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从和面开始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糖醋虾仁
这么说吧,现阶段就连西班牙人,都吃不上这野生红虾了。
至于国内野生红虾的价格,更是高到了让人咋舌的地步。
连号称中产家庭都吃不起的阳澄湖大闸蟹,相比较野生红虾都显得亲民了不少。
“我们的红虾全是空运过来的,单只重量在00克以上,是野生红虾中的极品。”
厨师介绍完红虾之后,开始制作。
在烹饪圈有个规则,食材越高档名贵,烹饪就越简单。
这红虾也不例外。
厨师拿着一把薄薄的小刀,麻利的将红虾从中间切开。
去掉虾线后,把虾壳向下平放在铁板上。
开始慢慢炙烤。
温度升高的时候,红润的虾肉中逐渐有鲜美的味道飘出。
甚至虾壳和铁板相连的部位,还有一些油脂渗出。
这种虾最经典的吃法就是煎,煎不仅能够让虾肉中的鲜味大幅度提升,而且虾肉的口感也会变得更好。
很快,虾壳中虾肉有汤汁渗出到表面,然后微微沸腾起来。
这时候,虾肉的鲜味已经充满整个房间几个女孩儿全都瞪大眼睛,一眨不眨的看着铁板上的那些红虾。
这味道说不出的好闻,不仅让人馋,还让人有种在海洋中徜徉的感觉。
这是自然的味道,是大自然慷慨的馈赠。
等到服务员把几人的餐具更换掉之后,那位铁板烧师傅在虾肉上稍稍撒一点食盐后,这些红虾就可以吃了。
他用钢铲麻利的铲起一只红虾,稳稳放在徐拙面前的盘子里。
或许是刚刚徐拙表演了一把的缘故,这位铁板烧师傅的表情,变得郑重了许多。
徐拙也没在意,他拿起一柄特制的小勺就开吃了。
嗯,这种虾最经典的吃法,就是直接用勺子挖着吃,就像吃冰淇淋那样。
不过这味道,却跟冰淇淋完全南辕北辙。
红虾最好吃的部位是虾脑,里面不仅有大量的油脂,而且味道也非常浓郁。
就鲜味和香味来说,红虾的虾脑至少比龙虾浓郁十倍。
徐拙用小勺子小心翼翼的挖起一块膏状的虾脑送进嘴里,然后一股鲜味就直冲脑门。
整个人仿佛宕机了一样,身心全被这虾脑的香味儿和口感吸引。
好吃到失神!
可惜就是太少了,徐拙用的这个勺子小得挖耳勺一样,但是就这也三两下,就把油润的虾脑吃了个干净。
听说有些土豪,专门用红虾的虾脑拌饭吃,就像用蟹黄蟹膏做秃黄油拌饭那样。
但是用红虾的虾脑做拌饭,可比秃黄油拌饭贵得多。
虽然很想尝试一把,但是徐老板还是忍住了。
小门小户的,可经不起这种踢腾。
一红虾吃完,又吃了其他几样经典铁板烧,一直吃到肚圆完全吃不下去,这顿饭才算结束。
几个女孩儿更是吃得连连打嗝。
其实早就饱了,但是一想到这些食材的名贵,和菜单上标注的价格,就觉得不多吃点实在bào殄天物。
吃饱喝足,徐拙结了帐刚准备出去,那位铁板烧师傅突然问道“这位先生,您是同行吗?”
徐拙愣了一下,有些不明所以。
“看您对铁板烧很了解,所以就想问问您是不是同行。”
徐拙一听就乐了,估计刚刚自己吃的时候显得很挑剔,让这位师傅有些心虚了。
他摆摆手说道“咱们……算是半个同行吧。”
“半个同行?”
“我在小吃街卖锅贴,用的是平底锅,所以说是半个同行。”
徐拙走后,旁边一个服务员挠挠头,脸上带着不解“现在卖锅贴的这么赚钱的吗?”
这铁板烧师傅打了他一下“pì,人家那是不愿说实话而已。这一顿饭一万多,那得卖多少锅锅贴才能赚回来啊?”
开车把几个女孩儿分别送回去之后,徐拙和于可可回到了于家别墅。
于可可一进门就钻进卧室开始剪辑视频。
而徐拙则是换了衣服之后,坐在客厅和于家人随意聊着天。
连着两天,徐拙都和于可可开着车四处转悠。
尝尝美食,逛逛美景,很惬意。
不过第三天,他就就没再去溜达了,而是来到了第一楼的厨房。
因为烹饪行业联合会的会员单位突破了二百家。
那道传奇名菜三不沾,正式到手。
ishgheiankaishi0
。
美食从和面开始 第875章 做不完的三不粘【求月票】
做三不粘的过程中,是要放油的。
放油的目的是防止粘锅,同时也能让三不粘的口感更加油润。
以前用猪油做的时候,会放三次油。
开锅一次,成团一次,出锅前两分钟还有一次。
放这么多猪油,不仅吃起来好吃,而且香味儿更浓郁。
在物资匮乏的年代,这种油水充足的三不粘,对很多人来说都是最顶级最奢华的美味。
不过随着绿sè饮食的概念兴起,人们越来越重视健康。
厨师在做三不粘的时候,也会减少放油的量。
原本放三次,现在基本上都是两次,有的甚至还把猪油换成了植物油。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让人吃着不那么油润。
但是口感和味道,自然而然的就会打上折扣。
毕竟在有些特定菜品中,猪油依然是无可替代的。
徐拙用的是系统给的技能,该做哪一步根本不用想,下意识就会去做。
原本他没觉得步骤上的有什么不对,但是于培庸偏偏就关注了。
这个时候,要是推说在网上找的教程,显然也说得过去,不过于培庸闲下来之后肯定会在网上查。
毕竟他这人非常认真,对烹饪有着自己的见解和认识,可不是三两句话就能糊弄过去的。
所以……
“我觉得多放点猪油好吃,因为放了猪油好像会软和。”
于培庸愣了一下,随即点了点头“你还真猜对了,三不粘想要好吃,就是得放猪油。”
三不粘第一次放油后的cào作是搅,第二次放油后的cào作是砸。
而第三次放油,就是晃了。
徐拙左手端着锅,轻轻晃动着锅里的那团黄澄澄的三不粘,让其在锅里均匀转动起来。
这样做,主要是让这团三不粘逐渐变成一个圆饼的形状。
这样不仅美观,也能让三不粘质地均匀,免得出现软硬不均的情况。
晃两分钟左右,当锅里看不到猪油的油脂之后,徐拙就端起锅,放在一个洁白的空盘子上面。
手轻轻一抖,圆圆的三不粘就稳稳落在了盘子里。
徐拙拿来几个小西红柿,切掉头部,均匀的摆放在盘子的边沿。
传奇名菜三不粘,就算是做好了。
他拿着一个小勺子,小心从边上挖起一勺递给了于培庸“于爷爷,您帮我把把关。”
于培庸也没客气,放在嘴边吹了吹,然后就送入了嘴中。
“不错,火候和tiáo配都很完美,没有过分甜,也没有jī蛋的腥味,做得很完美。”
听了于培庸的夸奖,徐拙这才放下心来。
b级菜,果然非同凡响啊!
他拿起勺子,挖了一勺三不粘送进嘴里。
刚入口就能明显感觉到一股蛋香味儿,像是吃那种加了蛋黄的甜品一样。
而入口的触感也很柔软,有种吃流心蛋糕的感觉。
但是跟流心蛋糕不同的是,三不粘在口腔中并不会直接化开,而是需要嚼几下。
在嚼的过程中,能充分感受到三不粘那弹牙和劲道的口感。
同时也能感受到三不粘的滑,哪怕是咬开的断面,也有些滑腻腻的,吃起来很舒服。
吃到最后,舌头明显感觉到很油润,这就是加猪油的作用。
香、软、弹、滑、润。
这就是徐拙初次品尝自己做的三不粘,所产生的直观感受。
比前两年在京城那家老字号吃得还过瘾。
这就是放猪油的魅力所在。
当然了,这玩意儿的热量也很惊人。
蛋黄、淀粉、白糖、猪油……
这几种食材混合在一起,简直就是热量炸弹。
所以不能多吃。
徐拙端着这盘少了两勺的三不粘,径自来到了楼上的包房中。
于可可这会儿还在跟孙盼盼视频呢。
两人一个在自驾游的路上遭受颇多波折,一个在扬州转得够够的。
在孙盼盼抱怨李浩老为了吃而改变行程计划的时候,于可可也象征性的抱怨了两句。
“男人真不能惯,以前闲下来就会想办法陪我做好吃的,而现在,他光顾着玩,几天没进厨房了。”
说完,于可可还老气横秋的叹了口气“男人,果然得到了就不会珍惜,我还是太天真……嗯?什么味儿?哇,这是什么好吃的?真漂亮!”
当徐拙进门的一霎那,于可可就由感慨变成了震惊。
在徐拙把盘子放在桌子上的时候,她还故意tiáo成后置摄像头,让孙盼盼近距离欣赏了一下徐拙做的三不粘。
“靠!每次想跟你聊聊天,最后都成你的装bī专场了,我先挂了,还没吃早饭呢,馋死我了。”
于可可拿着勺子,一边美滋滋的吃着盘子里的三不粘,一边在群里得瑟。
没办法,甜甜的爱情总会让人飘飘然。
特别是吃着这盘充满爱心的三不粘,更让于可可满脸幸福。
唯一不完美的就是,盘里的三不粘有俩缺口,不算十全十美。
接下来的几天,徐拙不停的在做三不粘。
做给于可可的nǎinǎi吃,做给郑光耀吃,做给于长江和庞丽华吃,做给于可可的闺蜜吃。
甚至还做给庞丽华的老姐妹们吃,而且还做了两次。
当徐拙满脸疲惫的坐上回省城的高铁上时候,嘴里反复念叨的就是“我这辈子都不不会再做三不粘了,给做多少都不做!”
然而从省城高铁站出来,看到等在出口处的李浩和孙盼盼的时候,徐拙觉得……
可能得把下辈子做三不粘的名额透支一些出来了。
就眼前这俩眼冒绿光的男女,没有两份以上的三不粘,大概率是不会放过自己的。
除了这俩跑到高铁站等的,另外还有陈桂芳、徐文海、老太太、老爷子、孟立威、周雯……
这些人都在等着徐拙回来做三不粘。
倒不是非常馋,主要是于可可天天在各个群里得瑟,朋友圈里的动态也全是三不粘。
甚至还拍了一期vlog,里面加了一段于培庸和郑光耀的点评。
这下,就算不喜欢吃三不粘的人也想尝尝,徐拙做的到底有什么不同。
回到四方酒楼,徐拙正要去厨房给大家表演做三不粘,突然接到了赵金马的电话。
“小拙,你冯爷爷误食螃蟹住院了,还挺严重,你有时间的话来看看他吧。”
误食?
怕又没管住嘴吧?
。
美食从和面开始 第877章 教孟立威做地三鲜【求月票】
随机任务教孟立威做菜。
任务详情请宿主在两小时内,教会孟立威做地三鲜。
任务奖惩任务成功,宿主将会获得一次指定菜品升级的奖励;任务失败,无惩罚。
任务时限两小时。
看完这个任务详情,红灯时间也到了。
徐拙一边往酒楼的方向开,一边琢磨这是个什么情况。
好端端的,怎么要教孟立威做地三鲜呢?
这有啥深意吗?
按理说随机任务难度都普遍大一点,但是这个任务……
教做菜而已,还是北方最常见的地三鲜。
哪怕是从没有下过厨的人,根据教程来摸索也能做好吧?
就这么一件小事,居然还弄个随机任务。
看不起谁呢这是?
徐拙觉得,就他这一丝不苟亲力亲为的的教学方式,别说孟立威这个正常人了,哪怕换成熊仔,两小时也妥妥的能把地三鲜给学会。
再说孟立威最近跟郭兴旺也学了不少菜,基本功和底子还是有的,根本不可能学不会。
这次的任务,怕不是系统给的福利吧?
徐拙美滋滋的开车回去后,就开始准备教孟立威做菜的事儿。
因为这次做菜要直播,为了不耽误后厨的正常工作,两人把场地放在了楼上的小包间里。
摆一张案板,弄两个便携式燃气灶,拿两套炒锅厨具,再去厨房拿一些土豆茄子青椒和配菜。
等孟立威把机器tiáo好后,这次直播就准时开始了。
这是自从上次徐拙直播做爆米花后第一次参与直播活动,所以吸引了不少人前来围观。
而且今天这道地三鲜也是好多人的最爱,所以就想看看到底怎么做,顺便再确认一下,徐拙到底会不会做菜。
地三鲜这道菜难度不大,也就是切块、挂粉、油炸、熘制。
东北菜讲究浓油赤酱,油水充足。
像这种先油炸再熘制的菜还有烧茄子、熘肉段、熘肥肠等。
徐拙简单给直播间的粉丝们介绍了一下东北菜,同时也说了一下自己的制作思路。
虽然现在好多人都觉得,东北菜油水太足对身体不好,所以出现了什么免油炸版地三鲜、健康版地三鲜、低热量版地三鲜等做法。
但是徐拙今天还是决定用最传统的做法来制作。
人家东北菜的特点就是油水足热量高,你把油水去掉,那还是东北菜吗?
另外,做直播的时候尽量别玩创新,人家传统的做法是怎样就怎样,别贸然改做法。
不然,就等着杠jīng铺天盖地的喷吧。
徐拙可是见过,b站一些up主被杠jīng喷到停更。
“你先看着我做,有啥不懂的就问,咱们争取一遍过。”
徐拙说完,就拿起一个土豆,用菜刀熟练的开始去皮。
孟立威不会用菜刀,明智的拿起了削皮刀。
不过还没等孟立威把削皮刀用顺溜,徐拙这边就已经把土豆皮削得干干净净,顺便还用清水把土豆洗了一下。
技能在手,加上孟立威这个菜鸟的衬托,让徐拙有种厨神附体的感觉。
他差点就脱口说出“我让你三招”之类的话了。
等孟立威磕磕绊绊的把土豆削好皮后,徐拙已经喝了半杯茶水,顺便还跟直播间的粉丝们聊了几分钟。
“继续吧?”
“继续!”
徐拙开始教孟立威切滚刀块。
这其实不用怎么教,每切一刀就滚一下土豆,顺着刚刚切的那个刀口再切下去就行。
这样切出来的滚刀块大小均匀,薄厚一致,烹饪的时候会方便很多。
但是孟立威就……
“徐拙,为啥我切的滚刀块大的大,小的小,这么不均匀呢?”
直播间的人已经笑疯了。
孟立威切的滚刀块,大小悬殊,薄厚不均,跟徐拙切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徐拙吸了口气,有些不能理解。
“这没啥难度啊,你慢慢切,我在旁边看着,不信教不会你滚刀块。”
他又详细给孟立威讲了一遍滚刀块的技术要领,让孟立威慢慢切着试试。
然后……
老孟手起刀落,切到了自己手上。
幸好他动作慢,切的力度小,所以手指上就切出一道浅浅的伤口,用防水创可贴贴上就没事了。
不过这也把徐拙吓了一跳。
因为他从做菜到现在,虽然水平也很一般,但从没有犯过这种错误。
啧……
老孟真跟熊仔换脑子了?
平时也挺机灵的一jīng神小伙,怎么一动手成了这样子?
徐拙稳住心神,对孟立威说道“这样吧,你根据自己对滚刀块理解来切,切成什么样都行,反正店里土豆多,多切几个就完了。”
孟立威一听,换了个土豆,削皮后洗干净,抓着菜刀就是一阵哐哐乱剁。
等他停下来之后,徐拙发现剁的土豆块倒也不错。
虽然不是滚刀块,但是大小也都差不多。
啧……
真是刀工鬼才!
不光徐拙对孟立威这评价,直播间的粉丝们也都在欢乐的刷刀工鬼才的弹幕。
土豆切好后,放进盆里用清水先浸泡着。
接着把长茄子去蒂洗净,依然切滚刀块。
相对于土豆来说,茄子切滚刀块就容易了一些。
斜刀切下第一刀之后,接下来把茄子转小半圈,在刚刚切下的切口中间处下刀,斜着切第二刀。
然后就照着这个当时往下切就行。
这种切法,能最大限度的让茄子成为一个多面体,从而能够更好的让tiáo料渗入到茄子里面。
但是当徐拙切完后扭脸一看孟立威切的,顿时就乐了。
因为老孟……把滚刀块切成了茄子片。
“老孟,你这样切不行的,等过了油,茄子很容易变成糊糊,还得切滚刀……算了,你按照你的理解来就行。”
徐拙看了一眼孟立威手上贴的创可贴,就没再要求那么多。
把这场直播做完就行,奖励什么的不考虑了。
不是徐拙不想要,是他不敢拿老孟的手去换。
真没想到,老孟吃东西时候那么灵活的手,做起菜来居然笨得跟猪蹄一样。
而且孟立威越笨手笨脚的,徐拙那种世外高人的感觉就越qiáng烈。
唉,寂寞啊!
土豆和茄子切好后,就到了下一步,挂粉。
也就是在切好的土豆和茄子上撒点淀粉。
这一步,应该就不会有啥意外了……
吧?
。
美食从和面开始 第878章 真?烹饪鬼才【求月票】
徐拙把土豆和茄子洗净后,从盆里捞出控水。
趁着这个时间,他先带着孟立威切了葱姜蒜末,特别是蒜末,一定要多点。
做好这些之后,土豆和茄子控水也控得差不多了,开始挂淀粉。
“土豆本来不就是淀粉含量很高吗?怎么还撒淀粉?”
别看孟立威笨手笨脚的,问题倒是不少。
徐拙拿着大漏勺放在一个空盆上面,然后把土豆倒上去颠了颠,尽量让土豆表面的水分控干。
“把土豆挂一层淀粉之后再油炸,就不会发软吸油,而是呈现出一种外焦里嫩的口感。”
土豆直接放在油锅里炸,表面很容易发黏变成糊糊,不仅影响口感,而且还会让土豆粘在一起,影响成品的效果。
而挂上淀粉之后,就能让炸好的土豆清清爽爽,不会再出现黏连的情况。
等控水控得差不多的时候,徐拙一手端着漏勺颠着,一手抓着淀粉往土豆块上撒。
这样不仅能让淀粉沾得均匀,同时也能让多余的淀粉漏下来。
“这一步……你还是单手cào作吧,别冲动。”
在孟立威一手抓着漏勺一手抓着淀粉跃跃欲试的时候,徐拙拦住了他。
淀粉沾得均匀不均匀都是小事儿,只要别来个天女散花就好。
俗话说,笨人有笨办法。
徐拙那招左右互搏术老孟做不到,但也有自己的土办法。
他抓着两三把淀粉放在漏勺上,把土豆全部盖住了。
然后两手抓着漏勺轻轻晃动,像是筛糠一样,把里面的淀粉筛了出来。
而在这个过程中,遇水就黏的淀粉,完完整整的沾在了土豆块上,还很均匀。
啧,这法子倒也挺不错的,就是有点费淀粉。
下次再玩直播,还是去孟立威那个火锅店比较好。
倒不是嫌他浪费,主要是那火锅店的环境好。
嗯,就是这样。
土豆沾上淀粉后就放在一边备用,接着开始弄茄子。
跟土豆一样,茄子也得放在漏勺里撒淀粉。
不过不同的是,茄子要撒三次淀粉。
之所以撒这么多,是因为茄子比土豆更吸油,更容易成为糊糊。
只有多撒点淀粉,才能达到外酥里嫩的那种口感。
而且不光地三鲜需要这样做,其他类型的东北菜,比如烧茄子、熘茄子等有需要提前把茄子炸制的菜品,,都需要挂三次淀粉。
因为孟立威做的比较慢,所以徐拙可以一边做,一边给直播间的粉丝们讲这些。
他先用刚刚给土豆挂粉的方式给茄子沾上淀粉,然后用手蘸点清水洒在茄块上。
一边洒水,一边端着漏勺颠动。
等到茄块全部打湿后,再撒第二遍淀粉。
做完后再重复一次,直到茄块上全都沾上厚厚一层淀粉,这才准备进行下一步。
在徐拙做好后差不多十分钟,孟立威也差不多磕磕绊绊的做好了。
别看他这水平不咋地,挂完粉之后居然大言不惭的通知服务员准备好一盆米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