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荣华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千年书一桐
她更倾向于把这件事交给太后处理,若太后真像曾荣所说,是个心疼自己孙子的,这点事还能办不到?
太后若接管此事,徐家和曾荣也不必担任何责任,岂不更好?
懂医术之人,做侍卫或太监?
曾荣眼前忽地出现了一张面孔,欧阳思,欧阳思可以来做朱恒的陪读,一面陪读一面帮朱恒调理身子,京城的求学条件应该比安州要强,对他的科考应该也是有好处的。
再则,欧阳思来了,也算是给曾华一个机会,曾华也可就此从徐家搬出来,省得留在徐家看杨氏的眼色。
毕竟徐家再好,也不会同意徐靖娶曾华的,最多也就是和上一世的她一样做小,她是决计不让自己的妹妹再重蹈上一世的覆辙。
“回老夫人,阿荣有个不情之请,想请老夫人帮忙寻一处小宅子,阿荣想把老家的两位哥哥接过来。”
徐老夫人见好好的说着二皇子突然拐到买房上来,着实吃了一大惊,一时愣是没拐过弯来。
曾荣半句没提买房的目的是想把曾华接出去,而是说自己这一年攒了五百多两银子,手里还有点金饰,这银两留着也是白留着,不如买个小院子,把乡下两个哥哥接来,也算是全了这份血缘亲情。
“你真想把你两位兄长接来?你不记恨他们?”徐老夫人疑心曾荣是听到什么传闻了,保不齐就是阿华说了什么。
“说一点也不记恨是假的,我大哥为人淳朴憨厚,他不是不心疼我们,就是有点愚孝,什么都听我爹的,我爹听那个后娘的,这日子没个好,我若是不把他接来,这一辈子他都得给那女人做牛做马。我二哥虽有点小私心,可人不算太坏,总归是我亲哥,娘没了,爹又这样,我总不能把他一个人丢下,故我想好了,房子买下来给他们住,大哥自己勤快,可以去找一份卖苦力的差事,养活自己小家没问题。二哥多半还想念两年书,我先供着,以后也得靠他自己,不管怎么说,一家人总归是要在一起的。”曾荣细细说道。
“话虽如此,你可得想好了,你那个后娘那,只怕不会这么好打发,若他们拖家带口的跟了来,你欲如何?”
徐老夫人倒是不反对曾荣接两位兄长来,但她决计不想曾荣小小年纪负担太多,因为有些人压根就不值得她付出,譬如那个后娘,老夫人听身边人说过,那个女人又贪又蠢还恶,本来说好的换亲就对曾荣不公平,可后来一听有更大的甜头,又想把曾荣卖了,且还是卖去勾栏那种脏地方,这种女人若是有好报了,天理何在?
“老夫人放心,这点我也想好了,他们若想出门,肯定要有路引,到时我给族长和村里几位族老修书一封,别给他们开路引,且我也不会给他们进京的银两。”
“不错,老婆子果然没看错你,我就喜欢你脾气品性,有恩报恩,有怨报怨,不做烂好人,可也不做坏人。成,买房的事情包在我身上,我回头就命人帮你去打听打听,你对房子大小有何要求?”徐老夫人笑了。
曾荣对房子的要求不高,毕竟条件有限,又不想承徐家的人情,因此,她只提了个条件,量力而行。
从老夫人屋子里出来,天已黑透了,透过廊下灯笼散发出来的微弱烛光,曾荣看到了守在院子中间的曾华。
“大姐,你。。。”曾华怯怯地抬眼看向曾荣。
曾荣牵起她的手,“傻不傻啊,在这喂蚊子?”
“不傻,我想等大姐一起走。”曾华绽放了一个笑脸。
曾荣伸手摸了摸她的脸,回了她一个笑脸,对这个说是妹妹实则是姐姐的亲人,她着实生不起气来,没办法,上一世她们姐妹两个的缘分虽只有短短的五年,但曾荣清楚,她能平安长大,这个大姐功不可没。
回暮云阁的路上,曾荣向曾华说起了自己买房的打算,只是这房子不是一时半会能买好,下次她出宫也不定什么时候,因此,这段时日她还需忍耐些。
“大姐放心,我不会去惹事的,我一直记得你的话,只专心念书学本事,别的一概不理。”曾华忙扬起小脸说道。
“是吗?那你跟我说说,徐靖去书院念书是否与你相关?”曾荣问了出来。
曾华听了这话再次怯怯地看向曾荣,咬了咬嘴唇,“大姐,我发誓,我可没招惹他,是大太太看他每次陪我去宫里见你不高兴了,训了他,他和大太太起了点争执。”
其实,曾华也很为难。
就她本人来说,她并不希望徐靖陪她去探视大姐,可一来徐靖坚持,二来曾华也有自己的私心,自打她猜到大姐前世和徐靖有牵扯后,尤其是见过大姐数次对着徐靖潸然泪下后,她更是存了成全之心,也就半推半就地默许了徐靖的行为。
杨氏虽没不清楚其中的弯弯绕,但她看出一点,自家儿子和这对姐妹关系匪浅,大的小的就没一个省心的,因此,她是决计不许自己儿子走歪路的。
偏这个徐靖也是个拧的,认准的事情轻易不回头,此时的他虽对曾华没有男女之情,但救命之恩是实实在在的,他怎么可能弃曾华不管?
庆荣华 第二百七十四章、掌教登门
原来,上个月探视,因曾荣进了内侍监,告诉曾华以后不能再来宫里看她,只能等她有机会出宫再见,偏曾华一听大姐一年最多也只能出来四次,当即提出要回乡下老家。
她是不想大姐为难,不想欠徐家的人情。
徐靖一听这话当时就很不高兴,可碍于曾荣在一旁,他没说什么。
好在曾荣也不同意曾华回乡下,但曾荣提出来要买房把乡下哥哥们接来,如此一来,曾华也就不用寄养在徐府了。
曾华本就甚是想念家中亲人,听了这话自是欢喜不已,可徐靖又不高兴了。
偏那日回去后,杨氏得知自家儿子又陪曾华进宫探视曾荣后,说了儿子几句,徐靖当即和自己母亲起了争执。
杨氏一看儿子这样,哪还顾得别的,跟自己丈夫商量了一下,强行把儿子送去城外的书院了。
“大姐,我对徐公子真没那意思,更没有去招惹他,这点你一定要相信我。哦,不对,徐公子对我也不是那意思,他就是单纯地把我当成他的救命恩人,还说他答应了大姐一定要照看好我,是大太太多心了。”曾华极力想撇清自己和徐靖的关系。
“好了,你不用解释了,大姐信你,徐家如何是徐家自己的事情,等大姐买了房把大哥二哥接来,你从徐家搬出来,大太太自然也就去了疑心。”曾荣再次摸了摸曾华的头。
她听懂了妹妹极力否认背后的用意,问题是她真的不需要这种撮合。
事实上,早在她重生回来,她就意识到这一世他们不可能了,先不说两人的年龄和身份差距,就阅历和经历,两人也没法共情了。
可徐靖毕竟做了她十年的丈夫,前世两人又是青梅竹马一起长大的,这份感情的割舍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故而她才屡屡在他面前落泪。
随着两人见面次数的减少,也随着曾荣进宫,她已逐渐放下了徐靖,只是她心里依然有个执念,这个男人上一世死的太冤,她也死的太惨,这一世,她必须护他周全。
仅此而已,别无他求。
翌日一早,曾荣把自己的银两和阿华手里的银两合到一起,抱着这个小盒子进了老夫人的上房。
半个时辰后,曾荣抱着两个包裹登上了徐家门口的马车,回到内三所,先把东西放下,曾荣捡了四个火腿粽子和十来个青团子先去的药典局销假,尚未来得及跟崔元华说说这青团子的原料,药典局进来了一位掌事姑姑模样的人和四名太监。
崔元华认得此人乃是皇后身边的掌教姑姑,姓方,叫方玉英,最是铁面无私、刚正不阿的一个人,且这人带着四个太监过来,崔元华本能地咯噔了一下,当即看向曾荣。
曾荣虽一脸的懵懂,但一看对方这张再严肃不过的黑脸以及无可挑剔的走姿和站姿,心下莫名地慌了起来,感觉很不好。
和崔元华对视一眼后,没等曾荣发问,对方先开口了,果然,语气不是一般的威严冷淡。
“你就是曾荣?”
“是,敢问您。。。”
“曾掌事,这位姑姑是方掌教,是皇后身边的掌教姑姑,专掌犯错女官的审讯和处罚。”崔元华忙道。
“犯错女官?我吗?”曾荣细思起来,她究竟犯了什么错?
不对啊,她不是内侍监的人么?纵然犯错,也应该是由内侍监处罚吧,怎么是坤宁宫来人?
“方才有人向坤宁宫通报,说你擅自离宫,彻夜不归,且从宫外带了一堆不明之物回宫,共犯宫规三条,理应受罚。”
“回方掌教,下官昨日出宫是经过皇上准许的,这点崔姑姑和皇上均可以作证,至于您说的不明之物,应该就是指这些吃食,也在宫规范围内,何来违禁一说?”曾荣辩道。
“是啊,方掌教,曾掌事出门确实是请过假的,这事怪我,忘了皇上准她一日整假,没有上报。”崔元华自责道。
曾荣也才知晓,女官请假一日以上需逐级上报,也就是说,崔元华应该把曾荣的请假事由向内侍监的刘内侍或别的内侍申请,得到准许后登记在册,离宫时间和回宫时间都必须有严格的注明。
这位方掌教显然是先去过内侍监查看过了,没有看到曾荣的请假登记,这才直接进药典局来拿人。
因而,崔元华的解释根本不能作为证词,至少在这位方掌教眼里是不认可的,她只认内侍监请假簿上的登记。
“这话和我说不上,崔掌事若有话说,可和曾掌事一同跟我去见皇后,不过在此之前,我们需去一趟曾掌事住处查验一番。”
“也好。”曾荣虽不情愿,也只得答应下来。
不过临出门前,她对杜鹃使了个眼色,也不知杜鹃能不能想到去乾宁宫找皇上,再不济,找常德子也成啊。
曾荣领着众人进了自己屋子,开门的时候正好碰上郑姣,郑姣是认识方掌教的,见曾荣一夜不归却带着坤宁宫的方掌教回来,很快猜到曾荣准是犯什么错了。
“怎么啦?”郑姣问。
曾荣苦笑一下,“我昨儿向皇上告假出宫了,忘了跟内侍监登记,且我从家里带了点家乡风味的吃食来,他们说是不明物体,对了,你也是南边人,我这有青团子,你吃吗?”
“青团子,是艾草做的青团子吗?我吃啊。”郑姣忽略了方掌教的冷眼,推着曾荣进屋,看到桌子上的粽子,先闻到了一股火腿的味道,忙不迭地问:“这是火腿粽子?”
“是,你可以拿两个,剩下的我要送给太后尝尝。”曾荣故意说道。
“不错了,不错了,够意思。”郑姣一边说一边拿起桌上的剪刀先剪了两个粽子,接着又打开了旁边的油纸包,一捏里面的青团还有点热乎气,忙捏起一角,当着众人的面先放嘴里吃了起来。
“方掌教,您不来一个尝尝?”曾荣问。
方掌教无视了她,在曾荣屋子里搜了一遍,见除了这两样吃食,还有一包一块块的像是姜片又不是姜片的东西,方掌教一并叫人带走,说是要面呈皇后,交由皇后定夺。
庆荣华 第二百七十五章、离间计
在去坤宁宫的路上,崔元华满脸的自责,不停地向曾荣低声解释,说是曾荣走后,她被太医署叫去核对这段时日来的病案,忙得昏天黑地的,也就没有去内侍监替曾荣补假。
再则,曾荣出宫是皇上亲自准的假,她以为也无须去内侍监补假,毕竟还能有谁的权力大过皇上?
还有个原因,她以为曾荣知道这些宫规,毕竟曾荣进内侍监也一个来月了,宫规难道不是第一个该学会记住的?
曾荣对她的解释不置可否,淡淡一笑。
进了坤宁宫,方掌教命曾荣等人在廊下候着,自己带着那几个太监和从曾荣处搜来的东西进殿了。
“别怕,有皇上担着,应该受不了罚。”崔元华见曾荣凝神不语,劝道。
“崔姑姑,若依宫规,该当何罚?”曾荣还真不了解后宫这边的宫规。
“擅自出宫和彻夜不归各打十大板子外加罚薪一月,从宫外带不明物进宫可就难说了,若是违禁物品,有可能是死罪。”
崔元华话一说完,曾荣突然变了颜色,那些东西交由方掌教带进殿里,若有人想故意使坏栽赃她,她该如何辩驳?
“别怕,那些东西我们都吃了,药典局也有,还有郑掌事也每个都尝了,她肯定也会替你作证的。”崔元华知晓曾荣担心的是什么,忙安抚道。
对啊,她怎么把郑姣给忘了,郑姣在那种情形下无视了方掌教的大黑脸,每样东西都尝了不说还拿了一两样,想必就是为了帮她,她应该会去向皇上转述的吧?
还有杜鹃,杜鹃会去找常德子吗?
稍稍心安的曾荣又琢磨起另一个问题,究竟是谁在跟她过不去,从她进宫到方掌教登门拢共超不过半个时辰,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有人把她告到了王皇后面前,肯定是被人盯住了。
刨去皇贵妃,她还真想不到谁会跟她过不去。
这一招离间计确实使得不错,把她告到王皇后跟前,王皇后处罚她,她和王皇后结怨,若是皇上来说情,王皇后放过曾荣,心里肯定会不舒服,不放过,皇上不舒服。
还有一个可能就是王皇后信了曾荣的说辞,不用皇上说情,直接饶过她,皇贵妃白忙一场。
也不叫白忙一场,至少动静闹大了,最后肯定会传到太后和皇上耳朵里,也会传到后宫很多女人耳朵里,皇上居然亲自给一位新来的女官准假,肯定会有人好奇这两人究竟什么关系,曾荣也就成了众矢之的。
曾荣正推断那种可能会更大些时,只见方掌教出来了,说是皇后正在和各宫主位商议明日过节一事,这种小事交由她来处理。
“曾掌事,虽说你是向皇上请的假,不算擅自离宫和彻夜不归,但你也犯有不服管束和不守定例之过。再有,你所带食物虽非违禁之物,但也非常物,宫规有云,回宫所带吃食若与人分食,一旦出事,必须担负全责,你可知晓?”
“回方掌教,最后一点知晓,前两项不守定例和不服管束还望方掌教能给解释一二。”曾荣躬身问道。
“后宫女官请假有相应的定则,崔掌事不予准假自有不准假的理由,你仗着皇上的恩宠以此等小事聒噪他,于崔掌事而言视为不服管束,与皇上而言视为不守定例,你可服?”方掌教一板一眼地问道。
“回方掌教,服如何,不服又如何?”曾荣问。
她是真的被气到了,这理由也太牵强了些。
没等方掌教回话,崔元华在一旁忙道:“方掌教,要说错我也有错,我不该直接把她推去皇上那,是我错在先。”
“先说曾掌教的。”方掌教瞥了她一眼。
得知服的话,曾荣需罚跪两个小时,不服的话,也是罚跪两个时辰,但崔元华需同曾荣一起跪两个时辰,因为她负有管教曾荣之责,同时她有犯有推诿之过。
曾荣一听,这是逼着她认错了。
不认错,连带着崔元华一同受罚,以后她还怎么在药典局待下去?
没办法,人在屋檐下,想不低头也难。
“阿荣,我陪你一起跪吧。”崔元华说道。
“别,千万别,崔姑姑,您要跪了,我这错不是白认了么?您还是先回去忙您的吧。”曾荣忙不迭地摇头。
应方掌教的要求,曾荣还不能跪在廊下阴凉处,必须跪在院子中间,曾荣看了看头顶明晃晃的大日头,不知两个时辰后她还能否站起来。
崔元华在曾荣的催促下离开了坤宁宫,而曾荣也在方掌教的监视下跪到了院子中间,说来也是怪,她刚跪下去没一刻钟,屋子里就陆陆续续出来一堆女人,这些都是来向皇后请安的嫔妃们,打头的那个可不正是皇贵妃。
见到曾荣,皇贵妃的脚步停了下来,走到曾荣身边,一脸的诧异,“是你?你犯什么错了?”
“回皇贵妃,方掌教说,下官犯了不服管束和不守定例之过。”曾荣挺直了腰背回道。
“具体何事?”
曾荣如实说了,不过略去了她带进宫的吃食,她可不想被对方拿去送虞美人,这责任太大,她可真负不起。
“就这点事,没别的?”童瑶问。
曾荣摇摇头,苦着一张脸道:“回皇贵妃,再有,再有就不是两个时辰了。”
“两个时辰不长,一会就过去了,记住了,下次机灵些,别总是犯错。”皇贵妃笑着丢下一句话,走了。
皇贵妃一走,其他的那些妃嫔们也跟着离开了,走之前,有好几个人回过头来又细细打量了下曾荣,似乎是要把她记住。
嫔妃们一离开,早膳时间到了,宫女太监们穿梭不停,曾荣也懒得去理会那些奇奇怪怪的目光,干脆闭上了眼睛,左右日头太大,照得她也晃眼睛。
一时,皇后饭毕,曾荣正估算自己跪了多久时,院子里进来一堆人,领头的居然是王老太太,另外还有两个小姑娘,正是曾荣最不想见之人,王棽和王楚楚姐妹。
庆荣华 第二百七十六章、折中
原来,临近端午,王皇后的娘家人进宫来给王皇后送节礼,顺带探视一下王皇后。
因曾荣穿的是宫里的服装,王老太太一开始并没有认出曾荣来,或者说,她压根就没去瞅曾荣,以为就是某个犯错的宫女在罚跪,而她向来是不去关注这些的,径直就越过曾荣往前走了。
王楚楚是跟在王棽身边紧随老夫人其后的,只是她一看到有人罚跪,先就兴奋了,跑到曾荣面前,刚要嘲讽几句,忽地发现这张面孔她似乎认识,这一惊不可谓不大。
“三姐,你快来看,这不是,不是那个,那个绣娘吗?她怎么跪在这里?”王楚楚一边喊一边跑去拉王棽过来。
王棽也认出了曾荣,上次太后寿诞她就听祖母说过曾荣进宫了,貌似挺受太后器重的,因此,虽不清楚曾荣为何跪在坤宁宫,本着小心为上的原则,她拦住了妹妹。
“楚楚,跟你说多少遍也记不住,女孩子不许大呼小叫的。”
王楚楚一听倒是压低了声音“哦”了一声,不过却没想轻易放过曾荣,绕着曾荣转了一圈,最后在曾荣面前站定了,“喂,你还记得我吗?小绣娘?”
曾荣看着她,不说话,没点头也没摇头。
“你这人真没劲,跟你说话呢,你哑巴了,你还不知道吧,里面的皇后是我亲姑姑,你求求我,说点好听的,兴许我可以向我姑姑求个情,让她少罚你些。”
“楚丫头,做什么呢?”已走到大殿台阶前的王老夫人这才发现身后的不对劲。
“祖母,没什么,就是遇到一个熟人。”王楚楚几步跑到祖母身边,牵着王老夫人的手,指着曾荣低语了几句,紧接着,王老夫人也是一脸惊愕地看向曾荣。
院子里的动静惊动了王皇后,王皇后迎了出来,拉着母亲的手把人迎进去,进殿后,王老人执意带着来人向王皇后行了个国礼,王皇后亲自扶起了王老夫人,又和两个侄女厮见毕,一家人进了东边的小会客室。
“启禀皇后,外头那丫头究竟犯了何错?她进坤宁宫了?”王老夫人刚一落座,问道。
她自然也记得太后寿诞那日太后对曾荣的维护,彼时也认定太后准是相中曾荣要曾荣去照顾那个残疾的二皇子,故而在坤宁宫见到曾荣,她也很是意外。
“哪个丫头?”王皇后问。
“外头跪着的,姓曾,就是之前得罪楚丫头的那个小绣娘,太后很看重的那个。”王老夫人提醒道。
“哦,她呀,她昨日出宫了,皇上准的假,有人告到我这来了,说是她擅自离宫,彻夜不归,好像还带了什么违禁物进宫,我命方玉英酌情处理了,她被罚跪了?”王皇后说完,始觉不对劲,忙命人去把方玉英找来了。
得知方玉英是以不服管束和不守定例罚的曾荣,且只罚了两个时辰,皇后挥了挥手,命她下去了,她没有留意的是,王楚楚也悄悄跟着方玉英出去了。
王老夫人听完前因后果,仍觉不妥,对女儿使了个眼色,王皇后命身边人下去了,屋子里只留一个从娘家带来的心腹。
“这丫头之前不是被太后看中了么,怎么到了内侍监?”王老夫人问。
自从得知曾荣进宫后,王老夫人原本想报之前曾荣戏耍王家之仇,让女儿把曾荣调进坤宁宫来好好调教调教她,可彼时女儿说,皇贵妃也才相中了她,只怕跟曾荣背后的徐家有关,因为王皇后知晓皇贵妃一直想接近徐家苦于找不到门路,故而她不想因为一个小小的曾荣和皇贵妃正面杠上。
再之后,太后又插了一脚,王皇后向母亲讨了个主意,干脆放手,或者说,干脆和太后联手,把曾荣推到太后身边,左右朱恒和皇贵妃有宿仇,把曾荣弄到朱恒身边,朱恒说不定还能多个助力。
哪知一个月没见,情势变成这样,曾荣居然成了皇上身边的人,且听方才那姓方的说,似乎皇上很宠这个曾荣,居然亲自为她准假,这是怎么回事?
王皇后一听,把当日筛选的经过学了一遍,得知又是皇贵妃搞的鬼,王老夫人警醒了。
“你的意思是那丫头一回宫就有人来告状,告状的是何人?这事该不是又被人算计了吧?”
王老太太一分析,王皇后也觉自己大意了,一开始她压根没往心里去,只是听闻有人擅自离宫带了不明物进来,她命方玉英带了几个人去查,这种事情一般都是交于方玉英处理,从没有出过什么乱子。
这次因着牵扯到皇上,方玉英倒是也把曾荣带进坤宁宫征求她意见,彼时她正忙着应对童瑶那个女人,哪里能顾忌上一个女官的处罚?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