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天策大明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东仙轩辕
刘君韬闻言顿时愣住了,脑海里瞬间就浮现出一条历史事件来:
大明正统十年夏,瓦剌太师也先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率军铁骑三万攻打哈密卫。此时哈密卫兵微将寡无法抵挡,也先大军一战克之,随即又率军席卷了西域各地。
在尝到了甜头之后,瓦剌太师也先再次集结了十万铁骑,分兵在大明北地驰骋侵扰,各地百姓苦不堪言。
山西镇、宣府镇、宁夏镇、陕西镇、辽东镇,在大明北地东西跨度数千里的边境线上,到处都出现了瓦剌大军的兵锋,北地各地州府县烽烟千里、警报不断!
明英宗接到了九边告急之后龙颜大怒,一面下旨九边各地驻军据城死守,不惜代价挡住瓦剌铁骑的兵锋,并且将北地各处百姓内迁避祸;
同时,明英宗给兵部下旨,命令兵部立即从山东、河南、四川、南直隶等地抽调兵马,立即集结北上增援驻守,在九边全面增兵,开始和瓦剌大军对峙。
大明与瓦剌之间的大战一触即发!
想起了这个历史事件,刘君韬的脸色也是几经变化,既为胡德兴、孙绪、孟凡臣三人的安危担心,毕竟兵凶战危,对手又是凶悍非常的瓦剌铁骑,众人此番北上之后,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甚至不知道还能不能回来!
同时,刘君韬心中又有一丝激动,毕竟一旦兖州府的兵马全部北上,那兖州府的防卫事务就无人负责了,官府一定会重新招募兵马,或是鼓励各地乡绅自保。
到了那时,鱼山集护卫队乘势“转正”就顺理成章了!
此时,刘君韬沉声说道:“胡大哥,此行兵凶战危,有没有不去的办法?”
胡德兴微微摇了摇头,说道:“难啊!说实话,我心中也是纠结,既想随军北上立下战功,毕竟身为大明武人,谁人都想要有所作为;但是,咱们兖州府的兵丁是个什么样子,君韬你也清楚,这样的兵马不可能敌得过瓦剌铁骑的!”
刘君韬闻言也是重重的叹了一口气,一时间竟然也是无言应对。
二人都是大口喝着烈酒,火辣辣的酒液顺着喉咙而下,酒气猛然间冲上头顶,让人豪气冲天。
刘君韬猛地一拍桌子,大声说道:“真希望能和胡大哥一同北上,我真想看看,我鱼山集护卫队能不能和鞑虏一争长短!”
胡德兴也是大笑了起来,说道:“鞑虏岂是护卫队的敌手!”
这时,刘君韬说道;“胡大哥,我倒是有个主意,可以让你和孙绪、孟凡臣暂时留下来。”
胡德兴闻言一愣,纠结了一下,重重的叹了口气,说道;“也罢,与其北上送死,倒不如留下这条性命,将来也许还能有所作为!说吧,君韬你有什么主意?”
刘君韬怪笑了一声,便凑在胡德兴的耳边小声说了起来。
片刻之后,胡德兴一脸怪异的看着刘君韬,说道:“君韬你这脑子是怎么长的?怎么这样的主意都能想出来!”
两天之后,刘君韬带着两名亲卫返回了鱼山集,而胡德兴则是在东阿县以南十多里的地方和刘君韬分开,朝着滑口镇赶了回去。
当刘君韬回到鱼山集之后,便开始处理这几天积攒的各项事务,特别是找到了郭永忠,将鱼山集升格为玉山镇、将一万多户乡民划到玉山镇的事情说了一下。
郭永忠闻言大为兴奋,说道:“这就好了!如此一来,我鱼山集,哦!不!是玉山镇!咱们玉山镇将来就可以无所顾忌的发展实力了!”
刘君韬笑着说道;“还有一件事情,咱们玉山镇的里正人选我也已经报上去了。”
“哦?君韬你以后不但是咱们的练总,而且还是咱们玉山镇的里正了!”
“郭员外,这个里正可不是我,是你!”
郭永忠闻言顿时愣住了,过了一会儿便说道:“君韬啊,这是为什么?你怎么不来当这个里正?”
刘君韬便将自己的想法说了一下:“郭员外,我要是当了这个里正,那将来护卫队成为官军之后,我的身份可就尴尬了。所以,这个里正还是由你来当为好。”
郭永忠一想也是这个道理,便开始憧憬将来自己当里正的情景了。
这天下午,刘子安突然急匆匆的赶了回来,找到刘君韬之后便说道:“练总,出事了!我刚刚收到消息,胡总旗和手下的孙绪、孟凡臣两位小旗官在滑口镇外遭袭!”
正在刘君韬家中议事的郭永忠和张白圭、高冉、周宗胜闻言都是大吃一惊,众人都是看向了刘君韬,只见刘君韬满脸怒气,当即大声问道:“我胡大哥怎么样了?是什么人干的!”
刘子安说道:“练总,胡总旗和孙绪、孟凡臣两位小旗官现在已经被送到了陈子平千总那边救治了,滑口镇百户也赶了过去,他们三人的伤情应该不算太严重。不过……”
“不过什么!”
刘子安的神色有些怪异,说道:“不过,胡总旗和孙绪、孟凡臣两位小旗官都伤到了腿,此番北上御敌,他们估计是去不了了。我听说滑口镇的百户大人已经下令,让胡大人三人留守滑口镇了!”
刘君韬闻言怒气冲天的说道:“去查一下,到底是什么人干的此事!”
刘子安应了一声,看了刘君韬一眼,却见其脸上的怒气已经消散了不少。
而后,刘君韬便对众人说道:“好了,咱们继续议事吧!”





天策大明 第一百一十九章 里甲制度
滑口镇。
刘君韬带着几名亲卫青壮策马赶了过来,在百户所见到了卧床养伤的胡德兴、孙绪和孟凡臣。
此时,孙绪和孟凡臣伤势较轻,已经可以一瘸一拐的下地走路了,刘君韬便让几名亲卫搀扶着二人出去溜达溜达。
之后,刘君韬看着有些凄惨的胡德兴,忽然忍不住大笑了起来,笑得眼泪都流了下来。
胡德兴见状冷哼了一声,没好气的说道:“我说君韬,你是不是太过分了?不是说好了做做样子吗?怎么下手这么狠啊!还专门打腿,将来我要是落下残疾,去不上老婆怎么办!”
刘君韬笑了一阵,说道;“胡大哥放心,将来你要是因为这个去不上老婆,我负责说媒,给你娶上三、五门老婆!”
胡德兴瞪了一眼刘君韬,说道:“现在好了,百户大人已经下令,让我们三个留守了。君韬啊,你真是敢想敢干啊,这样的主意都能想到,不过别说,还真是管用!”
“那是当然!最简单直接的办法,才是最好的办法!”
刘君韬顿了顿,便说道:“好了,现在胡大哥你们也不用北上了,将来有什么打算?”
“我还真没想过。”
胡德兴叹了一口气,说道:“过不了几天,百户大人就要率部前往任城卫了,这百户所也就名存实亡,只剩下我和孙绪、孟凡臣三个而已,将来我们何去何从,还真是不好说了!”
刘君韬说道:“胡大哥,我看这百户所还是不要再呆了,朝廷一旦和瓦剌全面开展的话,你手下有强军还好,可以建功立业,否则的话就只能等死,毫无意义!”
胡德兴闻言神色落寞,说道:“离开百户所?那我们能去哪?”
“来玉山镇吧!”
刘君韬笑着说道;“不瞒大哥说,现在我玉山镇护卫队刚刚扩编完毕,已经有将近六千人马了,正缺少胡大哥你们这样的干将!”
胡德兴闻言大吃一惊,万万没想到刘君韬手下的人马竟然膨胀到了这样的地步,刘君韬才领导鱼山集多久啊?
“君韬啊,你究竟要走到哪一步啊!”
“封狼居胥,勒石燕然!饮马瀚海,西归大河!”
胡德兴闻言心中顿时升起一阵悸动,这不正是华夏武人千百年来的终极梦想吗!
“封狼居胥,勒石燕然!饮马瀚海,西归大河!”
胡德兴喃喃的重复了一遍,双眼冒着精光,说道:“君韬,华夏有那么多的先贤、名将,穷尽一生都无法实现这样的丰功伟绩,你说咱们的护卫队能够实现吗?”
刘君韬充满信心的说道:“一定能实现的!”
“为什么?”
“我有神兵利器!”
“神兵利器?”
刘君韬笑了笑,凑到胡德兴耳边小声说了些什么,胡德兴顿时双眼瞪圆,吃惊得说不出话来。
当天下午,刘君韬离开了百户所,带着几名亲卫青壮策马赶往了东阿县。
此番,刘君韬赶到东阿县的时候直接到大街上采购了一番,然后便去千户衙门拜见了霍千户。
当晚,霍千户在东阿县新开的醉仙楼摆下宴席,将知县郑耀武请来过来,刘君韬作陪。
席间,霍千户笑着说道:“大人,这位就是我对您提起过的刘君韬,鱼山集的主事人。”
“哦?”
郑知县有些吃惊,上下打量了一番刘君韬,说道:“很年轻啊!真是少年英雄啊!”
刘君韬急忙起身拱手,说道:“大人谬赞了,草民岂敢!”
霍千户笑着说道:“大人,前几日我对您提起的事情,您看……”
正说着,刘君韬也是起身离席,将旁边的一个大礼盒提了过来。
打开之后,郑知县只见礼盒里面竟然都是白花花的银子,十分耀眼,心中便是一喜。
“哈哈!好说!都是自家人嘛。”
郑知县笑着说道:“君韬心系朝廷,为了替朝廷分忧,竟然自己花银子安置乡民,这等善事,我身为父母官,岂能不管!”
霍千户点头说道:“正是此理!”
郑知县沉吟了一下,说道:“玉山镇!好名字!这样吧,回去之后,我给君韬题一块牌匾,派人送过去。至于鱼鳞图册、赋役黄册,我也调集人手尽快更改过来。现在最主要的事情,就是要尽快重新划定玉山镇的里甲!”
关于大明的里甲制度,刘君韬也是有些了解的,这可是大明政权的基石!
里甲制度是大明的基层政权形式,也是朝廷推行黄册制度的基础之一。
国朝初年,洪武皇帝制定一百一十户为一里的规定,初步奠定了里甲制度的基础。到了洪武十四年(1381),朝廷下令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里甲制度,大明各地乡村原有的基层组织基本上都被整合到这个统一的制度之中。
里甲的编制方法,是每一百一十户编为一里,由丁粮最多的十户担任里长,其余一百户则称为甲首。各里中无力承担差役的鳏寡孤独人户,则带管于这一百一十户之外,称为畸零户。
十名里长以十年为一个周期轮流应役,先后顺序根据丁粮多寡预先编排,每年由一名里长率领十名甲首应当差役,并负责“管摄一里之事“。
洪武二十四年(1391),朝廷第二次攒造黄册时,又规定组编里甲时应维护“都“这种原有的乡村区划的完整性。比如一都有六百户,将五百五十户编为五里,剩下的五十户则分派于本都,附各里长名下带管当差,不许划拨别都人户补凑。
对于年老、残疾、十岁以下的孩童、寡妇以及外郡寄庄人户,则仍编为畸零户。这样,一百一十户之外的人户,便区分为须承担差役的“带管户“和不负担差役的“畸零户“两类,不过许多地方常常将两者混同为一体。里长之外,各里还设有里老人之职,负责教化、劝农以及对民间轻微案件的审理。
里甲制度设立之后,洪武皇帝为了教化的目的,又在里甲之内设立了老人制,一些地方的里正基本上都由当地德高望重的老人担任。
里甲的首要任务是为朝廷提供所需的徭役,编排时必须考虑各里之间人丁事产的均衡问题,因而对富室大户聚居的较大村镇的分割是不可避免的;另一方面,朝廷又试图保持既存的地缘和血缘关系的相对完整性,因而强调“凡编排里长,务不出本都“,在推行粮长制的地区也以“都“为基础划分粮长管区。
对此,刘君韬可谓是理解深刻,大明里甲制度影响十分深远,就算在后世广东地区,还能见到里甲制度的残存形态:宗族。
此时,郑知县对于里甲制度十分重视,这可是关系到自己的考评大事,一点也马虎不得!
所以,郑知县嘱咐道:“君韬,这里甲制度可是咱们国朝的基石,此番鱼山集升格,别的事情可以稍微拖延一下,唯独这里甲的划分,必须尽快呈报上来!绝不可以拖延不决!”
刘君韬自然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点头应承道:“大人放心,此事我亲自督办,半月之内,一定给大人一个满意的交代!”
“如此,甚好!”
正事商议完毕,霍千户、郑知县便又推杯换盏起来。
期间众人还说到了朝廷抽兵北上之事,霍千户的脸上便涌起了一股愁容,郑知县和刘君韬都是规劝了几句。
霍千户也是重重一叹,只顾着喝酒,也就是没什么聊天的心情了。
期间,刘君韬得知霍千户后天一早就要率领本部人马出发,前往任城卫了,于是抱拳说道:“大人,此番北上务必珍重!”
霍千户闻言也是心中感慨,说道:“好!要是我能活着回来,咱们再一醉方休!”




天策大明 第一百二十章 重新规划
正统十年九月,玉山镇。
随着玉山镇里甲制度重新划分,刘君韬千方百计招募来的一万多户乡民终于有了“合法”的身份,就像是刘君韬对郭永忠所说的那样:玉山镇从今天起,算是获得新生了!
此时,玉山镇已经正式成立,刘君韬便开始筹划一件准备很久的大事了。
重新规划、建设玉山镇!
对于这件事情,刘君韬早就想要动手实施了,只是苦于没有腾出手来,再有就是条件还不成熟。
之前的鱼山集人口不断增加,为了尽快安置大量来投的乡民、灶户等,刘君韬只能在鱼山集原有的基础上东拼西凑、见缝插针,将整个村子建得毫无章法,就好像是后世城中村那样杂乱。
就算是在刘君韬的主持下修建了寨墙,那也无法遮掩鱼山集规划失灵的事实,刘君韬对此也是深恶痛绝。
现在好了,玉山镇成立,护卫队扩编完成、全面换装在即,已经改名为玉山工坊的酒坊、琉璃坊也日进斗金,各项条件都已经成熟,刘君韬便召集所有郭永忠、张白圭、刘子安、唐宇来家中开会,迫不及待的宣布重新规划、修建玉山镇!
此时,已经正式接受东阿县任命,成为里正的郭永忠首先站出来反对,说道:“君韬,现在咱们玉山镇人多杂乱,这些大家都看在眼里,日后咱们慢慢治理一下便好了,重新规划玉山镇,这也太过耗费了,劳民伤财啊!”
旁边张白圭、刘子安则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毕竟重新规划玉山镇的事情,和民部、商部的关系更大一些,二人都是隶属于军部,所以受到的影响并不大,顶多就是给自己家换个房子而已,无所谓。
刘君韬笑着说道:“员外,此事可是慢不得的!必须快刀斩乱麻才行!而且,我提出重新规划玉山镇,也是有所考量的,咱们玉山镇想要再继续发展下去,甚至将来发展成东阿县那样的城池,没有一番规划是不行的!”
郭永忠闻言感到不可思议,鱼山集发展到今天,成为玉山镇就已经是一个奇迹了,还能再怎么发展?郭永忠打死也不敢相信,玉山镇还能发展成一座县城?
看着郭永忠脸上写满的怀疑,刘君韬却是很有信心,说道:“员外,相信我!咱们玉山镇一定会再创辉煌的!”
这时,唐宇说话了:“练总的想法确实很不错,但是现在却有两个问题。”
刘君韬明白唐宇也是不赞成此事的,但是却不明说,而是将困难提出来,想要让自己知难而退!
于是,刘君韬笑着问道:“哪两个问题?”
“其一:就是钱粮的问题!现在咱们玉山镇虽然财力雄厚,但是想要重新规划、修建一万多户乡民聚居的村镇,所需要花费的钱粮何止十数万!咱们玉山镇这样的规模,其实已经和一些人口较少的县城相差无几了!如果此事付诸行动,那咱们玉山镇库存的钱粮将会为之一空!”
郭永忠闻言像是得到了肯定一般,也是不住的规劝着。
刘君韬点了点头,说道:“还有一个问题呢,是什么?”
“其二:玉山镇一旦开工建设,那镇上的一万多户乡民如何安排?咱们总不能将所有人都迁走吧?不提前安排好人数众多的乡民,此事最好还是不要轻动!”
其实唐宇所说的两个问题,刘君韬早已经预料到了,不过并没有放在心上。
毕竟在后世,刘君韬见过的棚改、拆迁那么多,见过的套路、方法也是数不胜数,套用在玉山镇完全可行。
此番,刘君韬就是准备在玉山镇来一次棚改!
于是,刘君韬说道:“唐宇说得很好,不过我觉得这两个问题很好解决,只要用一个办法就可以一箭双雕!”
唐宇和郭永忠闻言都是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就连刘子安和张白圭都是极有兴趣,纷纷看了过来。
刘君韬笑着说道:“此番重新规划玉山镇,我准备另起炉灶,在玉山镇的南面五里处规划用地,从南面向北面依次规划、修建,建好一批房屋,就从现址迁移一部分人口过去。”
说到这里,唐宇和郭永忠便都明白了过来,刘君韬的计划说白了,就是后世棚改、拆迁中的一期、二期,将一个较大的工程,分成几个批次来干!
这样一来,不但商部的财政压力减轻了很多,原先需要一次性支出的钱粮,可以分成几次支付,而且支付周期长,可以极大的缓解资金短缺情况的发生。
而且,还可以保证玉山镇的乡民分批迁往新家,免去了迁移、安置大量人口的麻烦。
唐宇和郭永忠听到这里都是无话可说,也没有任何的借口再反对刘君韬的提议了。
眼见所有人都同意重建玉山镇,刘君韬便拿出了自己草拟的规划图纸。
图纸在桌子上摊开之后,郭永忠、张白圭、唐宇、刘子安都是凑了过来。
只见刘君韬规划的玉山镇整体呈正方形,军部、商部、民部分别建有一个大套院,位于玉山镇的正中心,形成了一个“政务区”。
而刘君韬、郭永忠、张白圭、刘子安、唐宇,以及张骁军、严虎、陈子平、高冉、周宗胜几名主将,每人都有一座院子,依次分布在“政务区”的周围,刘君韬称之为“政要区”玉山镇的府库、兵械库也建在其中。
镇子上的一万多户乡民则是以户为单位,分成二十多个所谓的“街区”,在“政要区”的周围按照规划好的三横、三纵九条大街排布,看上去十分整齐,就如同是棋盘一般严整。
而且,刘君韬为了让玉山镇成为滑口镇、张秋镇那样,充满活力的大城镇,还特意在每个“街区”都沿街修建了商铺,这些密密麻麻的商铺数量极多,唐宇粗粗看去,估计比张秋镇上的店铺还要多!
在图纸上标注的几个十字街头,刘君韬还集中规划了商业区,客栈、酒馆,甚至是青楼和赌坊都有,可谓是细致之极!
再看下去,众人发现刘君韬将原本的寨墙进行了修改,直接改成了城墙!而且还甚至了东、西、南、北四道城门,在玉山镇外还规划了壕沟!
刘君韬俨然将新的玉山镇当成了一座真正的城池来规划了!
于是唐宇说道:“练总,这张图纸上的规划太过浩大了,真要是建成了,估计要比张秋镇都大上几分,这么多的商铺要是都开张的话,咱们玉山镇就真的是繁盛无比了!而且,商部还可以收上来不少的房租、抽成等收益!不过,建城的花费就太大了,就算是咱们分批次修建,那咱们也是承受不住的啊!”
刘君韬笑着说道:“按照以往的建城手段,修建这样的大镇子,应该需要数量浩大的鸡蛋清、糯米等物混合黄土,以便让城墙和房屋牢固,所以才会花费浩大!”
唐宇和郭永忠等人都是点了点头,光是鸡蛋清和糯米这两样就是极度奢费的,而且又是必不可少的!
刘君韬继续说道:“不过,咱们玉山镇此番重建,我不打算使用鸡蛋清、糯米等物混合黄土的方法建城,而是使用新的材料!这种材料不但价格便宜,而且用来建城的话十分便捷,可谓是省时省力!”
众人闻言都是吃了一惊,没想到刘君韬竟然还懂得营造之法!
不过刘子安却释然了,在其心中,刘君韬已经是半仙一般的存在了,懂得营造之法也不奇怪!




天策大明 第一百二十一章 皇明牌水泥
玉山工坊。
在确定了玉山镇新的整体规划之后,刘君韬便让唐宇调拨钱粮,现在玉山工坊那边新建一座工坊,就在玉山(刘君韬将鱼山改名为玉山)脚下的琉璃工坊旁,间隔三里的地方。
之后,唐宇便抓紧时间募集工匠、调拨钱粮,准备在这边修建新的工坊。
由于玉山镇常年大兴土木,以至于周边的工匠都已经习以为常,一听到玉山镇将要修筑的消息,不用等商部张贴消息,便如同过江之卿一般涌了过来。
只过了半个多月的时间,新工坊便大体成型,有了大概齐的模样。
刘君韬带着唐宇、马立军来到正在加紧施工的新工坊,便对二人说道:“之前我提到的新材料,名字叫做水泥!”
“水泥?”
唐宇和马立军闻言都是愣住了,泥就是泥,水就是水,这个水泥是什么东西?
看着唐宇和马立军的表情,刘君韬不由笑了笑。
其实土法水泥的制作方法并不困难,只是此时大明的工艺水平下,土法水泥很难规模化、工业化的生产。
1...4849505152...16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