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解读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孙良申
女子“四德”究竟是石子还是金子,仍有人在争论。不论结果如何,四德强调女人应当严守品性其中自然包括孝顺贤惠等,讲究仪态,提倡动手劳作等等都应世世代代延续下去,毕竟,这不单单是女子的美德,更是人性的美德;不单单是某个时代的美德;更是整个人类历史的美德。
【国学故事】
东海孝妇:汉朝时,东海郡有一个孝顺的媳妇,名叫周青,奉养婆婆十分恭谨。婆婆说:“媳妇奉养我,太辛苦了!我已年老,何必吝惜剩下的年月,久累年轻人呢?”就上吊自杀了。然而她的女儿,从婆家回到娘家来后,上告到东海郡太守衙门说:“周青杀害了我母亲。”官府拘捕了孝妇周青,严刑拷打,这位孝妇不堪忍受如此对待,承认了被诬陷所罗致的罪名。当时,有位名叫于公的人当狱吏,说:“这个妇人,奉养婆婆十多年。她的孝顺,名声传播四方,必定不会杀害婆婆。”太守不听他的意见,坚持要将周青处斩。于公再三劝阻无效,只好痛哭,流着眼泪离开官府。从此,东海郡三年大旱,滴雨不降。等到原太守被撤走,新太守上任后,问于公:“为什么这地方三年都没下雨?”于公曰:“孝妇不当死,前太守枉杀之,咎当在此!”意思是:那位孝妇本来没有罪,不该判处死刑。前太守冤枉她,把她处死了,导致三年大旱。发生自然灾害的原因,就在这里。这位新任太守,立即亲自去祭奠孝妇的坟墓。并在她的墓上,设立孝节牌坊,作为表彰。天上立刻下起雨来。这一年,郡内的庄稼大丰收。无论如何,孝总是天理所要推尊的。
【文化常识】
三从四德:古代封建傅社会,儒家礼教对妇女在道德、行为、修养方面有着严格的规范要求,即“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称为“三从”。做女儿的时候要听从父亲的,做妻子的时候要听丈夫的,丈夫死后要听儿子的,进一步引申可以看出女儿、妻妇和母亲等身份女性对男性的绝对服从。这是外在的束缚。另外还有“四德”,上面已有介绍,主要是对女性内在的束缚。
【相关阅读】
朱庆馀《近试上张籍水部》
【原文】
绸缪
绸缪束薪1,三星在天2。今夕何夕?见此良人3。子兮子兮4,如此良人何!
绸缪束刍5,三星在隅6。今夕何夕?见此邂逅7。子兮子兮,如此邂逅何!
绸缪束楚8,三星在户9。今夕何夕?见此粲者10。子兮子兮,如此粲者何!
【注释】
1 绸缪chou mou:缠绕,捆扎。比喻缠绵。束薪:捆在一起的柴草。象征结婚,喻夫妇同心,情意缠绵。下文的束刍chu、束楚与此同。
2 三星:即参星,主要由三颗星组成。
3 良人:丈夫,指新郎。
4 子兮:你呀。如…何:把…怎么样。
5 刍:饲草。
6 隅:指东南角。
7 邂逅xiehou:本意会合,引申为“悦”。指志趣相投的人。
8 楚:荆条。
9 户:门。
10 粲can:漂亮的人,指新娘
【经典原意】
柴草被扎得紧紧的,参星正挂在中天。今夜是什么样的夜晚?见到了自己的丈夫。新娘子啊新娘子,你要将你丈夫怎么样呢?
诗经解读 第15节
牧草被扎得紧紧的,参星正挂在东南。今夜是什么样的夜晚?见到了自己的爱人。新郎还有新娘子啊,你们要将你们的爱人怎么样呢?
荆条被紧紧捆扎在一起,参星正挂在门前面。今夜是什么样的夜晚呢?见到了自己漂亮的新娘子。新郎啊新郎,你要将你的新娘子怎么样呢?
【当代阐释】
闹洞房的脚步在十字路口
新婚之夜,新郎新娘通过拜高堂、入洞房去展示自己的幸福,宾客呢?当然是闹洞房。
诗人宋祁《玉楼春》中有:“绿扬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一句,王国维在《人间词话》品评到:“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确实如此,简单一个“闹”字,不仅表现出红杏的众多和纷繁,而且还把生机勃勃的大好春光活灵活现地点染出来了。甚至仔细听去,“闹”字不仅有色,似乎还有声。真是用的奇妙。
闹洞房,便如同枝头红杏般拥拥攘攘,人头攒动,争相戏弄新郎新娘,惹得满堂哄然大笑,让热烈的情绪变得亢奋。新郎新娘包括家里人当然也高兴,因为这样象征着吉祥和美,笑声还能够驱魔辟邪,他们只会希望笑声能再热烈些。
从日薄西山的黄昏,到夜色浓重的上半夜,再到月过中天的后半夜,闹洞房的人们狂热地执行着他们这份应尽的义务,似乎都忽略了“春宵一刻值千金”,没有顾惜到新婚夫妻们该享受他们的私密空间了。一会儿问问新娘,今晚你怎么对待你的新郎啊,转过来又问新郎,今晚你怎么对待你的新娘啊。新郎新娘忸怩含羞的表情又要惹的众人哄堂大笑。
这样的情景在几千年中国社会中不停地上演着,重复着,人们乐此不疲,甚至创造出花样繁多的调笑游戏,让流传千古的闹洞房也跟上了时代的步伐。但问题也随之而来,文明的进步不断暴露传统的习俗中的一些难堪。有些地方闹洞房毫无道德底线,令深受现代文明影响的新娘极难接受,遂发生与众宾客产生矛盾冲突的事件。
传统的习俗我们需要继承,但我们不能因循守旧、顽固不化,让本就不合理的惯例还有发展下去。毕竟,我们是在向前发展。
【文化常识】
古代星宿:古人将自然看得很神秘,认为整个宇宙有一个至高无上的人格化的主宰,就是帝,他们通过各种自然天象给人们以特定的喻指。同时,中国是较早进入农业社会的国家,为了农耕的方便,需要人们进行较为精准的天象观测。所以中国古代的天文学知识比较发达。如人们把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星合起来称为七政或七曜。金木水火土五星是古人实际观测到的五个行星,它们又合起来称为五纬。为观测日、月、五星运行人们又将天空划分为二十八个星区,即二十八星宿,用来说明日、月、五星运行所到的位置。每宿包含若干颗恒星。二十八宿的名称,自西向东排列为:东方苍龙七宿角、亢、氐di、房、心、尾、箕ji;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西方白虎七宿奎、娄、胃、昴mao、毕、觜、参shen;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zhen。东方苍龙、北方玄武龟蛇、西方白虎、南方朱雀,这是古人把每一方的七宿联系起来想像成的四种动物形象,叫做四象。以东方苍龙来看,从角宿到箕宿看成为一条龙,角像龙角,氐房像龙身,尾宿即龙尾。另外,古人还喜欢将天上星宿和地上区域结合在一起,《史记·天官书》便说:“天则有列宿,地则有州域”。春秋战国时代,人们根据地上的区域来划分天上的星宿,把天上的星宿分别指配於地上的州国,使它们互相对应,说某星是某国的分星,某某星宿是某某州国的分野,这种看法,便是所谓分野的观念。通过这种结合,古代的占卜师们便可以通过天象的变化来预测国家的变化兴衰了。当然,现代的天文学只是早已否定了这种观点的正确性。
【相关阅读】
王建《新嫁娘词》
【原文】
俟我于著乎而1。充耳以素乎而,尚之以琼华乎而2。
俟我于庭乎而3。充耳以青乎而,尚之以琼莹乎而。
俟我于堂乎而4。充耳以黄乎而,尚之以琼英乎而。
【注释】
1俟:等待。著:通宁。大门和屏风之间的地方。乎而:方言。作语助。
2充耳:饰物,悬挂在冠冕两侧。以玉制成,下垂至耳。素、青、黄:各色丝线。尚:加上。琼:赤玉。华、莹、英:均指玉之色泽。都指美玉。
3庭:中庭,院中。
4堂:堂前。
【经典原意】
新郎在屏风前等着我,冠帽边垂着白色的丝线,上面坠着闪闪发光的美玉。
新郎在院子中等着我,冠帽边垂着青色的丝线,上面坠着闪闪发光的美玉。
新郎在堂前等着我,冠帽边垂着黄色的丝线,上面坠着闪闪发光的美玉。
【当代阐释】
父母与媒妁的约定
中国社会,礼仪之邦,大到国家大事,小到吃穿住行,无不持之以礼。对待平民中的大事婚丧嫁娶,就更是马虎不得,切切遵礼法而行事,不得越俎代庖。婚姻中的影响最广泛的一条礼法估计便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了。
《诗经·氓》中有一句“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女子没有嫁给男子就是因为没有好的媒人。此风愈演愈烈,随着儒家思想的兴盛,《孟子》思想,“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踰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开始强化。人们鄙弃私奔,男男女女的婚姻爱情开始被父母的意志,被媒婆唾沫横飞的一张嘴给掌握。许多人只能等结婚后才能见到自己的新郎或新娘长什么样子。称心如意的,便在婚后开始了恋爱;有所嫌弃的,两个人便在磕磕绊绊中消磨下去,直到日久生情或着男子休妻。爱情的世界被颠覆的昏天黑地,淡然寡味。
《著》中的女子,或许在出嫁之前就没有见过新郎,从她观察的仔细程度便可看出些端倪。她看到在大门后屏风前迎娶自己的新郎,帽檐下垂着白色的丝线,还坠着晶莹剔透的琼华,再往里走,新郎到了院子中,帽檐下还有几丝青线垂着,青线上面挂着琼莹,等到了堂前,新郎帽檐下黄色的丝线又映入眼帘,上面栓的是琼英。从门口到堂前,不过数步之遥,新娘当时头披红盖头,仍能细致观察到新郎头戴三色冠冕,上坠纯洁美玉,非有着强烈猎奇心理很难如此观察入微。好奇,恰恰因为这个未曾谋面的人将会是自己终身的依靠。
女子出嫁完全是父母意愿的实现,而一旦遇人非淑,遭人遗弃,则凄惨终生,而父母又爱莫能助。故女子仔细的审视,还反映出为自己以后命运而忧虑。
既然让女子自己去承担婚后的幸福或悲凉,那就应该让女子自己选择的命运,而不是通过父母之手,媒婆之嘴。这样权利与义务才是均等的。
【相关阅读】
汉古诗十九首《冉冉孤生竹》
2、思念:自伯之东,首如飞蓬
【原文】
君子于役
君子于役1,不知其期。曷至哉2?鸡栖于埘3。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4!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5。曷其有佸6?鸡栖于桀7。日之夕矣,羊牛下括8。君子于役,苟无饥渴9!
【注释】
1 君子:指丈夫,于:往,到。役:服劳役。
2 曷:何,指何时。至:归家。
3 埘shi:鸡舍。墙壁上挖洞做成。
4 如之何勿思:如何不思。
5 不日不月:没法用日月来计算时间。指没有归期。
6 佸huo :相会。
诗经解读 第16节
7 桀:鸡栖的横木。
8 括:聚集,相会。
9 苟:表推测的语气词,大概,也许。
【经典原意】
丈夫远出服役,不知行期多长。何时才能回来啊?鸡儿已经回窝栖息了。太阳落山黄昏来临,牛羊已经下山歇息。丈夫远出服役,如何才能不想他?
丈夫远出服役,遥遥无归期。何时才能重聚?鸡儿已经回到横木上栖息了。太阳落山黄昏来临,牛羊也都陆陆续续回到圈里。丈夫远出服役,但愿他不会饿着不会渴着。
【当代阐释】
家和邦国兴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日薄西山的昏黄景象总能激发人们内心无限的惆怅与凄凉。所以在人们意志萧索精神萎靡时,总喜欢独自面对夕阳,如老朋友般细细倾诉。无言的悲苦,如涓涓细流,流向太阳的方向。
《君子于役》便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一幅图画。活动了一天的鸡儿已经回窝睡觉了,在外面《:文。》吃草的牛《:人。》羊也都叫喊《:书。》着回到了圈《:屋。》里。但是自己的丈夫呢,却远在天涯,归期难测。忙碌的一天,也不知道能不能吃饱饭,不知道有没有足够的衣服穿,无限牵挂,无限离愁,顿时涌上心头。夕阳的余辉洒在泣妇的脸庞上,闪闪映射出点点泪花,孤独的背影越拉越长。
凄怆悱恻之情,油然而生。我们不禁可怜起这妇人来。
一对恩爱夫妻,原本可以过着幸福安宁的生活,却因丈夫服役,不得不面对这生离死别的痛苦。一个和美团圆的家庭,就这样被硬生生分离开来。我们需要拷问谁?社会还是制度?
一个人性化的社会关爱每个人,它会从体谅的角度去考虑行事的方法策略。一个处于人性化社会中的人,也会处处从他人、社会的角度去考虑自己的言行举动。孟子是一典型的人性化思想家,他曾告诉齐宣王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讎。”如果君王能够把臣子当作手足一样对待,那么臣子对君王肯定会忠心耿耿,而如果对待臣子百姓如同泥土草芥,则人们就会起来反抗你。如果君王能够做到这一步,上行下效,惠泽于民,那就是一个真正的和谐社会了,就不再会有《君子于役》中的离愁别苦了。
【国学故事】
孟姜女哭长城:这个故事发生在很久很久以前,那时候秦始皇正徵发八十万民工修筑万里长城。官府到处抓人去当民工,被抓去的人不分白天黑夜地修筑长城,不知累死了多少。
有个书生叫万喜良,为了逃避官府的追捕,他不得不四处躲藏。有一天,他逃到了孟家,无意中遇到了孟姜女。孟姜女是一个聪明美丽的姑娘,她和父母一起把万喜良藏了起来。两位老人很喜欢万喜良,就把孟姜女许配给他作了妻子。
新婚不到三天,万喜良就被公差抓去修长城了。孟姜女哭得象泪人似的,苦苦地等待丈夫归来。半年过去了,万喜良一点消息也没有。这时已是深秋季节,北风四起,芦花泛白,天气一天比一天冷了。孟姜女想起丈夫远在北方修长城,一定十分寒冷,就亲手缝制了寒衣,启程上路,要到万里长城去寻找万喜良。
一路上,孟姜女不知经历了多少艰难,吃了多少苦,才来到了长城脚下。谁知修长城的民工告诉她,万喜良已经死了,尸骨被填进了城墙里。听到这个令人心碎的消息,孟姜女只觉得天昏地暗,一下子昏倒在地,醒来后,她伤心地痛哭起来,只哭得天愁地惨,日月无光。不知哭了多久,忽听得天摇地动般地一声巨响,长城崩塌了几十里,露出了数不清的尸骨。孟姜女咬破手指,把血滴在一具具的尸骨上,她心里暗暗祷告:如果是丈夫的尸骨,血就会渗进骨头,如果不是,血就会流向四方。终于,孟姜女找到了丈夫万喜良的尸骨。
【文化常识】
徭役:中国古代统治者强迫平民从事的无偿劳动称为徭役。包括力役无偿参加体力劳动、杂役、军役无偿服兵役等。徭役始于先秦,历朝历代均有。主要对象为成年男子。在封建社会,徭役制度往往十分苛刻严重,经常激起人民的反抗。
【相关阅读】
元稹《夫远征》;张籍《别离曲》
【原文】
殷其雷
殷其雷1,在南山之阳2。何斯违斯3,莫敢或遑4?振振君子5,归哉归哉!
殷其雷,在南山之侧。何斯违斯,莫敢遑息?振振君子,归哉归哉!
殷其雷,在南山之下。何斯违斯,莫或遑处6?振振君子,归哉归哉!
【注释】
1殷y:犹“殷殷”,雷声。
2南山:周南山。阳:山南为阳,山北为阴。
3斯:指示词。何斯:斯,此时也。违斯:斯,此地也;违,远也,离去。
4或:有。遑huang:闲暇。
5振振:勤奋的样子。
6处:居也,停留。
【经典原意】
隆隆的雷声,响彻在周南山之南。为什么这时候离开家?忙忙碌碌不敢有片刻休息。勤奋有为的丈夫,赶紧回来吧,回来吧!
隆隆的雷声,响彻在周南山的旁边。为什么这时候离开家?忙忙碌碌不敢有片刻休息。勤奋有为的丈夫, 赶紧回来吧,回来吧!
隆隆的雷声,响彻在周南山下。为什么这时候离开家?忙忙碌碌不敢有片刻休息。勤奋有为的丈夫,赶紧回来吧,回来吧!
【当代阐释】
雷声颤动起的思念
敏感柔弱的女性总是思念的受害者。
《殷其雷》轰隆隆的雷声里更表现出女子的孤苦无依。男子是家中的顶梁柱,是女子心理的避风港。他给女子带来安全感、幸福感。一旦没有了这种佑护,女子就像一叶小舟,孤零零地忍受着风吹雨打。在雷声阵阵的夜里,胆战心惊的女子更加不可遏止地思念起远方的丈夫,一声声呼喊着“归来吧归来吧”。
古代男子多是被逼无奈,依依不舍地踏上离别的路程。他们劳动在外,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家中的妻子儿女。奈何现实冷酷,他们无法自我掌控自己的命运,他们只得服从。每一次出行,都有可能是长久的分离。离别的痛苦在古诗词中不时呐喊而出。
现在仍然存在着别离之苦。自由的提升、交通通讯的便利只能缓解这种矛盾的出现,但永远不可能消除。然而情形变了,更多的别离,不是因为客观环境的逼迫,而是主动选择的副产品。
爱情婚姻趋向现实,不再浪漫纯真。更大的房子,更多的财富,人们似乎感觉更多的物质支持才能寻求到爱情婚姻的幸福。于是,人们四处奔波,为了事业,其次才是婚姻爱情地忙忙碌碌。只有在孤单的时候,才偶尔想起家庭的抚慰。等到真正财富稳固了,爱情婚姻也只剩下了空壳。这才突然惊醒,原来,最初时候两人恩恩爱爱,厮守相伴,无忧无虑的度过每一天才是真正的幸福。
不要等待追悔莫及的时候再突然醒悟,一定要记得在每个打雷下雨的日子,打个电话,问候关怀一下自己的爱人。
【国学故事】
阿堵物:西晋时出现一批读书人,自视清高,每日里高谈阔论,但对世事却不屑一顾。人们管这些人叫“清谈家”。
黄门侍郎王衍就是一位有名的清谈家。晋武帝曾任命他做尚书郎、元城令,他都不理政事,整日里只是聚众谈论些虚无的道理和老庄学说,把政务搞得乱七八糟。武帝无奈,只得让他当黄门侍郎这个闲官。
王衍自视清高,鄙视金钱。一遇到某人谈论钱财之事,他就嗤之以鼻,以为污了他的耳朵。他还在家里家外声称:终生不说“钱”字。可是事有凑巧,王衍偏偏娶了一位嗜钱如命的老婆。他的妻子郭氏是皇后的表妹,常常依仗势力为非作歹,聚敛钱财。王衍对她的所作所为很看不惯,而郭氏对王衍的清高也很瞧不起。
诗经解读 第17节
一天夜里,当王衍睡熟时,郭氏叫侍婢拿出很多钱,用钱堆把王衍的床水泄不通地围了起来。第二天早晨,王衍起床,见四周都是钱,他的妻子郭氏还在旁边站着看他的笑话。王衍不碰“钱”,在床上呼唤侍婢:“快,把阿堵物搬走!”始终没有说出“钱”字来。后来人们就把“阿堵物”当做“钱”的代名词。
【文化常识】
山水之阳阴:古人以山南、水北为阳,以山北、水南为阴。主要因为我国处于北半球,山的南麓、水的北岸能够接收到阳光,所以称为阳;山的北面、水的南岸则处于背阴处,所以成为阴。
【相关阅读】
李白《白头吟》;王建《望夫石》
【原文】
伯兮
伯兮朅兮1,邦之桀兮2。伯也执殳3,为王前驱。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4?谁适为容5!
其雨其雨,杲杲出日6。愿言思伯,甘心首疾。焉得谖草7?言树之背8。愿言思伯,使我心痗9。
【注释】
1 伯:女子称呼自己的丈夫。朅qie:英武高大。
2 桀jie:同”杰”。
3 殳:古兵器,杖类,似矛。前驱:前锋
4 之:往,到。飞蓬:蓬草遇风四散,比喻不常梳洗的乱发。膏沐:妇女润发的油脂。
5 适:悦。
6 其:语助词,表示祈望。杲gao:明亮的样子。
7 愿言:念念不忘的样子。首疾:头痛。焉:何,哪里。谖xuan草:萱草,忘忧草,俗称黄花菜。
8 树:种植。背:屋子北面。
9 痗.i:忧思成病。
【经典原意】
哥哥英武高大,真是邦国的英雄。他手执长殳,做君王的前锋。自从哥哥往东出征之后,我的头发散乱像飞蓬。不是缺少胭脂发油。只是我为谁去打扮呢?
下雨吧,下雨吧,太阳却亮灿灿挂在天上。一心想着我大哥,想到头痛也心甘情愿。到哪儿去找忘忧草?我把它种在屋的北面。一心想着我大哥,使我心思成病。
【当代阐释】
女为悦己者容
战争会破坏很多东西,房屋建筑,经济财富。我们痛恨它,希望我们的生活能够平静安宁。我们会担心失去这些,我们更担心自己亲情的失去。《伯兮》中女子的丈夫作为君王的先锋出发了,要征战沙场,面临血风腥雨的洗礼。她无心梳妆打扮,头发蓬松,闷闷不乐,相思成疾。无休止地等待出征的丈夫回来,几乎成为她们生活中唯一有意义的内容。
猜你喜欢