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崇祯窃听系统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叫天
朱慈烺傻么?他一点不傻!知道他在当皇帝这方面,不管如何努力,都不可能比得上他父皇。就算他日子真当上皇帝了,也不可能比他父皇做得还要好。今后的史书上,必定在他伟大父皇的光芒之下,黯然无声。
因此,他发现新的机会,也能做出成就感的事情上,他当然就会乐此不彼,对于这种批阅奏章的事情,肯定不会上心了。
周皇后明白了整个事情之后,终于缓缓地点头,不得不承认,自己这个儿子的选择,或许是对的。
“我的儿啊,为娘终于放心了!”周皇后伸出手,摸摸自己儿子的脸,欣慰地说道。
虽然一个是皇后,一个是太子,可归根结底,还是一个是母亲,一个是儿子这样的身份。
听到这样的话,朱慈烺很是高兴,他知道,以后他做什么事情,他母后都不会再管他。于是,他那颗心,就又飞到天津那边去了,只是很可惜,没有远航铁甲战舰的数据,就只能靠这边自己再摸索了。
周皇后放下手,准备回去了。但是,被他儿子的这番说词一冲击,她也有点想法了,不由得喃喃自语道:“那我又该做些什么呢?”
如果能青史留名,谁不想?周皇后也想啊!如今,她儿子找到了自己的一条光明大道,她却不知道怎么做好了?
一直以来,她都是恪守皇后之道,依传统治理后宫,不说多优秀吧,至少对得起皇后这个位置。
可是,如今被儿子这番话所影响,要是有可能,她也想青史留名,做历代皇后中那数一数二的存在!
但是,怎么做才能青史留名,她真没有一点头绪。
听到她自言自语的那些话,朱慈烺便不由得说道:“母后,那还不简单,就按父皇的意思做便是了啊!”
“啊?”周皇后一听,不由得有点意外,她一时也想不起来,便问道,“你父皇说什么了?”
听到自己母后向自己请教,朱慈烺便来了精神,有点眉飞色舞起来,当即指点道:“母后没发现么?父皇已经让越来越多的妇人出来做事了。哪怕是母后自己,不也掌管着一个纺织厂么?儿臣看父皇的意思,应该是要让我们大明所有的妇人,也都能做一份工,而不只是在家相夫教子而已,您看哪……”
说到这里,他就开始给周皇后掰着手指数着崇祯皇帝的新政,包括成立接生婆等等的举措,然后又说到大明开拓疆土,如今更是鼓励生育,从中所能看出崇祯皇帝对于妇人在今后的定位。





崇祯窃听系统 853 议和啥
听着自己儿子在那娓娓道来,慢慢地,周皇后也明确了自己要走的方向,等她最终离开时,那脸上都已经不由自主地露着微笑,还有对未来的一丝憧憬。
至于之前被朱慈烺所吓到的那个事情,虽然是她自己误会了,可她也还是有点警惕的,幸亏事先让宫女和内侍都退出殿去了,要不然,说不定会有麻烦。如今谁也不知道这个事情,那就是最好不过了。
她却是不知道,虽然这里好像没人知道,但是,远在莫卧儿的崇祯皇帝,却是通过他们身上的窃听种子,了解得一清二楚。
对于这个情况,崇祯皇帝只是淡淡一笑,压根就没往心里去。太子能清醒地认识到他自己的位置,这对大明是最好不过的事情。
也就这么一想,崇祯皇帝就把这个事情抛到脑后,指挥着手下大军一路动静,继续在莫卧儿帝国腹部闹他个天翻地覆。
………………
在孟加拉达卡,沙贾汗儿子中领军能力最强的第三个儿子奥朗则布,就在这里,他所住的地方,是城里的一处宫殿,始建于他二哥沙舒贾当初在这边统治时候的一六四四年,如今是便宜了他。
最开始的时候,奥朗则布在这里借着明军压境的机会,拥兵自重之余,还向沙贾汗请求更多的兵马。只是很可惜,沙贾汗并没有给。
这个情况,对于奥朗则布来说,其实能有最好,没有的话,他也没什么损失。不过好歹明军大军压境,似乎随时要攻入孟加拉一样,为此,他把孟加拉的军政大权从地方总督手中夺了过去,甚至还把手伸到了临近省份。
对此情况,他的心腹手下有点担心,就怕这个举动会引起沙贾汗的猜疑。那样一来,对于奥朗则布显然是不利的。
谁知奥朗则布早有打算,派出军队,去边境向囤积重兵的明军所在示威一番,甚至还主动发起斥候战,充满了挑衅之意。
大明洞吾巡抚张煌言见此,便令大军出击,一方面是驱赶当面之敌,另外一方面也是向莫卧儿军队秀胳膊。当然,他也不敢违背崇祯皇帝之前的旨意,并不是真得全军开始攻打孟加拉。
这么一来,却刚好中了奥朗则布的计谋。
奥朗则布不但没有收敛伸向临近省份的手,反而立刻借口明军即将大举进攻,直接把临近省份的军政大权也夺了过去,使得他手中的军队,差不多达到了十万之众。
正在这个时候,德里那边的消息终于传了过来,说明国皇帝从克什米尔地区杀入,打败了沙舒贾,正在围攻德里。
听到这个消息,很多人都急了,纷纷想着回去勤王。要知道,那可是莫卧儿帝国的都城,他们中的很多人,特别是御林军,家小都是在那的。
对此,奥朗则布没有同意,只是简单地问了二个问题而已。
第一,从达卡到德里,有多长的路,要行军多久,能来得及么?
对此,一群将领听了,立刻就沉默了。
达卡到德里,有将近三千里这么远,消息从德里传到达卡,估计德里那边就已经有结果了。从达卡赶过去,哪怕只是骑军,那也不可能及时赶到。
事实上,要是骑军没有备马可用的话,长途行军,其实没有步军来得快!
紧接着,奥朗则布又问出了第二个问题:如果他领大军回援德里,那么明国的洞吾大军怎么办?难道就任凭明军攻占空虚的孟加拉,然后再往西打?
当初沙贾汗给得军令,可是给洞吾明军一个教训,而不是让洞吾明军攻陷莫卧儿帝国的东部领土。如果就这样回去了,万一沙贾汗问罪,何以答复?
对于这个问题,他的一众手下又无话可说。而且那些当地将领,更是不可能不顾孟加拉这边,反而要跑那么远去救德里这种无用功。
因此,在地方将领的嚷嚷之下,对于德里求援的事情,也就有了定论。
虽然奥朗则布达到了他的目的,但他也有一些隐忧。
他不知道,为什么明国皇帝会突然从克什米尔地区杀出?他到底带了多少人马,这是要灭了莫卧儿呢还是对莫卧儿的报复?
这些问题的答案,因为他所掌握的信息实在太少,因此,他也无法得到正确的答案。
但是,你要说他有多担心,那也是没有的。
第一,奥朗则布很自信,觉得自己的军事才能,远胜其他人,包括他那个号称“世界大汗”的父汗。
第二,奥朗则布和明军交手过了,哪怕明国洞吾巡抚亲自领大军赶来,他也一点没在意。对手的实力,他大概有数。他有把握,如果他愿意的话,早就击败眼前这些明军,杀入洞吾去了。
“哼!”奥朗则布想到这些的时候,心中就不无鄙夷,“如果不是本王要借用你们夺取更可能多的兵权,早就收拾你们了!”
他的野心非常大,也早就有打算,没有等着皇帝的位置落他身上,而是自己去抢,一如沙贾汗当年那样。
这种在华夏大地上很少发生的事情,在这片土地上,却也算常见,奥朗则布这么做,也算是子承父业的另外一种表现了。
不得不说,奥朗则布确实也有这个眼光和实力。他明锐地感觉到,不管德里最终有没有被明国皇帝攻下,莫卧儿帝国都必将有大乱。因此,他便趁着这个机会,对手中的兵权做进一步的掌握。能拉拢的将领就拉拢,拉拢不了的,就寻个由头责罚降职甚至杀掉。
在他的这种手段之下,慢慢地,他手中的这十来万军队,就慢慢地真得变成了他的军队。就算将来他领着这十万军队去对阵沙贾汗,他也有把握,这手中的军队,绝对不会叛变。
但是,在这个时候,都城那边的消息,慢慢地传到孟加拉的,就越来越多了。
德里被明国皇帝攻下,沙贾汗闻风而逃,明国皇帝领军东进……
这些消息中,有的消息,奥朗则布根本无所谓。比如,德里被明国皇帝攻下,他压根就不在乎。那都城又不是他的都城,是他父汗的,损失也都是他父汗的。甚至可以说,德里被攻下,那他父汗的势力便大减,如果将来有一天,他真得对阵他父汗,那压力就会小很多。
还有的消息,比如沙贾汗闻风而逃,并没有去和明国皇帝决战,夺回德里。这个消息,就让奥朗则布更是开心。这么一来,他相信,沙贾汗经过前些年建立起来的威望,必定受到沉重的打击。以前服沙贾汗,愿意跟在沙贾汗身后,鞍前马后效力的那些人,说不定就会转变想法了,而这,也有助于他夺取那个皇位!
但是,明国皇帝最终不是南下寻找沙贾汗决战,反而是领军东进,这让他就高兴不起来了。
奥朗则布很聪明,一下就觉察到了,明国皇帝之所以领军东进,应该是想进入洞吾,或者从这里回国,或者和这里的明军汇合。总之,不管明国皇帝最终是怎么想的,终归是要经过孟加拉,那么,他该怎么做?
一开始的时候,奥朗则布是存了念头,想借明国皇帝的人头,来涨他的威望,让他能名正言顺地拿到莫卧儿帝国的皇帝宝座。
可是,随着明国皇帝的军队慢慢地往东而来,他知道的消息越来越多,他就感觉到了自己的想法,怕是有点难实现。
从听到的那些消息来看,明国皇帝所领的大军中,至少那三万骑军,大概是三万吧,是明国皇帝手中的王牌,对于骑兵战术运用得出神入化。在一路东进的过程中,或者悄然奔袭,或者猛然杀个回马枪,往往就大胜莫卧儿军队。有的战例,让自负的奥朗则布都没想到。
因此,奥朗则布觉得自己能灭掉明国皇帝,拿他的脑袋当垫脚石,似乎有点不那么靠谱了。然后,他很快就又想到了另外一个解决这个事情的办法,那就是和明国皇帝议和。
明国皇帝领军从克什米尔开始,攻克德里,然后一直东进,莫卧儿国内绝对已经是天翻地覆。如果自己能和明国皇帝达成合议,安抚住明国皇帝,让他们滚蛋的话,那在这片莫卧儿土地上,实力最雄厚的,绝对是自己。
随后,自己领军西进,安抚地方的同时,和自己父汗决战,估计大部分地方总督都不会帮忙,甚至看到自己势大,还可能投靠自己。如此一来,皇位也就非自己莫属了!
奥朗则布越想越觉得这个法子不错,但是,随着明国皇帝领军越来越近的时候,更进一步的消息传过来,顿时让他心里一凉,因为他发现,好像他议和的这条路子,似乎走不通。
奥朗则布很是想不明白,为什么明国皇帝那么看得起那些贱民,竟然几乎把所有的富人权贵都抄个遍,分财物给那些贱民,疯了么?
就大明皇帝这个行事作风,自己岂不是也在他的打击范围之内?议和,议个屁啊!
妙书屋




崇祯窃听系统 854 如意算盘
于是,奥朗则布便绝了议和的念头。
一山不容二虎,那么,就分个胜负好了!
虽然你大明皇帝好像确实厉害,但是,我奥朗则布也岂是软柿子?谁胜谁负,还未必呢!
奥朗则布在心中如此想着,便也开始动手准备起来,就要和明国皇帝决一雌雄!
有一点,让他没有想到的是,随着明国皇帝领大军东进,离孟加拉越来越近的时候,那些地方总督纷纷恐惧于明国皇帝的来势汹汹,或者也可以说,恐惧明国皇帝的蛮横做法,不会给他们活路,竟然纷纷带着他们的财富,领兵东逃,全部都来投靠他们最能打仗的三王子殿下。
对此,奥朗则布真想仰天大笑。没想到明国皇帝还能给自己一个神助攻,让自己不费吹灰之力,就拥有了更多的财富和兵力。
如此一来,这天底下,管你是明国皇帝也好,还是沙贾汗也罢,我奥朗则布根本就不会怕你们。不,不是怕你们,而是要把他们踩在脚底下,成就我奥朗则布登临世界之巅的踏脚石!
还真别说,奥朗则布的兵力越来越雄厚,到了后来,更是达到二十万之众,这是他从德里领到沙贾汗旨意出发前来孟加拉时万万没有想到的。
不过,随着大明皇帝领军的到来,他这边也慢慢地开始感受到压力了。地方总督所带来的,也不止是财富和兵力,还有对大明皇帝的恐惧。
这种恐惧,是会传染的。不管是地方总督之间,还是军队里面,谈论间,都开始影响奥朗则布原本的手下军队。
这种事情,立刻便被最在意军权的奥朗则布给发现了。不愧是莫卧儿帝国中最会打仗的王子,他果断地开始出手,纠正这种风气。
一方面,奥朗则布对于那些最怕大明皇帝的地方总督,绝不手软,狠狠地收拾了几个,还趁机夺取了他们的财富和军权。
另外一方面,他也让人在他的统领地上,不但是在军中,包括在民间,也开始大力宣传他对明军的胜仗。
在这些宣传中,不可避免地进行夸大,到了后来,他奥朗则布,就仿佛是阿育王在世,总之,就是力大无穷,战无不胜,任何强大、嚣张的敌人在他面前,都将是灰飞烟灭的结局。
他的这两招,还真是管用,军中,甚至包括民间的恐惧之意,或者是别的什么想法,全都戛然而止。至少在明面上,已经是没有了。
也就在这个时候,崇祯皇帝所领大军的兵锋,终于临近孟加拉了。
………………
崇祯皇帝到这个时候,当然也已经听说过奥朗则布的名声,知道这个莫卧儿帝国的王子,是个会打仗的人。但是,哪有如何?
崇祯皇帝不但没有谨慎起来,反而更是狂飙突进,兵锋矛头直指达卡,大有一战而定达卡的态势。明军的夜不收,远远地就放了出来,就在孟加拉境内,开始纵横驰骋,非常地嚣张。
而崇祯皇帝所领的大军,更是大张旗鼓,声势之大,比起他东进路上任何时候,都要大得多了。
面对这个情况,奥朗则布却只是冷笑一声,并没有被吓到。
他的手下,纷纷建议奥朗则布领军出击,趁着明军如此嚣张之际,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杀杀明军的威风。
对此,奥朗则布严肃了脸,对他们说道:“你们不是一般地蠢!明军携胜而来,兵锋正盛。这种时候,岂可迎面而上,那就正中了明国皇帝的下怀,他巴不得我们在这种时候和他交战。”
被他这么一训,那些说话的将领,顿时就不敢再说了。
但是,奥朗则布却在继续说,因为他要给他的手下足够的信心:“明国皇帝远道而来,哪怕他们连续打胜仗,但军卒必定疲惫不堪,唯有胜利涂在外面而已。只要敲开这层外壳,我军大胜那一天还会远么?”
听到这个,他的手下不由得都是点头。
从德里到孟加拉,那是有将近三千多里远,更何况,明军在打下德里之前,也是没有歇过的。明军疲惫,那肯定是必然的事情。
“还有,在这孟加拉,你们觉得明国皇帝所部,会熟悉么?”奥朗则布越说越大声,“在这里,谁有我军熟悉?”
明国皇帝的军队,是从克什米尔那边攻进来,一直往东,沿途投降他的那些莫卧儿人,也都是西方的,肯定不熟悉孟加拉这边。
孟加拉的地形地势,可以说和莫卧儿其他地方不一样,到处都是河流水塘,骑军在这边,并不是很好使。
奥朗则布说到这里时,用那种斩钉截铁地自信说道:“我军当以守为主,利用孟加拉的地形,耗掉明军的那股锐气,使之疲惫尽显,如此,才是我军决战之良机!尔等明白否?”
“殿下英明!”他的手下听了,纷纷叹服,回应的声音之大,让奥朗则布还算是满意。
不过,有的时候,很多事情都是一厢情愿的。
或者说,奥朗则布在莫卧儿这边,确实有军事才华,有不败的声誉,有盖过沙贾汗的趋势。但是,这也只是在莫卧儿境内的事情而已。之所以有这个名声,那也只是因为他没遇到过崇祯皇帝而已!
在一开始的时候,崇祯皇帝领着大军,就好像兵锋直指奥朗则布的大本营达卡,似乎有携胜一战而灭奥朗则布的态势。
但是,离得近了之后,大军前锋还没有和奥朗则布分布在外围的军队交战,突然之间,就转了大军前进的方向,就在达卡的北方,直接越过达卡,继续往东去了,压根就没有往达卡而来。
等到奥朗则布收到这个消息,连忙领军追击之时,却因为孟加拉河流纵横,水塘众多,让他也没法提高追击速度,最多跟在明军身后吃灰。
到这个时候,奥朗则布当然已经明白过来,崇祯皇帝从一开始,就没想着和他决战。或者说,一开始的时候,明国皇帝说不定还想着和他决战,把他给灭掉。但是,等明国皇帝离得近了之后,知道他手中掌握了二十多万大军之时,就改变了这个想法。没有再和他决战,而是跑回洞吾去了。
对此,奥朗则布当然不会说自己失算了,而是对他手下将领表示,明国皇帝怕他了!看看,明国皇帝夹着尾巴逃跑了!
在这莫卧儿境内,沙贾汗见到明国皇帝,那是闻风而逃;可是,明国皇帝见到他奥朗则布,却也是闻风而逃。由此可见,莫卧儿的真正王者,应该是谁?
不用说,他手下的军队为此,都是士气大振。奥朗则布,显然就会是莫卧儿的大汗。他们这些跟随奥朗则布的人,当然会受益,得从龙之功也!
………………
在孟加拉和洞吾的边境,张煌言领重兵在此。不过虽然是重兵,其实也就十万人左右。
洞吾地广人稀,或者说经历过以前的阿瓦决战,洞吾的青壮被明军收拾过多,加上又收拾一部分敌对部族,如今才过去几年,青壮是远远不够的,就算有云南那边支援,兵力其实也是有限。
因此,当张煌言听说孟加拉的奥朗则布的兵力越来越多时,他是发愁的。对于这个奥朗则布,对阵了这么久时间,他已经发现这个奥朗则布的狡猾。
之前兵力少的时候,就对洞吾这边造成不小的压力,甚至还能利用洞吾这边,给他自己掌握更多的军权。这样的一个对手,让没有多少领军打仗经验的张煌言,感觉压力真是越来越大。
虽然到了后来,黔国公沐天波领军赶到。相对来说,沐天波是打过仗,祖上又是镇守云南的勋贵。可是,张煌言还是心中没底。
如果只是一般的对手,有沐天波赶来相助,他就不会这样想了。但是,他所面对的敌人,是狡猾的莫卧儿王子!
不过,对于张煌言的这种消极悲观态度,刚到的沐天波有点不以为然,几次想出战,但都被张煌言否了,对此,他很有点不满,却也没办法。
不但张煌言是洞吾巡抚,大明封疆大吏,和他这个黔国公来说,实际权力要大多了。更为关键的是,张煌言是用皇帝的旨意来压他,说是皇帝让他以守为主,切记不可蛮动。
等到沐天波在前线待久了,慢慢地了解到自己这个对手,是如何在孟加拉翻云覆雨之后,他也有点没底了。
等到后来,奥朗则布的军队越来越多,多达二十多万的时候,不管是张煌言,还是沐天波,都有点慌了。一边全力以赴地守着边境,一边尽量抽调洞吾境内的兵力,甚至还往内陆派出信使,要求再派援军。
这一日,他们正在大堂内商议事情,对防守进行查漏补缺之时,忽然,就听到了外面传来了急促地脚步声。
这个情况,让听到动静的张煌言顿时心中一惊。因为之前有过几次类似的事情,都是那个狡猾的奥朗则布派兵过来,这一次,该不会那奥朗则布又领兵过来了?
:。:




崇祯窃听系统 855 这是怎么回事
沐天波的眉头竖了起来,怒意显现:竖子如此欺负人,真当我大明军队是软柿子了?
这么想着,他便打定了主意,那奥朗则布要是还敢来挑衅,必定迎战,否则大明军威何在?
可谁知,急促地脚步声,刚踏入大堂,惊喜的声音就已经迫不及待地响了起来:“中丞大人,皇上……皇上到了!”
听到这话,张煌言不由得愣了下,有点疑惑地问道:“皇上到了?天使在哪里?啊……什么,皇上御驾到了?”
疑惑声中,突然语调一下高了起来,充满了惊喜。
“夜不收已经联络上了!”亲卫一脸大喜的样子,大声禀告道,“皇上所领大军,只有一天路程便到。”
就和做梦一样,皇上竟然真得打了莫卧儿帝国一个对穿,领军到达了洞吾这边,这真是太好了!张煌言心中欢喜之极,匆忙起立,抬腿就往外疾步而去。
他这情况,看得同样惊喜的沐天波一愣,连忙问道:“中丞大人,这是去做什么?”
“皇上要到了,去迎驾啊!”张煌言听到他的话,不由得停住脚步,转头看向他,诧异地回答道。
沐天波听得哑然,连忙提醒道:“皇上离这里还有一天的路程呢!”
“……”张煌言一听,不由得愣了下,随后呵呵地笑了起来,还拍了拍自己的脑门说道,“看把本官给激动的!”
说到这里,能看到他明显地松了口气又说道:“皇上来了就好,皇上来了就好啊!”
1...387388389390391...44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