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庆荣华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千年书一桐
太后微点了点头,看向曾荣的目光有了点温度,问:“今儿皇上命你过来说了什么?”
曾荣把自己进乾宁宫后和皇上那几句对话复述了一遍。
太后听了沉吟片刻,又问:“几日之前,他不让你来慈宁宫送药又说了什么?”
那次时间间隔有些长,且那日两人的对话比较长,曾荣细细回想了一下,复原了某些片段,尤其是关于她差点被罚跪最后被逼着认错的那段对话。
太后听了再次沉吟起来。
曾荣的回复并无不妥之处,一开始的隐瞒也是情理之中,毕竟她是个女孩子,有些话不能太直白,即便如此,她后来也解释过了,再愚钝的人也应该从这几句话中感受到她对朱恒的维护以及朱恒对她的倚重。
是,她也承认自己孙子身份尊贵,曾荣配不上朱恒,可她也没想让曾荣做正妻啊,一个侧妃,实在不行庶妃也成,儿子身边也不是没有这样的人,不说别人,依她看,那个皇贵妃甚至还不如曾荣呢。
再则,朱恒身份虽尊贵,可他并不是一个正常人啊,说句不好听的,就朱恒这样的,找个女人是不难,可找个真心待他且他又真正喜欢的人太难了,否则,她也不会花心思去笼络一个小小的宫女。
可儿子明明清楚她的心思,却还听信那个女人的谗言把曾荣要走,这倒也就罢了,看在儿子读懂了她命人送去的那张药方份上,她也就不跟儿子计较了。
可哪知孙子刚好没两天,儿子又开始作妖了,说是曾荣配不上朱恒,说朱恒个性孤介执拗,一旦动心很难收回来,将来成亲绝对是一大弊端,因此,当务之急是先为朱恒把亲事定下来,堵住外面那些人的嘴。
至于曾荣,长相平平,性格也不讨喜,好在年龄还小,又是刚入宫,好生调教调教,再看几年也不迟,不过为免两人日久生情,暂时先别让这两人见面了云云。
彼时太后虽恼儿子的不通情理,可为了不让这对父子心生嫌隙,还是站在儿子这边,对孙子撒了个小谎,说曾荣病了,想着瞒过这几日再说。
可今日儿子的做法着实又伤了她的心,朱恒都休克昏迷了,儿子居然还让他坚持完成这场法事,这心啊,真不知是什么做的。
当然,太后也不是说不该坚持做完这场法事,但她认为,儿子完全可以找个人代替孙子完成,菩萨都能体谅朱恒的双腿不让他跪着,为何不能体谅他休克后换个人?
“方才哀家也是在气头上,说了几句话不中听的话,你别往心里去,哀家不是针对你。”太后也清楚曾荣的无奈,皇上发话了,她一个做宫女的能怎么着?
曾荣一听忙跪了下去,道:“太后折煞下官了,太后厚爱,下官一直铭刻在心,没能为太后分忧,是下官惭愧,也是下官失职,与他人无干,还请太后责罚。”
“责罚可免,但有一事,哀家一直不明,哀家想听实话,你和二皇子究竟是何时认识的?”
这个问题在太后心里搁了挺长时间,她寿诞那日在后苑碰上朱恒就觉得不对劲了,没道理这个孙子会为一个陌生宫女强出头,打破了自己十年不见外人的习惯。
之后她也问过朱恒身边人,知道这两人在慈宁宫后花园有过一次见面,寿诞那日在宣昭台又碰上一次,除此之外,别无来往。
“回太后,旧年除夕夜。”曾荣说了实话,把她遇到朱恒的过程详述了一遍,略过她劝朱恒的那些话,也略过她送朱恒的手炉和围脖,甚至还略过她是如何费力把朱恒抱上轮椅的。
可太后没忘,她相信是曾荣帮了朱恒,但很难相信彼时就她一个人,“就你一个人?你是如何把他抱上轮椅的?”
“回太后,下官着实费了很大一番力气,当时下官把外面的斗篷脱了,就这样,还出了一身汗。”
“既如此,为何不叫人?”太后不高兴了,不用问也能猜到,自家孙子想必也遭了不少罪,否则也不能次日一早就病成那样,人事不知。
“回太后,彼时下官虽不清楚二殿下的身份,可看他一个大男人哭那么伤心,连下官都羞于面对,想必是不想让外人见到这一幕,好在那会黑魆魆的,我们都刻意避开对方的脸,因此,还请太后莫再提及此事。”
“这事都谁知晓?”
“回太后,下官,二殿下,还有太后您,说来也是巧,下官也是刚刚才确定二殿下早已凭声音认出下官了,否则,这事下官绝不会对任何人提起的,之前也有人问过此事,下官一律搪塞过去了,咬死没认。”曾荣回道。
太后点点头,之前她也曾旁敲侧击过曾荣,曾荣也把她搪塞了,可见这孩子嘴不是一般的严实,是个知轻重的。
不过她最欣赏的不是曾荣的知轻重,而是曾荣的善良和善解人意,以及她对朱恒的维护和关爱。
要依她的本意,是真想把曾荣要到身边来,可儿子不答应,孙子也不答应,这事还真有点作难。
不过有一件事她得先办了,卢太医说朱恒的身子再不及时调理会有大麻烦的,身子亏空是一方面,郁结于心是一方面,讳疾忌医也是一方面,因此,当务之急压根不是操办什么亲事去堵住外人的嘴,而是把孩子的身子调理过来。
念及此事,她命两个太监送曾荣回内三所,再命太监去乾宁宫传个话,她要见儿子。





庆荣华 第二百六十三章、由不得(一)
翌日一早,曾荣刚到药典局,尚未来得及向崔元华汇报昨日下午皇上的那份病案,皇贵妃打发人来传话,命她去一趟瑶华宫。
曾荣没法,只得向崔元华交代几句,自己一个人去了瑶华宫,见到皇贵妃,才知皇贵妃找她是虞美人怀孕了,呕吐比较严重,吃不进东西。
“本宫想着你们是老乡,怀孕之人多半愿意吃点家乡口味,不如你来帮着做两道菜,试试看能否吃进去。”
曾荣一听吓得忙跪了下去,道:“回皇贵妃,下官出自乡野之家,自小家贫,温饱难继,故下官的厨艺只停留在用几样青菜野菜煮稀粥的水准。不瞒皇贵妃说,下官长这么大,也就是旧年在绣坊里做工才真正可以吃上饱饭,而顿顿见荤的日子才不过半个月,下官,下官委实惭愧,见识有限,真做不出娘娘想要的家乡菜肴。”
童瑶听了秀眉微锁,她是不信曾荣这话的,不过她本意也并不是叫曾荣来做菜,就是想试探一下曾荣有无向她靠拢之心,同时,也是试探一下曾荣背后之人的决心。
昨日下午皇上又命曾荣给慈宁宫送吃食了,曾荣进慈宁宫在酉时之后,而太后一般在申正左右进晚膳,因此,这粥是给谁预备的不言而喻。
这倒也就罢了,奇怪的是昨儿晚上曾荣回到内三所的时间居然过了戌正,也就是说,曾荣在慈宁宫待了一个半时辰,这么长时间,她究竟在陪谁?
昨日朱恒休克昏迷一事她也有所闻,那锅粥多半是皇上对朱恒的补偿,可她不明白的是,皇上为何突然又打发曾荣去送这粥?
难不成这些人在背着她搞什么鬼?
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测,故一大早她就命人把曾荣叫了来,她倒是要看看,究竟会有谁沉不住气跑到瑶华宫来要人!
不过在这之前,她也得敲打敲打曾荣,别以为有皇上和太后以及二皇子护着她就动不了她!
“是吗?果真是见识有限,本宫怎么听闻你在慈宁宫里下过厨,给太后做过菜呢,还是说,太后能请动你,本宫请不动你?”童瑶故意拉着长音缓缓问道。
曾荣一听,忙磕头结结巴巴地说道:“还,还请皇贵妃明鉴,下官,下官的确在慈宁宫膳房做过一道粥品。不对,确切地说,这道粥品也非下官所做,因为白粥是御厨煮好的,几样海味也是御厨备好的,下官只不过挂个名,把这几样海味放进白粥里,就这,还是听从别人的建议,并非下官的主意,下官在这之前,可是连海味也没见过呢。”
童瑶见曾荣吓成这样,微微一笑,“罢了,瞧你吓成这样,本宫不过就这么随口一问,以为你和虞美人来自同一个地方,理应能做出几道家乡风味的菜肴以解她的思乡之情,既这样,你也别白来一回,去看看她,陪她说说话吧。”
“喏。”曾荣答应了。
没办法,她怕再拒绝对方,对方脸上挂不住,她就该兜不住了。
很快,曾荣在一个宫女的引领下踏进西跨院,刚进院门,一阵微风吹来,几片落英拂在了曾荣肩上,抬眼看去,只见上房门前有两棵比较粗大的西府海棠,此刻正是花满枝头,像两把巨型的大伞垂下来,微风过处,落英缤纷,煞是好看。
不过更吸引曾荣的是,花树下有一座小小的秋千,有一粉衣美女正坐在秋千架上对着满地的落英长吁短叹的,尽管曾荣看到的只是一个侧颜,也足以感叹一句,人比花娇。
几步上前,曾荣屈膝行了个礼,“下官曾荣参见娘娘。”
虞冰抬眸,“是你?”
“回娘娘,下官听闻娘娘有了喜事,恭喜娘娘。”曾荣再次屈膝行了个礼。
虞冰听了秀眉微锁,“连你也知道了?”
曾荣一看,显然对方不想让自己知情,转而一想,正常大户人家怀孕不足三月一般不对外宣称,想必宫里也是有这个规矩的,而曾荣于这位美人所言,不仅算是外人,还是个下人呢。
“回娘娘,是皇贵妃忧心娘娘食欲不佳,叫下官来做几道家乡菜,奈何下官出身贫寒,经常是野菜和青菜果腹,见识实在有限,有负皇贵妃托付,也请娘娘见谅。”曾荣解释道。
虞冰见曾荣提到皇贵妃,联想起那日初见曾荣时皇贵妃对曾荣的维护以及皇上那日的反常,心下更是生出不喜,“你和皇贵妃很熟?可我怎么听闻你来这边不足一个月?”
“回娘娘,下官进内侍监尚不足二十日。”
至于熟不熟,曾荣留给对方去判断,就算是老乡,两人也才第二次见面,曾荣是决计不敢把话说透的。
还好,虞冰也是个聪明灵透的,听了曾荣这话,方抬起头,细细地盯着曾荣打量起来,这么一看,虞冰心里似乎敞亮了些许。
虽说曾荣的五官也可以用眉目清秀来形容,可在美女如云的后宫,委实算不上出众,更别说,这张脸还带了几分稚气,一看就是没长开。
再则,曾荣的身量也是没长全,尚未抽条呢,说是十三岁,可看起来也就十一二岁,分明就是一个小孩子呢,皇上怎么可能会对一个小孩子有兴趣呢?
即便是有,那也是当成小孩般疼爱吧,毕竟这小姑娘也是有几分真本事的,上次关于紫苏和苋菜的效用就连御医也不是很清楚。还有,听闻她刺绣也厉害,对了,还曾经帮皇上把鱼刺从嗓子眼里夹出来。
这么一想,虞冰对曾荣生出了几分亲近之意。
“你家是乡下的,家里人多么?”虞冰关切地问道。
“回娘娘,下官家中姊妹六人,两位兄长,两位弟弟,一位妹妹。”曾荣回说。
虞冰没在农村待过,不清楚普通的农村家庭要养活这些人有多费劲,在她的认知里,一般的家庭有嫡有庶,六个孩子不算多,但也不少,至于曾荣所说的青菜和野菜果腹,她也吃过几样,如荠菜馄饨和她喜欢的苋菜,味道均不错。




庆荣华 第二百六十四章、由不得(二)
正因为虞冰不能正确理解曾荣所谓的青菜和野菜果腹是什么意思,因而听了曾荣一番话,她突然有些馋老家的荠菜馅馄饨,还有老家那边独有的几种青菜,如苋菜、蕹菜、茼蒿等,来京城一个月了,除了韭菜和菠菜,就没吃上几口舒心的叶子菜,偏韭菜是她最厌烦的,菠菜也不水嫩。
“你,能不能给我找几种老家那边的叶子菜吃,还有,我想吃荠菜馅馄饨,你会包吗?”虞冰轻声问。
“回娘娘,娘娘若有想吃的菜式,可打发人去尚食局说一声,他们会酌情安排的。”曾荣拒绝了。
别说她找不到对方想要的青菜,即便能找到,她也不敢端到对方面前,这可跟在慈宁宫煮粥不一样,慈宁宫是太后的地盘,有太后做主,且朱恒的身份也和这位虞美人大不一样,朱恒那没有人盯着,即便出事,也不过是闹个肚子什么的,可这位美人不知有多少双眼睛盯着她,有多少人巴不得她出事,曾荣可不想做了别人手里的刀子。
“罢了,他们能做出什么好吃的来?成天不是鱼就是肉的,油腻腻的,谁爱吃?”虞冰嘟了嘟小嘴。
这话倒是,曾荣想起了皇上的那一桌子荤菜,还有朱恒那,也是如此,倒也不是没有素菜,如豆腐、萝卜、豆芽、香菇、冬笋等,只是这些素菜大抵又是和荤菜一起搭配着的,纯绿叶子青菜曾荣只见过菠菜、韭菜以及小白菜,也难怪对方会不适应了。
“启禀娘娘,下官之前在尚工局做绣娘,可是半个月也难得闻一点肉味,还有,我们如今的份例菜,也只是一荤一素,所谓的荤,也就是能闻点肉味,故娘娘若是不想吃太油腻的,不妨直接跟膳食局的人说,让他们把素菜做精致些,多出来的荤菜份例赏了他们当辛苦费,应该会有人乐意吧?”
说完,曾荣意识到自己有可能多管闲事了,毕竟她也才来,对尚食局那边的规矩一无所知,故没等对方回应,又忙道:“不好意思,回娘娘,下官初来乍到,也不太懂这里的规矩,娘娘不妨再找别人问问。”
虞冰微咬了咬嘴,刚要开口,屋子里有宫女出来了,说是日头有些晒了,怕中了暑气,请虞美人进屋。
曾荣一听松了口气,忙躬身告辞。
见曾荣要转身离开,虞冰忙出口挽留她,“等等。”
曾荣站住了,等着下文时,只见虞冰的脸慢慢红了,低头,垂眸。
曾荣见她耳根也跟着红了,似是有什么很难为情的事情,想了想,轻声道:“娘娘有事尽管吩咐,若下官能力范围内,自当竭诚尽力。”
“也不是什么难事,就是,就是想问问,你,经常能见到皇上吗?”虞冰鼓足了勇气问道。
“回娘娘,下官只有在皇上宣御医时才能见到皇上,昨儿下午,皇上犯了头痛之症,宣了御医做针灸,下官也不清楚今日是否无恙了。”
曾荣看出来了,对方是想见皇上了,这个忙她可帮不上,也不敢帮,只是她诧异的是,以皇上对皇贵妃的宠爱,瑶华宫应该是他来得最勤之处,难不成这位千娇百媚的新宠这么快就成了旧人?
“哦。”虞冰失落地应了一声,可巧这时,又一阵微风吹过,几片落英从眼前飞过,只见这位虞美人抬起头来,凝视着头顶满树的红花,几不可闻地叹了口气。
“娘娘,还请把心放宽些,花开花落自有时,无需为它们伤悲。”
“我伤悲的不是花,是人,年年岁岁花相似,可岁岁年年人不同,韶华易逝,女人最美的时光也就短短的几年。”虞冰红着眼圈说道,一双灵动的杏仁眼水雾雾的。
“回娘娘,正因为韶华易逝,女人才更该珍惜自己,好好善待自己。”
“说的真好,本宫果然没找错人,也难怪皇上会打发你去开导太后,我们曾掌事果然嘴巧,会宽慰人。”童瑶带着五六个人进来了。
曾荣定睛一看,除了皇贵妃,还有一位德妃,这位德妃正是五皇子的生母,记得覃初雪说过,这位五皇子朱悯十三岁了,是朱悟之后活下来的第一个皇子,且五皇子之后,后宫有五六年没有皇子诞生,由此可见,这位德妃也不是个简单人物。
曾荣和这位德妃有过两面之缘,第一次是在慈宁宫,是太后要赐她芍药花金饰那次,彼时曾荣只觉乱哄哄的有一堆嫔妃,也不敢抬头,第二次是在坤宁宫偏殿,是女官最后一轮考核,皇贵妃特地带了四妃过来捣乱,曾荣根据这四妃的进场次序和座位甄别出这四妃的身份,同时也记住了这四张面孔。
可也只是记住了个大概,不过因着朱悯的关系,曾荣对这位德妃格外留意了些。
论年龄,这位德妃也有三十开外了,不算年轻;论长相,也只是中上之姿,不说比虞美人,就连王皇后和皇贵妃也比不过;论身量,个子偏高,略胖;论性格,这个曾荣不曾接触过,不敢妄议。
但有一点,这个女人爱笑,单眼皮,眉毛又细又长,一笑,见眉不见眼,极具亲和,至于这笑容背后有什么,曾荣亦不好妄议。
“见过皇贵妃,见过德妃,下官正跟虞娘娘告辞,可巧两位娘娘来了,倒省的下官跑腿了。”曾荣屈膝向两人行礼。
“别走,难得今儿德妃娘娘来探视虞美人,听闻你在这,可欢喜了,说是早就想认识你呢。”童瑶笑道。
“是啊,早就想认识曾掌事,可一直没机会。”说完,德妃笑眯眯地转向了虞冰,把手一伸,身后的一位宫女忙递上一个长约一尺宽约半尺高约两寸的硬纸匣子。
“虞妹妹,这是我托人寻来的几样南边小果干,对孕吐有一定疗效,你试试。”
虞冰一听忙道谢,双手接过,亲自捧着,邀请众人进。
曾荣不想进,可也由不得她退,皇贵妃和德妃都发话,她如何走?




庆荣华 第二百六十五章、由不得(三)
曾荣跟着众人进了上房,有皇贵妃和德妃在,虞冰不敢坐主位,不过皇贵妃也没去坐主位,只在东边上手第一张圈椅坐了下来,德妃紧随其后,虞冰没敢入座,还是皇贵妃发话,说她是孕妇,她才在西边下手捡了个位置坐下来,顺手把手里的盒子放在一旁的高几上。
曾荣一直在靠近门边的位置站着,也不开口,听着这三位娘娘的日常对话,无非就是皇贵妃和德妃问虞美人食欲可好,可还有呕吐,晚上入睡安稳否,是否想家等等。
三个人聊了约摸有一炷香时间,皇贵妃才似乎意识到曾荣的存在,“对了,方才我们进门时听见你们说什么女人更该好好珍惜自己善待自己,本宫对这话相当认同,不知曾掌事从何处看到这句话,又因何感慨呢?”
“回皇贵妃,这话是下官从别处听闻的,是看到门外的落英随意感慨的。”曾荣可不敢说什么“韶华易逝”,面前的这两位主子眼瞅着韶华已逝,芳华不再,她可不敢戳她们的心窝子。
德妃一听这话笑了,不急不缓地说道:“这孩子可真有意思,难怪会有这么多人夸你,果真是冰雪聪明,本宫明明听到你们两个在谈什么韶华易逝,可当着我们两个的面却说什么落英,该不是怕我们两个半老徐娘多心吧?”
“德妃有所不知,本宫问过她,本宫和虞妹妹哪个好看,这孩子说,各有各的好,说年轻的青涩、娇柔、含羞,岁数大的从容、淡定、雅致,可不是聪明着呢,谁也不得罪。没看连皇上都指派她去开导太后呢,陪太后去了一趟普济寺,回来后太后和二皇子均如释重负,喜眉笑眼的。”皇贵妃端起宫女上的茶,抿了一口,缓缓说道。
“启禀皇贵妃,下官不敢居功,太后老人家和二皇子是听从方丈大师的开导才如释重负的,下官只不过跟着去游玩了一趟。”曾荣躬身回道。
“哦,你经常见皇上?”德妃闪过一丝疑问。
她自然清楚曾荣到内侍监方半个月,且曾荣是药典局的,理应见皇上的次数不多,缘何皇上会钦点她来夹鱼刺又指派她去陪太后,皇上什么时候如此信任过一个新人?
“回德妃,并没有,下官只在皇上宣御医时才会过去记载病案,且大多还是跟着崔姑姑去的。”曾荣回道。
虞冰见曾荣为难,忙插话道:“启禀皇贵妃和德妃,说到御医和记载病案,虞冰想问问,这记载病案不应该是御医的事情么?二者有何不同?”
“后宫嫔妃们均为御医记载,独皇上需备两份。”回话的是皇贵妃。
“这又是为何?”虞冰追问。
童瑶抬起眼皮夹了虞冰一眼,没有回答,她才不信虞冰连这么简单的道理都看不懂。
一旁的德妃见皇贵妃没吱声,怕虞冰脸上过不去,笑道:“还能是为何,怕御医记载不详细或有纰漏什么的,还有,药典局的病案到一定年限会分类整理,方便查询查证。”
说完,德妃忽地想到什么,呵呵一笑,“本宫也是糊涂了,现成的药典局人在此,哪还用本宫在这多嘴。”
“回德妃,娘娘可千万别这么说,下官初来乍到的,确实有很多不懂之处,多谢娘娘解惑。”曾荣陪笑道。
德妃听了这话扭过头,盯着曾荣端详了好一会,方抿嘴一笑,“你究竟多大岁数了?”
得知曾荣未满十三,德妃摇摇头,又点点头,问起曾荣老家、家中人口、上过几年学、何时进京的等。
曾荣一一回答了。
“曾掌事老家和虞妹妹老家离得很近,能在宫里碰上一个千里之外的老家也是缘分啊。”皇贵妃怕虞冰受了冷落,说道。
“回皇贵妃,可不是这话,方才我们两个还说起了家乡的饮食,南方和北地差别确实蛮大的。”虞冰把话接了过去。
接下来的话题轻松多了,围绕着南北两边的饮食文化差异展开了,也说起宫里的御厨手艺等。
曾荣一概没有插话,好容易瞅了个空当曾荣说要告辞,外面有宫女通传,说是御医来给虞冰诊平安脉了,皇贵妃命她留下来,说是听听御医怎么说,若是一会有需要,曾荣可以给皇上带个话。
这话明显不通情理,曾荣并非传话之人,她是内侍监女官,是专为皇上服务的,什么时候成了后宫传话之人?
可曾荣不敢反驳皇贵妃,资历浅根基也浅,她可不想早早跟对方撕破脸。
又待了约一炷香时间,御医诊脉毕,说脉象尚好,但有轻微的郁结之症,虞冰主动解释说是因孕吐引起的,御医建议她吃点酸果压制一二。
御医走后,曾荣再次提出告辞,这一次皇贵妃又找了个理由,说是让曾荣替虞冰先尝尝德妃送来的这盒子干果,理由是虞美人身子精贵,这干果毕竟是从外面弄来的,怕有不洁之物。
1...7172737475...19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