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从和面开始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糖醋虾仁
他也不知道西餐装盘是怎么装的,反正对于一个中餐师傅来说,不直接把菜品盛到盘子里,而是装到一个小勺子里,总觉得有些别扭。
不过徐拙有摆盘技能的加持,所以操作起来,不会有任何翻车的可能。
他把火关掉,然后用小勺子,把锅里的红薯泥一点点的装进上桌用的那种不锈钢勺子中。
每个勺子都装八分满,装好之后,拿着勺子在桌上磕两下,让勺子里的红薯泥变得平整起来。
然后他拿着点缀用的薄荷叶插在上面。
最后把这些勺子有规律的摆放在盘子中,一道颇有西餐风格的炒红薯泥就做好了。
对于之前在盘子里那么一大坨,现在的红薯泥颜值提高了好多。
而且这么一人一个勺子,吃起来也干净很多,看上去也很文明。
一群老外凑上去闻闻味道,不停的夸着徐拙。
他们甚至还拿出手机,各自拍了几张照片。
有个老外拍完后,就心急的拿起一个勺子要品尝,被徐拙给拦住了。
“no!no!no!”
他也不会说其他单词,只能连着说好几声no来阻止对方。
论掌握一门外语的重要性。
那个厨师很好奇徐拙为什么阻止他,在赵光明解释很烫之后,才算是明白过来,还感谢徐拙提醒他。
不过那些感谢的话,徐拙除了一句thank you,别的什么都听不懂了。
从厨房端出来之后,一群人趁着窗外黄浦江的夜景,又拍了两张照片。
直到赵光明尝了一口觉得可以了,大家才一手拿着大勺,一手拿着小勺子,这么耐心的品尝了起来。
刚开始吃红薯泥的时候,多少有些不习惯。
因为红薯泥看着应该很凉,没有任何热气冒出,但是吃的时候却很烫嘴。
不过这红薯泥的味道却很不错。
这些厨师一边吃,一边向徐拙竖起大拇指。
“叮,宿主经过多方实验,顺利完成随机任务【改头换面】,特奖励宿主d级招牌技能炒红薯泥,恭喜宿主。”
哇日,听到系统的提示音之后,徐拙有些想哭。
这gou ri de系统,老是把他往岔路上领。
从杭州回到林平市之后,他一直都在用裱花技能来提升红薯泥的颜值,结果忙了那么多天,做的却是无用功。
来到上海见识到分子料理之后,才懂得了如何提升颜值的方法。
这特么的……
以后真不能乱猜狗系统的心思呢,说不定哪天又会被这玩意儿坑害。
几人一边吃一边讨论,徐拙插不进话,自顾自的站在一边,吃着炒红薯泥看着黄浦江的夜景,美滋滋!
等大家把炒红薯吃完后,又拥簇到了徐拙身边。
赵光明说道:“徐拙,他们还想看你表演厨艺,你有啥绝活儿没?最好能让他们学会的那种……”
绝活儿是很多。
但是这些人能学会的,徐拙还真想不到有什么。
总不能给这些人做小葱拌豆腐吧?
趁着大家讨论的功夫,徐拙进入系统,查看他获得的那些技能,挑选个合适的菜品做出来让这些老外感受一下中餐的魅力。
当他看到左宗棠鸡这道菜的时候,突然想起一个问题。
炒红薯泥那个任务上,被狗系统坑了一把,这个授课的任务……是不是也被坑了?
想到这里,他看着赵光明说道:“我准备做左宗棠鸡,你问问他们感兴趣不。”
赵光明一说,几个外国厨师就激动了起来。
左宗棠鸡是他们从小吃到大的美食,虽然他们自己也会做,但是吃着总差点意思,假如徐拙能指点一下的话,那就最好不过了。
听完赵光明的翻译,徐拙大手一挥:“走走走,趁着还有时间,咱们做一次左宗棠鸡……光明,后厨有这些食材吧?”
“有,走吧,他们也想做着试试呢。”
就这样,徐拙领着众人来到厨房,从刀工开始讲解,一步步的让他们看,不动的就让赵光明帮忙翻译。
半小时后,徐拙做了一盘色香味儿俱全的左宗棠鸡。
“大家都尝尝,然后趁着脑子里还有印象,赶紧做一遍巩固一下,不懂的可以问我,保证让你们全都学会。”
徐拙热心高涨。
哪怕任务完不成呢,他也想把这几个老外厨师教会。
因为他发现,看到大家那渴求和尊重的眼神,心里居然好爽。
怪不得大家都喜欢当老师呢。
这感觉确实很不错。
大家不熟练的拿着筷子,品尝着徐拙做的左宗棠鸡,不时的竖起大拇指夸两句。
他们吃完后,就自觉的开始做菜。
“徐老师”背着双手,仔细观察着几人的动作,有做错的地方就直接点出来,一副高人风范。
装逼的感觉,爽!
赵光明很好奇:“徐拙,你啥时候把这道菜也学会了?这道菜在国内不怎么流行的,倒是老外很喜欢。”
徐拙笑笑:“自己瞎琢磨的,不光这道菜,回头我还能把李鸿章杂烩也做出来呢。”
不过能不能做出来,取决于这几个老外的学习程度。
等会儿他们要是能做出合格的左宗棠鸡,教学任务顺利完成,那么徐拙自然也能把李鸿章杂烩给做出来。
要是几人学不会的话……
徐拙倒也不怕。
反正他明天就走了,没时间做李鸿章杂烩。
人设不会崩。
在徐拙“细心”的指点下,这些外国厨师总算是顺利把左宗棠鸡做好了。
还一副受益匪浅的样子。
虽然他们之前已经看着徐拙做了一遍,但是等到实际动手操作的时候,才知道这里面的门道。
对这道菜的理解也加深了很多。
徐拙挨个儿尝了一下,他们调味儿的水平都不错,做出来的左宗棠鸡没什么明显的瑕疵。
“叮!宿主完成随机任务【教学】,特奖励d级招牌菜李鸿章杂烩,恭喜宿主。”
果然,那个教学任务,根儿在这边,而不是狗系统给的什么在线教学和远程教学,那个任务提示,就是混淆视听用的。
“徐拙,你真的会做李鸿章杂烩吗?会的话明天我就准备食材了。他们好不容易来国内一次,怎么也得吃一次正宗的中餐吧?”
“行啊,没问题!”
果然不能乱立flag,昨天刚说今天五更,结果下午肚子一直不舒服,去厕所了好几趟,就四更了哈。
美食从和面开始 第662章 “杂烩”和“杂碎”【求月票】
在国外,像左宗棠鸡、李鸿章杂烩、酸甜咕咾肉等菜品深受老外们的欢迎。
但是他们的做法,早已经被当地的饮食习惯所同化,好多人从小大到都没吃过正了八经中国人做的中餐,吃的都是老外做的。
所以他们很向往来中国,吃一顿中国厨师做的那些中餐。
这也是为什么刚刚徐拙一说要动手做红薯泥,他们就那么兴奋的原因。
实在是吃了那么多年西方人做的中餐,现在冷不丁能见到中国人做的中餐,有些抑制不住的激动和兴奋。
炒红薯泥让他们大开眼界。
而徐拙做的左宗棠鸡也让他们感觉不虚此行。
不仅品尝了到了正宗的左宗棠鸡,而且顺带着还学会了正宗的做法。
这一趟真来值了。
现在听赵光明说明天要做李鸿章杂烩,大家就更加激动了。
“徐拙,你需要什么食材给我说,我提前准备好。”
徐拙笑笑,刚准备把李鸿章杂烩这道菜所用到的食材给赵光明说一下,突然就愣住了。
因为他发现,这道所谓的李鸿章杂烩,是他娘的两道菜!
一道是李鸿章杂烩,用海参扇贝等食材,用鸡汤炖煮后盛在盆里,摆上好看的花样,跟徽菜的一品锅很相似。
据说这道菜是李鸿章出访美国时候,在领事馆招待外宾,因为菜品不够,所以用厨房剩下的边角料做了一道菜出来。
这个传说很有市场,很多人到现在都津津乐道的说这事儿。
然而……
这是一条彻头彻尾的假消息。
根本就没这么回事。
而且老外们,也不喜欢吃炖煮类的菜品。
所以,国内传得比较广的李鸿章杂烩,根本就是国人自己添油加醋给杜撰的故事,菜品也只是安徽的杂烩菜。
而在美国流行的那道李鸿章杂碎,确切的叫法应该是炒杂碎。
徐拙得到的第二道菜,就是这道炒杂碎。
得到技能之后,徐拙顺带着也把两道菜的来源给了解了一下。
李鸿章杂碎,跟李鸿章一点关系都没有。
炒杂碎是19世纪中叶,珠三角一带的华工带到美国的一种菜式。
虽然这道菜取名为杂碎,但是用的食材却不是动物内脏,而是一些厨房的边角料。
用鸡肉或者猪肉跟这些厨房边角料入锅翻炒,炒出来的那种碎糟糟的菜,就是所谓的炒杂碎。
这道菜中,杂碎两个字要分开理解。
杂,指的是食材杂。
碎,指的是成品碎。
这种小炒因为取材方便,做起来速度快,而且不受食材限制,价格比较低廉,所以在美国很受欢迎。
不仅华工爱吃,连美国人也喜欢。
纽约首家中文报社的主笔王清福,将杂碎描绘成纽约华人的主食,甚至还称其为“中国国菜”。
这当然是个天大的误会。
中餐菜品繁多,往后排一万名也轮不到这道炒杂碎撑场面。
但是白人嘛,就喜欢自以为是。
19世纪末期,总理大臣李鸿章出访美国的时候,美国的媒体一遍又一遍的书写李鸿章吃炒杂碎的情景。
之所以这样写,就是因为炒杂碎是白人唯一接受的中餐,所以他们就理所当然的认为,堂堂一国大臣,肯定要天天吃国菜才行的。
而实际上,李鸿章访美的一个星期,没吃过一次炒杂碎。
但是那些媒体却不管这些,硬是把李鸿章跟炒杂碎联系在了一起。
不过这个时候,大多数美国人对于炒杂碎这道菜,还是带着一种调侃的态度。
真正让炒杂碎走近美国人的日常,并成为美国人记忆中割舍不掉的乡愁,源自于1906年的旧金山大地震。
当时地震突如其来,民众住在帐篷中,没吃没喝的。
这个时候,炒杂碎配米饭这种价格低廉却搭配丰富而且味道还不错的美食,就成了灾区人的救命饭。
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美国人对炒杂碎这道菜,赋予了乡愁的气息。
直到现在,也有一些老美千里迢迢回到小时候生活的地方,就为了吃一口记忆深处的炒杂碎配米饭。
从这个角度上来讲,美国人蹭了一把李鸿章的热度。
不过蹭李鸿章热度的不仅仅是美国人,中国人自己也蹭。
比如那道似是而非的李鸿章杂烩,就是典型的蹭热度菜品。
李鸿章杂烩,同样跟李鸿章没关系。
是有些人嫌杂碎两个字不好听,加上李鸿章是安徽人,就把安徽的杂烩菜给按在了李鸿章头上。
还煞有介事的编造了一些出访的故事。
什么招待外宾菜不够吃,李鸿章灵机一动让厨师做了一道杂烩菜,艳惊四座。
什么李鸿章吃不惯西餐,让厨师做了一道杂烩菜,被美国人无意中尝到后,顿时爱不释手。
这都是胡扯的。
堂堂一品大员,又是最喜欢讲排场的民族,怎么会沦落到招待客人菜不够的局面。
根据杂碎在美国的传播来讲,底层人也不可能天天吃海参玉扇贝兰片等名贵食材。
当时华工的生活状况,也不可能有那么多时间去做那道杂烩菜。
但是中国的老百姓喜欢听这种故事,一些厨师也喜欢用这种典故,给自己做的菜品增加几分传奇色彩。
所以这种传说,一直到现在还有很高的流传度。
很多人到现在都以为,美国人喜欢凑在一起,围着炖锅吃李鸿章发明的杂烩菜。
了解完这两道菜的历史,徐拙倒是很高兴。
倒不是弄清了一道似是而非的菜品,而是一次掌握了两道菜。
既有美国人喜欢吃的炒杂碎,也有国内以讹传讹最终成了徽菜代表菜品的李鸿章杂烩。
两道菜到手后,不仅让徐拙多掌握了一道海外中餐菜品。
同时还让他接触到了徽菜。
八大菜系之一的徽菜,对徐拙来说有些陌生。
因为徽菜没有川湘菜那么广泛的流传度,也没粤菜鲁菜和淮扬菜的名气。
甚至在地方特色方面,也没浙菜闽菜出众。
所以一直以来,徽菜在八大菜系中,都没什么存在感。
现在,终于可以揭开徽菜的神秘面纱了……
美食从和面开始 第663章 西式早餐【求月票】
“鸡肉、海参、草鱼、鱿鱼、火腿、猪肚、鱼肚、干贝、玉兰片,因为明天就要用,海参就直接买成水发的吧,鱼肚买成油发的,这样做起来比较省事。”
这些是做李鸿章杂烩的食材。
至于做炒杂碎的食材……
这玩意儿根本不拘泥食材的种类,明天厨房有什么就用什么,这种炒菜一旦拘泥于形式,就不好吃了。
杂碎菜嘛,就得越杂越好。
徐拙去休息的时候,几个老外厨师纷纷向徐拙道晚安,赵光明店里的那个外国主厨也是一脸尊重。
貌似他很想跟徐拙讨论一下红薯。
不过这会儿实在是太晚了,而且两人语言也不通,徐拙跟他约定,这事儿明天再聊,反正技能到手,啥时候做炒红薯泥都没问题。
徐拙跟他们一一说了句goodnight,就回到自己房间,洗洗澡,躺床上睡觉了。
第二天一早,徐拙起床,刚准备和孟立威周雯去吃酒店的免费早餐,结果赵光明打来了电话。
“来餐厅吧,他们已经给你们三个准备好了早餐,过来尝尝吧,纯西式的早餐。”
西式早餐?
不就是吐司培根煎蛋牛奶麦片嘛。
徐拙不是很感兴趣。
但是想想酒店的早餐或许也是这样,甚至还没人家老外做的地道,就带着孟立威和周雯来到彩虹餐厅。
刚进门,几个老外厨师就跟徐拙打招呼。
邀请徐拙一块儿吃早餐。
早餐是自助式的。
徐拙看了看,菜品确实挺丰盛的。
比如黄油花菜、煎培根、煎香肠、煎蛋、牛奶、燕麦片、刚刚烤好的吐司以及和吐司配套的黄油和花生酱。
还有各种口味的面包、玉米饼、各种咸肉等等。
饮品也有各类果汁和玉米汁之类的。
非常丰盛。
做得也非常好。
比如煎蛋,全都做成了心形。
香肠也切成了各种花样。
甚至连培根也都煎好卷成了卷。
三人拿着盘子,各自挑选着比较喜欢的美食。
然后坐在窗边,一边欣赏着窗外的黄浦江,一边享受着美味。
几个老外这会儿已经吃过饭了,闲着没事,凑过来跟徐拙聊天。
徐拙对英语不是很懂,正发愁的时候,没想到周雯英语还不错。
在她的翻译下,几人聊得倒是很愉快。
“你啥时候学会的英语啊?”
“早就会了,我考大学那年就是英语好才过二本线的,原本想报考个翻译学院,但是分数线要求太高,就报了中医学。”
要是在别的地方,估计几个老外早就凑上来跟周雯搭讪了。
她长得好看,又懂英文,对老外很吸引力。
不过赵光明的这几个厨师朋友,好像都跟赵光明一样。
所以……
医学院的周大女神就吃瘪了。
虽然这几个老外很有礼貌和绅士风度,但是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他们更对徐拙感兴趣。
这里面有徐拙长相的原因,其实主要还是徐拙做菜的手艺让他们很向往。
“他们几个说想跟你学中餐,不知道你放不方便教。”
周雯一边吃着吐司,一边把几个老外的话翻译给徐拙听。
徐拙有些为难。
他倒是很想教。
但是语言不通,这让他很为难。
要是学别的,可以比葫芦画瓢,就算语言不通也没事,跟着学就行了。
但是烹饪是必须要用语言进行沟通的。
不然放什么料,什么火候,这些根本没法直接作用在数据上。
“徐拙,你不是在油管上有视频嘛,让他们照着学呗,顺便让他们帮忙给你打打广告啥的,油管可比b站挣钱。”
孟立威这么一提醒,徐拙才反应过来。
自己还有油管上的视频可以利用。
昨晚因为完成了教学任务,所以他都忘了油管那一茬。
想到这里,徐拙拿着手机,打开手机上的youtube客户端给他们看。
几个老外立马震惊了。
他们居然不知道徐拙在youtube发布视频。
而且赵光明也没说过这些。
然后再看看徐拙那些视频的点击,虽然数据很不错,但是在他们看来,却不应该这么差的。
因为徐拙能做出那么好吃的左宗棠鸡,在厨艺方面肯定有很高的水平。
所以他应该在youtube上爆火才行。
加上徐拙在油管上做的菜几乎都是西方人能够接受的口味,这更让他们喜欢了。
“他们说要帮你宣传一下,让更多人知道中餐,了解中餐,还约定一年内,要跟着你做菜的视频学会三道菜,明年做出来让你点评……这些老外还挺有意思的哈。”
周雯这么一翻译,让徐拙突然意识到,以后视频要多拍才行。
而且要多研究一下老外喜欢的那些菜。
鱼香肉丝和宫保鸡丁已经学到手,回头得想办法学学咕咾肉,尽量多吸引一些中餐爱好者。
不就是酸甜口的菜嘛。
各个菜系都能找出好几道。
吃完早饭之后,赵光明推着一个手推车,呆着一些食材上了楼。
他这店里的菜,几乎多半都是从国外进口的,就算不进口的那些,也都是独家供应,没一样是从菜市场采购的。
徐拙瞅了一眼,这些食材的包装都很上档次。
胡萝卜全都一根根的盛在一个透明的盒子里,外面还包着一层泡沫。
“这种菜味道会更好吃吗?”
“好不好吃不重要,重要的要有逼格,这才是分子料理的立足之本。”
赵光明听了徐拙这话,笑着说道:“没你这么拆台的啊,要都跟你这样,谁还来我这里吃饭啊。”
顿了一下,他自己笑了笑:“不过,你说的贩**格也没错。”
今天上午店里没有客人,因为等会儿还有一批朋友要来,为了不影响客人的就餐体验,赵光明没开放上午的预定。
所以,今天上午,就是所有朋友的试菜环节。
徐拙昨天吃了红色主题的餐品,今天打算再换个颜色试试。
“光明,昨天吃的红色,多半都是肉,这个绿色,是不是全都是蔬菜啊?”
徐拙打算先占个位置,省得等会儿再把红色的小厅留给自己。
结果赵光明听了他的话,好奇的问了一句。
“徐拙,你咋突然对绿色感兴趣了?难道……”
美食从和面开始 第664章 美式炒杂碎【求月票】
“靠!你乱想什么呢,我就是问一下绿色的餐品而已。”
说完,徐拙把自己的包放在了紫色的小厅中。
为了不让大家误会,他不打算去绿色的小厅了,而是把代表灵魂和精神的紫色小厅给占住了。
感受一下分子料理带来的灵魂洗礼。
占好自己的位置之后,徐拙来到厨房,开始煮做李鸿章杂烩的清鸡汤。
炖煮清鸡汤有个窍门,只要一直开小火,让锅里的汤汁保持将滚不滚,这样做出来的鸡汤就比较清澈。
而且在快熬煮好的时候放几片白菜叶进去,能起到净化鸡汤,减少油腻的作用。
快十点的时候,又来了一群人。
这些都是赵光明在国内的朋友。
他们有男有女,职业也千奇百怪,甚至都不是厨师。
把各自的礼物给赵光明之后,就拿着手机四处拍个不停。
甚至还拉着那群外国厨师合影。
很有国人的风范。
孟立威这会儿正拉着一个外国小哥做直播,两人语言不通,不过一个是大胃王,一个是厨师,天然有亲近感。
那小哥还把英文弹幕一条条的读出来,让直播间的人都很高兴。
徐拙来到后厨,这会儿店里的厨师都在忙活。
他看了一眼灶上还在熬煮的鸡汤,觉得中午是吃不上杂烩了,因为鸡汤至少要熬煮四小时以上才行。
不过今天上午,可以把炒杂碎做出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