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孤臣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我不是很丑
明末孤臣 第33章 狼狈为奸
锦衣卫和东厂的人走了,如蒙大赦的王县令还跪在地上,直到缩在角落里的王都头搀扶起他,他的魂魄才彻底落入了自己的躯壳里。
“两个瘟神走了?”
“大人慎言,大人慎言哪。”王都头脸色立刻变了,这时候锦衣卫和东厂遍布天下,就连你一个官员在密室里打麻将,缺了哪张牌,第二天都会让东厂和锦衣卫知道,这时候说这话,万一走漏风声,不但自己的老爷前途尽毁,自己的身家性命也堪忧。
得到王都头的提醒,王县令不由得浑身一激灵,才想明白自己刚刚是被吓坏了,真的达到了语无伦次的地步。
被王都头搀扶着,步履艰难地坐到了椅子上,感觉到前胸后背,已经被冷汗打湿透,长长的呼了一口气,平稳了一下心神,然后就一脸痛苦的道:“这个混蛋小秀才,简直就是给自己找天大的麻烦,这一下好了,就这两个衙门的打点,少了是不成的了。”
王都头也为自己的上司担心,毕竟上司升迁,自己也会跟着鸡犬升天,如果这次打点不好,自己也会吃了瓜落。不过这一笔打点,也绝对不是一个小数目能平息的。东厂和锦衣卫,没有事情还要搞出事情来敲诈,更何况这次是彻底的将把柄留给了人家,对方怎能善罢甘休?
“还有一件事,如果这次大人将钱老大逼急了,万一他撕破面皮,不管不顾的告上去,或者是指挥他手下的那帮兄弟,再闹出什么事情来,这事情可就不好收场了。”
王县令听着,点点头:“事情的确如此,这件事必须两面压伏,千万双方不能再起事端,这事可怎么办呢?”
对于这样棘手的事情,两个人实在是焦头烂额。
“其实事情也不是不好解决,不过是双方面威逼利诱罢了。”这时候在门外,一个清冷淡定的声音传来,门帘一挑,一个文士打扮的人,施施然摇动着手中的折扇走进了花厅。
大冬天摇晃着折扇的,而且能够堂皇进入县尊花厅,在这个衙门里只有一个人,那就是深得县尊信任的刑名师爷孙浪。
孙浪,为师爷多年,侍候过几个县令了,可谓长袖善舞,外地在此居官的县令对他非常倚重,在这钱塘县衙很是吃的开。更因为孙浪就是本地人,世代师爷,也算是一个地头蛇,黑白两路都要给他几分面子,消息自然就灵通的很。
毛玉龙和钱老大起冲突的事情他早就知道了,不过却不急着出头露面,直到事情大了,才出来给县令出谋划策,如此才能显得自己的机智重要。
王县尊一见孙师爷进来,真的就如同抓了救命稻草,赶紧一把拉住,焦急的请教:“孙先生快快说来,怎么一个威逼利诱。”
孙师爷就淡淡的给县尊施礼之后,笑着开口道:“既然东主要敲钱老大一笔竹杠,那为什么不再敲小秀才一笔呢?”
一听这话,王县尊就苦笑:“我还敲他?我还怕惹毛了他呢,我这安抚还来不及呢我。”
孙师爷却笑着摇头:“东主啊,您是满腹圣贤教诲,却不通了这市井龌龊之道啊。”
这可不是贬损,而是一个小小的马屁,这是在夸县令仁厚呢。
王县尊这时候还哪有心思听什么马屁?只是连连催促孙师爷拿出办法来。
孙师爷就淡然道:“这人啊,是不能一味宠着的,就好比这次,如果县尊上来就对那毛玉龙低声下气的哀求,希望息事宁人,反倒会助长了他的嚣张,直接拿捏住老爷您了,反倒让他更加有恃无恐。”
“那我该怎么办?”王县尊焦急的询问请教。
看着这个读书都读傻了,对人情世故一点不懂的书虫,孙师爷虽然心中充满鄙夷,但毕竟自己拿着县尊的工钱,平时对自己也算尊重。正所谓拿人钱财与人消灾,做为师爷的操守还是要讲究的,要不然会被同行鄙视的。
“东主,这次小秀才为邻居出头,才有了现在的事情出来,而王都头不是已经锁拿了小秀才的邻居赵家父子吗?想来小秀才不一刻就会过来,求县尊开恩放了赵家父子,如此,便是他求您了。而这时候,您一定不要轻易放人,如此便是您攥住了小秀才的把柄,就凭借这个把柄,他毛玉龙还敢闹事吗?即便是闹,那也是色厉内荏,根本就是虚张声势。”
王县尊就轻轻点头:“如此一来,便是正反颠倒,我们掌握了主动。”
孙师爷就将折扇在手心一敲:“正是这个道理,正所谓没有霹雳手段,哪里显得菩萨心肠?不将事情做的严重,怎么知道东主送他大恩?”
然后转眼看向一脸谄媚的王都头:“那赵家父子打伤了多少地痞?”
王都头略微想了一下,连忙上报道:“轻伤不下八十,重伤的也有十几,还有两个大腿骨折,说不得即便是好了,也要落下残疾。”
听到这个数字,不但王县尊吃惊,就连一向见多识广的孙师爷,更是变了脸色,他实在没想到,在自己的势力范围之内,竟然是卧虎藏龙,有着这两个绝顶的高手。
“此事当真?”
王都头立刻肯定的点头:“那些重伤的,是那个楞头青小子做的。而那个赵老头,打伤更多,但是这老头的确厉害,他手下打倒的,全部都是最疼的地方,但却没有什么伤害。”
孙浪也不由得倒吸一口冷气,这才是最可怕的。拿捏轻重随心所欲,这是高手中的高手。这时候原先准备利用这父子生命,狠狠的拿捏一下毛玉龙的想法,就有了些犹豫。尤其是,就在进来之前,自己刚刚接受了钱老大的家人请托,准备放钱老大一马的想法,也开始转变,有这样的高手在,如果自己将事情做得太绝,将来会后患无穷。
心念电光石火之间,就已经有了新的计较,于是就继续淡然的对县君大人道:“既然这赵家父子打伤了如此多的人,按照刑律,是要判流徙三千里的,这一点老爷一定要抓住要紧。然后,老爷便与那小秀才些面子,只要小秀才赔偿了对方的医药费,县大老爷就可以网开一面。如此一来,压住了对方嚣张的气焰,也给了他恩惠,那么这件事情岂不两全其美?”
王县尊立刻小鸡儿啄米一样连连点头,不得不佩服这个师爷的世故手段。然后恨恨的道:“钱老大,枉我养你这些年,结果给我捅出来一个这么大的娄子,我绝对不会轻饶了你。”
顺势也就哈哈一笑,摇动着手中的折扇,反驳了县君大人:“钱老大虽然莽撞,捅出了这个娄子,但也不需要惩戒太过。”孙师爷不得不这么说,因为自己刚刚拿了钱家一百两银子,这也需要给人家一个交代,否则就砸了师爷的信誉招牌,那以后还谁愿意寻找自己等请托?
“你的意思是?”王县尊就心有不甘。
“钱老大毕竟掌握着钱塘北部的地面,也是您大人这三年来养熟的一条狗,如何寻找一个新人接替他,毕竟还要一番整顿,的确是得不偿失。更何况,如果大老爷一旦将事情做绝,钱老大难免狗急跳墙,如此,老爷您就得不偿失了。”
王县令也就乖乖的闭嘴,说句实在话,这些年钱老大没少给自己孝敬,也替自己做了许多自己不能出面的事情。拿人钱财手软是一方面,最主要的变向也有自己的把柄在对方的手中。真要双方破脸,弄个鱼死网破,钱老大不过是一个泼皮地痞,烂命一条,而自己确实有大好的前途在的,就不能因为对方的一条烂命,坏了自己的前程。
这就是所谓光脚的不怕穿鞋的道理。
看出了现在王县令的色厉内荏,孙浪也微微一笑:“大老爷完全可以利用这次的机会,施恩与钱老大,按照他的罪名,一个发配边疆充军也不为过,不过大老爷高抬贵手,如果他知趣,判他个三年监禁,让他对大老爷感恩戴德,更能让他出一些血来,如此双方都拿出些银钱来,大老爷的一些使费还在话下吗?更何况大老爷升迁,还不是在当地做知府,还需要这些人来捧着你呢。”
这一番入情入理的解释,当时让王县令佩服的五体投地,放下了自己尊贵的身份,再次拉住孙师爷的手,连连摇动:“广为{孙浪的字}不愧为我之子房,等我将这件事情抚平,广为也得一份,绝对不敢亏欠。”
孙师爷也就哈哈笑着谦逊的道:“为东主操劳本是分内之事,不敢贪功。”
正在三人蜜议的时候,前边一个衙役急匆匆的进来,站在门外,小声的禀报:“老爷,衙门外有今年新进秀才毛玉龙求见。”
闻听此言,已经心有成算的县令从容地整顿了衣衫,对着那个衙役吩咐,请秀才到花厅来见。
孙师爷赶紧上前一步:“这时候接见他,应该在大堂,这样才能显出东主的威仪,先在气势上,压住这个小秀才一头。”
“对对,正是这个道理。”王县尊立刻对着门外再次吩咐:“让秀才毛玉龙在大堂等候,本官随后就到。”
然后就一屁股坐到了自己的椅子上,和孙师爷王都头说起了风花雪月。这也是一种手段,叫做熬鹰,让对方感觉到自己没测高深,最终他乱了分寸,自己才能从容施为,最终达到目的。
明末孤臣 第34章 相互拿捏
头上包的和印度阿三一样的毛玉龙,被请到县衙的大堂之上,等候县令的接见。现在他已经将整个大堂仔仔细细的研究了800遍,比那些后世的考古所专家都要仔细了,就连一根房梁上多出来的一根钉子,毛玉龙都推敲出它突然在那里的道理了。现在站的自己是腰酸背痛,痛苦不堪。
正不耐烦间,大堂的屏风后面传来一声淡然的咳嗽声,然后靴声囔囔,钱塘县令王炳明才施施然走了进来,在他的身后,跟着钱塘县的哼哈二将王都头和孙师爷。
毛玉龙一见,赶紧上前几步,躬身施礼:“学生毛玉龙,拜见老父母。”
王炳明上下打量了一下这个秀才,态度从容,不卑不亢,也不见熬了这么半天,面上表现出的不悦,一抹淡淡的笑容就在脸上展现着,给人一种恬然淡定,成竹在胸的感觉。无形中倒是对毛玉蓉有了一些好感。
对着毛宇龙虚扶了一下:“大堂无座,只能委屈了秀才公。”
毛玉龙连忙谦逊道:“在老父母面前,本来就没有学生的座位,老父母请上座。”
王炳明就点点头,然后施施然走到堂案之后,端然正坐,拿出了一副公事公办的嘴脸,然后再次咳嗽一声,对着毛玉龙一脸严肃的道:“我刚刚接到报告,城北钱老大误伤了秀才公,这是天大的罪过,按照大明律,我将判他充军边地,让他的家人,赔偿秀才公医药费纹银五十两,替秀才公主持公道。”
毛玉龙本来侧重这件事情,就是准备将钱老大一群驱赶出钱塘,绝了将来对赵家父子的骚扰,听说这话,心中也就落了底,也算达到了自己的目的,于是再次躬身:“感谢老父母秉公处理。”
“既然秀才公对本官的判定没有异议,等一下让孙师爷拿来文书,请秀才公在上面签字画押,这件案子就算结了,你看如何?”
毛玉龙当然表现出尊重的意愿:“愿听老父母的裁判,学生没有异议。”
“还是明书达理的人,我看秀才公将来前途无量。”王县令真的没有想到,毛玉龙竟然如此好说话,不由得欣慰赞叹。
其实毛玉龙如此爽快的答应,一来是自己的目的已经达到了,二来也想给县令留下个好印象,以便自己提出下面的请求。
毛玉龙重新施礼:“不过还请大人一件事情,这次戒斗,是那钱老大无故挑衅,赵家父子不得不奋起反抗,因此上,学生请求放赵家父子还家,还请老父母俯允。”
一听到这个请求,王县令的脸立刻变得黑了起来,满面为难的道:“秀才公说的不无道理,不过事情却并不如秀才公说的这样,虽然事起钱家,但这一次械斗,赵家父子打伤打残废对方一百余人,事情的确是闹大了。就在刚刚,锦衣卫与东厂就已经介入,这也算是上达天听,按照大明律例,赵家父子,也要被发配充军边地。”
王县令一口一个大明律,毛玉龙却有言语反驳,不过这时候王县令抬出了锦衣卫和东厂,到是让毛玉龙担心起来。
东厂和锦衣卫,那是天下人谈虎色变的机构,没有事情想要陷害你,你都在劫难逃,何况这件事情的确不小,真若是他们插手,赵家父子绝无生还之理。
还有一点,各级官吏,惧怕厂卫如虎狼,万一这个县令为了避免麻烦,得罪厂卫,将赵家父子推给他们,那事情就彻底的难办了。这时候,一定要将这件事情押在县衙里,才能救得赵家父子性命。
毛玉龙心中变得焦急,但脸上依旧淡然,略略的想了一下,抬起头严肃的道:“事情对错,昭然若揭,即便是厂卫也不能颠倒黑白罔顾事实。学生也体谅老父母的难处,不想给您添麻烦,不若这样,等学生回去,写一份诉状,将事情说明,明日直接去府衙或者布政使司,替赵家父子鸣冤。”
这句话一出,当时让王县令心中咯噔一下,本来想要拿捏一下对方,结果对方还是不卑不亢的给自己来了这一出。尤其人家还领了咱自己的情,言语之间,只说替赵家父子鸣冤,却不提自己被打一事,但就那个包的和粽子一样的脑袋,往知府和布政司面前一站,那比一张状纸都要管用得多。
于是王县令立刻放弃了原先准备让毛玉龙哀求自己的想法,直接甩出了自己的决断。“秀才公却不要急,其实这件事情也不是不好商量。”
毛玉龙见自己的讹诈奏效,也就将话头转回:“不知道大人有何办法?”
王县令就故意做为难状:“不管出于什么事由原因,毕竟是赵家父子打了人,我可以派孙先生去钱家说项,赵家赔了对方的医药费用,我便命他们撤销告诉。只要对方撤诉,不再追究,本县就可以将赵家父子放回。”
毛玉龙也就在心中暗暗的出了一口气,一些医药费陪出去也就是了,在厂卫督办的情况下,能让赵家父子脱狱,自己也就算达到了目的。”于是就冲着县君大人拱拱手:“那一切就拜托老父母,学生这就回去,等待老父母的消息。”
王县令就站起身,对着毛玉龙轻轻点头:“那就请小秀才公先回去等我的消息,恕不远送。”
毛玉龙就拱手作别,淡然走出大堂。
看着毛玉龙瘦小的身影在衙门口消失,王县令不由得长叹一声:“不过是几个淡淡的言语,却好像上阵厮杀了一番,此子如此小小年纪,话风里面藏了许多玄机,此子将来必定能成就一番大事业,我却太过得罪他不得。”
读书读傻了,但是在浩如烟海的文章里,也能读出许许多多的心得,这就是这些文人虽然书生义气深重,俺依旧能够治理这个老大帝国的原因。
孙先生对东家的判断,也是点头赞许,就从这两人刚刚几句的交锋,可谓互相试探,互相要挟。而这个小书生,又能拿捏住大家的七寸,但又能恰到好处的退让,这绝对不是一个15岁的孩子能做到的,以这样的人情世故练达,即便是自己这样的老油条都不能比拟,想想长江后浪推前浪,自己也不觉感到汗颜感慨。
明末孤臣 第35章 故作轻松
毛文龙回到家,屋子里的灯已经亮起来了,虽然昏暗,但还是让归家的人有种安全温馨的感觉。
院门刚刚推开一条小缝,门角里便冒出来一个小小的脑袋,耷拉着舌头,呼呲呼呲的喘气,身后的小尾巴摇动的跟个风车一般,等毛玉龙怕踩了它高抬脚准备跨国去的时候,小黄已经一把保住了毛玉龙的大腿,腻在了他的腿上。
毛玉龙没有厌烦这个实在是讨厌的动作,而是弯下腰,直接抱起来,小黄就突出粉嫩的舌头就要舔他的脸,毛玉龙就努力躲开这种过份的亲热。
这时候,房门一开,娘站在了门前,身后是一脸焦急的赵大娘。
放下小黄,毛玉龙紧走几步,上前先给娘施礼问安,然后再冲赵大娘问好:“大娘好。”
娘就二话不说,一脸焦急的问到:“玉龙快说,你家大伯和兄弟怎么样了?”
这时候,虽然心中更急的是赵大娘,但还是打住了娘的话头,对毛玉龙道:“侄儿,赶紧进屋吧,先吃了饭再说不迟。”
娘这才想起来,午饭没吃成,这晚饭都这段了,儿子净顾着奔波,脑袋上还有伤,需要吃饭了。于是赶紧让儿子进来:“边吃边说。”
进了屋子,桌子上摆着一个瓦瓮,里面是做好的一瓮糙米饭,还有一个碗里,是一碗满满的精米饭。还有一碗顿白菜,一碟咸菜,放着四副碗筷,想来是娘邀请了赵大娘一起,等着赵家回来吃饭。
小丫因为等的久了,早就趴在桌子上睡了,梦里还不断砸吧着小嘴,想必是饿坏了。
毛玉龙对着赵大娘再次施礼:“大娘,请坐,我们吃饭吧。”
等娘和赵大娘坐下,毛玉龙先给娘舀了一碗米饭,再给赵大娘盛上,将那碗精米饭推到小丫妹妹跟前,摇动小丫起来吃饭。
小丫就迷迷糊糊的拿起了筷子,然后闭着眼睛就要吃,结果娘一把夺了过来:“这是给你补身子的,她一个孩子,还是和我们一起吃糙米饭吧。”
毛玉龙就推回去道:“娘,我这身子没事情,不过是流了点血,我不是刚刚喝了红糖水了吗,早就补回来了,妹妹正在长身子,可耽误不得。”
看到这一幕和谐温馨的场面,赵大娘就低头垂泪,想想自己当初,三个牛犊子一样的儿子,结果死了两个,剩下的爷俩个陷在大牢里不知死活,就剩下自己一个人无依无靠,怎么不让她伤心欲绝?
毛玉龙赶紧安慰道:“婶子切莫着急,事情没有您想象的那么坏,这次我见了县尊大人,探听的明白了。”
一听说有了确切的消息,赵大娘立刻满脸充满了希望,紧张的看着毛玉龙:“大侄子,县尊大人怎么说?”
毛玉龙就故作轻松的扒了一口饭,再夹了一口菜,这样一来,他的从容也就让娘和赵大娘心里放下来了。
看到自己的效果达到了,毛玉龙就放下饭碗,淡然的道:“当地地皮钱老大,必须要铲除的,否则我们家和他们结下梁子,落了他钱老大在当地的面子,最终也不能解决,这才是我用自己家的剪子伤了自己的头皮,让钱老大犯下重罪的原因。”
这时候,娘和赵家婶子才明白,为什么那样的恰巧。
毛玉龙就对着赵大娘笑着道:“不过这都是我的小小算计,千万不要说出去。”
赵大娘千恩万谢,因为他比谁都明白,自从上午自己家的丈夫和儿子得罪了钱老大,这一场灾祸是怎么也避免不了的了,就是这个眼前的小秀才,正在不遗余力的为自己排忧解难。农家的女人,不会说什么感激,但心中已经一片歉疚和温暖,眼中的眼泪就不断的流下来,用衣袖不断的擦拭着。
“本来钱老大打上门来,我们占理,再加上我受伤,用我的身份压一压,这事情也就解决了,不过是锦衣卫和东厂却得到了风声,上了门去找县令打秋风。”
一听说锦衣卫和东厂,不要说有些世面的人物,即便是如娘和赵大娘这样足不出户的平民百姓也闻之色变,虽然小百姓还没入得锦衣卫和东厂的法眼,因为他们盯着的就是官吏,但两部恶名以出,也是不能改变的了。
赵大娘紧张的问到:“那该如何?”
毛玉龙就放下了碗,郑重的对娘和赵婶子道:“如果原先,我以我伤残的姿态出现,完全可以用这个理由,压迫这个县令将钱老大一伙流放千里,彻底的解决了我三兄弟的事情。不过现在看来,却有了一些意外的难处。”
现在毛玉龙不想再隐瞒任何事情,虽然事情是由于三儿引起的,自己也尽了全力,完全可以袖手旁观。但毕竟是多年的街坊邻里,尤其是这个三儿,在毛玉龙原先的印象里,前世的毛玉龙体弱多病,备受欺凌,都是这个三儿出头,为自己遮风挡雨。如此前恩在,自己无论如何也不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们父子招罪受难。
毛玉龙的原则就是,有仇的报仇,有恩的报恩,君子十年报仇不晚,报恩不迟,那都是一种托词,是一种绝对的不负责任。
恩要长久存心,仇要要早要晚。
“我和县尊老爷谈了一番之后,最终达成共识,我不在上闹,但他必须严惩钱老大等人,为我免除后患。但我们也需要让步,赔偿对方的医药费用,然后他们就放出我们赵家父子。当然,这笔医药费用最终落在谁手,我们就没必要去管了。”
娘是识大体,当时就长出了一口气,拍了一下手道:“如此就好,不过是赔偿他们一些医药费罢了,但这能换来咱们两家的长久太平,也是值得的。”
既然得到了这样的承诺,赵大娘的心也就多少安稳了下来,在娘的一再规劝下,总算是吃了一碗饭,然后回到家里去,等待毛玉龙的下一步安排。
一个没有见过世面的妇道人家,现在他所有的依托便就是自己了。关上了门,这时候娘才郑重的问道:“你和我实话实说,事情就这么简单吗?”
听了听赵大娘院子里已经没了声音,毛玉龙轻轻的揽住了娘的手臂,低声的说道:“娘,我们屋里去说吧。”
娘从毛玉龙的语气里,已经听到了事情的严重,这时候不是在院子里说话的时候,也就理解的回到了自己的屋子,将房门紧紧的关闭。
毛玉龙将小丫放到床上,让她安然的睡去。大人的事情,是不需要小孩子听到的,他们现在应该做的就是,无忧无虑的生活。虽然现在毛玉龙在年龄上,也不过才仅仅15岁罢了。
明末孤臣 第36章 压力山大
再次坐到油灯下,毛玉龙郑重的向娘道:“本来事情很简单,但既然有了厂卫插手,事情就变得复杂了。天大地大,县尊我可以和他闹下去,并且我有信心闹出一个我们想达到的结果。不过和厂卫闹,这不是我能做到的,因此上在今天我和县尊的谈判里,王县令已经做了让步,我也必须做出退让,否则的话,我们都不会出现什么好的结果。这一点,还要请娘您担待一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