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美食从和面开始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糖醋虾仁
另外于培庸作为见证人,也从扬州来了,其他的比如老爷子赵金马等人自不必说,全员出席。
除了这些熟面孔之外,还来了一些生面孔,比如冯卫国早些年的几个徒弟,就特意从山西飞来,给师父撑场面。
别看老爷子收了那么多徒弟,家里也经常有徒弟上门拜访,但是徐拙却是第一次参加这种仪式感很强的宴会。
郭兴旺先是拜冯卫国的一个徒弟为师,然后那位徒弟提出,因为两边工作的地方距离太远,所以恳请冯卫国代为授徒。
虽然这都是提前排练好的,但是仪式感依然很强,让徐拙看得很过瘾。
不过跟这种新鲜感相比,徐拙更感兴趣的还是系统的奖励。
嗯,帮冯卫国找了个徒弟,虽然总琢磨富婆的事儿,但是为人还是很不错的。
这种情况下,奖励怎么也得实惠一些吧?
他正美滋滋的用手机查晋菜十大名菜的到底有什么的时候,系统的提示音就来了。
“叮,恭喜宿主完成帮冯卫国找徒弟的随机任务,特奖励b级晋菜当家菜品——山西过油肉,恭喜宿主。”
果然是过油肉,徐拙有些高兴的搓搓手。
店里终于可以再上一道菜了。
b级菜啊,哪怕是拍黄瓜呢,也肯定有过人之处。
他正激动的时候,居然又响起了一声提示音。
“宿主提前完成任务,特奖励c级招牌菜——腐乳肉,恭喜宿主。”
啧,居然还有意外惊喜?





美食从和面开始 第974章 闻喜煮饼【求票】
不知不觉积攒了三道山西菜,这让徐拙有点窃喜,冯卫国再不找自己做菜,说不定会把所有山西菜全都学到手了。
到时候,可别怪我这个后辈装逼不讲情面哟。
冯卫国的收徒宴过去四天后,徐拙还没来得及找冯卫国暗示他做山西菜,结果对方先找来了。
“小拙,还记得上次我给你说的那个闻喜煮饼吗?你想不想学一下?想学的话我可以教你的。”
前两天郭兴旺跟着郭树英回老家过清明节,顺便陪陪家人,这让刚刚收了徒弟准备系统教他山西菜的冯卫国有些无所适从。
攒了这么多天教学的热情好不容易有了实践的机会,结果学生跑了,冯卫国无奈之下,只得把目光再次对准了徐拙。
嗯,好歹先过过教学的瘾,维持住当师父的感觉再说。
省得过几天郭兴旺回来,他这边已经失去了带徒弟的热情。
正好上次跟徐拙说过闻喜煮饼的事儿,当时也算是挖了个坑,今天趁着这个机会正好做出来。
说不定就会让四方酒楼点心部再增加一道美食呢。
冯卫国这么主动,徐拙自然喜出望外,连声说道:“冯爷爷来的正好,我正准备向你请教呢。
再有二十多天就到五一了,网店那边准备搞一场促销活动,顺便再推出一种新的小吃,这闻喜煮饼正好符合店里的要求。”
徐拙这态度让冯卫国很满意,他慢条斯理的说道:“还真是巧了,今天反正闲着没事,那我就教教你闻喜煮饼的做法。”
闻喜煮饼是山西闻喜县的特产名吃,据说起源于明末,也有人说当年西岐伐纣时候,闻太师出征时候用的军粮,就是这闻喜煮饼。
这当然是毫无根据的谣传,先不说历史上到底有没有闻太师这个人,就算是有,人家也不可能拿油炸的点心当军粮。
要知道古时候糖可是奢侈品。
别说用在军粮中了,哪怕寻常人家,一年也吃不了一两次。
而且在那个奴隶制社会中,有没有油炸类食物还不好说呢,所以这根本就是无稽之谈。
但是在闻喜煮饼这道甜点上,这种毫无根据的传说还有两个。
第一个传说就是乾隆南巡路过闻喜县,当地官员奉上闻喜煮饼,乾隆龙颜大悦,还亲自赐名为闻喜煮饼。
编篡这个传说的人,地理大概率是不及格的。
人家乾隆虽然南巡了好多次,但是不管怎么绕路都绕不到山西来,更别说给一个点心取名了。
只有晋南的人才称炸为煮,比如炸油条称之为煮油条,炸饼也称为煮饼。
乾隆又不是晋南人,他怎么会给一道油炸类甜点取名为煮饼呢?
另一个传说就是美食界的老网红慈禧太后了。
据说八国联军进京时候,慈禧太后西逃,到达闻喜县的时候饥渴难耐,当地人奉上闻喜煮饼,当即大口吞食,觉得美味难当,还把闻喜煮饼定为贡品。
这个传说相对来说倒是真一些,因为慈禧西逃时候却是在闻喜县路过。
但是慈禧也就西逃之初吃了点苦,在到达大同之后,生活就有了起色,还命令各地官员迎接。
生活方面虽然没有在宫里时候富足,但也不至于饿到饥渴难耐的地步。
不过闻喜煮饼确实名气很大,徐拙对这道甜品做过研究,所以很是了解。
冯卫国把闻喜煮饼的历史简单介绍一下之后,便开始说着要用到的食材。
熟面粉、白砂糖、绵白糖、麦芽糖、红糖、蜂蜜、熟芝麻、小苏打、食用油、香油、干桂花……
要用到的食材很多,但是稍微一归类,就会显得明了很多。
做闻喜煮饼大致上分为馅料、皮料和浆料三种。
其中的皮料和馅料,都会用到一种食材,那就是熟面粉。
所谓的熟面粉,就是用把面粉放在蒸锅里蒸制出来的面粉。
这种面粉相对于生面粉来说,不会有生面味儿,不会遇水结团,口感疏松柔软,在很多甜品中都会用到。
做法倒很简单,冯卫国在蒸盘中垫上细密的笼布,倒入干面粉摊平,用手指在上面扎一些洞,这样能够方便热气进入。
接着,把蒸盘放进蒸柜中足汽蒸制。
一般情况下,生面粉大概蒸制十五分钟就能蒸熟。
不过今天的面粉有些多,而且在托盘中挺厚实的,冯卫国蒸了半小时才把面粉从蒸柜中端出来。
面粉先冷却一下,把水蒸气浸湿的挖出来。
然后把面粉因为蒸制出现的结团搓一下,用细网筛过一遍,把所有的颗粒全都筛出来。
做完这一步之后,其实闻喜煮饼这道甜品,已经做好了一小半。
因为接下来的步骤相对来说就简单了,哪怕徐拙没有技能也能顺利做出来。
这一步就是:和面。
冯卫国一边说着,一边把三分之二的熟面粉倒进盆里。
再根据比例,依次放入红糖、食用油、麦芽糖、小苏打,用水把这些食材和成一个软硬适中的面团。
这样和出来之后,就是做煮饼用的面皮了。
做着做着,冯卫国就想装逼了,他得意洋洋的看着徐拙问道:“小拙,知道接下来该做什么了吗?”
徐拙微微一笑,冯爷爷这是终于忍不住要开始装逼了吗?
可惜……
这题我会。
他冲冯卫国说道:“接下来应该做馅料了吧?”
冯卫国意外的看了他一眼,没想到徐拙能猜出来,不过想想网上有做法,这孩子应该是偷偷查过。
想到这里,他平复一下心情,接着问道:“那你知道馅料该怎么做吗?”
哼哼,这下该不会了吧。
结果徐拙慢悠悠的来了句:“知道。”
知……嗯?
冯卫国眉头一皱,在年轻人面前装个逼就这么难吗?
他背着手说道:“既然你会,那你做出来试试,先说好,我可一点提示都不会给的。”
徐拙自然不怵,他拿来一个干净的空盆,把剩下的熟面粉倒进去,放入绵白糖和干桂花拌匀。
然后用把蜂蜜用温水化开做成蜂蜜水,再用蜂蜜水把盆里的熟面粉和成一个软硬适中的面团。
做好这一步之后,徐拙看着呆呆的冯卫国问道:“冯爷爷,您觉得怎么样?”
冯卫国张了张嘴,他觉得很不错。
不过这话自然不会说出来,毕竟好不容易有个装逼的机会,岂能错过。
他想了想,徐拙会做这个,应该是向徐大哥或者于培庸请教了,毕竟那俩老头啥都会,一道闻喜煮饼而已,肯定难不倒。
不过会做闻喜煮饼,不代表懂得这些步骤中的内在的关系。
冯卫国稳了稳心神,再次向徐拙问出了新的问题。
“小拙,你说为什么要先做皮料再做馅料,这里面有什么讲究吗?”




美食从和面开始 第975章 煮不是煮,饼也不是饼【求票】
徐拙当然知道先做皮料再做馅料的原因,无非就是皮料中加了小苏打,要有醒发的时间,所以先做皮料再做馅料,效率上会更高一些。
假如时间充足的话,先做馅料也是一样的。
不过这些也就在心里过了一下,他并没有说出来。
刚刚自己装逼了,现在得让冯卫国过一下瘾。
不能学老爷子,把所有的逼都装了,让别人无逼可装,这样可是会没朋友的。
所以徐拙表情疑惑的看着冯卫国:“对啊,冯爷爷你一说我才想了起来,这是怎么为什么呢?”
冯卫国这才满意的从容一笑,给徐拙讲了一下厨房里的统筹学。
在家做饭的时候,可以不考虑步骤什么的,反正就是一顿饭嘛,早几分钟做出来和晚几分钟做出来没什么区别。
但是在饭店就不一样了,饭店后厨不仅要保证菜品的味道和质量,速度和效率也是不得不考虑的一个环节。
比如快炒类菜品,一般都要求一分钟左右就出锅做好。
这种时间要求,对于家庭做法来说无疑是强人所难,但是对于一个专业厨师来说,却不算多难。
因为后厨的食材,很多都是提前加工好的,有顾客点的时候只需要翻炒加热就可以。
而这种打破常规做法顺序的行为,就是厨房统筹学的一种。
类似的案例和方法,冯卫国讲了好多。
这些知识,其实徐拙大多数都知道,毕竟后厨有关俊杰在,这些都是常识,但是徐拙却没有打断冯卫国的话,反而很配合的让他接着讲。
反正今天没啥事儿,不如就满足一下冯卫国,让他好好过一下当老师的瘾。
这么大岁数了还这么呕心沥血的帮自己,配合他一下很应该。
甚至徐拙还喊了建国过来一块儿听,给足了冯卫国面子。
等冯卫国讲完后,之前和好的那些皮料也醒发得差不多了。
这些皮料看上去跟之前徐拙做的糖油饼差不多,只不过这皮料上带着淡淡的棕色,这是面团里有红糖造成的。
把面团从盆里拿出来揉一遍,然后搓成长条,再分成一个个比拇指稍大一点的面剂。
面剂放入托盘中,表面刷油,蒙上保鲜膜后放入冷库中进行冷藏醒发。
这样做是为了增加面的延展性,加上和面的时候放了小苏打,炸出来之后口感会更加蓬松酥软。
一小时后,把冷库中的皮料端出来放在案板上,同时在案板上抹油,将醒发好的面剂一个个拿出来放在案板上反复揉搓,最后搓成一根长条。
然后用手把长条压扁,再捏住两头慢慢抻,把面拉成长条形的薄片。
这一步有点像是做烩面,不过这是用熟面粉和的面团,所以延展性不如生面粉,但是这种熟面粉的口感更好,更加酥软沙糯,所以很多甜品都用熟面粉来制作。
面片做好后,冯卫国冲徐拙和建国说道:“接下来就是包煮饼了,这一步挺关键的,一旦包不好炸的时候就会出现破裂,导致炸锅。”
在油炸食品的时候,不管什么食材,只要出现炸锅,就很危险。
毕竟高温热油飞溅,万一溅射到脸上或者眼睛中,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不管新师傅还是老师傅,只要接触到油炸,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就是避免炸锅。
冯卫国简单说了一下炸锅的危害,然后开始给两人演示避免煮饼炸锅的包法。
他把早就准备好的馅料端过来,经过长时间的醒发,馅料变得有些稀,有点像是做糖糕时候和的烫面。
从盆里揪一块约有指肚大小的馅料,然后放在刚刚拉好的面片一端的边沿位置。
而且还不能居中放,要放在边沿的一侧才行。
接着,捏着馅料所在的那处边沿,斜着向另一边折起来,让这一端形成一个三角形。
折过来之后,把边角都按压一下,避免有空气包进去。
然后继续向另一侧折去,大致上就相当于用这条面片,从一头开始反复向另一头折三角形。
越往前,三角形越大,而且因为角度不同,所以三角形越来越圆。
等整条片面全都折完之后,也差不多算是个圆形了。
这样馅料被层层叠叠的面片包裹起来,炸锅的概率就会大大降低。
冯卫国用手心按着这个包好的煮饼,在案板上滚几下,让其变成一个圆球形,这煮饼才算是做好。
徐拙看了一遍之后,就开始下手跟着制作。
这样既能显示自己一看就会的高天赋,也能帮冯卫国的忙,毕竟这么多皮料和馅料呢,全都做出来的话能把冯卫国累个够呛。
建国看了两遍之后,也下手开始制作。
不过跟徐拙做的圆滚滚的煮饼不同,建国做的总有些瑕疵。
“做面食,还是徐拙更有天赋,我真是拍马难及。”
建国一边做,一边感慨着,顺便拍了一记马屁。
嗯,跟黄婷婷在一起之后,这货的心思越来越活泛,口才也越来越好。
徐拙觉得照这样下去,回头就算后厨有人挑战建国的地位,他也能处理好。
把所有的煮饼全都包好后,冯卫国把这些圆滚滚的煮饼全都放进一个筐里,然后在建国惊讶的目光中,端着筐就放进了清水中。
“这……不怕泡开吗?”
冯卫国端着筐晃了晃,让水完全把煮饼打湿,这才从水中端出来,放在一个架子上控水。
他笑着说道:“面上有油,没事的,这样用冷水泡一下,能把表面的一些浮面洗掉,同时也能让表面收缩一下,炸的时候更安全些。”
接着,起锅烧油,等到油温升高到六成热的时候,冯卫国开始往锅里下煮饼。
这道美食很有意思,光听煮饼两个字,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泡馍类的主食,结果却是甜点。
而且说是饼,却是圆形;说是煮,却要油炸。
美食的迷惑行为啊。
这道甜品油炸时间不用太长,因为这甜品不管是主料还是辅料,全都是熟的,所以只要把表面炸成棕色,就可以出锅,免得炸时间太长会炸锅。
毕竟这玩意儿里里外外都是糖,不能不防。
煮饼全都炸完之后,就该做下一步了——熬糖。
——————————————
本想一口气写完的,但是要出去一趟,先这样,下一章再请大家吃煮饼。




美食从和面开始 第976章 尊重老人居然也有奖励拿?【求票】
徐拙对熬糖一点都不陌生,毕竟糖炒山楂、冰糖葫芦、拔丝开口笑、蜜汁开口笑等等菜品,都会用到熬糖这一步。
不过做煮饼用的糖,跟那些菜品全都不一样,因为煮饼用的糖是复合型的。
具体要用到的食材有白砂糖、麦芽糖、蜂蜜、干桂花。
冯卫国先在锅里加了一碗水,然后在里面放入麦芽糖,过一会儿之后又放入白砂糖蜂蜜和干桂花。
放糖可不是随便把两种糖放进去就行的,这是有比例的,一般情况下白砂糖和麦芽糖的比例是3:7。
也就是说,麦芽糖要比白砂糖多两倍出头。
之所以用这个比例,是因为白砂糖太多的话,甜度就会过高,影响食用。
但是白砂糖太少,麦芽糖的黏度就会升高,会导致煮饼失去酥软沙糯的口感,变得粘牙又难吃。
至于放干桂花和蜂蜜,则是丰富糖浆的味道,使得甜味更加丰富。
冯卫国把这些食材全都放进锅里,然后开始慢慢搅动。
随着水温的升高,麦芽糖逐渐开始化开,锅里的水也开始变得粘稠起来。
等锅里的水开后,冯卫国就把火调成小火状态,慢慢熬煮,继续搅动,直到锅里的糖浆变得粘稠且能够扯丝,这就算成了。
这个时候,那些煮饼也已经晾得不烫手了,冯卫国抓着开始往锅里放。
当锅底放满之后,就把火关掉,然后用勺子在锅里慢慢搅动,让所有煮饼都完全浸入到糖浆中。
这时候停一下,让煮饼在糖浆中多浸泡一会儿,趁着这个时间,冯卫国拿来一个深一点的盆,把徐拙准备好的熟白芝麻全都倒进去。
两分钟后,他用一个大眼笊篱,把糖浆里浸泡的煮饼一股脑全都捞出来,先放在锅上方控一下多余的糖浆。
等到没有糖浆滴下来之后,便把里面挂满糖浆的煮饼倒进装着芝麻的盆里。
然后开火把糖浆热一下,继续浸泡煮饼。
而徐拙则是端着那个装有芝麻的盆,开始慢慢晃动,让里面的煮饼在芝麻中开始滚动,一直到煮饼上面沾满芝麻才能停下来。
闻喜煮饼的吸睛之处,便是通身沾满芝麻,所以这个时候假如发现有空隙,就得顺手用芝麻补上,免得影响卖相。
等到所有煮饼全都密密麻麻沾满芝麻,徐拙就用一个小漏勺一个个从盆里挑出来,放在一个托盘中进行最后的冷却。
而这个时候,第二锅挂满糖浆的煮饼也已经出锅,徐拙再次端着盆开始粘芝麻。
“其实,我这人是有密集恐惧症的,但是看这种沾满芝麻的甜品,却没任何不适,反而有点馋。”
办公室里,于可可看到徐拙送来的闻喜煮饼,双眼便目不转睛的盯着看了起来。
销售部其他几个女孩儿还假装客气一下,什么要减肥不吃甜品,什么热量太高担心长小肚腩。
结果到于可可这,画风却变了。
这丫头先是无中生有的说自己有密集恐惧症,但是说着说着,就抬手拿起一颗煮饼送进了嘴里。
“哇,好甜,味道好好哟。”
闻喜煮饼的口感和味道,都是典型的复合型,所以吃起来别有一番滋味儿。
首先是味道,有白砂糖的甜,有蜂蜜的甜,有麦芽糖的甜,中间还夹杂着桂花的香味儿和芝麻的香味儿。
而口感方面,熟芝麻的香脆,皮料的香软,闲聊的酥软,以及熟面粉那特有的沙糯口感,再加上麦芽糖那特有的黏,这口感真是让人欲罢不能。
至少于可可彻底沦陷在了这美味之中。
“好好吃,今晚我不吃饭了,单吃这闻喜煮饼,谁跟我抢我跟谁急。”
于可可一边吃,一边小鸡护食的把所有煮饼全都揽在怀里。
不过吃了几个之后,她就觉得饱了。
这玩意儿因为用的是熟面粉再加上各种糖,所以有很强的饱腹感,随便吃几颗就能会觉得很饱。
“做好预告,大概五一前这煮饼就会上新,你把宣传方案好好策划一下,需要我配合的提前跟我说。”
徐拙交代几声,就离开办公室,再次回到了厨房。
这会儿厨房里因为不太忙,所以大厨们全都围着冯卫国,一边吃闻喜煮饼,一边听冯卫国讲着煮饼优劣的分辨方法。
首先是看芝麻,芝麻沾满没有空隙,这就说明做得很用心,没有糊弄。
另外就是掰开看。
把一个闻喜煮饼掰开,开口处能扯出糖丝,而且能扯半尺长,这就是好煮饼。
再极品一点,煮饼掰开后扯出的丝能够分层,而且能够看到红糖做的皮料是层层叠叠的,这就是好煮饼。
冯卫国一边说着一边给大家讲解,犹如教授在课堂上讲课一般。
有一说一,在徐拙认识的所有老人中,冯卫国是最特别的一个,没有脾气,从不发火,而且跟谁都能聊到一起。
没有于培庸的清高和书生气,也没有老爷子咄咄逼人的气势。
不管什么时候,只要有问题向他请教,他都会认真回答,假如回答不了的话,就立即在群里摇人。
他们群里的于培庸郑光耀郭树英等人全都被骚扰过。
想到这里,再看看冯卫国那几乎全白了的头发,徐拙觉得,是时候表达一下对这位老人的感谢了。
他挤进人群,冲正在喋喋不休说话的冯卫国问道:“冯爷爷,我想聘请你为四方酒楼的总顾问,您愿意吗?”
冯卫国愣了一下,有些迷茫,也有些惊讶。
他没有立即答应,而是随即便冷静下来:“不是还有徐大哥和于大哥吗,我做不了这个吧?”
嗯,很有自知之明的一个老头。
不过徐拙却没给他拒绝的机会,冲一边的关俊杰说道:“关师兄,你跟郑佳和晓颖姐商量一下聘请的方式和待遇问题,尽快把聘书做出来,冯爷爷的工牌什么的也全都准备好,从明天开始,就正式上任。”
冯卫国原本就是四方酒楼的顾问,甚至老爷子于培庸等人全都是。
但是这些顾问中,老爷子现在更多的是在围着老太太转,于培庸身在扬州脱不开身,其他几个人也都有各自的事情。
只有冯卫国,一直行使着这个顾问的角色,几乎每天都会来后厨转一圈。
1...291292293294295...47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