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宋奸臣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乃去
只敢跟自己打远程消耗战。自己一上前,他就往后退,都能活活把人气死了。
任凭他如何派人叫阵,给他的答复也只是一轮又一轮的弩箭齐射而已。
赵佖心想既然你想耗着,那咱们就一起耗着,看看到底是谁能耗得过谁。
就在他咬牙切齿的怀念过去的镇国军时,方腊率领的部队从他的屁股后面出现了。
他自己带着五百骑兵,手持突火枪,腰挂手雷罐子嗷嗷怪叫着冲进了毫无防备的镇国军大营。
镇国军对突袭这件事早有演练,所以表现的非常淡定。结阵,转头,应付奔袭而来的义军。但当突袭来的骑兵开始往他们身边丢火药的时候,他们怎么都淡定不了了。
火药的威力,别人不清楚,他们还不清楚吗?全天下最清楚火药威力的人,就非他们莫属了。
一个个立刻四散趴在地上,而方腊毫不留情的纵马从他们身上踏过。
“十三!!”小石头见状,目眦欲裂,顺手抓起手边的长戟,翻身上马,就朝他杀了过去。
方腊扭头看了他一眼,二话不说就是一个手雷丢了过去。
小石头丝毫不惧,呼哈一声,纵马疾驰追在方腊身后。
方腊哼了一声,掏出背后的强弩,躺在马背上转头就朝小石头连射三箭。
舞动长戟将迎面而来的三根弩箭格掉后,小石头便挥出一戟,将身边的一个义军骑兵挑落下马。紧接着又接连挥动长戟,将准备把他拉下马的四个义军骑兵也一并打落马下。
小石头深吸了一口气,朝前面纵马逃离镇国军大营的方腊喝道:“十三!有种就回头与我一战!”
小石头喊归喊,却也没想着方腊能停下来。
跟自己的风格迥异,方腊这人轻易不涉险地。除非是实在没什么办法,需要他以身犯险鼓舞士气的时候,他才会出现在交战最激烈的地方。
但小石头万万没想到,自己这一喊,方腊却立刻拨转马头,拔出马刀就冲自己来了一下。
一方面小石头不想伤到方腊,另一方面自己的速度太快,确实也不好停住,两人擦身而过,方腊的马刀砍在了长戟的铁杆上,发出了嗡的一声闷响。
“你们都走吧!”几十个骑兵紧随而来,方腊冲他们吩咐了一声。
“可是……”刘琦,这个原镇国军马军都虞侯已经随方腊造反了。面前的人是小石头,他一点都不敢掉意轻心……





大宋奸臣 第一百二十四章 忘恩负义的混蛋
在镇国军内部流传着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那就是只要上了战场,呆在小石头身边就一定是安全的。
为什么?因为这人实在是太猛了……
过去人们常把百战百胜的将帅称为军神,而小石头无疑就是所向披靡的战神。
他天生神力,所以穿着再厚实的铠甲,都不影响行动。因此,将作监特意为他量身打造了一套铠甲,坚固无比,刀枪不入。
穿着这身铠甲的小石头,再配上他八十斤的武器,基本上就是正常士兵的水平。但你无法伤到他的同时,厚重的武器又能将你一击毙命。
所以死在小石头手底下的人,大多心有不甘,觉得上天实在是太不公平了。
而跟着小石头一起冲杀的将士们就很爽了,小石头是人挡杀人,佛挡杀佛,跟在他身边,敌人都被他杀光了,自己肯定是十分安全的。
刘琦也正是因为知道这一点,所以他不肯轻易的离去。
他知道,小石头只要穿着那一身铠甲,他就是一个很棘手的敌人。即便是自己加上方腊两人,也没法打败他。最好的办法,无疑是趁现在赶紧逃命,避免与他正面作战。
但是方腊似乎并不这么想,他看上去是一副想跟小石头一较高下的样子。
“刘琦,你先走。”方腊眯着眼睛道:“他想跟我打,那就放马过来,看看最后吃亏的到底是谁!”
刘琦急了,他连忙道:“不成啊!帮主!牛石头太勇猛了,你不是他的对手啊!”
方腊怒道:“让你走就走,我自有办法来对付他!你管那么多做什么!”
说罢,一巴掌拍在刘琦的马屁股上。刘琦的马吃痛,叫了一声就开始继续狂奔。其余众骑士见状,也都赶紧跟了上去。
后方的镇国军大营里面,喊杀声不断。进行奇袭的义军,在占到便宜之后,就准备撤退。
大营外的空地上,小石头与方腊遥遥相望。小石头抿着嘴道:“十三……你瘦了。”
“……”方腊也没想到小石头的开场白是这个,愣了一下,下意识想跟小石头寒暄。转念间又想起自己与他的立场相对,便冷哼一声道:“这都六月份了,你穿这一身铁皮罐子就不觉得热吗?”
小石头摇了摇头:“十三,你投降吧。只要你投降,我就跟陛下禀报你是接受招安的。到时候你也不用再像现在这样了,好好的为国效力不好吗?”
一轮箭雨从天而落,方腊一甩头道:“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随我来!”
说罢,拨
转马头,一抖缰绳,便在先前领路。
小石头心里想着这是方腊的诱敌之计,但是只要有一丝能够劝自己这个好兄弟投降的机会,他就不会放弃。
所以他也纵马跟了上去。
两人顺着大路来到了一片树林里面,在林间空地处,方腊勒住马。转头看向刚刚抵达的小石头,笑着说道:“你还是那么天真。”
“天真?”小石头不知方腊对自己的这个评价从何而来。
“你觉得为国效力就很好吗?”方腊脸色忽然一边,恶声道:“你看看家主落了怎么样的下场?
一朝天子一朝臣,这话我知道,我也能理解。但是我们镇国军做错了什么?石师汝就算了,他是个想做事的,只是脑子转不过弯。
那曹德是个什么东西?他凭什么来了镇国军之后就开始指手画脚?他吸兵血吸的盆满钵满,不亦乐乎。你看看现在的镇国军都被他祸祸成什么样了?
如果是以前的镇国军,我甚至都不能接近你们,就要死在路上。
你跟我说好好的为国效力?我倒是想,但那狗日的皇帝老儿,他给我这个机会吗?”
小石头张了张嘴也不知道说什么好,方腊说的话都是无可辩驳的事实。
即便现在还留在镇国军中的将士也大都心怀愤懑,如今镇国军战力好比断崖式的下跌,跟从前的镇国军,简直是云泥之别。
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曹德。如果不是他来吸镇国军的兵血,镇国军又怎么会沦落到现在这幅境地?
除此之外,赵佶调整了镇国军的优待政策,让镇国军的待遇变得跟普通禁军一样,镇国军还如何保持战力?
唐宁曾经说过,想要保持一支军队的战斗力,或是让这支军队的战斗力提升,无非就是几种办法。
长期且有效的训练,取之不竭的士兵,以及大把大把的银子。
军队就好比是一个无底洞,但你往里面扔多少,把这个洞填上了多少,你是能看见的。就比如一头奶牛,你喂它吃多少草,它就会产多少奶。
但你要是不给它吃草,还非要让它产奶的话,它只会用脑袋把你拱翻在地。
镇国军目前就是这样的一种尴尬局面,方腊代表的是把赵佶拱翻在地然后转头就跑的奶牛,小石头代表的则是忍气吞声还没把赵佶拱翻的奶牛。
“无言以对了吧?”方腊冷笑道:“你还要我接受招安,你有没有想过,我接受招安后你们该如何自处?
会哭的
孩子有奶吃,我率领义军投靠朝廷,朝廷给我的待遇自然不差。到时候就连镇国军也就只有在一旁看着流口水的份,你说我是接受招安还是不接受呢?”
“这……”小石头想了想,脑门子上的汗就下来了。
“其实我应该接受的。”方腊笑着说道:“我只有接受招安才能彻底的让现在的镇国军觉醒,才能让他们知道在这种压迫下面,他们究竟应该做什么。
只有这样,才能出现下一个大义帮,才能彻底让狗皇帝的统治终结。”
小石头吞了口唾沫道:“那你为什么不这样做呢?”
“为什么?”方腊咧开嘴巴笑了:“因为家主不会允许我这样做。”
“什么意思?”
“家主是个什么样的人,你再清楚不过了。重情重义的他,怎么会看着自己最好的朋友留下来的东西会毁掉而无动于衷?
如果我真的这样做了,家主一定会出来对付我的。”方腊垂头看着脚尖道:“其实这也正是我想要的,家主连声招呼都不打,就直接离开,我能想象到他的心情有多么沉重。”
“你错了。”小石头摇了摇头:“宁哥根本不是你说的这种人。
他不会出来对付你的,而且他的心情也没有你说的那么沉重。
从小到大,我听宁哥说过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要找个地方把这辈子安安稳稳的过完。即便是他离开之前,他也在这么说。
所以你根本不了解他,现在这种局面正是他想要的。你看,他现在不是就在润州过他想过的生活吗?这才是他最想要的。
至于天底下的事情,跟他没半毛钱关系他理都不会理。
所以啊,十三,别再执迷不悟了。如果这就是你想要的,你现在该收手了,宁哥是不会管这些事的。”
“闭嘴!”方腊怒吼一声:“你懂个屁!即便家主不会站出来,我也要杀了狗皇帝,和那个姓蔡的奸相为家主出这口气!
这两个人是怎么迫害家主的难道你心里面不清楚吗?你为什么还能跟个没事人一样在这里跟我大言不惭的说教啊?啊?
家主从小到大对你多好,这就是你对他的回报吗?你这个忘恩负义的混蛋,你去死吧!”
话音刚落,小石头就听到了嗤嗤的声响。他心中暗道不妙,但为时已晚。
火药爆炸的声音将他的马震的惊慌不已,而紧接着,树林里面杀出来十几个人,有的拿着套绳,有的拎着渔网,径直朝他扑了过来……
妙书屋




大宋奸臣 第一百二十五章 受挫的夏军
忽然间冲出来的人不少,但小石头早有预料。他一开始就觉得方腊把自己引诱到这么深的地方指定不会给自己好果子吃,现在还真让他猜到了。
所以小石头自然不会坐以待毙,早就防备着这一手的他,拨转马头就朝着来路狂奔而去。
方腊一开始想象的是如果能把小石头劝到自己这方来,那是最好。但现在看来,让小石头对狗皇帝倒戈相向是不可能了,那么自己至少也要把他抓住。
他就是一个极度不稳定的因素,指不定哪次战事里就一马当先把义军将领给斩了导致义军大败。
所以无论如何方腊也要把小石头留在这儿,不管是生擒,还是……
方腊闭上了眼睛,他与小石头是总角之交,最不希望的,就是最后一种情况的出现。
小石头的勇猛那是数一数二的,能被方腊派来执行这么重要任务的捕手,也都理所当然,是当初跟他一起叛逃的镇国军士兵。
但正因如此,他们对小石头相当畏惧,反而有些束手束脚。小石头左突右冲,竟无一人敢上前拦截。
只能远远的朝着他丢套索,丢渔网。
但众人已经深入林中,障碍重重之下,远远的朝小石头丢出去怎么可能会命中?所以他们只得不甘心的看着小石头逃到了大路上,然后绝尘而去。
“算了。”这时方腊在后面出现道:“既然捉不住他,那就不捉了。传令下去,是时候撤退了。”
“撤退?”一个小兵愣了一下:“帮主,现在可是咱们占尽优势啊!”
“让你去传令你就去传令,哪儿来这么多废话?”方腊皱着眉头道:“占尽优势又如何?光凭我们一家之力,能推翻那狗皇帝的统治吗?”
“帮主,您的意思是……”
“等过几日,你就知道了。”方腊丢下这一句话之后,就带着两三亲兵离开了,剩下的人则催马前去传达方腊的命令。”
镇国军与义军之间的第一次交手就这么不愠不火的结束了,可以说不管是哪一方都没取得什么傲人的成果。
镇国军在突袭之下竭力抵抗,最终却也只是坚持到义军撤退。而义军虽然对镇国军进行双面夹击,但却没有取得什么有效的战果。
所以此役说双方平分秋色也不无不可。
接下来的这一段时间里,义军忽然间偃旗息鼓,许久未曾露面。而京西地区的其他盗匪,又需要镇国军去处理,所以双方在这段时间里也不曾再交手。
而在这种局面之下,最郁闷的应当是西军了。
他们从宋国的大西北跑到中原地区,又从中原地区被调回大西北。最重要的是他们还没有多少战果,与义军之间的交战虽然可以说是险胜,但他们也付出了很多的代价。
进入中原前,西军上下一共出动的确切兵力总数在八万人左右,但是回去的时候就只剩下六万人了。
两万精诚男儿就这么死了,而且死的一文不值。
时间来到了十月份,刚刚秋收的西夏人厉兵秣马,开始朝着平夏城一带推进。
年事已高的种朴负责指挥这场战役,但是因为天气由暖转冷的太过突然,种朴这段时间一直在反复感冒,药是一锅一锅的喝,但病就是不见好。
种朴这人命中的劫数应当是七年前赵煦攻取河湟的时候,那时种朴战死,王舜臣也经此一役名声大噪。
然而因为唐宁以及火药的缘故,河湟的战事被提早了几年。而且在几路大军共同的努力下,成功将河湟地收入囊中,从此让宋军也有了可靠的战马。
种朴在这之后,与游师雄一直忙着平叛。河边部落的首领觉得宋人答应他的没有做到,于是举兵造反,最后被种朴与游师雄率兵攻打,花了两年的时间,终于把这个家伙的影响给彻底消除掉了。
或许是因为这个原因,种朴这几年来的身体状况一直都不怎么好。六十多岁的人,却像个八十岁的老头一样苍老。
没有花哨的动静,也没有事先的预警,更没有檄文或是战书等传来,宋与西夏再维持了将近十年的和平之后,再度陷入了战争的状态。
对于这件事,除了赵佶之外没人感到意外。谁都知道,西夏与宋国之间的仇恨已经是时间无法抹平的了。
小梁后两次亲征宋国均铩羽而归的耻辱,数次兵败致使数以万计的西夏男儿葬身宋人之手的血海深仇,这绝对是不共戴天的仇恨。
之前他们没有力气来打这一仗,而现在,他们已经休养生息了十余年,还得到了辽国的暗中支援,再加上宋国的君主昏庸无能,宋国的将军死的死,退的退,也是时候把当初失去的都找回来了。
赵佶对此十分的不解,明明当初是西夏先打了自己的宋国,宋国反击才让他们死伤惨重,为什么他们会把这件事赖在宋人的头上呢?
然而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虽然西夏人侵略者,但是为了找到再度侵略的理由,他们不在乎伪装成一个受害者。
只要这个理由足够动员国内的百姓、士兵,将他们
对于战争的热情调动起来就足够了。
平夏城守将依旧是郭成,这个身经百战的老将,这些年来一直在西北坚守着自己的岗位。
时代已经变了,变得和从前不一样了。如今宋军不惧任何对手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手中有火药的存在。
郭成与唐宁见面的时候不多,但两人书信的往来却不少。大都是郭成在询问唐宁,应该如何把火药的功能最大化。
对于郭成这样的将领,唐宁从来都不吝啬自己的好意。几乎是把他能够想到的对火药的运用方式,全部教给了郭成。
郭成能领悟多少,全看他自己的本事。而现在,西夏人就尝到了苦头。
定时引爆的技术最先是用于平夏营的,但这需要算学的帮助。郭成身边根本就没懂算学的人才,不过有句话叫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在夏军集结还未出发的时候,他也在平夏城附近做着准备。
他在平夏城外,夏军进攻的路线上挖了无数条地道,并且把大量的火药都藏在了地道里。
而且他贼的厉害,第一天他压根就没有使用火药的打算,待到第四天,夏军用来消耗宋军城防力量的炮灰部队死的差不多了,正规部队开始攻城的时候,他才开始使用火药。
巨量的火药一齐爆炸,大块大块的泥土地皮被掀翻到天上,刺眼的亮光,颤栗的大地,西夏人完全没有预料到这么大的威力。
即便他们的阵型已经足够分散,但在郭成大规模的火药使用面前,他们还是伤亡惨重。
而且爆炸后出现的大片陷地,也成为了他们进军的阻碍。
尘埃四起,土屑漫天,城墙上的宋军在惊讶于火药威力的后不久,就反应了过来,开始朝哭爹喊娘的夏军疯狂射击。
烟尘弥漫,夏军根本看不清平夏城,更不用提那些穿过烟尘的利箭。初次交锋,宋军大获全胜,夏军仓皇溃逃。
仁多保忠作为夏军此次战事的总帅,看到这个局面之后,气得差点吐血。这么多年没有交手,宋军现在越来越丧心病狂了。
看着平夏城外那堪比天坑的深沟,仁多保忠觉得就算使用浮桥车,也不一定能够冲的过去。
更何况宋人手中说不定还有什么别的招数没有使出来,算上炮灰部队,自己也就只带了十五万人过来,虽然对外宣称是三十万大军,可三十万也禁不住这么打啊!
这才四天,就已经死了五万人了,天知道再打下去,还要死伤多少……
妙书屋




大宋奸臣 第一百二十六章 反观
与西军的胜利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燕云路八州军兵的溃败。
似乎是串通好的,金军于夏军在同一个季节发动了对宋军的猛攻。但是宋国只有一支西军,部署在西北,东北就会束手无策。
完颜阿骨打撕毁了与宋国之间的和约,转头就派完颜娄室对宋军发起了攻击。
完颜娄室率领十万金军,从当初唐宁大败他的古北馆进入,杀到了檀州。
檀州知州率领八千军兵奋力抵抗,奈何实力悬殊。围城十日,日夜攻城不断,城中可战之士,已十不存一。
厢军大将樊鼎率兵五万前来支援,但他畏惧金军,于半路停滞不前。完颜娄室遂攻克檀州,纵部下屠城三日,城中百姓死伤无数,檀州知州的尸首被吊在城门楼上三日。
他死不瞑目,瞪大眼睛往南方望去,似乎是在看着樊鼎的方向。
随后完颜娄室又兵分两路,一路朝顺州而去,另一路则朝蓟州而去,待两座州郡攻破,再于幽州汇合。
半路完颜娄室率领的主力军遇到了樊鼎徘徊的援兵,樊鼎所部一触即溃,他本人更是见大势已去后,十分干脆的投了降。
燕云路经略使陈怀安气得呕血三升,一病不起,失去了统筹调度的宋军各自为战,燕云路一下子便陷入了危局之中。
十一月末,完颜娄室攻克顺州。蓟州被围困的时候听说这个消息,知州立刻开城投降。随后,双方于幽州汇合。
幽州知州胡琦拼死抵抗至,完颜娄室不急攻伐,立栅筑垒,围困幽州城。
两军相持日久,幽州城内粮草无多。胡琦率众突围六次,皆被完颜娄室击退。
接替陈怀安职责的经略副使派出三万援兵,不料风声泄露,半路上就遇到了金军的埋伏。但这三万援兵也不是软柿子,与金军从天明激战至日落,最终虽然不敌而退,却也从金军身上狠狠的咬下了一块肉。
一月初,胡琦自缢而亡,其副将开城门投降,但完颜娄室却将副将斩首,并依旧纵部下屠城三日。
此举致使大宋上下人神共愤,但却又无计可施。
二月中旬,金军大军压境,涿州知州投降。四月,余下的莫州、灜州相继投降。至此,燕云路名存实亡,赵煦、唐宁等人同心协力,辛辛苦苦打下的半壁燕云,彻底沦入金人之手。
这样的结果彻底点燃了百姓们对朝廷不满的情绪,一时间造反者四起。
而义军沉寂半年之久,又忽然站了出来。此时的他们已经不比从前,因为
他们获得了一个强大而又可靠的盟友,白莲社。
如果说义军是整个宋国的造反者中最强的一股军事力量,那么白莲社就是一股最大的财富力量。
从唐朝末年就已经初具雏形的他们,至今已经积攒了二百余年的财富。人脉影响遍布天下,真可以说是一条鲤鱼,等待着一朝跃龙门的机会。
而义军就是支撑他们跃龙门的最好助力,他们虽然有钱,但却没有经验丰富的战士。而义军虽然有经验丰富的战士,但他们却没钱给战士们装备好的铠甲与武器。
这就是天造地设的一对情侣,当他们发现彼此的存在时,根本无需多言,他们都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
所以得到了财政援助的义军如虎添翼,而且别忘了,方腊可是知道怎么制造火药的。
先前义军使用的火药杀伤力不足,是因为他们没钱,买不到足够的材料,所以只能稀释比例,用数量取胜。
然而现在他们有了钱了,接下来,就该是他们反击的时候了。
宛如一阵暴风雨,义军瞬间杀入蜀中,掀起了自王小波、李顺之后,巴蜀地区再一次的造反活动。
在这之后,义军声势浩大的转向开封,准备直接杀入京城,诛杀赵佶。
1...286287288289290...30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