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梦华章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少雄
小分队刚刚离开没一会儿功夫,敌人的百余人马便冲进了村子。好险哪。
敌人进了村子,挨家挨户寻找。没有找到要找的人,便威胁说,不说出游击队的动向就要杀人。琴奶奶自告奋勇当敌人的向导,故意将敌人带到相反的更加崎岖的地方。敌人忙活了大半天,眼看一无所获,急着在天黑前赶回县城。气急败坏之下,一脚将琴奶奶踹下悬崖……
琴奶奶说到这里,撸起裤脚,指着小腿上的红斑条说,这就是当时留下的伤痕,好在当时村里有年轻人偷偷跟踪敌人,敌人走后就把我背回来了,伤痕至今还在。
琴音说,这个故事已经听奶奶说了好几遍了,我都能复述了。
辛力情已经舀了一碗南瓜汤,放在了琴奶奶面前。
石文渊交代秘书说,关于琴奶奶口述的历史,要好好地记录下来,将来的党史不能漏了这一笔。作为新一代的领导干部,我们要让老百姓看到,当初为了新中国而抛头颅、洒热血的共产党员又回来了。
琴音默默不语地想,领导就是不一样,就是比我这百姓强啊,奶奶讲的故事,我以为只是一段平常故事,原来在大领导那里,还有口述历史的说法,将来还能发挥作用。琴音不由得对面前的石文渊、辛力情更加佩服起来。
琴奶奶捧起南瓜汤,咕噜咕噜喝了几口,说道,还没有完呢。然后又接着说:
这支小分队在这片山里活动了好几年呢。平时,小分队的人帮忙村子里的人耕种、收割。有一年,水稻成熟的时候,敌人来抢粮食。村里的人哪是敌人的对手呀,听见敌人放了两枪,便吓得纷纷往山上躲。
小分队的人就不一样了,他们不怕敌人人多势众,每两三个人一组,四面八方朝敌人开枪,敌人害怕,往县城方向跑了。村里人回来,可感谢小分队了,煮了南瓜汤给他们喝。
小分队不拿群众一针一线,那个南瓜算是群众卖给他们的。后来,小分队条件十分艰苦,喝了南瓜汤,没钱还要打欠条,村里人不要欠条,他们便帮村里人干活顶数。真不容易呀。
小分队在大山里好几年,队伍从原先的十多人,发展成百多号人。为了让敌人彻底打消到山上来抢粮食的念头,小分队还在村里开了个会,会后,连夜赶去县城打了一仗。听说当时抓了敌人一个当官的,没有杀他,让他带话回去,说今后谁来山里骚扰百姓,就拿谁开刀。这一招还真灵,后来敌人还真不敢再上山来抢粮食了。
这样的日子过了一年半载,后来听说南下大军来了,这些原本三三两两分散的百多号人,一下子便直接集中起来,浩浩荡荡地配合大军攻打县城去了。
……
琴奶奶说完了。琴音接着说,奶奶省略了后面那一段。
辛力情问道,省了哪一段呢?
琴音说,奶奶以前说过,解放后,县里的领导还专程送来表彰令。表彰小山村的百姓,在革命战争年代用自己的米饭养活了小分队,秘密救治和收留伤员。奶奶还被表彰为支前模范。
琴奶奶不好意思地摆摆手,这些小事就不用提了。
石文渊端起碗里的南瓜汤,感叹地说,这南瓜汤,牵着老百姓对老一辈共产党员和我们这一代共产党员的鱼水情啊。革命前辈们为老百姓摭风挡雨,这种优良传统和作风,一定要在我们这一代共产党员身上体现出来。以前是干革命,现在是搞建设,促工作重心的转折,但南瓜汤还是南瓜汤,今天喝了这碗南瓜汤,我们要带领山区的百姓尽快地解决温饱问题,尽快地富裕起来呀。
在石文渊的提议下,两桌子的十六个人齐刷刷地站起来,石文渊、辛力情、琴音、公社领导、生产队长,还有秘书、公社陪同人员,端起那碗南瓜汤,一饮而尽。
琴音说,嘻嘻,我也喝了南瓜汤了,是不是也要带领百姓解决温饱问题?
石文渊答道,那是当然的。
辛力情则问,琴音你现在是不是共产党员?
琴音摇了摇头。
辛力情鼓励道,你们小山村,你们琴家都有光荣的革命传统,你也不能落后,将来要争取入党,争取带领村里的群众富裕起来。
琴音点了点头。
石文渊补充说,这琴音姑娘是颗好苗子。
琴音说,要好好地向各位领导学习。
说着说着,秘书走到石文渊身旁,提起左手,指了指手表,走开了。
吃饭的人也都明白,这是秘书在提醒领导,时间差不多了,该是进行下一步工作的时候了。
追梦华章 第011章 打开山门
从小山村出来,返回公社的路上,远远望见一个穿着灰衣灰裤的男子的身影。走近了,发现男子拿着一支揙担。公社的一名干部问男子,干什么的?男子答,到上面小村庄买几根木头,挑到另一个公社做揙担。公社干部说了句“哦,原来是乞讨的”,然后便厉声叫男子走开,并警告他今后别再来了。
男子看了看这一行人,也许感觉到很多人都是干部模样吧,连声说着“以后不敢来到了,以后不敢来了”,转身便沿着原路返回。
说起这小山村卖木头的事,琴音倒是清楚的。刚才在村子的时候,琴音遇见小青的哥哥阿桂,见阿桂满头大汗的样子,问他干嘛。阿桂说准备几根好些的木头,卖给很远的一个买家。
琴音不明白的是,公社干部为何要赶走一个买木头的呢,明明是收买木头的,为何称他为乞讨的呢?石文渊、辛力情此时也许一样地充满疑问吧,琴音感觉到他们两人脸上的疑惑。
迟疑了一阵子,琴音终于忍不住了,便问公社干部:“干嘛赶走一个买木头的呀?”
公社干部说:“倒不是因为买木头赶他,而是因为他是外乡人。”
“为什么呢?”
“也没为什么,反正就是不许外乡人来我们这里赚钱。”
“还有这规矩么?”
这也不是什么规矩,就是一种意识罢。世代相传下来,便是聚族而居,大家日常所熟悉的,所见到的,要么是亲人,要么是同一地方的人。大家的意识里就存在着“村里人”和“村外人”、“本地人”和“外地人”的区别,“村里人”排斥“村外人”、“本地人”排斥“外地人”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那为什么称他为乞讨的呢?”
“也没为什么,反正到我们这做买卖的,习惯上都称为乞讨的。”
听了公社干部的回答,倒让琴音、石文渊、辛力情等几个人面面相觑起来了。
琴音心里想着,数年后,或者十几年后,山区农村这种排斥外来人和商品经济的思想,已经被完全抛弃了。那时候再回头看看这种事,该是多么可笑的事情!但没办法,现在是七十年代末,许多人的思想观念都还没有更新呢,何况是一个山区的公社呢?呵呵
回到公社的院子,石文渊、辛力情直奔会议室,琴音则紧跟记录。会议室里,大红横幅挂着“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座谈会”字样。会议室里还集中了一些村民代表,济济一堂数十人,琴父作为小山村代表也在座。
辛力情主持会议,他说,地高官石文渊同志不辞劳苦来到山区考察,目的就是帮助山区人民贯彻落实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长期以来,山区的人口最多,交通最不便,消息最闭塞,生活最艰苦,更加需要尽快转变思想观念。这两天,我们走到了公社的许多角落,所见所闻对于党和政府的下一步决策十分重要。
说到这里,辛力情隐隐约约听到有人嘀咕说,我们天天听广播,还消息闭塞?有的人还嘀咕着说肯定是琴音失职了,广播站没有传播更多消息。辛力情顺着声音望去,只见琴音正委屈地与人争辩着什么。
辛力情咳嗽了一声,这是提醒大家集中注意力的讯号。然后说,说山区消息闭塞,你们不服?那么,请在座看见过汽车的人举手。
整个会场,除了主席台和琴音,确实没有人举手。辛力情说,城市里每天都有汽车在跑,你们却从未见过汽车。琴音的广播站能告诉你世上有汽车,但总不能将汽车搬过来让大家见识吧。仅举此一例,这难道不是其中一种闭塞么?
会场恢复了平静。
按会议程序,第二项议程便是村民代表发言,地委和县领导现场解答疑难。有的村民提出一些关于山路崎岖、水电不通、照明不足等等问题。辛力情回答说将来这一带会是一片繁荣,不要太着急。
还有村民反映,本县多个公社及周边数十个生产队,历年来都饱受干旱之苦,历朝历代都无法解决。
辛力情让秘书记录下来,并告诉村民,如今是共产党领导的天下,只要是事关人民的事,就没有小事,哪怕是历朝历代都无法解决的问题,我们也一定会解决。下一步专门解决这种难题。
轮到琴父发言了,琴父说,现如今什么都好,就是有一点不好。哪一点?就是我们穷山窝的男人娶不到老婆。
琴父此言一出,立即引起了哄堂大笑。
见大伙笑起来,琴父憨厚地跟着笑了笑,然后便举例,说我家的大儿子都二十几岁了,人家姑娘一听说是小山村的,都不愿嫁来。
有个村的代表说,琴父你这是什么意思,这种事跟领导说,是不是想要组织给你分配一个儿媳妇?哈哈
辛力情开玩笑说,这儿媳可没有分配的啊,全靠你们自己争取。又引来满堂哄笑。
邻村的代表说,你要儿媳妇也不难,拿你家琴音来换。哈哈
琴音在旁边,听着父亲的发言和村民代表的笑话,羞惭万分,恨不能像老鼠一样钻进地里去。心里暗暗骂道:父亲呀,父亲,你傻呀?大庭广众之下爆家丑,你让子女们将来怎么活呀?
会场上笑声持续了好长一段时间。稍稍停息,琴父又继续发言。琴音恨不得掩耳盗铃真能发挥作用,悄悄地用手堵塞自己有耳朵。但细微的声音还是传进耳膜。
琴父说,我的意思是,我们村在山旮旯儿,路不好走,出行靠双腿、货运靠肩挑,下山去卖农产品,一路上磕磕绊绊。如果能够开一条大路到我们村,今后小山村就可以像其他地方一样,姑娘们愿意嫁来,我儿子便也可以娶媳妇了。
邻村的那位代表说,你以前也一样没大路,不也娶了媳妇吗?
琴父说,那不一样,祖先的媳妇据说是仙女下凡来的,我的媳妇是自己送上门来的。
又引来大笑。
本来严肃的会场,就这样被琴父的发言引得笑料百出的。
辛力情说,好了,大家说也说了,笑也笑了,下面该是石文渊同志作总结发言了。
会场上的笑声换成了掌声。琴音这才放下心来,静静地听着。
石文渊开门见山地说,这次到山区来考察和调研,看到的,听到的东西很多,归结到一句话,就是:该是打开山门的时候了!
有村民代表窃窃私语说,这里的山哪有设门哪?山门在哪,我在山里几十年了怎么也不知道?
石文渊显然听到了村民代表的议论,他提高嗓音,说道:所谓打开山门,不是打开有形的山门,而是要打开无形的、思想上的山门。山门在哪里?不是在山上,而是在大家的心里、思想里。
这一年,省城受到改革开放的影响,已经可出现出售自家农产品的小型个体户了,街边已经出现推车卖青菜的青年了。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到省城旅游、投资了。
深圳经济特区已经定下目标、规划方向了。来自全国四面八方的人很快就要集聚到经济特区来了。
而你们呢,除了农田包产到户已经起步外,对外界的步伐似乎一无所知。你们存在着浓厚的村庄意识,刚才从小山村回来的路上,听有些干部讲,还存在“本地人”和“外地人”的分野和排斥,把合理的商业买卖和流通视作“乞讨”给予赶尽杀绝。这是自我关闭,是固步自封。
山区如何解放思想?当然是要不断地向外界学习,向更先进、更开放的省城,甚至深圳特区学习。打破常规,打破大家思想里长期存在的条条框框和不适应发展的束缚。
前些天,我到省城开会的时候,看到远处的广告牌写着:飞向祖国灿烂明天。今天,我也借助这个招牌,寄语大家:带着山区腾飞繁荣的梦想,飞向山区更加灿烂的明天。
石文渊的总结讲话,赢得场上经久不息的掌声……
此时,另一个时空,穿越前的琴音、石文渊、辛力情正在探讨一个类似于学术的问题。
琴音用微信@辛力情,我有一个问题想问你这历史学家,为什么我们家乡山区的老百姓,世代相传的思想上的闭塞,能够在改革开放初期短短几年时间内,就得到根本转变呢?
辛力情回答,这个问题很好,一两句话恐怕很难说明白,但我们的大作家石文渊写过一本名为《打开山门》的书,说的是当时很多领导勤快地往山区跑,及时地将沿海平原地区的思想观念输送到山区。这也许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石文渊补充说,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当时山区的干部群众盼望富裕,积极主动地解放思想,向沿海平原地区学习。两者的良性互动,最终让山门打开了。
琴音若有所思地答道,哦,我有点明白了。如果遇到不明白的,还会问你们。呵呵
追梦华章 第012章 疑将女儿换儿媳
俗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琴父在公社座谈会上提到娶不到儿媳妇的消息不迳而走,公社里的很多村子都在议论小山村人生活太苦娶不到老婆的事。小山村当然也在议论这事。
琴父参加公社座谈会回来后,别的事没有记住多少,而不知是谁说的用女儿琴音换个儿媳妇的事,却老记着,记得牢牢的。
随着周围几个村子对这个问题的议论,一些类似琴父娶不到儿媳的问题也浮现出来。
傍晚,从农田干活回来的人,吃过晚饭,纷纷搬凳子到屋外乘凉和闲聊。邻居阿桂说,琴父这样的事在周围山村是很普遍的,例如隔壁那个村子的某老头,生了两儿五女,家在山村,穷困潦倒,娶不到儿媳妇。后来,与另外一个村子同样穷困潦倒娶不上儿媳妇的两家人合计着,各自的一个女儿交换嫁给对方儿子。问了两家的女儿和儿子,都没意见。这样一来,两家都能娶上媳妇了,不是很好吗?
一石激起千层浪。阿桂提起这个问题后,琴父也没有说不好,反而很感兴趣的样子,竟然津津有味地问还有谁愿意交换的么?村子里的人听到琴父如此的反映,马上便热闹起来,大家对这话题十分兴致。
有人说,你家琴音如此出众,早有人家暗中打听想和你交换了,只是担心琴音不乐意,不敢当面向你提,而是跟我们这些邻居旁敲侧击地问了一下。
琴父着急地从凳子上腾跳起来,哎呀,还有这种好事,你干嘛不早说?
邻居说,别着急,正因为是交换着出嫁的,所以更加需要门当户对。上面那个山村与另外一个山村的两家人,虽然都用女儿交换了儿媳,但是交换后其中一个女儿后悔了,说自己家条件好,嫁过去那家条件不好,闹起情绪来了。
接下来怎么样了呢?
还能怎么样啊,一对散了,一对没散,两家人闹得很不愉快。但你又能怎样,自己女儿还在人家那里当儿媳妇呢,你能怎么着?
对呀,这万一交换完了,又闹起矛盾来,还真麻烦。
村子另外一头的人对琴父说,你家要用女儿换儿媳的话,应该是用琴音去换吧,那个小女儿才十五,小了点吧?
琴父茫然不知所措地点头:“那当然,那当然。”
农村人说的话题,有时会演变成很多版本流传开去。
没过几日功夫,关于琴父要用琴音换个儿媳妇、琴音想换个女子回来做嫂子、琴音没人要嫁不出去、琴音牺牲自己为哥哥娶妻,等等话题,多种多样的版本,在周边村子流传。
一时间,上门打听消息的,走村过巷说媒的,往来不息。小山村都变得更加热闹起来。
连远在公社的林前都知道了,专程找琴音说理。
刚从广播站下来的琴音,看见林前凶神恶煞的样子,很吓人。不禁问道:“你这是干嘛,想寻仇吗?”
“听说你为了你哥能娶妻,要与人家女儿交换着嫁,换回一个嫂子?”
琴音感到莫名其妙:“你无中生有。”
“村子的人来买肉的时候,都在说这事。我还问了你们村的人,他们也都说是。难道这还能造假吗?”
“就算是,哦,这又关你什么事?你是来兴师问罪吗?你凭什么?”
林前转变了凶巴巴的样子,脸上强行堆着笑,“我这不是为了你好,担心你糊涂一时么?”
“谢谢关心,还有什么事吗?没有的话就再见吧。”
“哎呀!这……这……”林前又急又气,又无可奈何,临了也只好说了句:“你千万别跟人家换啊!”
琴音一边走,一边在想着,难道父亲真的不用征求自己的意见,就私自作了主张么?她决心回家里去问个究竟。走着,想着,她突然觉得,父亲那样的封建思想,为了传宗接代什么馊主意都想得出来,万一是真的怎么办?万一是真的……
她不敢继续往下想,转身又跑到林前跟前。
林前见琴音跑着回来,欣喜若狂地迎了上来:“你改变主意了?”
“改变啥主意了?我就是没主意,跑回来让你帮忙的。”
“帮忙?帮啥忙?”
“跟我回一趟家。”
“好啊,太好了!”林前满脸笑意,爽快地答应了。
琴音和林前,一前一后地就往小山村赶来了。
前面的琴音在想,万一父亲想拿我去换儿媳,我就假装说林前是男朋友,林前这小子有头脑,主意多,让他帮我闹一闹,等事情过去了再跟林前说明真相。
后面的林前在想:哈哈,今天终于跟着美女回家了,这可是琴音主动约我回她家的,难道她愿意嫁我了,难道她这是带我回去向家人宣布消息的?哎哟,想起来都觉得美,抱得美人归的那一刻,那是多么激动和自豪的时刻呀!
两人就这样,一前一后,始终保持那么一两丈距离。林前想走快点,琴音也相应地快了起来。林前想着,这琴音挺有个性的,算了,跟着吧,便始终保持着距离来到了小山村。
进得家门,只有琴母在家。琴母见琴音带着林前回来,早已经心花怒放,笑容满面地请林前坐下,斟茶倒水。林前笑容可掬地坐下来,突然意识到什么,忙不迭地跟琴母说:“阿姨,不好意思啊,今天来得匆忙,忘记带猪肉来了。”
琴母笑道:“只要你肯来,我就高兴。什么都不用带。”
琴音则瞪了林前一眼:“油嘴滑舌,尽会讨好人。”
琴母忙向林前陪不是,“我这女儿呀,脾气大,但心眼好,有善心。”
琴音打断了琴母的话:“妈,听说父亲要把我换儿媳妇是不是真的?”
“没有呀,我都没有听他说过这事。”琴母应道。
“妈没骗我?”
“这种事,谁敢骗你?确实没听他说过。”
“我要亲耳听爸说了才相信。”琴音说着,便跑出门去。
林前跟着跑出来:“你知道你爸在哪?在家里等着你爸回来不行吗?”
“放心,有带路的。”琴音说着,便叫唤起来:“福寿双全,福寿双全!”
一只黑狗,闪着黑色的眼睛,摇摆着尾巴,小声“汪汪”着来到琴音面前。琴音俯下身子,一边抚摸着狗脖子,一边与狗交代着什么。不一会功夫,黑狗便领着琴音,往村外跑。
琴音跟着狗狗往前跑,回头跟林前说:“这只狗狗的名字叫福寿双全。”
林前本想跟上去,却不料黑狗见他跟着琴音,回头吼了几声,吓得林前赶快躲回屋子里。琴音目睹林前躲进屋子的狼狈样,不禁笑出声来。
黑狗领着琴音往一片油茶园的方向跑去。后面传来林前的惊叹声,这山村里的人还真有办法呀,连狗都那么有灵性。
追梦华章 第013章 以歌言梦
狗狗带着琴音,穿过一片油茶园,远远看见一个穿着蓝色衣衫,戴着草帽的男人在一坵蕃薯园里锄草。狗狗欢快地朝男人跑去,脚步越发地急骤起来,以致琴音都追不上。琴音叫着“爸爸”朝男人跑去。男人听见了琴音的叫声,停止了劳动,扶着锄头往琴音这边张望。
琴音气喘吁吁地跑到男人面前,“爸爸,你是不是想用我去换你的儿媳妇?”
男人正是琴父。他笑眯眯地放下锄头,答道:“哪里,哪里,我就算是这么想的,也知道你不会同意的。”
琴音嘟起嘴巴:“那外面还风言风语的,说得有板有眼的。”
“别人说什么,那是别人的事。”琴父说着,到田埂边取了放在草皮上的毛巾,擦了擦汗水,“你又管不了别人的嘴,让他们说去。”
“不嘛。”琴音认真地说,“你可别打那个主意哦,我不会同意的。”
“行!”琴父爽快地答道,“你也不用担心。大老远的跑回来,就是为这事吗?”
琴音答非所问,“那我就放心了。”
琴音刚想转身,突然想起什么,又转回来,“爸爸,你也不能打妹妹的主意,她还小,也不能将她拿去换。
“放心吧,”琴父说,我们琴家再坚持几年,看看情况再说吧。
黑狗则自顾自地在周围兜来兜去的。
“那我走了。”琴音说完,便往回走。狗急急忙忙地跟在琴音后面,低声地汪汪叫着,摇着尾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