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窃听系统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叫天
还真别说,如果崇祯皇帝不是穿越的话,那绝对是会很高兴的。
可是,很遗憾,如今这位崇祯皇帝,那是从后世穿越而来的。原本他对印度这块大陆,并没有多少想法,只是路过而已。结果这莫卧儿自己觉得很强大,觉得明军是挑衅他,先开了战事。
如此一来,中东地区,崇祯皇帝是要定的,那么也就不介意,顺手把莫卧儿帝国给灭了,而不是只局限于莫卧儿的称臣纳贡!
再说了,他都下了旨意,已经把莫卧儿这块土地给瓜分了,还能就这么算了?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说,都是不可能的事情。
议和,那只是奥朗则布的一厢情愿而已!
不过,不管怎么样,奥多姆的这番话出口之后,还是引起了大堂内文官武将的惊讶,他们一个个都转头看向崇祯皇帝,不知道皇上是什么个意思?
奥多姆自己说完之后,也是盯着崇祯皇帝,心中有点紧张,不过也有得意的成分:怎么样,这会该动心了吧?
结果,崇祯皇帝的脸色不变,站了起来冷声说道:“朕乃是大明皇帝,一言九鼎,敢犯大明者,说诛就诛,让奥朗则布洗干净了脖子,等着吧!”
说完之后,便一挥手喝道:“来啊,轰出去!”
边上的锦衣卫校尉一听,立刻上前轰人。
奥多姆傻在那里了,他是真想不到,明国皇帝为什么如此坚持,一定要开战,真有那么大的把握,万一输了呢?
他正想着,锦衣卫校尉已经过来了。奥多姆回过神来,很不甘心,还想说什么,不过却没有机会,就被锦衣卫校尉给轰出去了。
等奥多姆一走,崇祯皇帝便看着左右喝道:“大军继续休整,做好备战,不日出征,随朕灭了莫卧儿!”
“微臣(末将)遵旨!”堂下众人一听,立刻出列,纷纷抱拳高声回应。
至于什么时候出征,崇祯皇帝没说,因为他自己也不知道。
不过这并不妨碍他的决断,甚至可以说,灭亡莫卧儿的这个事情,已经更进了一步。就是这个奥多姆自己跑过来,崇祯皇帝不介意顺手“赏赐”了一颗窃听种子给他,然后就等着见机行事了。
………………
奥多姆这边,无功而返,很是有点气恼,回到达卡见奥朗则布的时候,自然是添油加醋,把情况按照对他有利的方向说了一遍。给奥朗则布的印象就是:他奥多姆已经尽力了,但是,明国皇帝就是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刚愎自用,完全没法沟通,自认为是求一败而不可得,铁了心要打!
对此,奥朗则布当然是非常生气了:“求一败而不可得!真是好大的口气,大象都能被他给吹天上去了!”
奥多姆听了,连连点头,表示附和。
“好!”奥朗则布忽然一声大喝道,“既然他想要一败,那本王就给他一败!不,不止一败,让他吃二败,三败……想吃多少败仗,本王子都给他!”
求一败而不可得,这么大的口气,真得刺激到年轻气盛、野心勃勃的奥朗则布了。当然,这其中,也有他好不容易压下自尊,腆着脸上去讨好却没想到还是被打脸,有点恼羞成怒了!
:。:
崇祯窃听系统 858 坐山观虎斗
奥多姆是亲身受气者,他当然也是相当气恼的。听到他的主子这话,便连忙附和道:“对,一定要狠狠地教训这个狂妄自大的明国皇帝!”
说完之后,似乎解气了一点,回过神来一想,顿时,他又有点犹豫了,随后对奥朗则布说道:“殿下,微臣此去,看到明军确实数量庞大,他们也有战象!真要打起来,就算我们能赢,会不会也便宜了那个?”
在他们这边的人看来,战象是最强力的兵种,没有之一。
奥朗则布一听,立刻就冷静了下来。之所以如此,倒不是说他怕了明军有战象,而是听到奥多姆说会便宜那个他。不用说,这个他,就是他父汗了。
可以说,这个时候的奥朗则布,他最忌惮的人,并不是明国皇帝,而是他父汗。
此时,奥朗则布一冷静下来,他那眼睛就闪烁不定,忽然,他猛地一拍案几,厉声喝道:“便宜了那明国狗皇帝,等到本王登基为帝之后,再和他决战!”
听到这话,奥多姆不由得有点欣慰,看来自己跟着的主子没跟错人,终归是能抓得住重点,知道什么才是最关键的。
虽然在他的内心,他并不认为明国皇帝就是无敌的,他家三王子同样非常厉害。可要是说,奥朗则布一定能打败明国皇帝,那也是要打个疑问号的。不过,算起来,大概率能赢吧!
但就算如此,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明军的兵力可不少,要是奥朗则布在打败明国皇帝的过程中,虽然赢了,也损失惨重的话,那就只会便宜了坐山观虎斗的沙贾汗,这是不能接受的,毕竟好不容易趁着这次机会抓到了足够的兵权。要是把手中的兵力拼没了,下次就没那么好的机会了。
他正这么想着,就听奥朗则布忽然对他说道:“本王决定了,领精锐十五万西进,以图大事。给你留剩下的人马,再此虚张声势,恐吓明国皇帝。不求别的,只要能稳住明国皇帝就行。”
“这……”奥多姆一听,顿时有点傻眼。不过他仔细想想,好像这也是最好的办法。如果没有兵力断后的话,明国皇帝领着大军在后面跟着,三王子殿下也就压根无法去做大事了!
想到这个,奥多姆就深吸了一口气,当即对奥朗则布一礼说道:“殿下放心,只要有微臣一口气在,断然不叫明军渡过孟加拉!”
对于自己这个心腹臣子,奥朗则布还是很欣赏的,此时,听到他表忠心,就更是满意,稍微沉吟了一下之后便说道:“你且放心,本王走之前,会有部署。至少一个月时间,你要能把明军留在这边一个月时间,便是大功一件,本汗的首相之位,就非你莫属!”
说到后来,他直接便是“本汗”,野心之大,压根就一点都不掩盖了。
奥多姆一听,不由得大喜,连忙谢恩。
随后,奥朗则布就立刻开始了部署,悄然部署,加强了探马的哨探,屏蔽明军的刺探。随后,他领军西进,明面上的理由是各地叛逆,他要扫平周边,然后再和明国皇帝决一胜负。
………………
达卡这边的异动,很快就被敏锐的明军夜不收发现,随后就报到了崇祯皇帝这里。对此,崇祯皇帝不但不加派夜不收刺探,反而给夜不收下旨,没事别去“吓”人,让他们就装作打不过莫卧儿的探马,缩小活动范围。
对此,很多人想不明白,但是,这是皇上的旨意,那就肯定是有其用意,因此,军中上下,全都没有人提出异议。也就在私下里,对崇祯皇帝还没达到非常熟悉的达蓝泰,问了下吴三桂道:“陛下这是什么意思?达卡的莫卧儿军有异动,那肯定是有事情吧?”
“呵呵,你和陛下一起打仗,就不用管这些了。”吴三桂听了,当即一笑道,“陛下自有用意,回头你就会知道的!”
听到这样的回答,达蓝泰也是无奈,就只好先看着再说了。心中当然也有想法,就是真得要见识下,大明皇帝的打仗本事,到底高到什么程度去了?
这次崇祯皇帝的用意,其实非常简单,那就是坐山观虎斗。
通过奥多姆身上的甲级窃听种子,他便已经知道了奥朗则布的全盘计划,当然乐得奥朗则布先去找沙贾汗血拼,就让他们去争夺皇位。
既然奥朗则布要奥多姆挡住他这边一个月的时间,那么崇祯皇帝就决定,给他半个月的时间。至于眼下,就当然要当作是不知道达卡已经空虚了。
另外,还有一点,就是崇祯皇帝一路动进的过程中,也是在沿途留了不少甲级窃听种子的,就给了那么没有打下来的城池中的首脑。如此一来,就能防备他掌握莫卧儿帝国腹部地区的情况。
这个时候的崇祯皇帝,就相当于开了作弊,差不多是用全图可见的模式,用上帝的视角,在观察整个莫卧儿帝国的战局。
………………
奥多姆这边,一共也就七八万人马了,除了那些屏蔽战场,杜绝明军夜不收刺探的部队之外,大部分都不是精锐,因此,他几乎是每天都在提心吊胆,就怕明军发现异常杀过去。
不过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明军那边始终没有动静,奥多姆就慢慢地放心下来了。心中对于大明皇帝,又多了一种想法:亏了那明国狗皇帝说什么求一败而不可得,呵呵,说到底,其实还是怕了自家三王子殿下,因此,一直按兵不动。
这样就最好了,奥多姆的心思便飞到了不知道到哪里去的奥朗则布身上,天天祈祷,希望奥朗则布早日夺得皇位,这样他这边就能解脱了。
不用说,奥朗则布对于这个事情,比他当然是更急了。甚至在奥朗则布自己认为,他并不觉得奥多姆的领兵打仗能力有多强,一旦明军发起攻击,估计也不可能抵挡太久,因此,他一西进之后,就用雷霆之势前进。
而他这西进的路上,还真别说,竟然是出奇的顺利。
被明国皇帝打下过的那些城池,都是一些杂鱼占据在哪里,根本就不堪一击;至于没有被明国皇帝打下的那些城池,看到是三王子殿下领兵到来,那都是喜出望外,连忙出城迎接,这城池,自然也就落在奥朗则布的掌控之中了。
没有一个例外,每当这个时候,奥朗则布就摊牌,直截了当地问,是拥戴他当莫卧儿帝国的皇帝,还是顽冥不灵,要效忠那个让莫卧儿帝国付出了沉重代价的无能皇帝?
在奥朗则布控制局势的背景下,叠加了沙贾汗没有击败明国皇帝,导致他们损失惨重,因此,绝大部分地方主官,连想都没有想,立刻就向奥朗则布宣誓效忠了。
只有极个别人,没有满足奥朗则布的想法,就直接被他咔嚓了。最终,不管是打下城池也好,还是招降了城池也罢,奥朗则布都是会抽调精锐兵马出来,随他一起西进。
就这样,奥朗则布在领军西进的过程中,那是兵力越来越多,他对夺得皇位的信心,自然也就越来越大了。
这一日,当他行军到阿拉巴哈德地区,也就是说,还有差不多一半路程到德里时,前锋探马终于回报,说沙贾汗领着大军来了。
听到这消息,奥朗则布不但没有紧张,反而精神一振,终于要开始了,这一天,他等了好久了!
当然了,他并没有立刻喊打喊杀地领军冲过去,那样就太蠢了。
………………
说来,这半年多来,沙贾汗一直东奔西跑,压根就没有歇过。先是领兵南征,征讨孟买的明军。结果,还没打下来,就不得不北返救他的老巢。结果还是晚了一步,让他损失惨重,又不得不难逃去征集军队。
亏了他以前积累下来的威望比较高,毕竟是号称“世界的统治者”,因此,哪怕他的都城被明军攻下,北方一团糟,最终也被他征集到了十万大军。
这个时候,他觉得有能力和明国皇帝打一仗了,就立刻重新来找明国皇帝决战。但是,他没想到,他那大儿子达拉希科,真得是完全草包一个,他才走了没多久,竟然就被明军给打败了,孟买一带地方,兵力因此被耗掉,如今全成了明军的势力范围。
虽然沙贾汗被气得吐血,不过他终归知道事情轻重,知道北方的明国皇帝才是他最先要解决的。因此,他最终还是领兵继续北进,寻找明国皇帝决战。
但让他意外的是,明国皇帝却已经领军一路东进,并没有待在他统治最为繁华的区域。因此,他轻松夺回了德里,扫平了周边那些贱民势力。
这个时候,他也听到了萨菲王朝竟然趁火打劫,夺取了他西部的那些疆域。对此,沙贾汗又不得不忍声吞气,先放着西边不管,一路往东,追着明国皇帝的痕迹,扫荡那些贱民东进。
这一日,他终于遇到了自己的儿子,奥朗则布。
崇祯窃听系统 859 苦啊
沙贾汗一听探马的禀告,第一句话问出去的,就是奥朗则布带了多少人马?
很显然,他对自己这个儿子并不放心!
“回大汗,三王子殿下所领兵马大约在十五到二十万左右。”
听到这话,沙贾汗就有点不淡定了。
他手中兵力,包括路上收编的军队算在一起,也就是在十五万左右。这也就是说,奥朗则布的兵力,大概率比他还要多。
一直以来,沙贾汗因为奥朗则布所表现出来的军事才能,因此一直都在打压他,决不让他手中的兵力太多。哪怕上一次奥朗则布打赢了洞吾之战后,请求派遣更多的兵力时,他也没肯答应派兵。
但是,事与愿违,如今竟然还是被奥朗则布掌控了那么多的兵力。想起自己这个儿子不经意间会露出的那种野心勃勃的目光,沙贾汗就感觉凉气从他的后脊椎冒出来。
事实上,儿子想夺老子的皇位,这在莫卧儿帝国算是传统了。
阿克巴大帝时代,他儿子贾汉吉尔就造反想夺他老子的位置,结果被镇压。但在阿克巴大帝最后病重时期,最终还是被裹挟而被迫答应让贾汉吉尔接任了皇帝的位置。
沙贾汗就是贾汉吉尔的儿子,当初也是起兵造他老子的反,想要夺皇位失败,流浪了七年之久,最终也是贾汉吉尔病死,让沙贾汗得以如愿。
如果按照原本的历史发展,沙贾汗在几年之后就会患病在床,然后奥朗则布起兵造反,直接夺取了皇位,这一点,比他老子,还有他爷爷都要强多了。
不管怎么样,此时的沙贾汗,那是明确感觉到了他屁股底下的位置不稳了。
因此,他想了一会之后,便下令大军驻扎,同时派人去传召奥朗则布觐见。
………………
奥朗则布这边,正在想着,最好是把沙贾汗给引到他军中来,这样不用打仗,就能拿下他老子了。
结果还没商量出一个稳妥的对策,沙贾汗的信使就到了,宣旨说奥朗则布打跑了明国皇帝,沙贾汗为之大喜,让他带有功将领一起前去觐见领赏。
就和沙贾汗了解他这个儿子一样,奥朗则布当然也明白自己老子是什么打算,当然是不会上当了。
这个时候,手中握有足够军权,他这腰杆子不要有多硬。
因此,奥朗则布都懒得掩饰了,立刻召集他手下的将领,宣布说他父汗被奸臣裹挟,他起兵清君侧,同意的站左边,不同意的站右边。
说这话的同时,他的眼睛,就紧盯着他的这些手下将领,眨都不眨一下。
“哗啦”一下,他手下的将领,几乎就在他话音刚落的这会,就全部跑到了左边去了,没有一个人犹豫。
因为他们都知道奥朗则布的凶残,在这种时候敢要有犹豫的,绝对会完蛋。
于是,就这样,奥朗则布领着他将近二十万大军,就仗着人多,直接往沙贾汗这边而来。
沙贾汗一听这情况,顿时气得跳起来,立刻发下旨意,说他儿子奥朗则布谋逆,重赏杀掉谋逆的忠臣良将。
就这么的,双方人马,可以说是集结了莫卧儿帝国境内最多兵力的两支军队,一边喊着“对面谋逆”,另外一边喊着“清君侧”,就这样打了起来。
还真别说,沙贾汗的担心是有道理的。
奥朗则布为了皇位,那也是拼了,攻势如潮,在僵持了一天的战况之后,沙贾汗这边就顶不住了。
当然,沙贾汗之所以打不过,也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他这边的力量,多是在都城德里,结果被明国皇帝打下,让他损失惨重。
如今打不过儿子的下场,沙贾汗心中很清楚。因此,一看打不过了就连忙跑了。
奥朗则布一见,那肯罢休,不抓到沙贾汗,他的皇位就不稳。
要知道,当年的阿克巴大帝时候,德里被夺,莫卧儿几乎灭国,但最终阿克巴大帝还是杀了回去,重新赢了天下。
因此,奥朗则布都没有心思招降效忠沙贾汗的那些军队,就追着败军杀了个血流成河。对他来说,只要沙贾汗在,这些人都是不稳定的因素,杀了最省事。
除了这个之外,他就追着西逃的沙贾汗屁股后面,不给他有停下来整顿兵马的机会。
这个时候,是莫卧儿帝国皇位归属的关键时刻,奥朗则布的脑子里,压根就忘记了还有明军在孟加拉边境的事情。
……………………
虽然他忘记了,但是,崇祯皇帝可不会忘记,每天都通过窃听系统来观察了解他的动向。
奥朗则布和沙贾汗爆发的这场大战,自然被崇祯皇帝沿途散播的窃听种子所获悉,虽然不是很详细战况,但对崇祯皇帝来说,只要爆发了大战,那就已经够了。
于是,在通过窃听种子收到消息的这一日,崇祯皇帝突然就传旨,全军结束休整,转为作战模式。
明军这边,说是休整,其实也不尽然。崇祯皇帝所带的骑军精锐,都被散了下去,在整编莫卧儿籍的步军,让他们尽量熟悉明军的作战。几个月的时间,说短不短,说长不长,从总体来说,这些莫卧儿籍的步军,比起之前一路东来的时候,要精锐多了。
听到皇帝下旨备战的消息,一个个就都和打了鸡血一般,总算是结束了被折磨的时段了。
这一次的战事,就和之前完全不一样了,崇祯皇帝虽然还是亲自挂帅,但也令洞吾巡抚张煌言随后跟进,每打下一地,就要他来张榜安民,实施统治,而不是之前一样打完就走。
二十万大军,号称五十万,分兵十路,几乎同一时间,浩浩荡荡地杀入孟加拉。声势之大,就好像大明举国攻打一般。
达卡这边,奥多姆一直以为他糊弄住了明国皇帝,让明军不敢有异动,因此,一直在得意着,就想着完成了这次的任务,他就是将来莫卧儿帝国的首相了。
结果,他派出去各地的探马,简直是排队一样地跑来给他禀告说,明国大军从什么地方杀过来了。
一开始,奥多姆还是比较淡定的,到了后来,发现这里有一路明军,好几万,哪里有一路明军,好几万……
到了最后,他都要吓尿了!这么多路明国大军,从四面八方拥过来,好像还有五十万,自己只有几万兵力,还不是精锐,这仗怎么打?
没说的,奥多姆一个能跟着王子造反的臣子,又怎么可能有殉国的想法,于是,他立刻下令,劫掠全城,不给明军留下一点东西,然后跑路。
这命令一下,顿时,达卡城就鬼哭狼嚎了。军队撒出去,抢成一团,至少短时间内是收不回来的。
在他命令刚下的时候,崇祯皇帝就已经获悉了。没说的,立刻派出一万骑军,一人双马,由周遇吉统领,狂飙突进,到第二天早上的时候,就赶到了达卡城外。
这个时候,奥多姆正在等着手下劫掠来财物,没想到却等来了明国骑军,顿时,吓得他连军队都不要了,赶紧跑路。
周遇吉所部,虽然一夜未睡,可他们看到达卡城内火起,城门大开,都是往外逃跑的军卒,贵族时,不由得非常兴奋,皇上真是神机妙算,日夜兼程赶来真是时候!
不用说,大军立刻杀进城去。最终,达卡只是烧了很小一部分地方,达卡就属于大明的了。
失去了组织,因为抢劫而乱成一团的莫卧儿军队,最终大部分都被俘虏。
其实,原本连奥多姆都逃不掉。只是崇祯皇帝特意交代过周遇吉,不让他围城,放走敌酋,不要追击。
崇祯皇帝通过窃听系统知道达卡这边的情况之后,便给各路大军下旨,让他们转道西进。
这么一来,莫卧儿籍的军卒,就都傻眼了。怎么走着走着,达卡就已经不用打了?从听到的军令看,好像是已经打下来了,这真是太轻松了!
确实,他们是很轻松。但是,张煌言却是苦逼了。
他一边要赶去达卡交接,然后要尽快回复达卡的秩序,一边又要张罗从洞吾那边源源不断运过来的物资,还有后续军队和民夫等等,简直是忙得脚不沾地,就只能在心里祈祷,皇上西进的速度别太快了。
然而,他这个想法,终归只是想法而已。
原本崇祯皇帝东进的时候,就已经犁过一遍,把莫卧儿帝国的贵族权贵杀了一次;然后,奥朗则布西进的时候,同样犁过一遍,把那些代替了贵族权贵的贱民什么的,杀了一遍。
这次崇祯皇帝再西进的时候,一路上的那些人都知道了明国皇帝的风格。看到明国皇帝领着几十万大军过来,不用说,贵族权贵赶紧跑路,而那些贱民百姓则开门迎明国皇帝。
几乎可以说,托莫卧儿帝国内部争夺皇位的内乱,让崇祯皇帝用比他想象中还要容易的方式,轻松地在开疆拓土。
“苦啊!”大军身后的张煌言,忍不住就私下感慨道。
崇祯窃听系统 860 累成狗
“快,快,快,都再快点!”洞吾崎岖的山路上,有一队人马正在赶路,为首那人,藩王打扮,二十来岁,不时催着其他人快点。
这个藩王,就是田贵妃所生皇子朱慈炤。
崇祯皇帝之前旨意传回国内,就是让他改为就藩莫卧儿。
在几年前的时候,就已经有让朱慈炤做准备的。因此,朱慈炤就藩,随身就带了这几年物色好了的各级官吏。心中想着到了藩国,他就能独掌军政大权,就忍不住兴奋,恨不得身上长出翅膀,一下就飞到莫卧儿。
只是可怜了田贵妃,看到儿子要远行,心中万分不舍。然而,朱慈炤却没在意那么多。旨意一到,便立刻坐火车南下,急赶慢赶,终于快到了。
他的手下官吏,原本也是兴奋。毕竟他们这些人,在国内混得并不怎么样。但是,跟了皇子出来,却能牧守一方,是有实权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