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美食从和面开始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糖醋虾仁
除此之外,可以用烟机,有上下水,有天然气等要求,徐拙也一一提了出来。
聊完这些之后,季明宇的表姐和她的两个同事便开始翻找起来。
他们手里的资料挺详细,不仅有楼层面积单价区域位置等基本信息,甚至连是否能够贷款等信息也包含在内。
除了文字资料之外,他们的手机上还有相对应的照片以及内部的视频,这样比较方便初步筛查,尽可能的节省双方的时间。
因为徐拙要求在三环内,这个限制使得可选的商铺很少。
而三千平米以上的营业面积,更是让符合条件的商铺降到了20以下。
这个数字再刨去地下室等不适合开饭店的商铺,剩下的可选位置只有十来家。
徐拙先是大概看了以下这几个商铺的照片,只对其中的四个商铺比较感兴趣。
一个是银行,独栋,一共四层,这个好是好,不过装修起来也很麻烦,因为楼上楼下的那些非承重墙体几乎全都要打掉,然后再重新进行规整。
而且因为是银行,所以一楼大厅的高度很一般,这会影响整体的装修效果。
至少那种好几米高的水晶吊灯是别想了,想要挂上去的话,首先得在大堂挖个大坑才行。
除了银行之外,还有个中型超市。
这也是独栋,三层楼的面积,每层一千二百多平米,门口有几十个停车位,另外还处于路口拐角处,交通便利。
但缺点也很明显,就是层高一般,而且每层都是大平层。
另外,这超市是一座钢结构房子,虽然够结实,但是隔音差,而且这类大平层,如果设计不好很容易败坏顾客的好感。
除了银行和超市之外,还有一个商铺位于王府井大街上,位置很不错,最起码不缺顾客。
而房子的结构也很完善,但就是价格高,售价两亿出头,让徐拙多少有些吃力。
要是这个店面能再便宜个四五千万,徐拙绝对毫不犹豫就会拿下。
但是两亿出头的价格,让徐拙瞬间冷静了许多。
真·贫穷使人冷静。
看完了之后,徐拙没有立即答应下来,而是决定再找找看,下周会约大家一块儿看房。
这会儿不着急看房,得再寻摸寻摸,毕竟这是上亿的买卖,可不是超市买菜,所以不能着急。
另外徐拙不着急的原因是,京城的商铺现在必须以公司的名义全款购买。
徐拙现在在考虑到底是在京城成立一家新公司比较好,还是让省城那边的公司直接参与购买商铺。
成立新公司的好处是能够享受京城的很多便利,给员工办理社保医保等方面也比较方便,但就是前期需要省城那边来人搭建公司框架。
而假如通过省城那边购买,前期就不用这么麻烦了,等买过之后回头把公司变更一下就行了,这样能够避免前期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这里面的门道很多,徐拙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不过他不懂没关系,别人懂就行了。
徐拙打算明天找个咨询公司打听打听,先把自己的路线理顺了,这样发展起来才会更加得心应手。
季明宇的表姐也知道,像这么大的生意,绝对不会一锤定音的,所以她很快就跟同事们告别离开了,临走时候,还拉着徐拙拍了张合影,并且加了徐拙的微信,一副迷妹的样子。
徐拙有些受宠若惊,第一次跟有钱人合影。
“徐拙哥,等会儿啥安排?反正我爷爷可是说了,让我全程陪同你,你要背着可可嫂子做啥不可言说的事儿,正好我可以帮你打掩护。”
徐拙笑笑,他来京城可不是为了找乐子。
有这份精力还不如坐下来好好玩会儿游戏呢。
他有点无所事事,而这会儿差不多已经到了下班的时间,不太适合找咨询公司,想了想徐拙说道:“这会儿没啥事儿,咱去三里屯转转吧。”
原本他是想要去宾馆直接玩游戏的,但毕竟商铺的事儿还没着落,心里不宁静,所以想出去走走看看,不奢求能够遇到什么好的店面,只要能散散心就行。
三里屯那边晚上还是挺热闹的,季明宇一边开车一边开始摇人,叫几个朋友一块儿过来,省得俩大男人四处溜达着尴尬。
两人开车刚拐到二环上,季明宇的表姐就打来了电话。
“在哪呢?晚上我想请你和徐拙喝酒,有时间吗?”
季明宇是个很喜欢凑热闹的人,当即车子一拐,就去接他表姐了。
之前在店里的时候,季明宇的这位表姐因为一直在查找店面,没多说话,所以徐拙对她的印象不深。
这会儿因为要去喝酒,徐拙便略略打听了一下。
没别的目的,就是担心万一叫错名字比较尴尬。
季明宇这个表姐姓窦,名叫窦艺琼,跟徐拙同岁。
“一穷?身价上亿的人,取名字都是这么朴实无华吗?”
季明宇笑着说道:“我表姐这人平时扣扣索索的,这次肯定有事儿求我,不然她科不舍得请客喝酒。
以前每次一让她掏钱她就默默的把工资条拿出来,一会儿说要养家,一会儿说要还车贷,要不是知道她家里有钱,我好几次都差点帮她募捐。”
这姐弟俩关系挺不错的,至少比自家的那些亲戚强。
当然了,季明宇的性格比较外向,容易跟人打成一片,而自己却是个游戏迷,只喜欢在游戏里把人打成纸片。
季明宇开车七拐八拐的,总算是接到了他表姐窦艺琼。
窦艺琼刚上车,就冲坐在副驾上的徐拙笑着问了个问题:“徐大帅哥,你那饭店,我……我能入股吗?”





美食从和面开始 第1399章 啥?你喜欢吃面食?
入股?
徐拙有些诧异的扭过脸,看着坐在后排的富婆,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大家都这么笃定自己能挣钱吗?
一个二个的都吵着入股,就不怕老子卷钱跑路?
他苦笑一下说道:“等我先确定了店面再说吧,现在八字还没一撇呢,谈入股的事儿太早了点。”
窦艺琼理了一下耳边的头发:“那好吧,你要是钱不够需要招股的话,可别忘了我啊。自从房子限购,真不知道该投资什么了。”
这话听着真是……
大概这就是有钱人的忧愁吧。
徐拙要是不考虑来京城开店的事儿,也能在省城这么发愁一下。
然而现在,他满脑子愁的全都是没钱。
俗话说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看到路边那些装饰得金碧辉煌的高档饭店,让人不自觉就会生出把对方比下去的心情。
但是比下去可不是喊口号就行的,得用钱砸。
所以徐拙现在一边是对新店的憧憬,一边是对没钱的懊恼。
两种情绪萦绕在心头,使得他多少有些挫败感。
有系统的帮助还打不过对手,这实在显得自己太没用了,还是要努力挣钱啊,不说把京城的新店打造成把京城美食的标杆,但至少也要在各种排行榜上跻身前十才行。
三人开车来到三里屯,这会儿去酒吧喝酒还有点早,所以随便找个了饮品店坐着开始闲聊。
季明宇和窦艺琼这对姐弟,还臭皮匠一样帮徐拙参谋了一把在京城开店的事儿。
虽然出的主意都是泛泛之谈,但至少增加了徐拙的自信心。
刚开始的时候,徐拙一想到要背负债务心里就有点不爽,要不是这个任务关系重大,他真的会用爱谁谁关我屁事的态度去应对。
“这年头哪有不欠钱的生意人啊,欠钱越多就越说明生意做得大,别怕欠债,很多人想欠债还欠不来呢。”
现在开公司做企业的,哪个不是背负着巨额外债啊。
不过背负得外债越多,就越说明被人看好,不然别人凭啥借钱给你?
徐拙好半天才转变过来这个思想,不过从小从不欠账不欠人情的人,猛然要背负至少八位数甚至九位数的债务,真有点受不了。
几人聊到八点多,窦艺琼因为没吃饭,这会儿吵着肚子饿,让季明宇找地方吃饭。
徐拙吃饭的时候也才四点多,所以这会儿也有点饿了,这附近也没季家烤鸭店的分店,三人商量了一下,打算去王府井那边吃鱼头泡饼。
提起鱼头泡饼这道菜,让人立马就能想起《舌尖》这部美食纪录片。
很多人都是从这部纪录片中,才知道鱼头泡饼这道菜的。
闭上眼睛,徐拙耳边仿佛还在回响着著名配音演员李立宏老师的经典旁边:“精彩的大鱼头,来自一千多公里之外的查干湖……”皮皮读书网
其实三里屯附近也有很多美食,但是季明宇和窦艺琼两人早已经吃腻了,徐拙对那种偏西式的美食也没多大兴趣。
当然了,要是于可可在的话,徐拙大概率还是会陪这丫在附近吃的。
毕竟这里不仅美食众多,而且超级适合拍照,是街拍达人的天堂。
三人去往停车场的时候,遇见一群拿着长枪短炮的“野生摄影师”,这一下激起了季明宇吐槽的欲望。
“这群老年人可不简单,别看他们头发花白甚至谢顶了,但是在三里屯这边,却是每天都雷打不动风雨不辍的蹲守。
今儿才正月十六,这元宵节还没过完呢他们可都来了,都这个点儿了也不回去,这是多么让人钦佩的奉献精神!”
窦艺琼撇了撇嘴:“成天蹲在这边,就为了拍年轻女孩儿的大腿,这群人都快成三里屯的祸害了。”
她不喜欢三里屯的原因,多半也与此有关。
三人开车前往王府井,等到了地方的时候,已经是一个小时后了。
没办法,这个点儿堵车有点严重。
来到旺顺阁,三人开始点菜。
季明宇点了个六斤左右的鱼头,窦艺琼点了酸奶,两人又商量着点了其他几样小菜,便各自掏出手机,坐等美食上桌。
也不知道是因为这会儿接触到了徐拙本人,还是窦艺琼本身就是徐拙的粉丝,她从在三里屯喝饮料的时候到现在,一直在看徐拙做美食的那些视频。
季明宇忍不住提醒了她两句:“姐,徐拙哥订婚了,说不定年底就会结婚呢,你下手略微有点晚啊。”
他以为窦艺琼看上了徐拙,所以忍不住开口提醒了两句。
这姐弟俩的关系不错,要是关系一般的话,他可不会这么说。
窦艺琼在桌下踢了他一脚:“胡说什么呢,我这是在看面食,徐拙做的面食看起来都很不错,有机会的话真想尝尝。”
徐拙抬头看了窦艺琼一眼,喜欢面食?
季明宇揉着小腿说道:“我表姐就是个典型的北方人,特别不喜欢吃米,就喜欢吃各种面食,以前在我们家吃烤鸭的时候,她愣是吃了十来份烤鸭饼,不管啥时候,遇到面食就走不动道,也不怕吃胖了嫁不出去……”
正说着,季明宇突然闭嘴了,因为窦艺琼又踢了他一脚。
徐拙倒是来了兴趣,他冲窦艺琼说道:“你要喜欢面食的话,我回头介绍个面食师傅给你认识,他可比我做的好吃得多,而且还是山西面食大师的高徒,你想吃什么面食他都能做出来。”
咳,郭兴旺天天吵着要找个富婆包养他,不知道窦艺琼这位身价上亿的,是不是他想要的富婆。
窦艺琼倒是挺感兴趣的:“山西面食大师?就是前几年在央视拍过节目的那个冯卫国吗?我老早就想尝尝冯大师的手艺,可惜他不开店了。”
徐拙说道:“你有时间的话可以去中原省城,他天天在我店里呢。要是没时间的话也没事,等京城这边的店弄好后,他也会带着徒弟一起过来的,到时候你想吃面食还不是一句话的事儿嘛。”
窦艺琼吸吸鼻子:“那你赶紧把店面确定下来啊,我都快等不及了……”
才发现本书已经三百万字了,认真想想,这好像是我第一本写到三百万字的,虽然成绩很差,但依然觉得很骄傲。
感谢诸位的不离不弃,我会继续写下去的。




美食从和面开始 第1400章 鱼头泡饼
鱼头泡饼这道菜,没吃的时候会想,但等端上来的时候,却会有一丢丢的嫌弃。
因为这年头的菜品,基本上都讲究卖相和色泽,但是这道菜,猛一看黑乎乎的,就像多年前吃到炖菜那样,视觉上毫无惊喜和亮点可言。
但是,盘子放上桌上之后,鱼汤里那浓郁的酱香味儿也随即飘散过来。
这味道中,还夹杂着浓郁的鱼肉那特有的鲜美,让人不自觉就会咽一下口水,心里的那点失望,也会逐渐散去。
等到配套的葱油饼端上来的时候,酱香味儿鱼香味儿面香味儿混合在一起,鱼头泡饼这道菜才算上齐。
食欲也会被调动起来。
新烙出来的葱油饼还冒着热气,跟盘子里的鱼头非常映衬。
把饼往鱼身上一盖,三种香味儿融合在一起,使得这道菜仿佛活过来了一般,馥郁的香味儿拼命的抓挠你的味蕾,再努力减肥的人也会一秒破功,心里只剩下一个念头。
“吃吧,明天再说减肥的事儿。”
鱼头泡饼是一道典型的东北菜,新鲜的大鱼头用大酱炖出来,不用怎么调味,光大酱中的盐味和酱味就足够了。
做法虽然粗犷,但却更能体现出食材的本味儿,对食材的要求其实也更高。
鱼头配上烙饼,使得这道卖相平平无奇的菜品,顿时变得活色生香起来。
徐拙挺喜欢吃这道菜的,相对于剁椒鱼头的香辣,鱼头泡饼更符合北方人的口味,特别是那浓稠的汤汁,夹一块烙饼放进去蘸一下,让烙饼的香酥和鱼汤的香醇配在一起,吃起来心里会有种天下大同世界圆满的感慨。
这,就叫满足感。
徐拙很喜欢这类菜品带来的满足感,让人不用再考虑别的事情,一心一意的大口吃就行了。
不过今天,他吃得却有些不尽兴,因为窦艺琼几乎把盘子里所有的烙饼都夹走了,只剩下鱼头孤零零的趴在盘子里。
“我吃面饼就行了,你俩紧着鱼吃。”
把面饼抢走之后还说这种故作大方的话,让季明宇好一阵吐槽。
吐槽完自己的表姐之后,季明宇又要了一份面饼。
“徐拙哥,这道菜你会做吗?你那新店会不会上这道菜?”
徐拙未置可否的笑了笑:“到时候再说吧,这事儿其实我做不了主,因为菜谱的制定是我爷爷他们帮忙弄的,我只负责经营。”
他没承认自己会做,也没否认不会做。
因为狗系统说不定下一分钟就会突然发神经让自己学会鱼头泡饼,也会让自己哪怕用潜心好学也学不到,所以只能这么模棱两可的回答。
相对于别的菜品,鱼头泡饼算是一道饭菜合一的大菜,其实不太适合在高端酒楼上新。
因为这道菜的分量太大,要是上新的话,那人家还点不点别的菜品?
而且这道菜分量那么大,别的菜品的分量要是太少的话,会更加凸显出分量上的差距,顾客也会更加不满。
但假如改成小分量的精致摆盘,又会失去这道菜的韵味。
毕竟鱼头泡饼这道菜,吃的就是大鱼头,你改小的话,味道全变了,吃起来也没有哪种大块吃肉的感觉。
不过不考虑经济价值以及菜品影响,单论味道的话,徐拙真挺喜欢这道菜的。
鱼头在酱汤里炖得非常入味,同时鱼肉也非常鲜嫩,特别是鱼头下半截跟鱼肚子连着的那些鱼腩部位,更是肥嫩异常。
得借用勺子才能夹起来,然后入口一抿,根本不用咀嚼就会化开,鱼肉的香气被酱香味儿烘托得非常浓郁,让人越吃越想吃。
除了这个部位之外,最好吃的一块鱼肉,应该是鱼脸颊上的那块肉了。
这块肉位于鱼鳃前面,肉质细嫩,瘦而不柴,吃起来反而很香。
季明宇娴熟的把那块鱼肉夹起来送进嘴里,笑着说道:“每次吃猪脸肉的时候家里的大人都会嫌弃,说太肥腻,但是这块鱼脸肉大家却老抢着吃,我觉得这是对猪的歧视。”
他一边说着一边细细咀嚼这块鱼肉,吃完后又发出一声感慨:“以后等我有了钱,我吃鱼头泡饼专吃这块肉,一直吃到饱为止。”
吃饱喝足,原本计划随便吃点东西去酒吧喝酒的,但是大家吃得实在太爽,就没啥心情去酒吧了。
徐拙直接坐季明宇的车回了酒店,跟于可可视频通话一会儿之后便开始躺在床上玩游戏,典型的宅男行为。
第二天,徐拙在季明宇的陪同下,来到了一家咨询公司。
越是经济发达的地方越是专业,在徐拙支付了一笔咨询费之后,对方跟快根据徐拙的叙述,帮徐拙理清了这里面的问题。
总的来说就是,先开公司,再买商铺。
这样不仅能够提前享受到京城这边企业的待遇,而且本地企业购买商铺,手续上也会很简单。
另外采购商铺的公司回头可以作为餐饮公司的母公司继续存在,资金方面更好把控。
跟对方聊了一上午,徐拙算是把心中的一些疑惑给解开了,临近中午的时候,双方互换了一下名片,并且相互加了微信,然后徐拙便告辞离开。
离开那家咨询公司之后,徐拙随即给于可可去了电话:“把你手头上的工作交接一下,然后带几个眼皮活泛手脚勤快的员工来京城,咱们准备在京城开公司了。另外,让晓颖姐也过来,这边有些事儿是需要她参与的。”
于可可喜出望外,连声答应了下来,因为晚上徐拙不在家的时候,她想吃东西都没得吃,这次到了京城,虽然晚上可能吃不到徐拙做的菜,但是京城好吃的多啊。
在京城几乎能买到全世界的美食,不管是东方的日餐韩餐还是东南亚美食,亦或者是西方的法餐意餐或者西班牙菜,甚至连中东地区的阿拉伯餐,全都应有尽有,只要你想吃,就绝对能吃到。
于可可兴奋的开始在省城交接工作的时候,徐拙则是在季明宇的带领下,来到了一家位于胡同深处的卤煮店。
嗯,今天中午,吃卤煮火烧。




美食从和面开始 第1401章 只因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
在京城的繁多的小吃中,卤煮火烧,一直经久不衰,与炒肝儿、爆肚并称为京城重口味小吃的“老三样”。
上次来京城的时候,季明宇陪徐拙去吃了炒肝儿和包子,味道倒是不错,现在回忆起来还满是那种蒜香味儿呢。
不过相对于炒肝儿,徐拙其实更喜欢吃卤煮。
原因嘛,自然是因为卤煮更正常一些,而且里面炖的火烧味道实在不错,有嚼劲的同时,也非常入味。
今天来吃的这家相对来说比较小众,因为小肠陈之类的店面,这个点儿吃饭打卡的人绝对已经排到了大门外,而且都是游客居多。
像季明宇这类京城人,自然不会跟游客抢吃的。
京城人有自己去的地方,虽然名气不如那些所谓的百年名店,但是味道却丝毫不差,分量上也挺足。
尽管这是个冷门小店,但因为这会儿是饭点儿,所以徐拙和季明宇在外面足足等了二十分钟才等到位置。
来吃饭的人,基本上都是季明宇这种土生土长的京城人,偶尔有一两个背着背包的游客出现,也是顺着京城朋友写的地址,按图索骥找来的。
站在门口等位的时候,卤煮火烧那夹杂着下水味道的香味,便一股一股从店门口飘出来。
等终于等到空位的时候,徐拙跟着季明宇走进去,香味儿就更浓郁了。
这小店不大,进门左手边收钱,右手边支着一口大锅,里面有大块的猪肺和猪肠子以及豆腐干面火烧等在锅里沸腾的煮着。
大锅后面站着一个穿厨师服的年轻人,一手拿着勺子,一手拿着大笊篱,负责给旁边切墩的师傅捞食材,另外也要给碗里加汤。
旁边有俩切墩师傅,油腻腻的菜墩上一看就切过很多肉了,在菜墩的边上,摆着刚刚捞出来的猪肺大小肠五花肉块豆腐干火烧等。
看起来很丰富,香味儿也很浓郁。
切墩师傅的前面,放着蒜泥、醋水、辣椒油、香菜末、香葱末、红腐乳等调味品,食客可以自由diy自己想吃的味道。
不过在徐拙看来,卤煮火烧的味道已经够浓郁的了,里面只需要放点蒜末辣椒香菜末,压一下味道就行,只有红腐乳什么的还是算了。
不能让卤煮的口味从一个极端变成另一个极端。
两人点的是加量版的卤煮,做好后满满一大碗,淋上蒜泥辣椒油和香菜末,徐拙就端着来到了自己的位置上,开始品尝。
其实上高中时候,徐拙就在林平市吃过卤煮。
当时饭量大,放学后先在路边吃一碗卤煮再回家,那会儿选择卤煮的原因不是为了美味,而是因为卤煮里用的火烧,是非常耐消化的死面饼,吃进肚里半天不知道饿。
当然了,卤煮的味道也确实很不错,味道浓香,配上大蒜和辣椒,特别开胃。
不过那会儿吃的多少不正宗,因为里面几户全都是便宜的猪肺,大小肠全都没有,没有现在面前这碗出彩。
面前这碗卤煮火烧,大肠小肠都有,而且因为是要的加量版,所以分量非常足,倒是猪肺的量很一般。
毕竟碗就这么大,大肠和小肠加量的话,猪肺就显得少了很多。
1...427428429430431...47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