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乱世栋梁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米糕羊
但这个时代没有充氧机、水泵,所以养殖户们只能眼睁睁看着鱼儿死在水里,却不知道具体原因,只说是水不新鲜导致鱼浮头、死亡。
人力无法挽回的事情,说什么都没用。
李笠扶着娘在一旁坐下,好言相劝:“娘莫慌,就算今年一尾鱼都没有,孩儿依旧能给家里赚钱,亏掉的养鱼成本,孩儿填得起。”
“唉,我知道你有本事,可是,这辛辛苦苦养了一年的鱼,说没就没了,怎么能不让人伤心?”吴氏缓缓说着,语气带着悲伤。
“你在外面赚钱不容易,娘都看在眼里...”吴氏握着李笠的手,低声说着。
“和黄团风里来雨里去,吃住在湖上,时间长了,哪里受得了?你赚的是辛苦钱,娘哪里舍得动?”
“这次,你被人害得那么惨,打得皮开肉绽,真是,真是....万一病了,还得花钱请人看病,还得花钱买药,你挣来的钱,哪里能挪用?”
李笠毫不在乎的说:“娘,我这不是好好的么?再说了,万一真是急用钱,城里不是还有一座宅子么?娘放心,真是急用钱,就把那宅子卖了。”
“不行,那宅子可得你成亲时住的!”吴氏说着说着,絮絮叨叨起来:“有了那宅子撑门面,为娘才能让媒人给你说一门好亲事...”
吴氏出狱后,立刻带着长妇和孙子回白石村,打理鱼塘,李笠则留在鄱阳,所以李笠得了马青林的谢礼后,吴氏没得亲眼看看这个“大宅子”。
但她听儿子说,那是个有前后院、有水井的宅子,惊喜之余,也下定决心,要靠着这宅子撑门面,将来给儿子说一门好亲事。
古往今来,一说到子女的婚姻大事,父母总是絮絮叨叨,李笠听着听着,真想反驳:我还未成年,说什么亲事哟!
这个时代,男女的结婚年龄都比较早,十三、四岁的女孩,就已经是适龄女子了,无特别原因、超过二十岁不嫁的女子,在旁人眼里就是怪物。
在后世,十三、四岁的女孩还是初中生,李笠一想到自己日后要是发财了,娶的老婆是初中生年纪,别提多尴尬。
现代观念在他脑子里根深蒂固,所以冒出一个念头:娶初中生?这不好吧!
话题不经意间走歪,绕到李笠的婚事上,吴氏絮絮叨叨的说着,她不想幺子和次子那样,没成亲、留下香火就走了。
李笠无奈的听着,却不住东张西望。
他看到附近的鱼塘边上,有人在抱头痛哭,有人在长吁短叹。
想了想,李笠心中一个激灵:出事了,出大事了!
白石村有许多人家养鱼,鱼塘大小不一,但基本上养鱼已经成了这些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
正如做买卖需要本钱才能赚钱那样,养鱼也得先投入才有收入,而许多养鱼的人家,家中积蓄不多,所以是举债养鱼。
等鱼儿大了,拿去卖,用卖鱼所得还债,剩下的才是自家收入。
举债就是借贷,借贷就产生利息,而这个时代借债的利息很高,实际上就是后世所说高利贷。
如今,一场意外,让白石村许多养鱼家庭没了收入,但欠下的债加上利息是要还的,若是还不上,借债时写在借契上的抵押物,债主就要来收了。
李笠想到年二十九的夜晚,梁森那绝望的哭泣,想到了一个可能的情景。
今年年底,搞不好又会有几户人家因为还不了债,于是举家逃亡。
逃亡的人家,其应该承担的赋税和劳役,自然就分摊到同村别的家庭,这些家庭负担加重,肯定又有人家吃不消,继续逃亡。
这是一个恶性循环,如同雪崩,后果就是村民的负担越来越重,逃亡的人越来越多。
李笠想到这里,意识到自己应该做些什么,而不是仗着自己小有余财,不把鱼塘死鱼放在心里。
他家的鱼塘,鱼死绝了,无所谓,毕竟他还能赚许多钱来养家,但别家不同,鱼塘死鱼,一年的收入就少了大半。
如果李笠不想日后白石村落得十室九空、“一片白”的下场,就得未雨绸缪。





乱世栋梁 第四十章 如何是好?
白石村一隅,庞家小院,看门狗无精打采的躺在门洞里,几只小鸡在角落走来走去,两个半大不大的小孩子在边上玩泥巴。
房间里,庞秋坐在榻上,和内人张氏低声交谈着。
“今晚,你收拾收拾,明日,带着大郎、二郎回娘家去,旁人若要问,你就说回去看看,顺便找娘家人借钱。”
“最迟到下旬,我就会去找你们,然后去湓城,再去别的地方。”
张氏闻言有些发愁,迟疑片刻,问:“当真要走么?这才入夏呀,不如...不如我们再想想办法?”
“好歹...好歹辛苦多年才攒下几亩鱼塘,就这么...”
“要走,必须走。”庞秋将碗里的凉水一饮而尽,“若等到秋后,情况不对时,我们想走,里吏也会盯着,哪里走得脱?”
张氏还是有些舍不得:“塘里的鱼死了,可是我们...我们若出去打渔,辛苦些,总是...”
庞秋把碗放下,苦笑起来:“不要说这些没用的,我们欠下的债,就指着鱼塘里的鱼来还,鱼都死了,债就还不起了。”
“利滚利,本息加起来差不多三万钱,谁还得起?把鱼塘、值钱的家什都拿来抵债还不够,还有赋役怎么办?这日子过不下去了。”
“趁着现在刚入夏,旁人都想不到,我们赶紧走,到别的地方去,好过留下来苦熬。”
张氏依旧愁眉不展:“可是,可是这人生地不熟的,我们要去哪里?”
庞秋叹了口气:“去哪里?去湓城或寻阳,那里大户人家多,给人家当佃户,苦是肯定苦的,但不用服役,这也是不错的。”
张氏听得良人这么说,不再问,只是叹气。
能不走,当然是最好的,但辛辛苦苦养的鱼,说没就没了,日子过不下去了。
家里就靠养鱼的收入撑着,时不时捕鱼卖,补贴家用,但为了养鱼,已经欠了债,若鱼养大了卖掉,还了债还能剩一点。
现在鱼都死了,收入没了不说,欠下的债很难还得起,到时候债主上门,把值钱的东西都搬走,日子就没法过下去。
过不下去,就只能如年前那几户人家一般,举家逃亡,但官府看得很严,有了上次,再有人想逃,就不那么容易了。
所以,要走确实要早点走。
夫妇俩正唉声叹气间,院外传来儿子的说话声,听动静,似乎是同村的李笠过来了。
李家和庞家一样,在村边有十来亩鱼塘,此次也一起倒霉,鱼塘里的鱼都死光了,庞秋下了榻,走到门口一看,却见李笠笑眯眯的走了进来。
“庞叔。”
李笠和庞秋及张氏打了招呼,然后道明来意:“我是来跟庞叔商量一些事情的。”
庞秋让李笠进来,坐着说话,张氏起身出去忙家务。
李笠看着一脸愁云的庞秋,问:“庞叔,鱼塘出了事,如今有何打算?”
“唉,这不正和你叔娘商量着么?我打算去城里帮佣,想办法挣些钱。”
“”庞叔,在城里给人帮佣,一日工钱不过二三十文,哪里够?”李笠自顾自说着,仿佛看不见庞秋的目光游移不定。
“我家鱼塘也倒了霉,庞叔是知道的,所以这几日思来想去,想了个办法赚钱,把日子过下去,我觉得这办法还是不错的,所以来找庞叔说说。”
庞秋听李笠说有办法,心里不是很相信,毕竟他一个成年人都没办法解决的事,李笠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子能顶什么用?
不过最近有一件事,让他对李笠有了不同的看法,所以他倒想听听。
前不久,李笠被人告官,说是妖党余孽,全家都被抓了,全村都以为李家完蛋了,结果李家的老小居然没事。
庞秋听人说,是李笠在郡廨自辩,洗刷冤屈,诬告之人随后被打入大牢。
所以,这件事让村里许多人对李笠刮目相看,现在,庞秋就想听听李笠有什么办法赚钱。
因为若是可以,他当然不想举家逃亡。
李笠笑眯眯的看着庞秋,说:“庞叔,实不相瞒,我想租你家的鱼塘养鱼,两年,租金先付一部分,现钱,铜钱,先给大概两万钱...”
庞秋听到这里,只觉得脑袋嗡嗡作响:先付两...两万钱?
李笠继续说:“然后还要雇佣庞叔帮忙,打理鱼塘,工钱好说,庞叔觉得如何?”
。。。。。。
李家院子里,聚集着许多人,大多是男子,有老有少,梳着总角发髻的李笠,站在院子中间,向左邻右舍们讲着自己的计划。
“鱼塘出事了,一年的收入都没了,我娘急得嘴巴起泡,我也睡不好觉,想来叔伯婶娘也是这般...”
“大家日里哭、夜里哭,能把鱼哭活么?不能,日子还要过下去,钱,却不好赚,怎么办?”
“如今刚入夏,我琢磨着还有时间补救,所以,请叔伯婶娘过来,商量商量。”
“我算了算,这次受灾,连我家一起,共有十二户,加起来的鱼塘,大概有二百三十亩....”
“我是想把大家的鱼塘都租了,然后养鱼,当然要给租金,平均每户先给二万钱,铜钱....这两日,我都和大家说过的。”
“我租了鱼塘,要养鱼,但我家人少,打理二百亩鱼塘,需要雇佣人手,所以,就雇佣各位叔伯婶娘帮忙。”
“日工钱,三十文,比在城里给人帮佣划算,就在村里住着,打理鱼塘,方便得很。”
“当然,各家的鱼塘还是原本的模样,不会打通,但要改改水渠,方便相互调水...”
“可能大家会问,我这么做,怕是要到明年,养大的鱼才能卖,可今年年底怎么办?这一点,大家不要担心,因为我已经和游军尉说好了。”
“他帮忙联系买家,买我们的鱼。”
在场的人们听到“游军尉”三个字,不由得啧啧称奇,因为对于村民来说,郡游军尉就是高高在上的大人物,里正、里吏在这大人物面前,都得点头哈腰。
“不瞒大家,我这次全家被人构陷,都是靠新任游军尉帮的忙,才翻了案。”李笠开始讲自己和新任郡游军尉彭禹的关系,让大家知道,他是有靠山的。
让大家知道他“官府里有人”,所以不要以为他年纪小、家里人丁稀薄就好欺负,要是谁敢乱来,游军到村,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其次,是让大家对他有信心。
“我租这么二百亩鱼塘养鱼,当然是要赚钱,但是呢,要靠叔伯婶娘帮忙,所以,是一起赚钱,到了来年,所得收入,四成归我家,二成,归黄团家...”
李笠拍了拍武祥的肩膀,又说:“剩下四成,大家一起分!”
这消息让在场的人们有些意外,一个个急着问李笠问题,李笠摆摆手,把武祥推出来:“我只是在家休息数月,之后还要为官府做事,养鱼之事,大家有何疑问,只管问黄团。”
趁着武祥被人们“围攻”,李笠得以转到屋子里喝水润喉咙,见着母亲吴氏一脸愁容,他上前宽慰:“娘莫要担心,孩儿自有主张。”
“寸鲩...”吴氏看看房外,低声说:“娘知道,你是为了帮助大家,可是..可是....为了帮人,你把宅子都卖了,这若是万一..如何是好?”
李笠坐在吴氏身边,说:“娘,孩儿自有主张,绝不会吃亏的。”
“那宅子与其留在城里积灰,还不如换成现钱,有了现钱,孩儿就有本钱帮助大家,预付部分租金,让大家有信心还债,然后跟着孩儿赚钱。”
见吴氏还是不放心,李笠笑道:“娘,不就是一座宅子么?那么小,日后,孩儿买更大的住!”
事实胜于雄辩,李笠不打算多说什么,要让事实来说话,他要帮助同村的养鱼户度过难关,这也算是帮自己,所以值得大干一场。
他一家家问过,大概得出一个数字:这些养鱼户欠下的债务,平均是三万钱左右。
李笠要帮助大家,所以把马青林送的宅子,连带着里面的家具、物品一并卖了,得钱四十余万。
把其中一部分作为租金,正好把养鱼户的欠债顶上大部分,还要支付接下来的工钱,以及一系列的开支。
今日看来,人心是稳住了,接下来就是他“扶贫计划”的付诸实施。
对于“扶贫效果”,他有绝对信心。
郡廨给了李笠三个月的假养伤,这三个月,他绝不浪费,一定要赚大钱。




乱世栋梁 第四十一章 时机(求收藏)
午后,烈日当空,白石村边,庞秋等村民正在给各处鱼塘撒生石灰,鱼塘里的水已经排干,趁着这段时间都是晴天,鱼塘都已经暴晒数日。
撒完生石灰后把河水引入,给各家鱼塘好好泡泡,再引河水“换洗”几次,这些鱼塘就能养新鱼了。
前不久还愁容满面的庞秋等人,如今一个个喜上眉梢,原因倒也简单,那就是李笠把说好的租金都付了。
庞秋家得了租金三万五千钱,比先前说的两万钱要多,他赶紧找到债主,把欠的债连本带利一起还清,心中一块石头落了地。
其他人家为了养鱼,也大多举债,如今得了数万钱租金,赶紧提前还债,去心病。
去了心病,一家人不需要为了躲债而逃亡,哪里能不高兴?
现在,给同村李笠家做事,所得工钱,以及将来的“提成”,就是自家的收入,而且是“多劳多得”,所以大家都很积极做事,期待着鱼塘早日养鱼。
但是,对于鱼塘要养的鱼,庞秋等人有些疑惑,因为按照李笠透露的消息,他是要来个“鱼蟹混养”。
蟹就是螃蟹,鱼,是鲢鱼。
这年头养鲢鱼的人很少,养螃蟹的基本没有,因为鲢鱼鱼头太大,往日里都卖不上价钱,还不如养鲩鱼,而螃蟹...
到了秋天,捕捞螃蟹即可,没有谁会特意养螃蟹。
被李笠雇佣的庞秋等养鱼户,从没听说过谁养螃蟹,所以当他们知道这个消息后,一开始还以为李笠是在说笑。
当然,螃蟹确实能养,但是,鲢鱼养大了可以卖给城里酒肆、食肆,可螃蟹呢?
李笠所谓的养螃蟹,实际上就是组织大伙去湖里、河里捞,然后放到池塘里暂养。
养到秋天出售,为期三四个月,时间不算长。
养螃蟹比不上养鱼,销路相对不大,而且必须吃新鲜的,因为死了的螃蟹有毒,人吃了容易拉肚子,严重的话会出人命。。
偶尔会有大户人家想要吃糟蟹、醉蟹,即用酒糟、酒腌制的螃蟹,但需求量相对很小,李笠要养螃蟹且数量不少,村民们想不通,销路在哪里。
不过见着李笠信心满满的样子,庞秋等人也不好多问,按着李笠的指挥,给鱼塘“消毒”,换水,做好各项准备。
旁边传来叮叮当当的声音,那是一些村民在鱼塘外围立栅栏,要将这累计二百余亩的鱼塘群围起来。
本来,各家鱼塘都有篱笆,如今在外围加一圈栅栏,栅栏有一人高,间隙要密,是为了防止螃蟹逃跑,也为了防止有人偷鱼、偷螃蟹。
这一点,大家能理解,毕竟螃蟹很能爬,不立个栅栏,鱼塘里的螃蟹全都会跑光。
而大量捕捉螃蟹所用的“蟹簖”,其实就是一种竹栅栏或者竹帘,长度有四尺以上,作用就是挡住螃蟹前进的道路,留下某个缺口让其钻。
这一圈栅栏,不仅要防止螃蟹逃跑,也有防猫狗叼螃蟹、防人偷螃蟹的作用,其实就是有把同村当贼防的意思。
对此大家也不好说什么,毕竟许多养鱼户是多亏有了李笠的租金才还了债。
李笠花了许多钱租鱼塘养鱼养螃蟹,若螃蟹被猫狗叼走、被人偷了,数月下来损失不会小,将心比心,庞秋觉得这栅栏立起来也没什么。
又有人觉得,莫不是李笠有什么养螃蟹的心得,怕被人学了去,所以要立栅栏,守住秘密。
无论是哪种原因,反正大家都没什么意见,栅栏立起来,把这片鱼塘一围,在四周立四个小棚子,晚上只要几个人带着狗就能看守,倒也省事。
庞秋等人正在忙碌,武祥从边上走来,见各鱼塘已经把生石灰撒好,便招呼大家上岸,然后敲起锣。
与村边河流相通的水渠,水门被人打开,河水沿着水渠流入各个鱼塘。
水遇到生石灰,瞬间滚烫起来,散发大量热气和烟雾,远远看去,鱼塘仿佛起了雾。
庞秋等人在岸上,看着浓雾中若隐若现的鱼塘,再看看一旁正在交代诸般事宜的李笠,真想问问:
养螃蟹,能赚多少钱?
。。。。。。
夜,在鱼塘边打着灯笼查岗的李笠,看着周边几个棚子亮起的灯火,还有时断时续的狗叫声,心中大定。
这片鱼塘,合计两百余亩,目前被李笠租下来,所以他如今也算是“塘主”了。
那么,应该大声说:我要让所有人都知道,这片鱼塘已经被你承包了!
李笠想了想,发现身边还缺个人,所以这台词不应景。
旁边,侄子李昕不住拍着蚊子,看着一片寂静的鱼塘,问:“叔,养螃蟹赚不了多少钱吧?”
李笠点点头:“对啊,不怎么赚钱,所以没人养,若到了秋天螃蟹肥了,现捞才划算。”
“叔,那为何我们还要养螃蟹?”
“这是秘密,叔现在不能说。”
李笠带着侄儿走在塘间小路上,大黄狗紧随其后,两个梳着总角发髻的叔侄边走边说话。
李昕很佩服叔叔,所以认为叔叔说养螃蟹能赚钱,那就一定能赚钱。
“问题宝宝”不再发问,李笠乐得清静,一边走,一边看着自己“承包”的鱼塘,心中琢磨起来。
刚死或将死的蟹千万别吃,这一点在后世许多人不一定清楚。
螃蟹和鱼不同,鱼死了,短期内肉没有变质就可以吃,不过螃蟹就不行,原因就是死螃蟹有毒。
螃蟹死后,体内会分泌一种有毒物质,随着死亡时间的延长,蟹体积累的有毒物质会越来越多,毒性越来越大。
即使蟹煮熟了,这种有毒物质也不易被破坏,人吃了,容易出现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严重的会出现生命危险。
后世每到秋天就大卖的“大闸蟹”,得益于现代的冷链运输技术,才能够畅销各地,走进寻常百姓家。
所以,后世养螃蟹是很赚钱的,但这个时代却不是。
而且,因为没有冷链和方便的交通运输工具,活蟹的运输成本很高。
即便是距离江河湖泊不过数十里远的城池,鱼贩们贩卖的活蟹都不便宜,至于死蟹或者将死的蟹,穷人是拿命去吃,富人绝对不会碰。
如今,有醉蟹、酿蟹、糟蟹等腌制品,寻常可见、价格不低,寻常百姓消费不起,所以“市场需求小”。
对于渔民来说,现捞螃蟹比养螃蟹划算太多了。
李笠依旧要养螃蟹,还要鱼蟹混养。
鱼蟹混养,鱼有讲究,他要在塘里养的是鲢鱼(花鲢、白鲢),正好可以和螃蟹共生,因为螃蟹在鱼塘里的排泄物,会繁殖浮游生物,正好作为鲢鱼的食物。
鲢鱼吃浮游生物,不会如杂食性鱼类(鲤鱼等)那样,有时会袭击螃蟹,两者可以共生。
但即便如此,鱼蟹混养的盈利前景也不怎么样。
李笠把城里的宅子卖了,用卖房的钱来“承包”鱼塘,雇佣村民搞“鱼蟹混养”,目的是光明正大出钱,帮助大家渡过难关。
他投入这么多,若靠“鱼蟹混养”的盈利来回本,全家都可以去喝西北风了。
所以,这不过是障眼法。
李笠看看天空,感受着炎热,心中高兴:时机已到,可以开始念发财咒了。




乱世栋梁 第四十二章 常识
午后,天气炎热,白石村外被竹栅栏围起的鱼塘里,没有一个人影,鱼塘边上李家的守塘小屋里,有些许动静。
屋里放着几口大缸,李笠在缸边忙碌,吴氏站在一旁看着,屋外拴着大黄狗。
被栅栏围起来的大片鱼塘里,就只有这对母子,又有几个守塘人,分布在鱼塘四周栅栏外的几个小屋里。
因为鱼塘里暂时没有养鱼,所以不需要人在鱼塘打理。
这种时候,隔墙无耳,正是李笠做事情的好时机。
此刻,李笠蹲在一个小盆子面前,手中拿着一条肥硕的雌鱼,用很特别的手法,让其腹中鱼卵排出,流到盆子里。
他把雌鱼放到一旁的木桶中,然后从另一个木桶里捞出一条尺寸差不多的雄鱼,继续用类似手法,给雄鱼。
不一会,精华溢出,落在小盆子里,和鱼卵混合在一起。
吴氏看着儿子,看着盆里的鱼卵,眼睛越睁越大。
毫无疑问,儿子是在对鱼儿进行繁殖,让鱼卵“阴阳结合”,变成可以孵化出鱼苗的“熟卵”。
但是,不需要这么麻烦的。
养鱼的人喜欢鲤鱼,不止因为鲤鱼好养,还因为鲤鱼可以在鱼塘里自己繁殖。
当雄鱼、雌鱼开始追逐的时候,要在塘里水面搭起架子,然后把采集来的草铺在架子上,给鱼儿营造出合适的“巢”。
待得时机合适,雌鱼就会在这个“巢”产卵,鱼卵附着在草叶上,然后雄鱼将鱼卵“阴阳交合”,过一段时间,就会孵化出许多小鱼。
1...1617181920...38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