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医学生实习手记上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金妙人
就在老师们既绝望又不肯放弃的时候,突然心电监护让蹦出来一个自主心跳,“滴”地一声,让在场所有老师长长地松了一口气,赵靖雯破涕为笑,跪在老师们面前,“谢谢老师!谢谢!万恩!太感谢了!”伏在地上叩谢不起。
我跟老师们把他送进icu,我原以为就这样,他在icu输输血,平稳以后做做手术就可以回家进行康复了,后来从老师口中得知,许尤然在进icu的第二天晚上还是走了。我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我已经结束那边医院的短暂实习了,在去重庆的绿皮火车上,看到陆老师给我发的消息:你那个儿科实习医生的男朋友,前两天还是走了。
因为什么?我问。
mods,老师回复道。(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就是多个器官衰竭了)
你好好安慰安慰她吧。老师说。
我没有她的联系方式,我回道。老师没再回我了。
我心里空空的,我一定不要喜欢上任何人,不然他走了我估计也会死,我受不了这种打击,想想都觉得承受不来这种沉重。
“老师,你说他能好吗?”出了icu的门,我跟在老师的屁股后面问道,“但愿吧……”陆老师说道。
回急诊之后,没一会儿就恢复供电了。
这就是命运吗?
第二天夜里上班,我没见到赵靖雯,今天也是我最后一天在这边上班,过了今天我这边医院的短暂实习就结束了。
“最后一天了,老师给你一点小建议,”陆老师坐在我旁边说道。
“洗耳恭听。”我乐意道。
“老师带过很多批学生,看着你们来了又去,有的时候其实不愿和你们有多牵连和瓜葛,免得你么们走的时候会难过。”陆老师说,总带教也坐在旁边默默地听,默默听点着头。
“出了这个医院,我就不再是你陆老师了,不管你以后对我什么样,老师都希望,不管你以后从事什么样的职业,我都希望你能一直保持学习,不要停止学习。”陆老师虽然是急诊的护士,但她也是建筑的二级建造师,她总鼓励我继续去学习外专业的知识,“不要把自己局限于专业之内,更要学一些专业之外的东西,你的眼界会更开阔。”
“我知道你仍旧是摇摆不定以后做什么,你性格比较无拘无束,不喜欢别人管着你,你应该知道什么适合你、什么是你自己想要的,我希望你能大胆地追求,说实话,你的胆子比一般女生要大很多。”陆老师耐心嘱咐着,总带教附和道,“是的是的,韩旭的胆子确实是大,刚来的时候,让她守在尸体旁边,她就敢守,一般小姑娘头几天受不了的。”
我赶忙否决道:“不不不,那不是我胆子大,只是我能忍而已,虽然有点怕,但是也能忍。”
“你还敢一个人去停尸房。”叶子老师反驳我道。
“哎……”我摆手,“我是不想去的,你们不是没人去嘛。”
你所做的事情,老师不会夸你,但是她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我想除了父母,也怕只有老师会担心你未来的发展,“你还年轻,一定不要在最需要奋斗的年纪放弃努力,想做什么就为之奋斗努力,不要担心你的付出没有结果什么的,你只管去努力,该来的都回来,但它不会无缘无故的来。”陆老师如是说。
我点点头,“嗯,老师,我知道了。”
晃晃悠悠快到下班的点了,我跟陆老师没事干就在大厅里溜达,等着接班的老师来,也等着120会不会来,快十一点了,大厅一般情况下没有人,来的人也都是看急诊的,前面有三四个人推着轮椅往急诊这边走。
很多人在医院就找不到路找不到位置,一定记得,如果情况紧急,抓到白大褂就问,(胸痛一定要直接说“医生,胸口疼”,胸痛如果是心源性的,心梗的情况比较多,我见过最年轻心梗患者是一名三十一岁的女性,相当年轻了,就心梗,可能是因为生活环境和条件越来越好,中国人清贫的日子已经过去,吃得太好运动太少,很多疾病都年轻化了)如果情况不紧急,只是你慢悠悠的找不到地方了,你要么抬头看路标,要么看墙上的路标,要么低头看地上贴的路标,跟着路标的箭头走,再不然就问志愿者,因为不是所有白大褂都24小时完全好脾气,你问路或许他口气不太好,但并不是针对你,只是因为科室的病人跟他吵架了、和同事口角了、责任相互推诿了、病人或家属发邪火了、科室之间不协调调度了、被领导批了、科研文章没写完、又要考试了、又要质量检查了、实习同学又添麻烦了、晚上又要值夜班了、工资只有一点点……
大家相互理解一下吧,你想,当你正在心烦急躁的时候,跑过来一个人,问你1+1等于几?你回答了之后,他还一脸不懂的看着你,恨不得让你把解题过程写出来,你会什么反应?
“怎么了?”陆老师迎上去问道。
这里还要提醒大家一下,一般医院的工作人员,问你的时候,会问“怎么了?”而不是“去哪儿?”警防千刀万剐的医托狗日的,只有他们关心你去哪里,而医护人员关心的是你“怎么了?”就医,一定要去正规的大医院,即使排队两小时,看病一分钟,都不要听信小诊所,小诊所,今天出事能连夜就卷铺盖走人,明天就消失不见,大医院可以吗?除非大地震,医院的几幢大楼整个地掉进地缝。
“找心内科。医生……”家属道,“哪儿不舒服?”老师问,坐在轮椅上的老人口齿不清道:“刚在家……晕倒……摔了一跤……”
老师一听:“跟我到抢救室来。”
(一定要留心老人家摔跤,老人家摔跤,大的方面,一方面可能是心脏问题,一方面可能是脑子的问题,脑卒中、一过性脑缺血都有可能,其他方面,容易骨折,年纪一大,骨质流失,很多老人都骨质疏松,一摔跤就粉碎性骨折)
我看家人有些些不情愿的神情,留心了一下。
“韩旭,吸氧,心电监护,拉个心电图。”陆老师吩咐道,我赶忙照做,老师按着对讲机呼叫罗医生,“罗医生,抢救室。”
我心电监护接上的时候,我都怀疑我是不是接错了,检查了一下,没错啊,机子坏了吗?
我回头望了一眼老师,老师会意,走过来问道,“怎么了?”我小声道,“老师你看这心率……”才二十几,能对吗?
老师检查了一下我接的心电,推来心电图机,纳闷,心电图拉出来,老人家的心室率只有三十来次,“打通道,韩旭。”老师说道。
我就是瞎掉,也看得出来这是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心跳这么慢人还能回答问题,生命真是太顽强了。
罗医生过来看了老人家的心电图,询问过之后,“心内科会诊,你这个得住院。”老人家摆手,不愿住院,家属插嘴道:“老人家不喜欢住院。”
房室传导阻滞不是你喜不喜欢住院,而是随时可能会死。
上一次我遇见的房室传导阻滞是严医生上班的时候,二度房室传导阻滞,严医生和陆老师两人陪同去ct室拍片子,你要知道,当你去做检查的时候,有医生还是老医生陪你一起的时候,这个时候他不是闲的,是怕你出去做检查就回不来了,跟着你,好随时抢救你。
严医生是我心中心内科的大神,虽然他现在在急诊,他以前是心内科的医生,老牛逼了。
你会说,哎呀,怎么会有那么巧的事情啊,我告诉你,真的有,而且不在少数,所以当有医生跟着的时候,家属就要上心了,这就无言地告诉你,情况严重了。医护人员不会直接告诉你,完了,要嗝屁了。不会告诉你的,顶多会告诉你情况严重,或者情况危急,因为,事关生死,皆是大事,太残忍的现实,直接说出来会更残忍,委婉地告诉你,或行动上暗示你,这样更好一些,因为谁都不想对方因为自己的一句话而悲痛欲绝,谁都不喜欢给谁去制造痛苦。
你想,你说一句话,把对方弄哭了,你心里能好受吗?
要听明白、看明白医护人员给你的暗示,上上心,说不好哪天就是诀别。
很多病人弥留之际见的最后的人,不是他们苦苦等待的子女,也不是飞奔在路上的亲属好友,是医院的人、120的人、110、119。
“老人家不愿意住院,你们就不住院吗?”罗医生反问道。
罗医生早就不想当医生了,早就想辞职了,因为太正直,看不惯许多人。
“那老人不喜欢住院,我们做子女的,不是得孝顺嘛,也不能逆着老人家的啊,”家属如此拒绝道。
罗医生就纳闷了:“你们病例上有去年八月份的一次门诊,当时就要求你们住院,你们拒绝了。”
“老人家能活到现在简直就是奇迹,房室传导阻滞——随时都有可能死人,必须住院!”罗医生有点不悦的语气。他经常被病人或者家属气到,他的口头禅“但凡我有个兄弟姐妹!我立马辞职!”可是他没有,父母觉得当医生挣钱又轻松,但没有考虑他喜不喜欢就要求他做。
“你要是孝顺,就住院,不然你们出门老人家就可能心脏停搏,必须住院,不存在让你们回去的。”罗医生甩下这句话,气鼓鼓地坐到抢救室的护士台里。
叶子老师对着我就嘲笑他,“你罗老师是经常看病看到生气,”又安慰道,“哎呀,你气个什么劲,心放宽一点。”拍拍他气鼓鼓的后背。
又来了:“但凡我有个兄弟姐妹!我立马辞职!”罗老师生气道。
“这一天到晚,我都在跟什么样的人胡搅蛮缠,真孝顺假孝顺?我看他们就是怕花钱,老人家舍不得住院花钱能理解,你看她几个小孩,简直……”“都什么态度?!”罗老师气得急躁,一把把口罩拉下来,忍着火,对着家属指道:“马上去办入院,进ccu。”
老人家舍不得住院,是怕花子女的钱,子女以老人家不愿住院为借口搪塞就过分了。
正常的父母对子女永远都是舍不得,舍不得吃、舍不得穿、舍不得你辛苦……
父母舍不得花你的钱,就像小时候,你吃到好吃的东西递过去给他们咬一口,他们只会咬上面的一点尖尖头。
中国人崇尚百事“孝”为先,“顺”则是孝,没问题,可有的时候,面对有些事情时,子女的霸道也是一种孝顺。
崇尚孝,但不要愚孝。
我喜欢罗老师这么个愤青,看不惯一切的样子,真特么帅,虽然人长得丑,不妨碍我对他由衷的喜爱。





医学生实习手记上 急性创伤的应对办法(1)
时间要说回三月中旬,又是一个急诊的夜晚。
急诊的夜是寂静的……
哦?是么?
这简直是妄想,想都不要想,越是入夜,越是危险。
危险,往往都是隐匿在一片平和之下,你以为晚上你睡了,其他人就都睡了吗?那急诊这么多病人都是从哪里来的?
我十分理解你们生病时,面对疾病,内心的慌张和恐惧,但是用不着一直揪着我问吧……我还有其他病人要顾及呢,“护士……”一个青年的男子背着一个虚弱的青年女子,从外面往急诊抢救室里慌忙无助地跑过来,我一看情形,我以为是晕厥或是其他急危重症,我立马把们引导进抢救室。
“放到这个平车上,你别急,你先去外面急诊窗口挂个号,挂完号立马进来。”我说道,监测出虚弱女子的基础生命体征后,心率78次/分,血氧饱和度98%,血压72/108mmhg,我低头仔细看看她,也没发现啥异常的,“姑娘,你哪里不舒服啊?”我对着她大声问道。
她难受地晃了晃头,“头疼……”,“除了头疼,还有什么其他不舒服的吗?”我又问,姑娘有气无力地说:“嗯……没力气,浑身没劲儿……”
罗医生进来巡视了一眼,对我说,“行了,等会她家属来了让他去交费,给她抽一个crp,然后是正常值的话,就把她放外面。”说完罗老师就急匆匆地赶回诊室里去了。
我还再纳闷,咋了这是,这就诊断结束了?我临床经验少,判断不好,既然罗老师让我这么做我就这么做呗,没过两分钟,罗老师又进来,过来开医嘱,瞅我血还没抽,“啧……”他嫌弃道,“怎么这么长时间抽个血还没抽好?”我不明所以地抬头望望他,没说话,我怕我问出口显得很露怯,“罗老师……她什么情况?”我抽好血,站在罗医生后面小声地问道。
他一面忙着用电脑开医嘱,一面嫌弃道:“啧……”“就是感冒发烧引起头疼乏力看不出来吗?crp在正常范围就把她放外面,别占一张床,这么多病人呢,开开药让她去二楼输液大厅吊水去。”
医务人员知道你的病情严不严重,但是病人和家属搞不清楚啊,那个男的回来之后,就是要揪着我白大褂的袖子,问我:“医生……我女朋友严不严重?”
以后这种严不严重的问题,大家就不要再问了,因为你这样问,谁能给你一个准确地答复?
你所谓严重的评定标准和医务人员眼里严重的评定标准不是一个系统!
我说只要不死,就是不严重,因为我们见过严重的病人太多了,你要和哪一个相比呢?
所以,下一次换一个方式问,你可以问,我家某某现在情况还好吗?这样更客观一点,医务人员会告诉你,他看到的,不是很好的体征或者指标。
说话间,农村120急急忙忙送来一个粪溺的男病人,“你别拽着我衣服,我还有病人要接,你看不到他的情况要比你们严重吗?”我甩开他揪着我胳膊袖子的手,“血已经送去化验了,等检查结果出来就行了。”不是我冷漠不关心她,是实在顾不上。
“韩旭,赶紧把呼吸机打开,气管插管的东西准备好,”陆老师站在台子后面指挥道,然后拿起对讲机,说道:“罗医生抢救室,罗医生抢救室插管。”语毕,陆老师大跨步走过来,三下两下,拉上隔帘,进来打通道。
粪溺,请各位自行想象一下有多臭、多恶心,这个粪溺的男子体型肥胖,个子也高,口唇颜色已经紫绀了,呼吸心跳也没有了,“22点32分,病人无自主呼吸和心跳。”陆老师一边跟我上心肺复苏按压机器,一边汇报病人情况给做抢救记录的老师。
罗老师猛地钻进帘子里,他的口罩没戴严实,闻到味道:“卧槽……”他吃惊,“靠!”他也只能硬着头皮戴上手套,准备气管插管,“同学过来帮我抬一下他的头。”
因为心肺复苏按压机一按一压,病人的头悬空一晃一晃的,罗医生不好插管调整方向,因为气管和食管一个在上一个在下,交叉路口没走好,气管插管不小心就会插到食管里面。
听到他喊我,我内心是爆炸式拒绝,但是身体还必须得非常听话,我蹲下去,捧着粪溺男子的头,实在是太臭了,“我靠……这怎么插?”罗医生极度嫌弃道,“他气道里面都是屎,”他在喉镜里面捣腾着插管,“声门裂都看不到……”
“罗老师……”我快坚持不住了,“你快点……”我要被恶心死了,“还有救吗?”我问。
罗老师抱怨道,“早就没救了,送来的时候就已经死掉了,路上就死了。”一听他这么说,我都不想再扶头了,“那为什么120还说病人生命体征微弱呢?”
“他们怕担责任呗。”罗医生无奈地讥讽道,“行了,就这样吧,我去跟家属谈话,人早就没有了,至少已经死了半个小时了。”罗老师把气管插管插进去,固定好,脱了手套,扔在黄色医疗垃圾桶里,从帘子里迅速钻出去,走了两步,像是突然想起来什么,掉头,掀开帘子:“那个女病人的crp出来了,正常,让她付钱拿药去二楼吧。”
他是甩手就走了,丢下这么一滩烂摊子,“常规五分钟一次盐酸肾上腺,”陆老师说着也想走,“老师,就丢我一个人在这儿?”我几乎就是急诊夜晚亡魂的守灵人,“对啊,你就在这里看着,一会儿家属进来。”
大部分家属进来,都是医生已经找他们谈过话,接受病人离世的事实了,进来之后就只会围在床边哭,也有少部分家属不死心、不愿意接受病人死亡的现实,通常会跟我纠缠不休……
“我也无能为力,医学没有奇迹,”我跟杨老师学的一套说辞,家属还是不死心,我最怕他们突然给我跪下,磕头,求求我救他,“医学真的没有奇迹,人死殡天,节哀顺变,你先起来吧……”
我很能理解他们失去至亲的悲痛,但我实在是没有什么办法能逆天改命,只求活着的人好好惜命,仔细着自己的性命,别不小心弄丢了。
说罢,我从隔帘里面退出来,站在隔帘外面,里面实在是太臭了,我刚退出来,那个男子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又凑到我旁边,小声喊我:“医生……”我扭头看看是谁,“哦,去拿卡交费,药房拿药,然后到二楼输液大厅去吧。”我迅速交代道。
“韩旭,打电话叫晚上打扫的阿姨一会儿过来把抢救室拖一下,”陆老师冒头吩咐我道,我站出来,看到抢救室靠门的平车上躺着一个断肢的男子,罗老师已经给他用止血带压迫止血,血已经止住了,开了两路通道在大量补液,他的血染了平车,淌了一地。
我抬表看了一下时间,五分钟已经到了,钻进去给粪溺的男子推了一针盐酸肾上腺,家属围着粪溺的男子哀嚎,我也顾不上安慰许多,便又钻出来,刚冒头钻出来,那个男的又揪住我的白大褂一角,不好意思地开口:“你刚刚说太快了,你叫我去干什么?”
我正准备转身去打电话,一个男子在朋友的搀扶下,一只脚,一蹦一跳地跳进抢救室,“怎么了?”我问,“脚扭到了……”他说着把那只脚抬起来给我看,“你坐外面坐一下,你去挂个号,”我对他朋友说道。
“那个……”那个男子从后面拽拽我衣服,“你刚刚叫我去干什么?我没听清……”
我扭头,罗医生从抢救室出来,“他怎么了?”罗老师问我,“扭到脚了。”我说,他指一下扭到脚的男子,“抬起来我看一眼。”他听话地抬起来,“拍完片子让他去后面住院部骨伤科去。”罗老师看了一眼,小声在我耳边嘱咐道。
“让一下,让一下,”120大叔推进来一个从养老院送来,用被子包裹着的老人,“什么情况,”我上前接病人,问道,“意识不清。”120大叔答道。
“韩旭……”叶子老师在一旁给一个酒精中毒的男的打通道,“先扎个纸测血糖看看。”
我明白叶子老师的意思,立马扎了一个血糖:“1.25毫摩尔每升,老师……”那个男的还站在我后面犹豫,“那个男同志,你赶紧把她抱走啊?!”罗老师怒道,男子愣头愣脑地一把把她女朋友从病床上抱起来。
罗医生从诊室带进来一个老人家,“心梗。”对我们交代道,扭头又去训斥那个男的,“叫你去输液!输液!你怎么还在这里?”
“能借一辆平车推着去拍片子吗?”抢救室门外那个扭着脚的男子探头进来,小心翼翼地问道,“不能!”罗医生跟吃了炸药一样暴躁地回复他,“你借走了,我们病人怎么办?”男子为难地看着罗医生,“让你朋友扶着你去!”罗老师骂道。
焦头烂额地几小时过去,急诊逐渐趋于短暂地平静,我终于有时间翻看今天急诊病人的检查报告和病例,我刚坐在电脑前没一会儿,坐在我旁边的陆老师开口问道,“你白大褂下面黄黄的是屎么?”我低头一看,何止是白大褂下面,袖子上也有……
“不是屎,难不成是蜂蜜么?”我苦笑。
“明天再换吧,我没带换洗的白大褂。”我继续看病例,刚扭到脚的男的x光片子也出来了,没什么大问题就是软组织损伤。
大家对扭伤、韧带损伤等等,一切没有伤到骨头,但是又疼的软组织损伤,弄不清楚冷热敷到底谁先谁后。
这里给大家正确的版本:扭伤等软组织损伤发生的48小时之内,只能冷敷(或者是冰敷),以防止损伤扩大,48小时之后进行热敷,以促进损伤恢复。
给大家解释一下,为什么48小时之内只能冰敷或者冷敷,因为当你损伤刚发生之后,损伤部位的毛细血管是被破坏、撕裂,会出血的,如果热敷,就会促进出血量,所以冷敷,一方面止血,一方面控制炎症范围的扩大,但是48小时之后,就不要再冷敷了,因为损伤部位已经进入了修复阶段,应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恢复,所以要热敷。
再普及意外流血,怎么止血的方法:最简单的就是加压止血,大家掌握这一个方法,基本上就能够应付日常突发的几乎所有的意外流血状况了。
先说加压的部位,是高于出血点一个关节的动静脉处,譬如说,指尖出血,加压的部位就是高于指尖一个指关节的两侧。
加压力度的大小,就是不继续出血的力度就可以了,不用死死地按住,肢体血液完全不流通超过4个小时就有可能要截肢,但是对于腿、胳膊这些肉比较厚的地方,想要伤口不继续流血,按压的力度其实需要很大力,因为血管藏在皮肉里面比较深,不像手指的血管浅表。
加压的方式,如果身边没有任何工具,那我告诉你,只能用手,两只手用力的握住高出血点一个关节血管循行的地方,力气要大,等到找来工具。
工具,最基本得有两样东西:布条、以及和笔一样的东西,理想状态这些工具都是要无菌的最好,但是突发情况,不在医院,很难做到。
怎么去加压呢?一定不要直接加压,先用布缠绕几圈要加压止血的部位,这样是为了受力均匀,紧接着再将布条缠到肢体上去,系一个,一个耳朵的活结,再把笔一样的小棍状物插进缠绕几圈的布条里,往外提,提起来后,拧圈,这样就慢慢随着你拧圈圈,布条就开始慢慢勒着肢体,达到加压的目的,出血点不再出血的时候,把笔套进结活结的耳朵里面,再拉紧活结固定好笔与布条另一端打结固定。
1...1213141516...3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