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燕王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战国萧烟
杨丛义心头一喜,正要道谢,却听右首那人冷声道:“大哥且慢。”
左首那头领转头问道:“二弟,你有异议?”
右首的二头领道:“我没有异议,只不过现在是非常时期,有些问题还是要明白的好。”
大头领不置可否,转头看向杨丛义。
杨丛义向二头领微微侧身,回道:“头领有疑问,只管问便是,知无不言。”
二头领看向大头领道:“我听闻大哥对虎头岩一带并不陌生,是不是这样?”
大头领放下茶杯,身子往后靠在椅背上,回道:“我早年曾在虎头岩一带讨生活,还算熟悉。”
二头领又问杨丛义:“你即在虎头岩落脚,那你告诉我们虎头岩周围最大的村子,是什么村?”
一听此问,杨丛义心里一阵紧张,他们先前虽在虎头岩扎营,在也周边搜索过许多天,却从没听出去搜索的捕快们回来说附近有什么村子,也就只有凤凰村的村民告诉过他们虎头岩这个地方。顾不得多想,只能迅速回道:“虎头岩周边最大的村子,当属凤凰村。”
二头领看向大头领道:“大哥,是凤凰村吗?”
大头领点头道:“不错,虎头岩周边虽有其他村子,但要说最大还就只有凤凰村。凤凰村虽然离虎头岩有几日的路程,但也可算周边。”
二头领看向杨丛义又问道:“你是何时落脚虎头岩,又是何时遭遇官兵?”
杨丛义小心答道:“两年前落脚虎头岩,三月初十遭遇官兵,之后被官兵追了几天,无处可去,就向西准备去狼头山入伙,在狼头山住了将近一个多月,跟朱老哥手下的兄弟起了些摩擦,生了嫌隙,不好继续在山上长住,朱老哥说奶头山的头领急公好义,让我来这儿看看,我跟一众兄弟就翻山越岭赶来投奔。”
二头领略一沉凝,然后又道:“狼头山的朱二麻子三月初上山时说,他抓到几个官府的爪牙,你说三月初十遇到官兵,这中间可差了十多天,你怎么说?”
杨丛义镇定的回道:“不知道头领可曾听说,最近几个月怀宁官府集结了全安庆的爪牙捕快,进山搜捕逃犯?好几百人,声势不小。”
二头领点头道:“有耳闻,早些时候有山头还做掉了不少官府爪牙。”
杨丛义道:“官府的爪牙捕快没来过山里,不熟悉山里的情况,头领你想,他们几百人肯定像无头苍蝇,随便乱闯,跑到哪一位兄弟的地头上都不奇怪。刚好我们不走运,碰到一伙大的,吃了大亏。”
二头领点头道:“算你说的有理。不过你们想留在山上,也得拿出些本事来,毕竟奶头山家大业大,张口吃饭的嘴也多,年景不好,也没有余粮。”
杨丛义暗暗松了口气,终于混过去了。上山吃饭,各凭本事,没点本事,谁会收留?于是便回道:“这是自然,兄弟们能在虎头岩落脚,多少也有些手段。不知道头领想要怎么考校?”
二头领道:“既然是吃这口饭的,当然要考校一下你手上的手段。”
大头领突然道:“二弟,够了。既然杨兄弟大老远带兄弟来入伙,看得上我奶头山,我们哪有不欢迎的道理。别忘了,兄弟多,才能做大事。”
二头领见大哥这么一说,也就闭口,往椅子背上一躺,不管了。
宋头领见此,赶紧开口道:“大哥,我觉得二哥说的有理,虽说上山来的都是兄弟,也要看看手上功夫怎么样,也好分工,各司其职,共谋大事不是?”
大头领想想也觉得有理,便转头对杨丛义道:“杨兄弟,你擅长什么兵器,还是有什么特殊的手段?”
杨丛义回道:“练过两年枪法,能使几下。打过猎,弓箭也还行。”
大头领道一声好,然后对宋头领道:“三弟,你是使枪的,你跟杨兄弟过几招。”
宋头领笑道:“正合我意。”然后看着杨丛义。
杨丛义道:“正好向宋头领讨教。”
大头领哈哈笑道:“好,我这儿兵器齐全,就在院子里练练吧。今天有眼福,再见见三弟的精妙枪法。”说完便起身向厅外走去。
宋头领、二头领相继跟上,杨丛义随后出厅,来到院子里。
宋头领来到兵器架前,伸手取出一杆长枪,随手舞了几下,感觉还算趁手。然后对杨丛义道:“杨兄弟,你不是带了兵器吗,快去取来。”
杨丛义应了一声,赶紧快步出了院子,找捕快拿长枪。
众捕快见杨丛义出来,正要相问,杨丛义道:“别多问,安心等着。”随手接过捕快递来的长枪,迅速返回院内。
杨丛义在宋头领对面站定,然后紧了紧衣衫,理了理杂乱的头发,随后调整了气息,这才开始舞动长枪,抖起枪花来。
枪花抖起,宋头领大声叫好,点评道:“下盘稳固,力由脚下生,以腰带身,力从双臂出,枪花如满月,吞吐如流星。看得出来,应当下过一番苦功。”
大头领见此心喜,也是叫好不断,只有二头领脸色不阴不阳,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杨丛义抖完枪花,双手抱枪向宋头领道:“宋头领过奖了,练的好不如打的好,等会儿还望头领手下留情。”
宋头领笑道:“看你手上功夫如何了。”
大头领道:“三弟,过几招,切磋切磋,点到为止,不要伤人。”
宋头领笑道:“大哥放心,小弟有分寸。”
大宋燕王 第68章 切磋试技
宋头领提枪抱拳道一声“请”,随即右腿后撤半步,双膝微屈,左手在前,右手在后,将手中枪平举于胸前,做了守式。
杨丛义也道一声“请”,右腿后撤半步,足尖点地,双膝微屈,左手在前,右手在后,也将手中枪平举于胸前,却做了攻势。
由于是切磋试技,两人对望一眼,确认过眼神,都已做好准备。
只见杨丛义双腿猛然发力向前跃出一步,身体跃起间,将枪收回于腰际,等足尖沾地,腰身一动,周身力量从右臂全力发出,手中长枪若蛟龙出水,直奔宋头领胸腹之间。
宋头领见杨丛义一出手就是全力,不敢怠慢,右腿再后撤半步,右手压枪尾向腰间一收,左臂向右一推,只听“啪”一声脆响,便将对方迅猛的长枪拨开。
杨丛义的长枪被宋头领轻松拔开,远离胸腹目标,直奔身侧。随即一搓身,右腿上前,腰间借势发力,向左一转,手中长枪离地一尺抡一个圆,向对方下盘横扫过去。长枪去势甚急,有破空之声在众人耳中响起。
宋头领想先看看对方的路数,所以拨开长枪后,并不急着进攻,眼见杨丛义一个横扫,直奔膝间关节部位而来,随即上前半步,枪尾向下一推,立于身侧,进行封挡。只听又是一声脆响,杨丛义的进攻又被挡住。
只见杨丛义迅速将枪往回一收,再使一招大漠孤烟,长枪由下向上,直戳对方胸腹之间,势若奔雷,快如闪电。
大头领看得一声惊呼出口,面色突变,一个纵身上前就要伸手抓回宋头领。
这时却忽见,宋头领如有神助般,料对方先机,双脚一点,腰身一转,以下杵的长枪为支点,一个翻身,就在长枪戳到身前的瞬间,轻松躲开了迅猛突然的攻击。
见宋头领轻松闪开,大头领满脸惊讶的强行停住伸出的右手,看来还是小看这个三弟了,不由得自嘲一笑。
宋头领翻身站定,手拖长枪,随即说道:“三招已过,也接我一招试试。”只见他腰身一动,身形向前一倾,右臂发力,由后向前抡圆了长枪,一招力劈华山,向杨丛义当头砸去,长枪挥动,顿时破空之声大作。
杨丛义见这一枪来势甚猛,已然躲避不及,只得回枪向上一架。
只听“咔”一声响,就见杨丛义手中的长枪从中断为两截,宋头领的长枪则不偏不倚,正砸在他的肩头之上。
这一枪过后,杨丛义直觉的手臂发麻,心惊的一时之间不知道说什么才好。暗自回想刚才那势大力沉的一式枪法,若不是对方及时收力,肩头都得砸碎。
只听大头领道:“三弟,不是说点到为止,怎么出手这么重。”他自然能看出来宋头领最后关头收手了,只是一枪便砸断对方手里的枪,出手还是重了些。
宋头领笑道:“一时兴起,就只想试试杨兄弟有多少手段,倒忘了他才练枪不久。”接着收枪向杨丛义道:“杨兄弟,没事吧。”
杨丛义这才回过神来,拿着断枪道:“宋头领武艺高强,我拍马难及,多谢头领手下留情,不然我这一条胳膊就废了。”
宋头领笑道:“杨兄弟的枪法有些特别,招招都直奔要害,很是实用,若是多下些功夫,再有三五年,必有大成。不知道你这枪法,可有什么来历吗?”
杨丛义随即答道:“算是家传吧,只是以前很少练习,近几年落难了,才练来保命立身。”
宋头领笑笑,不再继续问杨丛义枪法的来历,对大头领道:“杨兄弟的武艺还可以,这山上除了我们,也找不出几个能比杨兄弟强的。”
不等大头领说什么,二头领却冷声出来打岔,只听他嘲讽道:“他连你一招都接不下来,这武艺也算可以?”
大头领一听这话就不喜,寒着脸道:“二弟,话不能这么说。三弟的枪法在整个天柱山,也找不出几个能比他强到哪里去的,接不住三弟一招,不是很正常吗?”
二头领不作争辩,转而说道:“不是还能射箭吗,试过了枪法,再试试弓箭吧。”
大头领对这个二弟也是颇为无奈,只得高喊一声道:“取我弓箭来。”
少时,一土匪取来一张弓与一壶箭,交予大头领手中。大头领又吩咐在二十步之外的树上挂一方孔铜钱。诸事准备完毕,大头领指着脚下道:“杨兄弟,你我以此为界,各发箭五支,看能有几支射中铜钱。”
杨丛义道一声好,站在一旁,请头领先射。
大头领稍一活动筋骨,张弓搭箭,嗖一箭射出,“叮”一声铜铁相交,第一箭射中铜钱,羽箭跌落于地,铜钱挂在树上摇摆不定。
不等摇动的铜钱停下,大头领又取出一箭,张弓射出。
只听“叮”一声又中。引得杨丛义、宋头领,和围观的土匪一片叫好。二十步外,射中晃动的铜钱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至少杨丛义就做不到。
之后大头领又连发三箭,全中铜钱。
杨丛义看后惊叹,道自愧不如。可也信心满满的接过弓箭,只要等铜钱停止晃动,应该还是可以射中。
张弓搭箭,瞄向树下的铜钱,那铜钱在二十步外,小的犹如豆子,不过杨丛义眼睛不近视,视力很好,隐隐还能看到铜钱的方孔。杨丛义调整好呼吸,使心态平静下来,羽箭瞄准铜钱,随着轻轻呼气的当口,右手一松,利箭呼啸而出,接着传来“叮”的一声,正中铜钱。
宋头领一声叫好,大头领也点头称赞。
杨丛义不受影响,取箭等待,等那铜钱停止晃动,张弓又是一箭射出,“叮”一声又中铜钱。
后面三箭发出前,杨丛义都等铜钱静止,虽然费了些时间,好在三箭全中。
见杨丛义五箭全中,大头领笑道:“杨兄弟枪法不错,弓箭也了得,如今上得山来,这奶头山当有你一席之地。”
杨丛义谦辞道:“头领才是好功夫,连晃动的铜钱都能射中,我只能中死物而已,跟头领相比,可差了不是一星半点。以后有机会,还要向头领请教。”
大头领哈哈笑道:“弓箭一道,没有捷径,只要下功夫,练得多,自然就能射的准,射得远。”随后吩咐在一旁的土匪收了弓箭。
杨丛义点头称谢。
只听大头领又道:“武艺,弓箭,都已经试过,二弟可还有异议?”
二头领不咸不淡的道一声:“没有。”便不再说话。
大头领看着宋头领和二头领又道:“既然没有异议,杨兄弟今天就入伙奶头山。二弟三弟,你们谁来安置杨兄弟?”
宋头领见二头领没有开口的意思,便笑道:“我来安排吧,杨兄弟会使枪,以后也方便时常切磋。”
大头领道:“好,先安置在你那儿,以后再做安排。杨兄弟,没有问题吧?”
杨丛义面露喜色,赶紧抱拳谢道:“多谢头领收留我们兄弟,如若有事,但请吩咐,绝不说半个不字。”
大头领笑道:“好,那你们就留在前寨,跟三头领做事。”
杨丛义再次道谢,一一谢过三位头领,才告辞出了院门。
众捕快在门外隐约听到里面的声音,又见杨丛义出来面露喜色,不等杨丛义明说,就知道事情成了,众人也是一时心喜。能留在山上,此行就成功了大半,接下来只需要跟土匪们搞好关系,打探一下一些人的来路,应当不难。
杨丛义看着手里断为两截的长枪,很是心痛,这杆枪跟了他两年,用的也颇为顺手,如今断了,再找一杆趁手的怕是不容易。这宋头领的枪上功夫还真是厉害,自己三招都被他轻松接下,却接不下他一招。最让杨丛义感到惊讶的是,那招大漠孤烟,那可是绝招,一旦出手,非死即伤,他都没有轻易露过,居然也被对方提前看破,躲了过去。
这宋头领年纪轻轻,就有这样的功夫,看来真是大有来头。还有大头领,虽然没见他显露手上功夫,但那一手弓箭,也是相当了得,如此看来,这奶头山势力还真不一般,难怪狼头山的朱二麻子,要翻山越岭、跋山涉水,大老远跑过来拜山。
杨丛义现在很想知道奶头山在天柱山里的地位到底怎么样,算是多大的势力,若是连奶头山都不入流,那他还是趁早带人下山回城,免得枉送众人性命。
大宋燕王 第69章 以枪结缘
宋头领不多时便出了院子,径直带杨丛义等人离开,回到前寨,安顿他们先住下。
杨丛义虽然心里有诸多疑问,想要一一搞清楚,但也知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还需循序渐进,先摸清楚一些情况,再做其他打算为好。如今刚刚上山,人地两生,不便贸然有所动作,不然出了问题,露出马脚,不光此行一无所获,甚至得折了性命。
所以杨丛义吩咐众人安心在山上呆着,先不要有任何打探逃犯的行动,以免被有心人探知。
宋头领安排十多名捕快住在一处,房内没有他人,少了与其他人的摩擦,彼此说话也算方便。众人这些天露宿荒野,如今有了歇脚的地方,心里虽然有点紧张,但也很快被舒坦取代。除了住宿条件不错,中午的饭菜也很美味,关键是还有肉吃,这可是他们进山以来从来没有的待遇。
住着大房子,吃着肉,不少捕快心里生出一个大胆的想法,其实做土匪好像也不错,但没人说出来。
杨丛义则被安排在一个单独的房间居住,不远处就是宋头领的院子。既然顺利上山了,就先安心住下,寻找机会吧。这几天在山里不能洗澡,不能洗头,没进土匪窝时,心里想的都是逃犯,顾不上这些,现在一进房间坐下,就觉得浑身难受,仿佛身负百斤泥,找水来清洗一番,顿时神清气爽,身轻如燕。
吃过饭,杨丛义就想休息一下,可没休息多一会儿,就有土匪来找杨丛义,说三头领让他过去。
他们能留在山上,宋头领也算帮了忙,抛开土匪身份不说,这宋头领给他的印象还不错,武艺也高强。于是便什么话也没说,随即跟那土匪去见宋头领。
来到宋头领住处,穿过小院子,便进了客厅,只见宋头领已在客厅等候。
一进客厅,不等那土匪禀报,宋头领便摆手让他退下,然后向杨丛义笑道:“山上吃住可还习惯?”
杨丛义答道:“这里的环境比虎头岩好多了,兄弟们都很满意。”
宋头领道:“那就好。”随后让杨丛义坐下说话。
客厅内没有其他人,杨丛义也就没有推辞,大咧咧的在对面坐下。
刚一落座,宋头领便盯着杨丛义,语态平稳的说道:“之前试枪时见你枪法奇特,与当下常见枪法大有不同,但人多口杂,就没有细问来历。现在清静了,可以把真实来历告诉我了吧。”
杨丛义打个哈哈,回道:“这枪法是家传,我也就随便练练,还不顺手,不成气候,宋头领枪法高明,还看得上我这枪法?”
宋头领道:“若真是你家枪法,宋某还真看不上。可惜这枪法并不是你家的,你说是吗?”
杨丛义一听这话,心里大惊,脸色微变:“宋头领,你这是什么意思?”
只听宋头领笑道:“没什么意思,只是据他人枪法为己有,不太好吧。”
杨丛义不知道宋头领到底是要干什么,之前明明还在帮他们说话来着,怎么一个时辰不到,就变了脸。只好继续敷衍:“这明明是我家的,怎么就成了他人的。宋头领是不是看错了?”
宋头领继续笑道:“不会错。这枪法虽然招式动作简单,但主攻中路,枪枪不离胸腹要害,出手便伤人,天下的枪法有许多,这么凌厉要命的枪法可不多。”
杨丛义对枪法了解很少,他就会这一套枪法,在宋头领这样的使枪行家面前,他说什么都是无力的,所以就不再申辩。
宋头领见杨丛义不说话,便接着说道:“你可知道你那招大漠孤烟我是怎么躲过去的?”
杨丛义想也不想:“宋头领武艺高强,再厉害的杀招,自然都可以躲过。”
宋头领摇头:“错了,武艺再高强,遇到奇招怪招,也有防不胜防的时候,这招大漠孤烟便是奇招,一旦出手,便是非死即伤。我为什么可以轻松躲过去?”
不等杨丛义回答,便自答道:“因为这枪法我也会。”
杨丛义听得一惊,脸色突变,脸上神情满是疑问:“这怎么会?”
宋头领没有正面回答,而是笑着问道:“你可知道这套枪法叫什么?”
杨丛义会哪里知道,大叔教他枪法时根本就没提过,连招式名称都没有,还以为是一般的常见枪法,天下使枪的多了,人人都有一套自己的枪法那怎么可能,他想当然的以为这就是普通枪法,谁都能学。便道:“没听说过 。天下的枪法不都差不多,哪有许多名称?”
宋头领见杨丛义不知道,便又道:“时下常见,练的好的枪法不多,其中罗家枪和杨家枪名气最响,流传最广。天下虽然还有许多独创枪法,但都埋没荒草,不显于世。你这枪法虽然名气不显,却也有流传,不只你会,我也会,知道是为什么吗?因为这枪法本是岳帅所创,我们叫它岳家枪!”
“岳家枪”三字一出口,杨丛义直觉得宋头领整个人气质猛然发生了变化,瞬间变得凌厉起来,坐姿也随之傲然挺立,犹如一杆长枪。如此看来,宋头领跟岳飞应该有莫大的关系。
杨丛义此时才恍然大悟,难怪这枪法出手就伤人,杀气这么重,原来是出自军中,还是天下闻名的岳飞岳元帅所创。一想到岳飞,杨丛义便也肃然起敬。起身道:“原来是岳元帅所创,我先前无知,胡言乱语,宋头领莫怪。”
宋头领摆手道:“都过去了,一场变故,如今这枪法也改了名,叫形意枪。”说着便又像泄了气一样,变得有些士气低落,有些慵懒。
杨丛义现在不关心枪法,倒是对宋头领跟岳飞的关系十分有兴趣,岳飞所创的枪法,自然只有身边人才会学到。先前对救他的大叔的身份也有怀疑,如今看来,应该也跟岳飞有关,至少也应该是岳家军的人。
想到这里,于是小心打探道:“原来已经改名叫形意枪,大叔教我这枪法的时候,倒没有提起。他以前是岳家军的人,回到乡里以后很少透露,也没几个人知道他。既然这枪法来自岳元帅,不知道宋头领是不是跟我大叔一样,以前也是岳家军?”
宋头领挥手驱散心里的阴霾,朗声道:“我当然是岳家军,这枪法可不是人人都能学到。你大叔怎么称呼,我应当认识。”
杨丛义心想,此处离黄梅县好几百里,就算去找,也应该找不到。再说大叔既然隐姓埋名,告诉他的也应该不是真名,如果宋头领真能知道他,也是一件好事。便回道:“大叔是个处事小心谨慎的人,在军中想必不是真名,说出来也未必认识。我可以告诉把大叔的样貌告诉头领,头领可以猜一猜。”
宋头领笑道:“说说看,只要说的准确,我应当知道。”
只听杨丛义道:“年纪四十出头,身长七尺,身体看起来较瘦,但精干,脸长面黄,有短须,浓眉,双眼有神,沉默寡言,喜欢安静。”
宋头领脸上一喜,惊叫道:“右卫长!你认识右卫长。”
杨丛义被宋头领的神情惊到,他还真认识大叔,那还真是巧了。只是右卫长是什么?听着好像是军中的职称,看来大叔不是一个普通的士卒,还是岳家军里的军官呢。但他仍然有疑虑,岳家军有千军万马,样貌相像的不知道有多少,哪能如此就认出来,便问道:“宋头领怎么凭样貌就能知道大叔的身份?”
宋头领道:“右卫长既然教了你枪法,就没有隐瞒的打算,我也说给你听。这枪法在岳家军里只有岳元帅的近卫可以学到,而近卫人数也只有一百人,常年吃住都在一起,哪有认不出的道理。还有,近卫里如今年纪四十出头的,除了左卫长和右卫长,就没有旁人。因此,你大叔必定是右卫长无疑。”
杨丛义若有所思,点头道:“大叔从不说军中事,原来他还是岳元帅的近卫。”
宋头领忽又问道:“当初分别时,右卫长说要回乡隐居,不知他如今隐居在哪里?我们已经有五年没见了,能不能告诉我,若是得空,可以去看看他。”
杨丛义有些为难的回道:“大叔既然隐居,肯定有他的想法,我不便透露他的行踪。”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