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1981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步枪
男子却没搭理张卫伟,而是继续对李路说,“我是军区后勤部的,方部长的警卫参谋,我叫刘斌,首长请你去一趟。”
原来是军区首长方鹤成的人。
李路站起来,笑道,“你怎么就认定我是李路?”
刘斌说,“您的气势很像抗美援朝时期走出来的老战士张老。”
“呵呵。”
笑着,李路和张卫伟跟着刘斌下飞机,自然的把行李带上。李路甚至看到,不知道什么时候,空姐已经把货舱里的行李取出来了,两名战士搬上了212吉普车。李路他们的行李可不少,一大堆呢。
上了另一辆212吉普车,跟着刘斌过来的那名年轻人开车,两台车一溜烟的就开了出去。这个时候李路才发现,吉普车是直接开到了飞机下面来的。
方鹤成召见?
李路心里纳闷得很,不知道是因为是什么事情。
他心里有一丝不太好的预感,却又说不上来是什么,这让他很忐忑。
这个年代的军区首长,那基本都是战争年代走过来的将领,很多人都是战功赫赫的。另一个现象就是,许多岗位都是高职低配,因为战功赫赫的人实在是太多了。
方鹤成就是正兵团职,和军区副司令员一个级别。对应的是大区副职,级别那是相当的高。而且,方鹤成还没满六十岁,妥妥的未来大区一把的备选。
三十年后,他现在这个岗位,大多是少将正军级或者副军级干部,去到部长才是正军级。可见这个年代的部队,很多岗位上的领导,职务级别都是相对要高许多的。
两台吉普车没开多久,就拐入了一条水泥路,能够清楚地看到前面就是部队营区。原来,方鹤成是在惠州场站这里视察工作。空军惠州场站实际上就是惠州机场,这里一直是军用机场,这年头也只有联航的飞机能在这里降落。
不多时,就到了机关楼前面。
刘斌下车,说道,“李路同志,请你跟我来。”
他随即看向张卫伟,说,“张卫伟同志,请你先到招待所休息。”
显然是不由你说话的,开车的年轻干部继续把张卫伟和行李送去招待所。刘斌引着李路走进机关楼。
熟悉的营区,入目之处都是熟悉的场面。楼梯拐角那里的军容镜前面,李路站定,整理了一下着装,这才跟着刘斌继续往走。
来到三楼的一间办公室里,刘斌对李路说,“李路同志,请稍等。”
他敲门进去报告。
不多时,里面传来“首长,我们先去准备”之类的话,随即就看到好几位四五十岁的干部一边往外走一边戴帽子。看见李路站在一边,都好奇地打量了几眼,但是没多问,脚步匆匆的就走了。很显然,这些是空军歼击机师以及场站的领导。
刘斌走出来,说,“李路同志,首长请你进去。”
李路再一次整理了一下着装,举步走进去,看见方鹤成坐在办工作后面翻看着文件,往前走了三步,立正敬礼,“报告首长!陆港预备役师光明厂坦克营营长李路奉命前来报到!”
他的职务太多,面对方鹤成,最合适的就是这个,只有这个才是稍显正式的部队职务。
身后,刘斌从外面带上门,就在门口那里站起了岗。
说起来,李路只见过方鹤成一次。那还是亚洲虎坦克定型之前,方鹤成到光明厂视察,恰好是新厂长王嘉庆上任的那几天,交谈的时间不长,但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方鹤成看过来,笑着说道,“小李啊,你可是红星防务公司的总经理,也是新光明厂公安保卫处的处长,听说你们公安保卫处还是国防科工委保卫总局以及中调部在陆港地区的机动力量。你还自己搞了两个企业,红星厂和奋远公司。说实话,你是让我很吃惊的。但是不知道你还是陆港预备役师坦克营的营长。”
李路连忙解释道,“首长,我这个营长没算进部队的编制内,虽然级别没什么区别,但是我的工资津贴,是新光明厂发的,实际上坦克营就是新光明厂民兵营里的坦克连。”
摆了摆手,方鹤成笑道,“不要去扣那些细节。来,你坐下说话。”
李路没有犹豫,立马在办公桌前的椅子上坐下。在部队,那就是令行禁止,让你做什么就做什么,来不得任何一丝犹豫。这种令行禁止的作风尤其在西南边疆还在打仗的今天,更加的明显。
一场战争,打出来的必将是一支更加有战斗力的军队。
“首长,您直接把我拦截下来,一定是有很重要的事情,请首长放心,我一定全力以赴!”李路首先表态。
方鹤成呵呵笑着,“你还没问什么事情就表态,到时候可不要肉疼。”
李路坚决地说道,“坚决不会!”
“好。”方鹤成坐直了身体,严肃地说道,“李路同志,你买了八套五轴联动数控机床系统。你知道这些设备很重要,对国防工业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我们一直在寻求购买,但始终没能找到渠道。我希望你能把这些设备交给国家。”
一直忐忑不安的那颗心终于掉了下来,李路重重呼出一口气,真的是为五轴联动数控机床来的。
奋斗1981 第355章 等价交换
获得五轴联动数控机床意味着什么,打过仗又搞过技术的方鹤成非常清楚,李路同样非常清楚。
那是真正的国之利器,正如李路冒着巨大风险也要把这些设备尽可能多的买回来,就是因为他非常的清楚一点——错过了这次机会,华夏将再没有任何可能获得国外此类设备。
李路没想过部队会伸手跟他要这玩意儿吗,当然的不会没有想过,甚至如何应对,他也都有了全盘的计划。
只是,他没有想到这么快,消息就传到了部队这边,直接到了方鹤成这个级别的领导这里。
方鹤成又如何不震惊呢,他太震惊不过了。他很难想象,几个月前还是个“有潜力的小伙子”的李路,居然搞到了五轴联动数控机床,而且一搞就是八套!这意味着,在关键制造领域,华夏能够在一夜之间达到先进国家的水准。
尤其明显的是潜艇使用的桨叶,曲面加工非常复杂,非五轴联动数控机床不行。有了五轴联动数控机床,最直接的效果就是,潜艇的噪音能够得到大幅的降低,隐蔽性能的提升是跃进式的。
华夏海军历来重视潜艇部队建设,除了国防战略的影响外,造船业的技术水平限制是根本原因。华夏海军的033系列潜艇是从苏联当年援助过来的潜艇技术发展而来的,当时就达到了射界先进水平。但是随着时间的退役,老旧的潜艇被美国一些海军军官称之为“一出港太平洋对岸就能听见声音的破旧东西”。
五轴联动数控机床的用处绝对的广泛的,并不仅仅局限于桨叶加工。
今天,方鹤成对李路的客气,其原因是非常明显了。
一切的前提是获得五轴联动数控机床。
李路沉声问道,“首长,部队的外汇比较紧缺,我先转让两套吧,按照成本价来执行。我个人是非常愿意为国防工业的建设出一份力的。”
方鹤成一下子有些不知道怎么往下说了。
想了想,他干脆坦白,“小李,我就直说了吧,部队没钱,不但没外汇,华夏币也没有。”
李路看着方鹤成,表情有些复杂。
方鹤成的心情是很复杂的,那些毕竟是人家真金白银买回来的,不给钱,光靠爱国精神,他自己都觉得不靠谱。
“小李,提一提其他条件。”方鹤成叹了口气,说,“部队要全力支持经济建设,况且西南边境还在打仗,部队的开支很大。你是从战场上下来的战斗英雄,很清楚部队的情况。”
李路沉声说道,“首长,我知道。我完全可以无偿捐给国家,事实上我早有这样的打算。八套设备,我用不了那么多。买这些东西的时候,我就在想,如果可以,我愿意捐给国家四套。四套这样的设备,用来研究的有了,用来生产的也有了。”
方鹤成看着李路,很是激动,他道,“我一直在考虑怎么开这个口,也设想过你的反应,但绝对没有想到过会是这样一种情况。”
李路严肃地说道,“首长,我是老兵,更是炎黄子孙。做这些,我义无反顾。”
他说着,话锋突然一转,“但是,出于长远考虑,必须要签订正式的采购合同,这对我们企业,对部队,都有好处没坏处。我想了一个方案,货款先欠着,十年后二十年后甚至三十年后,部队再还回来,都没问题。”
这和白送没有区别,方鹤成缓缓点头,“没错,正式的合同是要签订下来,避免以后的各种麻烦。你的考虑很周全。”
李路突然问,“首长,运五轴联动数控机床的货船,进入领海了吧?”
一愣,方鹤成笑道,“你小子,脑子转得挺快。”
笑了笑,李路说,“否则首长你也不会在半途上把我拦下来。”
“没错,我没征求你的同意,让货船在羊城靠岸了。”方鹤成说,“我们留下四套,剩下四套,用火车给你发到陆港去,其他备件零部件,也按照一半一半这样来。”
尽管有了心理准备,李路此时后脊梁也是出了冷汗。
如果他不答应,那么就一套也没有了。部队来硬你,你又能怎么办?
李路只能报以微笑。
点了根烟抽,方鹤成沉声说道,“小李,欠着货款这个方案……还有没有其他方案?听说你的羊城买了很多地,建工厂搞房地产。呵呵,做生意我不懂,不过,我们部队有一些空余的地皮,不如用地皮来抵货款?”
房地产这个概念且得几年才被正式提出来,尽管方鹤成提到了这个字眼,但和许多人一样,他是不知道这个行业意味着什么的,更不会想到就是这个行业,成为了未来的重要经济支柱。
李路略显尴尬,他说,“首长,设备一套要八百万美元。”
言下之意就是在提醒方鹤成,四套设备,那是要三千两百万美元。
一下子,方鹤成就明白了——那得多少地才能抵掉三千两百万美元!
“呵呵,呵呵呵。”方鹤成干笑起来,掩饰着自己的无知,说道,“那你再想一想,找找其他的方案,更好一些的。”
李路摇头,说,“首长,没更合适的方案了。其实部队不必放在心上,或者干脆以象征性的一块钱采购四套设备好了,这是没有问题的。”
“那不行,部队不能占你便宜。”方鹤成摇头说道,的确,就是要送,部队还真的不一定会要,最起码形式上要是买回来的。象征性的一元钱方案,这却很让部队尴尬,领导都不一定会同意。
李路无奈摊手说,“首长,我真想不出还有其他什么方案了。”
“一起想想,办法肯定是有的嘛。”方鹤成笑着摆了摆手,凝神思索起来。
也点了根烟,李路一边抽一边思索着。这里面的情况很复杂,简单操作的话,现在看来很合适,不过就连方鹤成也能想到,以后肯定会有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因此,李路提出的方案还是有一定的缺陷的。
方鹤成这边是不愿意留下占便宜这样的话柄的,这就是问题的所在了。
最好的方式就是,“用市场价格购买这些设备”,当然,李路愿意打折也是可以的,部队也会接受的,关键在于,不能违反市场逻辑——数百万美元一套的设备你卖几百块钱,那显然是不行的。
想了有十几分钟,李路苦笑着说,“首长,我是真想不出有更好的办法了。要不设备放我工厂里,给你们单独建一个园区,名义上是我的,实际使用是你们的。”
方鹤成的眼睛慢慢亮了起来,呵呵直笑,“嗯,你的办法是个好办法,但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我有个方案,你听一听。”
“首长,您不会打算……”
奋斗1981 第356章 军工准入牌照
闻此言,方鹤成倒是有些意外。他能从李路的眼神里看到,李路极有可能猜到了他的想法。
“哦?你猜到了我的想法?”方鹤成笑着说,饶有兴趣地问道,“你说说,你先说说,你以为我是怎么想的?”
李路笑了笑,清了清嗓子,说道,“首长,我猜测,您应该是打算用红星防务公司的股权来交换。振兴公司是军区后勤部的企业……”
竖起了大拇指之后,方鹤成不得不感慨,这下是真的愣住了——李路猜了个正着。
红星防务公司的股权组成从大到小,分别是新光明厂,百分之四十五,然后是振兴公司百分之三十五,红星厂分得百分之二十的股权。
按照与伊朗普达和伊拉克达拉姆交易的规模,振兴公司手握的百分之三十五股权,价值远远超过了四套五轴联动数控机床的价格。
“你认为如何?”方鹤成笑着问道。
然而,李路却是摇头,方鹤成皱起眉头的时候,李路沉声说道,“首长,这里有一个很明显的问题。根据最新的两个单子的利润来算,按照振兴公司的分红比例,是能获得大大超出四套设备价格的利润的。所以,这个方案看似合适,其实也很难操作。”
他想了想,说,“不如,等振兴公司拿到分红了,再进行购买,四套设备,按照一套设备的价格来就行,也符合了市场规律。”
当成二手货出售,这样的价格,那是再正常不过了,任谁也挑不出毛病来。
方鹤成却是摇头说道,“小李,你不了解情况。你要知道,振兴公司赚取的外汇,不是我一个人说了算的,甚至军区的话语权也不大。但是,振兴公司是军区后勤部直属的,股权转移,我们是可以决定的。”
李路微微一愣,一下子懂了。
现在外汇多紧缺,部队要外汇引进先进装备,哪哪都是坑,根本填不满,显然不会有多少下放到军区这边来使用。
李路想了想,说,“首长,我觉得挺可惜的,红星防务公司的效益很好,振兴公司继续保留股权,能够获得越来越多的收益。”
“部队是打仗的不是做生意的。”方鹤成正色道,“我个人是反对参与经商的,但也理解现实情况下,上层不得不做出这样的决定。”
不能再往下说了,但李路却越发高看了方鹤成。这位首长的头脑是清晰的,相信日后一定能够成为能够发挥更加重要作用的领导。
沉思了一阵子,方鹤成道,“你看这样如何,用部分股权抵换,或者你再出点钱,把振兴公司的所有股权给接过去。”
李路心底当然是非常愿意的。
新光明厂的股权是百分之四十五,李路如果接了振兴公司的百分之三十五股权,那么红星厂就是有了百分之五十五的股权,超过新光明厂成为第一大股东,获得绝对控股权。
这意味着什么,控制权是其一,分红比例上涨是其二,相对来说,这些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牌照!
什么牌照?
军工企业的牌照!
红星防务公司可是正儿八经的军工企业,是拥有精密机械进出口权、外汇自主使用权以及上到天上飞的下到地上跑的海里游的武器装备的研制资质!
这才是无敌的优势。
红星厂搞得再好有什么用,你不用研制防务装备,哪怕是有李路这样的关键人物在,红星厂也仅能充当一个中介代理公司的作用,连一颗子弹的制造资质都没有。
军工研制准入证,那可比什么进出口资质、外汇自主使用权难搞得多了!含金量也要高了不止三层楼!
红星厂最终是要走军工研制这条路的,但是这个准入牌照,非常的难获得。哪怕是在环境最为宽松的八十年代,哪怕有着与老光明厂良好的关系,但有一点,谈什么都可以,就是不能谈生产武器装备。
红星防务公司的所有这些手续和资质,都是承接老光明厂的,也就是说,红星防务公司在军工研制这个方面,资质上来看,那就是和老光明厂是一模一样的国内大厂大企业。
李路之前计划着等光明厂倒闭了,再想办法把光明厂给改制或者买回来,从而获得准入证。结果情况发生了变化,光明厂的军工生产板块被分离出来,成立了独立的红星防务公司,这个建议还是李路提出来的。形势推着往前走,他显然必须要把国家利益放在最高的位置。
在这样的情况下,振兴公司要转让股权,李路是再满意不过,他又怎么会拒绝呢!不过,吃相绝对不能太难看。他终究是部队出来的,对部队有身后的感情,方方面面都希望部队能更好一些,因此同时也不希望振兴公司转让掉股权。
按照李路的估算,与伊朗普达和伊拉克达拉姆两家公司的贸易已经开始,持续十年的两伊战争将会不断的为红星防务公司带来丰厚的利润,因此红星防务公司的股权是非常值得长期持有的。
这对要引进国外先进武器装备的部队来说,能够获得稀缺的外汇来买装备。空军要买先进战机,陆军要买先进重型地面主战装备,只有海军的发展思路还不清晰。
格鲁曼公司那边为什么找李路作为代理人想把库存的二十四架雄猫战机处理掉,正是因为华夏空军没有钱进行购买。把雄猫战机出售给华夏,那是最好的选择,国会也会非常支持,可惜华夏没钱。
部队要支持地方经济建设并不是说发展停滞,而是把钱用到刀刃上,一分钱掰成两半花这样来。
因此李路非常的不愿意振兴公司转让掉红星防务公司的股权,哪怕只是转让一部分。
他做那么多事情的最终目的不就是为了实现富国强军的梦想吗?
深深呼吸了一口,李路极其严肃地对方鹤成说道,“首长,我认为当前这个阶段,部队不宜转让掉红星防务公司的股权。首长,您知道,我是红星防务公司的总经理,对红星防务公司未来的发展,我个人非常的有信心。直白地说,两伊战争会是持续很长时间的消耗战,这对红星防务公司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能够利用这个机会扩大贸易规模创造更多的外汇。”
“你认为两伊战争会是持久战?”方鹤成却是对这方面更加感兴趣。
他坐直了一下子身子,目光炯炯有神,道,“说说,说说你的看法。”
无疑,与伊朗、伊拉克接触最深的李路,对此也许有让人眼前一亮的见解。
奋斗1981 第357章 两个工厂
部队高层很关心那边的战事,内部的讨论分析结果是,两伊战争会在一两年内结束,长则两三年。他们认为不管是伊朗还是伊拉克,都不想耗下去。然而,这个时代的华夏部队领导,对中东那边的历史是不太了解的,根本你不知道什叶派和逊尼派是死敌。这会儿,伊朗执政的是什叶派,而伊拉克的老萨同志是逊尼派,不打个你死我活,不打到筋疲力尽,那是绝对不会停火的。
“首长,伊朗和伊拉克都是多数人口信奉***教的国家,其中大部分人口信奉什叶派,少数人信奉逊尼派。按理来说,伊朗和伊拉克之间的关系应当是友好的。***教的两大派别,什叶派和逊尼派的恩怨要追溯上千年。简单地说,两派的矛盾根源是在于继承合法性上的分歧。什叶派主张世袭原则,逊尼派认为他们才是传统的遵循者。简单地说,你承认的教派继承人是我不承认的。于是有了冲突,闹了上千年。”
顿了顿,李路继续说道,“当前的情况是,伊拉克执政的是逊尼派,在边境问题上谈不拢,本身就有传统矛盾的两个派别国家,于是就打了起来。另一个因素是,两伊背后有大国的影子。伊朗以前是美国的狗腿子,巴列维王朝被推翻后,成了美国人的眼中钉。敌人反对的我就要拥护,根据这一原则,苏联趁机拉拢了伊朗。美国人没有选择,转而支持伊拉克,因为逊尼派执政的伊拉克看伊朗,是哪哪都不顺眼。不过,两个超级大国的支持都是有限度的,他们都没有撕破脸皮的意思。”
笑了笑,李路说道,“首长,这个问题要展开了谈,那能谈个好几天。总而言之,影响两伊战争的因素非常复杂,既有历史恩怨,也有边境争端,背后有冷战双方的动作,而美国政府的政策,又极大的受到石油利益集团的影响……”
李路把自己的分析简单的说了,并没有打算长谈,要是就着这个话题聊下去,那是好几个小时都说不完的。中东地区***内部那些历史恩怨复杂无比。发现了石油之后,那边的局势就更加复杂了,各种利益纠缠在里面,有点能力的国家都向往那边插一脚进去。
既是火药桶,也是世界热点地区中水最浑浊的唯一一处。
方鹤成大开眼界,至少李路所说的***教(***)内部的历史恩怨,他是第一次听说的。这个年代的大多数领导因为过去的环境限制,对外的了解是极少的,部队的领导干部对科学技术的概念甚至让人感到可笑,只是,这就是现实的情况。
“小李,你应该去搞研究,搞国际形势研究,做生意,你是屈才了。”方鹤成感叹着说道。
笑着摇了摇头,李路道,“生意也不容易做,尤其是军火生意。红星厂不会只造拖拉机,也不是仅仅是造汽车的汽车厂,以后一样的要想办法制造防务装备。这是我的理想,也是我认为的富国强军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沉思着,话题回到了五轴联动数控机床这件事情上面来,咬牙干脆利落地说道,“首长,转让掉股权,真的是太可惜了。实在不行,我个人出钱买了捐给部队,这样就避开了企业与部队之间交易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项。”
方鹤成丝毫的不怀疑李路对部队的感情,甚至他非常的清楚在前线打了两年仗的李路,深爱部队甚至于高于其他一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