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王李自成新传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老茅
此时安庆三面都充满了枪炮声,唐军就象黑色的浪潮一**一样向安庆的城头涌去,城亘上到处布满了尸体,有唐军的,有大昌军的,当然多数是大昌军的尸体。
刘文秀站在离安庆北面城墙二百余米处,用望远镜注视着唐军的进攻,这里是唐军的主攻方向,前几天多次被唐军突破,若不是反应快,安庆已经破了,他只好把仅有的预备队全部放在这里。
刘文秀身后是狄三品、杨威、贺天云等几员大将和五千名士卒,他手下的大将王复臣、张先壁、狄三升等人已亲自上阵,与唐军在城头上拼杀,用血肉之躯抵挡着唐军火枪中射出来的子弹。
仅仅五天,城中的五万大军只剩下三万余人,如今除了这五千人,大昌军已全部上了城墙。这五千人身上也到处是硝烟,许多人已上过数次城墙,他们白天要应对唐军的进攻,晚上要抓紧时间修补城墙,已是疲惫不堪。却只能强撑着,哪里出现了险情,还需要他们填补。
安庆本来进可攻,退可守,就是守不住也可以从长江上撤走,刘文秀对守住安庆是信心百倍,哪知唐军的水师会突然出现,安庆的守军看着已方的水师被对方炮击的片甲不留,士气大落,唐军又借机攻城,若不是手里有火枪队,第一天安庆就会被唐军攻破。
大昌军中地火枪还都是从唐军处购得。总共有二万多支,为了这些火枪,张献忠几乎用光了从各地搜刮的银子。刘文秀军中的火枪队有三千人,可是火枪队已在几天前和唐军地交锋中拼光了,就是还有一些火枪可用。子弹也已经没有了。仅有的十几门大炮不是被唐军的炮火摧毁。就是已经炸膛,只能全靠弓箭、大刀、长矛来守城。
刘文秀放下了望远镜,有点不忍目睹,前方地大昌军死伤惨重,尽管士兵很拼命,但武器地巨大差距还是弥补不了。大昌军作为守城一方,往往要付出四五倍地人命才能杀死一名唐军。
这个望远镜也是从唐军处买来的,以前没有和唐军作大规模交手,大昌军上下虽然知道唐军很强。但唐军到底强到什么地步却不清楚,没想到一接战,双方的差距会如此之大,这支部队已是精兵了,若是平地交战,恐怕十比一也未必能胜得了唐军。
一个传令兵飞马跑过来,打断了刘文秀的思绪:“大帅,西门王将军求援,快守不住了。”
刘文秀大声喝道:“告诉王复臣,他就是死也要给我顶住,我这里没有援兵。”
传令兵嗫嚅道:“大帅,西门的唐军攻得很猛,兄弟们死伤惨重,王将军已亲自上阵,身上的鲜血都染红了半边,再不派援军,恐怕王将军真地……”
杨威走了上去:“大帅,北门暂无危险,让末将增援一下王将军吧。”
刘文秀重新看了看岌岌可危的城头,叹了一口气,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谁能想到,小小的安庆留了五万人马防守,才几天功夫就会陷入无人可用的境地,想起王复臣那边若不是实在危险,恐怕不会派人求援,点了点头:“好,我给你一千人马,给我稳住西门防线。”
“是,大帅,若是末将没死,定不会让西门有失。”杨威得到刘文秀地命令,马上带着一千人马向西门赶去。
杨威刚走不久,唐军在北门又发出了一轮新的进攻**,黑衣黑甲的唐军象浪潮一样向城墙一波一波冲来,密聚的子弹将守城的大昌军压得抬不起头来,到了近前,却一个个把枪向背上一挂,抽出腰上的长刀,向躲在城墙,乱石后面的大昌军砍去。
每名唐军都有三样武器,燧发枪,大刀,匕首,燧发枪用来远攻,到了近处则改用大刀,若是和敌人纠缠在一起时,则用匕首,这种装备让大昌军吃尽了苦头,许多大昌军以为只要冲近了唐军,他们的火枪就无用时,却被唐军用大刀砍下了脑袋。
唐军这次换上来的全是生力军,被这批人一冲,本来岌岌可危的防线更是马上就要崩溃,刘文秀看得脸色一变,看了看身后的狄三品、贺天云两人:“全部压上!”
贺天云愣了一下:“大帅,全部压上我军就没有预备队了。”
刘文秀心中发急:“快去,守住今天再说。”
随着贺天云,狄三品的四千人加入,总算将唐军的进攻势头遏住,双方数万人在城上舍生忘死的拼杀,太阳也仿佛不忍见到这样的惨景,拼命的往下沉去,当夕阳的最后一点余辉落下去时,唐军阵内终于响起了鸣金的声音,刚才还拼命向城内冲锋的唐军士兵开始徐徐后退,所有的大昌军都松了一口气,今天终于又守住了。
没有人去追杀,见到唐军后退,士兵们都累得躺在地上不动,军官的吆喝声一阵阵传来:“快,把尸体向下抬,抓紧时间修补城墙。”
大昌军的士兵们默默起身,现在已快到七月,天气正是最热的时候,若不清理,明天城墙上就会臭气冲天,一不小心城中就要瘟役横行,谁也不敢大意。城墙也必须修理,否则明天唐军一冲就可以进城。
李鸿基的中军大帐就安排在安庆北门五里处,安庆外围有十五万唐军的正规军,加上十万民夫,共二十五万人,开始李鸿基还以为安庆和其他地方一样,最多攻上一天就能拿下来,哪知城内守军顽强无比,在城外就利用陷井,骚扰,拖了唐军二天,而被唐军围住后,唐军的大炮,火枪一起上,攻了五天愣是没有攻下来,反而在第一天就让唐军折损了二千多人。
虽然后面唐军折损的越来越少,但凭着兵力,武器上的绝对优势,五天还没有拿下安庆,让李鸿基觉得面上无光,当然,如果能不计伤亡强攻的话,或许两三天就可以拿下,李鸿基却没有如此做,士兵的重命最宝贵,唐军不缺时间,不缺物质,大可以慢慢收拾张献忠。
只是没有拿下安庆这个钉子,唐军却不能渡江去追剿张献忠,唐军的水师虽然击溃张献忠的水师不费吹灰之力,但和弘光朝的水师相比却相差太远,唐军若急匆匆渡江,一旦弘光朝的水师来援,唐军这点可怜的水师不想覆灭的话,恐怕只有回避,到时安庆就会由孤城变成唐军的心腹之患,唐军没必要冒这个险。
一队队唐军从前方撤了下来,唐军中的军医忙碌了起来,给受伤的士兵包扎伤口,伤重的士兵马上送到后方的县城里,那里能够得到更好的照顾,五天攻击下来,唐军的伤员已有一万多人,他们中的八成伤好后会重新上战场,还有二成会落下残疾或死去,落下残疾的士兵会发给生活补贴,安排退出军队。死去的士兵会给他们的家人一笔抚恤金。
第一天没有拿下安庆,李鸿基干脆拿安庆当成了练兵之所,十五万大军分成三拨,每天只出动五万人,轮流对城头攻击,到了明天刚好轮满第二轮。
唐军的将领心中都有数,从今天的情况来看,安庆恐怕很难挨过明天的攻击了,这次出兵以来,安庆还是唐军碰到的第一个硬核桃,如今这个硬核桃的壳已砸烂,只等明天就可以尝到胜利的果实。
对于城内守军的顽强,唐军的将领也是佩服万分,若是双方武器,兵力对换,唐军的将领恐怕没有谁敢打包票可以守五天。
随着天色暗了下来,唐军的营地里升起了一支支火把,将整个安庆的效外照得星星点点,唐军做饭的炊烟也已升起,站在城头上看,完全是一幅美丽的风景,只是城头上的大昌军却没有一个士兵懂得欣赏,一个个弯腰搬着一块块砖石往城头上填,谁也不知明天还能不能守住,只是多往城头上放一块砖石,守住的可能就能多一分。
本书已快到一百五十万字了,越到后面越难写,以后会保证每天一更,如果写的顺畅,那就会有二更。
闯王李自成新传 第四十八章 争功
双方一夜无事,天色渐渐亮了起来,安庆府都重新露出了面容,相比昨日傍晚的残破,安庆府又重新恢复了几分天下雄城的样子,昨天被唐军打破的缺口重新用砖石沏好,城头也多了一些滚木擂石,城墙上的尸体已消失不见,不到,到处是黑色的斑斑血迹,诉说着这几天唐军攻城的残烈。
只是城墙外表看似光鲜,实际坚固程度比起以前来却相差不可道里计,这些堆起来的砖石看似牢固,实际上经不住唐军的几次炮击就会轰然塌陷,不能阻挡唐军步兵的登城,大昌军累死累活,也只不过费唐军一点炮弹而已,只是刘文秀明知如此,还不得不做,塌陷的砖石依然可以阻挡唐军的骑兵,否则若让唐军骑兵直接冲城,安庆就不用再守了。
城墙上隔上数十米才有一个士兵,其他人都躲在城墙后面抓紧时间休息,这是大昌军用血换来的教训,开战前,唐军一定会用大炮将城墙轰击一遍,直到把大昌军修补的各个缺口打开后,唐军才会出动步兵攻城,若是军队留太多在城墙上,必定会死伤惨重。
唐军的营地早已是一片沸腾,所有的营帐都升起了缕缕炊烟,唐军正在抓紧时间做早餐,一旦吃饭喝足,马上就要对安庆发动进攻。
李鸿基的中军大帐内又是另一番景象,李过、崔尔达、刘体纯、李岩、左光先、刘芳亮、拓养坤、虎大威、左良玉刘良佐、刘泽清、吴三桂等数十名唐军将领排在两旁。静静地等待着皇帝的决议。
唐军对安庆一直是三面同时进攻,江上则由郝摇旗领着水师拦截,以防安庆府中的大昌军借水道溜走。但出动地部队却只有三分之一,今天轮到左良玉刘良佐、刘泽清、吴三桂等一班人马攻城,许多人都羡慕的看着他们。今天的机会实在是太好。眼看城破在即口不想却被一班降军所得。
这次跟着皇帝亲自出征,吴三桂等人还心头忐忑,生怕皇帝将他们当然炮灰,事事让他们打头阵,哪知唐军地将领打起仗来疯狂地很,事事争先。从涨州将张献忠一路追杀过来,他们稍有迟疑,根本就捞不着仗打,张献忠在直隶所占地数十个县城。不到十余日就丢了个一干二净。
虽然有张献忠本身心急要救老家,有故意放弃那些地方之意,但唐军进攻迅速也是一个原因,看着唐军中的个个将领立功如探囊取物般的容易,吴三桂和左良玉他们也都急了,不能立功还如何让皇帝看重,只好奋起直追,才捞到了几个县城,比起唐军中的其他将领的功邸却已相差太远。
到了安庆城下时,为争先锋,各支部队更是挤破了头,左良玉,吴三桂他们前段时间的表现,自然被排在最后面。没想到在后面却有后面地好处。
李鸿基扫了帐下的众将,如何不明白他们的心思,呵呵一笑道:“各位,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弘光朝已经和我朝签定和约,还送来了一百万两银子,十万匹绸缎。”
众人大讶,没想到弘光朝真会和大唐签和约,签和约也就罢了,还送来一百万两银子,十万匹绸缎,这不是资敌吗,没有实力,谁会真得的相信那一纸和约。
弘光朝稍有见识地大臣自然知道和约不可靠,无奈朱由崧铁了心要和唐军签和约,杜郧说什么都答应,胳膊扭不过大腿,高弘图还是把这份和约签了,不过,他将二十万匹丝绸还价到了十万匹。
李鸿基交给杜郧的任务并没有真要让他完成的意思,只是想让弘光朝能动摇援助张献忠的决心就可以,超额完成任务,杜郧自然没有坚持那十万匹丝绸的必要。
宋献策马上起身回道:“恭喜万岁,贺喜万岁,如今我军就不用顾及弘光朝的水师了,破了安庆,马上就可以长驱直入,灭了张贼,报我直隶被夺之仇。”
以唐军如此强大的实力,弘光朝和张献忠的军队全部聚在一起也未必会怕,唐军唯一有顾忌的就是弘光朝的水师,江西水网密布,不但有长江,还有潘阳湖,若弘光朝的水师对张献忠支援,唐军就会处处受置,三面合围张献忠的策略就要泡汤。
唐军对安庆的围攻一直没有用全力,又何尝不是顾忌到弘光朝的水师出现,唐军的火器威力虽大,但物质消耗也严重,若是弘光朝的水师在长江一堵,唐军就是攻过了九江,物质的补给也会接应不上,而且弘光朝和张献忠的军队有了水师接应,随时可以抄唐军的后路。
众人没有想到弘光朝真得会蠢得和唐军签定和约,坐看张献忠灭亡,还送上了一大批财物,一个个齐声道:“恭喜皇上!”
拓养坤马上闪了起来:“皇上,即如此,我军无后顾之忧,不如今日全军出击,一举攻下安庆。”
吴三桂大急,到手的功劳可不能让人分薄了,马上道:“皇上,不需劳动诸位将军,末将愿立军令状,今日一定破城。”
李鸿基见帐下士气高昂,点头应道:“无需立军令状,朕给你们半天时间,若半天时间还拿不下来,就莫怪朕要换将了。”
吴三桂,左良玉等人齐声道:“遵旨!”
拓养坤只得失望而下,盯着吴三桂等人嘿嘿一声,意思很是明显,若是吴三桂到了中午还拿不下安庆,那就要换他了。
吴三桂等人领令后,匆匆出去,向已方大营赶去,吴三桂负责北门,最先到达自己的大帐,此时士兵们已吃好了早饭,他的亲兵给他端来了一大碗米饭,还有两个小菜,吴三桂只扒了几口,马上对祖可法和刘良臣两人道:“传我命令,一刻钟后进攻。”
刘良臣回道:“大将军,不等东西两边一起进攻吗?”
吴三桂咽下一口米饭,含混的道:“不等了,时间宝贵,他们回到营中见到我们这边进攻,自然会马上进攻。”
今天的东门由左良玉负责,西门由刘泽清和刘良佐两人负责,他们从北门皇帝的大帐赶回自己军营,差不多还要二刻钟,吴三桂如何愿意白白浪费这二刻钟。
“是,大将军!”刘良臣和祖可法两人一抱拳,马上出去布置,不一会儿,惊天动地的炮声已经响起,无数的炮弹呼啸着砸在安庆城墙上,升起一股股的尘烟。
昔日的关宁铁骑已全部换装,他们正在紧张的擦拭枪管,每人腰间还别了一把大刀,一支匕首,二枚手雷,等待着命令,随时冲向城墙。
手雷威力巨大,而且是消耗品,唐军不作为士兵的配套装备,为了不让手雷流出军营,平时士兵接触不到手雷,只有训练,或出征时才可以申领,而且每次剑练或出征归来,士兵手中的手雷都要重新收剿,统一保管。
他们使用火枪的日子才二个月,却已是熟练之极,若是和其他唐军一对一单挑,或许不是对手,但要一队队对攻,即使有相差也不会太大,火枪手训练远比弓手,刀手训练容易,只要他们的队列不乱,装弹的速度够快,发射时能让枪身平稳就可以了,一排排的子弹射出来,根本不需要准度。
等到吴三桂吃完饭出营,昨天大昌军连夜修补的城墙已经是漏洞百出,那些临时加上的砖石早已倒塌,露出了一个个缺口,完全可以让步兵爬上城墙,炮声依然没有停,而关宁军已经开始向前进了,一队队的士兵踏着整齐的步伐向城墙接近,地上传来了一阵阵震动。
等到士兵离城还有数十米时,唐军的大炮才停了下来,前头的军官令旗一指,关宁军全都呐喊起来,放弃了队型,开始向城墙冲去。
等到了缺口处,关宁军士兵已登上了城头,大昌军才冒了出来,无数的箭支射了出来,落在关宁军的队列中,却很少有士兵倒地,许多士兵中了一箭,咬牙一拨,从衣里摸出一个止血包,往伤口上一塞,照样前行
唐军的内衣都用了丝绸,箭支入肉不深,而且箭头很难刺破绸衣,不需用太大的力就可以拨出,而要害部位都用钢甲保护,除非是射中头部,否则一支箭很难给唐军大的伤害。
这也是唐军会向弘光朝索取丝绸的原故,大战一起,唐军的丝绸往往不敷使用,民间的绸缎价格都要涨上数成。关宁军以前的装备在明军中虽然算好,但和唐军一比起来,还是相差太远,吴三桂刚领物资时都不敢相信。
大昌军的箭雨一过,唐军的还击也很快来临,“砰,砰”的枪声响声,有些士兵还拉响了手雷,相比于唐军的防护,大昌军士兵的防护少得可怜,多数人只是一件布衣,有的还光着上身,子弹打了上去,颗颗咬肉,一个士兵若中上数枪,即使没有打中要害,也会流血过多而死。
而手雷更是霸道,炸起来的气浪往往将数人掀翻,挨上的人更是断腿残肢,有的人腹部被炸开,露出了白花花的肠子,转眼又被鲜血染红。
唐军往往后发制人,两军相交的数十米,大昌军成片成片的倒下,他们却丝毫不敢迟疑,只能冒着死亡的危险,迅速向唐军逼近,唯有缠斗在一起,对方的火器才会有顾忌,伤亡才可以减轻下来。
闯王李自成新传 第四十九章 逆水逃亡
吴三桂的这番猛攻,让大昌军喘不过气来,他要一气在中午前攻下安庆,根本就不顾手下的伤亡,他的部下共有二万人马,分在四队,每队五千人,除了一队留下作预备外,其余三队全部投入到安庆北门的攻击当中。
大昌军这五六天来,白天必须全力防守唐军的攻城,晚上还要和民夫一起修补被唐军损坏的城墙,根本没有多少时间休息,许多人眼睛早就布满了血丝,虽然已无数人的代价冲进了关宁军的阵营,和关宁军肉博起来,但无论是体力,士气,兵器,都不如对方,大昌军依然是惨中着一片片的倒下。
刘文秀咬着牙,看着自己手下的这支部队在唐军的攻击下死伤惨重却毫无办法,唯有不停下达死守的命令。
二刻钟后,其他两边的炮声也响了起来,左良玉,刘泽清,刘良佐三人也是拿出了全幅本领,对各自负责的城墙发起了进攻。
安庆的百姓已经习惯了唐军的炮声,却依然躲在家中发抖,他们倒不是担心城破,甚至还巴不得唐军早点入城,毕竟唐军的名声要比明军和大昌军都要好许多,而是担心会被大昌军抓去守城。
张献忠进入安庆才数月,刚进来就对城中的富户,壕绅大势屠杀,但穷苦之人也沾到了一点好处,只是不久随着张献忠的扩军,为了维持宠大的军需,普通地百姓也被搜刮一空。他们自然对大昌军也没有什么好感,能躲就躲,被强行抓捕充当民夫之人也是不情不愿。兵凶战危,上了战场,唐军的子弹可没有长眼睛。
今天的大昌军明显感到了唐军死战不退之意。以前唐军只要大昌军逼近了自己地阵营。就会徐徐退去。以便再拉开距离,发挥火器的威力,甚至会直接退到城外,让唐军的大炮轰击暴露出来地大昌军,以减轻自己地伤亡。
双方近前混战,虽然还是大昌军吃亏。但唐军地伤亡同样会增大,以一名唐军换四五名大昌军,唐军依然不肯交换,毕竟如果拉开了距离。双方的伤亡比例可能会增加数十比一,这也是大昌军能守住安庆五六天的原因,进进退退,唐军的伤亡虽然减少了,但时间也担搁了。
今天双方短兵相接已是大半个时辰了,大昌军已经全线压上,还是被唐军逼得步步后退,大昌军却还在咬牙坚持,若不是唐军前几天有取得上风就退却的经历,大昌军可能已经崩溃了,唐军太受惜士兵的生命,这是大昌军唯一能抓住地缺点。
今天的唐军却注定要让他们失望,三个门的唐军都象发狂似的一**毫不停顿地攻击,一点也不考虑与大昌军拉远距离,唐军在城墙上反复和大昌军拼抢,城墙上的尸体已经躺满了一地,虽然死的多是大昌军,便唐军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城墙上的大昌军也越聚越多,这时只要唐军稍一退却,马上用火炮攻击,大昌军必定会死伤惨重。
唐军今天却完全没有退却的打算,前面的唐军已放弃了使用火枪,他们的手雷也全部用完,只能用长刀和大昌军拼杀,到处是血肉横飞,而后面的唐军则还在使用火枪对大昌军一一点射,见唐军一直不退,大昌军勉强鼓起来的勇气越来越衰,终于有士兵开始溃逃。
见到胜利在望,唐军更是勇气培增,攻势越发凌厉,一个一个的坏消息向刘文秀传来。
“报大帅,西门王将军请求支援,唐军一直在进攻,大帅若再不派援兵,西门就要守不住了。”
“报大帅,东门张将军派人求援,请大帅速派援兵!”
“援兵,援兵,我这里已没有援兵,告诉王复臣,张先壁他们,唐军很快就会退去,守住,守住。”
“报大帅,北门快守不住了,狄将军请大帅速派援军。”
刘文秀放下了望远镜,唐军已冲破城墙的拦截,开始向城下冲来,挡路的大昌军一片片倒下,有些士兵开始转身就跑,却被唐军在背后一一射杀。
刘文秀望着身后仅有的二千预备队:“贺将军,你带全军压上,有后退者杀无赦。”
贺天云领着队伍匆匆赶了上去,见到了溃兵就杀,边杀边大喊:“大帅有令,后退者斩!大帅有令,后退者斩!”
北城还有一万多大昌军,此时被唐军夺了士气,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溃逃的队伍,贺天云来的正是时候,他的二千人马虽然不多,到底是养精蓄锐的兵马,连杀了数十人后,那些溃兵见后退也是死,才重新返回作战,将唐军挡在离城墙数十米远的地方。
刘文秀看到贺天云止住了北门的溃兵,松了口气,此时他的身后只剩下数十人,那是他最后的亲兵了。
这边北面的局势刚刚止住,西边已传来了一股巨大的欢呼声,留在刘文秀身边的杨威脸色一变,向刘文秀急道:“大帅,西门已破,安庆已守不住,大帅快带人撤吧。”
刘文秀叹了一口气:“城在人在,城亡人亡,这是我跟皇上的保证,安庆若破,文秀誓不过江。”
杨威跪了下来:“大帅,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咱们江南还有数十万人马,皇上又对大帅信重,快走吧。”
他的亲兵也一起跪了下来:“大帅,快撤吧”
刘文秀摇了摇头:“撤,唐贼已将我三面围住,另一面是大江,往哪里撤?”
杨威回道:“大人,江上还有数条小船,唐贼虽然将江面封锁,这么宽得大江,总会有空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