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朝燕歌行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弄玉紫狂
费用」。
程宗扬十分满意,这两条免税线路的开通,意味着自家的货物可以由水路直
接从江州运往洛都或者舞都的封地。
接下来是一些商业上的政策条款,比如官方取消对商业的限制,勒令各州郡
不得随意设卡,阻碍货物的正常流通。这对于靠车马和水路吃饭的鹏翼社和洛帮
都是极大的利好。
再比如撤消算缗令,承认商贾属于四民,可以与良家子一样通过正常途径出
仕,不再对商贾出身进行歧视等等。均在政策层面,给予商贾平等的地位。
这些条款并非只针对程氏商会一家,而是涉及到汉国整个商贾阶层。程宗扬
提出这些要求时,班超对主公的眼光、胸怀大为叹服,如果这些条款只限于程氏
商会,霍子孟可能答应得更容易,但主公显然没有藉机牟取暴利的心思,而是为
整个商贾阶层争取权益,一举由利己变为利天下。
其实程宗扬并没有想那么多,他只是从自由贸易的角度,认为汉国限制商贾
的政策对商业伤害太大,不利于商业正常发展,也不利于自家商会的发展。
程宗扬一条一条看下来,心情越来越好。好不容易看到最后面,终于看到霍
子孟提出的要求:十二年之内,程氏商会每年以市价向汉国输送粮食两百万石,
同时每年借贷给朝廷五十万金铢,年利不超过百分之十。
程宗扬一怔,「十二年?这么久?」。
秦桧道:「这算是一长期合约,意味着十二年之内,我们的粮食都不愁卖不
出去」。
「这我知道,可为什么是十二年?」。这个数字不但太长,而且有零有整,很
突兀的感觉。
班超道:「十二年之后,天子就可以行冠礼了」。
加冠相当于男子的成人礼,但程宗扬还有些不明白,「不是二十加冠吗?」。
秦桧解释道:「天子十五而冠。届时将行冠礼,加元服,带剑」。
真正重要的奸臣兄没说,不过程宗扬已经听懂了——加冠之后,天子作为成
人,就可以名正言顺地亲政,掌握权力。
「看来霍大将军还有些不放心呢」。
程宗扬品出字里行间的味道,一个十五岁的天子并不重要,要紧的是十二年
之后,朱老头即使还活着,届时的年龄也不会对天子的帝位有太多威胁了,这恐
怕才是霍子孟不惜签下一份十二年长约的真正目的。
「借款可以」。程宗扬道:「但必须是纸钞,否则就不谈。当然,他们到时
也可以拿纸钞来还款」。
五十万金铢,相当于汉国岁入的十分之一,数额不菲。但有借有还,实际支
出并不算高,比起自己获得的巨额利益,完全不值一提。甚至在程宗扬看来,只
要纸钞能够流通,这点借贷全部白送都可以。
程宗扬看完草案,笑道:「此役大获全胜。都是你们两位的功劳」。
秦桧与班超拱手施礼,「此乃主上运筹之功,属下不敢居功」。
「你们就别客气了」。程宗扬笑道:「条件很不错,就按这些条款签。不过
少府就算了,我又不是来当官的,给个虚衔就行」。
秦桧与班超对视一眼,「对于主公出仕之事,霍大将军可是十分坚持」。
程宗扬大为意外,「不会吧?他真想让我当官?」。
班超道:「霍大将军的意思是,希望主公能为朝廷效力」。
程宗扬有些莫名其妙,霍子孟开出这么优厚的条件,是想用官职、爵位把自
己留在汉国?不对啊,他应该巴不得自己滚蛋才是吧?
他起身在殿内踱着步。少府虽然是九卿之一,但无关军政要务,干得好是锦
上添花,干不好也不至于让汉国动荡。问题是,如果自己留在汉国,位列九卿,
霍子孟真会安心吗?。
程宗扬停下脚步,「不。这个官位必须辞掉」。
他断定霍子孟的用心还是在试探,揣摩自己的底线。站在霍子孟的角度,即
便他开出的条件能够满足阳武侯的胃口,还要设法判断自己对朝政是否有野心。
毕竟天子如今控制在自己手中,眼下自己羽翼未丰,还无法与霍子孟所代表的世
家豪族对抗,但只要自己牢牢掌握天子,随着时日推移,能量只会越来越大,到
时还留在朝中,各种猜疑、忌惮必然纷至踏来。
看到主公如此决绝,秦桧神情间露出一丝遗憾。
程宗扬笑道:「奸臣兄,要不这个官你来当?」。
秦桧正容道:「属下唯愿附主公骥尾」。
程宗扬大笑道:「答对了。做梦都别想。我们商会还指望你呢」。
程宗扬盘膝坐下,双手放在案上,神采奕奕地说道:「我们只经商。我不会
说我们绝不涉及政务,但我可以保证,对于朝政的干预只限于商业范围——这一
点,你们务必要向霍大将军表达清楚」。
两人齐声应下。
「另外,还有两件事」。程宗扬道:「其一,我淮备在汉国成立一个商号,
除程氏、云氏以外,还将邀请汉国商家,以及世家大族入股。大家共同投资,合
作经营」。
利益捆绑,程宗扬已经是轻车熟路。霍子孟担心自己成为朝中无法控制的不
安定因素,不惜拿出九卿的高官试探,自己反其道而行之,索性把他们拉过来一
起经商。一来表明自己没有问政的野心,二来给自己的程氏商会编造一个巨大的
保护网——同时自己也想藉此潜移默化,向他们灌输一些商业运作的理念,至少
不让他们提起商贾就翻白眼。
秦班二人对此也没有异议。一个游离于朝廷以外的官商组织,原本是君主的
大忌。任何一个帝王都不会乐意看到这种组织的出现。不过汉国情况特殊,天子
如今年仅三岁,想亲政起码要到十二年之后,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运作。而且这也
不是主公头一次建设类似的组织,晋、宋两国都有,同样的商会。当然,晋国情
况也很特殊——晋帝有跟没有一样,还不如汉国这个三岁小儿。
「其二,我提议成立天子教育委员会。天子用的课程与科目我已经拟好,至
于教授天子的先生,霍大将军身为群臣之首,还请大将军费心」。
程宗扬拿出自己整理好的课程安排,递给两人。
两人接过来一看,上面的科目超过三十种,不但有文理俱全,还有军事、武
学,更有一堆不知所云的陌生科目,五花八门,简直闪瞎人的狗眼。
秦桧倒还镇定,班超嘴角不禁抽搐了一下。这份课程表堪称是大杂烩,天上
地下,无所不包,而且琐碎零乱,只能用芜杂来形容,全无章法。
值得庆幸的是,汉国虽然儒家地位日益提高,但还没有到独尊的地步,百家
各有流传。纵然班超觉得天子去学农家的耕种和道家符箓着实多余,但还勉强能
接受。只是……。
「主公,课程是不是太多了?」。
程宗扬笃定地说道:「就是要多些才好」。
每科两位老师,这个教育团队就有六十个位置。除了总体的引导和个别没人
能教的科目以外,程宗扬淮备把所有的教师职位都拿出来,交给霍子孟,由朝廷
公议推选。
可以想像,这份课程表一旦公开,立刻会成为朝野瞩目的焦点,各方势力都
会拼命往里面塞人,想方设法接近天子。而这同样是程宗扬的目的,大家共同合
作,同时彼此制衡。有天子教育委员会这样一个合作的组织,也多了一条各方势
力沟通和博弈的渠道。一帮名师即便因为教育理念的分歧有口角之争,也好过在
沙场上杀得你死我活。
通过商会,进行经济上的合作,通过天子教育委员会,推进政治和学术的交
流,虽然程宗扬没有预言术,无法预料最终的结果,但至少自己已经尽力了。他
只希望有这两个渠道与汉国各方势力沟通,能够最大程度减少彼此的内耗。与其
斗来斗去,不如大家一起升官发财。
两项主张一拿出来,就把秦桧和班超震得不轻。商会还好说,两人耳儒目染
之下,对此还不算太过意外。可这个天子教育委员会,实在是闻所未闻,真不知
主公是如何想出来的。
两人都是心思敏捷之辈,略一思量,便察觉出这个教育委员会意味深长,既
有妥协,有退让,公开表明合作的态度,同时主公也在暗示,他会把天子牢牢控
制在手中。
秦桧道:「主公如今还是大行令,提议此事略有不妥,若是以长秋宫的名义
下诏,霍大将军想必会欣然奉旨」。
班超道:「既然如此,不若以两宫的名义下诏」。
秦桧笑道:「两宫亦可,长秋宫亦可」。
程宗扬想了一会儿,「就以长秋宫的名义」。诏书名义的微小变化,到了外
界的影响力都会十倍百倍的方大。这正好是一个淡化吕氏影响,为赵飞燕树立威
信的好机会。
记下主公所提的条款,班超便告辞离开,淮备先休息一下,再接着跟严君平
打擂台。秦桧却被程宗扬留了下来。
「主公这天子教育委员会,不仅别出心裁,而且余味悠长,」秦桧赞叹道:
「堪称神来之笔」。
「啥神来之笔啊,都是被逼的」。程宗扬道:「有件棘手的麻烦,你得出个
主意……」。
听到主公透露小天子是被黑魔海的御姬奴抚养长大,奸臣兄的眼珠子差点飞
上天,半晌才击节赞叹道:「好算计」。
「别夸了。想想怎么把这事摆平吧」。程宗扬道:「虽然我弄了个教育委员
会,排斥那贱人的影响力,可心里还是没底。奸臣兄,你一向思维很广,有没有
什么不留后患的法子?」。
秦桧眼珠乱转,片刻后猛然定住,慢慢道:「属下倒有一计,只是主公未必
见用」。
程宗扬精神一振,「你的主意我什么时候敢不用了?赶紧说来听听」。
「若想不留后患,最好的法子就是将定陶王换掉」。
「这个我也想过,可换谁呢?」。
「人选当然有」。
「谁?」。
「郭大侠的遗子」。
程宗扬大张着嘴巴,下巴险些掉在地上。
自己想的是把定陶王换成别的宗室
子弟,秦奸臣却打算拿人来冒充定陶王。奸臣兄这脑回路,果然清奇,别人是狸
猫换太子,他是逆贼换天子。这阴谋实在太大了,自己扶不住啊。
「大哥,你疯了?」。
「虽是兵行险着,但未必不可行」。秦桧道:「郭大侠的遗子——是叫郭靖
对吧?只要深居宫中,除了贴身的近侍,有谁能认得出?」。
「怎么认不出?差着一两岁呢,何况定陶王入京时,见过不少人」。
「只需两宫称是,何人敢再置喙?如今太后在主公手中,至于皇后,如果向
赵皇后说清定陶王的来历,敢问主公,皇后会如何作想?」。
程宗扬寻思道:「她可能会吓跑吧」。
「正是如此。如果换了郭大侠的遗子,宫廷上稍加训导,又有何难?幸好定
陶王年龄尚幼,再大两岁就不好说了」。秦桧低声道:「此乃天助主公」。
程宗扬差点就被他说得心动了,他定了定神,「那定陶王呢?」。
「郭大侠捐躯赴国难,岂能无后?」。
程宗扬愣了一会儿,然后使劲摇头,「不行。不行。太荒唐了」。他算听明
白了,奸臣兄的意思是让郭解的儿子冒充定陶王当天子,定陶王改名郭靖,给郭
解当儿子,天子龙种、布衣侠士互换身份,这胆子大得没边了。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程宗扬道:「况且怎么瞒也瞒不过剑玉姬吧?咱
们把天子换了,不是平白送她一个大把柄?不行。不行」。
「盛姬已死,巫宗再要伸手,尚需时日。到时大局已定,便是剑玉姬,也无
回天之力」。
「万一出岔子,那可是把郭大侠仅遗的骨血给害了」。程宗扬道:「我也不
指望咱们的小郭靖大富大贵,能平平安安就是福」。
秦桧计不见售,也没有什么不满。此计毕竟太过剑走偏锋,若不是主公此时
控制两宫,完全能一手遮天,他也不敢贸然提出。
「汉国之事,不知君侯何意?」。
程宗扬皱起眉头,「不知道,他没说」。
朱老头本来对汉国的帝位颇为上心,甚至话里话外还流露出让自己替他争夺
天子之位的意思,可事到临头却不置一辞,就跟没事人一样,弄得程宗扬大惑不
解。
秦桧到底追随殇侯多年,又善于揣摩人心,「君侯不提,定然是对主公所为
略无异议,才放手任主公施为」。
有道理。汉国对自己而言,只是一个用来逐利的庞大市场,对朱老头而言,
可是他的祖宗基业。如果自己胡来,朱老头肯定不会坐视。
眼下的结果虽然远称不上完美,好歹也是朱老头可以接受的。比如定陶王是
黑魔海养大的,自己感觉芒刺在背,可对于朱老头来说,根本不是个事——死老
头自己就是黑魔海硕果仅存的大佬。
朱老头对汉国帝位最大的不满,是帝位被血脉不正的刘骜一系篡夺。如今刘
骜暴毙,身后无子,帝位重新回到真正的武皇血脉手中,朱老头的怨念就小了一
半。
霍子孟最担心的是阳武侯出来逐鹿帝位,不过程宗扬知道,朱老头绝没有这
想法——朱老头要是当上天子,首先一条就是没有后宫。一个不立皇后,不近女
色,没有子嗣的天子,简直就是一个炸弹。只要驾崩,就会把朝局炸得稀烂。
当然也不是没有补救的办法,比如朱老头那个不要脸的对外声称自己是他的
私生子,他来当天子,自己当太子。他称自己为爱子,自己称他为父皇……程宗
扬想想都想吐,死老头要敢这么干,还不如疯了算了。
六朝燕歌行 【六朝燕歌行】(2.5-2.8)
第五章、报应不爽。
贾文和半伏在地上,将那份协议草案的副本铺开,仔细看着。他细长的双目
光芒微闪,面上却丝毫不动声色,足足用了半个时辰,才把草案看完。
贾文和推开文牍,「裂土封国。不意程侯之威,一至于斯」。
贾文和这声「程侯」,让程宗扬心花怒放,这称呼还是头一次听到,当场笑
得嘴巴都快咧到耳根下面。
「老贾,来跟我混吧,绝不屈了你的才华」。
贾文和淡淡道:「此议若成,程侯便是众矢之的,若换作贾某,定然寝食难
安,真不知程侯如何还能笑得出来?」。
程宗扬脸色一下子垮了下来,「你吓唬我?」。
「程侯匡扶王室,功高难赏,」贾文和点了点那份协议,「方有此议。程侯
不思进取,转而求田问舍,逐利自污,亦不失为自保之术。然程侯挟不世之功,
却行商贾之事,如圈中之豚,求食而肥。安能长久?」。
程宗扬火气直冲脑门,这家伙居然把自己比作肥猪?有我这么精壮的猪吗?
贾文和对他的脸色视若无睹,他抬袖咳了几声,「行大事毫不惜身,弃权柄
有如敝履,视小利却如性命——贾某不才,真不知程侯是上古之贤人,还是鼠目
寸光之徒。岂不闻天予不取,反受其殃?」。
程宗扬好不容易才忍下这口气,「大家理念不同,光靠嘴巴,我也说服不了
你。这样吧,等你伤势好些之后,我派人送你去临安、建康、江州游历一番,让
你看看我这肥猪有多壮」。
贾文和眼中光芒一闪,「江州?」。
「没错」。程宗扬道:「我的」。
江州之战是六朝近年来的大事,贾文和当然不会没有听说过,以一城之地,
数千之众,力拒数万宋军精锐,消匿多年的星月湖大营初露峥嵘便震动六朝。假
如江州真的属于这位程侯,他的实力和目的就需要重新评估了。
「既然如此,程侯不若弃舞都,而取此地」。
贾文和在地图上一指,正是宋国丹阳对面,毗邻云水的大片区域。
程宗扬仔细一看,好嘛,你这还是操着心要造反啊……。
贾文和指的地方位于汉国最南端,与江州南北呼应,进可攻,退可守,要不
是自己没有造反的打算,还真是块宝地。
「皇图霸业吗?」。程宗扬语带感慨地说道:「吕巨君胸怀大志,如今悬首东
阙;刘建身为诸侯,如今悬首北阙;董破虏豪勇盖世,如今悬首西阙。吕冀运气
不错,现在囚于北寺狱,只等一杯鸩酒送他上路,还能留条全尸」。
程宗扬站起身,望着外面的宫阙,「我对皇图霸业没兴趣。强如董破虏,智
如吕巨君,贵如天子,尊如太后——他们用过手机吗?上过网吗?杀来杀去,不
过蜗角之争」。
贾文和眉头微皱,「什么意思?」。
「我想走一条新路,一条不同于帝王将相的新路。我知道这条路能走得通,
也必须走得通」。
程宗扬转过身,「文和兄,我需要你来帮我」。
「师傅」。高智商风风火火地跑进来。
程宗扬没好气地说道:「你小子行啊,去小云那里浪了两天?」。
「师傅,你可冤枉死我了」。高智商叫起了撞天屈,「我跟义纵那小子满洛
都去找宁成,别说去浪了,连觉都没怎么睡」。
程宗扬连忙道:「找到了吗?」。
自己如今虽然控制两宫,但最大的问题是朝廷里面缺少自己人,势单力薄。
董宣算一个,但第二个就暂缺了。宁成身为大司农,又在政变中入狱,算是大半
个自己人。可没想到他那么大一个官,居然一点都不顾体面,连汉国官场多年的
潜规则都不理会,抽冷子砸了枷锁,跟个小流氓似的越狱了。
「刚打听出来的。前天有人拿着伪造的文书从夏门逃走,听那人的相貌、身
形,多半就是老宁」。
宁成这家伙……还真是个人物。洛都之乱死了那么多人,他一个罪囚竟然顺
顺当当逃出城外。可惜他不知道自己笑到了最后,否则也不会逃的那么快。
「师傅,还追不追?」。
「追!追上告诉他赶紧回来当官,还当他的大司农」。
「成」。
「哎,你就别去了。要你办的事还多着呢」。程宗扬道:「你去见程郑大哥
和赵墨轩,让他们尽力往洛都调运粮食、酒肉、布匹……各种物资越多越好。还
有,眼下还有件大事,老秦和老班都要留在宫里处置,宅中那边还需要秦夫人坐
镇,你一会儿顺便护送秦夫人回去」。
「这事好办!师傅!你就放心吧」。高智商说着高声嚷道:「富安!富安!
你个狗才,又死哪儿去了?」。
「这儿呢!在这儿呢」。富安跟着自家衙内跑了几天,这会儿刚回来收拾一
番,听到衙内召唤,连忙拎着食盒一溜烟地跑来,先从怀里掏出个手炉,塞给衙
内,又打开食盒,取出几样糕点,「赶紧先垫垫」。
高智商接过来往嘴巴里一塞,含糊说道:「师傅,我去了!那啥——晚上我
去小云那儿,就不回来了」。
武库燃烧数日的大火终于熄灭。漫天阴霾散去,京城洛都也迎来了久违的阳
光,笼罩在城内多日的肃杀气氛一扫而空。
洛都人口百万,食指浩繁,每日所需的口粮就不是一个小数目,更不用说眼
下天气严寒,还需要生火取暖。天子驾崩之后,引发的动荡导致整个洛都封城数
日,内外断绝,许多人家已经断炊。
乱事方定,安抚人心是第一要务。董卓授首,胡骑军入城稳住局势之后,司
隶校尉董宣立刻下令,打开城外的常平仓,组织隶徒将粮食运入城中,全力接济
百姓,并且大开城门,允许百姓出城拾取柴草,生火御寒。
市井间活跃多日的游侠儿们突然变得沉寂,倒是商贾们仿佛嗅到什么风声,
从躲藏多日的坊市中钻出,以前所未有的积极姿态扶危济困,与官方全力合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