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洪武末年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青史尽成灰
朱元璋的出身和经历决定了他强烈怀疑手下的官吏,尤其是管钱的户部,茹太素能活着从户部尚书的位置上下来,已经可以偷着笑了。
茹太素见柳淳脸色微变,似有思索之意,老头把话锋一转。
“宝钞的事情,非比寻常……我思索了几天,柳经历不妨听听老夫的看法。”
“晚生正要请教老大人。”
茹太素微微点头,“你提到了,要用新的手段,区别假币……这个可以让工匠们去做,至于回收旧币,老夫是这么想的,你看是不是能仿效钱庄票号……对了,就是你说的那个银行,让商民百姓,把宝钞存入……朝廷只收取一些保管费和折旧费,等到了约定的时候,百姓就能来取出新的宝钞,如此一来,也就维护了宝钞的稳定,也达到了回收旧币的目的。”
听完茹太素的想法,柳淳差点喷了,这跟他设想的,完全是两回事啊!
柳淳是希望弄个存款有息的银行,而老头却要
第137章 朱元璋的小金库
什么是真的猛士
在今天之前,茹太素多半会认为是老朋友钱唐。
朱元璋阅读《孟子》,发现其中的话太难听了……尤其是”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之视君为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草芥,则臣之视君如寇仇”这句,直接戳到了老朱的肺管子!
朕把臣子当成手足,奈何臣子把百姓当成鱼肉!
老朱当然容不下这样的“歪理邪说”,孟老夫子是死了两千年,但依旧在孔庙享受祭祀,老朱就下令,把孟子抬出去,从此之后,不再祭祀。
这下子可捅了马蜂窝。
孔孟之道,孔孟之道……如果没了孟子,那就剩下“孔之道”了,大家伙也只是“孔门徒”了,是可忍孰不可忍!
官员们炸锅了,一个个嚷嚷着,要替孟子争名分,要维护道统尊严。
只是话好说,事难做。
陛下气成那样,谁去了,不光要丢了性命,没准连家族都要跟着受牵连……就在所有人束手无策的时候,刑部尚书钱唐站了出来,闯宫觐见……老先生还挨了一箭,血染宫门。
可钱唐够硬气,高呼为孟子而死,死有余荣!
老朱也被吓了一跳,就算杀了钱唐的父亲儿子,他都未必有勇气闯宫,可为了孟子,居然不避生死……书生还是有二两骨头的。
老朱没杀钱唐,也没把孟子赶出去……但执着的朱元璋,岂会轻易认输,他干脆出了个删减版的《孟子》,把自己厌恶的话,通通给删除了。
这是一段很著名的公案……钱唐靠着那一句为孟子而死,死有余荣,成为士林称颂的猛士,就连茹太素也自愧弗如。
可今天之后,茹太素敢说,比起眼前的少年,钱唐不值一提,双方天差地别,一个是替孟子争,一个是直接从皇帝身上割肉……
柳淳打算干什么
去向朱元璋要钱!
还不是一个小数目,是上百万两的真金白银!
这么多年了,陛下赏赐,几乎都是宝钞,偶尔给点金瓜子,金元宝,也都小的可怜,眼神不好,都能丢了。
茹太素算是知道,想从陛下手里掏钱,简直跟老虎嘴里抢肉差不多了。
搞不好,还会被老虎咬一口!
老先生提心吊胆,可柳淳却义正词严,理直气壮。
“启奏陛下,臣等正在筹措银行事宜,可有一件事,需要陛下鼎力相助!”
“什么事”这一次朱元璋是穿着皇帝的常服,明黄色的龙袍,黑色的翼善冠,上面还有两个小耳朵,看起来像是老鼠的耳朵,挺卡通的。
似乎老朱的心情挺好,主动道:“是需要人手,还是房舍,朕可以将城东的空地划一块给你们。”
难得,皇帝大方了一次,茹太素拼命看柳淳,心说你小子见好就收,顺坡下驴,可千万别找死啊!
他哪里知道,柳淳胆子是不大,可有些时候,来了轴劲儿,九头牛都拉不回!
“陛下,人员和位置固然重要,不过当务之急是银行的资本金,臣斗胆恳请陛下,赐予一些启动资本。”
朱元璋沉吟了一下,道:“皇帝不差饿兵,朕拨给你们20万贯宝钞,速速去准备吧!”
一张口就给了20万贯,已经算是皇恩浩荡了。茹太素都怀疑柳淳是不是跟天子有什么关系,要不然,怎么会这么好说话
“陛下,臣需要的启动资金,是为了应付银行兑换之用,是给宝钞提供担保……所以,臣需要金银!”
朱元璋似乎没有听清,“你要什么”
“臣是说,希望陛下能够提供几百万两的金银,充作启动资本……”
“住口!”
还没等柳淳说完,朱元璋就拍桌子!
“好你个柳淳!你说要用银行调理宝钞,维持币值稳定……朕已经答应了,你没有本事,反而让朕出钱,是让朕给你擦屁股吗”
老朱杀气腾腾,茹太素都哆嗦了,柳淳很委屈。
“陛下,这筹建银行,其实和做生意差不多……不管什么生意,都要先下本,然后才能赚钱……陛下若是不愿意出钱,那臣就只有一个办法!”
“什么办法”
“就是寻找有实力的豪商大户,让他们出钱入股……只是如此以来,银行的控制权就不在陛下手里了!”
“荒唐!”
第138章 朱元璋就是个老无赖
老朱带着太子去金库,柳淳跟茹太素就在偏殿休息……老头腿脚不便,费了好大力气进宫,又是跪,又是惊,身体都僵硬不会动了,瘫在位置上,跟尸体差不多。可他的眼睛却是亮得邪乎,看着柳淳的目光,炽热到让人受不了!
“行,真行!难怪刘学士会那么推崇你!”老头压低了声音,“虎口拔牙,这么难的事情,都让你给做成了!啧啧,让陛下出钱,你算是头一个!老头子活了这么大年纪,也算是开眼界了……”
老头咧嘴发笑,柳淳却不那么乐观。
“老大人,准备金有了,但银行想要办起来,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太多的人才,需要让商民百姓接受,我现在是一点底儿都没有!”
“哈哈哈!”
茹太素轻笑道:“老夫好歹也是做过户部尚书的人,还认识几个可造之材,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今有了米,再有几个巧媳妇,应该不难。”
柳淳这才想起来,朱标请这老头出山,八成就是这个原因……假如让柳淳找人,肯定从徐家啊,蓝家啊,借用一些人过来,那样的话,银行就跟勋贵绑在了一起……本来淮西集团就强大,若是再掌握了金钱,那可就天下无敌了。
怪不得那天从皇宫出来,朱标急急跑了……这位太子爷,名为仁厚,实则肚子里的心眼也不少。
“老大人,既然人才没有问题,那我这里有个想法……你看能不能开个交易市场,把大宁等地的货物,集中出售。”
茹太素眉头微皱,“柳经历,老夫听闻你带来的东西,卖得挺好的,怎么还嫌不够”
柳淳笑道:“是这样的,我不光打算卖货,还要采买,尤其是茶叶,丝绸,当然还有粮食……我主动跟银行合作,所有的买卖过程,都通过银行结算……如此一来,银行的业务上去了,新版宝钞也用出去了,南北货物贸易通畅,实在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啊!”
茹太素稍微思量一下,立刻露出笑容,“正所谓万事开头难……如果银行能承接北货南销,势必能赢得开门红!好,太好了!”
老头笑得合不拢嘴,没口子夸奖柳淳,说他公忠体国,十分难得,如果办成了,一定给柳淳请功……柳淳倒是不在乎这些,他忙活了这么长时间,为的就是大宁的那些货物能顺利卖出去……所谓的商品农业,既强大,又脆弱。
强大是因为有利可图,很快就能吸引大批的商人百姓,前往大宁和辽东屯田,在利益的驱使之下,移民实边的目标能迅速实现。
脆弱的地方就在于如果不能顺利交易,就会带来灭顶之灾……比如大萧条的时候,把牛奶倒进河里,把猪仔杀了,也可能因为贸易纷争,黄豆就卖不出去了……当然,大明还不存在这些问题。
银行就是衔接南北经济的任督二脉,只要打通了,前途无量,整个大明的格局都会彻底改变……
朱重八啊朱重八,小爷可是为了你的江山啊……赶快把你那点私房钱,都拿出来吧!
……
“这就是内帑了。”
朱标看着眼前的金库,也是目瞪口呆,哪怕贵为太子,他也是第一次见识老爹的财宝,过去只有马皇后有资格帮着老朱打理钱财。
马皇后去世后,除了那些专门管金库的太监,就只有皇帝能进来了。
朱标眼珠乱转,感觉都不够看了。
这里到处都是装钱的箱子,但是根据箱子的颜色,能够很清楚分辨出来,这是不同批次的金银。
在同一批次的箱子上面,还有木条,上面刻着清晰娟秀的字迹,表明金银的来源……
“攻占集庆,缴获金五万三千两,银一百二十万两,悉数充入府库!”
“大军克武昌,扫灭陈友谅部,缴获金二十三万两,银二百八十余万两!”
“破平江,获张士诚积蓄之金十五万两,银一百零五万两。”
“光复大都,收缴黄金五十万两,白银七百二十万两!”
……
朱标看着这些,瞬间就流泪了……他不是被金银的数额吓到了,而是上面的字迹!
“母后!”
朱标跪在地上,伸手摸着木牌,眼泪婆娑……这些缴获,正是老朱崛起之路的写照,从一个红巾军的小头目,一点一点,东征西讨,最终打下万里江山,消灭强悍的大元帝国!
整个过程,马皇后都陪伴着朱元璋,夫妻两个,同心同德,辛苦经营,有资格跟朱元璋分享这个国家的,只有马皇后一人而已!
而如今她已经走了十年!
&nbs
第139章 始于颜值,陷于勇气
“爹,外面传说都是真的吗”
蓝玉放下了手里的三国演义,抬头看去,给他吓了一大跳!女儿一改往日的装扮,穿了一身淡蓝色的小袄,下面是百褶裙,头上也没有复杂的首饰,只是插了一支汉玉的簪子,看起来清秀淡雅,竟有种江南闺秀的气质。
尤其是腰身看起来,都瘦了一圈,简直变了个人!
蓝玉揉了揉眼睛,再三确认,眼前的女孩,的确是他的闺女!
“丫头!你发什么疯啊”
“谁发疯了!”蓝姑娘瞪着眼睛,怒吼道,可刚喊出来,又后悔了,急忙万福。
“女儿莽撞,还请父亲大人见谅!”
蓝玉的眼珠子都掉下来了,多少年了,都没听过这丫头跟自己道歉,她今天一准是吃过药了。
“你有事吧赶快直说,你爹还要写兵书呢!”
蓝姑娘瞬间满脸不屑,就你十天憋出七个字,还有三个是“蓝玉著”,等你写出兵书,怕是一万年之后了!
想到自己的形象,蓝姑娘索性只在心里吐槽了。
她凑到蓝玉的面前,轻轻款动腰身,坐了下来,还真有那么一丝娴静的味道了。
“爹,陛下真的给,给柳小郎拨钱了”
“嗯!”
“那是真金白银了”
“嗯!加起来好几百万两呢!小半个内帑都搬出来了!”
“哎呦!”
蓝姑娘瞬间跳起来,老爹目光闪过,她又坐下了,可难以抑制地激动,声音都变了,“爹,我听说,好像没几个人能做到吧”
蓝玉重重叹口气,“不是没几个人,是压根就没人!咱们陛下……不该花的钱,从来不花,该花的钱……也是能省则省。你不记得了,前些时候,你爹灭了北元回来,给朝廷送了多少战利品!赤金的龙椅,这么大个的珍珠,还有传国玉玺呢!可陛下呢,除了给个梁国公,就是五十万贯宝钞!听起来不少,可在陛下那就是一堆纸啊!”
蓝玉拧眉瞪眼的,老脸憋成了菊花。
“丫头啊,前些时候,你爹也去了徐府,徐辉祖那个媳妇,偷偷把宝钞换成了金银,还通过尼姑,往外面放贷,这事情你知道吧”
“知道!”蓝姑娘心说满城风雨,人头都挂出去九十里,谁人不知啊!
“虽然啥的那些人,是因为假币案子,但是也给你爹提了个醒啊!宝钞是咱们陛下颁行的,老百姓不愿意用,法不责众,陛下也没有太好的办法。可当官的,尤其是你爹这样的,敢私下里把宝钞给换了,这就是一条大罪!陛下要是想动手,凭着这条,就能抄了咱们的家!”
不得不说,《三国演义》真是一本奇书,蓝玉看了好些日子,写书的本事没学到,但是脑袋瓜子聪明了不少。
“说起来都怪柳淳,就是这个臭小子,把大家伙私下里干的事情,都给捅出来了,这下子断了多少人的财路,我真想好好揍他一顿!”
“你敢!”蓝姑娘不爱听了,“爹,你别狗咬吕洞宾,也就是柳郎好心,如果不捅出来,假造宝钞,放贷牟利,鱼肉百姓,兼并土地……别说咱蓝家,就算徐家都未必承受得住!人家柳郎可是救了你们的命啊!”
蓝玉老脸铁青,气得要抓狂了,这个该死的丫头,一口一个柳郎,把你爹说成了狗……信不信,我,我……蓝玉干瞪眼,他还能拿宝贝姑娘怎么样!
“丫头……别的事情我就不说了,徐家的事情,可是徐妙锦挑起来的!”
“是啊!”
蓝姑娘笑呵呵道:“最近啊,京城出了两个豪杰……一个是徐妙锦,敢跟她大哥叫板,再有就是柳郎,能从陛下手里弄出真金白银!厉害!都很厉害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