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臣风流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衣山尽
史知县做官糊涂,但对世上的事情倒不是一无所知。就现在的行情来说,一个县试头名至少两百两银子,你有钱还不一定买得到。得跟知县有特殊的交情。
估计周楠是想拿这笔钱贴补家用,也罢,主宾一场,也算是了却了一份情分。
周楠:“乃是城西梅家的三公子梅朴。”
“梅家?”史知县吃了一惊,想了想,叹道:“也对,你和梅家的冤仇实在太深。本官若调去云南,下一任知县却不知道是谁。你又不肯同本官过去,将来在安东也有许多麻烦。如果能够借此化解两家的仇怨,也是一件善事,下去做事吧!”
周楠却不走,而是立在那里看着史知县。
史知县:“还有事吗?”
周楠小心说:“县尊,我安东人杰地灵,读书人中有才学的不少。听人说,梅朴读书只算是中人之姿。若是考卷做得不好,叫人心中不服,却有损大老爷的官声。”
是啊,你既然答应给梅朴一个头名,好歹也把题目告诉我呀,也能早做准备。否则,若是梅老三的作文实在太差,大家也不好交代,必须将可能出现的一切漏洞都堵了。
史杰人脸难看起来,高声骂道:“你这厮好生可恶,须知科举何等要紧,君子取功名,宁在直中取,莫从曲中求。你也是十年寒窗读过书的,圣人之言都忘记了,回去之后好生读书。”
说着就气恼地拍了拍几上正在翻阅的书籍,将周楠赶了出去。
先前史杰人还说得好好,转眼就翻了脸,周楠不觉有点莫名其妙。
既然做了礼房师爷,周楠自然到礼房做事。还有十天就是县试,报名工作正在紧锣密鼓进行当中,这一忙就忙到中午。
这个时候,老水就带着一个少年走进来,拱手赔笑:“恭喜周师爷,这是我家侄儿,今日来礼房报名。”
周楠接过那个少年的履历一看,此人姓水,名岳,表字归尘。现在过继给水家一个无子的亲戚。那远房亲戚也算是县中的大户,人称水员外,周楠以前和他也打过交代。
周楠记起老水以前那小人嘴脸,心中就来气。将报名的帖子一扔,淡淡道:“不行,不合规矩,我不能给你们报这个名,回去吧!”
“你……”那个叫水岳的少年书生捏紧了拳头正要理论。
老水忙喝止侄儿,谄媚地对周楠说:“周师爷,却不知道是何缘故?是的,国朝有祖上四代有从事贱业者不能参加科举的规定,不过,我侄儿现在不是过继给水员外了吗?”
周楠淡淡道:“是合规矩,可你侄儿连祖宗都不要了,依我看来品性也差得很。科举乃是为国家取士,考的是道德文章,取的是道德之士。这种不忠不孝之徒,可不能放过,下去吧!”
听到周楠挖苦,那少年满面通红,骂道:“你你你,你休要羞辱于人,我我我,我与你这贼胥不共……”
不等他把话说完,周楠脸一板:“来人,把这两人给我打出去,堂堂礼房,岂容这等小人猖狂。”
算是小小地报复了老水一回,周楠心中大畅。
到下午的时候,手头的活儿算是做完了。今天是在新岗位上的第一天,正好碰到每年一届的县试,事务繁杂,累得够戗,周楠还真有点怀念承发房的悠闲日子了。
回到家后,却见云娘和小兰都穿了一身新衣。
小兰坐在镜子前,云娘正在用胭脂水粉给她收拾打扮。一边忙乎,一边柔柔地说:“小兰,你今年十二岁,也是个大人了。也该学会如何化装穿衣,不然出了门,却不体面。不懂的地方,我教你。”
小兰:“好的,谢谢婶婶,我一定学。”
别说,经过云娘这一收拾,小兰看起来顺眼多了,也没那么丑。周楠不觉感慨:世界上没有丑女人,只有懒女人。
又感慨:我跟石千石都有一个侄女,还一样的丑,缘分,缘分啊!
周楠:“云娘,我回来了,怎么,又做新衣服了?咱们家刚买了船,手头正紧,得节省些。不不不,我的意思是该做的衣裳还是要做的,我就喜欢看你打扮得漂亮。”
云娘平日里很节省,不过,她有一个特殊的爱好,喜欢做衣服,喜欢美。
周楠想到她以往吃了那么多苦,这个小小的个人爱好,自然要尽量满足。
自从昨天跟石千石达成谅解之后,知事所答应放周楠所说的船给盐道运盐。反正问题不大,也就是石知事一句话的事情。
今天一大早,周楠就叫人带信给老丈人杨六爷和大舅子杨有田,让他们做好开工准备。
到这个时候,周楠总算有一笔可靠的外水收入,数目还不小。
云娘“啊,相公回来了,这两身衣裳是以前订的,今天裁缝才送来。你不知道吗,这工钱和料子钱不是你付的吗?”
周楠满头雾水:“什么我付的,不明白你在说什么?”
云娘又笑道:“对了,相公买地置产这么大的事情,怎么不给妾身说一声?房子我先前去看过了,地方虽不大,但住咱们三人尽够了。而且还带一个五分地的菜园子,种的菜一年到头也吃不完。”说着,她面上有说不出的欢喜。
“什么,买房子,怎么回事?”
“你真不知道吗,方才你不是叫人将房契送过来了吗?”
“房契,拿过来我看看。”周楠大惊。
等拿到房契,看了过户文书上的名字之后,周楠才明白,这房子是水员外送过来的,应该是想让自己在水岳报名参加童子试一事上高抬贵手。
闲臣风流 第七十二章 哑谜(求推荐票)
确实,那个宅子倒是不大,也挺偏僻。位于城西一个小山丘下。是一个普通的一进院子,后面还带一个菜地,和城里的普通住户一样。
而且,房子也旧,估算了一下价值,大约在三十到五十两银子之间。也就是现代社会三五万人民币的样子,没办法,明朝的房子就这个价钱,还没到后世一套房子掏空几代人积蓄的地步。大明朝帝国在物价上面,对国民还是很友善的。
周楠心中好笑,暗道:老水这厮当初明明一个人情就能办好的事情,现在要花五十两,真是搬了石头砸了自己的脚,真是可笑。
云娘立在菜园子中,微笑地看着小兰拿着锄头锄草,问:“相公,既然你不知道这事,那咱们把房子退给人家就是了,自然不能叫你为难。”
周楠看得出来她是真的喜欢这个地方,笑了笑,道:“还不回去的,就留下吧!水员外有一事求我,随手帮帮他也没什么打紧,不影响。”
是啊,水员外也是个有行动力执行力的,竟神不知鬼不觉地将房子过户到自己名下,要还,根本就还不回去。
云娘跟了自己,也该给她在县城里一个家。至于老水的侄儿,既然这口气已消,既然对方拿出诚意,倒没必要把关系彻底弄僵。
云娘大喜:“那我明天就开始搬家,相公,你看这样好不好。”
“好,就依你。”周楠点了点头。
当天晚上,云娘又失眠了。她这人有一个毛病,心中存不了事。一遇到事,哪怕是去一趟娘家,都会思来想去,半自己折腾得疲倦。
周楠也被她搞得睡不着,忍不住道:“娘子你再这么在床上烙烧饼,我可要去睡堂屋了。算了,我还是起来看几页书吧!”
他有个习惯,一旦失眠就起来看书,只需看上几页,瞌睡虫儿就会如约而止。
作为一个公们中人,又不用参加科举,自然不会去读四书五经,周楠只看小说,就点了灯,从枕头下摸了一本《西游记》,待看到孙悟空拜在菩提老祖那一章时,心中突然大震,忍不住道:“今年县试的题目我知道了,好个史大人,你这是在跟我打哑谜啊!”
在《西游记》一书中,菩提老祖传道,问孙悟空要学什么法门。说了几桩,猴王只是问“可得长生否?”菩提祖师回答“不能。”
猴子摇头:“不学不学。”
几次三番,菩提老组恼了,咄的一声,跳下高台,手持戒尺,指定悟空道:“你这猢狲,这般不学,那般不学,却待怎么?”走上前,将悟空头上打了三下,倒背着手,走入里面,将中门关了,撇下大众而去。
唬得那一班听讲的,人人惊惧,皆怨悟空道:“你这泼猴,十分无状!师父传你道法,如何不学,却与师父不出的滋味:也不知道那妇人现在过得如何,还受婆婆虐待吗?
其实她这人并不是坏人,对自己也有情有义。我当初为了自保,将她抓回安东,相当于把人家朝火坑里推。
我这么做,是不是太不地道了?
周楠突然有种内疚之感,也知道,以后怕是再见不到她了。
今天是县试报名的截止日,下午申时结束。明日就开始印卷子,等再过九日,考生就可以进考场了。
最后一天,该报名的都报了,整整一个上午也没看到几个学童。
周楠记起昨天从县尊那里看到题目,就从书架子上抽了一本《中庸》逐字逐句地读起来,想要找到考题的出处。
这一看,倒觉得有些意思。
实际上,作为一个名牌大学的文科生,又是国学和文史爱好者,文言文也难不倒他。这本儒家经典他基本能断句通读,也能理解其中的含义,倒也有些趣味。
可是,读了一整天书,却没有看到“智之实”三个字。
“难道是我想错了?”周楠一呆:“难道我会错了史杰人的意思?”
他不肯死心,又重新将《中庸》读了一遍,还是没有找到。
当下心中就有些疑惑,想找个读书人问问,可转念一想,此事何等要紧,法不传三耳,如何能够叫别人知道。
“看来,还得去梅家走一趟和梅朴探讨一番。”
自己和梅家的恩怨在童子试没有结束之前暂时放下,可双方的仇恨却是化解不开的,这次登门,未免有些尴尬,从内心中来说,周楠还是不愿意的。
犹豫了半天,周楠下了决心,出衙门之后也没回家,径直去寻梅朴。
在梅家门口等了片刻,金管家就出来将他引到书屋中。
梅康和梅朴父子二人已经等在那里。
见到他,梅朴红了眼睛,骂道:“你这贼胥,辱我梅家太甚,好大狗胆竟敢登门?”
周楠一笑:“梅三公子,我可是你的私塾先生,拿了你家的束修就要上门来督促你读书,教授你学问。这事可是梅员外当着满城百姓说过的,我自然是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你!”梅朴暴跳如雷,提着拳头就要朝周楠打来。
“朴儿住手!”梅康喝止住儿子,冷冷地看着周楠:“周师爷,俗话说得好,黄鼠狼进宅无事不来,你今天来这里恐怕不是为考教我儿学问的。说,什么事,说完就快走,我家里可没有为你准备晚饭。”
“不好意思,今天你梅家这顿晚饭我周楠还真吃定了。”周楠翘着的二郎腿不住晃着,笑嘻嘻道:“今天我还真就是来教三公子读书的。”
“你!”梅朴又要发作。
周楠突然问:“梅朴,智之实上一句和下一句是什么?”
“什么?”梅朴一呆,他毕竟读了多年书。古人读书,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将《四书》《五经》背得滚瓜烂熟。因为科举考场上的题目都是从这九本书中出,如果题目出来,你连出处都不知道,还作什么八股文章。
《四书》中的字字句句经过多年的反复背诵可说是已经印进他的骨子里,听到周楠问,就下意识地念道:“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
周楠又问:“出自何典?”
梅朴大怒:“出自《孟子》,姓周的贼子你是来埋汰小爷吗?”
这是常识,问这样的问题形同调戏。
“你等一下。”周楠却一摆手,随手从书架上抽出一本《孟子》翻了半天,总算找到那个句子。
联系上下文,这句话的意思是:仁的实质是侍奉父母;义的实质是顺从兄长;智的实质是明白这两方面的道理而不背离。
讲的是孝悌之道。
他心中不住摇头:史知县,大大地狡猾,原来这个句子出自《孟子》而不是《中庸》。今年县试出竟是少见的截塔题,到时候恐怕有人要交白卷了。
闲臣风流 第七十三章 枪手(二更求推荐票)
所谓截塔题,乃是明朝中后期和清朝考场上的一种特殊题目。
科举从北宋开始,至元,至明朝,因为考试范围严格局限于《四书》《五经》严格局限于朱熹的批注,到如今,可说是该出的题目都已经出尽。书中每个句子后面都跟了数之不尽的范文,再出题也出不了什么新花样。
于是,考官就将出中的一个句子抽出来,截头去尾当题目让考生作文。
到这个时候,考的是书生们的记忆力和对儒家经典的熟悉程度。截塔题出到后来,题目的字越来越少。到清朝末年,更有如《西子》这种怪题出现,叫人摸不清头脑。
西子,不就是西施吗,跟圣人之言又有什么关系?
没办法,大伙儿只能以“西子者,国色也。夫色如西子,美矣,蔑以加矣,亦千古奇女子哉!”来破题,真是笑掉人大牙。
截塔出现在乡试和会试的考场上还可以理解,现在用童子试出这种题目,真是令人发指啊!
周楠不住摇头,又道:“梅朴,以这个题目你做篇文章给我看看。”
梅朴昂起下巴,桀骜不驯::“你叫我作我就作啊,你是我什么人?”
周楠:“我是你的私塾先生,一年五十两束修拿着,叫你作文难道有错?”说着,他就笑起来:“乖徒儿,你也是读过多年圣贤书的。为师倒是忘记你还没有行拜师礼,快跪下磕头。”
见儿子被他羞辱,梅康铁青着脸:“姓周的,有事说事。若没事,老夫要送客了。”就要叫人把周楠赶出去。
周楠淡淡道:“梅员外,别忘记了你我那日在船上说过的话。我可是你礼聘回来的先生,教授学生读书上进是我的职责。若你今日赶我出去,那事也就罢了,告辞!”
梅康忙叫道:“周楠,你站住。好……就由你教授朴儿学问。梅朴,小畜生,好好听先生的话,作篇文章给周师爷看看。”
“爹爹……”梅朴悲愤地叫出声来。
“作文。”
梅朴只得按捺下心头的怒火,坐到书桌前,提起笔在纸上唰唰地写起来。
他自写文章,周楠也不管,只坐在一边看书,而梅康则满眼怒火地狠狠地盯着他。
大约半个时辰,梅朴总算将那篇文章写完,沉着脸扔到周楠腿上。
周楠拿起来一看,点点头:“字不错,在考场上,字写得好却是要占许多便宜的。”
梅朴下意识地问:“占什么便宜?”接着又大怒:“小爷好不好关你什么事?”
周楠也不跟他置气,侃侃而言,就好象是在教授自己的亲传弟子:“就拿科举最后一场殿试来说吧,由天子亲自出任考官给中式的进士排名次。其实,到了这一关,谁不是有大学问,一手文章写得花团锦簇的高才。真要分,也分不出谁好谁歹。那么怎么办呢,只能看谁的字写得好,谁写得好,谁当状元。”
“再说童子试吧,因为不誊录,不糊名。你的字写得好看,如果文章作得还成,考官看得神清气爽,没准就放你过去。可如果你字写得太差,甚至潦草得叫人识别起来费劲。考官心中不耐,直接扔到一边。任你所作的文章字字珠玑,也要名落孙山。所谓字如其人,写得一手好字,对获取功名却是有好处的。”
“其实,你也不用费劲去临贴练字,也不用太讲究。只一味将三馆体写熟,写得如雕版印刷一般就成。”
周楠这话是后人总结的科举经验,对于小地方的书生来说闻所未闻,也让梅朴有种恍然大悟之感。心中暗想:听说这周姓贼子以前是中过秀才的,是我县的第一才子,果然有几分本事。
他心中佩服,只表面上还带着不屑的冷笑。
见顺利的震住梅朴,周楠又埋头大概地将梅朴的文章读了一遍。这一读,只感觉睡眼惺忪,实在是太枯燥了。用一句话来形容,那就是:空洞干瘪,老生常谈,言之无物。
就起作文的水平来说,也就是普通人的水准,将来若是被史知县点为头名案首,只怕本县读书人不服,引起不必要的风波。
“如何?”梅康最关心的是儿子的学业,忍不住问。
就在这个时候,一件令这对父子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只见周楠拿起梅朴的文章,凑到蜡烛前,一把火烧了:“垃圾,毫无存在的必要!下去,为师不想再看到你。”
“你,你这贼子辱我太甚,今日小爷绝不与你善罢干休。”
周楠不理睬这个中二少年,只严肃地对梅康道:“以令公子这篇文章看来,别说头名,能上榜就算是不错的了。可见,三公子平日里读书也不怎么样?”
前番梅朴读书不成将私塾先生气走,自家儿子究竟是什么料,梅员外自然知道。听周楠这么说,也信了,呵斥梅朴:“小畜生,叫你平日里不好好念书,丢人现眼。”
周楠还在叫:“下去,给我下去!”
梅朴:“你,好大胆子,别忘记了,这里可是我梅家,岂容你这个畜生猖狂?”
周楠看了看梅员外,说:“员外,既然你家公子这么说了,那咱们的约定就此做罢,这个学生我没办法教。”
梅员外面色一变,怒骂儿子:“滚下去,给老夫滚。”
“爹爹,你怎么帮着杀害大哥的仇人?”梅朴眼睛里全是屈辱的泪水。
周楠和梅员外商量给梅三公子一个秀才功名的事情何等隐秘,梅康也是个老江湖,自然不会告诉其他人,就连梅朴也不知道。
因此,梅三公子才觉得分外的屈辱。
等到梅朴下去之后,梅员外:“周师爷,你今天到我这里可不单单是为骂我儿是朽木不可雕吧,说,什么事?”
周楠一笑,指了指丢在地上的灰烬:“你儿今年的秀才功名怕是要着落到这篇文章上面。”
“啊,这是题目?”梅员外耸然动容,立即明白周楠刚才为什么要烧卷子,那是不想叫别人知道。
周楠也不直接回答:“接下来员外知道怎么做了吧?不过,以三公子刚才所的时文看来,就这样子上考场怕是不成。毕竟,县尊也是要脸面的,卷子做得太差,也不好给士林一个交代。”
“明白,明白。”梅员外压低声音:“我这就到府城出钱请作文高手做一篇让朴儿背熟了。”
“糊涂。”周楠不客气地说:“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淮安才多大点地方,此事关系甚大,只能你我二人知道,若传出去叫人听到,你儿子还要不要秀才功名了。若是事发,大老爷最得没脸,三公子这辈子就再没有资格参加考试了。”
“那是,那是,不能叫别人知道。”梅康点头,道:“一客不劳二主,要不,周师爷你作一篇叫朴儿背熟了。”
“我来作?”周楠眼珠子都要掉到地上。
开什么玩笑,八股文,那是什么玩意儿。我的国学水准也就能够断句,能够将一篇幅古文读懂。叫我写文章,怕是还比不过一个八岁孩童。真要强写,丢人不说。最要命的是,自己当初可是个秀才,县里有名的才子。现在连八股文都作不来,必然引起别人的怀疑。
梅员外点头:“当然由你来做,你以前好歹也算是个秀才,这题目想必难不倒你。怎么,周师爷将你我之间的协议当成一张废纸了吗?”
“不不不,员外有所不知道。不是周某自夸,一篇八股文章还难不倒我。只是,我以前的作文有不少在坊间流传,还被刻成时文集子。员外没有读过说,不知道读书人的事情。每个人行文方式和气韵都有他独特之处,别人就算要仿也仿不出来。一篇文章出来,若是你熟悉的人,一眼就能看出作者来,须瞒不了人。”
“周师爷言之有理,容我下来之后好好想想又从什么地方去弄一篇还算过眼的文章叫朴儿背熟了。”周楠这么一说,梅员外也就信了。
确实,姓周的贼子倒是难得的才子。他这次从辽东回来之后,所作的诗词已经在府城中传开去,特别是青楼里的女子,更是将这些佳作日日吟唱。
此人的名气越发响亮,若叫他写文,确实容易被人看出来。
周楠点头,说:“好,就这样吧,你我是敌非友,这晚饭我也不叨扰了,方才我说的题目你可记得?”
梅员外:“好象是什么弱智?”
周楠哈哈大笑:“是智之实,可不是什么弱智。”
等到周楠离开,梅员外恨恨地坐在椅子上,咬牙切齿:“好个狂妄的小贼,等我儿中了秀才非将你碎尸万段不可。”
“爹爹,我听人说周贼来了,你……没事吧?”女儿梅迟的声音传来。
梅康冷哼一声:“一个小小的胥贼,不过是仗着县尊的势头,还真当我奈何不了他?爹爹没事。”
梅迟一脸担忧:“那这贼子到咱们家做什么?”她有一种不好的预感,会不会是周楠要不利于爹爹,不利于梅家。
自从周楠从辽东回安东县之后,先是嫂嫂失踪案,后又是前天在船上当着那么多人的面被他劫持。梅家的声誉尽毁,在缙绅中已染抬不起头来。
一想起那恶贼,梅迟心就在滴血,只恨不得将他生吞活剥了。
方才听人说周楠到访,她担忧父亲,顾不得许多就跑了过来。
闲臣风流 第七十四章 准备(三更求推荐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