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燕王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战国萧烟
“你来送谁?”
“送我哥,他是回易左参军。你呢?”
“送我师哥,他是回易右参军。”
“杨大人是你师哥?真是有缘呢。我们一起走吧!刚好有事儿跟你打听打听,不介意吧?”
“......”
两人最后望一眼,辽阔空寂的大海,转身离去。
大宋燕王 第204章 敲船水鬼
“燃起灯笼,挂在船尾。”
太阳一落,天很快就黑。原本蔚蓝的海面,不多时就陷入无边黑暗。
“降下主帆,减速慢行。”
主桅杆上的大帆随即降下,不多时行船速度减慢。
从在一旁护航的战船上向海上望去,黑暗的海上一长串红色的光点,一直延伸到前后看不见的远方。一个微弱的红点就是一艘两千料海船,红点在黑暗中仿佛随时就会熄灭。
天彻底暗下来,三里之内的前船就是一个黑影,再远就是朦朦胧胧一片昏暗。
船队庞大,为防海船夜间走散,后船必须紧跟前船,前后相聚不能超过二里,后船一见前船尾部挂上灯笼,必须立即降帆减速,同时在船尾挂上点亮的灯笼。
前后相继,从第一艘船燃灯开始,最后一艘船为止,百艘船最快能在两刻钟内全部挂起灯笼,降帆降速。
夜间,后船跟着前船船尾微弱的灯光前行,灯不灭,方向不偏。方向不偏,百艘船就能串成一串,即使阴天,没有星星,没有月亮,黑暗中也不会有船掉队。
出海三天,也不知如今船队具体航行到何处。
杨丛义裹紧棉衣坐在战船甲板上,抬头仰望星空,仰望明月。
海风吹过,带来淡淡的腥味。
甲板上留有少许军士站岗执勤,其余人已经回船舱休息,太阳一落,海上很冷。
寂静的夜晚,海浪撞击战船的声音异常清晰,劈波斩浪的行船声,也清晰可闻。
随着哗哗的水响,所有人离亲人越来越远。这样的夜晚,适合思念远方的亲人。
一到夜晚万籁俱静,船上灯油有限,掌灯也很危险,如果不站岗那就好好睡觉。
自从出海后,杨丛义就没有早睡的习惯,这艘战船他是船长,而这艘战船正在整支船队的中间,前后几十艘海船的安全由他负担。
现在船队还在大宋进内,离大陆海岸不过一百多里,海况良好,只要关注风速,时刻注意调整风帆,保持匀速,不撞上其他海船,就不会有什么大危险。
但到了后面,进入陌生水域,一切就难说了。需得慢慢调整生物钟,白天视线良好,军士都在甲板上,有情况他们也能发现,夜晚情况不明时,他要亲自值岗。
起身看了一眼周围的海船,目之所及的各船,灯笼都还亮着。晚间无事,练练道家内功吧,也能打发漫长的夜晚时间。
船,匀速航行。
夜,寂静无声。
不知何时,一片乌云飘过,天空中那轮明月,渐渐消失,海面陷入黑暗。
月亮消失,远处的灯笼,似乎明亮了起来。
值岗的军士眼见天空暗了下来,四周黑洞洞一片,心里就有了些不好的预感。
“你听说过水鬼吗?”一军士向旁边另一军士问道。
“啥水鬼?”另一军士打个哈欠。
“水鬼就是死在水里上不了岸的人变的,它们孤孤单单的,遇到有人落水,就要死命抓住他。白天它们不敢出来,晚上就会出来害人。”
“哪有人晚上下水,黑压压的,下水不是找死。”
“那可不一定,你以为不下水,水鬼就没办法了?我可听说水鬼喜欢光,不管是月光,还是灯光,它们都喜欢,听人说他自己就亲眼见过一回,无数的水鬼对着月亮,活蹦乱跳。”
另一军士被说的有些害怕,四下看看,没有接话。
“你猜没有月亮的时候,水鬼会怎么样?”
“我哪儿知道,我又没见过。大晚上的别说了,说的有点渗人。”
军士不顾,自言道:“晚上它们就追光,只要有灯光出现,它们能追一晚上,还往船上爬呢,爬山船以后就把船上的活下拉下水,等它们做伴,它们在水里太孤单了。”
“好了,别说了,我听得都有点怕了。”
甲板上再次安静下来。
“你说海里有没有水鬼?”
“你这不是废话吗,海里不是水啊,海里的水鬼更多,船一翻,就是几十上百水鬼,你说说海里死过多少人?比你我见过的人都多。”
军士吓的不说话了,早知道就不问,搞得现在一抬眼就觉得前边海里藏的有水鬼。
“帮我拿下枪,我撒泡尿。”被吓到的军士渐渐有些尿急。
“胆子这么小还来参军。”另一军士嘴里如此说着,还是把长枪接过来拿好。
那军士走上船头,迎风撒尿。
刚撒到一半,忽然身体一晃,差点一头栽进海里。紧接着就见他连滚带爬跑回甲板,手指船头,满脸惊恐,嘴张的老大,却说不出话来。
另一军士见他这怪模样,不由得的问道:“咋了,见鬼了?”
“鬼......鬼......有水鬼跟着我们!”那军士努力了几次,才好不容易说出完整的话来,手指着船头处还在发抖。
“你小子耍我,撒泡尿都能见到鬼,是不是还把尿撒到鬼身上了?”另一军士显然不信,刚说鬼,鬼就来了,哪有这么邪门的事,肯定是这小子跟他闹着玩,吓唬他的。
“真的,好多!”那军士稍稍稳定了心神,手指船头,眼睛都不敢往那边看。
“信了你,才真是有鬼。好好站岗。”军士把手里的枪还给他。
那军士一接过枪来,立马提枪转身,挺枪直指船头方向,似乎船头有敌人马上就要出现,又像有敌人隐身在船头。
这一副跟敌人对峙的模样,把旁边的军士也弄的紧张起来,他也不由的握紧手里的长枪,口中却道:“你小子不去当个戏子可惜......”
“咚。”
话没说完,就听见附近传来一身似有似无的闷响。
那军士顿时紧闭嘴巴,转头四处看看,没有异常。
正当他准备自嘲一句,解除尴尬时,嘴刚张开还没说话,又有几声沉闷的“咚咚咚”声传入耳中。
寂静的夜里,这几声异响,在海浪声里格外清晰。
他一挺长枪,上前与另一军士并肩而立。
“怎么办?喊人吧。”另一军士用低不可闻的低声问道。
“先看看再说。”那军士想了想,大半夜,黑灯瞎火,一嗓子嚎起来,不管有鬼没鬼,都会出事,保险起见,还是先确认一下。
“替我压阵。”那军士吩咐一声,一步一步慢慢向船头走去。
“咚咚咚”声,时断时续,一会儿有,一会儿无,没有规律。
那军士终于走到船头,望着漆黑的大海,深吸几口气,猛一探头,往船下看去。
只见船下黑乎乎一片,似有东西在海面跳动,一下一下撞击船身,隐约间又看到黑黑的东西正拼命往船上爬。
那军士纵使胆子大,这一惊也是非同小可,顿时头一晕,双腿一软,就向船外倒去。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身后压阵的军士眼见前边探查的军士有异,当即一丢手中长枪,一个箭步上前,电光火石之间伸手,一把抓住那军士颈部衣甲,全力往后一拉,将他倾斜的身子拉回船内,二人则一起摔倒在船头。
这一摔之下,倒把那军士摔了个激灵,顿时清醒过来,翻身爬起,顺手就将掉落在船头的长枪捡起来,挺枪对准船头外。
救他的军士,眼见如此,也顾不得多问什么,回身捡起长枪,挺枪对准船头另一边。
两人背靠背,手持长枪,打起十二分精神,防守在船头,瞪圆了眼睛,紧盯着船边,只要那鬼东西爬上来,毫不犹豫就会一枪捅过去。
挺枪警惕几息之后,二人不约而同的远离船头,往甲板上退去。
船头太窄,施展不开,一旦那鬼东西爬上来,他们直接就会被拉下海,他们退避不是怕,只是想要反抗,不想毫无反击之力的丧命。
如果要问他们退避的理由,这应该就是他们二人心里的想法。
一退回甲板,二人长枪向前,并肩而立。
“你看清了?是啥东西?”救人的军士盯着船头,眼睛都不敢转一下,握枪的手还在发抖。
“不知道,黑乎乎一片,都想从海里往船上跳。”那军士也盯着前边,不敢有一瞬间移开视线。
“是.....是不是水......鬼......能......上来吗?”救人的军士牙齿都在打颤,勉强说出一句完整的话。
“不知道,我们的船有一丈多高,应该爬不上来吧。”那军士亲眼看到那东西跳起三尺多高,虽然离船舷还有不少距离,但难保没有能爬上来的,可他也不敢说那东西就能爬上来,不然一声惊叫,船上肯定就乱了,还是要先看看。
“我们船高,上不了船就好。”救人的军士听说那东西上不来,心里才稍稍放松一些,握枪的手也渐渐稳定下来。
“咚咚咚......”船下沉闷的撞击声,时不时的传上来,犹如重锤,锤击在他们的心口。
“要不要叫醒他们?”
“不用,那东西应该上不来,天一亮,应该就会消失。”
不远处一笼朦胧的红色,那是海船尾部悬挂的灯笼,那红色灯光忽然一闪一闪,明灭之间跳动了几下。
两军士此时格外敏感,眼睛一瞥就发现那艘海船上灯笼的异常。
转头一看,就见那盏灯笼在二人眼前一暗,熄灭了,再也没有亮起。
有东西上那艘船了?
二人大惊,不约而同,对望一眼,随即高声发出预警。
“有情况!”
大宋燕王 第205章 五盏灯灭
这一声急促的警报,在寂静无声的夜里,格外刺耳,刺痛睡梦中多数人的神经。
杨丛义在这惊叫声中第一个醒来。
他坐在舱内,稍稍打了个瞌睡,舱外一声警报,他顿时惊醒,起身几步就出了船舱。
“什么情况?”他见两个军士挺枪如临大敌,快步来到他们身旁。
军士一指旁边黑暗的海面,十分紧张的回道:“大人,刚刚那艘海船的灯笼灭了。”
杨丛义扭头一看,旁边海面上两个红点相隔太远,它们之间应当还有一个存在才是,既然不见了,那就如值岗军士所说,应该是灭了。
两个红点之间,此时相聚应当在三里以上。
白天,三里的距离不远,两船之间能看得清楚,但到了夜晚,情况就大大不同,视距下降的厉害,尤其是此时天上没有月光,灯笼的火光在三里之外,必然是隐隐约约,看不真切,再稍远一些,就被消失不见。
无月的夜晚,任何一艘船上的灯笼熄灭,如果不及时点燃,过不了多久,后船就会失去导航目标,在漆黑的夜里,后果不堪设想。
领航者是第一艘船,它在最前边,后面的海船就跟夜间抓着前人衣襟走夜路的盲人一样,一旦衣襟断掉,他们要么停下撞在一起,要么凭着感觉走,至于走到哪里去,跟在后边的盲人不会知道,会遇到什么危险,他们更是一无所知,跌进坑里,掉进水里,甚至走上岔路,都有可能。
船队任何一盏导航的灯笼灭掉,面临的都是这样巨大的危险。
“灭了多久?”杨丛义立即追问。
“灯一灭,就喊大人了。”军士仍然在戒备船头,没有回头。
从报警到他出来,也不过几息时间,灯笼刚刚才灭,那就还好。
夜晚有风,偶尔熄灭也属正常,只要能重新点亮就不会有问题。
杨丛义略感欣慰,望着应该亮起灯火的海面。再过几息,那艘船尾值岗的军士应该就能将灯笼点亮,重新为后船导航。
“你们值岗,没什么问题吧。”杨丛义盯着应当亮起灯火的海面。
话音刚落,不等军士回答,就见不远处又一个光点闪烁之间消失不见。
“大人,又灭一个!”军士声音里满是惊恐,同时不由自主的后退几步,眼睛盯着船头方向,再也不敢移开半点。
杨丛义自然也看见那个光点,一闪就灭掉。这下相邻的两盏灯笼前后熄灭,难道是偶然?
“不要惊慌!等他们自己亮起灯来。”杨丛义依然淡定。
灯笼挂在木杆上,探出去悬置在船尾,收进来,重新点燃灯火再放去,也需要一些时间,哪能跟电灯一样,开关自如。
就算值夜的人睡着了,没发现灯火熄灭,他们也留有后手,担保无忧。
早在出海前,他们就考虑到灯火熄灭,而值夜人打瞌睡,未能及时点亮的情况,给每艘船都配备了号角,以便在灯火熄灭超过一定限度的时候,吹响号角提醒前船。
但号角一旦响起,就会将前后几艘船的人全部惊醒,在黑暗中容易引发不必要的麻烦,所以号角的使用有严格规定,超过一刻钟,前船的导航灯笼还不亮起,后船才能吹响号角提醒。
现在,两盏灯火刚刚熄灭,为时尚早,可以给他们一些时间。
此时虽有海风,但风速不大,海况良好,船速稳定,只要尾舵不动,一刻钟之内,海船基本不会偏离。
杨丛义十分淡定的看着灯火熄灭的海面,海上有风有浪,哪有灯火一直不灭的道理,只要在一刻钟内亮起就行。
“又灭一个!”几息之后,持枪戒备的军士一声惊叫。
杨丛义眉头一皱,又一盏灯在他注视下,忽一闪,消失不见。
视线之内,已有三盏灯火熄灭,前两晚可是一盏灯都没灭,现在海风不大,海浪不强,连续三盏灯灭掉,真是活见鬼!
“不要惊慌,再看看。”杨丛义依然保持淡定,虽然灯灭的多,但时间都短,给他们点时间重新把灯火点燃。况且还有后续手段,短时间灯灭也不是多大的问题。
目之所及,海面上还亮着的灯火,隐隐约约只剩最后两个,一前一后,遥不可及,杨丛义所在的战船在一侧可以看到,但两艘亮着灯笼的海船之间没法相互看到。
杨丛义虽然表面淡定,内心还是有些紧张,紧盯着那片黑暗的海面,期盼灯火熄灭的海船赶紧把灯笼亮起来,不要等到一刻钟,让后船的人和他煎熬担心。
“又灭一个!”军士更加惊恐,一直退到杨丛义身旁。
看着前边那个微弱的几乎看不见的光点消失在黑暗中,杨丛义在黑暗里,眉头皱的更紧。
“再等等。”杨丛义依然要淡定,他们战船并帮不上大忙,一旦他们有动作,可能会引发误会,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大人,我们的灯笼也灭了。”忽然船舱里传来军士禀报的声音。
不久前,值夜军士的一声警报,已经将很多人惊醒,他们先后来到甲板看情况,自然能看出附近之前一直存在的灯火熄灭不见。
“重新点起来。”杨丛义立即下令。
禀报的军士应一声,就摸黑去船尾传令。
甲板上的军士,一时间议论纷纷,嘈杂一片。
“保持安静,不要说话!”杨丛义稍稍有些慌乱,这太不正常。
海船灯火在眼前熄灭四个,连脚下的战船灯火也熄灭,了。没有大风,也没有大浪,真是活见鬼!
“又灭一个。”有军士忍不住低声说道。
昏暗视线下的海面,最后一个微弱的光点也不见了。
杨丛义望着空空的海面,眉头皱的更紧。
“不要惊慌,稍等不一会儿。”在军士面前,他还要继续保持镇定,虽然心里已经是疑窦丛生,但他是主心骨,不能惊慌,不能乱,否则会出大乱子。
“咚咚咚......”
“这是啥声音?你们听到了吗?”又有军士忍不住低声问道。
杨丛义仔细一听,周围确实有沉闷的撞击声传来。从出船舱,站到甲板上开始,他的注意力全在对面的海面上,短短时间内,根本就没有注意到奇怪的撞击声。
“咚咚”之声就在周围,顿时甲板上嘈杂声又起。
“肃静!”
杨丛义一声令下,甲板再次恢复寂静。
一转眼,见先前两个持枪戒备的值夜军士,依然将长枪对准船头,没有丝毫松懈。
杨丛义当即就知道自己大意了,他们二人发出警报,显然是发现不明状况,而不仅仅是发现旁边的一盏灯灭掉!
“石兴,刚刚你们发现了什么情况?”一想明白,杨丛义立即询问。
正在戒备中的军士收枪转身回道:“大人,我们发现船下有异物。”
“异物?什么异物?”这个回答杨丛义不满意,随即追问。
石兴犹豫了一会儿,回道:“大人,我也不知道具体是什么,据我猜测,估计是......”
说了一半,停了下来,没敢继续说下去。
“是什么?”杨丛义再次追问,眼睛紧盯着他,再吞吞吐吐,他可就要急了!
石兴见监军脸很黑,神情不善,赶紧回道:“估计是......水鬼。”
水鬼?
甲板上众军士一听水鬼,顿时惊慌起来,有些人转身就要往船舱里跑。
“立定!”
“肃静!”
杨丛义一听水鬼,眼见众军士的模样,立即连下两令。他是唯物主义无神论者,受过完整的现代化社会主义教育,哪里会信什么鬼神。
但这些绝大多数大字不识的军士不同,他们生来接受的本来就是封建教化,笃定“举头三尺有神灵”,谁家神龛里没有供奉一两个神仙神灵,既然都信神,他们当然也信鬼,水鬼之言一出,谁不怕?
水鬼是什么东西,杨丛义自然听说过,小时候偷偷下河洗澡,没少被爸妈吓唬过。直到学的知识越多,他便越不相信有鬼神存在,后世一切都要讲求科学,所有鬼神伎俩,在科学面前都会被揭穿,经过十几年社会主义教育,他哪里还相信世上有什么鬼神。
“咚咚咚......”断断续续的沉闷撞击声,再次传上寂静的甲板。
“你们两个去看清楚,装船的到底是什么东西。”杨丛义随即吩咐值夜军士察看清楚。
石兴举枪,慢步走到船舷边,另一个值夜军士跟在一旁。
二人到了船舷边却不敢探出脑袋去看,生怕水鬼跳起来,把他们拖下船去。
其他在甲板上的军士,站在原地,听着船下传来时有时无的“咚咚咚”声,大气都不敢出,看着两个值夜军士害怕的样子,他们同样十分惊惧。
“大人,灯笼点不着。”值夜军士在僵持时,船舱中有军士出来禀报。
“为何点不着?”一听这话,杨丛义顿时一惊,心里咯噔一下,疑问更深。
“灯笼好像是被打湿了,灯芯沾了水,没法再点着。”来传令的军士回道。
战船的灯笼点不着,其他海船的灯笼估计也是一样,如果是这样,麻烦就大了。
不过幸好只是灯芯沾水,换成新的就是。
“换灯芯,立即把灯亮起来!”杨丛义随即下令。
传令的军士,应声而去。
大宋燕王 第206章 鱼精作怪
石兴与另外一名军士趴在船舷上,不敢动弹。
经灯芯之事一打岔,他们稍稍缓了口气,定了定心神。
“如何了,看清是什么东西?”传令的军士离去,杨丛义回头便问。
石兴没有答话,监军在后,船下的东西再可怕,也得好好看一看。如过真是那鬼东西,有众多军士在侧,想必也不会见死不救。
如此想着,便小心翼翼的把头伸出船舷,手中的长枪也探了出去。
睁眼往船下一看,只见海面上漆黑一片,什么也看不见。如果说没有什么东西,这肯不定不是监军要的答案,其他人明明听到响声,他们也不信啊。
使劲一瞪眼,再仔细一看,却见海面上黑影涌动,翻滚跳跃不息,全都追着战船在跑,无数黑影争抢着要往战船上跳。
一见这种情景,石兴心里恐慌无比,不管是不是水鬼,数量都实在太多了。水里跟着的黑影,到底是什么东西,他还没有看清楚,不好跟监军回话。
为了看得更清楚,他鼓足勇气,把身子探出半尺,头脸往下离海面更近一些,一手抓船舷,一手握长枪。
再一瞪眼,他便看到一张大口冲他直跃而起,惊慌之间,头脸一抬,身子便要往后撤,但还是晚了。
石兴只觉脸上一凉,惊恐间长枪一挥,抓着船舷的手臂用力一撑,身子便向后倒在甲板上。
众人被他这猛然后倒之势吓了一跳,情况不明,惊慌之下,纷纷后撤。
石兴躺在甲板上,只觉得头晕目眩,呼吸困难,浑身没有一点力气,动弹不得,好像马上就要死了一样。
我的人生刚刚开始,想要换个活法而已,这就要结束了吗?我不甘心!
他想努力清醒过来,但意识还是逐渐模糊,慢慢闭上了眼睛。
眼见石兴倒在甲板,一动不动,船舷边上的另一军士,顿时坐倒在甲板,目光呆滞,嘴里说着:“水鬼......一定是水鬼......水鬼上身了......”
石兴突然死在甲板上,再听到一同查探的军士如此一说,众军士个个心惊胆战,水鬼有多厉害多难缠,他们可是早有耳闻,如今遇到水鬼,那就只能逃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