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洪武末年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青史尽成灰
蓝玉眉头挑了挑,笑笑道:“丫头,其实柳淳也提徐妙锦出头来的,他当场奖励徐妙锦十万两呢!”
蓝玉说完,紧盯着女儿,他发现女儿眼睛瞪得大大的,突然一拍桌子。
“果然柳郎有情有义,扶困济危,仗义出手,又那么大方!真是太好了!”蓝姑娘的脸都都红了。
蓝玉愕然了老半天,仰望着天棚,轻吐了口气,“丫头,你咋比爹还迟钝呢爹是说你的那个柳郎,跟,跟徐妙锦……”
蓝姑娘瞬间无语了。
……
 
第140章 第一张金卡
“爹,你瞧新的宝钞多好看啊!”
蓝姑娘得意洋洋,向老爹炫耀……新版宝钞,在尺寸上大大缩水,原来的宝钞一尺多长,是面积最大的纸币,纸张大了,携带不方便,容易损坏,而且成本也高……柳淳是个很仔细的人,什么账都算!
因此新版纸币,在尺寸上,大大缩水,变得只有五寸长,两寸宽,正好能放在手里……别看面积缩小了,但里面的图形啊,文字啊,全都成倍清晰,更加精致了许多。
尤其是对着阳光,还能看到一张慈祥的笑脸……老朱的水印!
这个工艺可不容易……需要在制作纸张的时候,用模具印在纸上,改变纸浆纤维的浓度……这样一来,对着阳光看,纤维密集的地方就暗,稀薄的地方就清晰……一张水印的人脸,就跃然纸上了。
有人说了,印皇帝的脸,老朱能高兴吗
还真别说,朱元璋不在乎这个……不但不在乎,还挺乐呵的,事实上,在大明,很多人家都供奉有朱元璋的画像,普及程度,远超过《大诰》。
每逢年节,还要给皇帝陛下磕头哩。
柳淳说过,纸币是皇帝向一张纸,赋予权力……把皇帝的脸印在纸上,也是情理之中……
蓝姑娘反反复复看着,都觉得这张纸币太漂亮了,简直比宋代的名画还吸引人,她务必要收藏好……要知道,这可是柳郎的银行,第一天营业,做的第一笔业务,发出的第一张新版纸币……贼有纪念价值!
女儿傻乐,蓝玉是笑不出来,眼泪在肚子里打转……这叫什么事啊,家里的宝钞存了也就存了,反正都是废纸一堆,可问题是连金银也都存了,他现在都成了秃尾巴鹰了。
“那个丫头,府里的吃穿花用,该怎么办你不能让爹饿死吧”蓝玉无奈道。
蓝姑娘眨眨眼睛,“爹,你说啥傻话呢这不是有钱吗去买啊!”
“买”蓝玉这辈子光会抢了,还真没逛过市场!
蓝姑娘笑嘻嘻站起来,拉着他爹就往外面走。
刚刚都看好了,就在银行的旁边,大宁商品展销会的大牌子,明晃晃戳着,十分显眼。虽然是临时搭建的棚子,但里面光线充足,物品摆放整齐,琳琅满目,应有尽有……
龙眼大小的珍珠,火炭红的狐狸皮,硕大的熊掌,堆成小山的人参,还有各种各样的铁器,菜籽,大豆……蓝玉都觉得眼神不够用了。
这小子行啊!这是把北平和大宁的宝贝都搬来了!
蓝玉感叹之际,女儿已经开始旋风一般采购了。
这丫头也不问价钱,看什么都觉得好,看什么都想买……没有多大一会儿,连马车都装不下了。
“丫头,你傻了!也不瞧瞧,万一买了假货怎么办”
听蓝玉提到假货两个字,在旁边负责介绍商品的牙人立刻笑道:“这位先生,你要是能找到假货,恭喜你,发财了!”
“发财了”蓝玉觉得自己耳朵出问题了。
“当然是发财了,你可以去银行,拿到十倍赔偿!”
“十倍”轮到蓝姑娘惊讶了,“那银行不是赔了”在她心里,银行是柳郎的,银行赔了,不就是柳郎赔了,那怎么行!至于她买到了假货,转给其他的纨绔就是了,没事的。
“姑娘放心,银行已经收取了一笔保险金……出了问题的商户要被处罚,而且还会被取消资格,没人会冒这个险的。”
蓝姑娘听得似懂非懂,但她只有一个感觉,那就是柳郎真的太聪明了!
既然东西有保证,还有什么犹豫的!
“买,全都买了!反正本姑娘有钱!”
在市场转了两个时辰,蓝玉觉得比跑去捕鱼儿海打仗还累呢!
他们又回到了贵宾休息的房间。
“丫头,你到底买了多少东西”
蓝姑娘托着腮帮,喃喃道:“没算过,应该花不了多少钱吧!”她说这话的时
候,也有点心虚,“反正有银行的人盯着,每一笔账目,都要经过他们的。”
说话之间,有银行的人已经把采购清单送了过来。
“请过目。”
蓝姑娘快速浏览,蓝玉也跟着瞧瞧……乖乖!这个死丫头愣是买了二十多万贯!
“刚刚存的钱,你花了小一半了!”
蓝姑娘翻了翻白眼,“花就花了呗!反正都是宝钞,也不心疼!”
说完,蓝姑娘潇洒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银行人员再三核实,然后笑道:“我们的人会把东西全部打包好,下午之前,送到贵府上,如果出现差错,可以找银行处理。请姑娘放心,我们一定竭尽全力,让客户满意!”
第141章 朱元璋的存款体验
银行开门了三天,柳淳预想中的存款热潮没出现,可能的挤兑也没发生……最最关键,连人都没有了!
原本大宁的商品还算抢手,可是自从跟银行挂钩之后,人们都是只看不买,蓝玉之后,没人愿意当第二个吃螃蟹的,银行跟没了香火的破庙似的。
“瞧你把那臭小子吹上了天,结果呢就是个银样镴枪头,绣花枕头,废物点心……去,把朕的钱拿回来,少一两,就,就把他的钢铁厂充公!”朱元璋气哼哼道。
难怪老朱能轻易把金银交出来,敢情是看上了柳淳的钢铁厂……反正那小子有钱,咱洪武大帝可不干赔本的买卖。
朱标满脸苦笑,“父皇,如果此时抽走金银,银行立刻就完了……其实,也不是没人去,还有……”
“有”
“嗯!”
“谁”
“梁国公蓝玉。”朱标道“梁国公第一天就去,存入50万贯宝钞,还有两万两黄金,八万两白银。”
“当真”朱元璋面带喜色,这么说,他没赔钱至少能把蓝玉的钱给黑下来!
“父皇……不止如此,梁国公还采买了不少大宁的商品,价值几十万贯。”
朱元璋听闻介绍,欣然道“还不错……那,还有其他人吗”
朱标默默摇头。
啪!
老朱狠狠一拍桌子!
“同样吃着朝廷的俸禄,蓝玉不过是刚刚加封的梁国公,就能知恩图报……银行不管如何,挂着朕的名头!是皇家的生意!整整三天,难道我大明就蓝玉一个纯臣吗”
老朱厉声质问……假如蓝玉在场,都能感动哭了,拿这么点钱,就换个纯臣的评价,太值了!
朱元璋在地上来回走动,沉吟道“按你的说法,银行是办不下去了”
“这个也不是办不下去……”朱标欲言又止。
“你说!”朱元璋气哼哼道“别藏着掖着,反正就是一条,朕不能当冤大头!”
朱标苦笑道“父皇,是这样的,刚刚柳淳找到了儿臣,他给儿臣出了个主意,儿臣觉得挺有道理的。”
“他又有主意了”朱元璋哼了一声,不悦道“别是馊主意吧不会又让朕往出拿钱吧”
老朱随口一说,哪知道朱标竟然点头了。
“父皇英明,一猜即中啊!”
朱标说完,发现老爹的脸都黑了,眉头也立起来了,这是要杀人啊……
“父皇,这次不一样,真的不一样!”
“什么不一样”朱元璋气哼哼道“莫非那小子给你灌了迷汤,你想把内帑搬空不成”
朱标连忙摆手,“父皇,这次柳淳是提议,让,让皇家带头存款……”
“存,存款什么意思”
“就是拿一些钱,存进去,有皇家带头,其他人也就放心了!”
朱元璋愣了好半天,突然狠狠啐了一口!
这下子老朱可真气到了!
朕已经拿了好几百万两,怎么还管朕要钱你们拍着胸脯说,办银行赚钱,朕一个铜子没看到,光往外掏钱了,这么下去,内帑没几天就空了!
“朱标!你个败家子!”
朱元璋气得破口大骂,“朕没有钱,朕也不可能存钱!告诉那小子,再给他三天,如果还是没人去,朕就,就收了他的钢铁厂!”
朱标吓得差点趴下。
“父皇,收不得啊!那个钢铁厂还有儿臣的股份,也有徐妹妹的股份……要是收了,那小丫头保证进宫来哭!”
朱元璋迟疑了一下,摆摆手,“怕什么,到时候把她的那份还给她就是了。”
“父皇,大宁钢铁厂可非比寻常啊,产量高不说,品质也好,依儿臣估计,至少价值两百万两以上!”
朱元璋又惊又喜,没想到啊,柳淳还是个大肥羊,这下子更亏不了了!
朱标硬着头皮道“父皇,儿臣觉得做事要师出有名……不如
第142章 听说陛下缺钱了
茹太素咧嘴苦笑……老爷子是很反对公器私用的,在他看来,老朱的内帑根本应该废了,钱全都交给户部,那才是正办。
可问题是老朱的钱,绝大多数是打仗缴获的,又不是朝廷的岁入……你们文臣想要,师出无名啊!
至于如今的皇家银行,也是老朱出了全资,朝廷也是没有拿钱……更何况啊,银行开局很糟糕……老朱正处在随时爆发的边缘,搞不好就来个白刃不相饶。所以茹太素还是乖乖闭嘴了,反正利息税也没多少,交给宫里没什么。
他甚至都有点怀疑,这个银行能不能办得下去了……
朱元璋没心思喝茶,他冲着柳淳,烦躁道:“朕告诉你,钱朕出了,你的建议朕也听了……仁至义尽!接下来该怎么办,你自己心里清楚!”
柳淳咧嘴苦笑,他当然清楚,眼前就是条扣门的老龙,搞不好就会被吞了……奶奶的,他已经动用各种关系,去联络各方,包括茹太素,都和门生弟子联络,让士林站出来,支持银行的业务……
整整三天过去了,除了蓝玉,其他人都没有动静,简直岂有此理!
“那个,柳淳,父皇存了二十万两,我这里有十万贯宝钞,也存进来吧!”
太子朱标还是够意思的。
柳淳连忙让人安排,在存款问题上,柳淳也制定了详细的规则。
比如拿旧的宝钞,存款半年以上,没有折价,定存一年,可以享受利息……如果存款不足半年,旧币换成新币,就需要折价……
他的目的很明确,就是力推以旧换新,同时以金银作为最后的兜底儿。
弄一套安全稳定的交易系统,是柳淳早就蓄谋已久的……他想过避开宝钞,也设想过改造宝钞……在从北平来的路上,已经拟定了好几套方略,有备无患。
只是柳淳依旧错估了一件事,一件要命的事情!
在老朱的眼里,官吏和商人,都是韭菜,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嘎一茬!
偏偏这些人手里掌握着最多的宝钞……你说的天花乱坠,方案设计再完美,没人来,还能有什么办法
说来讽刺,他们已经不相信老朱会为了官吏商人考虑,他们甚至觉得,银行的条件这么好……没准就是个特大的陷阱,谁往里面存钱,就是自投罗网。
让皇帝出金银,替他们的财产担保……谁有那么大的一张脸啊
说到底,人和韭菜还是不一样的。
勋贵这边,包括徐辉祖在内,都没有动静,只有傻乎乎的蓝玉,在更傻乎乎的女儿鼓动之下,来银行存款了……至于其他人,全都作壁上观,而文官方面,更是没有一个人前来。
没人上门,不是安排不好,而是名声太臭!
老朱花了两天时间,仔细询问了柳淳的种种设计,也不得不承认,银行的确是为各方考虑的好东西!
可为何没人来老朱不会承认自己错了,一定是下面的人错了!
“太子,你瞧见了,这就是朝中的臣子!哪个不让朕伤心,寒心,痛心啊!”朱元璋切齿咬牙,“朕这就回宫,立刻降旨,规定所有商户,必须到银行,存款,更换新的宝钞,限期不换,立斩不饶!”
……
老朱再度举起屠刀……柳淳现在也傻眼了,经济的事情,靠着光靠拿刀子逼,那是绝对行不通的。
可问题是除了动刀子,还有别的办法吗……就在这时候,突然外面的街巷,传来了嘈杂的声音。
有人急匆匆跑进来。
“来,来存钱的了!”
柳淳一听,慌忙站起,就往外面跑,茹太素瘸着一条腿,也跟着出去了……等他们到了外面,全都傻眼了。
密密匝匝的人群,一眼望不到边,有贩夫走卒,有码头的搬运工,有普通的工匠……全都是布衣百姓。
在他们的手里,紧攥着宝钞,多的有几十贯,少的只有一贯两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