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唐时明月宋时关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江左辰
“行啊,走吧!”苏宸对这个小兄弟,倒是很有好感。
韩云鹏挺讲义气的,跟他关系也极好,为人又不像其它那些衙内刁钻刻薄,小胖子性格淳朴,适合结交。
“嘻嘻,那咱们出发,对了,我家里还有许多鹿肉、水产品,等我让仆人打包一些新鲜的,咱们带你府上去做着吃。”
韩云鹏一点未变,还是很坑爹的。





唐时明月宋时关 第五百一十一章 赔率不高
苏宸和韩云鹏回到了苏府,还从韩侍郎府的厨房内带出不少新鲜的肉脯等,一并放车上带回来。
因为韩熙载现在身为吏部侍郎,而吏部尚书一职在南唐多是挂衔,没有人实际上任,所以,韩熙载这左侍郎,就是吏部的实权一把手了。
许多南唐官员为了能够提拔、升迁,或者想要调换部门,多数人会想到向吏部侍郎韩熙载进行送礼,在古代官场行贿更加常见。
加上韩熙载最近重新被李煜重用了,孙党水涨船高,登门拜访的人络绎不起,带来的礼品自然很丰盛,除了真金白银,珍珠玛瑙之物外,在食材方面,什么鹿肉、驴肉、虎肉、豹肉、獾子肉等皆有,导致韩府地窖冷藏库已经堆满。
这些食材,在韩云鹏眼中根本不当一回事,拿过来打算在苏府下火锅吃。
彭箐箐、杨灵儿、周嘉敏三女正在闲聊着,见苏宸回来,眼眸中都带着欣喜之色。
“回来了。”三女起身相迎。
“箐箐姐好!”韩小胖看到彭箐箐,还是很客气,毕竟这可是润州城的女霸王龙,专门克他们纨绔衙内。
彭箐箐伸手拍了拍韩云鹏的肩膀,对这个小弟如此懂礼貌,知礼节,还是很认可的。
苏宸吩咐荆云,提着那些肉食材去厨房,吩咐厨子切成薄片,晚上涮火锅使用。
“苏哥,大半年没见,你有新的作品问世没?咱们金陵的书轩,一直印刷旧作,许多人过去问,什么时候能够看到苏才子的武侠新作!还有一些金陵的青楼,不少花魁派人来打听,想要求你的新词拿去唱,出价都不菲!”
韩云鹏兴致勃勃,迫不及待问。
苏宸淡淡一笑,不以为然了。在一年前,他写武侠小说和诗词为了换钱,那是生活所迫。
现在有万贯家财,谁还靠码字吃饭啊!
写小说换钱,多没前途!
“苏大哥,你什么时候再写新作品,皇宫里的嫔妃、宫娥,还有权贵子弟们,也都等着看呢,你不是说,射雕三部曲之后,还有个天龙八部吗?”
周嘉敏在旁一脸崇拜的神色,看得苏宸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他自从穿越到南唐后,不但抄了诗词,连金老先生的武侠小说也抄,这才子之名,当之有愧啊!
苏宸内心鄙视自己,但谁让自己穿越过来,不是官二代富贵家境,而是家道中落呢。
再说了,自己穿越也没有系统,脑海里也没有图书馆、造化图之类的,文抄已经是罕有的优势之一了。
如果不利用,那可真够迂腐的了。
不过,现在物质条件好了,他倒是不想费心思去搞搬运小说创作了。
苏宸摇头拒绝,正气凛凛道:“这番出去历练,为了考察民情,窥探治国安邦的诀窍,加上春闱还有几日就要来临,所以,暂时不想创作的事了。”
韩云鹏恍然点头:“哦,也对,马上就要春闱了,苏哥,你的赔率可不高!”
“为何?”苏宸不解。
韩云鹏嬉笑着说:“因为都觉得,苏哥身为江左第一才子,能写出岳阳楼记那样的文章,考个这一届的状元,完全没有压力。甚至有人说,苏哥是历届状元里,最能写词,最能写小说的顶尖大才子!”
周嘉敏少女心爆棚,满眼小星星一般看着苏宸,更加崇拜了。
“咳咳,外面虽然这样传言,但是我们不必当真,都是虚名而已。我不在意这些,更不能因为这个吹捧,就掉以轻心,放松警惕,没有真正到揭榜那一刻,我都要平常心去参加春闱!”苏宸说的义正严词,其实是心里也没底。
如果今年题目出的偏,他没有背过类似的名篇,那就歇菜了。
所以,苏宸不想把话说满,这样万一遭遇滑铁卢,也能有台阶可下。
“啪啪啪!”韩云鹏一边拍手鼓掌,一边点头附和,以极为尊崇的眼神瞅着苏宸,感慨说道:“我苏哥就是这样谦虚,已经江左第一才子了,还这样不骄不躁,试问天下读书人,谁可做到?”
“行了行了,别拍了,你跟我来下书房,把金陵城有名的衙内,各方权贵的新鲜事,都跟我说说,即将在金陵城安家了,至少也得知道,哪些纨绔不好惹,哪些权贵不好得罪!”
苏宸打算从韩云鹏这个衙内口中,听一下金陵权贵豪门的八卦,以及哪些纨绔子弟,尽量不要得罪,这样省去一些麻烦。
韩云鹏大笑道:“苏哥,你现在备受皇后和官家的赏识,救了二皇子和皇后的命,有整个孙党官员支持,在金陵城书粉无数,国子监的才子们也都拥护你的诗词和文章才华,你未来岳父又是金陵城知府......你觉得,金陵城哪个衙内,比你名气大,他们谁敢得罪你啊!”
无形中,苏宸已经成为炽手可热的新贵了,没人会主动得罪他。
除非,宋党的人,会暗中下绊子。
苏宸苦笑一下,自己已经不算是毫无背景的白丁身份了。
接近一年的时间,苏宸就摆脱了贫穷家境,实现了大逆袭。
幸亏他当时有骨气,没有答应白老爷子入赘,否则,现在估计在白府每天给白素素倒洗脚水、洗短裤呢......
“还有些事打听!”苏宸带着韩云鹏去了书房,询问了一番金陵权贵派系,已经官员家族之间的矛盾,衙内之间的冲突,见不得光的一些捞钱手段等。
一个多时辰后,苏宸对金陵城内,四品以上官员间的大致远近关系,八卦事情,私仇结怨等,有了一些了解,对整个权贵圈子,也知道一些内幕事情了。
韩云鹏虽然在金陵待的时间,没有在润州多,但是,他人不大,但门清儿,狐朋狗友有一些,都是衙内儿身份,自然得知不少上层圈子的八卦消息。
夜幕降临,火锅配菜凑齐,苏宸和韩云鹏回到迎客主厅,与彭箐箐、周嘉敏、杨灵儿一起涮锅子。
这一顿自然气氛融洽,热闹非凡。
晚膳过后,韩云鹏坐着马车回府了。
彭箐箐虽然有心留下过夜,但是,刚回金陵需要回家跟老父亲见面,于是翻墙回了彭府。
周嘉敏则留下,跟杨灵儿一起住,二女年纪相近,话题很多,很快就成为了要好朋友。
苏宸没有睡意,来到自己书房,摊开笔墨纸砚,开始构思成立秘谍司和天工院之事,他要认真谋划一番,这两个部门,以后或许能够支撑南唐的国运,也是保护自己的武器。




唐时明月宋时关 第五百一十二章 压力倍增
江南的二月初春,天气乍暖扔寒,多数都在烟雨迷蒙中,雨水连天,淅淅沥沥不停歇。
整个江南都被春雨笼罩,小桥流水,园林亭台,廊院阁楼,细雨斜飞,将街道和院子内的白墙青瓦冲,刷得格外清澈。
接下来的几日,苏宸都在家里安心备考,没有外出游玩,也没有四处拜访,在书房内翻阅一下辞赋等书籍,临时抱拂脚。
虽然他原创水平一般,但胜在记忆力好,历朝历代的许多汉骈赋、唐文章等,他这一年都过目不忘,死记硬背了下来。
如果春闱的时候,真遇到难题,想不到适合的宋明诗文,就只能自己摘抄句子组合出一篇了。
为此,他还在书房偷偷刷题,练了几篇,文章马马虎虎,文采一般,公正一般,就是中规中矩的,偶尔插几句后世的名句,倒也能出彩一下,问题是如何做到前后搭配上,不突兀。
苏宸写完这种作文,立即撕碎或烧掉,不能被人发现,否则,被谁偷偷拿走了,有点伤他的才子名声。
在这期间,周嘉敏和彭箐箐都是经常的访客,连永宁公主也出宫过一次,到访苏府,以替皇后送些宫内糕点为名,来见苏宸,顺便观赏江左第一才子的书房和日常用功,都觉得是一种享受。
如果发现苏宸桌上有新写的诗词和文章,顿时如获至宝一般,兴奋不得了,赶紧拿走,作为第一个发现者,跟身边人炫耀。
对此,苏宸也是哭笑不得,他就如同一个明星般,被人高度关注,要维护好自己的人设,不能崩塌。
这些女子看到苏宸用功,准备科举春闱,倒是没有过度打扰。
现在她们也都觉得,本届状元郎,肯定就是苏宸了。
“苏大哥,我可是买你中状元,下注了三千贯银子,永宁公主下了五千贯,都是我们这些年的零花积蓄,打算这次能够赚一些。”周嘉敏笑着说。
苏宸深吸一口气,问向身边的未婚妻:“菁菁,你下了多少呢?”
彭箐箐目光带着一丝坚定和决断,点头说道:“押注两万贯!我上次在润州赢的钱,加上我又给我爹借了一些,都压在你这次夺状元上了。”
“这么狠!”苏宸看着她,有点咋舌了。
这种信任、期待、崇拜,无形中,又增加了苏宸的压力。
.........
细雨绵绵的街道,人影绰绰,行人都匆匆赶路,大部分穿着蓑衣,也有富家子弟撑着伞,身边跟着丫鬟和小斯,漫步在街道上,要么是去听曲看戏,要么去酒楼吃酒。
金陵城商贾云集,歌舞升平,大多数人不会操什么国家事。
杨灵儿穿着藻绿色的霓裳裙,手里撑着油纸伞,腰间陪着一把短剑傍身,走在青石路上,在巷子内穿来走去,最后,进入了柳石巷。
抬头看了看某处庭院门前的记号,收了油纸伞,避过了滴水的屋檐,然后拍打门上的铁环。
片刻,房门开启,出现一位中年人,留着山羊胡,身穿青衫长袍,上下打量着杨灵儿一眼,问道:“姑娘从何处来?”
“金陵渡来。”
“来这里做什么?”
杨灵儿继续答道:“定了海货,想知道是否到货了。”
“预定了那些货?”
“北方的桐油,大食的香料,西域的翡翠。”
男子又问:“你拿什么买?”
“三千吴币!”杨灵儿平静说道。
那中年眼神一亮,拱手作揖,然后说道:“公主请进!”
原来二人对的是接头暗号。
杨灵儿微微点头,虽然只有十三岁,但这一年经历了许多事,变得心智成熟不少,特别是跟在苏宸身边接受了许多新思想,又跟着徐才女学史书,跟着白素素学经商事,对她的成长有很大促进作用。
而且胡伯带她出去历练了几个月,四处见识风俗,开拓了眼界,因此,杨灵儿已经不再是当初那个懵懂单纯的小丫头了。
她脸色未有多少表情,毕竟对这些人不了解,只是根据胡伯交给她的纸条,让她来到金陵城,要来到柳石巷的一处商坊,过来接头。
留着山羊胡的中年名为邵群,等杨灵儿进了门,便关闭大门,把她引入后宅一处房间。
这个房间,平静无奇,也非迎客厅,里面布置简单。
只见邵群启动了一个不显眼的机关,墙壁的书架,竟然缓缓移动,露出了一扇门。
“公主请!”
杨灵儿点头,走了进去。
先是一个向下的阶梯,然后有二十米长地下甬道,在甬道内的墙壁,镶嵌了灯架,上面点着蜡烛,能够看清楚甬道场景。
穿过甬道,是一扇屋门,邵群推开门,里面有三男一女在等候,见到邵群和杨灵儿进来,全部起身。
一个魁梧的大汉,身穿麻衣,骨骼粗大,颌下一部粗髯,根根粗如钢针,生得是浓眉阔口,右手掌有厚厚的茧子,是个用刀的高手,名为赵阔海。
一位中年身穿圆领皂衣,年约四旬,圆脸短须,身子微有发福,眼睛有神,是个领头人,名为卢俊升。
一个二十多岁的白衣青年,生得眉清目秀,唇薄眼细,名叫燕沛。
除三个男人外,还有一位三十多岁的女子,姿色尚可,只是单眼皮,颧骨略高,看着有点克夫相,名为吴春秀。
“这便是公主吗?”询问。
杨灵儿点头:“我就是杨灵儿,也是你们要等的人。”
邵群在旁点头示意,亲自作证,他已经验过了接头暗语。
“见过公主殿下!”四人恭敬行礼。
“不必多礼,你们都是江左堂的人?”
卢俊升回道:“嗯,我们几个负责江左堂在金陵城的活动,在下卢俊升,是江左堂设在金陵城的分舵主,其余三人为香主,赵阔海负责行动,燕沛负责刺探情报,吴春秀负责后勤,邵群是对外的联络人身份。”
杨灵儿目光扫过这几人,见他们也在打量着她。
“好,我们坐下聊吧。”
杨灵儿让自己保持冷静和淡定,言谈自如,这样才能让这些新手下,足够看重自己,觉得她有能够驾驭群豪的能力,如此,她才好领导众人。




唐时明月宋时关 第五百一十三章 驭下之道初体验
卢俊升等人,看着十三岁豆蔻年纪的杨灵儿,如此心智早熟,全都安安惊讶,感到一些意外。
五人坐好后,目光仍然看着杨灵儿,想听她接下来如何说。
杨灵儿声音如同黄鹂一般清脆,询问道:“我们的人手,在金陵城有多少?”
卢俊升说道:“大约三千人!”
“钱财储备达到了多少?”
吴春秀回答道:“几十万贯吧,多余的,会送往海外储存,留给我们支配的,最高额度不会超过五十万贯,除了钱贯之外,还有一些珠宝和田产、房契等,如果折算成银子,也能几十万两,不过,虽然唐国越来越弱,其实田产和房契已经在贬值了,未来说不定唐国都会被北方的大宋吞并。”
杨灵儿点头,又问道:“去年我跟着胡伯外出历练,发现洪州等地,也有江左堂的分舵,只是规模上,比金陵要弱很多,虽然渗透已经多年,但光凭这些力量,我们要推翻江南唐国,似乎也很难。”
燕沛感慨说道:“我们已经渗透了一些朝中官员和将领,不过,目前接触的层面还比较低,无法对李唐造成很大的重创,除非海外的兵马打回江南,再招兵买马,壮大队伍,才能够抗衡一下吧。
“不过,唐国的国力虽然在下降,却拥有十几支地方驻军,尤其是林仁肇将军的麾下,有水师十五万,加上禁军和其它地方的军队,至少四五十万人,对抗北宋或许有些弱势,但是,我们在海外的军队,只有三四万人,相差了十多倍,复辟吴国还是很遥远的。”
杨灵儿听到这些言论,并没有感到茫然,她在苏宸身边,常听他说起南北形势的评估和对比,偶尔问过一些问题,早就用心记住了。
比如,有一次杨灵儿试探问过苏宸,若是唐国这样苛捐杂税日益繁重,有一支力量不满唐国的管制,如何起义才能成功?
苏宸就曾分析说,等北宋大军压境,进攻南唐,削弱了唐国的军队,而唐国的君主无力应对,准备投降的时候,趁机起义自立,发动政变,接过唐国的权力棒,还是有可能的。
否则,唐国军政大权还在朝廷,冒然起义,成功率不过。
如果等唐国彻底投降,宋军统治南唐的时候,再起义的话,虽然道义上能够被地方百姓接受,但是,已经无力抗衡宋军了。
最好是在宋军没有打过长江防线,朝廷足够混乱的时候,趁机造反,打着不愿意做亡国奴的旗号,痛斥唐国政权腐败和无能,既可以取代唐国,又不至于玩火,放宋军全部接手南唐。
这个节点要选好!
杨灵儿很专注地记下,私下跟胡伯说过。当世胡伯思索半天,觉得苏宸的见解有道理,可以等宋军要覆灭南唐的时候,忽然起义,打着不归顺宋国、唐国的旗帜,推出吴国复辟,成功吸纳唐国遗老进入吴国新政权内,顺利过度。
但吕将军等人,更想在宋军覆灭唐国之前,先一步起兵,这样可以为吴国皇室复仇,要硬碰硬拿下唐国,重新开国立主,不想等到最后一刻。
杨灵儿尽量保持一种淡定,说道:“不急,我与吕将军等一起讨论过,先布局着,等到时机成熟,宋国大军压境,唐国千疮百孔时候,各地百姓都会方案这个朝廷,我们那时候,各地趁机起义,拥护杨吴,重新建立吴国,到时候,拉拢当地的新党和孙党,绝对有把握,推翻唐国朝廷。”
“新党和孙党,会加入我们吗?”卢俊升蹙眉询问,他觉得不大可能吧。
毕竟那些都是豪族阶层,读书儒生,他们现在都是唐国的臣子,哪怕吴军起义,建立新的政权,但毕竟刚起步,新党和孙党,岂会直接加入?
杨灵儿淡淡一笑,表情虽然还稚嫩,但是说话却依旧有理有据。
“这几十年的乱世,朝代更迭频繁,不论是读书人,还是臣子,对朝廷的归属感,只会随着形势变化而改变,以前是吴国的臣子,后来都归属了唐国,北方后周的臣子,也都变成了宋国的大臣,他们只跟随胜利者,懂得审时度势去站队,若是唐国无药可救,千疮百孔,再做出一些人神共愤的事,逼迫百姓不得不反,才能活下去,那么谁还会拥护皇室呢?”
这一番话,都是苏宸无意间说的,胡伯帮她总结过,此时,通过杨灵儿十三四岁的口中说出来,让这些眼界有限的香主们,目瞪口呆。
他们对杨灵儿的思辨能力,分析口才等,都很钦佩。
这才十三岁而已,竟然这般厉害了,的确符合运筹帷幄的领导者形象。
本来对拥护公主还有些茫然,现在却都变成了拥泵。
“听公主一些话,倒是让我等茅塞顿开,不止这些,是吕将军他们规划好的,还是公主自己想得?”卢俊升感到十分好奇。
杨灵儿犹豫一下,表情忽然变得有些笑意,微笑道:“实不相瞒,这是家兄,也就是我义兄苏宸分析的,他的名头,想必你们也听闻过,江左第一才子,我跟在他身边,的确教会了我许多学问,目前他深得朝廷信任,又是孙党的权贵新秀,用不了多久,他就能代表孙党了,等到了我们与朝廷对抗时候,我义兄自然会站在咱们这边,那时候,孙党也会支持我们!”
说完这些,杨灵儿心中发笑,关键时候,推出了义兄苏宸来扯大旗忽悠了。
这些江左堂的人,消息灵通,倒是都听说过江左苏郎的名头,对他的才能和学问,倒是深信不疑。
“若这些是江左苏郎分析的,那应该错不了,我们都信服。”燕沛就是苏宸武侠小说的书迷,对他很盲目信任。
“江左苏郎的话,倒是可以信!”卢俊升也点头了。
吴春秀微笑道:“难怪公主殿下如此聪明伶俐,远超过同龄人,与江左苏郎青梅竹马长大,跟在他身边十多年,肯定能学到不少本事和学问了。”
杨灵儿闻言,有些苦笑,如果自己说出江左苏郎,其实只在这一年表现妖孽,以前是真纨绔,估计都没人信吧。
当然,杨灵儿也觉得,那是义兄为了避开朝廷迫害,才故意装纨绔子弟,不显山不露水的,如今已经锋芒毕露,才冠京华了。




唐时明月宋时关 第五百一十四章 春闱来到
数日后,唐国终于迎来了春闱。
春初寒风吹过了南唐贡院,在门口,天刚蒙蒙亮,已经聚集了大量的读书人,他们带着干粮、水壶和草稿纸、笔墨等,在秦淮河边贡院外翘首等待。
秦淮河上, 有不少船舶,富家子弟或坐船、坐车过来,而寒门士子、太学生则是徒步过来。
苏宸是坐马车过来的,随行来的,还有彭箐箐、杨灵儿、周嘉敏三女,本来永宁公主也想过来凑热闹,但是, 因为身份敏感,倒是不好过来。
否则,万一事后走路风声,反而给苏宸添麻烦。会被一些眼红的人,说成公主来给苏宸送考题,到时候,反而有口难辩了。
“吱呀!”
贡院大门开启,门外早就翘首以盼的考生,直接鱼贯而入。
“快点快点!”
“别挤别挤,让一让!”
许多考生打算尽快找到自己的考场和座位,这样研磨备考,做好充分准备。
苏宸倒是没有心急,目光看了车厢内的三女,微笑道:“我进贡院考场了。”
“苏宸哥哥,你肯定能进考中。”
“宸哥,金榜题名!”
三女都给苏宸加油打气,说一些有彩头的话。
苏宸微微一笑,下了车, 望了一眼贡院的牌匾,心中还是有一点小紧张。
朝中党派之争愈演愈烈,几个派系的官员,都在盯着他,在等他这一次春闱,是否还能一鸣惊人,才冠惊华,写出旷世名篇。
在去年各州秋闱的时候,苏宸一首岳阳楼记已经名动江南,目前在宋国、越国、北汉、西北藩府、南汉、大理等国,都已经流传。
把苏宸的岳阳楼记,与庄子的逍遥游、诸葛亮的前出师表、司马迁的鸿门宴、王羲之的兰亭集序、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刘禹锡的陋室铭相提并论起来,称之为七大传世散文了。
江左苏郎的才名,已经不局限于江南,在天下各地诸侯国,都有了名气。
加上他的武侠小说,戏曲话本,长短词的流传,苏宸俨然已经成为这个时代,明星级才子了。
1...155156157158159...21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