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实习手记上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金妙人
痘痘该不该挤?能不能挤?
痘痘能不能挤是要看情况的,有的痘子能挤,有的则不能,具体而言,什么痘子能挤,什么痘子不能挤呢?
我直接说一下不能挤的痘痘:一个是长在“危险三角区”的痘痘是不可以挤的,因为当我们挤破了痘子,其实脸上的皮肤也是被挤破了的,上初中的时候,我们生物上都学过,人体的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就是皮肤和黏膜,皮肤和黏膜阻挡外界的细菌和病毒进入我们的身体内部,所以脸上的皮肤烂掉了,就给细菌和病毒开了一个大门,敞着大门让它们进入我们的身体里。
“危险三角区域”的范围是鼻根至两侧口角,正好是一个三角形的样子。
“危险三角区域”的血液供应比较特殊,正因为它特殊,它才被称之为“危险三角区域”。
脸上有很多条血管,其中有一条静脉,叫面静脉,它有点特别,其他静脉都有静脉瓣,静脉瓣是防止血液逆流的,而面静脉它从口角这个水平线以上的部分,都没有静脉瓣,也就是说血液在这一段路里面可以逆流,也可以顺流,想去哪儿就去哪儿。
一旦细菌或者病毒从破溃的皮肤进入到面静脉里面,细菌和病毒就随着血液到处游走,形成的感染很可能就沿着面静脉走到内眦静脉,再走到眼上静脉,然后到达颅内的海绵窦,导致颅内感染。
所以挤痘痘,挤出问题的人,其实就是颅内感染了。
第二类不能挤的痘痘,就是发红的痘子,其实发红的痘子,红就是发炎了,已经发炎的地方你再用手挤那不就是再加重发炎的情况嘛,也就是说,痘子变成了毛囊炎。
其次,我再来说一下,大家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挤完了痘痘,会不会留疤?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痘印”。
很多护肤品或者药妆,都打着“去痘印、淡化痘印”的口号,我只能简单地总结道:该有的印子去不掉,即便是什么都不涂擦,时间一长,也会随着皮肤上皮细胞的新陈代谢淡化或者消失,不该留下的印子,过五六天就会淡化消失。
其实说得专业一点,大家可能更容易理解一点:
一个小痘子,萌芽在我们的毛囊里面,它因为你皮脂分泌得太过于旺盛,或者你洗脸没洗干净,它越长越大,变成了白头粉刺,白头粉刺基本上看不到毛囊口,再长长,毛囊口被过多的皮脂撑开了,这时候毛囊口就能看得见了,粉刺它想破溃,最新的研究是这样说的,黑头粉刺的黑色,并不是被氧化的结果,而是有的白头粉刺长着长着就会变黑,黑色物质是毛囊里面本来就有的东西,这个时候毛囊口已经能看得很清楚了。
白头粉刺→黑头粉刺
这两种痘子,只要不是长在“危险三角区”里面,都可以用暗疮针挑掉,或者用你的痒痒得不行的贱手给挤掉。
挤痘子的具体步骤我给大家规范一下,按照我的步骤来,大家挤痘子不留疤:
第一步,把脸洗干净,用洗面奶之类的表面活性剂,把脸洗干净;
第二步,消毒痘子,以及痘子周围的一小块皮肤;
第三步,消毒粉刺针或者暗疮针,用手挤痘子的朋友就把手消毒一下,消毒液就是药房里面都有卖的70%或者75%的酒精(酒精也叫乙醇);
第四步,挤痘子,用手挤的,就愉快的挤掉,用粉刺针的同学,一定要注意,粉刺针一定要消毒浸泡半小时,进针不用太深,戳破就行了,进针的角度要垂直于你痘子的那块皮肤;
第五步,把痘子挤干净,再次消毒,然后涂上消炎药膏(红霉素、金霉素、百多邦都可以)。
黑头粉刺继续生长,会变成丘疹,红色的中间有一个黑头粉刺的痘子,这个时候,红的就是发炎了,不能用粉刺针戳了,白头粉刺和黑头粉刺都是按上去不疼的,从变成丘疹开始按上去是会疼的了,因为有炎症了,这时候就不要急着挤掉了,痘子发红就不能挤了,要以消炎退红为主,洗干净脸之后,涂上爽肤水(后文告诉大家容易长痘子该买什么样的护肤水),然后再涂消炎的药膏,红霉素、金霉素、百多邦都可以。
白头粉刺→黑头粉刺→丘疹
进一步发展,丘疹再长啊长,变成了一个红色的痘子中央有一个白的或者淡黄色的脓包,破溃之后会流出黏稠的脓液,因为感染了呗,这个时候痘子也是按上去很疼的,但是即便是发展成脓包了,也还是不会留疤的,还是那句话,痘子红了就不能挤了,可以用粉刺针,斜刺几针,用干棉球或者棉签挤掉脓液,再涂消炎药膏等它退红。
白头粉刺→黑头粉刺→丘疹→脓包→囊肿
脓包越长越大,里面的脓越积越多,变成了黄豆大小的痘子就叫囊肿了,这个时候光等它退红可能就不行了,等它长成熟了(没成熟的囊肿按上去是硬的,成熟了就会软),要放脓水:洗脸,消毒,用粉刺针从痘子的下方,斜着刺几针,再用干棉球或棉签,把脓水挤出来出来,再次消毒,最后涂消炎药膏(0.5%甲硝唑软膏)。
发展到囊肿的阶段,就会留痘印了。
粉刺针戳痘痘,应该戳白的或者淡黄色的脓包部分,而不是红色的部分。
白头粉刺→黑头粉刺→丘疹→脓包→囊肿→结节
囊肿继续发展,会变成结节,就是炎症向皮肤的深处扩散,结节按上去又硬又疼,一般都是紫红的,不是红腾腾的颜色了,有点发暗的红,表示炎症已经扩散到皮肤深处了,这个男性比较多见,发展到这一步也是会留疤的。
白头粉刺(不留疤)→黑头粉刺(不留疤)→丘疹(不留疤)→脓包(不留疤,可能会有痘印)→囊肿(会留疤)→结节(肯定会留疤)
留疤的痘子,专业名词叫“损容性皮肤病”,痘印会自己消失的,时间问题,皮肤新陈代谢快的人,七天左右痘印就会淡化消失,慢的人半个月一个月也就没了,但是疤痕不会消失,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痘坑”,痘坑是涂什么药膏、护肤品、药妆都不会消失不见的,别被骗了。
其实痘子留下的疤痕也分三种,痘坑只是其中的一种,而且痘坑是终身都不会消失的,另外两种,一种是比较平整,且会随着时间越来越平整的浅表疤痕,形状有线条状的,也有小环状的,另外一种和痘坑相反,它是凸出来的疤痕,跟痦子似的,但是表面比痦子光滑也没有毛囊开口。
平时我们想预防长痘子,该怎么选择护肤品呢?
给大家简单梳理几个能够祛痘的护肤成分:
植物类的有茶树、月桂树、金盏花、百合、紫草、薄荷等,护肤水里面含有以上植物精华的一种就可以了,譬如说金盏花爽肤水、茶树爽肤水就可以了。
胶质溶解剥离剂成分:硫磺、水杨酸、间苯二酚等,但是这几种,不能长时间用,会把脸部皮肤用得很脆弱,硫磺皂可以洗脸,还杀螨虫,不要因为它太便宜就看不起它,适合你的才是最好的,但是去角质的东西不要经常用,会把皮肤角质层变薄。
维生素b6有抑制皮脂腺分泌的功能,可以补充一点vb6。
中草药类有黄柏、甘菊、小连翘等【这个中草药要去中医院,有内服的药,也有外用的洗剂,要医生开医嘱,经常反复长痘子,经久不愈的同学,最好是去中医院开几副中药喝,去去内火毒蕴。】
还得多唠叨几句,长痘子那几天就不要化妆了,还有,脂肪类(奶油、巧克力、坚果、肥肉)、糖类甜食(蛋糕、甜点、奶茶)、干酪(芝士、炼乳)诸如此类的油腻的食物能戒掉就戒掉,尤其是奶茶。
保持大便通畅,从中医五行上来说,皮肤和大肠相表里,皮肤情况不好,大肠也有责任,大便一定要通畅,通便:运动+喝水+吃水果蔬菜,这样都不行的话,买一小罐子番泻叶,当茶叶泡泡喝,效果很猛烈,小心使用。
老邹换药回来之后,“你不是便秘吗?23床他也便秘,开了几包番泻叶,你要几片泡泡?”我问她。
“管用么?”她将信将疑。
“我觉得应该是管用的,原产地越南呢。”
然后老邹一上午拉了五次,“再拉我就要脱水了……”
“谁让你放那么多的?”我晃晃她茶杯,里面至少放了有十来片番泻叶的碎叶子,“放两三片喝喝就好了,你真的是……”
“急功近利,过犹不及啊……”
医学生实习手记上 人间苦水小甜饼
午饭的时候,老邹还蹲在厕所里拉,“再这样下去,你拉到下午肯定得脱水了,要不我去给你找老师开两包蒙脱石散止止泻吧?”我隔着厕所门往里问道。
“不要,别这样大哥,我占用厕所这么长时间已经很不好意思了,再去麻烦老师们实在是……”老邹在里面瓮声瓮气地说。
好吧,好意也不要强加于人。
“那行,你需要的话再呼我,我先出去了。”吃完饭,同学们就得到病房里待着,处理一些病人日常的琐碎之事,老师们就休息去了,这虽然不是明文规定出来的事情,但也是约定俗成,实习生通常都是一个体制里面的最底层。
我刚从休息室吃饱了饭,腆着肚子出来,一个患者的家属神色慌张地端着一个蓝绿色塑料盆,在护士站来回地徘徊,焦急地观望,见我从休息室里出来,赶忙端着他手里的塑料盆朝我快步走来,“医生!医生!”他急促地喊叫我,我悄悄抹掉嘴上的油,转过身,故作淡定:“怎么了?”
“你快看看,我老婆她吐了,”说着他把手里的塑料盆端到我的面前,再近一点就够我洗脸了,盆一凑近我的脸,一股酸腐味便钻进我的鼻子里,像坏掉的酸奶,“行行行了,放下去。”还往我脸上怼,再怼都快把我怼吐了。
“什么时候下手术的?”我问。
“十一点多,”家属跟在我身后,“现在是几点?”我严厉地问他,因为这些手术的注意事项,在病人上手术台之前的几天里面,医生护士都会给病人以及病人家属做健康教育,说的时候不好好听,后来出问题又来问!就像是以前在课堂上老师总说,上课的时候不好好听,课下又来问,给我们增加额外的工作量!
家属看了一下手机上的时间,“十二点十五。”
“给她吃东西了吗?”
家属斩钉截铁地说:“没!”
“喝东西了没?”
“喝了一点水,小半杯这样子,她说口渴。”上手术之前都跟她们说得很明白,下手术四个小时之内不能吃不能喝,吸入性的麻醉药可能会造成咽干、痰多、干呕,说的时候不听不听,不让干的事情非要做,我真的是想打人……
“都跟你们讲四个小时不吃不喝,说的时候认真听了吗?”我反问他。
他楞了一下,“好像没听到这个,我就记得不能吃东西,不知道还不能喝水……”听他做所谓地解释,我都懒得听,又不提前没跟你说过。
我转身要进办公室拿书看,打发打发中午的时间,“你不跟我去看一下吗?”家属反问我道。
我转脸,本想责骂他两句,可看见他一脸无辜又无奈的样子,眼里尽是无助和恳求,我便心软了,其实我是懒得跑一趟,“行吧行吧,”我妥协道,可还是忍不住想埋怨他两句,“给你们做健康教育的时候,说得那么清楚,不好好听,发给你们的术前宣教手册纸估计也没看吧?”
男子三十出头,憨憨地听着我训他,“看了,看了,但是不知道这么严重的,我以为……”还没等他说完,“你以为?你以为什么?照你以为的还要医生护士干什么?”我不耐烦地驳斥道,“什么都是你以为,跟你说的不听,全都按照你以为的吧。”
“我错了,我错了。”男子见我有些恼火的样子,立马妥协承认错误,见罢,我也就没再说些什么话继续数落他了。
女子心电监护一切正常,除了刚刚吐了一次,其他没有什么异常,“头晕头痛吗?”我问,女子无力地摇摇头,没有气力地哑声说道:“就是有点恶心想吐。”我点点头,“好好休息吧。”
“再吐的话,再过来跟我们说,现在不能吃也不能喝,记住了!”说罢,我便转身走了,恶心呕吐是麻醉药物的胃肠道反应,这因人而异的,也是无法避免的,不是说麻醉医生技术不行,而是有的人对麻醉药就有胃肠道反应,有的人就是没有,跟麻醉师一点关系都没有。
前一段时间,我一个亲戚打电话跟我抱怨被医院坑了,我问怎么回事?
他跟我说,他骑电瓶车,摔跤了,把锁骨摔断了,然后被送到省立医院,医院要求他手术治疗。
对啊,这个锁骨断掉了,必须手术内固定复位啊,我说。
他一听,立马义愤填膺道,我知道是得手术治疗,但是他做完手术之后,告诉我,一年左右还得手术,把放进去的东西再拿出来!这不就是在坑我做两次手术吗?!
我听了之后都无语了,这叫坑钱?这就是治疗流程啊,你不管去哪家医院,都是这个治疗过程……
医院没坑你钱,就是这个治疗过程,钢钉钢板放进去,不拿出来吗?我反问他。
不可以吗?为什么还要拿出来?(那你非要这么以为,我能说什么?就是必须拿出来的啊,你吃饭还不忘拉出来,钢钉钢板放进去就不拿出来了?)
医疗手段跟材料还没有先进到那种程度,不是身体本身长出来的东西,放进去,过一段时间都是要拿出来的,包括人工的任何关节,都是有使用寿命的,不是非让你遭罪来医院花钱,怎么说呢?
这就是科学,虽然费钱。
就我一个人坐在办公室里面,闲着无聊看看书,再翻翻病人的检查报告,顺带帮病人看看大小便,回答回答他们的问题。
有些人总认为医院里面的医生护士态度不好,说话很呛人,因为你所看见的忙碌来忙碌去的医生护士,他们没有义务去管理他们责任之外的病人的事情,譬如说,高一25班的班主任有义务去管高一17班的同学吗?
一个医生护士有他管理的床位病人,一个医护人员顶多管十来个病人,你不在他的管辖范围,你过去让他帮你,他帮了,是情分,不帮,是本分。
17班的同学,跑去找25班的班主任,说自己学习上的问题,你说,25班的班主任要是让他滚去问自己班主任,你会说这个25班班主任老师人品不行吗?
各行各业都是这样,不是人家职责范围内的事情,人家帮你了,是对你的情分,不帮你,是人家的工作本分,不要道德绑架,讲道理的时候,不要捎带道德。
其实在医院里面,几乎各个岗位的医务人员,每天的工作里基本上都有十分之三的时间是花在解答和自己工作无关的病人的询问上,十分之一的时间要花在被问路上,十分之一要花在被询问自己专业之外的问题上,譬如说,问药师能不能看懂你的片子,我说实话,药师基本上都不学内外妇儿,也没学过影像,你不能说他学得不扎实,术业有专攻,不是回答不上来你的问题就是庸医,是压根不在他专业范围。
坐在办公室里面,窗外是烈日骄阳,碧绿碧绿的树叶子,瓦蓝的天,树不摇无风,静谧的夏日午后,安静得像宫崎骏的动画,午乏袭来,我坐在靠背椅子上昏昏欲睡,被办公室的一串电话铃打醒,“急诊120(这个是自报家门),等下送一个双下肢骨折的女病人,三十六岁,失血量在500ml左右,叫王奥铃,”哒哒哒一段话,我就记住了一个双下肢骨折,失血量500,“骨伤科?”因为我拿起电话一直没说话,“哦对,我这边是骨伤科。”我愣了一下,赶快回话道。
“你是实习同学?”那边问道。
“嗯是的。”我说,“你上级呢?”他那边急躁地问道,“老师们在休息,”我说,“叫老师出来交接病人,病人马上就到。”说罢他便挂了电话。
这个马上也太快了,我刚放下电话,那边病人已经被120推进病房里,在大厅等着,“等下,我马上就去喊老师过来……”我急忙从办公室冒出头,匆匆跑进休息室,“老师,120送病人进来了,双下肢骨折,失血500。”我转述道。
“血止住了吗?”黄老师放下手里的西瓜,擦擦嘴,起身跟我走。
我连病人情况都没看,“我不知道,我还没看……”我心虚道,黄老师听后也没说什么,大厅里,双下肢骨折的女子面色煞白表情痛苦,旁边站着一个男子,可能是家属,但是看上去家属表情淡定,也没有那么关心她,老师在忙着跟120交接病人病情,那个“家属”远远地站在一边,也不过来过问情况,好像还想走的样子。
“家属呢?”黄老师抬头看向那个男子,“过来签一下字。”
男子没意识到我们在叫他,“那个男同志……?”他这才反应过来,“嗯?……”他转头,赶忙走过来,“我不认识她,”他说,“?”难不成是肇事者?“那你跟她什么关系?”黄老师问,“什么关系都没有,我就是路过……”男子懵瞪瞪地解释,“我也不认识她。”
男子这番解释,我跟黄老师都没话说,“我觉得,她应该需要帮助,我就跟着120来了,”实在是在生活里见过太多居心叵测的人,不求回报的好人似乎有格格不入的违和感,“你就是觉得她应该需要帮助,你就跟过来了?”
男子点头:“对的,因为我看她出事的时候,身边也没有人,她这个样子能做什么呢?我路过看到之后,我觉得我跟过来吧,可能,能帮到她。”
男子虽然是做了好人好事,但是莫名地有一种无所适从的感觉围绕在他身上,他也不求表扬,也不求什么,觉得她到医院了,应该就是安全的了,“那个,我能走了吗?”“她应该没事吧?……”
下肢的骨折的地方已经止血了,“你能联系到你的家人吗?”黄老师拍拍她,“我刚才在车上已经帮她打过电话了,在路上。”男子说。
“因为我有一个亲戚,也是车祸,出血,然后失血过多走了,我想当时要是有人陪在他身边,他可能……”男子并不想把事情解释得很清楚,概括地说了一下。
然后我就去血库帮女子领血,回来之后,男子就已经离开了。
如果有人问我,人生是什么味道的?
我会不假思索地告诉他事实:人生是苦的。
但有些人,是甜的。
因为人生是苦的,所以我想给你一点甜,经历过苦的人,知道什么是甜,人人都是泡在生活的苦水里,但是我希望你能做个人间苦水小甜饼。
医学生实习手记上 闲谈二三事【一】
骨伤科在住院部二号楼的楼顶,一般情况下,处于楼顶的科室和处于一楼的科室都稍微特殊一点,因为骨伤科放在楼顶,利于特殊情况发生时,直升机转运骨伤的病人直接从楼顶放下来就到病房了,减少搬运途中二次伤害发生的可能性,一楼二楼一般都是急诊,方便接收车辆转运过来的病人,还有比较特殊的肿瘤科也有可能放在顶楼,我也不知道什么原因。
我记得以前上课的时候,老师说过一个病例,老爷子被查出来患了癌症晚期,家人想对老爷子隐瞒他自己的病情,但是他所就诊的医院就是某市的肿瘤专科医院,一进门就是肿瘤科、病房的枕头、被子上面印的字也是肿瘤,病号服上面印的字也是“肿瘤”二字,呃……
要极力地解释一下医院相关的字面问题,专科医院不是专科生的意思,普通外科相对的也不是高级外科,普外就是普外,相对的是心胸外科、血管外科这样较为细分下来的科室,专科医生、专科护士,也不是说专科生的意思,而是他对医学某方面的研究已经到达专攻具体某个科室的程度,也就是所谓的某个领域的专家。
有的医院还有一个科室叫做变态科,不是专治变态的意思,这个科室的全称叫做“变态反应科”,不是大家印象里面脱裤子的变态,而是治疗过敏反应相关的疾病,过敏反应专业名词是变态反应,譬如说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紫癜等等过敏引起的疾病。
说到这里,还想给大家普及一个概念,也是现在比较火热的一个关键词——养生,但是很荒唐的是,我在网络上、综艺节目上看到一些很危险的“所谓的”养生方式,前一段时间,我看到一个所谓“养生”的办法,就是在你的胳膊上把你的血液抽出来,经过一个过滤净化的机器,将血液所谓的废物和毒物过滤掉,原本暗红色的经过机器的过滤变成了鲜红的血液,然后再把这个血液输进你的身体里,这样的养生方式简直太冒风险了!
其实上面的这个骚操作,就是医院里面的血液透析治疗,什么样的病人才需要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晚期的病人、腹膜透析治疗失败的病人、急性中毒的病人等等,你特么一个正常人,搞什么血液透析?你在医院做血透,有血透的专科医生护士给你做,你在外面做血透?你能保证给你做血透的工作人员是血透专科的吗?
再者,看似非常奏效的养生效果,其实是在忽悠人,因为静脉里血就特么是暗红色的,人体有两套血液循环,一套肺循环、一套体循环,体循环结束的血液往肺循环里跑,肺循环就像是血液的加气站,暗红的血液是因为所含的氧气较少,在肺循环里加了氧气,就会变成鲜红色的,鲜红的血液从肺循环出来进入体循环,体循环绕身体一周回去氧气消耗完了,又变成暗红色,再进入肺循环里加氧,如此周而复始。
血液透析的机器就是模拟人体的代谢机制,过滤掉血液里面的废物,为了养生有没有必要去做类似血透一样的养生套餐?
我只能告诉你,这样的养生套餐,价格很昂贵,意义很空洞,风险有:空气栓塞(致死风险很大)、药物过量(有可能致死)、血液传染性疾病(因为机器里面流淌过很多人的血,你知道人家的血干不干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