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庆荣华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千年书一桐
“好了,先说正事吧。”徐老先生打断了妻子的絮叨。
“也对,你好容易回来一趟,先可正事。”徐老夫人说完看了眼身边的几个丫鬟,丫鬟们不动声色地出去了。
“说说,你不是要去慈宁宫么,怎么进了内侍监?”问话的是徐扶善。
听到紫萝带来的消息,他一开始以为是紫萝记错了,内侍监不是这么好进的,曾荣一个乡下女孩子,进城不过一年,进宫不过半年,一下就能从一个小绣娘跃身为内侍监的女官,这其中究竟有什么变故?
曾荣把自己进内侍监的经过学了一遍,说真的,若不是皇后和皇贵妃两人推波助澜,曾荣进内侍监的可能确实不大,也无怪乎徐扶善不信。
非但如此,曾荣还把两次在瑶华宫发生的事情复述了一遍,这一次,徐扶善没有轻易接言,而是捋着胡须思索起来,倒是徐老夫人一听虞美人怀孕了,联想起这些年的传闻,脱口道:“该不是皇贵妃又想算计那个孩子吧?可她为何瞄上你呢?你才去几天?”
徐扶善瞥了妻子一眼,转向曾荣,问:“你该不是隐瞒什么没说吧?”
曾荣以为徐扶善问的是朱恒,刚要开口,只见对方又问:“你见过几次皇上?”
曾荣一听,想起自己漏了第一次上工的夹鱼刺事件,以及后续没等到的赏赐却是被罚两个时辰的跪,这件事曾荣一开始着实想不通,不过现在倒是有点明白了,兴许,皇上是做给皇贵妃看的。
只是如此一来,她更看不懂了,皇上和皇贵妃居然不是一条心,这可能吗?
“你这孩子,胆子可真大,第一次见皇上就敢伸手去夹鱼刺,这要是出事了,可如何是好?”徐老夫人一阵后怕。
徐扶善摇摇头,他想不通的不是曾荣的莽撞,而是皇上因何会叫一面之缘的曾荣去夹鱼刺而不是去找个女医。
至于事后的挨罚,徐扶善不置可否,主要是此事他尚未窥探全貌,仅凭这一举动实在无法断定皇上的意图。
曾荣略一犹豫,把那日被罚后皇上打发她去慈宁宫见太后,太后对她的教导说了一遍,也提到皇上后来的赐菜,提到先皇后那场法事,提到皇上命她陪太后去普济寺抽签,等等。
“你,你不是才认识皇上么?皇上这么好说话?”徐老夫人直觉这里应该还有别的事情,忽地,她想起了太后寿诞那日在后苑碰上的朱恒,“该不是二皇子那和你。。。”
后面的话徐老夫人没有说完,主要是曾荣年龄太小,二皇子身份又太特殊,她怕自己揣摩错了伤到曾荣。
“真是什么都瞒不过老夫人,我也不知怎么就被太后相中了。”曾荣苦笑道。
这一次曾荣隐瞒了她和朱恒初遇那一段,知晓的人太多对朱恒没有好处。
“你说实话,这一切究竟是不是你苦心积虑算计来的,是不是你打从乡下来就想着今日?”徐扶善厉声喝道。
这孩子每一步都迈这么好这么准这么大,要说是无心插柳,徐扶善是断然不信的。
可若说是苦心算计来的,他也不太信,一是曾荣的阅历和眼界,二是曾荣的学识和年龄。
若说曾荣是从小被精心栽培,就等着有朝一日进宫飞上枝头做凤凰,那还可信些。





庆荣华 第二百七十章、叙旧
可曾荣显然不是这种情形。
一个农村来的孩子,从小连镇子都没出过,能有多高的眼界和阅历来算计这些?
他一个成年人,在官场里汲汲营营几十年,都不敢说能算这么精准。
可若说仅凭运气,那这运气也太逆天了吧?
都说反常为妖,莫非这孩子真是什么妖孽?
可徐扶善饱读诗书几十载,是不会轻易信这些怪力乱神的,故想诈曾荣一下。
曾荣没想到徐扶善会突然发难,短暂的愣怔后,她淡定地开口了,“回大人,当初从乡下进京,确实是阿荣苦心求了老夫人,其中缘由老夫人也清楚,进京后出去做工也是阿荣自己所愿,阿荣不想依附徐家,想凭自己本事养活自己和妹妹,可之后进宫就在阿荣意料之外,阿荣就是再有心机,也算不到宫里的事情,只能说机缘凑巧,偏偏那会得罪了王家,为免给你们添麻烦,我选了进宫。进宫后的事情也脱离了阿荣的掌控,阿荣一开始只想多拿点工钱,哪知一下就出名了,被挟裹进了皇贵妃和皇后的争斗中。”
这段经历上次元宵节探视时曾荣曾和老夫人说过,老夫人也知会了自己丈夫,故曾荣一提,徐扶善也回想起来了。
“皇上可有问过你跟谁进京的?”徐扶善问。
曾荣点点头,“回大人,阿荣是按照上次和老夫人商定好的,我去世的生母是老夫人远房表亲。”
“糊涂,这种事情是能瞒得过去的?”徐扶善瞪了妻子一眼。
若曾荣只是一个小小的宫女,皇上自不会派人去查她的来历,可若皇上有别的安排,打发人回曾荣老家一查,肯定查个底掉。
得势时倒好说,毕竟不是什么原则性大问题,可失势时很容易被有心人利用,或许轮不到有心人,皇上直接给她扣上一顶欺君的帽子,只怕连徐家都得被牵连上。
“敢问老大人,皇上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曾荣恐徐老夫人被责怪,忙把话岔过去。
“做臣子最忌讳的便是揣摩圣意,故皇上是什么样的人不是你我能揣测的,在宫里当差,第一要紧是谨守自己的本分,切记胡乱站队,后宫水之深绝非你能掌控的。”
“是,阿荣谨记老大人教诲。”曾荣屈膝行了个谢礼。
“好了,若无别的,让她们姐妹先见上一面,只怕阿华等不及了。”徐老夫人早就听到院子里的动静,说道。
徐扶善见该问的也差不多问清楚了,点点头,曾荣没等老夫人发话,先转身往外走,她也很是想念曾华。
曾华的思念犹胜于曾荣,见到曾荣,没等这声“姐姐”喊出口,人先扑了过来,直接抱住了曾荣,眼泪很快浸湿了曾荣的衣裳。
曾荣让她哭了一会,待她情绪稍稍稳定会,拍了怕她后背,推开了她,抽出丝帕替她把眼泪擦了擦,拉着她进屋向徐老夫人告个假,姐妹两个也有不少私话要说。
得知曾荣会留在徐家住一晚上,徐老夫人发话,说是晚上申正摆饭,在这之前,不会有人打扰她们姐妹叙旧。
曾荣跟着曾华进了暮云阁,据阿华说,暮云阁里一应配置均比照徐家嫡亲小姐的规格,就连阿华自己,徐家也给她配备了一个丫鬟,两个粗使婆子,每月也领一份徐家月例,阿华再三婉拒仍没推出去。
“喜欢留在徐家吗?”曾荣摸了摸阿华的头。
小妮子气色不错,又红又白的,尽管只是梳了个简单的总角,可身上穿的是上好的红绫夏装,左边下摆处压了一块上好的羊脂玉,外加一个曾荣留给她的荷包,完全看不出之前的乡土味,故曾荣才有此一问。
“喜欢也不喜欢。”曾华说完看向曾荣,见曾荣没生气,又道:“喜欢留在徐家念书,喜欢老夫人和徐箐姐姐,可再喜欢,这也是别人家,大姐,我们承受别人这么大恩惠,合适吗?”
曾荣见她没提到徐靖,心下略安些,道:“是啊,别人家再好也是别人家,大姐这次出来带了点银两,加上你手里的,应该够买一栋小院子。”
说完,曾荣打开自己带来的包袱,包袱里除了一套换洗衣裳还有一个木盒子,木盒子里面装的是这些时日她积攒的工钱,一排排整齐的银锭,还有给锦绣坊画花样所得酬劳,那是银票,外带两对金镯子,是皇后和皇贵妃送的。
“你哪来这些细软?”曾华吓了一跳,
曾荣说明了出处,又道:“这些加一块估摸能值个四百多两,你手里还有一百多,买个小宅院应该差不多,就是有一点,我只想把大哥二哥接来,别人我不管,再有,到京城以后,让他们自己找份差事,我不能白养他们。”
曾华一听能把家人接来,忙不迭地点头,“大姐放心,我也能帮着绣点东西挣钱养家,就是爹娘那,你真能。。。”
“阿华,你别忘了,当初他们是如何逼迫我们的。”曾荣打断了阿华。
阿华见曾荣生气了,低头不吱声了。
“阿华,大姐是不希望你小小年纪就背负这些,其实,依大姐的本意,是希望你留在徐家再待两年,好好跟着他们念书学点东西,至于欠徐家的人情,大姐会还的。”曾荣颇为头疼地解释道。
刨去血缘,那具身体的前身还是她的,她没法看着不管,可对方这性格,她着实不喜。
“知道了,大姐,大姐你别生气,我,我就是想着爹也够可怜的,所以就多了句嘴,我并没有想要养他们的意思。”曾华弱弱地说道。
“好了,不说他们,来,跟我说说,这几个月学了什么,有没有跟别人吵架,有人欺负你没?”曾荣换了个话题。
她委实对老家那几个人没什么感情,这样的父亲还不如没有呢,还有那两位兄长,若非为曾华考虑,她连他们也不想管。
曾华见曾荣问起她的学业,脸上顿时有了几分神采,眼睛也明亮起来,喋喋不休起来。




庆荣华 第二百七十一章、趸话
曾荣和曾华姐妹两个互诉衷肠之际,上房的徐扶善和徐老夫人却因着曾荣起了争执。
徐扶善责怪妻子不该太感情用事把曾荣姐妹带进京城来,退一步说,即便带进京城来也别放出去做什么绣娘,完全可以留在家里做丫鬟,再不济,留在锦绣坊也勉强过得去,为何非要送进宫,送进宫也就罢了,为何还要替她做保人,弄得如今一家人都要跟着她提心吊胆的,不定哪天就给惹出点什么祸事来。
显然,若没有徐家做背景,皇后和皇贵妃肯定不会把目光放她身上,顶不济就是一个小绣娘,能翻出什么浪花来?
如今可好,还没怎么地呢,皇贵妃就递了把软刀给她,逼她刺向新来的虞美人,也亏得曾荣警醒,认出了这是把刀,并扔掉了这把刀,可下次还会有这么好的运气?
徐老夫人也承认自己看走了眼,可她却不承认这是一件坏事,固然,曾荣救了自家孙子是不争的事实,这份恩德不能简单地用金钱来衡量,所以她才对曾荣姐妹动了怜悯之心,伸出援助之手,可在别人眼里呢?
曾荣能这么快在锦绣坊出名,能被选进宫里,能在这么短时间里吸引住太后、皇上、皇后等一干人的关注,除了她绣技高超和背靠徐家外,恐怕更多的是对她人品的认可吧?
这孩子才多大?
就算有徐家作保,可她来自农村是不争的事实,进京才一年也是不争的事实,没正式念过书也是不争的事实,在绣坊做了半年绣娘也是不争的事实,有这几点比着,谁会相信她和徐家关系匪浅?
“老头子,你也别说什么女人头发长见识短,我把话搁这了,这孩子的造化大着呢,不信你等着瞧。还有,我隐约觉得这孩子跟我有一种前世的牵绊似的,她害谁也不会害我们徐家,你放心好了。”徐老夫人见劝不动自己丈夫,也不掰扯什么前因后果了,直接撂出一句打趸的话。
“越说越扯,还前世的牵绊。”徐扶善瞪了妻子一眼,倒是没再冲妻子发脾气。
这会的他也冷静下来了,细细分析,整件事的发生确实不在妻子的掌控内,他没有道理一味埋怨妻子,毕竟当初曾荣要进宫妻子也是问过他的,彼时他并未提出反对。
当然了,彼时他以为曾荣进去也只是做一个小绣娘,掀不起什么风浪来,哪知短短半年,这孩子再次让他们刮目了。
他自己都没看准的事情,凭什么要求一个内宅女人能有如此远见?
再有,妻子有一句话说的很对,曾荣救了自家孙子是不争的事实,做人不能太过绝情和无情,有恩必报也是他徐家的家训之一。
“对了,你跟我好好说说,那个二皇子究竟个什么情形,他果真对阿荣这孩子有那方面的心思?”徐扶善问。
既然事情已走到这一步,再往后退似乎不太可能,因此,他只能把方方面面的利弊分析好,关键时候,希望能帮到这孩子一二。
“阿荣这孩子不好说,可太后和二皇子应该是差不离,尤其是二皇子,那双眼睛没少围着阿荣打转,你说,阿荣这样的出身,皇家能接受么?”徐老夫人忧心地说道。
“那就要看二皇子的腿疾究竟严重到何程度了。”徐扶善说了句意味深长的话。
徐老夫人点点头,这正是她所忧心的。
朱恒腿疾若是严重到不能人道,皇家为了掩盖住这个事实,别说世家之女,只怕官家之女也要好好掂掇掂掇,这个时候,曾荣倒是一个好人选,出身低,听话,好拿捏,就算做不了正妻也能做个侧妃或庶妃什么的。
可若朱恒的腿疾不影响他生儿育女,皇家肯定要找一个家世、才貌等各方面均匹配的人,曾荣就明显不够看了,顶不济也就被太后拿来给朱恒做侍妾或随侍宫女,毕竟这些世家大族的男人成亲前哪个不得有几个女孩子陪他历练历练,尤其是像朱恒这样不正常的,就更需要找几个既懂事又聪明还知进退的女子陪他走过这一段了。
不管是哪种情形,对曾荣来说都不是什么好事,前者曾荣相当于守一辈子活寡,后者曾荣势必要陷入一种无止境的争斗中,以她的背景和出身,很难不被欺负被压榨。
“朝堂上还有呼声么?不是有人说要去民间找名医,这事有后续否?”徐老夫人想起一事。
当年先皇后过世没两年宫里就放出朱恒病重的消息,再之后就没见过他身影,对外宣称是有隐疾不能见人,可真相却是,二皇子明明是一个谦逊、亲和且颇具才华的正常人,唯一遗恨的是双腿不良于行。
也就是说,当年他们撒谎了。
徐老夫人虽不清楚当年究竟是谁第一个提出来撒这个谎来欺瞒大家,但背后操纵者的目的肯定不简单,除了打压朱恒不想让他露面外,只怕还想隐瞒某种事实吧?
换句话说,朱恒这双腿当年不定是怎么回事呢!
她可记得真真的,先皇后生前曾经带朱恒出来见过人,那孩子正常着呢。
“这也正是我想不通之处,皇上似乎对这事颇有抵触。还有,前些日子宫里闹出的动静不小,说是先皇后的怨灵出现在坤宁宫,报复在十皇子身上,王皇后找了四十九个僧侣在坤宁宫做了七天的法事,二皇子主祭,这事闹太大,好些文官们有意见,偏最后一天朱恒还晕倒了,这一来,文官们就更不满了,朝堂上弹劾了王皇后好几次,皇上为此也头疼了几天。”
“这可不是没有的事情,先皇后若真能显灵,只怕第一个要报复的就该是那位皇贵妃和她的儿子,与这位王皇后何干?她当年还是一孩子呢。”徐老夫人嗤笑道。
徐扶善捋了捋胡须,没有接言。
他考虑的是另外一件事,该怎么找机会去试探一下朱恒的那双腿呢?
若是还有一分治愈的希望,他是否该尽力推动一下此事呢?




庆荣华 第二百七十二章、小欢喜
曾荣是晚饭时分才从徐箐等人的口中得知徐靖去了城外的鸣山书院就读,正常情形是每个月月底休沐一天,这月因着端午节,书院放三天假,要次日才能回来。
曾荣仔细回忆了下,貌似上一世徐靖是在十二岁才进的鸣山书院,十五岁进的太学,这一世提前了,会和曾华有关吗?
还有,这么大的事情曾华方才为何没和自己说?是忘了还是刻意不想提他?
徐家的这顿晚宴吃的很热闹,除了徐靖,几位孙辈都在,还有杨氏白氏等几位妯娌也在,席间虽是食不言,但饭前饭后,这些人没少拉着曾荣问东问西的,尤其是白氏,她本来就和曾荣走得近,当初又是她力荐曾荣进的绣坊,且曾荣又是经她绣坊推举进的宫,故白氏自诩为曾荣的伯乐,言辞中没少拉踩杨氏。
杨氏仍是一如既往地不喜欢曾荣,倒是也问了曾荣在宫里当差的一些事情,比如具体负责什么,有无出过错,出错一般如何惩罚,遇到不懂之处向别人讨教对方是否肯尽心传授,平时是否看书练字,是否和别人友好相处等。
“哎呀呀,大嫂,我说你也太操心了些,阿荣是什么人别人不清楚咱们还不明白么?这孩子在锦绣坊做了半年就能扬名京城,进宫半年就能从宫女摇身一变成为皇上身边的女官,啧啧,这实力,这运气,有几个人能做到?”白氏拉着曾荣的手亲热地说道。
杨氏抬起眼皮夹了她一眼,冷声回道:“你懂什么,正因为此,才更应该戒骄戒躁,更应该小心谨慎,后宫的水之深不是你我能想象出来的,谁知道曾荣是否抢了别人的机会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对方要在背后使绊子,曾荣才多大,能防得过来么?”
曾荣一听这话带了不少火药味,忙道:“多谢大太太提醒,曾荣一定牢记在心。”
“可不是得好好牢记,你大太太啊,一辈子小心谨慎,就差没把这四个字贴在脑门上了,殊不知,这人啊,命里该有什么该是什么是躲不掉的。”白氏反唇相讥。
曾荣总觉得这话似是有所指,联想到徐靖的提前离家进驻书院,敏感的曾荣猜到了点什么,于是,她看向了曾华。
曾华的目光和曾荣对视上了,很快又低头躲开了。
正疑惑时,只见老夫人开口了,“小心谨慎些总归是好的,老话说的好,自古以来就是福祸相依,乐极生悲的事还少么?”
她对杨氏这个大儿媳还是比较看重的,知书识礼是一方面,打理中馈是一方面,管教子女又是一方面,到底是书香大家出来的,比某些商贾之家出来的就是强。
曾荣见白氏因自己被敲打了,心下颇为过意不去,只得丢下之前的疑惑,又陪笑道:“是,老夫人教训的是,阿荣记住了,阿荣能有今天,确实离不开老夫人的提点和帮助,阿荣一直铭记于心。”
徐老太太见曾荣把话头接了过去,颔首一笑,没再难白氏,主动换了个话题,问曾荣次日几点回宫,可有什么想吃的想买的和想做的。
“老夫人这话提醒了阿荣,阿荣还真有一样想吃的。”曾荣想吃的是艾草青团,不但想吃,她还想学着做。
“这个容易,后花园有的是艾草,明儿一早就叫人割去做了来,还有那个火腿粽子,你若喜欢,明日也带些进宫去。”老夫人见曾荣不许外,分外高兴。
“不是说不准带吃的进宫么?”杨氏问了一句,她记得之前徐靖陪曾华去看曾荣,带去的吃食只略略动了动又拿回来了。
“回大太太,女官的权限比宫女略大些,只要不是药材或别的什么危险品,正常的吃食是可以带进宫的,但有一点,需登记在册。”曾荣问过了崔元华。
“既如此,还想带什么,尽管说。”徐老夫人问道。
“不了,阿荣怕带多了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曾荣摇头拒绝了。
她是怕传到皇贵妃或虞美人耳朵里,那位正馋老家风味小吃呢。
不过老夫人的话倒是提醒曾荣一件事,她想通过老夫人要一点老家那边的青菜种子来,或许是南橘北枳,但她也想尽力一试,万一哪天皇上心血来潮,真的命她去种菜呢。
徐家来京城几十年了,老夫人年轻那会也有诸多不适应不习惯,只是那会条件有限,没想过要从南方带种子过来,再后来,丈夫的官职越做越大,徐家也门庭也越来越高,他们也越来越适应京城了,自然也不会想着从南边带种子过来,怕传到有心人耳朵里成为攻讦丈夫的由头。
因而,在场的人听到曾荣说要种子,还真愣了一下神,杨氏等人一开始皆以为曾荣是替自己要,可转而一想,她在宫里用得上吗?谁会给她地让她去种菜?
徐老夫人倒是清楚怎么回事,可这事她也没法解释清楚,想着丈夫还惦记着朱恒的那双腿,徐老夫人示意众人下去,独留下了曾荣。
曾荣见对方问起朱恒的腿伤,虽有点意外,但却忍不住有点小欢喜,若有徐家帮忙,兴许朱恒的腿就有救了。
得知朱恒的腿果然是被人算计的,老夫人忍不住骂人了,“丧尽天良的东西,才多大的孩子,这也能下得去手。”
“还有呢,几日前在坤宁宫做了一场法事,二皇子休克昏倒,原本依皇上的本意是要结束这场法事的,可王皇后拦住了,命人给二皇子扎了针灸弄醒了他,喂他喝了几口参汤又推到了祭祀台前,连太后都没法,只会生气。”曾荣对人性再次有了深刻的认知,印证了皇贵妃那句话,要想不被欺负,就得自己变强变大。
可这件事徐家如何才能帮上忙呢?
替朱恒找一位名医倒不难,难的是不惊动宫里任何人,毕竟徐家也不想把身家赌在朱恒身上,这太冒险了,别说徐家不会这么做,真要这么做,曾荣也不会答应的。




庆荣华 第二百七十三章、不情之请
既然徐家肯帮忙,曾荣的意思是请徐家先找位名医给朱恒先开一点活血通经的药,且最好是丸药,再不济把药添进食材中,因为曾荣不想惊动任何人。
还有,曾荣想找个懂针灸之道的女医,她想跟着对方学学针灸,只学腿上的穴位能否在短暂的时间内学会。
徐老夫人摇摇头,找名医开方子不难,可曾荣自己想在宫外拜师学针灸绝非什么易事,以曾荣的条件,一年最多只能出四次宫,且每次最多不超过一天,穴位哪是这么好轻易辨认的?出了差错算谁的?
“依我说,不如把这事交给太后,请她从宫外差人给二皇子找一个会医术的人,留在二皇子身边做侍卫或太监,再不济找一个女医,更不易引起别人的怀疑。”徐老夫人提议道。
1...7374757677...19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