况。与此一样,石头、铁之类重物落水即沉,也是一个常识。这水面上铁包木的船,奴婢也能理解。可要是全部都有铁做得船,会浮于水面么?”
崇祯皇帝在边上看着,也不揭穿这货。只看这货,就是一脸我是太监,我不懂很正常的样子。
朱慈烺却是没发觉这点,兴致勃勃地回答道:“你平时还是要多看看书才行。父皇所著的物理第三册第五讲中其实就有提及,为什么物体能浮于水面的真正原因……”
接着,他就巴拉巴拉地给方正化科普起来。
文官中,其实不少人对于崇祯皇帝的著作,那都是看过的。虽然有的看不明白,但不妨碍他们都去看一遍,免得被皇上问及而答不上来的情况出现。
因此,太子这么一提,他们也都想了起来。不过想起来归想起来,他们又没有深入学习,因此终归来说,他们也还是惊讶的。
“……根据父皇所给出的浮力公式,我们已经验证了铁船的重量和形体在水面的浮力多少问题,因此,下一步,就会根据计算的结果开始打造真正的铁甲战舰。”朱慈烺眉飞色舞地介绍到这里,还是没忘记崇祯皇帝的存在,最后便说道,“当然,这一切还是要在父皇的指导下继续进行,才能少走很多弯路。”
“陛下圣明!”听到这话,没有例外,不管太监还是文官,都诚心诚意地恭维了一句。
这个时候,水面上的蒸汽船也按照预定计划完成了一圈圈的航行,开始回归船棚。
崇祯皇帝见此,便微笑着说道:“这种螺旋桨的船,其实对于蒸汽机功率转换的利用并不高,完全可以说,不及明轮多矣。换句话说,就是船速相差有点多。因此以后在内河之中,还是多用蒸汽轮船才好。而这种螺旋桨的蒸汽船,则会用于海上,对于风浪的抵御能力会强于蒸汽轮船。”
接下来,大明对外扩张的战事,就是要跨洋作战了。对于战船的改进,也已经到了迫切的时候。螺旋桨的蒸汽战舰,一开始也可以有风帆,顺风的时候用风帆鼓风作为战舰动力。没有风,或者逆风的时候就用蒸汽动力来代替,不求领先这个时代多少代,只需要领先一个级别,对于大明海军的实力提升,都将具有非常重大的作用。
今天崇祯皇帝带过来的司礼监和内阁六部而已,海军那边还没人来。如果郑芝龙等人在的话,绝对一下就能看到螺旋桨的战船会有多厉害。
京师的海军武备学堂已经筹建的差不多了,崇祯皇帝自己当祭酒是肯定的。至于副手,他就准备抽调郑芝龙回来担任。其他教官,则来自海军中经验丰富的将领。
过个几年,大明完全就有能力开始暴兵暴船,而如今,都在为那个时候做准备。
等那个安德斯过来之后,有葡萄牙的引领,科伦坡为大明基地没问题,自己的目标,就是占领阿拉伯半岛。而美洲那边,则不急,可以先派一支舰队过去,在北美站稳了脚跟之后再行出击整个美洲大陆。
崇祯皇帝想着这些的时候,蒸汽船已经靠岸熄火了。于是,他便微微一笑,带着手下这些官员登船开始参观起来。
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让这些最重要的帮手开开眼界,这样在他们平时做事时,也不至于出什么差错。而崇祯皇帝自己,也视察了这艘蒸汽船并查看了一些关键的部位,问了一些问题,甚至还提出了一些改进的意见。
随后,崇祯皇帝又带着他们视察了其他几个船坞,包括对铁甲战舰的研究工作,也做出了一些指示。提出当前要点,不是做得多大,炮位也不要求多,而是先把战舰做出来,回头可以在做出来的基础上进行改进。
一直到傍晚时分,崇祯皇帝才带着太监文官们返回京师。
坐在火车上,欣赏着落日余晖,一众太监文官都在窃窃私语,说着今天的感受,又或者交流着衙门的事务。
崇祯皇帝看着越来越近的马上要被黑暗笼罩的京师,忽然,开口对他的臣子笑着说道:“诸位爱卿,过两天,朕再带你们开开眼界!”
开开眼界?那是又有什么新奇的东西么?一众臣子,不由得心中都很好奇。
妙书屋
崇祯窃听系统 795 开眼界
几天之后,天色已近傍晚,内阁的一众辅臣便准备散衙了。
可正在这时候,却有内侍出现,向他们传旨,皇上在文华殿召见他们。
薛国观等人听得有点纳闷,心中想着,该不会是有什么急事发生了吧?
如今四海平定,叛乱的事情应该是不可能。皇上战无不胜的名声,就是最好的震慑力。
那么,就只可能是有严重的灾情发生:最有可能的,就是地龙翻身,或者是飓风来袭。
这种灾情,都会来得非常突然,而且防不胜防。并且,很可能是非常严重,因此才有可能内阁这边还不知道,灾情就已经急递御前了。
这么想着,他们就都不敢怠慢,连忙匆匆赶了过去。
就在文华殿门口广场上时,薛国观等人忽然发现六部尚书也是匆匆而来,不由得非常震惊了,该不会真是发生了非常严重的灾情?
“你们可知,何地发生了地龙翻身?”
“地龙翻身,没听说啊?如果要有的话,该是四川那边最可能吧!”
“或者是飓风来袭,可有闽、浙、粤,又或者是安南那边的奏报?”
“内阁都不知道,我们怎么可能知道呢?”
“……”
互相稍微问了下,问不出结果,又到了文华殿门口,一众文官就都严肃了脸,整理了下仪容先觐见再说了。
皇上已在文华殿内,唱名而入之后,让薛国观等人意外的是,司礼监的人都已经在了,甚至太子和开物司的宋应星也在。且他们一个个都有点振奋的样子,让他们就更意外,这不像是有严重灾情发生的样子!
紧接着,他们便看到了在殿中位置,摆着一个从未见过的东西,竖着的杆子顶上,还有一个玻璃瓶,里面似乎还有东西。
一看到这的时候,薛国观等人才忽然回过神来,皇上在前几天的时候曾说过还有东西要让他们开开眼界,该不会眼前这个就是吧?
等他们看到崇祯皇帝面带微笑的脸色时,就更是确认了这一点。
于是,他们心中就松了口气,与此同时,他们的好奇心也就上来了。
见礼之后,薛国观便代表一众人等奏道:“陛下,此乃何物?”
其他臣子看着这个奇怪的东西,心中也是好奇,便竖着耳朵听,看皇上又要展现什么新奇的东西?
至少有一点他们是知道的,皇上给他们展现的东西,那都是有大用的。
比如说蒸汽机,如今很多地方都已经用到,蒸汽火车,蒸汽船,还有其他什么蒸汽锻压机什么的都是对大明产生翻天覆地变化的东西。
那么眼前这个,又会是用来干什么的呢?反正看着,和蒸汽机没有一点靠边的地方!
崇祯皇帝扫视着底下这些臣子的脸色,微微一笑,稍微看了下外面。
此时天色已经黑下来了,要不是文华殿内的火烛亮光,估计已经很难看清几丈外的东西了。
于是,他便带着一丝轻松愉快地语气吩咐道:“宋卿开始吧,准备吹灭烛火!”
崇祯皇帝的话音一落,宋应星便躬身领旨,当即走到了殿中那个奇怪的东西边上,还没有形象地蹲了下来,就拿一个有把手的地方蹲下。
“噗噗噗……”紧接着,早已等在各个火烛边上的内侍,便用力吹灭了各自负责的烛火。文华殿内,顿时一下就暗了下来。
薛国观等人,从明亮的环境里面一下到黑暗,顿时就有一种天地一下变得漆黑的那种感觉。
不过还没等他们适应这个环境,就看到他们的面前,好像出现了亮光。
哪怕一开始只是那么一丝亮光,在这黑暗中也是非常地显眼。更为关键的是,这丝亮光是慢慢地越来越亮。到了后来,至少能照亮这个大殿了。
等到这个时候,薛国观等人才看清,宋应星蹲在那里摇着什么东西,然后之前看到的那个玻璃瓶里就发出了亮光。黑夜之中,一如明灯一般,比起一般的火烛,那是要亮多了。
没说的,皇上之前说要开开眼界的东西,绝对就是眼前这个发亮的东西。
这个东西,绝对不是夜明珠,更不是火烛之类的东西。但是,这东西就是能发亮。不过好像光亮不是保持一致,会略微时时有些变化。
这个东西,到底是什么?该不会又是和皇上传授的那些学识有关系吧?
想着这个,这些臣子就立刻回忆了起来,想要知道这到底和皇上传授的什么学识有关?
“陛下,这是何物?”薛国观倒是直接开口问了,省了功夫。
不过崇祯皇帝听了之后,并没有回答,而是吩咐太子朱慈烺道:“再去展示一下。”
“儿臣遵旨!”朱慈烺连忙答应一声,然后便拿着一个东西走了过去,套在那个玻璃瓶上,顿时,薛国观等人就看到了一束明亮的光,随着太子的手腕转动而转动。
只要被这束光照到的地方,都是看得清清楚楚,至少在这大殿范围内,不管哪个角落都是如此。
“可以了!”过了一会,崇祯皇帝忽然开口说道。
于是,内侍便重新点燃了火烛,大殿之内,一下又变得非常亮堂,而不是只有光束照到的地方才亮堂。
蹲在地上的宋应星也不再去摇那个东西,站了起来向皇上一礼。随着他的这个东西,玻璃瓶上的亮光也慢慢地暗了下来。
朱慈烺也把一个带喇叭口一样的罩子收了下来,放到了地上后向崇祯皇帝一礼,表示已遵旨完毕。
等到这时候,崇祯皇帝才微笑着说道:“这个东西,朕称之为电灯。不靠燃烧火烛之类发出光亮,而是和物理学上的电磁感应,切割磁力圈有关。就由太子替朕给你们大概说说吧!”
薛国观等人听了,果然是开眼界了,又是和皇上传授的学识有关!
而朱慈烺一听,非常高兴,当即给薛国观等人解说了起来。
崇祯皇帝也在听着,面带微笑。
电灯这个东西,是可以越过蒸汽机这门科技的。不过对于当前的大明来说,实用性远不如蒸汽机,因此,电力这个东西,就被崇祯皇帝放到了后面,至少从目前说来,蒸汽机的发展,已经相对比较成熟了,他才拿出了这个东西。
不过这个装置要做出来,也不是那么容易,至少在目前这个时期,要批量生产,大规模应用是不可能的。铜丝、漆包线、钨丝、灯泡里的真空、永磁体、轴承等等,都无法大规模生产。
这也就决定了,至少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在前置科技出来之前,要想大规模生产是不可能的,只能注定是奢侈品的应用。不过有一点是可以的,当火车上的车头灯,甚至给车厢照明也是可能的。
至于为什么要把这个电灯实验做出来,就还是崇祯皇帝一开始对他们所说的,让他们开眼界。不但是让大明的高官开眼界,也要给大明士子、百姓看眼界。
电灯这种奢侈品一旦在皇家使用,那么王公勋贵、文官武将等大明的上流社会就会趋之若鹜,努力想要拥有。简而言之,将会成为大明的新时尚。
如此一来,就会有更多的人去研究电磁感应,去研究电的应用等等。不再只是光靠开物司,兵仗局等大明官方的衙门去做这事了。
另外还有一点,更多的用事实证明,崇祯皇帝所传授的这些学识,具备这么多神奇的应用,也会让更多的士子更加用心地去学。
总之,电灯就如同它的名字一般,又会给大明百姓指明一个科学方向。
当然了,这个原本历史上的电力发展不一样,由崇祯皇帝的学识作为前导,就能让大明百姓少走很多弯路,使得大明的科技会比原本历史的发展更快地得以发展。
一如这些,在化学方面,崇祯皇帝其实也一直让他们在研究的,三酸两碱什么的,也都在试验。作为后世穿越来的人,他当然是不可能满足于黑火药打天下,虽然也确实是能打。
不过崇祯皇帝终归也不是全知全能的,在化学这方面,他记得的还真不是很多,只能是尽力而为,只要引导好方向,并给予重奖就可以了。
过了好长时间之后,朱慈烺才算是把电灯的原理以及目前准备的应用和将来的应用等等,大概介绍了一下。
不用说,薛国观等人,都是惊叹不已。过了一会之后,薛国观便感慨地说道:“陛下,要是这电灯能稳着光亮就好了。”
崇祯皇帝一听便笑道:“这是宋卿手摇不匀速的原因。如果不用人力,比如说用水力等为动力就会好一些。当然,最好的是有储能装置,稳压装置什么的就更好了。但这些东西目前还没有,需要有人去研究打造出来才行。”
薛国观等人听得半懂不懂的,不过他们清楚一点,就是这东西是能改进到他们想要的那样。于是,他们不由得也盼望起来。实在是这种光线要比火烛的亮光更好。
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这一日之后,京师中就出了流言,都在说皇宫里出了怪事。
崇祯窃听系统 796 宗藩
“你们有看到没,昨天晚上,皇宫里出事了!”
“不会吧,皇上乃是真龙天子,能出什么事情?”
“对啊,有皇上在,怎么可能出事呢!”
“真得,你们没看到?就是真龙天子现身了啊,那龙眼非常大知道,一闭一合之间,那龙眼都能射出光束,直冲云霄!据说,这是皇上喝醉酒才不小心露出来的。要是凡人的话,会有这个?”
“咦,你说这个啊,那还真别说,我好像也看到了,那光束很亮的,原来是真龙天子的龙眼照出来的啊!”
“……”
这种言论出来之后,更是坐实了当今皇帝乃真龙天子下凡。让崇祯皇帝接到厂卫的禀告之后,不由得感到好笑。不过是太子和爱妃们喜欢玩那个电灯而已,没见识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